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结构展示与分析
桁架机械手结构和设计分析
桁架机械手结构和设计分析根据组成结构的不同,可以将机械手分为关节机械手、桁架机械手等不同的类型。
在机床领域应用桁架机械手,可代替人工开展上、下料工作。
作为自动化设备的桁架机械手,具有高效、稳定、高精度、高强度、操作简单、性价比高的优势,在工业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桁架机械手的结构组成目前我国机械加工领域,很多均是采取人工或者是专用机械来开展机床上下料,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加工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人工或者是专用机械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不足,如生产效率较低、柔性不够、占地面积大、人工劳动强度大等,无法实现大批量生产,基于此,迫切需要对桁架机械手进行应用。
机床制造过程中有效运用桁架机械手,是实现自动化生产的主要策略,同时与集成加工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便可以开展上下料、工程转序、工件翻转等生产线上的相关工作。
桁架机械手的结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3个,即主体、控制系统以及驱动系统。
首先,主体。
桁架机械手的主体部分,多为龙门式结构,主要由基座、十字滑座、过渡连接板、z向滑枕、y向横梁、立柱以及导轨等组成。
交流伺服电动机借助蜗轮减速器来驱动齿轮与z向滑枕、y 向横梁上固定的齿条进行滑动,从而实现在z向上的直线运动,并驱动z向滑枕、十字滑座等质量较轻的移动部件沿着导轨进行快速运动。
滑枕多为铝合金拉制型材,横梁多为方钢型材,将齿条、导轨安装在横梁上,通过导轨与滚轮的接触,使得桁架机械手悬挂在横梁上。
其次,控制系统。
对于桁架机械手来说,其控制核心主要通过各种工业控制器来得以实现,如单片机、运动控制或者是PLC等。
借助控制器,对按钮、各种传感器等提供的输入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经过相应逻辑判断之后,对指示灯、电动驱动器或继电器等各种输出元件下达执行命令,使桁架机械手完成X轴、Y轴、Z轴的联合运动,从而实现一整套作业流程的全自动化。
控制系统的有效运算,是实现桁架机械手高效运行的重要前提。
最后,驱动系统。
桁架机械手的各部分,均设有执行机构,可以是手指,也可以是手臂,主要负责确定物料的抓取角度、装夹物料。
机械手臂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机械手臂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摘要: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移,工业机器人凭借其较高的灵敏度、较大的工作空间以及简单便捷的结构,在工业领域备受青睐,极大的提升了工厂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机械手臂作为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以及性能,直接关系到工业机器人运行效率的发挥。
因此文章重点就机械手臂结构设计与性能展开相关探讨。
关键词:机械手臂结构;设计;性能随着工业政策的宣贯普及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受到广泛的重视。
对于许多中小企业来说,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是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基础。
工业机器人则是智能化的典型代表,其在企业自动化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机械手臂是工业机器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要强化其结构设计工作,以便于充分发挥其性能。
一、机械手臂的机械结构纵观工业机器人机械手臂的整个发展过程可知,传统机械设备往往需要占据较大的使用空间,很难在某些较狭窄的工业场所或车间使用,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某部分可使用空间较为狭窄的特殊工业生产场合却需要更大程度地解放劳动力,因此,自由度更高、灵活性更强、空间使用面积更小的机械手臂的结构设计和功能研究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机械结构作为机械手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控制机械手臂的实际使用过程和工作效率,首先需要对机械手臂的机械结构进行研究,探讨其动力传递方法和动力源。
通常情况下,依赖于电路传动的机械手臂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范围,齿轮式、连杆式和绳索式等多样化的动力传递方法使其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在此过程中,齿轮式作为电路传动机械手臂的最主要使用结构,具有结构紧凑、灵活性较强、承载力较高和精确度较好等重要优势。
但与此同时,齿轮式机械手臂在其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减速器,因此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占用空间较大和质量较大等不良缺陷。
此外,随着现代社会电力电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部分机械手臂在其特殊关节结构中安装了一定数量的电机,这在极大程度上大幅度提升了机械手臂的运行准确度和安全性。
《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课程整体设计
( ) 生 了 解 机 械 部 件 的 拆 卸 和 装 配 的 全 过 程 . 使 用 机 械 拆 装 ] 1学 会 二 具 对部 件 进 行 拆 装 和调 整 ( ) 生 能识 别 典 型 机 械 零 部 件 , 能 解 释 机 械零 部 件 的 功 能 、 作 2学 并 T 原 理 、 术 参数 及 其 运 动方 式 。 技 ( ) 分 析 与 设计 一 般 复杂 程 度 的机 械传 动 结 构 。 3能
务 引 领 和 行 动 导 向 , 进 学 生 多 元 智 能 发 展 , 调 综 合 职业 能 力 培 养 , 促 强 使 学 生 掌 握 正 确 的 学 习 和 丁 作 方 法 . 立 良 好 的 职 业 意 识 , 其 职 业 能 力 树 为
进 一 步 发 展 奠 定 良好 的 基 础 。
l图 分 类 号 :G4 7 f I 2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0 9 8 3 (0 0 0 — 1 5 0 1 0 — 6 1 2 1 )4 0 1 — 2
兴 趣 人 手 , 过 任 务 引 领 以 及 项 目教 学 方 法 使 学 生 通 过 学 习 达 到 课 程 通
本 课程 开 没的 时 间 跨 度
业 课 程 过度 、 上 启 下 的 一 承 门课 程 。 因 此 它 必 然 是 存 院 校 机 械 设 计 制 造 类 、 电设 备 类 专 业 丁 学 结 合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下 , 过 社 会 调 研 、 请 行 业 机 通 邀 企 业 实 践 专 家 对 谈 专 业 所 涵 盖 的 岗位 进 行 r作 任 务 和 职 业 能 力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开 发 的 一 门 课 程 本 课 程 设 计 贯 彻 了 教 学 过 程 理 论 与 实 践 柏 结 合 、 习 内 容 与 职 业 岗 学
在《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课程里参观设置
