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修辞专题复习精编教案
【公开课教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教学设计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教学设计一、课题名称(学习任务名称)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授课时间授课时间课时(或上课用时分钟)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
2.能力目标:正确判断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
3.素质目标:感受中国传统语言文字的魅力。
4.政治目标:学会独立思考。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了解修辞手法技巧常见题型难点:学会审题,赏析运用修辞手法运用的效果四、教学策略(方法)与学法设计讲解讨论法、练习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PPT课件六、教学过程设计课前:课件制作,学生收集整理考试题型。
课中:教学环节与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课时课前六部曲2分钟课前6部曲课前问号,检查卫生,考勤学生人数,观察学生状态,收手机,测温。
配合老师的检查让本节节课更加完整。
一、导入高考试题中语运部分巡堂回顾进入课堂3分钟修辞手法考察常见题型二、课程讲解30分钟1、明确在高考中常见考察的修辞手法的九种类型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9种修辞手法。
2、总结高考真题的规律①分值多为5分,也有4分的情况;②指定一个句子进行修辞定点分析;③有时不直接给出修辞手法,这时修辞手法有可能是一种,有可能是两种或三种;注意题目“什么”和“两种”“哪些”的问法;④有时直接给出修辞手法,要求分析;⑤根本任务要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所的题目都有“分析”二字,问法多样:“请简要赏析”“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进行简要分析”。
2、认识各类修辞手法回顾课本中出现的诗词句,让学生判断运用的修辞手法3、难点讲解(1)比拟:①比拟的特点: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②比拟的种类:拟人:把物当人写,事物“人化”。
例句: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
拟物: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
例句: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了出来,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帮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激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1.2 教学内容:复习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例句和练习题,让学生识别和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
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步骤:1.3.1 回顾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1.3.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识别和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1.3.3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练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第二章:比喻和拟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比喻和拟人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比喻和拟人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比喻和拟人的练习和应用。
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和特点。
2.3.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识别和运用比喻和拟人。
2.3.3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练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第三章:夸张和排比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夸张和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夸张和排比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夸张和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夸张和排比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夸张和排比的练习和应用。
3.3 教学步骤:3.3.1 讲解夸张和排比的定义和特点。
3.3.2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识别和运用夸张和排比。
3.3.3 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练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第四章:对偶和反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对偶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帮助学生理解对偶和反复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学生在写作中运用对偶和反复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对偶和反复的定义和特点。
对偶和反复在写作中的作用和效果。
对偶和反复的练习和应用。
4.3 教学步骤:4.3.1 讲解对偶和反复的定义和特点。
高考修辞复习教学教案
高考修辞复习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观点、描绘事物、增强语言感染力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文本中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2.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或情感。
3.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述。
4. 排比:句子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运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修辞的魅力。
3. 练习法: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2. 讲解比喻:介绍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类型,分析示例。
3. 讲解拟人:阐述拟人的特点和运用方法,分析示例。
4. 讲解夸张:介绍夸张的手法和效果,分析示例。
5. 讲解排比:讲解排比的结构特点和运用,分析示例。
6. 讲解对偶:阐述对偶的定义和形式,分析示例。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总结各自的定义和特点。
2. 分析一篇文学作品,识别其中的修辞手法,并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3. 创作一篇小文章,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4. 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题目: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六、教学内容1. 设问:自问自答或提问以引起注意、思考。
2. 反问:用疑问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语气,加强语气。
3. 反复:重复使用同一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或突出某个意思。
4. 对比:将两个相对立或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突出它们的特点。
