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诡辩术
诡辩术大观
诡辩术大观诡辩术大观凡是诡辩论,其中都包含一定的逻辑错误(包括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
自觉运用这些错误为自己的行为、观点辩护,就构成了种种诡辩术。
本文写作的目的是揭穿这些诡辩术,希望大家能摆脱诡辩论的困扰,认清诡辩术的要害,让学习和工作少绕弯子而顺利进行。
为了使文章简洁明了,有些诡辩术,只点题目不做具体说明,这一点请大家谅解。
1、偷换概念术:这是最常见的诡辩术,它的特点是转移论点,将一个问题换成另一个问题。
它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了“同一律”。
它在现实中有两种表现形式a、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先用一词语表示某个概念,接着又用这个词语表示另一个概念,b、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故意用一个概念代替另一不同的概念。
在推理过程中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2、混淆概念术:它的要害是,根据一事物能转化为它事物为由,来抹杀两种事物间的本质差别,达到浑水摸鱼的目的。
在哲学上亦可称为绝对的相对术。
在形式逻辑上则表现为,把非同一关系的概念看作是同一关系的概念,反之亦然。
3、偷换条件术:就是抽象地谈论问题,对事物不做具体分析。
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看来,人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只能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具体的、特殊的和有条件的。
它要求人们在探讨一问题时,必须研究与该事实有关的一切情况以及同它事物的联系。
这种诡辩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历史上古希腊一个叫欧提勒士的人,和他的老师普罗太哥拉斯进行的所谓“半费之讼”。
它在形式逻辑上它违反了“矛盾律”,根据矛盾律,两个相反的思想不能同真,只能同假。
这两个不合逻辑的二难推理就属于不同真而同假的情况。
由“半费之讼”我们还可以引伸出诡辩论的另一表现方式4、虚假概念术:按照形式逻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统一的。
没有无内涵的外延,也没有无外延的内涵。
虚假概念术就是拿虚假概念来冒充真实概念,达到制造逻辑混乱的目的。
(虚假概念,也称为零概念,因为它没有外延,是主观臆造的概念)5、绝对的相对主义术:诡辩论认为,相对只是相对的,绝对也是相当的。
看完这些历史上的诡辩故事,刷新了我的认知
看完这些历史上的诡辩故事,刷新了我的认知1.亚里士多德的《辩谬篇》中,记载有这么一则诡辩:你有一条狗,它是有儿女的,因而它是一个父亲;它是你的,因而它是你的父亲;你打它,就是打你自己的父亲。
亚里士多德2.芝诺是古希腊一个极善于诡辩的哲学家。
他的一个众人皆知的“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诡辩是这样的: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善跑的英雄。
假设乌龟先爬一段路然后阿基里斯去追它。
芝诺认为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因为前者在追上后者之前必须首先达到后者的出发点,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一段路了。
于是前者又必须赶上这段路,可是这时后者又向前爬了。
由于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可依次分成无数小段,因此阿基里斯虽然越追越近,但永远追不上乌龟。
3.在古希腊,还有一更妙的诡辩是这样的:1粒谷子落地时没有响声,两粒谷子落地时也没有响声,3粒谷子落地时还是没有响声……以此类推,1整袋谷子落地时也不会有响声。
.芝诺4.英国大哲学家罗素证明从“2+2=5”,推出“罗素是教皇”。
深邃无比的罗素做出了如下的证明:假定2+2=5;等式的两边各减去2,得出2=3;易位得3=2;两边各减去1,得出2=1教皇与罗素是两个人,但既然2=1,教皇与罗素就是1个人,所以罗素是教皇。
5.武则天执政时期,人们争献祥瑞。
有个人得到一块石头,剖开一看,中间是红色,于是将这石头献给武则天,并说:“看啊,这块石头中间是一赤色的,这块石头对大王也是一片赤心啊!”大臣李德昭不以为然,反驳道:“这块石头有赤心,难道其余的石头都谋反了啊!罗素6.梁实秋曾说:“一切的文明都是极少数天才创造的”,“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大多数人永远是蠢的,永远与文学无缘”。
对于这种论调,鲁迅先生反驳说:“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
”。
历史上十大诡辩,你能理解其中精髓和智慧吗?
历史上十大诡辩,你能理解其中精髓和智慧吗?相信大家都看过宋小宝的小品《吃面》,炒面换汤面的套路当时也是给黑板君笑的前仰后合。
实质上这是一种诡辩,诡辩指为明显的谬误或与公认的合理观念相对立的谬见提供论据的似是而非的推理和论断,诡辩所使用的论证手法称作诡辩术也叫文字游戏。
接下来黑板君就带大家了解古代历史上经典的十大诡辩案例。
10.郢有天下郢是楚国的都城,只是天下的一小部分,名家却说它包含了天下。
其理由是,郢为“小一”,天下为“大一”,“小一”虽是“大一”的一部分,其实却包含了整个“一”的要素,所以说郢有天下。
9.簇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射出的箭头在疾飞,这是谁都看得见的,可名家却说,疾飞的箭头既不动(不行)也不停(不止)。
