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精选题库 化学14-3北师大版
高二精选题库数学 课堂训练_1-3北师大版
第1章 第3节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1. [2012·广东汕头质量测评一]如果命题“綈(p 或q )”为假命题,则( ) A. p 、q 均为真命题 B. p 、q 均为假命题C. p 、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D. p 、q 中至多有一个为真命题 答案:C解析:因为“綈(p 或q )”为假命题,所以p 或q 为真命题,即p 、q 中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 2. 已知命题p :∃x 0∈R ,使sin x 0=52;命题q :∀x ∈R ,都有x 2+x +1>0.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命题“p ∧q ”是真命题B. 命题“p ∧綈q ”是真命题C. 命题“綈p ∧q ”是真命题D. 命题“綈p ∨綈q ”是假命题 答案:C解析: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命题p 与q 的真假判断,然后再确定相应命题的真假. ∵|sin x |≤1,∴命题p 是假命题,綈p 是真命题. 又x 2+x +1=(x +12)2+34≥34>0,∴命题q 是真命题,綈q 是假命题, 故“綈p ∧q ”是真命题.3. [2012·潍坊市摸底考试]命题p :∃x ∈R ,x 2-5x +6<0,则( ) A. 綈p :∃x ∈R ,x 2-5x +6≥0 B. 綈p :∀x ∈R ,x 2-5x +6<0 C. 綈p :∀x ∈R ,x 2-5x +6>0D. 綈p :∀x ∈R ,x 2-5x +6≥0 答案:D解析:存在性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4. [2012·河南省辉县一中质检]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 ∃m ∈R ,使f (x )=(m -1)·x m 2-4m +3是幂函数,且在(0,+∞)上递减B. ∀a >0,函数f (x )=ln 2x +ln x -a 有零点C. ∃α,β∈R ,使cos(α+β)=cos α+sin βD. ∀φ∈R ,函数f (x )=sin(2x +φ)都不是偶函数 答案:D解析:∃φ=π2,使f (x )为偶函数,故选D.5. [改编题]设命题p :函数y =lg(x 2+2x -c )的定义域为R ,命题q :函数y =lg(x 2+2x -c )的值域为R ,若命题p 、q 有且仅有一个为真,则c 的取值范围为( )A. ØB. (-∞,-1)C. [-1,+∞)D. R答案:D解析:若函数y =lg(x 2+2x -c )的定义域为R ,则不等式x 2+2x -c >0对任意x ∈R 恒成立,则有Δ=4+4c <0,解得c <-1;若函数y =lg(x 2+2x -c )的值域为R ,则g (x )=x 2+2x -c 应该能够取到所有的正实数,因此Δ=4+4c ≥0,解得c ≥-1.当p 为真、q 为假时,有c <-1;当p 为假、q 为真时,有c ≥-1. 综上,当命题p 、q 有且仅有一个为真时,c 的取值范围为R .故选D. 6. 下列命题:①∀x ∈R ,不等式x 2+2x >4x -3均成立; ②若log 2x +log x 2≥2,则x >1;③“若a >b >0且c <0,则c a >cb”的逆否命题是真命题;④若命题p :∀x ∈R ,x 2+1≥1,命题q :∃x ∈R ,x 2-x -1≤0,则命题p ∧綈q 是真命题.其中真命题为(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A解析:由x 2+2x >4x -3推得x 2-2x +3=(x -1)2+2>0恒成立,故①正确;根据基本不等式可知要使不等式log 2x +log x 2≥2成立需要x >1,故②正确;由a >b >0得0<1a <1b,又c <0,可得c a >cb ,则可知其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故③正确;命题p 是真命题,命题q 是真命题,所以p ∧綈q 为假命题.所以选A.二、填空题(每小题7分,共21分)7. [2012·北京丰台]命题“∃x ∈R ,x ≤1或x 2>4”的否定是__________. 答案:∀x ∈R ,x >1且x 2≤4解析:已知命题为特称命题,故其否定应是全称命题.8. [2012·龙岩质检]若命题“∃x ∈R ,x 2+(a -3)x +4<0”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1,7]解析:依题意得,对任意x ∈R ,都有x 2+(a -3)x +4≥0,则Δ=(a -3)2-4×4≤0,解得-1≤a ≤7.9. [2012·山西省忻州一中月考]若命题“对于任意实数x ,都有x 2+ax -4a >0且x 2-2ax +1>0”是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1]∪[0,+∞)解析:若对于任意实数x ,都有x 2+ax -4a >0,则Δ=a 2+16a <0,即-16<a <0;若对于任意实数x ,都有x 2-2ax +1>0,则Δ=4a 2-4<0,即-1<a <1,故命题“对于任意实数x ,都有x 2+ax -4a >0且x 2-2ax +1>0”是真命题时,有a ∈(-1,0).而命题“对于任意实数x ,都有x 2+ax -4a >0且x 2-2ax +1>0”是假命题,故a ∈(-∞,-1]∪[0,+∞).三、解答题(10、11题12分、12题13分)10. 用符号“∀”与“∃”表示下面含有量词的命题,并判断真假. (1)所有的实数a 、b ,方程ax +b =0恰有惟一解. (2)存在实数x 0,使得1x 20-2x 0+3=34.解:(1)∀a 、b ∈R ,方程ax +b =0恰有惟一解. 当a =0,b =0时方程有无数解,故该命题为假命题. (2)∃x 0∈R ,使得1x 20-2x 0+3=34.∵x 2-2x +3=(x -1)2+2≥2, ∴1x 2-2x +3≤12<34.故该命题是假命题.11.[2012·湖南湘西州联考]已知命题p :曲线x 2a -2-y 26-a =1为双曲线;命题q :函数f (x )=(4-a )x 在R 上是增函数;若命题“p ∨q ”为真,命题“p ∧q ”为假,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p 真时,(a -2)(6-a )>0,解得2<a <6. q 真时,4-a >1,解得a <3.由命题“p ∨q ”为真,“p ∧q ”为假,可知命题p ,q 中一真一假. 当p 真,q 假时,得3≤a <6. 当p 假,q 真时,得a ≤2.因此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3,6).12.[2012·山东日照调研]设p :实数x 满足x 2-4ax +3a 2<0,其中a ≠0,q :实数x 满足⎩⎪⎨⎪⎧x 2-x -6≤0,x 2+2x -8>0. (1)若a =1,且p ∧q 为真,求实数x 的取值范围; (2)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由x 2-4ax +3a 2<0得(x -3a )(x -a )<0,当a =1时,解得1<x <3,即p 为真时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1<x <3.由⎩⎪⎨⎪⎧x 2-x -6≤0x 2+2x -8>0,得2<x ≤3, 即q 为真时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2<x ≤3. 若p ∧q 为真,则p 真且q 真, 所以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2<x <3.(2)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q ⇒p ,且p ⇒/ q , 设A ={x |p (x )},B ={x |q (x )},则A B , 又B =(2,3],当a >0时,A =(a,3a ); a <0时,A =(3a ,a ).所以当a >0时,有⎩⎪⎨⎪⎧a ≤2,3<3a ,解得1<a ≤2;当a <0时,显然A ∩B =Ø,不合题意.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a ≤2.。
高二精选题库 化学2-3北师大版
第2章第3节1.海水提溴过程中,将溴吹入吸收塔,使溴蒸气和吸收剂SO2发生作用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化学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r2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B.SO2在反应中被还原C.Br2在反应中失去电子D.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1 mol电子解析:反应中氧化剂是Br2,得电子,并且1 mol Br2得到2 mol电子,还原剂是SO2,在反应中被氧化,故只有A正确.答案:A2.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下列集合关系表示,其中正确的是()解析: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中均含有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3.ClO2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ClO2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在以上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2∶1C.1∶2D.2∶3解析:由NaClO3生成ClO2,Cl元素降低1价,Na2SO3作为还原剂,化合价将由+4价上升至+6价,升高2价,根据电子守恒规律,NaClO3与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B4.某溶液中含有①NO -3 ②HCO -3 ③SO 2-3 ④CO 2-3 ⑤SO 2-4等五种阴离子. 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 2O 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假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A .①B .①②④C .①③⑤D .①③④⑤解析:Na 2O 2加入到水中,发生反应:2Na 2O 2+2H 2O===4NaOH +O 2↑,生成的NaOH和HCO -3反应如下:HCO -3+OH -===CO 2-3+H 2O ,使溶液中HCO -3减少,CO 2-3增多,并且Na 2O 2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O 2-3氧化成SO 2-4,使SO 2-3减少,SO 2-4增多;溶液中只有NO -3的浓度基本不变,即A 正确.答案:A5.现有M 、N 、P 、E 4种元素的单质,能发生以下反应:①在水溶液中,M +N 2+===M 2++N ②P +2H 2O(冷)===P(OH)2+H 2↑ ③N 、E 相连浸入稀H 2SO 4中,电极反应为:N -2e -===N 2+,2H ++2e -===H 2↑判断它们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M 、N 、P 、EB .P 、M 、N 、EC .M 、N 、E 、PD .E 、P 、M 、N解析:根据①可知还原性M>N ,根据③可知还原性N>E ,而P 能与冷水直接反应,故P 的还原性最强,由此可得还原性P>M>N>E.答案:B6.钛(Ti)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由TiO 2制取Ti 的主要反应有: ①TiO 2+2C +2Cl 2=====高温TiCl 4+2CO ②TiCl 4+2Mg=====高温2MgCl 2+Ti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是置换反应B .反应②是复分解反应C .反应①中TiO 2是氧化剂D .反应②中金属镁是还原剂解析:在反应①中Ti 的化合价不变,氧化剂为Cl 2,A 、C 错误;反应②是置换反应,Mg 是还原剂,B 错误,D 正确.答案:D7.在复杂的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化学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2-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OH-、CO2-3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氯气:I-、Br-、Fe2+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Ba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Ag+、Cu2+、H+的溶液中加入锌粉:Ag+、Fe3+、Cu2+、H+解析:判断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原则是先发生反应的产物与其他物质不发生化学反应.A项,用假设法判断,若H+最先与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与溶液中OH-反应生成AlO-2,故A错.B项,氯气的氧化顺序是I-、Fe2+、Br-,因为2Fe2++Br2===2Fe3++2Br-,故B错.C项,氢氧化钡先发生反应,因为碳酸钾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故C错.D 项,氧化性顺序:Ag+>Fe3+>Cu2+>H+,D正确.答案:D8.已知:异氰酸(HCNO)结构式为H—N=C=O,其中氮元素为-3价.HCNO能和NO2反应生成N2、C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HCNO既被氧化又被还原B.在反应中,NO2是氧化剂,HCNO是还原剂C.在反应中,NO2与HC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每生成1 mol CO2有4 mol电子转移解析:由HCNO的结构式可知其中的C为+4价,N为-3价,反应方程式为反应中HCNO只作还原剂被氧化,NO2为氧化剂,每生成1 mol CO2有3 mol电子转移答案:B9.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SO2+2Fe3++2H2O===SO2-4+2Fe2++4H+Cr2O2-7+6Fe2++14H+===2Cr3++6Fe3++7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还原性Cr3+>Fe2+>SO2B.氧化性Cr2O2-7>SO2>Fe3+C.Cr2O2-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D.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解析:第一个反应中,Fe3+能将二氧化硫氧化,故其氧化性比SO2强,选项B错;第一个反应中,SO2为还原剂,Fe2+为还原产物,第二个反应中,Fe2+为还原剂,Cr3+为还原产物,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则还原性Cr3+<Fe2+<SO2,所以选项A 错;Cr2O2-7的氧化性强于Fe3+,而Fe3+能氧化SO2及其对应的酸和盐,故Cr2O2-7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选项C正确;在第二个反应中,Fe2(SO4)3为氧化产物,选项D错.答案:C10.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Cl2溶液,溶液显红色,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条件下生成的水分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该条件下H2被冷却为液态氢,液氢的水溶液具有还原性C.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只具有氧化性的物质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一种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它又能使KSCN 和FeCl2的混合溶液变红色,可见这一物质又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只有选项D正确.答案:D11.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3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0.2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________________.a.氧化性:KBrO3>H3AsO4b.氧化性:H3AsO4>KBrO3c.还原性:AsH3>Xd.还原性:X>AsH3(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解析:此题为氧化还原反应题.(1)此题考点为氧化还原反应,其特征为化合价升降,本质为电子的转移,要求能从化合价变化角度来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已知KBrO 3为得电子物质,故其化合价必是降低,作氧化剂,那么还原剂只能是题目所提供的AsH 3,AsH 3中As 为-3价,反应后变为H 3AsO 4,故还原剂为AsH 3.(2)此题出题的依据是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守恒.0.2mol KBrO 3在反应中得到1mol 电子,故每1mol KBrO 3得5mol 电子,即反应后Br 的化合价应降为零价,故另一物质为Br 2,同时因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已知,可直接进行配平.(还原剂) (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As :-3→+5 升8Br 2:+5→0 降5×2=10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则应在AsH 3前配系数5,在Br 2前配系数4,根据原子守恒KBrO 3前配8;再根据K 原子守恒,K 2SO 4应在生成物中,系数为4;则H 2SO 4在反应物中,系数为4;H 2O 在生成物中,系数为4;配平后用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3)此题的考点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故选a 、c.答案:(1)AsH 3 (2)Br 2 (3)ac12. (1)已知下列变化过程中,0.2 mol R x O 2-4参加反应时,共转移0.4 mol 电子. R x O 2-4+MnO -4+H +―→RO 2+Mn 2++H 2O ①x 值为________.②参加反应的H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2)在100 mL 0.100 mol/L 的FeBr 2溶液中通入Cl 2,若要使反应完全,则至少需标准状况下Cl 2________升.解析:(1)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 0.2x mol ×(4-6x )=0.4 mol ,x =2n (MnO -4)×5=0.4 mol n (MnO -4)=0.08 mol由电荷守恒可知:n (H +)×1-0.08 mol ×1-0.2 mol ×2=0.08 mol ×2,故n (H +)=0.64 mol.(2)FeBr 2电离出的Fe 2+和Br -都能被Cl 2氧化,其反应方程式为2FeBr 2+3Cl 2===2FeCl 3+2Br2,根据此化学方程式可知,2 mol FeBr2与3 mol Cl2完全反应,故至少需要Cl20.100 mol/L×0.100 L×32=0.0150 mol.V(Cl2)=0.0150 mol×22.4 L/mol=0.336 L.答案:(1)①2②0.64(2)0.33613.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有效地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某学生按下列操作做一个实验: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 mol/L的KBr、KI(含淀粉溶液)、NaOH(含酚酞)、FeCl2(含KSCN)溶液各1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下图所示),在圆心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1)e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2)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d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3)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当有0.224 L Cl2被NaOH溶液吸收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4)通过该实验能否比较Cl2、FeCl3、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解析:(1)根据e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中的氧化剂为KMnO4,还原剂为HCl,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0=1∶5,而不是1∶8.(2)b处发生的反应为2KI+Cl2===2KCl+I2,I2遇淀粉显蓝色;d处发生的反应为2FeCl2+Cl2===2FeCl3,Fe3+和SCN-反应使溶液变红色.(3)Cl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e处实验说明氧化性KMnO4>Cl2,d处实验说明氧化性Cl2>FeCl3,因此,三种物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KMnO4>Cl2>FeCl3.答案:(1)2MnO-4+16H++10Cl-===2Mn2++5Cl2↑+8H2O1∶5(2)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3)Cl2+2NaOH===NaCl+NaClO+H2O0.01(4)能KMnO4>Cl2>FeCl3。
