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 之宾语前置(课堂PPT)

合集下载

文言文宾语前置课件

文言文宾语前置课件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
这种用法常见于古籍中,起到强调宾语的作用。例如:“唯赤则之言”(《左传·僖公二 十八年》)。
介词宾语前置
用“于”把介词宾语提到介词前面
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被动句中,介词“于”引导的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面。例 如:“怀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06
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的 应用
在口语中的应用
总结词
少用、表达不正式
详细描述
在口语中,我们通常使用简单、直接的语句,很少使用复杂的语法结构。因此,宾语前置的情况在口语中并不常 见,仅用于表达不正式或强调的语气。例如,“我饭吃了”这句话在实际语境中可能是为了强调自己已经吃过饭 了。
在书面语中的应用
04
介词宾语前置
06
• 以“以”为介词的介词短语:如“以此 为戒”中的“以此”。
宾语前置的语法意义
01
02
03
强调受事
通过将受事提前到句首, 来强调受事的重要性或突 出某个信息。
强调施事
通过将施事提前到句首, 来强调施事的重要性或突 出某个信息。
表达疑问或反问
通过将疑问代词或否定词 提前到句首,来表达疑问 或反问的语气。
用“以”把介词宾语提到介词前面
介词“以”后面跟着的宾语放在介词前面。例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 也”(《荀子·劝学》)。
介词宾语与动词宾语的比较
结构不同
动词宾语前置时,动词和前置的 宾语之间没有介词;介词宾语前 置时,介词和前置的宾语之间有
介词。
强调重点不同
动词宾语前置主要强调动作的对象 或接受者,而介词宾语前置主要强 调动作的方式或手段。
在散文中的应用

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ppt课件

文言特殊句式之宾语前置  ppt课件

(2)、沛公安在? 《鸿门宴》 (3)、 彼且恶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4)、夫晋,何厌之有?
(5)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朗文》韩愈
ppt课件
11
(6)、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7)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8)、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ppt课件
12
课堂练习:
ppt课件
7
找出下列不合文言句法规范的句子。
• 1、恐年岁之不吾与。 • 2、朝廷之臣莫不王畏. × • 3、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 4、保民而王,莫能御之。 × • 5、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 • 6、岁不与我,时不待我。× • 7、不吾知其亦已兮。 • 8、我无尔诈,尔无虞我 ×
ppt课件
①大王来何操? “何操”
②沛公安在? “安在”
③客何为者?
“何为”
“操何” “在安”
“为何”
规律二: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有 “何、谁、胡、ppt课件恶、安、奚”等。10
(二)、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如: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例:( 1)、“大王来何操?” (动宾倒装)
文言特殊句式之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ppt课件
1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昨天],(高三)学生 [在风雨操场]听<完了>报告。
ppt课件
2
常见文言文句式: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主谓倒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高考复习文言文句式——宾语前置句PPT (共12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句式——宾语前置句PPT (共12张PPT)
本资料全面讲解了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句式。首先明确了考纲对该句式的要求和考查形式,指出其常隐含在翻译题中。接着详细分析了宾语前置句的五种规律,包括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以及“出了具体的格式和例子。此外,还通过拓展提升部分,提供了练习题和答案,帮助读者进一步巩固对宾语前置句式的理解和应用。这些内容对于学习和掌握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宾语前置公开课课件

宾语前置公开课课件

10年 名词活用为动词,省略句 年 名词活用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词,
预测2011年高考单独设题的可能性不大,但在翻 年高考单独设题的可能性不大, 预测 年高考单独设题的可能性不大 译题中一定会有所涉及。 译题中一定会有所涉及。
考题演练
1、( 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 、(`06年广东卷 下列各句, 、( 年广东卷) 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A.君何以知燕王。 B. 夫子何哂由也 。 .君何以知燕王。 C.夫晋,何厌之有 。 D. 何故而至此。 夫晋, 何故而至此。 夫晋
宾语前置句的几种特殊情况: 宾语前置句的几种特殊情况:
1方位名词有时候也可以前置,如: 方位名词有时候也可以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 东向 南向 亚父者 范增也;沛公北向 北向坐 张良西向 西向侍 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2“相”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可译为“ 相 字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 这时“ 用在动词谓语之前。 他/她”,这时“相”用在动词谓语之前。如:儿童 她 吾已失恩义, 相见不相识(我) /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你) 吾已失恩义 会不相从许( 3见”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 可译为“ 见 解释为“动作偏指一方” 这时“ 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如 这时“见”字也常常放在动词谓语前 如: 生孩六月, 请勿见 望见谅/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请勿见笑 生孩六月 慈父见 请勿
4 古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押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 古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押韵的需要 为了平仄或押韵的需要, 到谓语动词前。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中原北望气如山 孙仲谋处/中原北望 到谓语动词前。如: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中原北望气如山

文言文句式之宾语前置句ppt课件

文言文句式之宾语前置句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什么是宾语前置句?
谓(动)── 宾
介词 ── 宾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 焉、奚 等。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C)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B、童子何知? C、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判断句)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 突出强调宾语。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不欺余”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 “自”“己”“余”都是代词,它们分别作 “信”“知”“欺” 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规律二: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高考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宾语前置ppt

A、无乃尔是过与? B、何陋之有? (《陋室铭》)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厌之有?
(二)、介词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句
格式:主语十疑问代词宾语【谁、奚、胡、何、 曷、安、恶、焉】十介词十谓语动词+?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 ②谁为哀者?(《五人墓碑记》) • ③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 孰与足?(《论语》选读)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大王来何操? 2.沛公安在?
何操 安在
操何 在安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宾语“何”“安” “何” 都是疑 问代词。 3、这些宾语都前置。
规律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 宾语要前置。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 恶、安、焉、胡、奚、曷” 等。
小试身手: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 不同的一项(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其间旦暮闻何物? E、君何患焉?