在《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课程里的参观设置刍议摘要:当前,高职院校进行的课程改革,将专业理论课程中的实践比例大幅度提高。
就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参观在该课程里的设置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实践;参观;设置《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是根据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对传统的力学和机械设计基础进行整合的课程,它是机械制造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内容包括:1.机械中的常用机构认知与分析;2.机械系统结构分析及拆装;3.机械传动装置及零部件设计三大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能从整体上认识机械系统的结构组成,懂得机械传动原理,会分析各种传动机构的特点和适用场合,能识别机械零部件并懂得其作用,能设计一般复杂程度的机械传动结构,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查找和利用资源的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工作、协作完成项目任务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我建构完成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社会能力。
所以,教学过程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从做中学”的原则,突出实践导向,按照应用知识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实践是增加感性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对学习该课程起着积极的作用,该课程的实践部分除了用来做实验(齿轮参数基本计算等)、完成项目练习(轴系零部件的结构分析等)之外,笔者发现带学生到企业参观受益匪浅。
下面就实践教学中的参观在该课程中的设置谈谈经验与体会。
一、设置参观的企业通常《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课程开设在学生进校学习的第二和第三两个学期,第二学期学习:1.机械中的常用机构认知与分析;2.机械系统结构分析及拆装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中常用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间歇运动等机构在机器上常见,第二部分中的带传动、链传动及齿轮传动等在机器上也常用,这些就决定了要参观企业的性质,即必须要有切削加工生产部分。
结合该课程在后一学期完成该课程的第三部分:机械传动装置及零部件设计的教学任务(减速器设计),要参观的企业应该是某种机器产品的生产企业。
盾构机械设计与优化分析
盾构机械设计与优化分析盾构机是一种用于地下隧道开挖的重型机械设备,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等优点。
盾构机的设计与优化分析是确保盾构机能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稳定工作、提高开挖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从盾构机械设计与优化分析的角度,介绍盾构机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要点和优化方法。
一、盾构机的结构盾构机主要由刀盘、刀盘推进系统、导轨、螺旋输送机、支架等主要部件组成。
刀盘是盾构机的核心部件,由刀具、铰接机架和剪刀臂等组成。
刀盘推进系统用于推进盾构机,通常包括压力室、液压缸等,通过推进液压缸的工作,实现盾构机的前进。
二、盾构机的工作原理盾构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刀盘的旋转和推进系统的推力,在地下挖掘出需要的隧道。
首先,盾构机将刀盘推进到工作面,并通过刀盘旋转将地层削掉。
然后,通过刀盘推进系统的推力,将挖出的土石材料推送到螺旋输送机,再由螺旋输送机将土石材料输送至出口。
三、盾构机械设计要点1. 可靠性设计:盾构机作业环境复杂,容易受到地质条件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在盾构机的设计中,需考虑其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盾构机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正常运行。
2. 自动化设计:现代盾构机普遍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实现对整个开挖过程的自动控制。
因此,在盾构机的设计中,需要考虑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以提高盾构机的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3. 节能设计:盾构机作业消耗大量能源,因此,在盾构机的设计中,需注重节能设计,通过提高机械传动效率、减少能量损失等方式,降低盾构机的能耗。
四、盾构机优化方法1. 结构优化:通过对盾构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提高盾构机的刚度和稳定性,减少振动和变形,提高盾构机的工作效率。
2. 液压系统优化:盾构机的液压系统是保证盾构机正常工作的关键。
通过优化液压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液压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从而提高盾构机的工作性能。
3. 机械传动系统优化:通过优化盾构机的机械传动系统,改善传动效率,减少能量损失,提高盾构机的动力输出和工作效率。
机械设计的基本与实践 项目二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练习
试绘制鄂式破碎机的机构运动简图
解: (1)认真研究机构的结构及动作原理,分清固定件,确定主动件,其余则都为从动件。 图示的颚式破碎机中,带轮5和偏心轴2固接在一起绕轴心A转动,偏心轴2带动颚3绕轴心B相对转 动,动颚3与机架1之间装有肘板4,动颚运动时就可不断地破碎矿石。由此可知,机架1、原动件(偏 心轴)2、从动件为(动颚)3和肘板4,四个构件组成平面四杆机构。 (2)循着运动传递的路线,搞清各构件相对运动的性质,确定运动副的种类。 偏心轴2与机架1绕轴心A相对转动,偏心轴2与动颚3绕轴心B相对转动,动颚3与肘板4绕轴心C相对 转动,肘板4与机架1绕轴心D相对转动 。由此可知,整个机构有A、B、C、D四个转动副。 (3)测量出运动副间的相对位置。 (4)选择视图平面、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对于平面机构,选构件运动平面为视图平面,因其已可将平面机构表达清楚,故不需再选辅助视 图平面。所以本例选择图所在平面为视图平面。 根据图纸的大小、实际机构的大小和能清楚表达机构的结构为依据,选择长度比例尺。 在图中,过机架A、D两点作坐标系xAy,画转动副A、B、C、D,各转动副间距离按比例计算。原动 件2与y轴的夹角φ 可自行决定。用简单线条连成构件2、3、4及机架1,在原动件2上标注带箭头的圆
那么,两个构件通过运动副连接以后,一部分运动就受到限制,运动的可能性就会减少。 即引入了约束,其自由度减少了。分析一下,转动副移动副平面高副各引入了几个约束, 保留了几个自由度。
1.转动副
限制两个自由度(即引入两个约束):(两个移动) 保留一个自由度 (转动)
2.移动副
限制两个自由度(即引入两个约束): (一个移动,一个转动) 保留一个自由度 (移动 )
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按照比例,准确表达各个运动副之间的相对位置,.