2024年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19题;答题纸共2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贴好条形码。
3.试卷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须用2B 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命题人:梁改婷乔堃审题人:梁凯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 B C D风力发电水果电池燃料燃烧电动车充电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蒸干后充分灼烧,最终能得到该溶质固体的是A .FeCl 3B .Al 2(SO 4)3C .Na 2SO 3D .NH 4Cl 3.N 2(g)+3H 2(g)2NH 3(g)ΔH <0。
反应达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 2转化率的是①降温②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N 2的浓度④加压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③④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由水电离的c (H +)=10−12mol/L 的溶液中:Na +、SO 32−、Cl −、K +B .无色溶液中:Na +、K +、Cr 2O 72−、NO 3−C .c (Al 3+)=0.1mol·L −1的溶液中:Na +、SO 42−、K +、HCO 3−D .pH =14的溶液中:K +、ClO −、CO 32−、Cl −5.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相符的是A .自然界正常雨水pH =5.6:H 2O +CO 2H 2CO 3,H 2CO 32H ++CO 32−B .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S 2O 32−+2H +==SO 2↑+S↓+H 2OC .用饱和Na 2CO 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 4:Ca 2++CO32−==CaCO 3↓D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g)ΔH =−890.3kJ/mol6.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相同浓度的HCOONa 和NaF 两溶液,前者的pH 较大,则K a (HCOOH)>K a (HF)B .相同浓度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约为4.7,则溶液中c (CH 3COO −)>c (Na +)>c (H +)>c (OH −)C .pH =11的氨水加水稀释10倍,所得溶液pH >10D .在1mol·L −1Na 2S 溶液中,c (S 2−)+c (HS −)+c (H 2S)=1mol·L −17.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8.北京冬奥会赛区内使用了氢燃料清洁能源车辆,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如下。
高二精选题库 化学14-3北师大版
第14章 第3节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溶液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不溶解B .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合成的C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D .浓HNO 3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HNO 3和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解析:(NH 4)2SO 4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不发生变性,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使人中毒.答案:A2.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不.能用于解毒的措施是 ( )A .服大量鸡蛋清B .服用豆浆C .喝大量牛奶D .喝食盐水解析: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服用蛋白质可解人体重金属盐中毒.答案:D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A .淀粉B .蚕丝C .豆油D .乙烯解析: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的最终产物只有葡萄糖.答案:A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葡萄糖和果糖B .乙酸和甲酸甲酯C .淀粉和纤维素D .乙醇和甲醚解析:尽管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组成都用(C 6H 10O 5)n 表示,但二者的n 值不同,二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答案:C5.油脂皂化后,为使肥皂和甘油从混合物里充分分离,应加入的试剂是( )A .盐酸B .食盐C .水D .氢氧化钠解析:NaCl 能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量,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物中析出而分离. 答案:B6.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①取少量淀粉和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碱液中和酸性 ④加入银氨溶液 ⑤加入少量稀硫酸 ⑥再加热A .①②⑤⑥④③B .①⑤②④⑥③C .①⑤②③④⑥D .①⑥④⑤③②解析:验证淀粉水解产物可表示为淀粉溶液――→稀硫酸酸化液――→加热煮沸水解液――→加碱溶液中和液――→银氨溶液Ag ↓.答案:C7.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A.硬脂酸和软脂酸B.乙酸和油酸C.C6H5—CH2OH和C6H5—OHD.丙酸丙酯和硬脂酸甘油酯解析:结构相似,分子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A中的硬脂酸、软脂酸分别为C17H35COOH和C15H31COOH,是同系物.B中的乙酸、油酸分别为CH3COOH和C17H33COOH,不是同系物;C中的C6H5—CH2OH和C6H5OH虽然在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结构并不相似,前者属于芳香醇,后者属于酚,所以不是同系物.D中二者从结构上看显然也不符合同系物的特点,故选A.答案:A8.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如下: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C.可以跟氯化铁溶液作用显色D.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解析: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5,与葡萄糖的分子式不同,二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核糖分子结构中无酚羟基,不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结构中无—COOH,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核糖分子结构中含有—CHO,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形成银镜.答案:B9.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为“对乙酰氨基酚”,其结构简式为,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能溶于热水②在人体内能水解③1 mol对乙酰氨基酚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Br2 4 mol④与对硝基乙苯互为同系物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解析:酚羟基邻位两个C上的H能被Br2取代,故1 mol对乙酰氨基酚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2 mol Br2;它与对硝基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C10.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HCOOCH3)③淀粉④甲醛(CH2O)⑤丙酸⑥乙酸其中符合C n(H2O)m的组成且不属于糖类的是() A.①②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①③⑤解析:纤维素、淀粉都为多糖,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③.甲酸甲酯分子式为C2H4O2,符合C2(H2O)2,但不是糖类,符合题意.甲醛分子式为CH2O,符合C(H2O)组成,但不是糖类,故符合题意.丙酸分子式为C3H6O2,不符合碳水化合物的组成.乙酸分子式为C2H4O2,符合C2(H2O)2,但不是糖类,符合题意,所以②④⑥符合.答案:B11.苯丙氨酸的结构简式为.(1)该分子中的碱性基是________,苯丙氨酸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该分子中的酸性基是________,苯丙氨酸与NaOH(aq)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3)两分子苯内氨酸缩合成二肽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苯丙氨酸的分子结构中含—COOH ,能与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含有—NH 2,能与HCl 发生中和反应;两分子的苯丙氨酸缩合生成二肽:12.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甲酸乙酯中的一种.经实验可知:(1)B 、C 均能发生银镜反应.(2)A 遇碘水变蓝色.(3)A 、C 、D 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①A 是________,B 是________,C 是________,D 是________.②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a .蔗糖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甲酸乙酯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碘遇淀粉变蓝色,则A 为淀粉;C 能发生水解反应,且C 本身还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 为甲酸乙酯;另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B 为葡萄糖.最后确定D 为蔗糖.答案:①A.淀粉 B .葡萄糖 C .HCOOC 2H 5 D .蔗糖②a.C 12H 22O 11+H 2O ――→催化剂C 6H 12O 6+C 6H 12O 6(蔗糖) (葡萄糖) (果糖)b .HCOOC 2H 5+H 2O HCOOH +C 2H 5OH13.玉米芯、甘蔗渣等在稀H 2SO 4的作用下水解所得的木糖(C 5H 10O 5)属于多羟基醛,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木糖在H 2SO 4的作用下,加热又可生成糠醛:(1)糠醛的分子式为________.(2)由木糖生成糠醛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脱水反应D .酯化反应E .消去反应(3)写出由木糖生成糠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糠醛的键线式结构确定其分子式为C 5H 4O 2.(2)木糖的结构简式为:,经脱水和消去反应可生成糠醛. 答案:(1)C 5H 4O 2 (2)C 、E(3)CH 2OH(CHOH)3CHO ――→浓H 2SO 4△OCHO +3H 2O。
北师大版无机化学习题答案(上、(下册))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高二精选题库 化学2-1北师大版
第2章第1节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 nm,1 nm=10-9 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解析: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 nm~100 nm,纳米材料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所以胶体中粒子直径与这种超细粉末具有相同的数量级,故C正确.答案:C2.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淀粉溶液B.食盐水C.牛奶D.碘酒解析:B、D属于溶液,C属于乳浊液,A属于胶体.答案: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B.BaSO4难溶于水,是弱电解质C.福尔马林、盐酸、明矾、纯碱都是混合物D.某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为S g,则此温度下,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S100+S ×100%解析:A项,CO、NO、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BaSO4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C项,明矾、纯碱属于纯净物.答案:D4.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沸点最高的是() A.0.01mol·L-1的蔗糖溶液B.0.01mol·L-1的CaCl2溶液C.0.02mol·L-1的NaCl溶液D.0.02mol·L-1的CH3COOH溶液解析:据题意,1L 溶液中,沸点高低取决于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D 项,CH 3COOH 易挥发而排除;A 项,蔗糖是非电解质,溶液中只有0.01N A 的蔗糖分子;B 项,共有0.03N A 的离子;C 项,共有0.04N A 的离子,故答案为C.答案:C5.盐是一类常用物质,下列物质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 .只有①②③ B .只有①④⑥ C .只有②⑤⑥D .全部解析:金属与非金属化合可直接形成盐,如2Na +S=====△Na 2S ,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可直接形成盐,如Na 2O +SO 3===Na 2SO 4,酸与碱中和可形成盐,如2NaOH +H 2SO 4===Na 2SO 4+2H 2O ,故选D.答案:D6.将10 mL 淀粉胶体和5 mL 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放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下图所示)2 min 后,分别取袋内和烧杯内液体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烧杯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B .烧杯内液体加入碘水后呈蓝色C .袋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无变化D .袋内液体加入碘水后不变蓝解析:淀粉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较小的Cl -等能透过半透膜,且由于不是流动的水,因此半透膜内外的离子浓度保持相等,所以袋内、烧杯内的液体加入AgNO 3溶液后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烧杯内溶液中加入碘水无现象,袋内溶液中加入碘水呈蓝色.答案:A7.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FeSO 4和Fe 2(SO 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 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 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给分散系通直流电时,阳极周围黑色加深解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A错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Fe2O3为红棕色,而磁流体为黑色,C错误.金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胶粒带正电荷,电泳时阴极附近黑色加深,D错误.答案:B8.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D.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解析:MgCl2溶液无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MgCl2溶液加盐酸无沉淀;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的分散质粒子均可通过滤纸.答案:D9.将淀粉碘化钾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 A.加碘水变蓝色B.加碘水不变蓝色C.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D.