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案——心理活动描写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064ed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88.png)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3. 提高学生作文中的心理描写水平,使作文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概述:介绍心理描写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2. 心理描写技巧:分析心理描写的基本技巧,如细节描写、内心独白、动作表情等。
3. 心理描写实例:欣赏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
4. 心理描写练习:布置相关作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练习。
5. 作文讲评:选取学生作文中的优秀心理描写片段进行点评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生动有趣的作文为例,引导学生关注作文中的心理描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心理描写概述,使学生明确心理描写的重要性。
3. 分析心理描写技巧,让学生掌握基本描写方法。
4. 欣赏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让学生感受心理描写的魅力。
5. 布置心理描写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
6. 作文讲评:选取优秀作文进行点评,分析其心理描写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加以改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描写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心理描写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心理描写练习的成果,如作文中的心理描写是否生动、真实、富有感染力等。
五、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素材库:用于为学生提供心理描写的实例。
2. 心理描写相关理论知识资料:用于为学生讲解心理描写的理论基础。
3. 作文评价标准:用于对学生的心理描写练习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作文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技巧。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3. 练习指导:为学生提供心理描写的练习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4. 反馈评价:及时给予学生作文评价,鼓励优点,指出不足,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42899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3.png)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的概念,认识到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心理活动的描写技巧。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的概念与作用2. 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3. 心理活动的典型案例分析4. 心理活动的练习与指导5. 心理活动在作文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升作文水平。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心理活动案例,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2. 实践训练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练习,提高心理活动的描写技巧。
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心理活动描写的心得。
五、教学安排1. 课时:100分钟2. 教学过程:a) 导入:介绍心理活动的概念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b) 讲解:分析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并结合案例进行讲解。
c) 练习: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d) 讨论:学生分享心理活动描写的心得,展开课堂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感受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包括内心独白、心理描写、表情描写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
4. 讨论:学生分享心理活动描写的心得,讨论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内容。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修改自己之前的作文,增加心理活动描写的内容。
2. 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方法,写一段心理描写。
八、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其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93987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9.png)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第一章:导入与目的设定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活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丰富作文的表达和情感。
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模仿。
3. 实践练习: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2. 心理活动描写的要素:情感、思维、感知、意志等。
3.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内心独白、心理描写、情感描写等。
4. 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以优秀作文为例,分析其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效果。
5. 学生写作练习:根据给定的情境,尝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积极性。
2.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心理活动描写的内容和表达效果。
第二章:情感描写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感描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情感描写来丰富作文的情感表达。
教学方法:1. 引导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情感描写,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并模仿。
3. 实践练习: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情感描写,提高作文的情感表现力。
教学内容:1. 情感描写的重要性:情感描写对于作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的影响。
2. 情感描写的要素:喜怒哀乐等基本情感的描写。
3. 情感描写的方法: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来表达情感。
4. 情感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以优秀作文为例,分析其情感描写的技巧和效果。
5. 学生写作练习:根据给定的情境,尝试运用情感描写进行作文创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思考积极性。
2.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关注其情感描写的内容和表达效果。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3f6b6ecaaedd3383c4d3c3.png)
让心灵说话——心理描写作文指导教学目标:1、懂得心理活动描写就是要写出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
2、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
3、了解几种常用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叙事性作文中的作用和几种常用的描写方法。
2、难点:能熟练地运用一两种方法准确、形象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搜集心理描写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请学生作班级介绍。
2、谈感受,揭题。
二、赏析课文片段,感知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1、《穷人》片段一,指名读《穷人》片段二,默读:2、《我的战友邱少云》片段三,指名读。
3、小结:从上面的心理活动描写中,我们了解到心理活动描写既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又能够为文章的主题服务,还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所以学会心理活动描写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进行心理活动描写呢?三、赏析精彩片段,了解心理描写方法1、直接刻画法。
《詹天佑》一文(1)作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行直接叙述、交代和说明。
(2)内心独白法。
在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文章里,作者让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如《一夜的工作》一文2、间接描写法,即通过动作、神态、表情等其它描写方式来刻画心理。
也叫动作暗示法。
如:严监生临死前摇头,手指灯心的动作,准确地刻画出了他要死了还担心浪费灯油的心理。
3、梦幻描写法。
作者借助梦境、幻觉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表现当时的思想。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一文4.景物衬托法,即用对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
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
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
如《我被评上了"三好生"》。