他们的理由是:疾飞中的箭,每一瞬间都既在某一点又不在某一点;在某点便是“不行”,不在某点便是“不止”,所以说“飞矢不行不止”。
8.一尺之椎,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名家认为,一根一尺长的木杖每天砍去二分之一,万世也分割不尽,理由是:物无穷尽,木杖本身有尽,然而不断分割,便成无尽。
7.龟长于蛇蛇比龟长,人人皆知,可名家偏说龟比蛇长,其理由是:龟有大小,蛇有长短,大龟可以长过短蛇,所以说“龟比蛇长”。
6.目不见名家说眼睛看不见东西,理由是:在黑暗的夜里和人睡觉的时候,人的眼睛是看不见东西的,可见眼睛是看不见的。
另一方面,要有光线,眼睛才可以看到,所以不是眼睛看到,而是光线看到。
人要注意去看才能看到东西,所以也不是眼睛看见,而是注意力看见。
5.凿不围枘凿,就是木头上的卯眼。
枘,就是榫头。
榫头打入,卯眼自然就包住了榫头。
可名家却说卯眼包不住榫头,理由是:榫头入卯眼,无论多么结实,都是有缝隙的,否则卯眼为什么经常要打楔子呢?所以说“凿不围枘”。
4.白马非马“马”是对物“形”方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色”方面的规定,对“色”方面的规定与对“形”方面的规定性,自然是不同的。
所以说,对不同的概念加以不同规定的结果,白马与马也是不同的。
世界著名诡辩故事3
世界著名诡辩故事3江山已定周玄素是明朝有名的宫廷画家。
有一天,朱元璋为了满足自己“永坐江山”的欲望,决定在宫殿的壁上画出天下江山图,于是便将周玄素召来。
周玄素害怕画出来不合皇上意,会遭大祸,但又不能直接拒绝,只好对朱元璋说:“微臣未尝游遍名山大川岂敢乱涂。
还请皇上画下一个轮廓,微臣再来润色。
”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当即挥动大笔,胡乱画了一张草图,令周玄素润色。
周仍然怕闯大祸,于是看了一会儿,又说:“皇上江山已定,岂敢动摇!”朱元璋被戴上了高帽子,让周玄素作画的事也就作罢了。
徐文长以酒作利息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字文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民间流传着很多他的机智故事。
一天,徐文长的邻居张关寿急着用钱,想向他借十两银子,可是徐文长手头也很拮据,只好陪他去向专放高利贷的高立重借债。
高立重说:“十两银子的本钱,明年到期,利息四两银子。
既然徐先生也在这里,有徐先生作保,字据就不必出了。
”徐文长笑道:“我看,十两银子还三两酒的利息吧!”高立重很自然地把“酒”字错听为“九”字,觉得相差无几,就欣然答应了。
一年过去了,张关寿照徐文长的指点,一手拿着十两银子,一手提着装了三两酒的酒壶,由徐文长陪同,送到高立重那里。
高立重见了气急败坏地大骂起来。
徐文长说:“去年明明说好利息是'三两酒’,高掌柜怎么可以说话不算数呢?”高立重因为没有“三两九”的真凭实据,只好自认倒霉。
徐文长一语镇知府一天,绍兴知府的小公子在大街上抢了一个小孩的毽子,那个小孩委屈地哭了起来。
正好徐文长路过此地,得知原委,便从小公子的手里又把毽子给抢了过来,还给了那个小孩。
谁知那小公子平时娇宠惯了,见毽子又被人抢去,就一下子坐到地上大哭大闹了起来,说徐文长欺负他。
知府的家丁闻声而来,将徐文长押上公堂去见知府。
知府见小公子遭此人欺负,心中十分不快,厉声喝道:“你欺负我家少爷,就是对本知府不敬,你可知罪?”徐文长冷笑着说:“据我看,不知罪的应该是大人您才对吧?”知府大怒:“我有何罪?你少跟我信口雌黄!”徐文长严肃地说道:“贵公子可是踢了一大早的毽子,大人应该知道这毽子上除了羽毛外,还有的一样东西就是铜钱吧。
诡辩术
机智诡辩术1.赞美之词溢于言表——美言诡辩术美言诡辩就是通过对对方的思想、行为作出肯定的评价,以缩短心理距离,影响和改变某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的目的的诡辩技巧。
赞美是大家所喜欢的,赞美的词句会使人感到亲切、满意和鼓舞,因而听起来觉得入耳,它有助于建立友谊和交际成功。
有甲乙两个猎人,各猎得两只野兔回家。
甲的妻子看了,抱怨地说:“怎么只打了两只?”甲猎人一听,心中不悦:你以为很容易打到吗?第二天他故意空手回家,让妻子知道打猎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乙猎人所遇到的情况恰好相反,他的妻子见他带回两只野免,就喜欢地说:“咦,你竟打了两只!”乙听了心中喜悦,心想两只算得了什么!第二天他打回了四只!一句赞扬话和一句埋怨话,引出两种不同的结果。
称赞是表示欣赏及感谢,它能给人们带来喜悦的心情;而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再加上一句硬梆梆的话,会使人扫兴。
1920年的一天,一个上尉在巴黎舞会上邀请美丽的汪杜洛小姐跳舞:“我有幸认识你小姐,使我非常荣幸……”这美妙的言词,使对方听来无疑会感到愉悦。
汪杜洛小姐则投桃报李,倍加赞赏:“是吗,上尉先生,我不知道还有比你的话更动听,比此时此刻的时光更美丽的……”他们一边跳着舞,一边倾诉着,当跳完第六支舞曲时,已经海誓山盟,定下了终身。
这位上尉就是后来的法国总统戴高乐。
他们的结合,与开头互相间的赞美词恐怕不无关系吧。
美言赞誉还具有激励的作用。
同样一件事,采取批评讽刺的态度远不及美言赞誉的激励有效。
齐景公生性好玩,常常爬到树上捉鸟。
晏子想批评齐王使他改掉这个恶习。
一天,齐景公掏了鸟,一看是小鸟,于是又放回鸟巢里去了。
晏子问:“国君,您干什么累得满头大汗?”景公说:“我在掏小鸟,可是掏到的这只太小、太弱,我又把它放回巢里去了。
”晏子称赞说:“了不起啊,您具有圣人的品质!”景公问:“这怎么说明我具有圣人的品质呢?”晏子说:“国君,您把小鸟放回巢里,表明你深知长幼的大道理,有可贵的同情心。
您对禽兽都这样仁爱,何况对百姓呢?”景公听了这些话十分高兴,以后再也不掏鸟玩了“,而是更多地去关心百姓的疾苦,晏子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的说服目的。
什么是诡辩之术?