加入氯水不变蓝色解析:淀粉溶液属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K+、I-能透过半透膜.今要证明半透膜有破损,则证明淀粉也进入了烧杯中即可.加碘水溶液变蓝,说明半透膜有破损,A正确,B 错误;C项不能证明有淀粉,错误;D项,加入氯水后,Cl2把I-氧化生成I2,若半透膜破损,则会变蓝,今不变蓝色,说明半透膜没有破损.答案:A10.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石膏B.氢硫酸、烧碱、绿矾C.碳酸、乙醇、醋酸钠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解析:纯碱是Na2CO3,属于盐;熟石灰是Ca(OH)2,属于碱;苛性钾是KOH,属于碱,而石膏和绿矾分别是CaSO4·2H2O和FeSO4·7H2O,属于盐,乙醇属于非电解质,故只有B 正确.答案:B11.已知淀粉溶于水后,淀粉粒子的直径在1 nm~100 nm之间.现有两个试剂瓶,其标签已模糊不清,只知道分别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试用多种方法将其鉴别.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方法较多.淀粉为胶体,可通过①丁达尔效应、②加热聚沉、③加入碘水变蓝等方面设计;NaCl溶液可通过①检验Na+、②检验Cl-、③导电性等方面设计.答案:方法一:在水平方向上用激光笔照射两个试剂瓶,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淀粉溶液,余者为氯化钠溶液.方法二:分别取1 mL未知溶液在两支试管中,然后分别滴入1~2滴硝酸银溶液,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钠溶液,余者为淀粉溶液.方法三:分别取1 mL未知溶液在两支试管中,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出现糊状聚沉的是淀粉溶液,余者为氯化钠溶液.另外的方法还有:导电法(氯化钠溶液导电、淀粉溶液不导电)、加入碘水(淀粉溶液呈蓝色)等.12.在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1)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________,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4)若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________.(写序号)解析:HI既有酸性又有强还原性,I-能使Fe(OH)3胶粒聚沉,H+使其溶解,生成的Fe3+又能氧化I-成I,而HCl只能使其聚沉然后溶解.2答案:(1)加入电解质后,使胶体聚沉(2)Fe(OH)3+3H+===Fe3++3H2O(3)有I2生成2Fe3++2I-===2Fe2++I2(4)(1)、(2)13.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分别写出中学所学常见的强酸和强碱(各不少于3种)强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中学所学常见的强氧化剂,其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不少于3种);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少于4种).(3)请观察分析下列各组物质,指出各组物质具有的共同化学性质,每组各举一例,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说明:①H2SO4,H2SO3,H2S,SO2,CO2,Cl2,NH4Cl,FeCl3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OH,Na2O,CaO,Na,Fe,Na2CO3,Na2S,Na2SO3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Al,Al2O3,Al(OH)3,NaHCO3,NaHSO3,NaHS,(NH4)2S共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中学中常见的强酸有HCl、H2SO4、HNO3、HBr、HI、HClO4.常见的强碱有:NaOH、KOH、Ca(OH)2、Ba(OH)2等.(2)中学常见的强氧化剂中,单质有Cl2、F2、Br2、O2等,化合物有HNO3、浓H2SO4、HClO、KMnO4等.(3)①该组各物质均能与碱发生反应例:NH4Cl+NaOH===NaCl+NH3·H2O②该组各物质均能与酸发生反应例:Na2CO3+2HCl===2NaCl+CO2↑+H2O③该组各物质既能与强碱反应,也能与强酸反应.例:NaHCO3+NaOH===Na2CO3+H2ONaHCO3+HCl===NaCl+CO2↑+H2O,答案:(1)HCl、H2SO4、HNO3NaOH、KOH、Ba(OH)2(2)Cl2、Br2、O2浓H2SO4、HNO3、HClO、KMnO4(3)①都能与碱反应NH4Cl+NaOH===NaCl+NH3·H2O②都能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③既能与强碱反应,也能与强酸反应NaHCO3+NaOH===Na2 CO3+H2O,NaHCO3+HCl===NaCl+CO2↑+H2O。
2023-2024学年安徽省A10联盟(北师大版)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答案版】
2023-2024学年安徽省A10联盟(北师大版)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3x +y −1=0,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π6B .π3C .2π3D .5π62.若双曲线y 22−x 2m=1的焦点与椭圆x 24+y 29=1的焦点重合,则m 的值为( ) A .2B .3C .6D .73.以A (2,0),B (0,﹣4)两点为直径的两个端点的圆的方程为( ) A .(x +1)2+(y ﹣2)2=20 B .(x +1)2+(y ﹣2)2=5C .(x ﹣1)2+(y +2)2=20D .(x ﹣1)2+(y +2)2=54.已知圆(x ﹣1)2+y 2=4上有四个点到直线y =x +b 的距离等于1,则实数b 的值不可能为( ) A .1B .0C .−√2D .−√35.若圆x 2+y 2﹣2x +4y +1=0被直线ax ﹣2by ﹣2=0(a >0,b >0)平分,则1a+4b的最小值为( ) A .9+4√22B .16C .17D .2526.已知抛物线y 2=8x ,过焦点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过A ,B 分别作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则AC +BD 的最小值为( ) A .2B .4C .6D .87.已知在△ABC 中,顶点A (1,1),点B 在直线l :x ﹣y +2=0上,点C 在x 轴上,则△ABC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 A .√5B .2√5C .4√5D .5√528.已知底边BC 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D 是平面ABC 内一点,且满足DB :DC =√3:1,则△ABD 面积的最大值是( )A .3+√62B .3−√62C .3√2+2√32D .3√2−2√32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若方程x 25−t+y 2t−1=1所表示的曲线为C ,则( )A .曲线C 可能是圆B .若C 为椭圆,且焦点在x 轴上,则1<t <3 C .若1<t <5,则C 为椭圆D .若C 为双曲线,且焦点在y 轴上,则t >510.已知椭圆C :x 225+y 216=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A ,B 两点都在C 上,且A ,B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 ) A .AB 的最大值为10 B .C 的焦距是短半轴长的34C .|AF 2|+|BF 2|为定值D .存在点A ,使得AF 1⊥AF 211.下列有关直线与圆的结论正确的是( )A .过点(3,4)且在x ,y 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x ﹣y ﹣7=0B .若直线 kx ﹣y ﹣k ﹣1=0 和以M (2,1),N (3,2)为端点的线段相交,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32,2]C .若点P (a ,b )是圆x 2+y 2=r 2(r >0)外一点,直线l 的方程是ax +by =r 2,则直线l 与圆相离D .若圆C 1:x 2+y 2=1与圆C 2:(x −3)2+(y +4)2=a(a >0)恰有3条公切线,则a =1612.已知O 为坐标原点,F 1,F 2分别为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左、右焦点,C 的一条渐近线l 的方程为y =√3x ,且F 1到l 的距离为3√3,P 为C 在第一象限上的一点,点Q 的坐标为(2,0),PQ 为∠F 1PF 2的平分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双曲线C 的方程为x 29−y 227=1 B .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2 C .|PF 1|=3|PF 2|D .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152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20分.)13.已知圆C :x 2+y 2=4,过点P (1,1)的直线被圆C 截得弦长最短时,直线的方程为 . 14.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的离心率是√5,F 1,F 2分别为双曲线C 的左、右焦点,过点F 2且垂直于x 轴的垂线在x 轴上方交双曲线C 于点M ,则tan ∠MF 1F 2的值为 .15.如图,探照灯反射镜由抛物线的一部分绕对称轴旋转而成,光源位于抛物线的焦点处,这样可以保证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之后平行射出.已知当灯口圆的直径为80cm 时,灯的深度为50cm .为了使反射的光更亮,增大反射镜的面积,将灯口圆的直径增大到88cm ,并且保持光源与顶点的距离不变,此时探照灯的深度为 cm .16.过直线l :x ﹣y +4=0上任意点P 作圆O :x 2+y 2=4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直线AB 过定点 ;记线段AB 的中点为Q ,则点Q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 (4,0),B (6,7),C (0,3). (1)求边BC 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2)求平分△ABC 的面积且过点B 的直线的方程. 18.(12分)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x +2y =0垂直,且右顶点A 到该条渐近线的距离为2√55. (1)求双曲线C 的方程;(2)若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3,2),求直线l 的斜率. 19.(12分)已知点P (4,0),圆C 的圆心在直线x ﹣y ﹣4=0上,且圆C 与y 轴切于点M (0,﹣2). (1)求圆C 的方程;(2)若直线l 过点P 且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2√2,求直线l 的方程.20.(12分)已知抛物线Γ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且过(1,﹣2),(14,1),(﹣2,﹣2)三点中的两点.(1)求抛物线Γ的方程;(2)已知F 是抛物线Γ的焦点,P 为抛物线Γ上任意一点,M 是线段PF 上的点,且PM →=3MF →,求直线OM 的斜率的最大值(O 为坐标原点).21.(12分)一动圆与圆C 1:x 2+y 2+6x +5=0外切,同时与圆C 2:x 2+y 2﹣6x ﹣91=0内切,动圆圆心的轨迹为曲线E .(1)求曲线E 的方程;(2)点P 为E 上一动点,点O 为坐标原点,曲线E 的右焦点为F ,求|PO |2+|PF |2的最小值. 22.(12分)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该椭圆的离心率为12,且椭圆上动点M 与点F 1的最大距离为3. (1)求椭圆C 的方程;(2)如图,若直线l 与x 轴、椭圆C 顺次交于P ,Q ,R (点P 在椭圆左顶点的左侧),且∠PF 1Q +∠PF 1R =π,求△RQF 1面积的最大值.2023-2024学年安徽省A10联盟(北师大版)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直线l 的方程为√3x +y −1=0,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π6B .π3C .2π3D .5π6解:因为直线l 的方程为√3x +y −1=0,即y =−√3x +1,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k =−√3,所以直线的倾斜角为2π3.故选:C . 2.若双曲线y 22−x 2m=1的焦点与椭圆x 24+y 29=1的焦点重合,则m 的值为( ) A .2 B .3C .6D .7解:因为椭圆x 24+y 29=1的焦点为(0,√5),(0,−√5),所以双曲线y 22−x 2m=1的焦点为(0,√5),(0,−√5),故2+m =5,解得m =3.故选:B .3.以A (2,0),B (0,﹣4)两点为直径的两个端点的圆的方程为( ) A .(x +1)2+(y ﹣2)2=20 B .(x +1)2+(y ﹣2)2=5C .(x ﹣1)2+(y +2)2=20D .(x ﹣1)2+(y +2)2=5解:依题意,圆心坐标为AB 中点,即(1,﹣2),半径为12|AB|=12√(2−0)2+(0+4)2=√5,所以圆的方程为(x ﹣1)2+(y +2)2=5. 故选:D .4.已知圆(x ﹣1)2+y 2=4上有四个点到直线y =x +b 的距离等于1,则实数b 的值不可能为( ) A .1B .0C .−√2D .−√3解:由圆的方程(x ﹣1)2+y 2=4,可得圆心为原点O (1,0),半径为2, 若圆上有4个点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1,则O 到直线y =x +b 的距离d 小于1, 又直线的一般方程为x ﹣y +b =0, 所以√1+11,所以|1+b |<√2,所以−√2−1<b <﹣1+√2,所以实数b 的取值范围为(−√2−1,﹣1+√2). 故选:A .5.若圆x 2+y 2﹣2x +4y +1=0被直线ax ﹣2by ﹣2=0(a >0,b >0)平分,则1a+4b的最小值为( )A .9+4√22B .16C .17D .252解:由题意知,圆x 2+y 2﹣2x +4y +1=0被直线ax ﹣2by ﹣2=0(a >0,b >0)平分, 即圆心(1,﹣2)在直线ax ﹣2by ﹣2=0(a >0,b >0)上,故a +4b ﹣2=0,即a +4b =2, 故1a +4b =(1a +4b )•12(a +4b )=12(1+16+4b a +4a b )≥12(17+2√4a b ×4b a )=252, 当且仅当4b a =4a b,结合a +4b =2,即a =b =25时取等号,所以1a+4b的最小值为252.故选:D .6.已知抛物线y 2=8x ,过焦点F 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过A ,B 分别作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则AC +BD 的最小值为( ) A .2 B .4C .6D .8解:如图,∵抛物线的方程为y 2=8x , ∴焦点F (2,0),准线x =﹣2,由抛物线的定义可知|AC |+|BD |=|AF |+|FB |﹣4=|AB |﹣4, 即当且仅当|AB |取得最小值,|AC |+|BD |取得最小值,依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当|AB |为通径时,即|AB |=2p =8时为最小值, ∴|AC |+|BD |的最小值为4. 故选:B .7.已知在△ABC 中,顶点A (1,1),点B 在直线l :x ﹣y +2=0上,点C 在x 轴上,则△ABC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 ) A .√5B .2√5C .4√5D .5√52解:如图示:,设A (1,1)点关于直线x ﹣y +2=0的对称点为A ′(a ,b ),则{b−1a−1=−1a+12−b+12+2=0,解得:{a =−1b =3,故A ′(﹣1,3),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1,﹣1), 则|A ′A ″|=√4+16=2√5,故A ′A ″的长即△ABC 周长的最小值. 故选:B .8.已知底边BC 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D 是平面ABC 内一点,且满足DB :DC =√3:1,则△ABD 面积的最大值是( ) A .3+√62B .3−√62C .3√2+2√32D .3√2−2√32解:以BC 的中点O 为原点,以BC 所在直线为x 轴,BC 的垂直平分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则A (0,1),B (﹣1,0),C (1,0),设D (x ,y ),因为DB :DC =√3:1,所以2222=√3,化简整理得:(x +1)2+y 2=3(x ﹣1)2+3y 2,即(x ﹣2)2+y 2=3, 所以点D 的轨迹为以(2,0)为圆心,以√3为半径的圆, 当点D 与直线AB 距离最大时,△ABD 面积最大, 直线AB 的方程为x ﹣y +1=0,且|AB|=√2, 设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则点D 到直线AB 的最大距离为d +r =2+√3=3√2+2√32,所以△ABD 面积的最大值为12×√2×3√2+2√32=3+√62. 故选:A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若方程x 25−t+y 2t−1=1所表示的曲线为C ,则( )A .曲线C 可能是圆B .若C 为椭圆,且焦点在x 轴上,则1<t <3 C .若1<t <5,则C 为椭圆D .若C 为双曲线,且焦点在y 轴上,则t >5解:对A 选项,当5﹣t =t ﹣1>0,即t =3时,曲线C 是圆,∴A 选项正确;对B 选项,若C 为椭圆,且焦点在x 轴上,则5﹣t >t ﹣1>0,∴1<t <3,∴B 选项正确; 对C 选项,若C 为椭圆,则{5−t >0t −1>05−t ≠t −1,∴1<t <5且t ≠3,∴C 选项错误;对D 选项,若C 为双曲线,且焦点在y 轴上,则{t −1>05−t <0,∴t >5,∴D 选项正确.故选:ABD . 10.已知椭圆C :x 225+y 216=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A ,B 两点都在C 上,且A ,B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则( ) A .AB 的最大值为10 B .C 的焦距是短半轴长的34C .|AF 2|+|BF 2|为定值D .存在点A ,使得AF 1⊥AF 2解:∵在椭圆C :x 225+y 216=1中,a =5,b =4,c =3, 又A ,B 两点都在C 上,且A ,B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AB 的最大值为2a =10,∴选项正确;∴C 的焦距为2c =6,短半轴长为4,而6≠4×34,∴B 选项错误; 根据椭圆的对称性可知|BF 2|=|AF 1|,∴|AF 2|+|BF 2|=|AF 2|+|AF 1|=2a =10,∴C 选项正确; 根据椭圆的几何性质可得:当A 为短轴顶点时∠F 1AF 2最大,设∠F 1AF 2=2θ,而当∠F 1AF 2=2θ最大时,tan θ=cb =34<1,θ∈(0,π2),∴θ<π4,∴∠F 1AF 2=2θ的最大角小于π2,∴椭圆C 上不存在点A ,使得AF 1⊥AF 2,∴D 选项错误.故选:AC .11.下列有关直线与圆的结论正确的是( )A .过点(3,4)且在x ,y 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x ﹣y ﹣7=0B .若直线 kx ﹣y ﹣k ﹣1=0 和以M (2,1),N (3,2)为端点的线段相交,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32,2]C .若点P (a ,b )是圆x 2+y 2=r 2(r >0)外一点,直线l 的方程是ax +by =r 2,则直线l 与圆相离D .