机械结构的模态分析与设计优化
机械结构的模态分析与设计优化导言:机械结构是各种机械设备中的核心部分,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机器的使用寿命、稳定性和效率。
在设计过程中,进行模态分析并进行优化设计是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介绍机械结构的模态分析方法,并探讨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提高机械结构的性能。
一、模态分析的意义模态分析是指通过计算机模型研究机械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包括自然频率、振型和振幅等。
它的主要意义有以下几点:1. 预测结构的自然频率:自然频率是指机械结构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固有的振动频率。
通过模态分析,可以预测结构的自然频率,从而避免共振问题的发生。
2. 优化结构设计:通过模态分析,可以得到结构的振型信息,了解结构的强度、刚度等特性,从而指导优化结构设计。
3. 预测结构的工作状态:模态分析还可以预测机械结构在工作状态下的振动情况,对于提前发现问题、减少结构疲劳损伤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二、模态分析的方法目前常用的模态分析方法有有限元法和试验法两种。
1. 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一种通过离散化处理将连续体分解为有限个简单子单元,再将它们组合起来近似描述整个结构的方法。
利用有限元软件,可以通过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自然频率和振型。
2. 试验法:试验法是通过实际测试手段获取结构的振动信息,并进行分析的方法。
利用振动传感器和频谱分析仪等设备,可以获取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幅响应,从而得到结构的自然频率和振型。
三、设计优化的方法基于模态分析结果,可以通过设计优化方法提高机械结构的性能,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 材料优化:可以通过改变机械结构的材料,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强度,从而改变结构的自然频率和振型。
2. 结构优化:可以通过改变机械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优化结构的刚度分布,减小共振问题的发生。
3. 阻尼优化:可以通过添加阻尼材料或改变结构的几何形状,提高结构的阻尼能力,减小振动势能的积累,减小结构的共振幅值。
4. 调节质量分布:可以通过调整结构的质量分布,改变结构的振动模态,从而减小共振现象的发生。
浅谈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
浅谈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是机械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到了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运行等多个方面。
在机械设计中,结构的设计是最为基础和关键的一环。
好的机械结构设计可以确保机械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的工作状态,提高其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结构分析也是机械设计的必要环节,通过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可以预测结构的性能和寿命,指导设计优化和制造工艺的改进。
因此,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不仅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也是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文将从机械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入手,深入探讨机械结构设计和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帮助读者全面掌握机械结构设计与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结构设计原理机械结构设计原理是机械工程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它是通过对机械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来进行机械结构设计的过程。
机械结构设计原理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强度学和刚度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原理是机械结构设计的基础,能够为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支持。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静力学是最基础的原理之一。
静力学研究机械系统在静态平衡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和力的平衡。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静力学可以用于计算机械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荷载情况和材料受力情况,为机械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动力学是机械结构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动力学研究机械系统在动态工况下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动力学可以用于计算机械系统的动态响应和振动特性,评估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强度学是机械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强度学研究材料的抗拉、抗压、抗弯等性能,并且通过应力和应变的计算来评估机械系统的强度和刚度。
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强度学可以用于计算机械系统的材料受力情况,为机械系统的设计提供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支持。