1.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 置的一项是( B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不然,籍何以至此
2.下列句子中与另三句的句式特 点不相同的一项是( D ) A、陈利兵而谁何。 B、古之圣王,唯此之慎。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阡 陌之中。
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 前置的句( ) C
A、之二虫又何知? B、卿欲何言? C、安得广厦千万间。 D、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
• 6、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 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 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 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 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40页PPT

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40页PPT

1

0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文言句式之宾语前置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END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PPT课件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PPT课件
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精选PPT课件
12
•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 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 心词之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
蚓 无 利 之爪牙,强 之 筋骨。
精选PPT课件
13
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
精选PPT课件
19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①用“之”使定语后置。
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用“……之……者”的后置。
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③用“……者”
6、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④、"中精选心PPT课词件 +数量词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精选PPT课件
5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何陋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利是图。
规律三:
用 “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 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精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2
(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 自县为近畿jī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答案:自县令升为靠近京都的大郡长官, 是近代未有过的事。
精选PPT课件
11
• 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 不曰:“天 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 者,其在君乎?”
20
一试 身手

宾语前置ppt课件

宾语前置ppt课件

;.
13
规律四: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方位名词、数量词、时间词等常置于介词前。 介词以“ 以 ” 和 “ 于 ” 比较常见。
;.
14
D 下面的句子用法不相同的是( )
A、不然,籍何以至此?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奚以知其然也?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15
B
A、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B、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宋何罪之有 ? D、何厌之有?
;.
12
五、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1、何以战?
“何以”
2、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3、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
句式特点:“以何” “东向” Nhomakorabea“一以”
“向东” “以一”
1、“何以”“东向”“一以”是介宾结构。 2、介词的宾语“何”“东”“一”提到了介词的前面 ,为了突出介词所介绍的对象。
;.
21
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⑥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⑦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⑧是 以区区不能废远 ⑨惟兄嫂是依 ⑩子何恃而往 A.①③⑦/②④⑥/⑤⑧/⑨⑩ B.①③⑤/②④⑩/⑥⑧/⑦⑨ C.①③⑦/④⑨/②⑥⑤/⑧⑩ D.①③⑤/②④⑧/⑥⑩/⑦⑨
;.
17
• 【答案】B
• 【解析】①③⑤句都属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②④⑩句都属 于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⑥⑧句都属于介词的宾语前置; ⑦⑨句都属于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以加重语气。
小结
宾语前置句常见的几种形式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3、以“是”、“之”为标志的宾语前置。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课件

宾语前置课件

2、中心语+之+后置定语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②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③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 国下矣。
3、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马之千里者
4、中心语+数量词
①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③铸以为金人十二
疑问代词、方位名词、数量词、时间词等常提到介词前面。
小试身手4
下列句子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 不然,籍何以至此 B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 奚以知其然也 D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 )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特点。 1、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府吏见丁宁 4、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5、举贤以自佐 6、何不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3、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得平土而居。 4、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6、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吏二缚一人诣王。
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3、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得平土而居。 4、生长松之千尺,产灵芝而九茎。 5、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6、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吏二缚一人诣王。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成分,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前,而在古代
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要把它放到
中心语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叫做“定语后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 突出强调宾语。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五、代词“自”、“相”、“见”作宾语,常常 前置。
19
1、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C
A、 之二虫又何知? B、 卿欲何言?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宋何罪之有?
文言句式之
宾语前置
1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定)主─[状]─谓─ 〈补〉(定)─宾
2
谓(动)── 宾 介词 ── 宾
3
宾语前置
4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5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者?
操何 在安 为何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何”,它们分别作“ 操”“在”“为”的宾语。
A、城中皆不之觉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未之多见也
10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夫晋,何厌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命是从 5、唯利是图
11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夫晋,何厌之有? 3、无乃尔是过矣? 4、唯利是图 5、唯命是从
13
4、下列各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D )
A、何陋之有? B、唯余马首是瞻。 C、时不我待。 D、马之千里者
14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何以战? 2、余是以记之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项王项伯东向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5
学生齐读结论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何以战?
以何
4、余是以记之
以是
2、微斯人,吾谁与归?
与谁
3、项王项伯东向坐
向东
结论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
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16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府吏见丁宁 3、久久莫相忘
17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府吏见丁宁(我) 3、久久莫相忘(我)
知自 丁宁我 莫忘我
结论五:代词“自”、“相”、“见”作宾语, 常常前置。
8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信自 未有之 不欺余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 2、都由代词 (“自”“之”“余”)充当宾语。
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否定词:不、未、莫、无、毋等
9
2、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 C)
不知句读、不解惑 有何厌 无乃过尔矣 唯图利 唯从命
结论三:用 “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 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之”或“是”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12
3、下列句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B )
A、 沛公安在?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20
2、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 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 )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
21
谢谢 !
22
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 。
6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C 是( )
A、豫州今欲何至? B、臣实不才,又敢谁怨? C、若事之不济(成功),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