若圆C 1:x 2+y 2=1与圆C 2:(x −3)2+(y +4)2=a(a >0)恰有3条公切线,则a =16 解:当截距不为0时,设直线xa +y a=1,将点(3,4)代入得,3a+4a=1,∴a =7,则直线方程为x +y﹣7=0,当截距为0时,设直线y =kx ,将点(3,4)代入得,4=3k ,∴k =43,则直线方程为4x ﹣3y =0, 则直线方程为x +y ﹣7=0和4x ﹣3y =0,故A 错误; 对于B ,已知直线kx ﹣y ﹣k ﹣1=0过定点A (1,﹣1), 又直线AM ,AN 的斜率为k AM =1+12−1=2,k AN =2+13−1=32, 所以直线kx ﹣y ﹣k ﹣1=0和以M (2,1),N (3,2)为端点的线段相交, 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32,2],故B 正确;对于C ,点P (a ,b )是圆x 2+y 2=r 2外一点,所以a 2+b 2>r 2, 所以圆心(0,0)到直线的距离d =r 2√a 2+b r ,所以直线与圆相交,故C 不正确;圆C 1:x 2+y 2=1与圆C 2:(x −3)2+(y +4)2=a(a >0)恰有3条公切线, 所以圆C 1与圆C 2相外切,所以|C 1C 2|=1+√a ,又√(3−0)2+(4−0)2=5, 所以1+√a =5,解得a =16,故D 正确. 故选:BD .12.已知O 为坐标原点,F 1,F 2分别为双曲线C :x 2a 2−y 2b2=1(a >0,b >0),的左、右焦点,C 的一条渐近线l 的方程为y =√3x ,且F 1到l 的距离为3√3,P 为C 在第一象限上的一点,点Q 的坐标为(2,0),PQ 为∠F 1PF 2的平分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双曲线C 的方程为x 29−y 227=1 B .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2 C .|PF 1|=3|PF 2|D .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3√152解:对于A ,由F 1(﹣c ,0)到渐近线y =√3x 的距离为3√3,得√3c2=3√3,解得c =6,由渐近线方程为y =√3x ,得ba=√3,结合a 2+b 2=c 2可得a =3,b =3√3,则双曲线C 的方程为x 29−y 227=1,故A 正确.对于B ,e =ca=2,故B 正确. 对于C ,PQ 为∠F 1PF 2的平分线,则|PF 1||PF 2|=|QF 1||QF 2|=84=2,故C 错误.对于D ,由双曲线定义可得|PF 1|﹣|PF 2|=6,则可得|PF 1|=12,|PF 2|=6,在△PF 1F 2中,cos ∠F 1PF 2=122+62−1222×12×6=14,sin ∠F 1PF 2=√1−cos 2∠F 1PF 2=√154,设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d ,则|PF 2|•sin ∠F 1PF 2 即12×12×d =12×12×6×√154,解得d =3√152,故D 正确.故选:ABD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共20分.)13.已知圆C :x 2+y 2=4,过点P (1,1)的直线被圆C 截得弦长最短时,直线的方程为 x +y ﹣2=0 . 解:圆C :x 2+y 2=4的圆心为(0,0),半径为2,则依题意有k CP =1−01−0=1, 当直线与CP 垂直时,该直线被圆C 截得的弦长最短, 所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k =﹣1,所以直线方程为y ﹣1=﹣(x ﹣1),即x +y ﹣2=0,所以过点P (1,1)的直线被圆C 截得弦长最短时,直线的方程为 x +y ﹣2=0. 故答案为:x +y ﹣2=0. 14.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的离心率是√5,F 1,F 2分别为双曲线C 的左、右焦点,过点F 2且垂直于x 轴的垂线在x 轴上方交双曲线C 于点M ,则tan ∠MF 1F 2的值为 2√55. 解: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的离心率是√5,则ca=√5,不妨令a =t ,t >0,则c =√5t ,b =2t ,又F 1,F 2分别为双曲线C 的左、右焦点,过点F 2且垂直于x 轴的垂线在x 轴上方交双曲线C 于点M ,由双曲线的性质可得:|MF 2|=b 2a ,则tan ∠MF 1F 2=|MF 2||F 1F 2|=4t 2t×2√5t =2√55.故答案为:2√55. 15.如图,探照灯反射镜由抛物线的一部分绕对称轴旋转而成,光源位于抛物线的焦点处,这样可以保证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之后平行射出.已知当灯口圆的直径为80cm 时,灯的深度为50cm .为了使反射的光更亮,增大反射镜的面积,将灯口圆的直径增大到88cm ,并且保持光源与顶点的距离不变,此时探照灯的深度为 60.5 cm .解:在反射镜的轴截面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抛物线的顶点为原点,以旋转轴为x 轴(抛物线开口方向是x 轴的正方向),则可设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y 2=2px (p >0)灯口圆与轴截面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的坐标为(50,40),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402=2p ×50,解得p =16,所以抛物线方程为y 2=32x ,光源应安置在与顶点相距16cm 处,当灯口圆的直径增大到88cm 时,灯口圆与轴截面在第一象限的交点的纵坐标变为882=44,故将y =44代入y 2=32x 中,求得x =1212=60.5, 此时,探照灯的深度为60.5cm .16.过直线l :x ﹣y +4=0上任意点P 作圆O :x 2+y 2=4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直线AB 过定点 (﹣1,1) ;记线段AB 的中点为Q ,则点Q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2 . 解:设P (x 0,y 0),因为P 是直线l :x ﹣y +4=0上一点,所以y 0=x 0+4, 以OP 为直径的圆的方程为x (x ﹣x 0)+y (y ﹣y 0)=0,即x 2+y 2﹣x 0x ﹣y 0y =0, 所以x 0x +y 0y =4,即直线AB 的方程为x 0x +y 0y =4,又y 0=x 0+4,∴直线AB 的方程为x 0(x +y )+4y ﹣4=0,故直线AB 过定点(﹣1,1). 设Q (x ,y ),直线AB 过定点为M ,则M (﹣1,1),由MQ →⋅OQ →=0, 得(x +1)x +(y ﹣1)y =0,整理得点Q 的轨迹方程为(x +12)2+(y −12)2=12,因为点(−12,12)到直线l :x ﹣y +4=0的是距离d =|−12−12+4|√2=3√22>√22,所以直线l :x ﹣y +4=0与圆(x +12)2+(y −12)2=12相离, 所以点Q 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12−12+4|√2−√22=3√22−√22=√2.故答案为:(﹣1,1);√2.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0分)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 (4,0),B (6,7),C (0,3). (1)求边BC 的高所在的直线方程;(2)求平分△ABC 的面积且过点B 的直线的方程. 解:(1)由题意可得:直线BC 的斜率k BC =3−70−6=23, 则边BC 的高所在的直线的斜率k =−32,所求直线方程为y −0=−32(x −4),即3x +2y ﹣12=0. (2)由题意可知:所求直线即为边AC 的中线所在的直线,则线段AC 的中点为D(2,32),可得直线BD 的斜率k BD =7−326−2=118,所以直线BD 的方程为y −32=118(x −2),即11x ﹣8y ﹣10=0. 18.(12分)已知双曲线C :x 2a 2−y 2b 2=1(a >0,b >0)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x +2y =0垂直,且右顶点A 到该条渐近线的距离为2√55. (1)求双曲线C 的方程;(2)若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为M (3,2),求直线l 的斜率. 解:(1)因为双曲线C 的一条渐近线与直线x +2y =0垂直,且直线x +2y =0的斜率为−12,因为双曲线C 的渐近线为y =±b a x ,所以−12⋅ba =−1,解得b a=2,则双曲线C 的渐近线方程为y =±2x ,即2x ±y =0,因为右顶点(a ,0)到该条渐近线的距离为2√55,所以√5=2√55,解得a =1,可得b =2, 所以双曲线C 的方程为x 2−y 24=1;(2)若直线l ⊥x 轴,此时A ,B 两点关于x 轴对称,可得线段AB 的中点在x 轴上,不符合题意; 若直线l 与x 轴不垂直,不妨设A (x 1,y 1)、B (x 2,y 2),直线l 的斜率为k ,此时{x 12−y 124=1x 22−y 224=1,即(x 12−x 22)−y 12−y 224=0, 此时(x 1+x 2)(x 1−x 2)−(y 1+y 2)(y 1−y 2)4=0,整理得y 1+y 2x 1+x 2⋅y 1−y 2x 1−x 2=4. 因为线段AB 的中点为M (3,2),所以x 1+x 2=6,y 1+y 2=4,则46⋅k =4,解得k =6, 故直线l 的斜率为6.19.(12分)已知点P (4,0),圆C 的圆心在直线x ﹣y ﹣4=0上,且圆C 与y 轴切于点M (0,﹣2). (1)求圆C 的方程;(2)若直线l 过点P 且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2√2,求直线l 的方程. 解:(1)设圆心坐标为C (a ,b ),因为圆C 的圆心在直线x ﹣y ﹣4=0上,且圆C 与y 轴切于点M (0,﹣2), 所以{a −b −4=0b =−2,解得{a =2b =−2,所以C (2,﹣2),半径r =|MC |=2, 所以圆C 的方程为(x ﹣2)2+(y +2)2=4;(2)由题意得,圆心C (2,﹣2)到直线l 的距离为√4−2=√2, 若直线l 的斜率存在,设直线l 的方程为y =k (x ﹣4), 则√k 2+1=√2,解得k =2+√3或k =2−√3,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l 的方程为x =4,此时圆心C (2,﹣2)到直线l 的距离为2,不满足题意,舍去, 综上,直线l 的方程为y =(2+√3)(x −4)或y =(2−√3)(x −4).20.(12分)已知抛物线Γ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且过(1,﹣2),(14,1),(﹣2,﹣2)三点中的两点.(1)求抛物线Γ的方程;(2)已知F 是抛物线Γ的焦点,P 为抛物线Γ上任意一点,M 是线段PF 上的点,且PM →=3MF →,求直线OM 的斜率的最大值(O 为坐标原点).解:(1)若抛物线Γ经过A (1,﹣2)、B (14,1),则抛物线开口向右,设抛物线Γ方程为y 2=2px (p >0),代入A 点坐标,得(﹣2)2=2p ×1,解得p =2, 故抛物线Γ方程为y 2=4x ,恰好经过点B (14,1),符合题意; 若抛物线Γ经过A (1,﹣2)、C (﹣2,﹣2),则抛物线开口向下,设抛物线Γ方程为x 2=﹣2py (p >0),找不到p 值,使A 、C 两点都满足该方程;而B (14,1)在第一象限,C (﹣2,﹣2)在第三象限,不存在抛物线,使B 、C 两点都在抛物线上. 综上所述,抛物线Γ经过A (1,﹣2)、B (14,1)两点,方程为y 2=4x .(2)作出示意图,设点P (x 0,y 0)为抛物线Γ上任意一点,点M 是线段PF 上的点,且PM →=3MF →,①若P 点在第四象限,则直线OM 的斜率为负数,不能达到最大值;②若P 点在第一象限,则F (1,0),x 0=y 024,y 0>0,设M (s ,t ),由OM →=OF →+FM →=OF →−14PF →=OF →−14(OF →−OP →)=14OP →+34OF →,得{s =14x 0+34×1=y 0216+34t =14y 0+34×0=14y 0, 所以M 的坐标为(y 0216+34,14y 0),可得直线OM 的斜率k =14y 0y 0216+34=y 0y 024+3≤02√y 04×3=√33,当且仅当y 024=3,即x 0=3,y 0=2√3时,直线OM 的斜率有最大值√33.综上所述,当抛物线Γ上的点P 坐标为(3,2√3)时,直线OM 的斜率有最大值√33. 21.(12分)一动圆与圆C 1:x 2+y 2+6x +5=0外切,同时与圆C 2:x 2+y 2﹣6x ﹣91=0内切,动圆圆心的轨迹为曲线E .(1)求曲线E 的方程;(2)点P 为E 上一动点,点O 为坐标原点,曲线E 的右焦点为F ,求|PO |2+|PF |2的最小值. 解:(1)不妨设动圆圆心为M (x ,y ),半径为R ,易知圆C 1:(x +3)2+y 2=4,圆C 2:(x −3)2+y 2=100, 当动圆M 与圆C 1外切时,|C 1M |=R +2; 当动圆M 与圆C 2内切时,|C 2M |=10﹣R , 所以|C 1M |+|C 2M |=12>|C 1C 2|,则点M 的轨迹是焦点为C 1(﹣3,0),C 2(3,0),长轴长为12的椭圆, 不妨设该椭圆的长轴为2a ,短轴为2b ,焦距为2c , 此时2c =6,2a =12,解得c =3,a =6,则b 2=36﹣9=27, 故动圆圆心轨迹方程为x 236+y 227=1;(2)由(1)知F (3,0),不妨设P (x ,y ), 此时|PO |2+|PF |2=x 2+y 2+(x ﹣3)2+y 2=2x 2﹣6x +9+2y 2, 因为点P 在椭圆上,所以x ∈[﹣6,6],y 2=27−34x 2, 此时|PO|2+|PF|2=12x 2−6x +63=12(x −6)2+45, 易知当x =6时,|PO |2+|PF |2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45. 22.(12分)已知椭圆C :x 2a 2+y 2b 2=1(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该椭圆的离心率为12,且椭圆上动点M 与点F 1的最大距离为3. (1)求椭圆C 的方程;(2)如图,若直线l 与x 轴、椭圆C 顺次交于P ,Q ,R (点P 在椭圆左顶点的左侧),且∠PF 1Q +∠PF 1R =π,求△RQF 1面积的最大值.解:(1)因为椭圆C 的离心率为12,所以e =c a =12,即a =2c ,①因为椭圆上动点M 与点F 1的最大距离为3, 所以a +c =3,② 又b =√a 2−c 2,③联立①②③,解得a =2,c =1,b =√3, 则椭圆C 的方程为x 24+y 23=1;(2)不妨设Q (x 1,y 1),R (x 2,y 2), 由(1)知F 1(﹣1,0), 因为∠PF 1Q +∠PF 1R =π, 所以k QF 1+k RF 1=0, 即y 1x 1+1+y 2x 2+1=0,整理得x 1y 2+y 2+x 2y 1+y 1=0,不妨设直线PQ 的方程为x =my +n (m ≠0),联立{x =my +n x 24+y 23=1,消去x 并整理得(3m 2+4)y 2+6mny +3n 2﹣12=0,此时Δ=36m 2n 2﹣4(3m 2+4)(3n 2﹣12)>0, 解得n 2<3m 2+4,由韦达定理得y 1+y 2=−6mn 3m 2+4,y 1y 2=3n 2−123m 2+4,又x 1=my 1+n ,x 2=my 2+n ,所以x 1y 2+y 2+x 2y 1+y 1=2my 1y 2+(n +1)(y 1+y 2)=0,即2m ⋅3n 2−123m 2+4+(n +1)(−6mn3m 2+4)=0, 因为m ≠0,所以n =﹣4,则直线PQ 的方程为x =my ﹣4(m ≠0), 此时点F 1(﹣1,0)到直线PQ 的距离d =|−1+4|√1+m 2=3√1+m 2,所以S △F 1QR=12|QR|d =12√1+m 2⋅√(y 1+y 2)2−4y 1y 2⋅3√1+m 2=18√m 2−43m 2+4, 因为n 2<3m 2+4,n =﹣4, 所以3m 2+4>16,即m 2>4, 不妨令√m 2−4=t ,t >0, 此时m 2=t 2+4,所以√m 2−43m 2+4=t 3(t 2+4)+4=t 3t 2+16=13t+16t≤2√3t⋅t=8√3,当且仅当3t =16t 时,等号成立, 此时m 2=t 2+4=283,直线l 存在, 综上,△RQF 1面积的最大值为18×183=3√34.。
2022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中化学汇编: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2022北京重点校高二(下)期中化学汇编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一、单选题 1.(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中)下面是以环戊烷为原料制备环戊二烯的合成路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 的结构简式为B .反应④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是NaOH 醇溶液、加热C .②③④的反应类型分别为消去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D .环戊二烯与2Br 以1:1的物质的量之比加成,可生成2.(2022·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期中)化合物M 是一种治疗脑卒中药物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存在顺反异构B .分子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C .1mol 该有机物最多与4molH 2发生加成反应D .1mol 该有机物最多消耗2molNaOH3.(2022·北京八中高二期中)是一种有机烯醚,可以用链烃A 通过下列路线制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一个平面上 B .A 的结构简式是223CH CHCH CHC .B 具有环状碳骨架D .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卤代、水解、消去4.(2022·北京八中高二期中)萜二醇是一种医药上的咳嗽祛痰剂,可由柠檬烯在酸性条件下与水加成得到,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H B.萜二醇能被氧化为萜二醛A.柠檬烯的分子式是1020C.萜二醇能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D.柠檬烯的同分异构体不可能为芳香烃5.(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中)我国科研人员发现中药成分黄芩素能明显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
下列有关黄芩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H COOH溶液反应A.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B.能与3Br发生加成反应C.可发生氧化反应D.能与26.(2022·北京·清华附中高二期中)由有机化合物合成的合成路线中,不涉及的反应类型是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消去反应D.氧化反应7.(2022·北京市第五中学高二期中)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①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②1,3—戊二烯和2—丁炔③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④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8.(2022·北京·北师大二附中高二期中)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 .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C .汽油主要是C 5~C 11的烃类混合物D .图中a 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二、填空题9.(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二期中)Ⅰ.用化学用语填空(1)有机物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为___________。
高二精选题库 数学检测3.北师大版
答案:等边三角形
15.函数f(x)=sinx+2|sinx|,x∈[0,2π]的图象与直线y=k有且仅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如下图所示,则k的取值范围是1<k<3.