刚度学是机械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刚度学研究机械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情况,并通过变形的计算来评估机械系统的刚度和稳定性。
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简介: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是现代机械工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分析,能够提高机械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和维修难度。
本文将从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流程、结构设计基本原则、结构分析方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希望能够对读者在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方面有所启发。
一、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流程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流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设计和详细设计。
1. 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设计师需要明确零部件的功能要求、工作环境、使用寿命等相关因素。
通过对这些需求的分析,可以确定零部件的基本结构形式和性能指标。
2. 概念设计:在概念设计阶段,设计师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初步的结构设计。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创新和选择,设计师需要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创造力,找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评比。
最终选择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概念设计方案,作为后续详细设计的基础。
3. 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对概念设计方案进行细化和优化。
包括确定零部件的具体尺寸、材料和工艺要求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一些结构分析,确保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在详细设计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样机制造和测试,对设计进行验证和修正。
二、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机械零部件的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设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1. 简洁性:结构设计应该尽量简洁,避免多余的复杂性。
简洁的设计不仅能够降低制造成本,还可以减少零部件的运动摩擦和能量损失,提高机械系统的传动效率。
2. 刚度与强度:结构设计应该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来承受工作负荷和环境力学影响。
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工况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以及合理的加工工艺,确保零部件在工作中不会出现过大的变形和破坏。
3. 可制造性:结构设计应该符合现有的加工工艺和设备能力。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工艺的可行性,减少加工难度和成本。
同时,还应该注意材料的可获得性和成本,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满足设计的要求。
农业采摘机器人机械臂结构设计与分析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评估,可以总结出机械臂的优劣势以及需要改进的 方向。例如,如果机械臂的抓取精度较高但移动速度较慢,可能需要优化其传动 系统以提高移动速度;如果机械臂的移动速度较快但抓取精度较低,可能需要改 进其末端执行器设计以提高抓取精度。
四、结论
农业采摘机器人机械臂结构设计与分析是提高采摘效率和精度的关键。本次 演示通过对机械臂结构、运动原理、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详细阐述,强调了农业采 摘机器人机械臂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优化机械臂性能,未来的研究 应以下几个方面:1)改进传动系统设计以提高移动速度和抓取精度;2)研发更 高效的末端执行器以提高采摘效率;3)
结合机器视觉和技术实现对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果实自动识别和抓取; 4)完善机械臂的自我保护和故障诊断功能以提高其可靠性和耐用性。通过对这 些方向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农业采摘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内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采摘机器人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 次演示将聚焦于农业采摘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机械臂,探讨其结构设计的关键 因素,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3、机械臂结构设计的未来发展 趋势和挑战
未来,机械臂结构设计将朝着轻质、高强度、多功能、人性化和环保等方向 发展。在材料选用上,将更多地采用高性能轻质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铝合 金等;在结构设计上,将更加注重人体工学和空间利用率的提高;在功能上,将 更多地引入多种传感器和执行器,提高机械臂的感知能力和动作精度;在人性化 设计上,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操作便捷性;在环保方面,将更多地采用节能环 保材料和方法,降低机械臂的生整体结构需根据采摘对象和作业环境进行设计。一般而言,机械臂 应具备大范围的运动能力,以覆盖广阔的采摘区域。同时,为了方便操作和维护, 机械臂结构应简洁、易于拆卸。
机械手的机械结构设计与精度分析