四、体验方法1、以发考卷时自己紧张的心理描写为例,我们同学往往是怎么写心理活动的呢?“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5b6e5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8.png)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的概念,理解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体验和描写心理活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作文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的概念与分类2. 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3. 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4. 心理活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5. 心理活动在作文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理活动的概念、分类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活动的概念、分类、作用及描写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
3. 练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练习。
4. 小组讨论法:探讨心理活动在作文中的应用。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心理活动的概念与分类。
2. 第二课时:分析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
3. 第三课时:讲解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4. 第四课时:探讨心理活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5. 第五课时:指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练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引发学生对心理活动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心理活动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体会心理活动对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的作用。
4. 讲解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如表情、动作、语言等,并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心理活动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分享彼此的看法和体会。
6. 练习:布置一道心理活动的描写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7.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对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进行总结。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心理活动描写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dfbce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15.png)
心理活动描写教案设计一一、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叫心理活动描写..2、认识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方法..3、能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来写作..二、教学重、难点在具体写作实践中学会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和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同学们;老师今天跟你们学习的内容是心理活动描写..板书课题:心理活动描写;生读课题2、在学习新的知识前;我先考考大家:六年来;你们积累了那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3、出示收集的描写心理的好词;学生读词语..4、回想一下往事;结合实际;你有过那些难忘的心理活动;请选择相应的词语说一句话..5、结合学生的发言;引出人的心理活动往往表现在喜、怒、哀、乐几方面;板书:喜、怒、哀、乐二教学新知1、什么是心理描写心理描写就是对人内心的喜怒哀乐进行具体地描写;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的写作方法..2、怎样进行心理描写1 内心独白法出示片段描写一:一名学生在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的心理活动: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a读句子b质疑:这是什么描写从哪看出是心理活动描写上面的描写里;你能看出我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这段话是采用第几人称写的c小结:我们把这种作者让人物自言自语;说出自己的心里话的心理描写叫做“内心独白”法;常常用“我想”、“我心里嘀咕着”、“我思索着”等词语引出..2 幻觉描写法出示片段描写二: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动弹;不能挣扎..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a读句子b质疑:这一节表现了怎样的心情我是真的被网网住了吗我又没有真的看见了老师生气和父母的叹息c小结:我们把种借助幻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叫做幻觉描写法..3景物衬托法出示片段描写三: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试卷发下来了;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慢慢地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 可怜的“48”;我“唉”了一声便瘫在桌上..a读句子b质疑:这一节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你从哪里看出的这些句子属于什么描写结合学生回答小结: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周围的感受也不同;所以;景物的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板书:景物衬托法一个人的思想波动;往往能够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中表现出来;所以要更好的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在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方面下苦功..板书:神态、动作、语言3、进行人物心理描写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课件出示心理描写;应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等特征;写出其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从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心理描写;要努力表现出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描写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心理描写;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可穿插其它角度;如联想、比喻、侧面描写等..三课堂练笔1、上课时;你同桌的笔不见了;他拿眼睛瞟着你;此刻你想…….2、散学典礼后;你拿着成绩报告手册;走在回家的路上;你会想…….3、因为你的粗心;你把好朋友心爱的小玩意课外书弄坏了;看着不能完好如初的小玩意课外书;你会想在练习题中任选一个情景进行心理描写;或结合生活实际中发生的事进行心理描写;题目自拟;字数100—150字左右..四习作赏读1选读习作2评一评:他运用了那种描写方法;表达了怎样的心理活动作小结:同学们:人物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他就像天;多变;又像舞台;多姿多彩..让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捕捉那精彩的瞬间;从而表现多彩的生活..板书设计:心理活动描写喜怒内心独白神态具体幻觉动作哀乐景物衬托语言。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0f4d9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06.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重要性,认识到其在作文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描写技巧,生动刻画人物内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积累心理描写素材,提高作文质量。
教学重点:1. 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如何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描写。
教学难点:1. 心理描写的细腻和真实感的表达。
2. 心理描写与动作、语言、神态等其他描写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分享一篇优秀作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心理描写,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1) 直接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人物的真挚感情。
2) 间接心理描写:通过人物的外部表现,如动作、语言、神态等,展现人物的心理状态。
3) 心理描写与其它描写的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心理描写更加丰富和生动。
3.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描写片段,引导学生体会心理描写的作用。
4. 练习与指导:让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实践练习,给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心理描写技巧。
三、课后作业1. 收集一篇自己喜欢的作文,分析其中的心理描写,体会其作用。
2. 结合本节课学到的心理描写方法和技巧,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一篇作文。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在实际写作中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本节课心理描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修改完善的作文,互相学习和借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案内容拓展1. 心理描写的实用技巧:a) 利用内心独白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b) 通过人物的情绪变化反映心理活动。
c) 借助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突出心理状态。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82a83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6.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2. 课程类型:写作指导课3. 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丰富作文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活动?为什么要在作文中进行心理活动描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解释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 实例分析(10分钟)教师展示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和效果。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4. 写作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情境,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展现人物内心世界。
