八年级上册科学_浙教版_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第一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 升水,人体重量的2/3 以上是水分5、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 (地下径流)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 日为“世界水日”第二节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2、、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第三节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密度的公式: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 m 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 或c m)水银的密度为13、610 千克/m,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 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 千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知识点第一章第二章
浙教版科学八上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 生活中的水 复习提纲第一节 水在哪里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以上是水分5.水的循环:.水的循环:小循环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大气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 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 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 (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①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 水的组成1.水的电解.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 水 通直流电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氧气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2.、水的重要性质、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颜色 无色 沸点沸点 100℃气味气味 无味凝固点凝固点0℃状态状态 常温常压下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电极电极 气体的量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结论 正极正极 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体是氧气负极负极 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 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体是氢气第三节 水的密度1.密度定义:.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复习提纲(第二章)知识点zhangtaoying
八年级科学复习资料秘笈每天都要记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层序高度温度分布特点特点第一层(对流层)0--17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强烈的对流运动,大部分天气现象第二层(平流层)17---50千米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下部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适合高空飞行第三层(中间层)50---80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是气象研究的上界第四层(暖层)80--500千米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又称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完成远距离无线电通讯,产生北极光第五层(外层)500-1000千米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过卫星来传送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C、*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D、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
两极厚度约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
*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6、读大气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气温垂直变化来说,A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2)从大气的运动来看,A层以强烈的对流运动为主;(3)天气复杂多变的是对流层,能见度好、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平流层,能反射无线电波的是暖层。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优秀研究资料欢迎下载。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一节:水在哪里水以各种不同形式分布在海洋、陆地、空气和生物体内。
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一个人体内有2/3是水分,儿童体内有4/5是水分。
水与生命密切相关: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
小循环:陆上内循环。
水的循环:海上内循环。
大循环——海陆间循环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的运动经历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等循环变化。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是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水循环的动力是太阳。
第二节:水的组成水的电解: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气体能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火焰气(负氢多父亲多)。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不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水的重要性质: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
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是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第三节:水的密度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密度的公式:ρ=m/v。
水银的密度为13.6×10kg/m,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kg。
密度的单位:kg/m或g/cm(注:XXX是g/cm的另一种表示方法)。
两者的关系:1g/cm=1000kg/m。
水的密度:1×10kg/m或1g/cm。
密度的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第四节:水的压强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物体表面的力。
压力的方向总是与受力面垂直。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复习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是我们学习科学的重要一环,本册教材包括了多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其独特的内容和重要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各单元的知识点,本文将对其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单元一:运动和力1、运动学: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2、动力学:牛顿三定律,特别是第二定律关于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3、力的分类和性质:引力、弹力、摩擦力等,以及它们的作用和效果。
4、动力学问题:物体平衡状态及解决平衡问题的方法。
二、单元二:压力和浮力1、压力:压力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
2、浮力:浮力的定义、性质和计算方法,特别是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3、液体和气体的性质:密度、压强、黏度等,以及它们与压力和浮力的关系。
三、单元三:细胞与组织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构造、各种类型的细胞以及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作用。
2、组织:组织的分类和特点,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3、生物体的构成:器官、系统等概念,以及生物体各部分的相互作用。
四、单元四: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植物的构造:根、茎、叶、花、果实的构造及其功能。
2、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吸收、运输和分配营养物质的过程。
3、植物的生长:生长素等激素的作用,以及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环境影响。
五、单元五:人体的结构和功能1、人体构造:骨骼、肌肉、器官、系统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生理功能: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等基本生理过程及其影响。
3、人体免疫: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各种免疫反应的机制。
4、生殖与发育:人的生殖系统、妊娠与分娩的过程以及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六、单元六:环境与健康1、环境因素:空气、水源、土壤等环境因素的质量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2、健康观念:健康的概念、标准以及影响健康的因素。
3、疾病预防:各种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特别是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4、安全常识:各种危险情况的应对方法,包括急救措施等。
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
浙教版八上科学复习知识点总结大全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提纲第1节水在哪里1.地球水的主体是海洋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需要大约2.5L的水,主要通过食物和饮水供应。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1.在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可以通过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方法进行检验;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
水在4℃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1.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v=m / ρ)。
其中,ρ表示密度(千克/米或克/厘米),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表示体积(米或厘米)。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千克/米,合1.0克/厘米。
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 1.0×10千克。
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复习提纲
(1)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①工业废水、废渣等②农业废水③生活污水。
(2)饮用水的卫生①家庭饮用水的净化:水中加入明矾使杂质沉淀而除去②饮用水的消毒:使用漂白粉杀菌。
第二章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出现的现象有: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天气和气温1、天气是什么?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天气与气候各举一例:*天气:晴空万里气候:冬雨夏干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1)百叶箱的门朝北开,是为了防止阳光直接照射箱内的仪器。
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复习1、我的家在哪里①构成社区的要素: P6 ②地图的三要素:P7-8A.方向:“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注出正北方向。
“经纬网定向法”是最准确的定向方法。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叫经线,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
在地球仪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又叫做“缩尺”。
有三种表示形式。
线段式。
文字式。
数字式。