答案:1<k<3
16.下面有五个命题:
①函数y=sin4x-cos4x的最小正周期是π;
C.2cos5D.2sin5
解析:+
=+
=|sin5+cos5|+|sin5-cos5|
=-(sin5+cos5)-(sin5-cos5)
=-2sin5.
答案:A
3.设点P是函数f(x)=29sinωx的图象C的一个对称中心,若点P到图象C的对称轴的距离的最小值是,则f(x)的最小正周期是
()
A.2πB.π
()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f(x)=|π-x-x|=|π-2x|,图象即为选项A.
答案:A
9.如下图所示,函数y=2sin(ωx+θ)(|θ|<)的图象,那么
()
A.ω=,θ=B.ω=,θ=-
C.ω=2,θ=D.ω=2,θ=-
解析:由图知周期T=π-(-)=π,
∴ω==2,∴y=2sin(2x+θ),
②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是{α|α=,k∈Z};
③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y=sinx的图象和函数y=x的图象有三个公共点;
④把函数y=3sin(2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y=3sin2x的图象;
⑤函数y=sin(x-)在[0,π]上是减函数.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解析:①y=sin2x-cos2x=-cos2x,故最小正周期为π,①正确.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高二上册《Unit14Period3》课件
•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hospital?”the old man asked.那个老人问:“你能告知我去医院的路吗 ?”
• →The old man asked whether I could tell him the way to the hospital.那老人问我是否能告知他去医院的路 。
the day after tomorrow next week/month etc.
last week/month etc. here this these come bring
two days after/in two days the next week/month etc.
the week/month etc.before there that those go take
• 3.“I am going to the theater now,”said Catherin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 3.The engineer said,“I was at college in 1967.”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Period Three Grammar
北师大版 高中英语
间接引语
• 直接引语改为间接引语时,都使用陈说语序,但是因为 原句的句式不同,所以变成间接引语时所用的连词会有 所不同。
• 1.陈说句的间接引语 • 陈说句由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由that引导,可以省略
。 • “I want the blue one,”he told us. • “我想要蓝色的。”他说。
北师大版无机化学课后部分习题答案(非金属元素)
第14章卤素14-2氟在本族元素中有哪些特殊性?氟化氢和氢氟酸有哪些特性?2、解:(1)由于F的半径特别小,故F2的离解能特别小,F-的水合热比其他卤素离子多。
(2)HF分子间存在氢键,因而HF分子的熔沸点和汽化热特别高。
(3)AgF为易溶于水的化合物。
(4)F2与水反应产物复杂。
(5)HF是一弱酸,浓度增大,酸性增强。
(6)HF能与SiO2或硅酸盐反应,生成气态SiF4;14-4根据电势图计算在298K时,Br2在碱性水溶液中歧化为Br-和BrO3-的反应平衡常数。
4、解:由公式:-ZFE=-RTlnK得:K=exp(ZFE/RT)=2.92×103814-5 三氟化氮NF3(沸点-129℃)不显Lewis 碱性,而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化合物NH3(沸点-33℃)却是个人所共知的Lewis 碱。
(a)说明它们挥发性差别如此之大的原因;(b)说明它们碱性不同的原因。
5、解:(1)NH3有较高的沸点,是因为它分子间存在氢键。
(2)NF3分子中,F原子半径较大,由于空间位阻作用,使它很难再配合Lewis酸。
另外,F原子的电负性较大,削弱了中心原子N的负电性。
14-9 如何鉴别KClO﹑KClO3和KClO4这三种盐?9、解:分别取少量固体加入干燥的试管中,再做以下实验加入稀盐酸即有Cl2气放出的是KClO;KClO+2HCl=KCl+Cl2+H2O加入浓盐酸有Cl2与放出且溶液变黄的是KClO3;8KC1O3+24HCl(浓)=9Cl2↑+8KCl+60ClO2(黄)+12H2O另一种则为KClO414-12利用电极电势解释下列现象: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O 时,得到蓝色溶液A,加入过量NaClO 时,得到无色溶液 B ,然后酸化之并加少量固体Na2SO3于B 溶液,则A的蓝色复现,当Na2SO3过量时蓝色又褪去成为无色溶液C ,再加入NaIO3溶液蓝色的A 溶液又出现。
指出A﹑B﹑C各为何种物质,并写出各步的反应方程式。
高二精选题库 化学7-2-1北师大版
第7章第2节第1课时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改变外界条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B.当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反应限度时即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C.当某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反应限度D.当某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一定相等解析:A项,外界条件改变时,可能会改变反应的限度.C项,如反应H2(g)+I2(g)2HI(g),在恒容条件下,压强一直不变,因此压强不变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反应限度的标志.D 项,反应达到限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并不一定相等.答案:B2.对可逆反应4NH3(g)+5O2(g)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解析:化学平衡的实质是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选项A正确;选项B表示的都是正反应速率,没有逆反应速率,不正确;增大容积,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均减小,所以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C不正确;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选项D错误.答案:A3.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在溶液中存在:I2+I-I-3,在配制碘水时,加入少量的KI,可以增大I2的溶解性B.在配制FeCl2、FeCl3溶液时,一般是将FeCl2、FeCl3固体溶解在HCl中,从而可得澄清的溶液C.除去CuCl2溶液中的Fe3+,通常是向其中加入CuO、Cu(OH)2等固体D.在一容器中有一定量的N2和H2,加入催化剂会使合成氨的速率加快解析:A选项中向存在I2+I-I-3的平衡中加入KI,会使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可以使I2溶解得更多;B选项中配制FeCl2、FeCl3溶液时,会因Fe2+、Fe3+水解而出现浑浊,当加入HCl时可以抑制它们的水解,即使水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选项中Fe3+在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H2O Fe(OH)3+3H+,加入的CuO、Cu(OH)2会中和产生的H+,促使Fe3+进一步水解而形成沉淀除去.勒夏特列原理是外界条件改变时,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的原理,而不能解释反应速率的变化.答案:D4.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X和1 mol Y进行如下反应:X(g)+Y(g)2Z(g)+W(s)ΔH>0达到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向平衡混合物中加入少量W,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B.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ΔH增大C.温度不变,将容器的体积变为2V L, 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1/2D.当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时,可以证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解析: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压强都不变,故D错误;压强的改变对该平衡无影响,故将容器的体积变为2V L,相当于将压强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平衡不移动,Z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2,C正确;对于纯液体或固体来说,无所谓浓度,故增加纯液体或固体不影响反应速率和平衡,A错;该反应的焓变ΔH是指生成2 mol Z时放出的热量,与X的用量无关,B错.答案:C5.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X(g)+Y(g)Z(g)+W(s)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析:A项,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原反应体系各物质中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B项,W是固体,再加入少量,反应速率不变;C项,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D项,该反应正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则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D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 、0.2 mol/L和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 mol/L B.Y2为0.4 mol/LC.X2为0.2 mol/L D.Z为0.4 mol/L解析:A项,若Z为0.3 mol/L,则表明此时X2为0.05 mol/L,故可能;B项,Y2为0.4 mol/L,Z全部反应也不可能达到;C项,X2为0.2 mol/L,此时Z为0 mol,不可能;D 项,Z为0.4 mol/L,则Y为0 mol,不可能.答案:A7.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解析:若通过增大某一反应物的用量引起平衡正移,可能会使生成物的含量降低,①错误;只要平衡正向移动,则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②正确;若通过增大一种反应物的浓度使平衡正移,这种反应物自身的转化率一般会降低,而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升高,所以③④均错误;平衡正移,则v正>v逆,⑤正确;加入催化剂,只会加快反应速率,而不会引起平衡移动,故选B.答案:B8.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ΔH<0.第2 min时只改变一个条件,反应情况如下表:.() A.第4 min至第6 min该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第2 min时,如果只改变某一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C.第2 min时,如果只改变某一条件,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D.第6 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解析:第4 min~6 min,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A正确;第2 min到第4 min反应速率比起始到第2 min的快,所以不可能是降低温度,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故B错误,C正确;升高温度,不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其反应速率均增大,D正确.答案:B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L(s)+a G(g)b R(g)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右图所示,其中压强p1<p2,由此可判断()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a>bC.G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增大压强,容器内气体质量不变解析:由图可知,p1→p2,增大压强,G体积分数减小,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b,容器内气体质量增大,故B对、D错.T升高,G的体积分数减小,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G的转化率增大,故A、C均错.答案:B10.下列叙述能肯定某化学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反应混合物浓度的改变B.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C.反应混合物百分含量的改变D.反应体系中气体总压强改变解析:A项,若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守恒的反应,通过加压,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均增大,平衡并不移动;B项,正逆反应速率如果是同等程度改变,则平衡并不移动(如使用催化剂);C项,反应混合物百分含量改变,平衡肯定移动;若是恒容容器,达平衡时,再充入不反应的稀有气体,虽气体总压强增大,但各成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答案:C11.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1 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________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2)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________mol/(L·min);反应进行至25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达到与最后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 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A.加入催化剂B.缩小容器体积C.升高温度D.加入一定量的N2O4解析:(1)曲线X在0~10 min达平衡时变化了0.4 mol/L,而曲线Y在1~10 min达平衡时变化了0.2 mol/L,所以可得X曲线为NO2的浓度变化曲线;达到平衡时浓度不再随时间而发生变化,所以b、d表示反应已达平衡状态;(2)NO2在0~10 min达平衡时变化了0.4 mol/L,所以用N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min);而在25 min时,NO2的浓度由0.6 mol/L变为1.0 mol/L,而N2O4的浓度在25 min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可得此时改变的条件是向容器中加入了0.4 mol NO2气体.(3)在加入NO2后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若要达到与最后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还可通过增大压强,使平衡也同样正向移动;或者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平衡正向移动,也可以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2O4气体,因为这样相当于增大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使得NO2的转化百分率提高,即达到与最后的平衡相同的平衡状态.答案:(1)X b和d(2)0.04加入了0.4 mol NO2(3)BD12.将2 mol I2(g)和1 mol H2置于某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g)+H2(g)2HI(g)ΔH<0,并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φ(HI)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曲线(Ⅱ)所示.(1)达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2)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相同的2 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和c molHI(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0.60,则a、b、c的关系是________.解析:(1)设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平衡时H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1-c)=c-0.5,平衡时HI(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1-c),故2(1-c)c-0.5+c+2(1-c)=0.6,解得c =0.55 mol/L.(2)恒温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相等的可逆反应,只要通过化学计量数换算成相成同物质时浓度之比与原来相同,就可以建立等效平衡.即(a+0.5c)∶(b+0.5c)=2∶1,解得4b+c=2a.答案:(1)0.55 mol/L(2)4b+c=2a13.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其电子层数,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Z单质和水,X与Y、W可分别形成YX3和XW型共价化合物,YX3极易溶于水.(1)Y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2)XW的电子式是________.(3)XW与YX3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水溶液的pH____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Z元素氢化物的沸点比H2O________(填“低”或“高”).Z元素的氢化物有毒,写出用CuSO4溶液吸收Z元素氢化物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X单质和Y单质反应生成YX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ΔH<0.将X、Y的两种单质以等物质的量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在适当催化剂和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达到化学平衡时,任何一种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b.反应过程中,Y单质的体积分数始终为50%c.达到化学平衡时,X、Y两种单质在混合气体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达到化学平衡的过程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e.到达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YX3的体积分数增大解析:X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则X是H,H与Y形成极易溶于水的YH3,则可推Y是N元素,由XW是共价化合物,可知W是Cl,XW是HCl,Z原子序数介于N和Cl之间,且Z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它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反应生成Z单质和水,则可知Z是S元素,反应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HCl与NH3反应生成NH4Cl,该盐水溶液的pH小于7,原因是NH+4的水解.H2S的沸点比H2O低,原因是水分子间存在氢键.v正=v逆是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故a对.N2+3H22NH31 1 0x3x 2 3x1-x3 1-x 23x 恒温恒压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由V (N 2)%=1-x 32-23x =12,和x 无关,b正确;c 显然错误;总物质的量在减小,总质量不变,所以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d 错误;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YX 3的体积分数减小,e 错误.答案:(1)N(2)H ··Cl ······(3)小于 NH +4+H 2ONH 3·H 2O +H +(4)低 Cu 2++H 2S===CuS ↓+2H +(5)ab。
高二精选题库 化学3-1北师大版