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并进行修改。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三、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片段2. 写作情境3. 评价标准四、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练习的表现2. 学生作品的内容丰富程度和描写细腻程度3.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五、教学拓展1. 邀请作家或专业编辑进行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或活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学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并能在作文中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心理活动描写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片段,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3. 练习法:学生现场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学生相互评价作品,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心理活动描写的质量。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681f2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3.png)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技巧,提高作文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和意义。
2. 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
3. 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测试,引起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技巧。
3. 示例:分析一些优秀的作文片段,引导学生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效果。
4.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场景,用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6.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强调心理活动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活动描写的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如讨论、展示等。
五、教学资源1. 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论知识。
2. 优秀作文片段示例。
3. 课堂讨论所需的时间和空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心理测试导入,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片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效果。
在练习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积极创作,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在总结环节,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使他们对心理活动描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心理活动的观察和分析不够深入,描写技巧运用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辅导,提高他们对心理活动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多让他们欣赏优秀作品,从中学习和借鉴。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心理活动描写案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f23a3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6.png)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丰富作文的表现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会捕捉心理活动细节。
4. 提高学生作文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与训练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作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写作心理活动描写,学生跟随练习。
4. 练习:学生分组讨论,练习编写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指导。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心理活动描写。
3. 练习法:学生分组讨论,练习编写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4. 展示法: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展示:评价学生心理活动描写的运用情况和创作能力。
2. 学生互评:评价同伴的作品,提高鉴赏和分析能力。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给出改进建议。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心理活动描写相关著作2. 网络资源:优秀作文范文、心理活动描写技巧文章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4. 作文纸:用于学生书写练习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座位安排:学生分组坐,便于讨论和互动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等齐全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第二课时: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 第三课时:示范与练习编写心理活动描写片段4. 第四课时:学生分组讨论、练习,教师指导5. 第五课时: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指导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和技巧2. 编写一篇心理活动描写片段,体现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3. 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和展示十、教学反思1. 课后对学生作品的评价进行总结,分析教学效果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3. 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十一、教学拓展1. 开展心理活动描写作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文课教案之心理活动描写
![作文课教案之心理活动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a9754e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d.png)
03
常见心理活动类型及特点
喜悦、兴奋类心理活动
02
01
03
内心感受
快乐、满足、愉悦、舒畅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生理反应
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面色红润、瞳孔放大等。
行为表现
笑容满面、手舞足蹈、欢呼雀跃、言语激动等。
悲伤、忧郁类心理活动
80%
内心感受
悲痛、失落、沮丧、绝望等消极 的情感体验。
100%
生理反应
行为表现
专注、思考、犹豫、抉择等复杂的情 感体验。
皱眉思考、托腮沉思、来回踱步、记 录想法等。
生理反应
大脑活跃、眼神专注、呼吸平稳、身 体静止等。
04
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运用
刻画人物形象,展现内心世界
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情感变化、意识流动等 ,生动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更加深入地 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和思想。
05
现场实践与指导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心理活动 主题进行写作,例如喜悦、悲伤
、紧张等。
教师巡视课堂,关注学生的写作 进度,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引导 他们深入挖掘内心感受,使心理
活动描写更加生动真实。
分享交流,互评互改,共同进步
学生完成初稿后,分组 进行分享交流,每组45人。
心理活动定义及分类
定义
心理活动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 维、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
分类
根据心理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可分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意志 活动三类。
描写方法及技巧
01
内心独白法
通过人物内心独白来揭示 人物隐秘的内心世界,能 充分地展示人物的思想、 性格,使读者更深刻地理 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精神 面貌。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教学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d8dfbd3b3567ec112d8a76.png)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教学教案一、情境导入,感受心理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发现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吗?面对这么多老师,你们的心情怎样?谁来猜猜老师现在的心情?)课件出示老师的一段心理活动。
2.板书课题。
(师:心理活动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怎样来描写人物心理。
)3.猜猜人物心理。
(课件出示,描写人物心理的语句)①自由放声地读读;②指名说自己猜到的心理,并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句子。
4.了解复杂多变的心理。
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有过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呢?请大家放开思维来说一说。