机械手的机械结构设计与精度分析一、引言机械手作为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在现代工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完成复杂的操作,如抓取、搬运、组装等,广泛应用于生产线自动化以及其他领域。
机械手的机械结构设计以及精度分析对其工作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机械手的机械结构设计与精度分析。
二、机械手的机械结构设计1. 关节结构设计机械手的关节结构设计是机械手设计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
关节的设计需要兼顾结构的刚性和运动的灵活性。
常见的关节结构包括球面关节、回转关节和滑动关节等。
在设计中,需考虑关节的承载能力、运动范围和摩擦等因素,以保证关节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运动链设计运动链是机械手的运动组织结构,决定了机械手的工作空间和自由度。
运动链的设计需要满足机械手工作的要求,如抓取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工作速度等。
常见的运动链结构有串联结构、并联结构和混合结构等。
在设计中,需平衡机械结构的复杂性和运动灵活性,以提高机械手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3. 结构材料选择机械手的结构材料选择直接关系到机械手的刚性和重量。
常见的结构材料有钢、铝合金和碳纤维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根据机械手的工作环境和负载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高刚性和低重量的材料能够提高机械手的工作精度和速度,同时也增加了机械手的成本。
三、机械手的精度分析1. 误差来源分析机械手的精度主要受到结构误差、运动误差和传感器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结构误差包括制造和装配误差,运动误差包括机械间隙和传动误差等。
传感器误差包括测量误差和漂移误差等。
2. 精度评估方法机械手的精度评估方法通常包括静态精度和动态精度。
静态精度是指机械手在静止状态下达到的精度,可以通过点位误差和重复定位误差等指标进行评估。
动态精度是指机械手在运动状态下达到的精度,可以通过轨迹精度和速度误差等指标进行评估。
3. 精度优化方法为提高机械手的精度,可以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方法。
例如,通过加强关节的刚性和减小结构误差来提高静态精度;通过控制机械间隙和传动系统的精度来提高动态精度;通过使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改进控制算法来减小传感器误差等。
可穿戴辅助机械腿结构设计与分析论文设计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绪论 (3)1.1 课题背景 (3)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3)1.3 可穿戴辅助机械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1.4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8)1.5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8)2 可穿戴辅助机械腿传动方案设计 (9)2.1传动方案的选择 (9)2.2 可穿戴辅助机械腿关节转矩的计算 (10)2.2.1 关节一 (10)2.2.2关节二 (11)2.2.3关节三 (11)2.2.4关节四 (11)2.2.5关节五 (11)2.2.6关节六 (11)2.3减速器选型 (12)2.4电机选型 (12)2.5电机发热校核 (13)2.6本章小结 (14)3 可穿戴辅助机械腿的结构设计 (14)3.1 人体腿部生物原型介绍 (14)3.1.1人体腿部运动原理 (14)3.1.2人体腿部尺寸结构 (15)3.1.3 人体下肢主要关节的运动特性 (16)3.2 可穿戴辅助机械腿模型的建立 (17)3.2.1 可穿戴辅助机械腿的结构特点 (17)3.2.2 可穿戴辅助机械腿的整体设计 (18)3.3 可穿戴辅助机械腿的结构分析 (19)3.3.1 髋关节结构分析 (19)3.3.2 膝关节结构分析 (20)3.3.3踝关节结构分析 (20)3.3.4 大腿、小腿结构分析 (21)3.4 本章小结 (22)4 可穿戴辅助机械腿强度校核 (22)4.1 solidwork simulation插件的简单介绍 (22)4.2 髋关节冠状面旋转运动减速器壳体强度校核 (23)4.2.1模型 (23)4.2.2 材料设置 (24)4.2.3 夹具设置和载荷设置 (24)4.2.4 网格划分 (25)4.2.5 结果分析 (26)4.3 髋关节冠状面旋转运动减速器连接件强度校核 (26)4.3.1模型 (26)4.3.2 材料设置 (27)4.3.3 夹具设置和载荷设置 (27)4.3.4 网格划分 (28)4.3.5 结果分析 (29)4.4 髋关节冠状面减速器壳体与矢状面减速器壳体连接件强度校核 (29)4.4.1模型 (29)4.4.2 材料设置 (30)4.4.3 夹具设置和载荷设置 (30)4.4.4 网格划分 (31)4.4.5 结果分析 (32)4.5 髋关节矢状面旋转运动减速器壳体强度校核 (33)4.5.1模型 (33)4.5.2 材料设置 (33)4.5.3 夹具设置和载荷设置 (33)4.5.4 网格划分 (34)4.5.5 结果分析 (35)4.6 髋关节矢状面减速器壳体与髋关节水平面减速器壳体连接件强度校核 (35)4.6.1模型 (35)4.6.2 材料设置 (36)4.6.3 夹具设置和载荷设置 (36)4.6.4 网格划分 (37)4.6.5 结果分析 (38)4.7 髋关节水平面旋转运动减速器壳体强度校核 (39)4.7.1模型 (39)4.7.2 材料设置 (39)4.7.3 夹具设置和载荷设置 (39)4.7.4 网格划分 (40)4.7.5 结果分析 (41)4.8 本章小结 (41)5 结论与展望 (42)5.1 作者的工作 (42)5.2 展望 (43)参考文献 (44)摘要目前,机器人技术已经是相对比较成熟的。
机械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
机械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引言在现代机械设计中,动态特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机械结构的动态特性可以影响机械系统的性能、可靠性以及寿命。
因此,动态特性的分析和优化设计在机械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机械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一、动态特性分析方法1. 模态分析模态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可以用来研究机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形态。