5. 比拟:把事物比作另一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描述。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设问和反问的用法,分析示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反复、对比、比拟实例,引导学生感受修辞的魅力。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观点、描绘形象、增强语言感染力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文本、鉴赏修辞手法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比喻: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表示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2. 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属性,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替代。
4. 夸张:为了突出某种事物的特点,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
2. 难点: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合作能力。
3. 写作实践: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比喻、比拟1.1 讲解比喻、比拟的定义和特点1.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比喻、比拟的运用1.3 学生练习:运用比喻、比拟手法进行写作2. 第二课时:借代、夸张2.1 讲解借代、夸张的定义和特点2.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借代、夸张的运用2.3 学生练习:运用借代、夸张手法进行写作3. 第三课时:对偶3.1 讲解对偶的定义和特点3.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对偶的运用3.3 学生练习:运用对偶手法进行写作4.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4.1 给学生提供一段文本,要求学生识别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4.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分析结果4.3 教师点评并进行讲解5.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5.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5.3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写作实践,评价学生对高考常见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修辞手法
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修辞手法修辞是文学艺术的基础,是语言的精髓。
修辞手法就是说,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让读者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和体验。
正是因为修辞手法的运用,才让文学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灵气。
要想在高考语文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对修辞手法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最常见的手法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手法之一,是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从而达到比较明显或者深刻的表达效果。
比喻可以增强文学作品的形象感和情感感染力,让文学作品更为贴近读者的生活。
二、象征象征是用一个符号来代表另一个含义,主要是通过对某个事物或者现象的描述来传递某种深层次的思想或者情感。
好的象征在表达主题和意境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拟人拟人是赋予非人类的事物以人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主要是通过对某个物品或者事物的人格化来加深读者对该物品的理解,以及表达某种深层次的思想或者情感。
四、对比对比是将两种或者多种事物进行对比,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比,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事物和概念的特点。
五、排比排比是为了加强表达的效果,用相同的结构来反复重复,主要是利用了音律的共鸣和特定的韵律特点来给读者带来新的感觉和体验。
六、夸张夸张是对某种特征或者事实进行程度上的放大,从而达到突出表达和产生大量艺术想象的一种手法。
七、借代借代是将某个意象或者事实爱好甄擎对其他的含义进行转换,主要是引出更多的艺术想象。
八、双关语双关语利用了语言的多义性或者词语的同音重庆,打破音形符号与意义符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给读者带来一种新的阅读乐趣。
以上就是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修辞手法的内容。
希望各位同学可以认真学习,深化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高考语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文本、鉴赏修辞手法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对比喻句的构成和作用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辨别和运用比喻。
2. 拟人:讲解拟人修辞的特点和效果,引导学生运用拟人表达情感。
3. 夸张:分析夸张修辞的手法和效果,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夸张的能力。
4. 排比:讲解排比修辞的构成和作用,让学生掌握排比的运用技巧。
5. 对偶:通过对偶修辞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对偶表达意思。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比喻:讲解比喻的构成要素和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加以练习。
3. 讲解拟人:分析拟人修辞的特点和效果,让学生尝试运用拟人表达情感。
4. 讲解夸张:强调夸张修辞的手法和效果,让学生进行夸张句的编写和修改。
5. 讲解排比:讲解排比修辞的构成和作用,让学生进行排比句的编写和修改。
6. 讲解对偶:通过对偶修辞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对偶句的编写和修改。
四、课堂练习1. 比喻:请学生编写一个比喻句,要求形象生动。
2. 拟人:请学生编写一个拟人句,要求表达出情感。
3. 夸张:请学生编写一个夸张句,要求突出表现。
4. 排比:请学生编写一个排比句,要求结构一致。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总结其特点和作用。
2. 找一些文章或句子,分析其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3. 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表达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应用和鉴赏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价其在实际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12:修辞手法详解
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12:修辞手法详解修辞手法是我们在平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有关语言的表现力和美感的技巧。
掌握好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准确和富有感染力。
在高考语文中,修辞手法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掌握好修辞手法,能够让我们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本文将对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12:修辞手法进行详细解析。
一、概念修辞手法指的是使用各种修辞方法,使语言达到更加美化和生动的效果的技巧,同时,修辞手法也能够为文章赋予不同的情感,进一步丰富文章的内涵。
二、分类1.比喻比喻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出更加深刻、准确的感情。
比如:蓝天白云就像一张大帆布,覆盖在万物之上。
2.比拟比拟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修辞手法,它是通过将两种相互矛盾的事物进行对比,来表达出更加深刻的感情。