比例尺越大,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包括的实地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
计算公式: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C.图例和注记③社区的主要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功能。
2、多种多样的社区 P10-13①社区的主要类型:功能社区、自然社区、行政社区。
见书P10 表格划分标准和举例②社区的差异:一是规模不同;二是特色各异③社区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文化、信息等各个方面。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P14-17①常见地图:政区图、地形图、常见的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海拔、坡度、线路)、旅游图、中国铁路干线图P 15第二单元复习1、地球上海洋占据了71%,而陆地只占据了29%。
P202、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是欧亚大陆。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3、世界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和在地图上的位置P21。
世界上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洲。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都在东半球,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在东西半球各一半。
亚洲、欧洲、北美洲在北半球,大洋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在南半球。
非洲则刚好在南北半球一半。
P214、明确洋与洲之间的位置。
如被欧洲、北美洲、亚洲所包围的洋是北冰洋等。
世界上最大的洋是太平洋、最小的洋是北冰洋。
跨经度最广的是北冰洋和南极洲。
5、请掌握世界上的一些海峡名称及它们的位置、沟通的水域。
科学八年级上浙教版第一章1-8节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1、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分布的?(海洋、陆地、空气、生物体)2、地球上的水的主体部分是哪一部分的水体?(海洋水)3、地球水淡水的主体是哪一部分的水体?(冰川水)4、地球上的水是以什么状态存在?(固态、液态、气态)。
请举一例说明:(冰川水、江河水、大气水)5、那种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大气水)6、那种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长?(冰川水)7、可以被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8、水循环包括哪些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9、地球上水循环的途径是怎样的?(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10、水循环的原因怎样?(水的三态变化(内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外因)11、你一天要摄取多少升水?(2.5升)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的?(直接摄取和碳水化合物的转化的)。
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排出的?(呼吸系统以水蒸气的形式排出,汗液的形式排出,尿的形式)。
12、含水量最多的生物叫什么?(水母)13、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的哪一环节可以施加影响?(地表径流)请举例说明:(修建水库、引水灌溉等)第二节水的组成1、什么叫做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的变化)2、什么叫做化学变化?(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3、简述水的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4、实验室里有两瓶无色的气体,一瓶是空气,一瓶是氧气,你能将它们鉴别出来吗?请说说你的方法。
(能,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复燃的是空气)5、电解水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两极上有气泡出现,两玻璃管内液面下降)6、氧气有什么化学性质?(助燃性)氢气有什么化学性质?(可燃性)7、电解水时,负极产生什么气体?(氢气)正极产生什么气体?(氧气)负极和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多少?(负极:正极=2 :1)8、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产生什么气体?(氢气和氧气)9、水是有什么组成的?(水是有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通直流电10、写出水的电解的表达式(水氢气+ 氧气)11、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增加水的导电性)第三节水的密度1、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有什么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2、什么叫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3、水的密度是多少?(1.0×103千克/米3)它表示什么意思?(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4、密度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千克/米3)读作什么?(千克每立方米)5、要测量物体的密度,必须测出哪些量?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必须测出质量、体积。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至第四章全册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水和水溶液一、地球上的水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 冰川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1、 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陆地咸水(0.94%)水圈 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 淡水(2.53%) 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大气水2、大部分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基地和高山上:固态,空气:气态,在空气冲,水是气态 水循环途径:海洋—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水循环类型包括 海陆间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 水的三态变化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地球引力 和太阳辐射。
3、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4、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 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5、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 贫乏6、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时间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 7、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8、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9、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一般动物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二、水的组成 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10、水的电解实验:氧气:接正极,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接负极,检验方法:点燃后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体积比:氧气:氢气=1:2水中加少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 11、水分子的构成:①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 一个氧原子构成的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比 原来分子更小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 合成新的分子;.水的重要性质水 通直流电氢气 氧气+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⑤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第一章1-4节提纲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复习提纲第一节地球上的水一水的分布: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占陆地淡水总量的68.69%),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淡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3.水的存在形式有固态(寒冷的极地和高山)、液太(主要存在形式,)、气太(空气)三种状态。
4. 如何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含有水?清晨草叶上的露珠;冰柜里拿出来的雪糕会“冒烟”;寒冬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常挂着一层霜……二水的循环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2.水循环的作用:①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形成一个动态的系统;②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
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更新最快————大气水更新最慢————冰川3.水循环的意义:①水循环维持全球水量平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②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③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4.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蒸腾③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下渗(地下径流)三水资源的分布1.水资源和水循环: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也比较丰富2.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赤道和沿海水资源比较丰富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缺水严重,人均仅2200m3;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四水与生命1.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2.水是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3.水对人至关重要第二节水的组成一水的电解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体生成,两玻璃管中液面下降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水由水分子构成,氢气由氢气分子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上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一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5.密度知识的应用:(1)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第四节水的压强1.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物体表面的力。
2.压力的方向:总是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3.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4.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一般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5.压强的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6.压强的计算公式:P=F/S (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7.压强的单位:帕(1帕=1牛/米²,常用的压强单位有百帕,千帕,兆帕)(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8.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B.受力面积不变时,增大压力(2)减小压强的方法:A.压力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B.受力面积不变时,减少压力9.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都存在压强;(2)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3)同一深度,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大小相等;(4)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式:P= 液g h).第五节 水的浮力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2.方向:竖直向上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Vg G F 排排排液浮ρ==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kg/m ³,V 排取m ³) 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 和浮力F 浮的大小。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章至第四章全册知识复习提纲