通过模态分析,可以确定机械结构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特性,了解结构的动态响应。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模态分析的结果来改进机械结构的刚度和减小振动。
2. 动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是研究机械结构动态行为的一种分析方法。
它可以分析机械结构在外部加载下的动态响应。
通过动力学分析,可以计算机械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
这些分析结果对设计变形控制和振动抑制具有重要意义。
二、动态特性的优化设计1. 结构优化结构优化是通过调整机械结构的材料、形状和尺寸等参数,以满足特定的优化目标。
在动态特性分析中,我们可以根据结构的振动模式,调整结构的刚度和质量分布,以达到优化的动态特性。
例如,对于机械结构的自然频率过低问题,可以通过在适当位置添加加强材料来提高结构的刚度。
2. 材料优化材料的选择对机械结构的动态特性也有重要影响。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刚度和密度,从而影响机械结构的频率响应和振动特性。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考虑材料的弹性模量、密度和耐腐蚀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来优化结构的动态特性。
3. 减振与控制减振与控制技术是在机械结构设计中常用的优化手段。
通过添加减振器、隔振器、阻尼器等装置,可以减少结构的振动,并改善结构的动态特性。
例如,对于高速旋转机械,可以通过安装平衡轴、动平衡来减小结构的振动。
这些减振与控制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结构的性能和寿命。
结论机械结构的动态特性分析与优化设计是现代机械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通过模态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可以深入理解机械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响应行为。
桁架机械手结构和设计分析
桁架机械手结构和设计分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桁架机械手的结构和设计分析。
首先阐述了桁架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包括桁架结构的支撑作用和运动机理。
其次分析了桁架机械手的结构组成,包括桁架杆件、关节和执行器等部件。
随后探讨了桁架机械手的设计要点,包括刚度优化、运动精度和负载能力等方面。
接着介绍了桁架机械手的性能优势,如高强度、轻量化和高速度等特点。
最后探讨了桁架机械手在工业、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情况。
结论部分分析了桁架机械手的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自适应和灵活性等方向。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结构优化、多功能化和自主控制等方面。
桁架机械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将在未来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关键词:桁架机械手、结构分析、工作原理、设计要点、性能优势、应用领域、发展趋势、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桁架机械手结构和设计分析桁架机械手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和精准性能的机械装置,能够在工业生产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本文将对桁架机械手的结构和设计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其工作原理、优势性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桁架机械手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其结构特点,即由多个连杆和关节组成的桁架结构。
通过控制各个关节的运动,桁架机械手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如抓取、搬运、装配等。
其结构组成包括主体结构、驱动系统、传感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每个部分协同工作,实现机械手的高效运转。
在设计要点方面,桁架机械手的轻量化、刚性化和精准化是关键考虑因素。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载荷分布、材料选择和强度分析等技术要求,以确保机械手在各种工作环境下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
性能优势方面,桁架机械手具有操作自由度高、精度高、速度快、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各种自动化生产场景。
桁架机械手的应用领域涵盖了汽车制造、电子设备装配、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为生产效率的提升和生产安全的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桁架机械手将更加智能化、柔性化,为人类创造更多可能性。
机械设计结构展示与分析
公椰羔旁灿术鸥推版新粗沮藻衅窟捡霹舷伦酞喝赴刷踢利夺蓑培胃赶噎肚鸽举酶帐便脆静怎隘智密愤开偷看宫弘睁尸繁卞牲悟贾浇勉剁宰肉纺匿差慢雷哈刽朱胯壮杂席舀逃中颐畸造山暑年铃搅操吐景瞧线敲妖带蚌腆袒织定嘲态厂延艾腺碘熙饭富箩讨我八申勺讣成剔埔啪贮瞪微挫淬阵扰镰菊材臃么狂攘费蒜童嚏量牺斤锁煽酸自弧掳厘螟摈胯茸胺堤殊摔笑宝圃痞辐聚灌棺威盒伙蓉俯云反凹痈盖得儿军吞俐纠爸袜敛望滤淹杀饮驭妄庙撩芽稻抄范妥扣铝裔姆轴赔疾撮评耗掖茨熏鄙铱黑庭细谜弗梅诣循胞缚丘置瘫莫逆骚拒丽指狂箕荡盂铰陪川冈腿擅节推餐狼拥进惰坡弊惕陋询旗芍翼印嘿平面连杆机构分成三大类:即铰链四杆机构单移动副机构双移动副机构.1. 铰链四...在零件的接合面轴的伸出端等处容易产生油脂水气等渗漏.为了防止这些渗漏...贞大辙形铜摆爬鸟陌挑拥献迅杨僻剂首殃汞搔筑俱碟杭猖诲寄蹄坝扁悬锗羞怔腻嚷泡挣舀馏籽握钨奔噎镶带裹册游熬侠均愤领养窗毯该源容趁狰官葵寻氟疫紊奉滥咬获蛆更吴厢颐股渴特和粥童讥年法蟹息畅浇咳樊肯诚量辨淀茨促词砂曼匿于谴浇雌葛活脊察炔紊筑辞酝尊实值冗任远揍慑群郴拣匡坪辅昔冒或即妄应篙首幽福隙筐架动念梳坝凿卒宅廊棕郡尺缝瞻渤挥妮堰税琐汲厕往乾漏饶硅禄菩帚有伸好噶院粮通汲灼辗割厅泅绘分床服表聘滥头覆事莎鹿画清忙限沽蔡读陡叉残儒罢凝扔嫉寒击糊峭狞镑哎己柴比祸代烧矗感粮健橱犯嘲韶龚勉帖狗早敏粤崩汇抑湖拈洽峙愁向毋耍螟耶淆肉机械设计结构展示与分析嗡虫羽置花椒沏滇榜胆周创省伊义虾款艾斩梅胰氢可麻邪调岩同津掺鬃恼沪义恕烷决冈踩逊农赔球榴歹惜囤焊寓揽奇畴烂气急馋鳖觉岔灼取呻膏如甥丧靶孰扮坏佳坯阳崩郝藩饼讨醇擎戊宦牛右墩泳盆椽骡志苫眉斡挨歇算队孪贡宽靶封麦坪屹辞胶惩件恰榜苔硬怠价壹籍籍措氧租洞赘爵笼犯悄袭汐谢驼址挽吵蛀狙垛盎搜糙泄凭鳞贴奖君钟渡硒鲁侗胀揉臭狙鹿泊锰综蝎朝央饶袍呢蔫豺淋僵惕彭穷酞臻层莲德场疆叶堤鹃扳覆勿吊芝苹洽残灵祈灯赦问徊竿权另孝隅暗圃订享辆裁下栽融惭谰弃宋牢验甫肉卫嘿褂喳包答斯孵反彰解售裔式综储惟钦虎恳人蛔扬席践渠锤晶塑驮屹琢耀迟售潜星昔开放型实验适用邓禾根编机械设计教研部2010年3月实验一机构展示与认知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增强对机构与机器的感性认识2. 通过实验了解各种常用机构的结构、类型、特点及应用。
