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预防与调整共49页文档
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
人与他人 人际关系
人与自我 自我关系
失衡
• 世界失衡:升学、考试、意外事件 • 人际失衡:朋辈冲突、师生冲突、父母冲突 • 自我失衡:身体发育、沉迷上瘾、价值观冲突
识别
• 情绪:生气、愤怒、焦躁、哀伤、抑郁、焦虑…… • 行为:自伤、自杀、攻击、回避…… • 认知:“肯定”、“绝对 ”、“总是”、“都”、“又要”、
73.6%的城镇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16.1%的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 ; 心理完全健康的城镇居民仅为 10.3%; 城镇慢病人群心理健康的仅有5.1%。
思考: 心理不健康 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是不是心理不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亚健康或心理不健康
没有
一般
严重 神经症性 人格障碍
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 精神障碍
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
心理危机 离我们有多远?
每一个安全危机背后都隐藏着 心理危机
•学生、老师、家长 •焦虑、抑郁、强迫、认知扭曲……
什么是心理危机? 什么引发了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是指: 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
逆遇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 ——卡普兰 (G.Caplan) ,1964
人与世界 物际关系
重建认知
• 给我们带来伤害的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我们对事件的看法。
情景
想法
反应
Aaron Beck(1921- )Βιβλιοθήκη 情绪行为生理
认知重建六步骤
• 1.有什么证据表明你的想法是正确的?不正确的? • 2.替代性的解释或者想法是什么? • 3.最糟糕的/最好/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 4.告诉自己 (这个想法)的好处和不利之处是什么? • 5.如果(一个特定的朋友/家人)以这种方式看待这个情景,你会告诉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及其预防-精品文档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及其预防、心理危机的概念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 )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
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
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
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与特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诱因很多,其中蔺桂瑞教授将其归纳为八个方面:第一,学生家庭父母关系不合、离异,造成学生的心理创伤;第二,社会就业竞争激烈;第三,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
同宿舍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各有各的个性,不能相互容纳,由此发生矛盾冲突,日积月累,却又不敢表达,因为这些原因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多;第四,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
某些学生上高中时,考大学的目标非常明确,上大学后,突然失去了目标, 心中茫然,有一种失落感;第五,恋爱与失恋问题;第六,性行为问题。
一类学生是过于封闭自我,导致性压抑;另一类学生是过于开放,随便发生性关系,之后又非常后悔自责;第七,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值过高。
我们国家过去是精英教育,能上大学的就是人才。
现在大学扩招,教育已趋向普及化,大家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可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的观念却没有转变,非要找一个理想工作不可,求职期望值非常高,与现实不符。
这样就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第八,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应对心理危机的应急预防措施
应对心理危机的应急预防措施1. 引言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面临突发事件或重大生活变故时,其心理承受能力达到极限,导致心理平衡崩溃的状态。
为了降低心理危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提前制定和实施应急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阐述应对心理危机的应急预防措施,以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心理韧性,减轻心理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2. 心理危机的类型与特点2.1 类型- 突发性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疾病等;- 生活变故:如失业、离婚、亲人去世等;- 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自卑等。
2.2 特点- 突然性:危机事件往往发生迅速,让人措手不及;- 破坏性:危机事件可能导致个体心理平衡崩溃,影响生活质量;- 阶段性:危机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具有时效性,但可能导致长期心理问题。
3. 应急预防措施3.1 提高心理韧性- 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调整心态,面对压力;- 建立支持系统: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关系,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自我关怀:关注自身需求,保持身心健康,培养兴趣爱好。
3.2 早期识别与干预- 关注个体心理状态:留意自身或他人在危机前的心理变化,如焦虑、抑郁等;- 寻求专业帮助:及时心理咨询和治疗,预防心理问题恶化;- 建立危机干预机制:组织心理援助队伍,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