比如:他的行为就像黑暗中的拐杖,不停的引导着我们。
3.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强调事物的某些特点来进行渲染的修辞手法。
夸张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引人入胜,让人们印象更加深刻。
比如:他的恐惧已经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
4.隐喻隐喻是一种在语言表达中将某种不同的概念联系起来以表达情感的方法,它通过暗示和引导读者来诠释自己所想要表达的内容。
比如:他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经过重重磨练,仍然不曾脆弱,坚韧。
5.拟人拟人是一种经常被用来表达生趣和情感的手法,它能让非生物物品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人类特征和行为,从而达到更加简单、生动的描述效果。
比如: 雷声像是在暴怒,同时加强了整篇文章的气氛和戏剧性。
6.借代借代是一种将某种具体的事物借用于表达其他含义的手法,通过借用的事物来作比拟或隐喻,进一步加深读者的体验感。
比如:这条繁星河道的弯曲,就像是人生中各种困难,曲曲折折,但我们都能够穿越,达到成功的彼岸。
三、效果1.增强情感通过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文章中的感情,带给读者更加深刻的感受。
2.富有感染力运用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有活力,更生动有趣,增加读者的兴趣和阅读的愉悦感。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5:巧用修辞手法策略提升作文有效性
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5:巧用修辞手法策略提升作文有效性在写作过程中,修辞手法常常被用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理念和意图。
修辞手法是指修辞学中对语言的优美、清新、抒情等表现方式的概括,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对偶、反复、描写等。
在高考作文中,巧用修辞手法可以提升文章的有效性,使之更加凸显主题和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
本文将从比喻、夸张、排比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如何巧用修辞手法,进一步提高高考作文的质量,获得更高的分数。
一、比喻的巧用比喻是说一件事物与另一件事物相似,从而更好地阐述一种思想或情感的修辞手法。
它通过语言的形式,将一个陌生的概念或抽象的思形象化,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而在高考作文中,比喻可以被用来表达人物、情感、景物等方面,同时也是评分的重要方面之一。
【例一】:在高考英语作文中,“比喻”与“形象例证”表达作用相当,比如通过“松鼠忙碌”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当我看到松树上那只松鼠忙碌地收集松果,我突然意识到,人生也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忙碌之处,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
”这个例子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一个复杂的概念和思想化简,将人类的生命与松鼠的忙碌联系起来,引出了深刻的思想和感受。
这一比喻既富有感染力,又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和思想深度。
这样的作文,在高考英语中也会得到更高的分数。
【例二】: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运用一些贴近生活的地方来巧妙地表达情感,例如:你想描写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用人物比喻来表达人物的性格、气质、情感等等,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加深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
“她就像一只小鸟一样躲在角落里,害怕面对那些陌生的人。
”这是对一个女孩的形象描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一个女孩简单的内心世界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这样的描写,在高考作文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分数。
二、夸张的巧用夸张是一种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通过一些显著的事实或形象来强调文中的主题或意图。
夸张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可以使文章更为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高考修辞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修辞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能够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
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丰富写作,提高表达效果。
二、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2. 比喻的种类和作用3. 拟人的运用和效果4. 夸张的技巧和限制5. 排比的应用和效果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每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分析: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4. 练习: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3. 练习法: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作品:评价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效果。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参考书籍:修辞学相关书籍。
2. 网络资源:修辞手法案例分析文章。
3. 教学课件:制作涵盖各种修辞手法的课件。
4.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进行练习。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教学难点: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和分析。
八、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
2. 第二步:讲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第三步: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其表达效果。
4. 第四步:学生练习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第五步: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练习成果。
针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文本,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并在练习本上进行标注。
高考修辞复习教学教案
高考修辞复习教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高考修辞复习的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高考修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2 教学内容高考修辞的概念与作用。
高考修辞的分类: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比。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高考修辞的概念和分类。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中的高考修辞手法。
1.4 教学步骤引入高考修辞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修辞在高考作文中的重要性。
讲解高考修辞的分类,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进行修辞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章:比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手法进行写作。