什么是诡辩之术?历史上的诡辩从以下几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诡辩的巧妙。
白马非马“诡辩”一词在我国可查的文献资料中,最早出现于汉代刘安《淮南子·齐谷训》中:“诋文者处烦扰以为智,多为人危辩。
久稽而不决,无益于讼。
”人危辩既诡辩。
稍后,《史记·屈原贾生传》中说:(靳尚)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汉书·赵王彭祖传》中说:心刻深、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人。
”从这些史料中可以看到,诡辩一词一一开始就是指那种似是而非,颠倒黑白的议论。
大凡是自认为有点文化的人,应该不会对中国文化史上有名的哲学命题“白马非马”陌生!提出此命题的作者公孙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中国诡辩的鼻祖。
在那篇著名的《白马论》中,他的论证逻辑总体如下:提出马是用来称谓马的形体的,白是用来称谓马的颜色不是称呼马的名形体,所以说白马不是马;再从概念的外延上对“白马”与“马”加以区别,“马”这个概念的外延广,包括所有各种不同颜色的马,“白马”这个概念的外延狭,只限于白色的马,与黑马,黄马的外延排斥,所以“白马”是与“马”不同的。
然后再分别从不同角度,层次论证自己的逻辑观点。
实质上,公孙龙把“马”,“白”,“白马”这些概念都理解成全是孤立的--即割裂了一般和个别统一的关系,把差异和统一绝对对立起来,认为一般可以脱离个别存在,这就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诡辩! (有兴趣者可以参看《公孙龙子》或《汉书·艺文志》,共著录有十四篇。
) 关于诡辩,黑格尔曾有过非常精辟的议论:“诡辩这个词通常意味着以任意的方式,凭借着虚假的根据,或者将一个真的道理否定了,弄得动摇了,或者将一个虚假的道理弄得非常动听,好像真的一样!而诡辩往往有着迷人的外表,貌似正确,好像很有逻辑性,论证性,但其实是违犯逻辑的! 打它,就是打你自己的父亲比如,亚里士多德的《辩谬篇》中,记载有这么一则诡辩: 你有一条狗,它是有儿女的,因而它是一个父亲; 它是你的,因而它是你的父亲; 你打它,就是打你自己的父亲。
关于诡辩的方法
关于诡辩在论辩中,熟练地掌握各种技巧,会有助于辩者更好地去辩护和反驳。
然而,也有一种技巧是听起来理所当然,但又令人感觉到有点欺骗的逻辑推理存在,它就是诡辩。
几个学生请教苏格拉底:“什么是诡辩?”苏格拉底说:“有一天,我家来了两个客人,一个人很干净,一个人很脏。
我请两位客人洗澡,你们说,他们中间谁会洗澡?”学生说:“当然是脏人。
”苏格拉底说:“不对,是干净人。
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没有这种习惯。
”“对,是干净人洗澡。
”学生明白了。
“不对,是脏人,因为只有脏人才需要洗澡。
”苏格拉底又说。
“对,是脏人洗澡。
”学生说。
“错了,两个人都洗了。
你看,干净人有洗澡的习惯,脏人需要洗澡,当然是两个人都洗了。
”苏格拉底又说。
“有道理,两个人都洗了。
”学生说。
“不,恰恰相反,两个人都没洗。
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又不必洗澡。
”苏格拉底说,“那到底谁洗了?”学生糊涂了。
苏格拉底说:“这就是诡辩。
”诡辩是论辩中进行正常推理的大敌,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欺骗的说话方式。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把自己的意思转达给他人时,在说服他人时,往往都有诡辩介入,如果把这种诡辩全盘否定了,就等于否定了人的正常精神活动。
如来我还有一天寿命,那天我要做你女友。
我还有一天的命吗?……没有。
所以,很可惜。
我今生仍然不是你的女友。
如果我有翅膀,我要从天堂飞下来看你。
我有翅膀吗?……没有。
所以,很遗憾。
我从此无法再看到你。
如果把整个浴缸的水倒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焰。
整个浴缸的水全都倒得出吗?!可以。
所以,是的。
我爱你……这是著名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女主角轻舞飞扬在离开人世前,写下的最后的诗句,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首缠绵悱侧的诗打动。
但是,如果完全从逻辑学的角度去分析,稍有逻辑知识的人都会看出,这些话之间并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然而,温情故事主宰了一切,谁又会去苛求字面上的因果关系呢?这正是判断诡辩的难度。
要能分辨诡辩并具有对诡辩的驳斥能力,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智慧及逻辑知识。
谈判中的诡辩及驳倒诡辩-什么是诡辩论
谈判中的诡辩及驳倒诡辩:什么是诡辩论诡辩形式形形色色。
在论题方面、常常表现为偷换概念。
转移论题;在论据方面,又常常表现为诉诸权威,预期理由,以偏概全,类比不当,等等。
下文将对商务谈判中常常出现的几种典型的诡辩术表现形式进行分析。
并提出驳倒诡辩的具体方法和对策。
一、以现象代本质所谓以现象代本质的诡辩术,实际上就是故意掩盖事实真相而强调问题的表现形式并虚张无关紧要的利害关系的一种论证方法。
狡诈的商人往往借用此种方法达到了掠取暴利的目的。
在商务谈判中,我们只要坚持辩证思维的客观性。
具体性的原则、就能识破对方摆出的迷魂阵。
从而把握事务的本质,使谈判循着客观公正的方向进行。
例:20世纪印年代初期,我国某科研机构准备购进4000万次/秒大型计算机10台、并与日本某公司正式接触洽谈在第一轮谈判中、日方报价每台115万美元。
我方根据掌握的同类产品的国际行情112万美元…要求对方就此报价做出解释并压低价格。
第二轮谈判开始,日方同意将计算机单价压至110万美元,并且论证:"我方从为中国建设四个现代化和与贵方建立持久的友好贸易关系考虑。
决定每台让利5万美元。
我们很尊重贵方的意见-并且不惜工本将价格降到了不能再降的地步诸君可以接受这个价格了。
此后,日方闭口不谈上述报价的形式基础,而将谈判纠缠在一个议题之中,即日方已考虑顺应了我方的要求,对产品进行了大幅度的降价如我方再不接受那么谈判就无法取得圆满结果围绕着已经降价这一现象,日方代表大肆鼓舌!千方百计迫使我方动摇进一步谈判的决心。
此时,我方代表如果贸然接受日方的价格方案,那么对方将于其中获得丰厚的利润,谈判之于我方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失败;如果被对方的思路牵着鼻子走我方代表只是觉得降价的幅度尚不足以让人接受但又提不出令人信服的充分理由那么固执己见则有可能导致谈判破裂我方更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何对付这种貌似正确的诡辩术呢;我们必须在全面掌握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应用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以具体性的原则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生活中诡辩论的例子