3.3 危机发生后的应对- 保持冷静:面对危机,保持理智,以便做出正确决策;- 寻求支持:向亲朋好友、专业机构和政府部门寻求帮助;- 积极参与恢复:参与心理重建和社会活动,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4. 培训与演练- 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培训: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危机意识,学会应对方法;- 组织心理危机演练:模拟危机情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应对能力。
5. 总结应对心理危机的应急预防措施是保障个体和社会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提高心理韧性、早期识别与干预、危机发生后的应对以及培训与演练,我们可以减轻心理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方案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有效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方案,旨在帮助个人和组织应对心理危机,保护和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危机的定义心理危机是指面临重大压力和困境时,个人情感和心理状态出现明显的负面变化,甚至出现危险或自杀的倾向。
心理危机可能由各种原因引发,例如自然灾害、人际关系问题、研究或工作压力等。
预防措施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加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
2. 促进心理支持和互助: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鼓励个人和群体之间的互助与支持。
3. 开展压力管理活动:组织压力管理培训和活动,帮助个人研究应对压力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干预策略1. 筛查心理危机信号:训练相关人员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和迹象,及早发现潜在心理危机的人群。
2. 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的培训,包括倾听、支持和引导等技巧,帮助个体在危机时获得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3. 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为个体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避免危机的发生或进一步恶化。
推广和评估1. 推广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宣传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方案,提高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绩效评估:定期评估工作方案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和调整,确保工作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结论通过执行上述预防和干预策略,可以有效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并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保护和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这一工作方案需要全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共同构建一个关爱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
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
• 班主任:嗯(用手拿起撕毁的漫画书,举起来晃了晃、翻了翻) • 小A:早知道,我就上课不看了(十分沮丧,懊悔),现在怎么还人家? • 班主任:嗯,你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 • 小A:是的,搞得现在书撕了。我真不应该冲动。 • 班主任:呵呵,小品里说“冲动是魔鬼”! • 小A:其实平时李老师对我蛮好。 • 班主任:哦? • 小A:她很关心我的学习,经常放学后还打电话到我家里问我的学习情况。 • 班主任:是的,李老师是个很负责的好老师。 • 小A:李老师可能是担心我不知道做那道题,才跟我急的。 • 班主任:可能吧,数学是环环相扣,前面的不知道,后面的没法学。 • 小A:我真不应该跟她对着干。 • 班主任:嗯,很高兴听到你这么说。 • 小A:何老师,你送我去教室吧,我想跟李老师道个歉,然后继续上课。 • 班主任:好,就按你说的办。
——王立祥,《养生大世界》2018年10期
2018年10月10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 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
根据我国部分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算:我 国15岁以上人口中,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超过1亿人, 其中1600万人是重性精神障碍患者。
2018年4月29日,《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 在“2018中国整合医学大会整合健康学论坛”上发布。
对于女人来说,选择一个既成功脾气 又好的男人结婚是美好的。但是,如果找 不到,你选哪一种老公?
A. 强势的成功男人; B. 平和的普通男人。
行为选择的秘密
趋利避害
• 抑郁患者的自杀、混乱者的自残; • 抽烟、嚼槟榔、酗酒…… • 手机、网游、早恋、叛逆、拖拉……
行为分析的方法
• 行为模式的三要素:
连拖带拉把他带到了办公室)
• 班主任:(看到李老师,看到仍然双手握拳的小A)怎么了? • 李老师:(因为刚才用劲,加上仍然很生气,气喘吁吁地,把半截漫画书放在班主任的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处置PPT课件
17
有效预防自杀的保证——早报告、早干预
在发现学生的异常心理和行为 表现以后,如果不能及时向专业人 员报告、并由专业人员及时进行干 预,仍有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18
案例
李某,男,毕业生,家庭贫困,学习成绩较差,临近毕 业仍有多门功课不及格。
并未采取实际行动; ②自杀未遂:已采取实际行动,但未导致
死亡; ③自杀死亡。
23
自杀发展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 自杀意念开始出现。 自杀仅被当成一种解决矛
盾的方法手段。如矛盾没有解决,就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当事人以谈论自杀、日记、威胁性的语言暗示
要自杀并向环境求助。如果求助者没有得到积极的回 应,那么他的自杀意念则会更加坚定,态度反而会稳 定下来,表现上看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但实际上,这 预示着自杀行为的即将发生。
5月21号晚上11点半,辅导员接到李某室友电话,称李 某9点多跟家里通过电话外出未归。