2.2 教学内容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的运用技巧。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比喻练习。
2.4 教学步骤讲解比喻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比喻的意义。
讲解比喻的类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进行比喻练习,培养运用比喻进行写作的能力。
第三章:比拟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拟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拟手法进行写作。
3.2 教学内容比拟的概念和特点。
比拟的类型:拟人、拟物。
比拟的运用技巧。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拟的概念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比拟练习。
3.4 教学步骤讲解比拟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比拟的意义。
讲解比拟的类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进行比拟练习,培养运用比拟进行写作的能力。
第四章:借代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借代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学会运用借代手法进行写作。
4.2 教学内容借代的概念和特点。
借代的类型:代词、代事、代物。
借代的运用技巧。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借代的概念和特点。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借代练习。
4.4 教学步骤讲解借代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借代的意义。
讲解借代的类型,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进行借代练习,培养运用借代进行写作的能力。
高考修辞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修辞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修辞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
2. 能够识别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修辞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特点3.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2. 难点: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的概念、作用和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3. 练习法: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和运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修辞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感受修辞的魅力。
4. 练习: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案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分析不同文章中同一修辞手法的运用,比较其表达效果的差异。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创作,培养其文学素养。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其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练习作业:评估学生作业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给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关修辞手法的相关内容。
2. 参考书籍:提供修辞手法相关的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3. 网络资源:推荐相关网站和文章,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修辞手法的知识。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修辞的概念和作用、常见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2. 第二课时: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案例分析。
3. 第三课时:修辞手法的练习和指导。
4. 第四课时:教学拓展和评估。
十、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选取一篇文章,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写出分析报告。
3. 创作一篇短文,运用至少三种修辞手法,展示自己的写作能力。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本课程的复习内容和目标1.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概念和分类复习计划和课程安排1.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相结合案例分析和练习第二章:比喻2.1 教学目标理解比喻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比喻的种类和构成2.2 教学内容比喻的定义和功能直接比喻和隐喻的区别常见比喻的例子和分析2.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分组练习和讨论3.1 教学目标理解拟人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拟人的构成和运用3.2 教学内容拟人的定义和功能拟人的构成要素拟人的例子和分析3.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创作练习和分享第四章:夸张4.1 教学目标理解夸张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夸张的构成和运用4.2 教学内容夸张的定义和功能夸张的构成要素夸张的例子和分析4.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创作练习和分享5.1 教学目标理解反问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反问的构成和运用5.2 教学内容反问的定义和功能反问的构成要素反问的例子和分析5.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讨论和练习第六章:排比6.1 教学目标理解排比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排比的构成和运用6.2 教学内容排比的定义和功能排比的构成要素排比的例子和分析6.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创作练习和分享7.1 教学目标理解对仗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对仗的构成和运用7.2 教学内容对仗的定义和功能对仗的构成要素对仗的例子和分析7.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创作练习和分享第八章:对比8.1 教学目标理解对比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对比的构成和运用8.2 教学内容对比的定义和功能对比的构成要素对比的例子和分析8.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创作练习和分享9.1 教学目标理解设问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设问的构成和运用9.2 教学内容设问的定义和功能设问的构成要素设问的例子和分析9.3 教学方法讲解和示范讨论和练习10.1 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修辞能力10.2 教学内容复习所学的修辞手法分析和练习典型例句10.3 教学方法讲授和讨论练习和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比喻的定义和作用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来形成形象生动的表达。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修辞学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修辞学案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修辞学案一、复习目标1、掌握修辞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理解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对修辞美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二、知识梳理1、修辞的概念和分类:修辞是通过对语言进行加工,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生动、有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修辞可大致分为语音修辞、词语修辞和句子修辞。