生活中诡辩论的例子诡辩论在生活中的例子有许多,以下是一些例子和对应的详细解释。
例一:循环论证诡辩者使用循环论证的方法,他们使用结论来证明前提,然后又用前提来证明结论,形成了一个逻辑上的死循环。
例如,有人论证“所有的猫都是肉食动物”,然后又论证说“因为所有的猫都是肉食动物,所以所有的猫都是肉食动物”。
显然,这个论证是无效的,因为它只是用结论重复了前提。
例二:偷换概念诡辩者可能会在论证中偷换概念,使得论证从一开始就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
例如,有人论证说“所有的猫都是肉食动物,所以猫不应该吃猫粮”,这里偷换了“肉食动物”的概念,将原本指代动物的“肉食动物”一词用于指代食物。
这是一个明显的逻辑错误。
例三:虚假假设诡辩者可能会使用虚假假设的方法,提出一个不真实的假设,然后基于这个假设进行推理。
例如,有人论证说“如果地球是平的,那么太阳就会在晚上落下”,这个论证基于一个不真实的假设——地球是平的。
实际上,地球是球形的,因此这个论证是无效的。
例四:以人废言诡辩者可能会因为一个人的身份或立场而否定其言论的真实性。
例如,有人可能会因为某人是某个政治派别的成员而否定其观点,而不去认真分析其观点的内容。
这种以人废言的方法显然是有逻辑错误的。
例五:以言废人与以人废言相反,诡辩者也可能会因为一个人的言论而否定其人格或价值。
例如,有人可能会因为某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而全盘否定这个人,而不去分析其观点的合理性。
这种以言废人的方法也是有逻辑错误的。
综上所述,生活中诡辩论的例子有很多,它们往往通过混淆概念、虚假假设、循环论证等方法来误导听众。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警惕,认真分析各种观点和言论,避免被诡辩者所误导。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来分析问题,不轻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
【诡辩论经典例子】诡辩论的例子哲理故事
【诡辩论经典例子】诡辩论的例子哲理故事【--经典手机短信】诡辩论的例子故事一:《艾子杂说》中有如下一个故事。
有个营丘人,很不通事理,却喜欢跟人家瞎争。
有一天,他去找艾子问:“大车下面和骆驼的颈项上都挂着铃,这是为什么?”艾子说:“大车和骆驼都是很大的东西。
如果它们在夜里行车,有人突然狭路迎面而来,来不及让路就会出事。
有了铃,叮当叮当地响着,双方就能准备互相让路了。
”营丘人说:“塔的上面也挂着铃,难道也是为了叫人准备让路吗?”艾子笑着说:“你这个人不通事理到这个地步!鸟雀喜欢在高的地方做巢,鸟粪会把高塔弄得很脏。
塔上挂了铃,风一吹,叮当一响,鸟雀就会被吓散。
你怎能拿它跟大车和骆驼比呢?”营丘人还要争辩:“猎人养的鹞鹰尾巴下也挂着铃,哪有鸟雀到鹞鹰的尾巴上去做窝呢?”艾子大笑说:“你这个人呀,不通事理得太奇怪了!鹞鹰出去捉鸟雀,它脚上系着绳子,有时会在树枝上缠住,如果它一扑翅膀,铃就会叮当响起来,人们就可以朝着铃声去寻。
你怎能说是为了防鸟雀来做巢呢?”营丘人仍然争辩道:“我曾经见过送丧的挽郎,手中摇着铃。
嘴里唱着歌,难道也是为了怕给绊在树枝上吗?”艾子不想跟他再争辩下去了,就说:“那挽郎是给死人开路的。
因为这个死人生前专门喜欢跟人瞎争、诡辩,所以,摇铃让他乐一下!”诡辩论的例子故事二:有两个15岁的中学生找到教他们希腊文教师的办公室,问道:“老师,请问: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这位精通希腊文且又精通希腊哲学的老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他稍稍地考虑了一下,然后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作客,一个人很干净,另一个很脏。
我请这两个人去洗澡。
你们想想,他们两个人中谁会去洗呢?”“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人。
”学生脱口而出。
“不对,是干净人。
”老师反驳说,“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认为没什么好洗的。
再想想看,是谁洗了澡呢?”“干净人。
”两个青年人改口说。
“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而干净人身上干干净净的,不需要洗澡。
妙说诡辩-小故事大道理_哲理小故事_生活感悟哲理小故事
妙说诡辩-小故事大道理_哲理小故事_生活感悟哲理小故事在哲学课上,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能不能用实例说明一下究竟什么叫诡辩?”苏格拉底稍作考虑一下,然后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人很干净,一个人很脏。
我请这两个人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个人谁会先去洗澡?”“那还用说,当然是那个脏人。
”一个学生脱口而出。
“不对,是干净人。
”苏格拉底反驳道,“因为干净人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
”“再想想看,究竟是谁会先洗澡了呢?”“是干净人。
”两个学生接着说。
“不对,是脏人。
因为脏人比干净人更需要洗澡。
”苏格拉底又反驳道。
然后苏格拉底再次问道:“如此看来,两个客人中究竟谁会先去洗澡呢?”“脏人!”三个学生喊着重复了第一次的回答。
“又错了。
当然是两个都洗了。
”苏格拉底说,“干净人有洗澡的习惯,而脏人需要洗澡。
”“怎么样,到底谁会先去洗澡了呢?”“那看来是两个人都洗了。
”四个学生犹豫不决地回答。
“不对,两个人都没洗。
”苏格拉底解释说,“因为脏人没有洗澡的习惯,而干净人不需要洗澡。
”“老师说得都有道理,但是我们究竟该怎样理解呢?”学生们不满地说,“你讲的每次都不一样,而又总是对的!”苏格拉底说:“正是如此。
你们看,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结论,这就是诡辩!常见的诡辩手法有偷换论题、捏造论据、循环论证、机械类比、强词夺理、断章取义等等。
”学生们又向苏格拉底请教:“老师,诡辩就是有意识地为某种谬论做论证,其中有巧妙的不易发现的逻辑错误。
能不能用实例说明一下怎样才能识破诡辩中的逻辑错误?”苏格拉底思考了一会儿,给学生们出了下面的智力测验题:“有两位工人,一同维修一个多年没有维修过的又老又旧的破烟囱。
当他们从烟囱里爬出来的时候,一位很干净,另一位却满脸满身的煤灰。
请问你们:谁会先去洗澡呢?”一位学生说:“当然是那位满脸满身煤灰的工人会先去洗澡喽!”苏格拉底说:“是吗?请你们注意,干净的工人看见另一位满脸满身的煤灰,觉得从烟囱里爬出来真是肮脏;另一位看到对方很干净,就不这么想了,而认为自己一定也很干净。
有关诡辩论的趣味案例
有关诡辩论的趣味案例诡辩论趣味案例一个人有三个头某甲对某乙说:“我能证明‘一个人有三个头’。
”乙说:“愿闻高见。
”甲说:“每个人有一个头,没有人有两个头,一个人比没有人多一个头,所以,一个人有三个头。
”乙虽然知道甲的论证是错误的,但不能指出错在何处。
在甲的论证中,从字面上看“没有人”这三个字前后出现两次,但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在“没有人有两个头”中,“没有”是一个否定词,它否定的是“有人有两个头”这一判断,意思是说“任何人都没有两个头”。