第一章 水和水溶液一、地球上的水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 冰川水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1、 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陆地咸水(0.94%)水圈 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 淡水(2.53%) 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大气水2、大部分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基地和高山上:固态,空气:气态,在空气冲,水是气态 水循环途径:海洋—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水循环类型包括 海陆间水循环,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 水的三态变化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地球引力 和太阳辐射。
3、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4、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 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5、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 贫乏6、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时间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 7、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8、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9、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一般动物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二、水的组成 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10、水的电解实验:氧气:接正极,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接负极,检验方法:点燃后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体积比:氧气:氢气=1:2水中加少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11、水分子的构成:①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 一个氧原子构成的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比 原来分子更小的原子,原子再重新组 合成新的分子;.水的重要性质水 通直流电氢气 氧气+颜色:无色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⑤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复习提纲
页眉内容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第1节水在哪里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氢气,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1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
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1节 水在哪里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
其中能补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流e、地下径流f、下渗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 水的组成 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 氧气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得到的气体是 氢气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
实验结论: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
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 水的密度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
(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 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海水>水>酒精 。
第4节 水的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
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 P=F/S,(公式变形:F= PS S= F/P) P表示压强(帕pa),F表示压力(牛N),S表示受力面积(米2 m2) 练习1: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
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对地面的压强为 ;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 压力为 ,对地面的压强为 。
练习2:用100N的力把重力为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多大? 4、2帕=2牛/米2,2帕的意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牛。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帕。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的高度差越大。
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第5节 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
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公式:F浮=G排液=ρ排g v排((ρ液指液体密度,ν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排取千克/米3,v排取米3)),浮力只与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G 下沉,当物体与液体底部紧密接触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0牛,如桥墩。
②F浮>G 上浮 ③F浮=G 悬浮 此时V排=V物 ④F浮=G 漂浮 此时V排<V物 练习:某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当它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为 N。
5、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①ρ液>ρ物 ,上浮②ρ液 <ρ物 ,下沉③ρ液=ρ物 ,悬浮 6、浮沉条件的应用(1)轮船①因为漂浮时,F浮=G , 所以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或从河到海,其受到的浮力不变②根据F浮=ρ排g v排,同一艘轮船从海行驶到江河,因为F浮不变,ρ排减小,所以 v排必增大,即船身稍下沉 练习:一艘轮船重108牛,当它在长江上驶时,所受的浮力为 牛,当它由长江驶入东海时,所受的浮力为 ,所排开的液体体积变 。
(2)潜水艇:它的上浮和下沉是通过对水舱的排水和充水而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的 (3)密度计:因为F浮=ρ排g v排 ,液体密度不同,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液面所对应的位置也就不同,其刻度值上比下小 7、计算浮力:F浮=G物-F拉(称量法)F浮=ρ液gν排液(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悬浮漂浮) 练习1:有一物块,在空气中称时重力为29.4牛,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9.6牛。
求:(1)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2)物块的体积多大? 练习2: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把体积为500厘米3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牛? 练习3:一木块的质量是500g,漂浮于水面。
求:①木块受到的浮力②木块浸入水中体积 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复习提纲 第一节 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及大气的密度、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赤道厚度大*小问题:1、家用壁挂式空调一般都安装在房间的墙壁上部,这是为什么?答:夏天,空调吹出的空气气温低,密度大,会下沉,这样室间空气回形成对流,使整个房间内气温均匀。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第二节 天气和气温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 天气:晴空万里 气候:冬雨夏干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E、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F、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第三节 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 (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 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标准大气压P==1.01*105帕 (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毫米水银柱 B、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C、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D、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3、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气体(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 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 原因:流速大,压强小,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
(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 第四节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1、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A、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在同一高度,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 B、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的区域叫低压区, C、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 低压区:阴雨天气,天空多云。
2、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A、高山反应B、拔火罐原理C、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必须进行增压;D、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穿上加压的宇航服。
3、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A、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B、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 具体事例:*在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原因:高山上,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高压锅的使用原理 4、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A、真空压缩保存袋 B、吸尘器: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一种清洁工具 原理:靠电动机高速驱动风机叶轮旋转,使空气高速排出,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气压差,在这一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经滤尘器过滤,排出清净的空气,气压差越大,吸尘器能力越强。
第五节 风 1、风是怎样形成的? A、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B、风: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速 A、风向---风吹来的方向, 常用的风向有八种,表示方法: 气象观测中常用风向标风向标观测风向 B、风速---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