2、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事物的特征或作者的意图。
2、拟人: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性格、情感和行为,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3、排比:通过运用排比句式,增强语势,突出重点,加深印象。
4、夸张:通过夸大或缩小事物的尺寸、程度或数量等,突出表达作者的意图。
5、反问:通过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增强语气,激发读者思考。
3、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1、在文学作品中,修辞的运用可以使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和感人。
2、在议论文中,恰当的修辞可以使论点更加鲜明,论据更加有力,论证更加严谨。
3、在日常交际中,修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增强交流效果。
三、例题分析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大地变得嫩绿。
在这个季节里,花儿们竞相开放,像是给大地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锦袍。
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气息。
在田野上,农民们忙碌着播种,希望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
问题:请分析这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分析:1、比喻。
作者将花儿比作锦袍,形象地表达出春天大地一片繁荣的景象。
2、拟人。
作者将春风赋予了人的性格和行为,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
3、排比。
通过运用排比句式,增强语势,突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这段文字通过运用修辞手法,使得对春天的描绘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修辞专项复习课教案
修辞专项复习课教案教案标题:修辞专项复习课教案教案目标:1.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修辞,以及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作用;2.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修辞手法进行有效表达和写作的能力;3. 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各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能在实际运用中灵活应用。
教材与资源:1. 修辞学相关教材和复习资料;2. 板书、黑板笔;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I. 课堂导入(5分钟)1. 引入:引发学生对修辞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一段修辞手法丰富的文章、对名人名言进行讨论等;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修辞?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有哪些?II. 知识讲解与讨论(20分钟)1. 介绍修辞的概念和基本定义;2. 分类讲解不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并给予具体示例;3.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修辞手法在各种文本中的应用效果。
III. 练习与巩固(25分钟)1. 分发练习题,包括填空、改错、造句等不同形式;2.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练习,并对答案进行订正;3. 学生互相展示他们完成的练习,进行讨论和交流。
IV. 实践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选取一篇短文或段落,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改写或加强;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修改后的作品,并对彼此的修改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V.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本堂课所学内容和重点,强调修辞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一篇修辞丰富的文章,并分析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在下节课中准备展示和讨论。
扩展活动: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在实际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的例子;2. 组织学生进行修辞辩论或演讲比赛,鼓励他们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说服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了解修辞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的同时,还能够在实际练习中灵活应用修辞手法。
同时,设计了扩展活动来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教案13:修辞手法的应用教案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备教案13:修辞手法的应用教案修辞手法是语文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是指作者运用语言的艺术手段来塑造文学作品的形象、语感、情感和意义的一种方法。
在高中语文中,修辞手法的应用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让文章更加饱满、更加生动、更加真实。
在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中,修辞手法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下关于修辞手法的应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语文知识。
一、教学目标1、掌握“修辞”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2、掌握修辞手法的基本形式和应用方法;3、熟练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文章的语言表达,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
二、教学重点1、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2、修辞手法的分类和应用;3、文章修辞手法的表现和推理分析。
三、教学难点1、掌握修辞手法在文章表现中的创新应用;2、较高层次文章的修辞再创作。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2、分组探讨法;3、边缘编教学法;4、作品分析法。
五、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分类及其应用:1.比喻2.拟人3.夸张4.反问5.排比6.设问7.对比8.讽刺9.双关语10.引用六、教学步骤1、引入掌握修辞手法不是为了让文章更加华丽或者更加虚华,而是因为修辞手法可以让文章更加真实、更加生动、更加饱满。
本节课我们会学习修辞手法这一要素,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熟练运用。
2、概念讲解修辞,是指以言语文字为工具,运用词汇、语法、形式、音韵等方面的技巧,精心塑造形象、刻划性格、描绘情节、表达思想。
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语言更加地生动、幽默、充满诗意。
3、数据分析在高中语文的阶段,同学们已经学习了许多的修辞手法,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和反问等。
本节课,我们将来分析一下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
4、阐述比喻是一种直接或间接的通过将两种事物相互比较来揭示它们之间相似点的手法。