这个全称否定判断的主项是“人’,不是“没有人”;而在“一个人比没有人多一个头”中,“没有”这个否定词否定的是“人”这个概念,因而“没有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个独立的否定概念——“无人”,即“一个人也没有”。
如果前面的“没有人”和后面的“没有人”意思一样,则“没有人有两个头”就是一个虚假的判断。
所以,甲的论证是利用字面或语词的相同,暗中偷换了概念,从而得出了荒谬的结论。
你是头上有角的人古希腊著名诡辩家欧布利德斯有一次对一个人说:“你没有失掉的东西,就是你有的东西,对不对?”那人回答:“当然对呀!”接着欧布利德斯又说:“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那你就是头上有角的人了。
”那个人被弄得莫名其妙,知道受了愚弄,又说不出所以然,不知怎样反驳欧布利德斯。
欧布利德斯的诡辩就在于,前一个“没有失掉”指的是你原来就有的东西仍然存在,后一个“没有失掉”指的是你根本没有的东西也仍然存在。
这是强加于人,因为从来没有的东西,不存在“失掉”或“没有失掉”的问题。
可以看出,在欧布利德斯的议论中,“没有失掉”这个词,前后表达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大胆刁民,本官何曾亏了你从前有一个县官要买金锭,店家遵命送来两只金锭。
县官问:“这两只金锭要多少钱?”店家答:“太爷要买,小人只按半价出售。
”县官收下一只,还给店家一只。
过了许多日子,他不还帐,店家便说:“请太爷赏给小人金锭价款。
”县官装作不解的样子说:“不是早已给了你吗?”店家说:“小人从没有拿到啊!”县官拍案大怒道:“大胆刁民,本官要你两只金锭,你说只收半价,我已把一只还给了你,就折合那一半的价钱,本官何曾亏了你!”店家听罢,苦不堪言。
辩论技巧之 诡辩
辩论技巧之诡辩《现代汉语辞典》中,“诡辩”的意思是:“ 外表上、形式上好像是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违反逻辑规律,做出似是而非的论段。
利:诡辩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艺术,它属于辩论的学科,但又超脱于辩论学中对理性乃至真理的界定。
诡辩艺术的内涵在于灵巧性和实用性。
它包括了人的思辨、智谋、语言、心理、幽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其恰倒好处地为某一观点服务。
诡辩的最大功用在于锋芒毕露地揭示对方论点的矛盾和漏洞,以掩蔽自己观点立场的理由不足。
例如古今中外都流传着许多耳熟能详的悖论,以下略供一二:1. 苏格拉底悖论:“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2. 阿基里斯悖论:阿基里斯在赛跑中不可能追上起步稍微领先于他的乌龟,因为当他要到达乌龟出发的那一点,乌龟又向前爬动了。
阿基里斯和乌龟的距离可以无限地缩小,但永远追不上乌龟。
3. 无限引申悖论:“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4. 无穷集合悖论:“1厘米线段内的点与太平洋面上的点一样多”5. 白马非马:公孙龙有一次骑马过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马不许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不是马,这可是两回事啊。
”弊:冯双老师的教材《辩论学》191页说的“……诡辩是为错误进行辩护的,其本身存在以点盖面、逻辑混乱、自相矛盾等局限性,所以不到万不得以和必须的时候,不要使用。
一个辩手采用诡辩术让对方落入圈套,无言以对……这个辩手会给人一种“睿智”的感觉。
不可否认,诡辩法有时候能够成为“捉到老鼠的猫”,但是这些都改变不了诡辩的实质——它是为错误进行辩护。
因为一般观众在几十分钟的精神盛宴、语言大餐中得到在这个辩题上他们尚未想到、而又觉得的确极有道理的东西。
所以,观众自然希望辩手们能够为他们解释心中对这个问题作浅层次思考时无法解决的一些难题。
当他们听完比赛之后,希望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模糊认识到“云开雾散,拨云见月”的豁然开朗,希望听到辩手以在观众个人思考之后无法达到的思想深度来自如地表述辩题的内涵,从而解开心中萦绕已久的疑惑。
列举诡辩论的具体例子
列举诡辩论的具体例子诡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辩论技巧,旨在迷惑或误导听众,而不是寻求真理或合理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列举的诡辩论具体例子:1. 滑坡谬误:这种谬误发生在当一个人声称,如果某个行动被允许发生,那么就会出现一系列不好的结果。
例如,某人可能会说:如果我们允许同性婚姻合法化,那么接下来人们就会要求合法化婚外情和婚内虐待。
然而,这种论证忽略了同性婚姻与婚外情或婚内虐待之间的本质区别。
2. 以偏概全:这种诡辩论常见于个别案例被用来代表整个群体的论述中。
例如,某人可能会说:我听说有一位食品销售员在某地的餐厅附近发生了性犯罪,所以所有食品销售员都是犯罪者。
这样的论证忽视了大多数食品销售员是无辜的事实。
3. 人身攻击:这种诡辩论集中在对个人的攻击上,而不是对其主张或观点的辩论。
例如,某人可能会说:你是一个失败者,所以你的观点毫无价值。
这种论证方式无视了事实和逻辑,只是试图贬低对方的形象。
4. 红鞋理论:这种谬误发生在当一个人试图转移对话的焦点,并通过讨论一个无关紧要或次要的问题来掩盖真正的问题。
例如,如果两个人就气候变化进行辩论,其中一人可能会提出对方的鞋子的颜色有错。
这样的论证方式只是为了转移注意力,而不是真正解决问题。
5. 平行谬误:这种谬误发生在当一个人试图通过提出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情况来否定或反驳对方的观点。
例如,某人可能会说:如果你不同意强制佩戴安全帽,那么为什么你同意强制佩戴安全带?这样的论证方式忽略了佩戴安全带和安全帽具有不同的作用和风险。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诡辩论例子,它们旨在误导听众、迷惑对方,而非寻求真相和合理解决方案。
识别和避免这些诡辩论是重要的,以确保辩论过程中能推动理性讨论和真正的思考。
诡辩术60种诡辩方法
诡辩术60种诡辩方法诡辩术是指用各种花言巧语和欺骗手法来误导别人、搅混水、混淆视听的一种辩论技巧。
下面将介绍60种常见的诡辩方法。
1.沉默诡辩:保持沉默,不对问题作任何回应。
2.由讼诡辩:反驳对手观点时,把问题转变为对方的观点是否正确。
3.此其一诡辩:把一个问题简化为只讨论其中一个方面。
4.迁移诡辩:把与问题无关的话题带入辩论,以分散对手的注意力。
5.凤头诡辩:双方争论的点不同,却声称解决了对方的观点。
6.如无其事诡辩:对自己犯的错误置之不理,装作没有发生过。
7.长篇流水诡辩:用长篇累牍的辩论方式,把问题弄得复杂而混乱。
8.偷梁换柱诡辩:在讨论过程中改变问题的范围,使对手无法追踪。
9.指桑骂槐诡辩:专门攻击对手的个人形象和行为,而不是对问题进行讨论。
10.唱高调诡辩:故意提出过于理想化的解决方案,以期对手难以接受。
11.以毒攻毒诡辩:把对手观点的弱点转移到自己方,以掩盖自己的错误。