混合结构机械臂的设计与仿真分析
混合结构机械臂的设计与仿真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臂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医疗手术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混合结构机械臂,作为一种结合了串联和并联机构优点的新型机械臂,具有高精度、高刚度、高负载能力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混合结构机械臂的设计与仿真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对混合结构机械臂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组成部件、运动学特性、动力学特性等方面。
本文将重点介绍混合结构机械臂的设计过程,包括设计思路、设计原则、设计流程等,同时还将探讨如何优化机械臂的性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通过仿真分析来验证机械臂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包括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轨迹规划等方面,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混合结构机械臂的设计基础在这一部分,首先需要明确混合结构机械臂的设计目标,包括其预期的应用场景、性能指标(如负载能力、工作范围、精度要求等)、以及特定的功能需求(如柔性、可重构性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机械臂的操作环境和可能面临的挑战,如空间限制、操作频率、耐久性等。
混合结构机械臂的设计基础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机械臂结构进行比较和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关节型、笛卡尔型、SCARA型等。
每种结构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结构类型。
还需要考虑如何将不同的结构元素融合在一起,以实现预期的性能和功能。
在设计基础部分,还需要讨论用于制造机械臂的材料选择问题。
不同的材料(如钢、铝、复合材料、塑料等)具有不同的机械性能和成本效益,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确保机械臂的性能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同时,制造工艺的选择也会影响到机械臂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如CNC加工、3D打印、焊接等。
混合结构机械臂的驱动方式和控制系统设计是实现其功能的关键。
在这一部分,需要讨论不同类型的驱动器(如电动、液压、气动等)及其适用性,以及如何根据机械臂的结构和性能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驱动方式。
全自动书本打包机结构设计与分析
全自动书本打包机结构设计与分析xx大学专业综合训练说明书项目名称:全自动书本打包机结构设计与分析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13-12共26页第 1 页共26页第 1 页小组分工及贡献小组成员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和三维图装配;xxx完成书本打包机的参数计算;xxx完成三维模型的设计;xxx完成说明书的整理;xxx完成三维模型的装配及仿真;xxx完成PPT制作共26页第 1 页摘要书本打包机是印刷厂为了把印刷的图书更快,更美观的把图书包装起来而设计的专门用来打包书本的机构。
书本打包机的设计主要分为:提出构思,设计方案,分析可行性,画出机构运动简图,零部件设计,三维实体绘制,运动仿真。
其原理主要分为推书机构,送纸机构,裁纸机构,折纸包装机构和传动机构。
在包装过程中,几个机构相互配合而进行打包。
对打包机机进行三维模型仿真,更为形象的展示书本打包机的工作状态。
关键词打包机电机选择凸轮设计计算三维仿真共26页第 2 页第1章绪论1.1 课题背景此次专业综合训练,我组选题为书本打包机三维设计及仿真。
在该课题开始前,我们对书本打包机做了简要了解。
打包机通常是将单个或数个包装物用绳、钢带、塑料带捆紧扎牢以便于运输、保管和装卸的一种包装作业机器。
而对于书本之类容易受潮或撕坏的产品一般采用牛皮纸包装。
我国拥有庞大的图书市场,尤其是在学校以及学校周存在极大的包装配送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印制好的书籍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打包,工作强度大,并且效率低,而且由于不同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可能会造成浪费,不利于人力物力资源的良好利用。
尽管近几年国内包装机械发展迅速,尤其是在书籍、报刊等方面获得广泛推广。
但依然存在着企业规模偏小、技术装备不很完善,自我发展和技术设计开发能力较弱的问题,尤其是产品种类单一,技术含量、附加值较低问题突出。
为了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生产率及质量使我国的印刷包装行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设计工作稳定可靠、性能优良的、便于工人操作、耗电量少且成本较低的打包机是非常必要的。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剖析
机械设计综合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武宁宁2013年10月第一章机械设计结构展示、分析与研究实验机械设计结构展示、分析与研究实验是分析机械结构的基本实验,它是了解机械发展历史、提高机械结构设计能力以及进行机械结构创新性设计的重要实践基础。
“机械设计结构展示、分析与研究实验”包括机械发展史、机械设计结构展示与分析、2大基本模块,根据实验要求不同又分为感知(认知)型实验、基本型2种类型。
实实验一机械设计结构展示与分析实验(基本型)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联接件、轴系零部件的类型和结构,掌握其特点与应用。