拟人是赋予无生命物品、抽象概念以具体形像、特殊性格或心理状况的修辞手法。
夸张是故意扩大、过分渲染、虚构事实,以突出文章的重要性、矛盾、冲突等特点。
(完整版)高三语文修辞复习课教案
高三语文修辞复习课教案课题:修辞(修辞方法)复习第一课时课型:复习策略指导课教学目标:学会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学会把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重点;学会设计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方法;学会调控修辞方法部分的训练内容。
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复习重点。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复习方法。
课前预习:学生解答近几年高中会考、高考中有关修辞方法部分的试题(印成讲义),教师借此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统计分数);学生分析试题中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形成对修辞方法部分考核的初步感知,以便在课堂上深入讨论。
教学过程:理清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修辞方法部分的复习目标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可能一:不知道,或不太知道。
可能二:根据高考说明回答“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教师提示:要理清一个知识点的复习目标,其根据有哪些?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应该根据以下两方面——考试说明(包括会考高考)B、考试试题结合以上两方面,我们可以分解出如下4个能力考核点:(幻灯投影)能够辨识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列出8种,会考列出12种);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优劣;能够根据要求运用修辞方法。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复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复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学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复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操作,我们也基本了解了理清复习目标的方法。
二、把握修辞部分的复习重点教师提引:目标的确立,为我们把握复习重点提供了范围。
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的,而复习重点则应该是针对个人的。
所以我们还有必要围绕目标,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确立自己的复习重点?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说各自的想法及做法。
根据学生的讨论,小结如下:根据考试命题的倾向:会考的选择题中,修辞方法是必考题,题型已由单一的辨识题演变为辨识修辞方法与理解表达作用结合考的形式。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
语文高考修辞复习教案(推荐5篇)
语文高考修辞复习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语文高考修辞复习教案语文高考修辞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一)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的不同点是:①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
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
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二)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文档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修辞:复习比喻的定义、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及作用。
2. 排比修辞:复习排比的定义、结构(句式、词组)及作用。
3. 夸张修辞:复习夸张的定义、种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转移夸张)及作用。
4. 分析实例: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排比、夸张修辞实例,体会其表达效果。
5. 写作练习: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难点:如何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修辞实例,让学生感受修辞的魅力。
3. 写作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比喻修辞:讲解比喻的定义、种类及作用,举例说明。
3. 讲解排比修辞:讲解排比的定义、结构及作用,举例说明。
4. 讲解夸张修辞:讲解夸张的定义、种类及作用,举例说明。
5. 分析课文修辞实例: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排比、夸张修辞实例,体会其表达效果。
6.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7.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对课文修辞实例的分析能力。
七、教学反馈:1. 针对学生的写作练习,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指出其运用修辞手法的优点和不足。
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大胆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修辞专题复习教案教学参考1016 1759高考修辞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一)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二)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的不同点是:①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
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
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
“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
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
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二)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
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
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
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三)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分析: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思想。
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
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修辞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常用的修辞方法表:类别例示说明比喻明喻(用“像”、“如“等比喻词)“共产党像太阳。
”(本体像喻体)“解剖整个地区,如同抱个大‘金娃’!”以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达到说得形象、生动、明白的目的。
难点是借喻、博喻。
喑喻(用“是”、“等于”、“成为”等比喻词)“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本体等于喻体)“且看这里遍地青松,个个雷锋!”(省比喻词。
)借喻(只有喻体,本体比喻词不出现)“忘了和尚多了没水吃。
”(喻体代替本体,无比喻词。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用两个比喻说明下笔前修改的重要性)比拟拟人(把物当人来写,给物以人的感情、动作、语言等)“由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有强烈感情时,才能用好比拟,而且不能随意比拟,一般要有一定相似点。