12.忽略微弱诡辩:忽略对手观点中微弱但有力的地方。
13.无所谓诡辩:对问题不作任何态度的表达,以达到逃避的目的。
14.偷换概念诡辩:将问题中的概念进行替换,使对方产生困惑。
15.以次充好诡辩:把自己的错误或缺点说成是对方的错误或缺点。
16.舆论攻击诡辩:故意制造舆论,以压倒对手的观点。
17.夸大或缩小诡辩:对问题进行夸大或缩小处理,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18.问题避重诡辩:不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转移话题避免回应。
19.无中生有诡辩:用无根据的说法去回答对手提出的观点。
20.移花接木诡辩:故意将对手的观点与其他观点混淆。
21.环形推理诡辩:用自己要证明的结论作为前提进行推理。
22.去粗取精诡辩:只回答问题的一些方面,忽略重点。
23.增加困难诡辩:故意给对方设置困难,使其难以回答问题。
24.公说公有理诡辩:假装自己只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而混淆视听。
25.巧辩诡辩:煞费苦心地追求演讲技艺,以掩盖自己的行为或观点。
26.扯淡诡辩:用很多废话来回答问题,使对手不知所云。
有关诡辩的历史故事
有关诡辩的历史故事历史上从来不乏能言善谈的人,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如簧巧舌,或把君王忽悠得言听计从、或把敌国忽悠得不敢妄动。
有时以一己之力便可以使天下太平,有时却也可以挑起两国纷争;有的人可以凭着自己的“忽悠”保全自身,有的人却死在了自己的“忽悠”之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有关诡辩的历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有关诡辩的历史故事篇一沈惟敬是明末一个非常能忽悠的人,他凭借着自己的忽悠制造了东亚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大骗局。
万历年间,日本出兵攻打朝鲜,朝鲜向明王朝求救。
因明朝当时西部也有战争,朝廷便找到了懂日语的沈惟敬出使朝鲜。
沈惟敬先是忽悠得日本兵暂时不敢轻举妄动,为明朝筹集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之后中日便交战。
在战争打得很艰难之时,两国决定和谈。
沈惟敬再次成了明朝的代表人。
面对日本提出的七项和约,沈惟敬一口答应了下来。
回到朝廷后却忽悠说日本答应向明朝称臣。
结果两国都非常高兴,却没想到都被沈惟敬这个小人给忽悠了。
所以后来两国发现都上了沈惟敬的当之时,都非常生气。
明朝廷便抓捕了沈惟敬,后来被斩首。
有关诡辩的历史故事篇二安禄山忽悠的本事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
他是一个胡人,早年偷羊被捕后,一番“你们为何要杀壮士”的忽悠言论就让张守珪对他另眼相待,并逐渐委以重任,甚至后来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
他在唐玄宗和杨贵妃面前表现的极为忠心,忽悠的唐玄宗对他深信不疑,给了他三镇节度使的权利。
以至于唐玄宗后来听到安禄山谋反之时怎么也不相信,直到一批又一批的人来报告安禄山谋反了,他才相信。
安禄山对唐玄宗的忽悠之深可想而知。
有关诡辩的历史故事篇三冯小宝就是女皇武则天那位著名的男宠,出家后改名薛怀义。
冯小宝生得好看,又机智幽默,因此武则天对他无比宠爱,甚至让他带领大军去攻打突厥。
冯小宝率军到了北漠之后,在草原上转了一圈,却没有遇到任何突厥军队,冯小宝很得意,便刻石记功而还。
回去后,冯小宝便开始忽悠武则天了,说自己是如何与突厥军队展开了决战,又如何取胜,过程又是如何的艰辛,把自己吹嘘得像是神勇无敌的大将军一样。
历史上那些让人气吐血的诡辩,中国的诡辩之术究竟有多强大?
历史上那些让人气吐血的诡辩,中国的诡辩之术究竟有多强大?说起诡辩,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究竟如何是诡辩,其实我们生活之中就有很多诡辩,比如亚里士多德记录的一则小言论:你打了自己养的狗,有人看见了,说,那条狗生了好几只崽,它是个父亲!而那只狗又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所以你打它就是在打你的父亲。
听上去很荒谬是不是,其实还有更'平易近人’的例子,比如你行你上啊,比如有人说猪=吃饭+睡觉,你=吃饭+睡觉+学习,所以,你=猪+学习。
这种偷换概念并且逻辑一塌糊涂的诡辩之术不仅在生活中到处都是,古代也有很多,这种毫无逻辑的诡辩有时候看上去挺好笑的,但要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特别是因此而落于下风的时候,就会让人很无语和生气了。
汉代的刘安在《淮南子·齐谷训》中写到,“诋文者处烦扰以为智,多为佹辩。
久稽而不决,无益于讼。
”这里的佹辩就是诡辩。
《史记》中也提到“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汉书》中说“心刻深、好法律,持诡辩以中人。
”从这些史料中可以得知,诡辩古来有之,而且大家也很明白诡辩的定义,就是那些似是而非、颠倒黑白的议论。
虽然有时候听着好像是正确的,很有道理,也很有逻辑,但其实这种言论很经不起推敲,简而言之,就是放屁!白马非马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个诡辩故事,就是白马非马的故事了,提出这一命题的作者公孙龙和他的名家可以算是中国诡辩的鼻祖流派。
公孙龙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他能言善辩,曾做过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的门客,著有《公孙龙子》一书。
由于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导致各国之间互相争夺人才变得十分流行,各诸侯国君主都以名而取士,但他们忽略了很多真才实学的贤才,那个时候,多得是徒有其名的人在骗吃骗喝。
基于这种情况,公孙龙做了一道白马非马的命题来讽喻天下,当年公孙龙和孔子的七代孙孔穿就这一命题进行过辩论。
当时,孔穿路过赵国,因为先前听闻过公孙龙白马非马的言论,于是专程到平原君处找公孙龙辩论,见面后,孔穿首先发难:“我不认同你的歪理邪说,啥白马非马,白马就是马嘛,你名声在外,如果现在放弃这套论断我就拜你为师如何,我可是孔子孙子!”公孙龙不甘示弱:“你在这瞎唠什么,我就是靠这白马吃饭的,你叫我自己砸饭碗吗?再说了,你要拜我为师那就是承认你才学不如我,怎么反倒先教育起我来了?”不等孔穿回应,公孙龙继续进攻:“当年你曾N代的祖父孔子都赞同我的学说,你有啥好反对的,还有,当年楚王曾经拉弓搭箭,在云梦泽广野上射猎蛟龙犀牛等巨兽,但是不慎把弓弄丢了,随从们请求去把弓找回来,楚王说:楚国的国王丢了弓,也是楚国的人拾到的,又何必多此一举呢?孔子听到这件事时便评论着说:楚王似乎讲仁义了,但却讲得不到家,应该说人丢了弓,人拾到就是了,又何必限定是楚国的人呢?由此看来,您的先祖孔子是把楚人与人区别开来的,既然肯定了孔子把楚人与人区别开来的主张,却反而反对我把白马与马区别开来的主张,这是你小子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
世界著名诡辩故事2