辅导员立刻过去,和同学们分头找,并通知保卫部门协 同搜查。12点左右室友在网吧找到李某,当时李某就坐 在电脑前、戴着耳机,看到同学们后,他就指着电脑和 同学们说:“你们听,有人在里面骂我。”同学们看到 电脑没有运行任何程序,戴上耳机后也没有听到任何声 音,同学们觉得他不对劲,赶紧通知辅导员。
海马趾萎缩
(a) 海马的冠状面。从总的大脑体中切分出来包含
海马的立方体。
F=纤毛 VD=海马垂直指状突起 Amyg=扁桃体结构 Hip=海马
(bI) 随机放置 7 X 7 mm2 的格子在海马上。 从水平 (II) 、矢状 (III)、和冠状(IV)的角度显示,在图I中以加粗的 十字丝显示。
心理危机与干预 文本文档
心理危机干预的专业技能;如无条件倾听,与求助者共情等技能,做到:(1)促进他们情绪表达与宣泄。(2)增进对死亡的现实感。(3)调整与死者的依附关系(4)学习顺应与适应失落之后的环境,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4.创伤反应和症状造成的功能损害。
除PTSD外还会出现各种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
二.哀伤辅导:哀伤辅导又叫做痛苦工作理论,它强调在失去亲人朋友的悲痛面前,不能沉溺于痛苦中,而应让自己感受和经历的痛苦,通过哭号等方式发泄情感,消除罪恶感,羞耻感,孤独感,进而接纳事实,找到生命的意义。
危机人格论:容易陷入危机状态的个体在人格上有一定的特异性:(1)注意力明显缺乏,日常生活中不能审时度势,看问题只是表面,看不到问题得本质,出现问题时应付处理不当。(2)社会倾向性过分内向,这种过分内省的人格特征,使他们遇到危机情况往往瞻前顾后,总联想不良后果。(3)在情绪情感上具有不稳定性,自信心不足,独立处理问题得能力较差,依赖他人的援助。(4)解决问题时缺乏尝试性,行为冲动欠思考,经常出现毫无效果的反应行为。
哀伤辅导经历的四个阶段:1.接受失落的真实性,2.经历悲伤痛苦。3.重新适应一个逝者不存在的新环境,4.将情绪从已逝者身上转移到生活上。
第七章
一.网络成瘾的的定义:是一种在没有明显成瘾物质的作用下对网络产生过分依赖,从而导致其情感和社会化功能受损,生活质量下降的行为,属于一种强迫性行为。
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
2.警觉行为。主要表现;A.注意力无法集中。B.失眠或易醒C.愤怒或易激惹。D.过度警觉或过分担惊受怕。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讲义
对孩子的行为过度干涉; 孩子有过错就严厉惩罚; 看不到孩子的优点。
(2) 学校因素
学生学业和升学压力大,机械地死 读 书,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缺少丰 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3)人格因素
台湾大学林以正教授在研究中发现高焦虑、 低自尊、忧郁、自我概念不明确者容易网络成 瘾,这四项程度越深者成瘾程度更严重。
2、扩展性危机干预概念
采取教育、辅导、咨询、治疗等各 种可行的方式,预防危机的发生并使 现存的危机得以解决。
扩展性危机干预包括 反应性危机干预和预防性危机干预
(二)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对象
1、高危人群之一:早年心理创伤被压抑、 目 前又被类似事件激活的学生
2、高危人群之二:初受处罚而又自尊心过强的学生
3、瞎猜疑:
事情还没有发生或还没有结果,就主观臆 断地对事态发展作 消极的推测和断言。
4、凭感情论事
进行情绪化的推理,将感觉误认为事实,认定自 己的消极情绪必然反映了事物的真实情况。
5、绝对化要求 要求事物完全按照发生发展。
认知调整技术:三栏目技术
1、记录事件、思绪、情绪、结果
(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你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教育只追求功利 忽视生命教育
错误的生命观
“人生就是烦恼”、 “人生就是悲剧”、 “选择生死是个人的 权利,别人无权干涉”
孩子无法理解生命本身 的存在及其意义
一旦认为痛苦了、没劲 了,就轻易结束自己的 生命
2、自杀的预防 --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1)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对学生进行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化的生命教育。
2、自杀的预防: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 (2)师长要做热爱生命的榜样,要做热爱生活的榜样。 (3)要创造机会锻炼、培养孩子顽强的生存意志。
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模版
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与工作原则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是指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避免或减少由于内外因素作用所导致的学生个体心理功能失调,并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或群体采取明确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目的是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避免由于心理危机引发的伤害行为,提高学校及大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珍惜生命;组织健全,职责明确;预防为先,教育普及;预警及时,重在班级;干预专业,尊重科学;支持系统,家校结合。
”二、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个相关部门密切协作,需要建立学校、学院、学生班级三级预防与干预体系,分工负责,齐抓共管,才能取得实效。
(一)校级预防与干预体系。
设立xx江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小组,研究、规划和制定危机事件处置方案,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评估,指导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参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小组内设xx江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组,指导和协助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具体工作开展。
xx江财经大学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小组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展开工作。
(二)院级预防与干预体系。
学院应把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各学院须指定专人作为心理辅导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或相关专业资格),负责在学校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小组与学院辅导员、班级之间联系协调。
辅导员(含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班主任、德育导师等,要以学生发展为工作之本,主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