比拟重在于“拟”,即把甲“当作”乙,两者浑然一体;比喻重在于“喻”,即以甲拟物(把人当物“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喻乙,两者有主有从。
借代特征代人和事物“花白胡子下坐在墙角吸旱烟。
”(“花白胡子”代“老年人”)“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
”(“硬硬的”代“洋钱”)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使语言富于变化,给读者深刻印象。
借代易与借喻相混。
区分时注意:借代、借喻相同点是本体都不出现,借体(即别称)和喻体都必须出现。
借代着重于甲代乙,两者必须有密切关系;借喻重在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处。
具体代抽象“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本本”代“革命理论”)局部代整体“几千双眼睛都在盯着你。
”(“几千双眼睛”代“几千个人)器物代本称“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枪”代“军队”)处所名称本称“划清两种界限。
道德,是革命还是反革命?是延安还是西安?有些人不懂得要划清这种界限。
”(“延安”代革命的人,“西安”代反革命的人)夸张向在夸张(故意往大处、高处、多处、远处等方面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故意往多处说)对人或事物的原样作故意的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就是夸张。
它有助于充分表达自己对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的充分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感情,促使读者联想。
注意不要忽略缩小的夸张。
向下夸张(故意往小处、少处、短处、弱处等方面说)“一眨眼的工夫麦子就由青变黄了,收害的日子到了。
”(故意往时间短处说)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者跟前者同时出现的)“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对偶正对(上下两联是相似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互为补充、衬托。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由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词组组成。
运用对偶可突出事物的矛盾,增强语言的音乐性、感染力。
旧体诗词运用的“对仗”即“对偶”,要求很严,如要求词性相对,并讲究评仄。
注意“对偶”与“对照”的区别。
反对(上下两联是相反或相对的两类事物,或一个事物的相反的两方面,互相对照、映衬)“斧头劈翻旧世界,镰刀开出新乾坤。
”“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
”串对(上下联有承接或条件或因果或假设等主从关系)“满园春风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因果)“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假设)排比分句排比“声音绘制色彩,声音绘制形象,声音绘制感情。
”用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成串地排列在一起,用以增强语势,抒发感情。
排比的各项内常出现一个相同的词语作为连锁词。
它们不得少于三项,彼此为并列关系。
句子成分排比(多为词组)“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
”设问“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
”用自问自答形式表达看法。
问句不表肯定或否定。
有引人注意的作用。
反问(反诘)“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否定表肯定)“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有什么言语?”(肯定表否定)为加强语气,用疑问句方式表示确定的意思(用肯定表否定、用否定表肯定)。
要注意区分设问和反问。
(二)介绍使语言的运用简明连贯、得体的方法。
怎样做到语言简明、连贯?第一,要遵循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和规则。
这里所说的习惯和规则,指的是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现代汉语约定俗成的用语习惯。
具体而言,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一词多义。
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在汉语词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如果不了解这具体情况,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偏差。
2.短语结构。
由于短语的结构层次、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不同,它们表达的意思就有差异,在具体运用词句时,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使用怎样的结构形式。
3.用语习惯。
现代汉语的词语搭配有个约定俗成的使用习惯,要依据这个习惯来组织语词,否则就不合语言规范。
如“救火车”(即消防车)已有了它习惯的意义,如果用它来表示“抢救火车”意思,就不合约定的用语习惯。
4.特定语境。
人们表情达意总离不开语言环境,我们讲语言规范、表意清晰,就要考虑到具体语言环境,以此避免句子的歧义。
第二,要弄清句子的先后顺序。
考虑句子的排列,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
从内容出发,就要考虑到中心句、起句和结句;从形式入手,就应了解句子组合的一般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还要抓住句中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序词、代词和总括的词。
总之,兼顾句子的内容和排列形式,是使句子通顺的有效方法。
第三,要把握叙述的对象和角度。
1. 一组连贯的句子,说的是什么,以何种方式,从哪个角度去说的,总是比较清晰的,我们组句或分析句子时,需要根据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注意上下文意思的吻合,句与句之间的语法和逻辑关系,从句式、语气、陈述对象乃至句子间的结构方式诸方面,使上下文连贯协调。
2. 根据表达方式、目的和交际场合、对象的差异,做到用语得体。
人们运用语言,总是为着某个特定的目的、围绕着一定的内容、面对具体的对象来进行的,总是在一定的地点、场合、情境中进行的。
由于交际目的不一、对象各异、环境不同,因而要求人们在运用语言时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场合、对象,根据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有意识地对语言材料、表达方式作出不同的安排、选择,使语言能够较好地发挥交际工具的作用。
“用语得体”不只是对词汇或语句的要求,更是对为实现一定目的,如陈述、议论、发问、请求、劝阻、道歉、致谢、祝贺等言语行为的要求。
它涉及到表达与接受两方面的问题,是从双向交流的角度检测语言运用的方法。
怎样做到用语得体?第一,要注意不同的表达方式对语言的不同要求。
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说明、议论等。
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语言要求。
就一般要求而言,记叙要求形象、生动;说明要求准确、明白;议论要求严密、辩证。
按照交际方式和言语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表达形式。
口头表达方式一般称为谈话语体,它可进一步分为日常交谈、演讲、辩论三种。
谈话语体的“得体”,要求说话人根据表达目的、场合、对象、语言环境等因素,做到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多采用口语色彩鲜明的词语,句子一般较短,较简洁通俗。
书面表达一般有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文艺语体和政论语体四种。
书面语体是以文字为媒介来传递信息,可以异时、异地进行交际,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公文语体要求庄重、严谨、准确、简明。
科技语体往往具有术语性、客观性、逻辑性、符号性的特点。
公文语体和科技语体常有含多种附加成分的长句。
文艺语体的特点是形象性和人物语言个性化,所用词汇丰富,句式复杂多变,以短句、单句居多,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政论语体的特点是具有鼓动性和综合性,既使用各种术语,也运用典故、俗语,长短句兼而有之。
了解各种语体的不同特点,才能做到语言得体。
第二,要根据不同场合调整语言。
任何言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情景中进行的,双方对语言形式的采用和理解都要受到一定场合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