二、赏析片段,感悟表达效果师:那心理活动描写究竟有什么表达效果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齐回顾一下学过的课文《学会看病》,相信同学们会找到答案的。
课件出示“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发现今天的课堂有什么不一样吗?面对这么多老师,你们的心情怎样?谁来猜猜老师现在的心情?)课件出示老师的一段心理活动。
2.板书课题。
(师:心理活动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心里所产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怎样来描写人物心理。
)3.猜猜人物心理。
(课件出示,描写人物心理的语句)①自由放声地读读;②指名说自己猜到的心理,并带着这种心情读读句子。
4.了解复杂多变的心理。
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有过什么样的心理感受呢?请大家放开思维来说一说。
二、赏析片段,感悟表达效果师:那心理活动描写究竟有什么表达效果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齐回顾一下学过的课文《学会看病》,相信同学们会找到答案的。
课件出示“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
![心理活动的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9e91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e.png)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让学生了解不同情境下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提高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洞察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活动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3. 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4. 提高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洞察力和文学表达能力三、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的定义和作用2. 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a. 内心独白b. 动作表情c. 语言表达d. 环境烘托3. 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4. 实践练习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心理活动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2. 讲解:介绍心理活动的定义、作用以及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3. 分析:选取经典文学作品片段,分析其中的心理描写4. 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心理描写方法创作短文5. 反馈: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指导改进五、课后作业2. 结合生活经历,创作一篇以心理描写为主的短文3. 收集心理描写的经典案例,下节课分享讨论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案例【案例一】《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宝玉在看到林黛玉葬花时,心中感慨万千,一时之间,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他看着那花瓣随风飘散,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命运。
他感到悲伤,又感到愤怒,他愤怒自己无法改变命运,悲伤自己无法得到心爱的人。
他的内心独白道出了他的无奈和痛苦:“我要是有权利,我一定要改变这一切,让每个人都得到幸福。
”【案例二】《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霍尔顿霍尔顿在麦田里徘徊,他看着那金黄的麦田,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迷茫和困惑。
他不想成为社会上的虚伪的人,他不想按照社会的规则去生活。
他渴望自由,渴望真诚。
他的内心独白表达了他对社会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我希望我能一直待在这麦田里,不离开,不回家,不跟任何人说话。
”七、教学策略1. 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2. 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让学生了解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65704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d8.png)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对象第二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2.1 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2.2 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2.3 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要素2.4 心理活动描写与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与技巧3.1 直接心理描写3.2 间接心理描写3.3 心理描写与语言、动作、表情的关系3.4 心理活动的层次性与递进性第四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与应用4.1 心理活动描写的练习方法4.2 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运用4.3 心理活动描写的误区与修改方法4.4 优秀心理活动描写的赏析与借鉴5.2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5.3 心理活动描写的学习资源与拓展阅读5.4 课后作业与课程反馈第六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实例分析(一)6.1 小说中的心理活动描写6.2 散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6.3 诗歌中的心理活动描写6.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第七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实例分析(二)7.1 电影中的心理活动描写7.2 戏剧中的心理活动描写7.3 绘画中的心理活动描写7.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第八章:心理活动描写在各类文体中的应用8.1 记叙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8.2 议论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8.3 说明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8.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第九章:心理活动描写的创新与突破9.1 突破传统的心理活动描写方式9.2 运用心理学理论进行心理活动描写9.3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心理活动描写9.4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第十章:课程回顾与学生反馈10.1 课程重点回顾10.2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10.3 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背景与目标(重点关注)教案中应详细阐述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的背景,包括为何需要进行心理活动描写教学,以及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明确教学目标,例如提高学生的心理活动描写技巧、增强作文的表现力等。
二、教学方法与对象(重点关注)明确教学方法,如采用讨论、实践、分析等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对象,即适合该课程的学生年级和英语水平。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149488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ec.png)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训练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心理活动描写,引发兴趣。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介绍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训练,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作品,互相评价和借鉴。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3. 学生作文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
2. 练习素材:提供一些人物和情境,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
3. 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作文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教案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作文创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思维过程。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心理活动描写的运用能力。
4. 互动法:学生分享练习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心理活动描写。
2. 讲解: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如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实践训练,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作品,互相评价和借鉴。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44b35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3.png)
作文指导——心理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描写表达人物内心世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的方法。
2. 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
3. 心理描写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心理描写的方法及其在作文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心理描写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心理描写的作用。