第3章第1节1.南极考察队在印度洋发现了一种不寻常的鱼,它的血液像水一样无色透明.研究发现这种鱼的血液中某种元素的含量是其他鱼血液中的十分之一. 这种元素是() A.Cu B.Ag C.Fe D.Pb解析:血液呈现红色主要是血红蛋白造成的,血红蛋白中必然含有铁,无色透明就是几乎无血红蛋白.答案:C2.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与氧化汞的混合物解析:本题中涉及的反应有:2Al+3Hg(NO3)2===2Al(NO3)3+3Hg,4Al+3O2===2Al2O3,两个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由题中所述现象“红墨水柱右端上升”,可推知试管中气体体积受热膨胀,意味着铝与氧气反应是放热反应;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答案:D3.m g Na与足量Cl2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为(m+3.55) g,则等量Na与O2反应,生成固体的质量可能为()①(m+0.8)g ②(m+1.1) g③(m+1.4) g ④(m+1.6) gA.①B.④C.②③D.都有可能解析:钠与Cl2反应生成NaCl,由此可知钠为0.1 mol,而Na与O2反应可以生成Na2O 或Na2O2,则此增加的质量介于0.8 g和1.6 g之间,最后生成的固体质量都有可能,选D.答案:D4.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铁能被磁铁吸引,但纯铁易被腐蚀②在人体内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③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ⅢB族④铁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但不能在水蒸气中燃烧⑤铁与强氧化剂硝酸反应的产物仅是Fe(NO3)3⑥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FeCl2和Fe(OH)3A.①③B.②④C.②⑤D.④⑥解析:①纯铁不易腐蚀;③铁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⑤铁过量时与硝酸反应生成Fe(NO3)2;⑥FeCl2可由Fe和FeCl3,Fe(OH)3可由Fe(OH)2、O2、H2O化合而成.答案:B5.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回收的镁铝合金制取氢气.现有10.8 g镁铝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与足量18 mol/L H2SO4溶液反应,最多可放出0.6 mol H2B.常温下与足量2 mol/L HNO3溶液反应,最少可放出0.45 mol H2C.常温下与足量2 mol/L H2SO4溶液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在0.45~0.6 mol之间D.常温下与足量2 mol/L NaOH溶液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在0.45~0.6 mol之间解析:浓硫酸和硝酸与镁、铝反应都不生成氢气,排除A、B项. 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气,而镁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排除D项.若10.8 g全为Mg的质量,则n(Mg)=10.8 g÷24 g/mol=0.45 mol,Mg+2H+===Mg2++H2↑,n(H2)=0.45 mol;若10.8 g全为Al的质量,则2Al+6H+===2Al3++3H2↑,n(Al)=10.8 g÷27 g/mol=0.4 mol,n(H2)=0.6 mol,根据平均值原理,0.45 mol<n(H2)<0.6 mol.答案:C6.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 A.稀硫酸B.氢氧化钾稀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镁溶液解析:Cu(OH)2是蓝色沉淀.钠和MgCl2溶液反应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Mg2+反应生成Mg(OH)白色沉淀.2答案:D7.若1.8 g某金属跟足量盐酸充分反应,放出2.24 L(标准状况)氢气,则该金属是()A .AlB .MgC .FeD .Zn解析:设金属的摩尔质量为M ,化合价为n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1.8 g M ×n =2.24 L22.4 L/mol ×2,Mn=9 g/mol ,所以该金属为Al.答案:A8.下列有关纯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熔点比生铁低B .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比生铁的快C .在潮湿空气中比生铁容易被腐蚀D .在冷的浓硫酸中可钝化解析:生铁中含有碳等杂质,属于铁的合金,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低,A 选项不正确;在与盐酸反应时,生铁中由于含碳,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B 选项不正确;在潮湿空气中也是生铁更容易被腐蚀,C 选项也不正确;只有D 选项符合题意.答案:D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不锈钢都只含有金属元素B .我国流通的硬币材质是金属单质C .广东正在打捞的明代沉船上存在大量铝制餐具D .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及应用.不锈钢中除含有金属元素外,还含有C 等非金属元素;硬币的材质是合金;铝由于活泼性强,是近代才开发使用的金属,在明代不可能存在;合金的硬度、强度高于组成合金的各成分金属,故只有D 正确.答案:D10.实验室制备硝酸铝[Al(NO 3)3·9H 2O]可使用下列方法: 铝片――→适量NaOH 溶液澄清溶液――→饱和NH 4HCO 3溶液过滤、洗涤白色 沉淀――→稀HNO 3溶解、蒸发、结晶Al(NO 3)3·9H 2O下列说法或反映上述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制备过程中加HNO 3应该过量,以防止蒸发时Al(NO 3)3水解B .不直接用铝片跟稀硝酸反应制硝酸铝主要是因为铝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C .2Al +2OH -+2H 2O===2AlO -2+3H 2↑D .3H ++Al(OH)3===Al 3++3H 2O解析:铝片溶于NaOH 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为2Al +2OH -+2H 2O===2AlO -2+3H 2↑,向所得澄清溶液(NaAlO 2)中加入饱和NH 4HCO 3溶液时,一方面会发生双水解反应AlO -2+NH +4+H 2O===Al(OH)3↓+NH 3↑,另一方面发生反应AlO -2+HCO -3+H 2O===Al(OH)3↓+CO 2-3,产生的白色沉淀都是Al(OH)3,最后加入过量的硝酸将它溶解得到硝酸铝溶液,过量的硝酸能抑制Al 3+的水解反应.如果直接将铝溶解在稀硝酸中,会产生有毒的NO 气体,对环境产生污染.浓硝酸可以使铝发生钝化,稀硝酸不可以.答案:B11.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 、B 、C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 A 、V B 、V C ,已知V B =2V C ,且V A =V B +V C ,则在C 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B .+2C .+3D .+4解析: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关系:R ~n2H 2(n 为生成物中金属的化合价),由题给条件:V B =2V C ,且V A +V B =V C ,则V A =3V C .由3种金属物质的量相等,则A 、C 两金属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之比为3∶1,又由于是主族金属,A 只能为+3价,C 为+1价,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答案:A12.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高一化学教材中该实验曾出现过几种不同的演示方法,分别如下图中甲、乙、丙所示:(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Ca(HCO 3)2溶液的水槽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B .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 C. 反应开始后,溶液由无色变红色D .恢复到室温时,水槽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2)请补充并完成甲实验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到向水槽中投入钠的有关操作: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镊子夹取切好的金属钠投入到盛有Ca(HCO 3)2溶液的水槽中.(3)某同学用镊子夹住一块钠,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但钠很快脱落,实验没有成功. 正确的关键操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按图丙所示方法进行实验,用手挤压矿泉水瓶并塞紧带有钠的塞子,共排出水的体积为16.8 mL ,待钠反应结束后,干瘪的带塞矿泉水瓶恢复成原状,假设瓶内、瓶外均属于标准状况,则所用的钠的质量为________g.解析:(1)钠投入到Ca(HCO 3)2溶液中,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反应生成的NaOH 与Ca(HCO 3)2发生反应而产生CaCO 3沉淀.(2)取用钠的操作: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块绿豆大小的钠粒,多余的钠要放回试剂瓶中.(3)应用铝箔包住钠块,然后用针在铝箔上刺几个孔,再用镊子夹住. (4)n (Na)=2n (H 2)=2×16.8×10-3 L22.4 L/mol=0.0015 mol ,m (Na)=0.0015 mol ×23 g/mol =0.0345 g 答案:(1)ABD(2)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块绿豆大小的钠粒,并将多余的钠放回试剂瓶中(3)用铝箔包好钠块,然后用针在铝箔上刺几个孔,再用镊子夹住 (4)0.034513. 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 3)4]2+.回答下列问题:(1)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写锌与强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________. 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②硫酸铝和氨水 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④硫酸锌和氨水 (4)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铝、锌性质相似,考查学生在灵活应用铝的性质基础上的知识迁移能力.由于课本上学习了Al 和NaOH 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可得出(1)的答案为AlO -2;利用Al 与碱反应,推导出Zn +2NaOH===Na 2ZnO 2+H 2↑;利用题干信息,Al(OH)3和Zn(OH)2性质的差异,可判定①③④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也不一样;而②不论怎样滴加,现象只有一个,即产生白色沉淀;(4)中只要把握好氨水是弱碱,在离子反应中写成分子式,就能准确写出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又因Zn(OH)2能溶于过量氨水,不易控制氨水的用量,故不适宜在实验室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取Zn(OH)2.答案:(1)AlO-2(2)Zn+2NaOH===Na2ZnO2+H2↑(3)①③④(4)Al3++3NH3·H2O===Al(OH)3↓+3NH+4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产生的Zn(OH)2可溶于过量氨水中生成[Zn(NH3)4]2+,氨水的用量不易控制。
高二精选题库 化学8单元质量检测北师大版
单元质量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H2S溶液中,在采取措施使pH增大的同时,则c(S2-)的变化情况是() A.增大 B.减小C.不变D.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解析:在H2S溶液中存在H2S H++HS-,HS-H++S2-.当加碱时,以上两平衡都右移,pH增大,则c(S2-)增大;当通入SO2时,发生SO2+2H2S===3S↓+H2O平衡左移,pH增大,但c(S2-)减小.答案:D2.对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3·H2O NH+4+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后,溶液中n(OH-)增大B.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c(OH-)增大C.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c(NH+4)减小解析: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右移动,n(OH-)增大,A正确;加入盐酸中和OH-,虽平衡向右移动,但c(OH-)减小,B错误;加入浓NaOH溶液,使c(OH-)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加入少量NH4Cl固体,溶液中c(NH+4)增大,D错误.答案:A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中Fe3+、Al3+、NO-3能大量共存B.AlCl3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是AlCl3C.在0.1 mol/L CH3COONa溶液中,c(OH-)=c(CH3COOH)+c(H+)D.pH=3的醋酸溶液跟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解析:B项,由于Al3+的水解,HCl具有挥发性,所以AlCl3溶液蒸干后得到Al(OH)3,灼烧后变为Al2O3;D项,混合后CH3COOH有剩余,溶液显酸性;C项为质子守恒.答案:AC4.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其原因是发生了如下反应:CH3COO-+H2O CH3COOH+OH-,使得溶液中的c(OH-)>c(H+)B.在常温下,10 mL 0.02 mol/L HCl溶液与10 mL 0.02 mol/L Ba(OH)2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20 mL,则溶液的pH=12C.在0.1 mol/L NH4Cl溶液中:c(H+)+c(NH+4)=c(Cl-)+c(OH-)D.将0.2 mol/L的盐酸与0.1 mol/L的NaAlO2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H-)<c(Al3+)<c(H+)<c(Na+)<c(Cl-)解析:A项,CH3COONa溶液呈碱性,正是因为CH3COO-水解,所以A项正确.B项,混合后c(OH-)=0.02 mol/L×2×0.01 L-0.02 mol/L×0.01 L0.02 L=0.01 mol/L,故pH=12,B对.C项,电荷守恒,正确.D项,假设各为1 L溶液,混合后生成产物有Al(OH)3沉淀、AlCl3和NaCl,则溶液中c(Al3+)>c(H+),故D错.答案:D5.已知K sp(AgCl)=1.8×10-10,K sp(AgI)=1.0×10-16.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B.两种不溶物的K sp相差越大,不溶物就越容易转化为更难溶的不溶物C.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可以转化为AgID.常温下,AgCl若要在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11.8×10-11mol/L解析:不溶于水不是绝对的不溶,而是溶解度小于0.1 g.尽管AgCl溶解的很少,但由于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溶液中微量的Ag+在I-浓度足够大的溶液中,可以转化为AgI,而使AgCl的溶解平衡向产生Ag+的方向移动,导致AgCl溶解,所以A错误.根据1.8×10-10·c(I-)=1.0×10-16可计算得:c(I-)=11.8×10-11 mol/L,D正确.答案:A6.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测定结果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时,装NaOH溶液的锥形瓶未用NaOH溶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盐酸润洗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以仰视的姿势读取了酸式滴定管的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解析:A项对滴定结果无影响;B项标准盐酸被解释,用量增多,结果偏高;C项此种情况导致消耗盐酸偏多,测量结果偏高;D项此种情况导致盐酸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答案:BC7.已知甲酸钠(HCOONa)溶液呈碱性.室温下用c(H+)相同、体积相同的盐酸与甲酸(HCOOH)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两溶液中的氢离子数目都不变B.用等浓度NaOH溶液中和,盐酸比甲酸消耗的碱液少C.跟等质量铝粉反应,盐酸比甲酸的起始反应速率快D.跟过量的锌粒反应,盐酸比甲酸产生氢气的量多解析:由题知甲酸是弱酸,A项,加水稀释,由于甲酸中存在电离平衡,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则甲酸溶液中H+数目增多,A错;B项,甲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c(H+)相同时,甲酸浓度远大于盐酸浓度,等体积时,盐酸消耗NaOH少,B对;C项,起始时c(H+)相同,则反应速率相等,C错;D项,由B项分析知应是甲酸产生H2量多,D错.答案:B8.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比是() A.1∶9 B.1∶1C.1∶2 D.1∶4解析:设Ba(OH)2溶液的体积为V1,NaHSO4溶液的体积为V2,浓度为c2,则由Ba2++SO2-4===BaSO4↓有:1×10-2 mol/L·V1=V2·c2 ①2又由于混合后溶液的pH=11,得:10-2 mol/L·V1-V2c2=10-3mol/L ②V1+V2解①②可得:V1∶V2=1∶4.答案:D9.常温下,pH=11的氨水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恰好完全反应,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弱碱的浓度大于强酸的浓度B.反应后的溶液呈酸性C.原氨水中有1%的含氮粒子为NH+4D.反应后的溶液中NH+4、NH3·H2O与NH3三种粒子的平衡浓度之和为0.05 mol/L解析:氨水与盐酸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此两者浓度相等;混合后溶质是NH4Cl,应呈酸性;原氨水的浓度为0.1 mol/L,电离出10-3 mol/L NH+4,故NH+4占1%;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根据原子守恒,含氮元素的三种粒子平衡浓度之和为0.05 mol/L.答案:A10.在常温时的下列溶液中,BaSO4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40 mL 1 mol/L的BaCl2溶液B.30 mL 2 mol/L的Ba(OH)2溶液C.10 mL纯水D.50 mL 0.1 mol/L的H2SO4溶液解析:BaSO4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aSO4(s)Ba2+(aq)+SO2-4(aq).A项BaCl2中的Ba2+促使平衡左移,溶解度减小;B项Ba(OH)2中的Ba2+同样使平衡左移,溶解度减小;C项纯水中BaSO4的溶解度不受影响;D项中,SO2-4使平衡左移,溶解度减小.答案:C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硝酸可保存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细口瓶中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时,pH试纸不应事先润湿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选用的容量瓶规格由需配制的溶液体积决定D.中和滴定时,为了使滴定终点溶液颜色变化明显,可多滴几滴指示剂解析:A项,浓HNO3有强氧化性,保存时不能用橡皮塞;B项,pH试纸测的是待测溶液中c(H+),若先润湿可能造成误差;C项,多大规格的容量瓶只能配制相应体积的溶液;D项,指示剂本身也是有机弱酸或弱碱,多滴会增大误差.答案:BC12.下列溶液中各粒子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 mol/L HCOOH溶液中:c(HCOO-)+c(OH-)=c(H+)B.1L 0.1 mol/L CuSO4·(NH4)2SO4·6H2O的溶液中:c(SO2-4)>c(NH+4)>c(Cu2+)>c(H+)>c(OH -)C.0.1 mol/L NaHCO3溶液中:c(Na+)+c(H+)+c(H2CO3)=c(HCO-3)+c(CO2-3)+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c(OH-)解析:A项中,由溶液中电荷守恒可得;B项中,溶液中NH+4发生水解使溶液呈酸性;C项中,由电荷守恒得:c(Na+)+c(H+)=c(HCO-3)+2c(CO2-3)+c(OH-),故有c(Na+)+c(H+)+c(H2CO3)>c(HCO-3)>c(CO2-3)+c(OH-);D项中,由于X-的水解和HX的电离程度不确定,所以就无法确定溶液的酸碱性.答案:CD13.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氯化铝溶液加热蒸发、烘干可得无水氯化铝固体B.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可区分出试剂盐酸和醋酸,导电能力强的是盐酸C.做完银镜反应后的试管可用热的稀硝酸清洗,回收后的硝酸银溶液可再利用D.除去硫酸铝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镁,可加入足量烧碱,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硫酸酸化解析:A项,AlCl3溶液在加热蒸发时,Al3+会水解,最终得到Al2O3固体,A错.B项,溶液导电性强弱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有关,而与溶质是强、弱电解质无关,B错.可在相同条件下测量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则导电能力强的是盐酸.C项,清洗“银镜”应用稀硝酸,生成的AgNO3需回收利用,C对.D项,加入足量NaOH,则又混入了新的杂质,D错.答案:C14.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醋酸溶液可与纯碱溶液反应产生CO2B.相同pH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跟同样颗粒大小的锌反应时,产生H2的起始速率相等C.10 mL 1 mol/L醋酸溶液恰好与10 mL 1 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在相同条件下,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解析:A项说明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无法证明其为弱电解质,错误;B项因pH相同,c(H+)相同,故开始生成H2的速率相等,B错误;中和碱的能力与酸的强弱无关,C错误;证明CH3COOH是弱酸应从它不完全电离来说明.相同条件下,CH3COOH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的导电性弱,说明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小,即CH3COOH电离程度小,D正确.答案:D15.把1 mL 0.1 mol/L的H2SO4加水稀释成2 L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其浓度接近于()A .1×10-4 mol/LB .1×10-8 mol/LC .1×10-11mol/L D .1×10-10mol/L解析:稀释后c (H +)=1×10-3 L ×2×0.1 mol/L 2 L =1×10-4mol/L ,所以c (H +)水=c (OH -)=1×10-141×10-4 =1×10-10(mol/L),故选D. 答案:D16.为了配制NH +4的浓度与Cl -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 4Cl 溶液中加入①适量NH 4NO 3;②适量NaCl ;③适量氨水;④适量NaOH(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解析:在NH 4Cl 溶液中存在NH +4+H 2ONH 3·H 2O +H +,使c (NH +4)∶c (Cl)<1∶1,要使c (NH +4)∶c (Cl -)=1∶1,其方法一是增大NH +4的浓度(如①),二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如③),故选C.