世界著名诡辩故事2陈平巧辩反升官陈平投降汉朝以后,汉王刘邦任命他为都尉,对他十分信任。
这时,周勃、灌婴等疾贤妒能之人就无中生有地诋毁陈平说:“陈平虽然长相姣美,像戴着帽子的玉石一般,但他肚子里没什么奇谋异策。
我们听说陈平在老家时,和他的嫂子私通;在魏国做事不能容身,才逃出来归顺了楚王;归顺楚王后因不合心意,就又逃出来投降汉王。
现在大王器重他,让他做了高官,派他监督各部将领。
可我们听说陈平接受将领们的行贿,多贿者就得到好待遇,少贿者待遇就差。
总之,陈平是个反复无常的乱臣,希望大王不要轻信他,应该对他的言行认真审查。
”汉王于是召来陈平责问:“先生侍奉魏王未能投合,就离开魏国来投奔楚国,现在又跟随我做事。
讲信用的人怎么能这样三心二意呢?”陈平说:“我追随魏王,魏王不能采纳我的主张,我因此离开他。
而楚王不能信任别人,他所任用的不是项氏本家就是他老婆的兄弟,即使是奇谋之士他也不能重用,我为此才离开他。
我听说汉王重用人才,因此前来归降大王。
我孤身一人前来,形单影只,不接受钱财便无法生活。
如果我的计谋确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加以采纳,如果没有什么值得采纳的,我收受的金钱还在,可以封存起来送交官府,我也请求辞职回家。
”汉王听完这一席话,看出陈平是胸怀大志,深谋远虑的人,忙向陈平道歉,重重地赏赐他,任命他为护军中尉,所有将帅都受他监督。
之后,将领们再也不敢对他指手画脚了。
多多益善韩信大张旗鼓攻齐地,十面埋伏围霸王,替刘邦打下天下,刘邦很是敬重他。
刘邦当了皇帝后,感到韩信的势力太大,对自己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便借机削去了他的兵权,让他在京城做官,变相地把他软禁在京城。
一次,刘邦和韩信闲聊,谈起将领们的能力时,刘邦试探着问韩信:“依你看,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陛下,您能够带十万兵。
”刘邦感到韩信太看轻自己了,继续又问:“那么,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颇为自负地说:“大将带兵,多多益善!”刘邦觉得他眼中根本就没有他这个皇帝,便也笑着说:“你既然能力这么大,甚至比我强,可你为什么被我捉住了呢?”韩信这才感到触犯了皇帝,灵机一动,话锋一转,说:“陛下您虽不善于带兵,却善于统率领将,这就是我被您捉住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里的诡辩术2007-05-15 22:30实例分析你想学什么有一个青年跋涉千山万水,来到大西洋百慕大群岛三角海域中的一个小岛上,去找隐居在那里的一位哲学家,目的是想学些深奥的知识。
见到这位哲学家后,青年说明了来意。
不料这位哲学家是位诡辩大师,几句话就把那青年弄得糊里糊涂。
哲学家:你是想学知识的?青年:是的。
哲学家: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是你想学的吗?青年:不,我不想学已经知道的东西。
哲学家:那么,你是想学你不知道的东西了?青年:是的,我想学我所不知道的东西。
哲学家:如果你根本不知道有马,你能想到要学习关于马的知识吗?青年:不,不可能想学关于马的知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有马。
但是,哲学家啊,我是知道有马的,人世间确实有马这种动物存在。
哲学家:且慢,我问你什么,你回答我什么,你不要岔到其他地方去。
让我再问你:如果你不知道百慕大三角海域中有一座神秘的小岛,你能想到要去学习关于这个小岛的知识吗?青年:不会想去学习关于我根本不知道的小岛的知识。
哲学家:在太阳系小星带有一颗外星人发射的“外星人造小行星”,这颗小行星你当然不知道。
你能想到要学习关于这颗小行星的知识吗?青年:不,不可能想要学习关于它的知识。
哲学家:那么,你不知道的东西,也不是你想学习的东西?青年:是的。
哲学家:你刚才说,你已经知道的东西,不是你想学习的东西;现在你又说,你不知道的东西,也不是你想学的东西;而事物总不外乎是你已经知道的东西,或者是你还不知道的东西;所以,没有什么东西是你想学习的了。
青年:是这样的吧?!哲学家:如果没有什么东西是你想学习的,那么,你来到这里又是为了什么呢?经过哲学家这番诡辩,这位青年似乎也搞不清楚他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来的。
这位哲学家不愧为偷换概念的魔术师。
那么,他是用什么“魔术”把一个向他求知识的青年诱入其设下的陷阱而不能自拔?让我们略作分析。
从哲学家开头提出的三问和青年作出的三答可以看出,他们最初讨论的问题是:你是否想学习关于你已知其存在的事物的知识?这个问题实际上又包含两个小问题:①你已知某事物存在,而且你已经掌握了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识,你是否还想学习?②你已知某事物存在,但你尚未掌握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识,你是否想学习?对前一个问题,青年的回答是否定的,对后一个问题,青年的回答是肯定的。
在这段对话中,二人所使用的“东西”一词,表达的都是“知识”的概念。
岂知哲学家紧接着又以三个假设句的形式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你是否想学习关于你尚不知其存在的事物的知识?这就偷换了原来讨论的问题。
青年对于这个问题作了否定的回答。
于是哲学家又问:“那么,你不知道的东西,也不是你想学习的东西了?”这又偷换了概念。
本来“东西”一词在前面是表达“知识”的概念,在这里,哲学家把它偷换为表达“事物”的概念。
青年没有看出这一点,他被上面接连的三个问句弄慒了,结果上了当,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接着哲学家又在“东西”这同一个语词形式内塞进了“知识”和“事物”两个不同概念,迫使青年不得不违背初衷地接受他得出的“没有什么东西是你想学习的”结论。
这位青年就是这样被哲学家弄得昏头昏脑,自己也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我根本不认识孙中山一位中学老师给学生讲中国近代史,在课堂提问时向某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是怎样认识孙中山的?”这位学生居然回答说:“我根本不认识孙中山。
”全班同学听了这个回答哄堂大笑,老师也被弄得啼笑皆非。
逻辑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在老师提问中的“认识”一词,表达的概念是“评价”或“理解”。
提问的意思是说,学习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事迹之后,应当怎样来评价孙中山这个历史人物;而在学生回答中的“认识”一词,指的是“亲眼见到”或“亲自交往过”。
回答的意思是说,我从来没有亲眼见到孙中山。
显然,学生的回答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如果是由于功课没有学好而故意地这样回答,就是地道的诡辩。
面条我没有吃某公擅长诡辩,又喜欢占小便宜。
有一次他去饭馆吃饭,先要的是面条,服务员端来的是辣面,他不想吃,就让服务员换了一盘包子,吃过之后不付款就走。
服务员对他说:“您吃的包子还没有交钱呢!”此人说:“我吃的包子是用面条换的。