2. 讲解:介绍心理描写的方法,如内心独白、心理活动、表情动作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4. 讲解:分析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如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情节发展等。
5. 练习:让学生尝试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描写,教师进行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心理描写方法。
2. 在自己的作文中尝试运用心理描写,提高作文的表现力。
3. 收集心理描写的优秀作文,进行欣赏和分析。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掌握心理描写方法的程度。
2. 评价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心理描写的实际情况。
3. 评价学生通过心理描写提高作文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效果。
七、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描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心理描写的技巧。
2. 实践指导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心理描写,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 讨论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写作水平。
八、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示例:用于展示心理描写的优秀成果。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心理描写的素材,帮助学生丰富作文内容。
3. 参考书籍:推荐一些关于写作心理描写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课后自学。
九、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初步感受心理描写的作用。
2. 讲解:介绍心理描写的方法,如内心独白、心理活动、表情动作等。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描写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878a4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0.png)
心理活动描写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人物内心活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技巧,丰富作文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和意义2.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心理活动描写的实例分析4. 学生作文实践三、教学重点1.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运用。
四、教学难点1. 心理活动描写的深度和准确性。
2. 学生作文中心理活动描写的创新和多样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练习。
5. 学生作文: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技巧,完成一篇作文。
6. 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7. 总结:强调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六、教学准备1. 故事素材:准备一些含有心理活动描写的短篇故事或小说。
2. 作文纸张:为学生准备作文纸张或电子文档。
3. 参考资料:整理一些关于心理活动描写的优秀作文和指导文章。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练习。
4. 反馈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心理活动描写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心理活动描写的定义、方法和技巧。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练习。
5. 学生作文:要求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技巧,完成一篇作文。
6. 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7. 总结:强调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心理活动描写教案
![心理活动描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246d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e.png)
心理活动描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活动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高对人物内心世界的认识。
3.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技巧,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活动的概念与分类。
2. 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3. 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心理活动的概念、分类及描写方法。
2. 难点: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理活动的概念、分类和描写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借鉴。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心理活动描写的技巧。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心理活动描写相关文章、案例。
2. 教具:PPT、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心理活动吗?心理活动在写作中的作用是什么?二、讲授(20分钟)1. 讲解心理活动的概念:心理活动是指人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思想、感情和意志行为。
2. 讲解心理活动的分类:内心独白、内心冲突、内心活动、心理描写。
3. 讲解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与技巧:观察、体验、表现、对比、衬托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优秀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2. 分析片段中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与技巧。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借鉴。
四、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动手实践,尝试运用心理活动描写方法与技巧。
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给予指导和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心理活动的概念、分类和描写方法,谁能简要概括一下?二、讲授(20分钟)1. 讲解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作中的应用:丰富人物形象、揭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
2. 讲解如何结合情节、环境等因素进行心理活动描写。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展示优秀作品中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
2. 分析片段中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与技巧。
作文班教案之心理描写
![作文班教案之心理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c2ba2595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1.png)
作文班教案之心理描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描写技巧来丰富作文的表现力。
3. 提高学生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洞察力和描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心理描写的定义和重要性2. 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3. 心理描写在作文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通过一个有趣的作文题目引发学生对心理描写的兴趣。
2. 讲解心理描写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心理描写是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和表现,以及它在作文中的重要性。
3. 教授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和想象等方法,通过细节描写、内心独白、情感变化等技巧来描绘人物的心理状态。
4. 示例分析:提供一些作文中的心理描写实例,让学生分析和欣赏其中的心理描写技巧。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作文题目,尝试运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来创作一段作文。
2. 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心理描写的重要性和应用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体会和收获。
3. 教师给出改进建议和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六、教学拓展:1. 心理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介绍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案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心理描写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2. 心理描写与其他写作技巧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将心理描写与其他写作技巧如动作、语言、肖像等相结合,以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七、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通过对话和表演的方式,展示人物内心的矛盾、情感变化等心理状态。
2. 分享感受: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讨论如何通过言语、表情、动作等表现人物心理。
八、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一些优秀作文样本,让学生分析其中心理描写的亮点和作用。
2. 学生就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学习借鉴其中的心理描写技巧。
九、作文修改:1. 学生提交一篇自己创作的作文,教师针对其中的心理描写部分进行批改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教案——心理活动描写
一、作文需要以情感人,而感情又产生于心里。
因此,要想写活人物必须着力描写人的心理活动。
怎样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呢?