答案:C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 17.(8分)某二元酸(H 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 2A===H ++HA -HA -H ++A 2-回答下列问题:(1)Na 2A 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已知0.1 mol/L NaHA 溶液的pH =2,则0.1 mol/L H 2A 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应________0.11mol/L(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H 2A 溶液和Na 2A 溶液能否发生反应?________.能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解析:(1)HA -部分电离,相当于是弱酸,则其盐Na 2A 由于A 2-水解,水溶液应呈碱性. (2)0.1 mol/L NaHA 溶液pH =2,则c (H +)=0.01 mol/L,0.1 mol/L H 2A 溶液中H 2A 第一步电离出c (H +)=0.1 mol/L ,c (HA -)=0.1 mol/L ,因为第一步电离出的H +抑制了HA -的进一步电离,故0.1 mol/L H 2A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0.11 mol/L.(3)H 2A 与Na 2A 可反应生成NaHA. 答案:(1)碱性 A 2-+H 2OHA -+OH -(2)< 因H 2A 第一步电离产生的H +抑制了HA -的电离(3)能 H ++A 2-HA -18.(12分)某化学课外小组为测定空气中CO 2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配制0.1000 mol/L 和0.01000 mol/L 的标准盐酸.②用0.1000 mol/L 的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Ba(OH)2溶液10.00 mL ,结果用去盐酸19.60 mL.③用测定的Ba(OH)2溶液吸收定量空气中的CO 2,取Ba(OH)2溶液10.00 mL ,放入100 mL 容量瓶里加水至刻度线,取出稀释后的溶液放入密闭容器内,并通入10 L 标准状况下的空气,振荡,这时生成沉淀.④过滤上述所得浊液.⑤取滤液20.00 mL ,用0.01000 mol/L 的盐酸滴定,用去盐酸34.80 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标准盐酸时,需用下列哪些仪器?________; A .托盘天平B .容量瓶C .酸式滴定管D .量筒E .烧杯F .胶头滴管G .玻璃棒(2)滴定操作中,左手________,右手________,眼睛________; (3)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4)过滤所得浊液的目的是________;(5)此空气样品中含CO 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6)本实验中,若第一次滴定时使用的酸式滴定管未经处理,即注入第二种标准盐酸,并进行第二次滴定,使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时,需要仪器有容量瓶、量筒、烧杯、胶头滴管及玻璃棒.(2)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3)Ba(OH)2+2HCl===BaCl 2+2H 2O ,则c [Ba(OH)2]×10.00 mL =12×0.1 mol/L ×19.60mL 解得c [Ba(OH)2]=0.098 mol/L.(4)为防止BaCO 3与HCl 反应,应分离出BaCO 3.(5)Ba(OH)2+CO 2===BaCO 3↓+H 2O ,只要求出余下的Ba(OH)2,就可以计算与CO 2反应的Ba(OH)2,CO 2的量也就计算出来了.过程如下:20 mL 滤液中Ba(OH)2的物质的量为34.80×10-3×0.01×12mol =0.174×10-3 mol, 那么100 mL 滤液中有Ba(OH)2:0.174×10-3×5 mol =0.870×10-3 mol ,原有Ba(OH)2∶ 10×10-3 L ×0.098 mol/L =0.980×10-3 mol ,与CO 2反应的Ba(OH)2有(0.980-0.870)×10-3 mol =0.110×10-3 mol ,则n (CO 2)=0.110×10-3mol ,则φ(CO 2)0.110×10-3×22.410×100%=0.025%.(6)偏大,因为第二次滴定消耗标准盐酸偏少,使计算出的剩余Ba(OH)2偏少,那么与CO 2反应的Ba(OH)2就偏多.答案:(1)B 、D 、E 、F 、G(2)控制活塞 摇动锥形瓶 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3)0.0980 mol/L(4)分离出BaCO 3,防止HCl 与BaCO 3反应 (5)0.025% (6)偏大19.(8分)A 、B 代表不同物质,都是H 、N 、O 、Na 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A 的水溶液呈碱性,B 的水溶液呈酸性,请找出A 、B 可能的两种组合.(要求:相同浓度时,A 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A 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浓度时,B 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B 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1)写出化学式:A 1________,A 2________,B 1________,B 2________;(2)相同温度下,当A 1、B 1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时,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__;(3)写出0.1 mol/L 的A 2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 1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B 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常温下,若B 1、B 2两溶液的pH =5,则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解析:根据给出的元素:H 、N 、O 、Na ,其中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有强碱(NaOH)、强酸(HNO 3)、盐:NaNO 3、NaNO 2、NH 4NO 3、NH 4NO 2等,A 显碱性,只可能是NaOH 和NaNO 2,B 显酸性,可能是HNO 3和NH 4NO 3.强酸、强碱都抑制水的电离,而易水解的盐则促进水的电离.故四种物质分别为NaOH 、NaNO 2、HNO 3和NH 4NO 3.(2)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和HNO 3对水的抑制程度相同,故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1∶1.(3)NaNO 2为强碱弱酸盐,故各离子浓度为c (Na +)>c (NO -2)>c (OH -)>c (H +).(4)因HNO 3电离出的H +抑制了H 2O 的电离,而NH 4NO 3中NH +4的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 (5)在HNO 3溶液中c (H +)水=1×10-141×10-5=1×10-9 mol/L ,在NH 4NO 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1×10-5 mol/L ,故二者之比为1×10-9∶1×10-5=1×10-4∶1答案:(1)NaOH NaNO 2 HNO 3 NH 4NO 3 (2)1∶1(3)c (Na +)>c (NO -2)>c (OH -)>c (H +)(4)硝酸电离出的H+抑制了水的电离,NH+4结合水电离出的OH-促进了水的电离(5)1×10-4∶1或(1∶104)20.(8分)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方法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在剧烈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NO3)2溶液中.方法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5Ca(NO3)2+3(NH4)2HPO4+4NH3·H2O===Ca5(PO4)3OH↓+________+________.②5Ca(OH)2+3H3PO4===________.(2)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________.(3)方法B中,如果H3PO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填化学式).(5)糖黏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于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原子守恒,配平.(2)此类问题一定要从工艺流程、原子利用率、副产物的种类等方面去考虑.(3)从图象入手,H3PO4滴入过快,H3PO4中的H+未被中和完全,而生成酸式盐的难溶物就是CaHPO4.(4)从图象入手,此时溶解度最小的是Ca5(PO4)3OH,即Ca5(PO4)3OH在人体中最稳定.(5)从题目要求入手.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入手,不难得出答案.答案:(1)①10NH4NO33H2O②Ca5(PO4)3OH↓+9H2O(2)唯一副产物是水,工艺简单(3)反应液局部酸性过大,会有CaHPO4产生(4)Ca 5(PO 4)3OH(5)酸性物质使沉淀溶解平衡Ca 5(PO 4)3OH(s) 5Ca 2+(aq)+3PO 3-4(aq)+OH -(aq)向右移动,导致Ca 5(PO 4)3OH 溶解,造成龋齿21.(8分)在温度T ℃下,某Ba(OH)2稀溶液中c (H +)=10-a mol/L, c (OH -)=10-b mol/L ,已知a +b =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pH =b 的盐酸,测得混合溶液的部分pH 如下表所示:(1)的离子积K w =________.(2)b =________,原Ba(OH)2稀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3)该温度下,向1 L 硫酸与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3 L 该Ba(OH)2的稀溶液时,沉淀正好达最大值,从所得溶液中取出4 mL 并加水稀释至20 mL ,测得溶液的pH 为7,则原硫酸与硫酸钠混合溶液的pH 为________,其中Na 2SO 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解析:(1)该温度下:K W =c (H +)·c (OH -)=10-a ×10-b =10-(a +b ) =10-12>10-14,故T ℃>25℃. (2)据第①组可计算:Ba(OH)2溶液中c (H +)水=1×10-8 mol/L ,故c (OH -)=1×10-121×10-8 mol/L =1×10-4mol/L =10-b mol/L ∴b =4, c [Ba(OH)2]=12×10-4 mol/L =5×10-5 mol/L(3)据题意知n (SO 2-4)总=n [Ba(OH)2]=3 L ×5×10-5 mol/L =1.5×10-4mol据恰好反应时知c (OH -)过=3 L ×5×10-5mol/L ×2-1×c (H +)4 L ×4 mL 20 mL =10-1210-7=10-5 mol/L解得c (H +)=1×10-4 mol/L, pH =4, n (Na 2SO 4)=n (SO 2-4)总-n (H 2SO 4)=1.5×10-4mol -12×10-4 mol ×1 L =1×10-4 mol ,所以c (Na 2SO 4)=1×10-4 mol/L. 答案:(1)大于 1×10-12(2) 4 5×10-5 mol/L (3)4 1×10-4mol/L22.(8分)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 3H 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 3H 6).(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已知:C 3H 8(g)===CH 4(g)+HCCH(g)+H 2(g)ΔH 1=+156.6 kJ/molCH 3CHCH 2(g)===CH 4(g)+HCCH (g)ΔH 2=+32.4 kJ/mol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 3H 8(g)===CH 3CHCH 2(g)+H 2(g)的ΔH =________kJ/mol.(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 2和CO 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放电时,CO 2-3移向电池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3)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 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 =5.60,c (H 2CO 3)=1.5×10-5 mol/L.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 2CO 3的第二级电离,则H 2CO 3 HCO -3+H +的平衡常数K 1=________.(已知:10-5.60=2.5×10-6) (4)常温下,0.1 mol/L NaHCO 3溶液的pH 大于8,则溶液中c (H 2CO 3)________c (CO 2-3)(填“>” 、“=”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将两反应式相减得到:C 3H 8(g)===CH 3CH =CH 2(g)+H 2(g)ΔH =+124.2 kJ/mol.(2)该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反应方程式是C 3H 8燃烧的方程式.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3)根据平衡常数K 1=c (H +)·c (HCO -3)c (H 2CO 3), c (H +)=c (HCO -3)=2.5×10-6 mol/L ,c (H 2CO 3)=1.5×10-6 mol/L.可求出K1=4.2×10-7mol/L.(4)由NaHCO 3溶液的pH>8得HCO -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答案:(1)124.2(2)C 3H 8+5O 2===3CO 2+4H 2O 负(3) 4.2×10-7 mol/L(4)> HCO -3+H 2OCO 2-3+H 3O +(或HCO -3CO 2-3+H +)、HCO -3+H 2OH 2CO 3+OH -, HCO -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北师大版初中化学单元测试(含考点)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化学单元测试考试总分:138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Ba(OH)21. 向稀硫酸中逐滴滴加溶液至过量,反映溶液中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不合理的是( )A.B.C.D.2. 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食物B.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不可以随意进入C.使用含氢氧化钠的炉具清洁剂时,应戴上橡胶手套D.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3. 下列不是俗称的是( )A.烧碱B.火碱C.纯碱D.苛性钠4. 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同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
(实验过程中忽略蒸发损失)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B.将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所得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甲、乙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析出固体质量甲大于乙D.将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两种溶液的组成均无变化5. 某同学用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时,他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湿润,然后再测定,则他所测得的未知溶液将( )A.偏大B.偏小C.无影响D.无法确定6. 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aOH 20C ∘20C ∘0C ∘40C ∘20C ∘20C ∘40C ∘pH pH pH pH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段(不含点)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整个变化过程中硫酸根离子数目没有改变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沉7. 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用途化学与安全液态氧气--火箭的燃料氮气--常用的食品防腐剂①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②天然气泄漏开灯检查环保理念微粒性质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汽车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可以有效防止空气污染热胀冷缩--微粒大小随温度改变花香四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A.B.C.D.8. 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C.加入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D.加入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9. 向混有少量稀的混合液中逐滴加溶液,则沉淀质量为( )a bcb CuS +2NaOH =Cu ↓+N S O 4(OH)2a 2O 4d A. C.C. D.ABCDMg CaCO 3S H 2O 4MgSO 4Ba(OH)2A. B. C. D.10. 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入滴无色酚酞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2024-2025学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29
2024-2025学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2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以下方程式的书写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均正确的是()A. Fe+O2═Fe3O4化合反应B. 2H2O═2H2↑+O2↑分解反应C. Cu+2AgNO3═2Ag+Cu(NO3)2置换反应D. Ba(OH)2+H2SO4═BaSO4↓+2H2O 中和反应2、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是()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并发出大量的火星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3、某小组用20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右图实验。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B. 图Ⅰ: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C. 图Ⅱ: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D. 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C.点燃酒精灯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粮食丰产丰收离不开化肥的合理使用,下列关于NH4NO3说法正确的是()A. NH4NO3是复合肥B. NH4NO3溶于水放出大量热C. 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用D. NH4NO3中氮元素的含量:×100%6、20℃时,向100g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全部溶解,则所得溶液的氯化钠的质量分数()A. 大于5%B. 等于5%C. 小于5%D. 无法确定7、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对催化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 减慢化学反应速率C.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 不能增加生成物的产量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菜刀生锈B. 木炭吸附C. 食物腐败D. 玉米酿酒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 酸与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反应C.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最高,加热应将受热物质放在部分加热.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能超过容积的,不少于容积的;酒精灯熄灭时用;若不小心酒精灯打翻引起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或盖灭.11、用化学用语填空:2个氮原子;3个一氧化碳分子;氢氧根离子;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12、请用适当的数字或元素符号表示:(1)2个氢原子;(2)3个二氧化碳分子;(3)4个亚铁离子;(4)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13、写出下面符号的意义或根据要求写符号:(8分)(1)P表示______________;(2)2S表示______________(3)3个铁原子______________;(4)氧元素______________14、(2008•临沂)碳酸钙经过高温煅烧可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这也是工业上生产生石灰的化学原理.称取两份碳酸钙,一份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另一份在高温条件下充分煅烧,若要放出等质量的气体,则两份碳酸钙的质量比为.