”服务员说:“面条你也没有交钱。
”此人又说:“面条我没有吃呀!”气得服务员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位“白吃”先生玩弄的诡辩把戏有两处颇迷惑人:一是“包子是用面条换的”,按照通常的理解,“以物易物”的交易是用不着付钱的;二是“面条我没有吃”,既然没吃,也就无须交钱。
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虽然你没有吃面条,但由于没有付款,面条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店主,因而你用面条换来的包子也还是店主的,所以吃了包子必须交钱。
在这里,“白吃”先生用“包子是用面条换的”这句话作掩护,偷换了包子“所有权”的概念。
你有什么了不起的从前有一个人,他的爸爸做了大官,儿子中了状元,唯独他什么官也没有做。
因此,爸爸和儿子都看不起他,平时难免对他说些讥讽、嘲笑的话。
但此人颇有自我解嘲的本领,当爸爸嗤笑他时,他就对爸爸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得多。
”当儿子嗤笑他时,他就对儿子说:“你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的爸爸比你的爸爸强得多。
”一番话把爸爸和儿子都说乐了。
形式逻辑讲概念间的关系是指外延关系,其中有一种叫“同一关系”。
所谓同一关系是两个(或多于两个)概念所指称的是同一个对象,但涵义不一样。
这是因为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或不同的关系去反映同一个对象。
例如,同一个人相对于和他爸爸的关系来说“是儿子”,相对于和他儿子的关系来说又“是爸爸”。
上面那个自我解嘲的人就是这样。
当他对爸爸说“你的儿子”和对儿子说“你的爸爸”时,实际上指的都是他自己。
用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来看,他既不如爸爸又不如儿子。
但他不这样说,而是换成另外一种说法。
经他这么一说,他的短处变成了长处,缺点变成了优点,似的情况反倒比爸爸和儿子都优越。
从逻辑上看,他是利用了概念的灵活性为自己辩护,可谓是巧妙的诡辩。
一个人有三个头某甲对某乙说:“我能证明‘一个人有三个头’。
”乙说:“愿闻高见。
”甲说:“每个人有一个头,没有人有两个头,一个人比没有人多一个头,所以,一个人有三个头。
”乙虽然知道甲的论证是错误的,但不能指出错在何处。
在甲的论证中,从字面上看“没有人”这三个字前后出现两次,但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在“没有人有两个头”中,“没有”是一个否定词,它否定的是“有人有两个头”这一判断,意思是说“任何人都没有两个头”。
这个全称否定判断的主项是“人’,不是“没有人”;而在“一个人比没有人多一个头”中,“没有”这个否定词否定的是“人”这个概念,因而“没有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个独立的否定概念——“无人”,即“一个人也没有”。
如果前面的“没有人”和后面的“没有人”意思一样,则“没有人有两个头”就是一个虚假的判断。
所以,甲的论证是利用字面或语词的相同,暗中偷换了概念,从而得出了荒谬的结论。
你是头上有角的人古希腊著名诡辩家欧布利德斯有一次对一个人说:“你没有失掉的东西,就是你有的东西,对不对?”那人回答:“当然对呀!”接着欧布利德斯又说:“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那你就是头上有角的人了。
”那个人被弄得莫名其妙,知道受了愚弄,又说不出所以然,不知怎样反驳欧布利德斯。
欧布利德斯的诡辩就在于,前一个“没有失掉”指的是你原来就有的东西仍然存在,后一个“没有失掉”指的是你根本没有的东西也仍然存在。
这是强加于人,因为从来没有的东西,不存在“失掉”或“没有失掉”的问题。
可以看出,在欧布利德斯的议论中,“没有失掉”这个词,前后表达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大胆刁民,本官何曾亏了你从前有一个县官要买金锭,店家遵命送来两只金锭。
县官问:“这两只金锭要多少钱?”店家答:“太爷要买,小人只按半价出售。
”县官收只,还给店家一只。
过了许多日子,他不还帐,店家便说:“请太爷赏给小人金锭价款。
”县官装作不解的样子说:“不是早已给了你吗?”店家说:“小人从没有拿到啊!”县官拍案大怒道:“大胆刁民,本官要你两只金锭,你说只收半价,我已把一只还给了你,就折合那一半的价钱,本官何曾亏了你!”店家听罢,苦不堪言。
这位县太爷为了勒索钱财,绞尽脑汁想办法讹人。
他的话乍听起来似乎有理。
我们假定原先每只金锭1000 元,店家说只按半价出售,即每只降为500 元。
现在县官不是把两只金锭都留下,而是只留下一只,把另一只仍按1000 元计算退还给店家,其中500 元是减了半价之后的金锭的价钱,余下的500 元作为自己留下的那只金锭的价款付给了店家。
这里的奥秘就在于,首先,退还的那只金锭不应仍按1000 元计算;其次,这只金锭原先并没有付钱(如果原先已经付了1000 元,减了半价之后也就无须退还了),因而它仍然是店家的而不属于县官,怎么能用它折合留下的那只金锭的价钱呢?把原来属于别人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来顶帐,这就是县官玩弄的强词夺理的诡辩。
从概念的角度看,就是故意混淆概念,即把“还给了你一只金锭”等同于“还给了你一只金锭的价款”。
天机不可泄露从前,有三个秀才进京赶考,途中遇到一个人称“活神仙”的算命先生,便前去求教:“我们此番能考中几个?”算命先生闭上眼睛掐算了一会儿,然后竖起一根指头。
三个秀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请求说清楚一点。
算命先生说:“天机不可泄露,以后你们自会明白。
”后来三个秀才只考中了一个,那人特来酬谢,一见面就夸奖说:“先生料事如神,果然名不虚传。
”还学着当初算命先生那样竖起一根指头说:“确实‘只中一个’。
”秀才走后,算命先生的老婆问他:“你怎么算得这么灵呢?”算命先生嘿嘿一笑说:“你不懂其中的奥妙,竖一根指头,可以多种解释:如果三人都考中,那就是‘一律考中’;要是都没有考中,那就是‘一律落榜’;要是考中一人,那就是‘一个考中’;要是考中两人,那就是‘一人落榜’。
不管事实上是哪种情况,都能证明我算的是对的。
”老婆听后高兴地说:“你的鬼点子真多,我算是服了你了。
”利用多义词、主观地应用概念的灵活性,是一种狡猾的诡辩手法。
诡辩论者在议论中常常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模棱多可,含糊不清,以便见机行事,给自己留下任意解释的余地。
这位算命先生正是利用在特殊情况下“一”的多义性进行诡辩,并以此骗取他人的钱财。
你现在不是也在讲话吗一个电影院里正在放电影,观众席上有几个人高声说话,旁边的一位观众劝他们说:“请你们不要讲话,好吗?”其中一个小伙子倒打一耙说:“嘿嘿,你现在不是也在讲话吗?”在公共场所看电影时大声说话,妨碍别人看电影,是一种违反起码的社会公德的行为。
对这种行为提出批评是完全正确的。
这位青年同志不但不接受批评,反而指责批评者“也在讲话”,这就把看电影时的“大声讲话”同制止这种行为的“讲话”以及同一般的“开口对人讲话”混为一谈,是纯属故意混淆概念的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