(一)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
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他感到……”、“他觉得……”、“他认为……”、“他想到……”“他想……”、“他回忆……”、“他思索着……”、“他想起……”等带有标志性的词语来表达。
当然,也可以不用这些词语,直接通过文章中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二)通过动作,表情反映人物心理
人物的一举一动,都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在体现。
刻画得好,往往能从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对人物表情进行形象的描写,对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起这很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心理活动,可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反映出来。
(三)通过想象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这种心理描写方法,常常借助梦境幻觉,以想象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所以,运用想象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能让读者深刻准确地把握人物当时当地的内心活动,这对理解文章的中心有一定的作用。
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复杂地,另外,为了揭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心里描写还应当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经历相吻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1)心理活动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
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同一问题上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往往是不同的。
即使年龄相仿,身份一样,由于各人的兴趣爱好,性格上的差别,遇到同一件事,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活动。
(2)写心理活动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环境。
人物所处的环境不同,其心理活动也有所不同。
因此,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一定要注意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
只有这样,写出的心理活动才能真挚感人。
二、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
[高兴]
快活开心快乐喜悦快慰愉悦愉快畅快大喜欣喜喜洋洋喜滋滋兴冲冲乐融融乐陶陶乐呵呵乐悠悠甜滋滋兴高采烈兴致勃勃欢呼雀跃兴趣盎然手舞足蹈
欢天喜地称心如意心满意足欢欣鼓舞喜出望外喜上眉梢喜笑颜开喜形于色眉飞色舞乐不可支心旷神怡心花怒放欣喜若狂洋洋自得满面春风自得其乐
[悲哀]
悲伤悲痛悲切悲叹悲观哀愁哀怨哀鸣怅然痛苦伤心伤感心如刀割痛不欲生痛心疾首悲痛欲绝欲哭无泪乐极生悲慷慨悲歌
[忧愁]
忧虑忧伤郁闷焦虑顾虑重重满腹疑虑坐立不安惴惴不安忧心忡忡心事重重心烦意乱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急如焚心急火燎五脏俱焚愁眉不展愁眉苦脸满面愁容
[愤恨]
愤然愤慨愤恨憎恶怨恨痛恨仇恨愤愤不平
深恶痛绝令人发指义愤填膺切齿痛恨深仇大恨抱恨终身
[发怒]
激怒怒火中烧恼羞成怒火冒三丈怒发冲冠怒气冲天拂袖而去勃然大怒大发雷霆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怒形于色面有愠色满面怒容怒目圆睁
[惊恐]
惊慌惊吓害怕恐慌恐怖心惊胆战胆小怕事提心吊胆做贼心虚心有余悸惊慌失措张皇失措如坐针毡惊魂未定惊恐万状战战兢兢面如土色失魂落魄心惊肉跳胆颤心惊不寒而栗心胆俱裂魂不附体横眉冷对憨态可掬面红耳赤
喜上眉梢落落大方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悠然自得眉飞色舞喜笑颜开欣喜若狂呆若木鸡喜出望外垂头丧气勃然大怒开怀大笑哄堂大笑捧腹大笑前仰后合大发雷霆火冒三丈怒火中烧怒气冲天心如刀绞泪如雨下胆战心惊魂飞魄散惊心动魄迫不及待心急如焚
燃眉之急垂头丧气气宇轩昂欣喜若狂左顾右盼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满面红光精神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