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5、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判断对错)16、燃烧的酒精灯里酒精过少,在添加酒精的时候,要先熄灭酒精灯,待其冷却后再添加酒精.(判断对错)17、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判断对错)18、焚烧废旧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判断对错)19、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判断对错)20、酶对于人体有重要作用,故也是一种营养素..21、H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g..(判断对错)22、用烧杯给固体;液体加热时要垫石棉网.判断:.改正.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3题,共15分)23、用下列装置对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进行系列实验探究.实验物质问题rm{Y} rm{Y}实验一rm{CO} rm{CuO}rm{(1)}实验开始前先通rm{CO}一段时间赶尽装置内空气rm{.}通过 ______ 现象,可知装置内充满了rm{CO}气体.rm{(2)}写出rm{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其中氧化铜发生 ______rm{(}选填“氧化”或“还原”rm{)}反应.rm{(3)C}中实验现象 ______ .rm{(4)}该实验能证明rm{CO}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 .实验二rm{CO_{2}} rm{C}rm{(1)}写出rm{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通过 ______ 现象,能证明该反应发生.rm{(2)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 .rm{(3)}若rm{2molC}完全反应完,需要消耗 ______rm{CO_{2}}.I.rm{1mol} rm{II. 2mol} rm{III. > 2mol} rm{IV.}无法判断24、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rm{(}步骤rm{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rm{)}回答下列问题:rm{(1)}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rm{(2)}计算原混合物样品中rm{CaCl_{2}}的质量rm{(}写出计算过程rm{)}.2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查阅资料】rm{①}红磷和白磷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五氧化二磷,但红磷的着火点rm{(}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rm{)}为rm{240℃}白磷的着火点为rm{40℃}rm{②}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能煮熟鸡蛋;rm{③}生石灰的主要成份是氧化钙.【设计方案】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一个具有刻度和可滑动活塞的玻璃管rm{(}其中有空气和白磷rm{)}放在装有生石灰的烧杯的上方rm{(}如图所示rm{)}用此装置进行实验,请你一同参与.【进行实验】rm{①}检查图中玻璃管的气密性.rm{②}按图示装好药品后的操作是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该操作的作用是 ______ .【记录现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rm{(}至少写三点rm{)}______ ; ______ 、 ______ .【实验结论】 ______ .【拓展与应用】已知rm{2Mg+O_{2} dfrac { overset{;{点燃};}{ .}}{;}2MgO}rm{3Mg+N_{2} dfrac { overset{;{点燃};}{ .}}{;}Mg_{3}N_{2}} 据此反应能否用镁代替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______ .由此你对氮气的化学性质有何新的认识 ______ .rm{2Mg+O_{2} dfrac {overset{;{点燃};}{ .}}{;}2MgO}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1题,共8分)26、某市中考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四道题:①酸的化学性质;②粗盐提纯;③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试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小敏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试验台前.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下图中仪器a的名称;b仪器的一种用途是.(2)小敏抽到的是第个考题.(3)下列五个示意图是小敏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得1分,满分5分.实验完毕后,小敏得3分,造成他失分的操作是、(填序号).(4)第①步操作中,如果气密性良好,观察到的现象是.(5)选用上述部分仪器,药品可另选,再补充一种仪器,则可完成另一个实验考题.该考题是第个考题,补充仪器的名称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析】【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和缺少反应的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故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故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的反应,但中和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基本反应类型应为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C.2、D【分析】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雾,能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错误;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实验结论,不属于实验现象.故选项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正确.故选D.【解析】【答案】A;烟是指固体;雾是指液体;B;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实验结论;D;硫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3、C【分析】【分析】此题是验证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推拉注射气实际上就是对压强进行变大变小的实验,对气体来说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反之越小.【解答】A;由于推拉注射器改变了压强的大小;故此说法正确.B;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时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会出现气泡,故此说法正确.C;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该增大,故此选项说法错误.D;注射器密封性能很好;改变压强方式较为简单,故此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气体溶解度与压强关系的探讨,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气体溶解度与压强的关系对题目做出分析判断,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4、D【分析】【解答】A;倾倒液体时注意瓶口与试管口紧挨;标签朝向手心,瓶塞倒放,故A操作错误;B;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故B错误;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故C错误;D;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D操作正确.故选D【分析】A;倾倒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使用托盘天平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C;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D、用手握试管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注意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判断气密性好坏.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5、C【分析】解:A、NH4NO3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错误;B、物质溶于水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NH4NO3溶于水吸收大量热;故B错误;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熟石灰是碱,因此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用;故C正确;D、NH4NO3中氮元素的含量==×100%=×100%=35%;故D错误。
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配北师大版)课件第6章本章总结提升
2.注意:事件AB的含义;
()
3.公式:P(A|B)=
, (|)
()
=
()
.
()
变式训练1盒中有10个零件,其中8个是合格品,2个是不合格品,不放回地抽
取2次,每次抽1个.已知第一次抽出的是合格品,则第二次抽出的是合格品
的概率是( C )
1
A.
5
2
B.
9
7
C.
9
7
D.
10
解 (1)从甲箱中任取 2
个产品的事件数为C82
这 2 个产品都是次品的事件数为C32 =3.
∴这 2
3
个产品都是次品的概率为 .
28
=
8×7
=28,
2
(2)设事件A为“从乙箱中取出的一个产品是正品”,事件B1为“从甲箱中取出
2个产品都是正品”,事件B2为“从甲箱中取出1个正品1个次品”,事件B3为
目录索引
知识网络·整合构建
专题突破·素养提升
易错易混·衔接高考
网络构建·归纳整合
知识网络·整合构建
专题一
常见概率类型及求法
常见的概率问题多为求条件概率或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以及利用全概率
公式求概率.对于一些复杂事件,我们往往需要先将该事件分解成若干个互
斥事件的和,然后利用互斥事件加法公式求解,考查的核心素养为逻辑推理
的概率.
解 (1)由题意,随机变量 X 可能取值为 0,1,2,3,则
即
1
X~B(3,3),
1 3 8
1 2 4
0 1 0
1 1 1
P(X=0)=C3 ( ) (1- ) = ,P(X=1)=C3 ( ) (1- ) = ,
2024年北师大版选修化学下册月考试卷61
2024年北师大版选修化学下册月考试卷6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纸层析法分离和用玻璃棒在滤纸上点样可提高分离效果B. 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的实验中可以看到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不溶解C. 用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时,可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D. 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醚、丙酮、苯、等)极易被引燃,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2、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
下列关于螺环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螺[2,2]戊烷所有碳原子共平面B. 螺[3,3]庚烷的二氯代物有 8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 c 可命名为螺[4,5]辛烷D. d 是环氧乙烷( )的同系物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已知氟利昂-12的结构式为该分子是平面形分子B. 1mol苹果酸[HOOCCH(OH)CH2COOH]可与3molNaHCO3发生反应C. 用甲苯分别制取TNT、邻溴甲苯所涉及的反应均为取代反应D. 的一氯代物共有5种(不考虑立体异构)4、结构简式为含一个碳碳三键的炔烃氢化后的产物,则此炔烃可能有的结构有()A. 1种B. 2种C. 3种D. 4种5、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中,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A. 2B. 3C. 4D. 56、下列实验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苯和浓溴水用铁作催化剂制溴苯B.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C. 将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制备H3C-CH=CH2D. 溴乙烷与氢氧化钾水溶液共煮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检验Br-7、2020年2月4日李兰娟团队发布研究成果:阿比朵尔能抑制新冠病毒;抑制时长约72秒。
合成阿比朵尔的部分线路图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章 第3节
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
A .蛋白质溶液加入饱和(NH 4)2SO 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不溶解
B .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合成的
C .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
D .浓HNO 3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HNO 3和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解析:(NH 4)2SO 4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不发生变性,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使人中毒.
答案:A
2.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不.
能用于解毒的措施是 ( )
A .服大量鸡蛋清
B .服用豆浆
C .喝大量牛奶
D .喝食盐水
解析: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服用蛋白质可解人体重金属盐中毒.
答案:D
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水解反应,且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一种的是
( )
A .淀粉
B .蚕丝
C .豆油
D .乙烯
解析: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的最终产物只有葡萄糖.
答案:A
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 .葡萄糖和果糖
B .乙酸和甲酸甲酯
C .淀粉和纤维素
D .乙醇和甲醚
解析:尽管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组成都用(C 6H 10O 5)n 表示,但二者的n 值不同,二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答案:C
5.油脂皂化后,为使肥皂和甘油从混合物里充分分离,应加入的试剂是
( )
A .盐酸
B .食盐
C .水
D .氢氧化钠
解析:NaCl 能降低高级脂肪酸钠的溶解量,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物中析出而分离. 答案:B
6.通过实验来验证淀粉水解可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操作过程,这些操作过程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
①取少量淀粉和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煮沸 ③加入碱液中和酸性 ④加入银氨溶液 ⑤加入少量稀硫酸 ⑥再加热
A .①②⑤⑥④③
B .①⑤②④⑥③
C .①⑤②③④⑥
D .①⑥④⑤③②
解析:验证淀粉水解产物可表示为淀粉溶液――→稀硫酸酸化液――→加热煮沸
水解液――→加碱溶液中和液――→银氨溶液Ag ↓.
答案:C
7.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
() A.硬脂酸和软脂酸
B.乙酸和油酸
C.C6H5—CH2OH和C6H5—OH
D.丙酸丙酯和硬脂酸甘油酯
解析:结构相似,分子构成上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A中的硬脂酸、软脂酸分别为C17H35COOH和C15H31COOH,是同系物.B中的乙酸、油酸分别为CH3COOH和C17H33COOH,不是同系物;C中的C6H5—CH2OH和C6H5OH虽然在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结构并不相似,前者属于芳香醇,后者属于酚,所以不是同系物.D中二者从结构上看显然也不符合同系物的特点,故选A.
答案:A
8.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结构简式如下:
CH2OH—CHOH—CHOH—CHOH—CHO
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
C.可以跟氯化铁溶液作用显色
D.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解析: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5,与葡萄糖的分子式不同,二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核糖分子结构中无酚羟基,不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分子结构中无—COOH,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核糖分子结构中含有—CHO,能与银氨溶液反应形成银镜.答案:B
9.速效感冒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为“对乙酰氨基酚”,其结构简式为
,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能溶于热水
②在人体内能水解
③1 mol对乙酰氨基酚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Br2 4 mol
④与对硝基乙苯互为同系物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②
解析:酚羟基邻位两个C上的H能被Br2取代,故1 mol对乙酰氨基酚与溴水反应时最多消耗2 mol Br2;它与对硝基乙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C
10.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HCOOCH3)③淀粉④甲醛(CH2O)⑤丙酸⑥乙酸
其中符合C n(H2O)m的组成且不属于糖类的是
() A.①②④B.②④⑥
C.①⑤⑥D.①③⑤
解析:纤维素、淀粉都为多糖,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③.甲酸甲酯分子式为C2H4O2,符合C2(H2O)2,但不是糖类,符合题意.甲醛分子式为CH2O,符合C(H2O)组成,但不是糖类,故符合题意.丙酸分子式为C3H6O2,不符合碳水化合物的组成.乙酸分子式为C2H4O2,符合C2(H2O)2,但不是糖类,符合题意,所以②④⑥符合.
答案:B
11.苯丙氨酸的结构简式为.
(1)该分子中的碱性基是________,苯丙氨酸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该分子中的酸性基是________,苯丙氨酸与NaOH(aq)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分子苯内氨酸缩合成二肽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苯丙氨酸的分子结构中含—COOH ,能与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含有—NH 2,能与HCl 发生中和反应;两分子的苯丙氨酸缩合生成二肽:
12.有A 、B 、C 、D 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
甲酸乙酯中的一种.经实验可知:
(1)B 、C 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2)A 遇碘水变蓝色.
(3)A 、C 、D 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A 是________,B 是________,C 是________,D 是________.
②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a .蔗糖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甲酸乙酯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碘遇淀粉变蓝色,则A 为淀粉;C 能发生水解反应,且C 本身还能发生银镜反应,则C 为甲酸乙酯;另一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B 为葡萄糖.最后确定D 为蔗糖.
答案:①A.淀粉 B .葡萄糖 C .HCOOC 2H 5 D .蔗糖
②a.C 12H 22O 11+H 2O ――→催化剂C 6H 12O 6+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b .HCOOC 2H 5+H 2O HCOOH +C 2H 5OH
13.玉米芯、甘蔗渣等在稀H 2SO 4的作用下水解所得的木糖(C 5H 10O 5)属于多羟基醛,它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木糖在H 2SO 4的作用下,加热又可生成糠醛:
(1)糠醛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由木糖生成糠醛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填下列选项).
A .氧化反应
B .还原反应
C .脱水反应
D .酯化反应
E .消去反应
(3)写出由木糖生成糠醛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糠醛的键线式结构确定其分子式为C 5H 4O 2.
(2)木糖的结构简式为:
,经脱水和消去反应可生成糠醛. 答案:(1)C 5H 4O 2 (2)C 、E
(3)CH 2OH(CHOH)3CHO ――→浓H 2SO 4△OCHO +3H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