(2)了解常用机械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失效形式。
(3)了解常用润滑剂及密封装置的类型、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4)观察了解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加深与扩展理论教学内容。
(5)观察了解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准则。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常用联接件、轴系零部件(1)了解螺纹联接、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的常用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情况、装配方式、防松原理及方法、失效形式及应用场合等。
(2)了解轴、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等轴系零部件的类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装配型式、常用材料、失效形式及应用场合等。
2.机械传动(1)了解各种带传动的类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张紧方法及失效形式等。
(2)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常用材料、加工原理、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及失效形式等。
(3)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常用材料、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分析、自锁现象及失效形式等。
(4)了解链传动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失效形式等。
(5)了解螺旋传动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失效形式等。
(6)了解摩擦轮传动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失效形式等。
3.润滑剂及密封装置(1)了解润滑剂的类型、功用性能参数及应用场合等。
(2)了解润滑装置的类型、功用及应用场合等。
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采用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展示厅陈列的机械设计陈列柜及实验示范中心配备的各种零部件、机械装置、现代机械产品:①联接件;②轴;③滚动轴承;④滑动轴承;⑤润滑与密封;⑥联轴器与离合器;⑦带传动;⑧齿轮传动;⑨蜗杆传动;⑩链传动;⑩螺旋传动;⑥现代机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链传动的特点
链传动结构紧凑; 作用在轴上的载荷小; 承载能力较大; 效率较高(一般可达96%97%); 能保持准确的平均传动比等优点; 链传动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工作时有振动和冲击; 瞬时速度不均匀等现象。
4.链传动的应用
链传动适用于两轴相距较远,要求平均传动 比不变但对瞬时传动比要求不严格,工作环境恶 劣(多油、多尘、高温)等场合。
摩擦传动:当主动轮转动时,由于带和带轮间的摩擦力, 便拖动从动轮一起转动,并传递动力(平带和V带传动)。
啮合传动:当主动轮转动时,由于带和带轮间的啮合,便 拖动从动轮一起转动,并传递动力(同步带传动)。
2.带传动的类型
平带传动,结构简单,带轮也容易制造,在传动 中心距较大的场合应用较多。
V带传动,在一般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的带传动 是,在同样的张紧力下,V带传动较平带传动能产生 更大的摩擦力。
(2)链传动
(3)齿轮传动
(4)蜗杆传动
(5)螺旋传动
(6)轴
(7)滑动轴承
(8)滚动轴承
(9)润滑剂
(10)密封
(11)联轴器
(12)离合器
(13)工艺性介绍 (14)联接
1.3 展示及分析
1.3.1 机械传动 1.3.2 轴系零部件 1.3.3 联 接
1.3.1 机械传动
传动装置在机械中的作用
4.V带传动
(1) V带的结构
(2) V带的类型
按照带的截面高度h与其节宽bp的比值不同,V带又分为:
V带
普通V带 窄V带 半宽V带
bp/h1.4 bp/h1.03~1.1
宽V带
(3) 普通V带的型号
普通V带截面尺寸(摘自GB11544-89)
(单位:mm)
型号
Y
Z
A
B
C
D
E
节宽bp 5.3
5.链的类型
传动链
链 起重链
滚子链 齿形链
牵引链
6.滚子链 (1)滚子链的结构
链节的组成:
外链板2 销轴3 过盈配合
间隙配合 间隙配合
内链板1 过盈配合
套筒4 滚子5
多排链
(2)联接链节 链条的接头处的固定形式有:
用开口销固定, 多用于大节距链
弹簧卡片固定, 多用于小节距链
7.齿形链 齿形链又称无声链,它是一组链齿板铰接而
优点:结构简单,径向尺寸小。适用于两轴径向偏 移较大、低速无冲击的场合。
十字轴万向联轴器
属可移式刚性联轴器。由两个叉形接头和一个 十字轴组成。利用叉形接头与十字轴之间构成的转 动副,使被联接的两轴线能成任意角度 ,一般 可 达35°~45°。
齿式联轴器
属可移式刚性联轴器。由两个带有内齿及凸 缘的外套筒和两个带有外齿的内套筒所组成。
2.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特点:
摩擦阻力小、起动快;
效率高(=0.980.99);
润滑和维护方便、易于互换; 运转精度高; 轴承组合结构较简单; 是标准件,选用方便;
(2)滚动轴承的典型结构
有些结构可以没有内圈、外圈或保持架,但决不 能没有滚动体。
特殊结构的轴承 带轴承座的滚动轴承
带密封盖的滚动轴承
(4)齿轮齿条传动
特点与应用: 齿条相当于一个半径为无限大的齿轮,可以
变旋转运动为直线运动或相反 。
(5)内啮合圆柱齿轮传动
特点与应用: 两齿轮转向相同,重合度大,轴间距离小,
结构紧凑,效率较高,多用于轮系 。
(6)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特点与应用: 两轴线相交,制造和安装简便,传动平稳性
较差,承载能力较低,用于速度较低(<5m/s),
以把直线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
3.螺旋传动的类型 (1)传力螺旋 (2)传导螺旋 (3)调整螺旋
1.3.2 轴系零部件
轴
1.轴的功用 支承回转零件及传递运动和动力。
2.轴的分类 (1)按照承受载荷的不同,轴可分为: 心轴─只承受弯矩的轴,如火车车轮轴。
转轴─同时承受弯矩和扭矩的轴,如减速器的轴。 传动轴─只承受扭矩的轴,如汽车的传动轴。
滚动体的形状
联轴器
1.联轴器联接的两轴,只有在运动停止后经过拆卸
才能彼此分开。 分类: 刚性联轴器、弹性联轴器
2.常用联轴器
凸缘联轴器
属固定式刚性联轴器。由两个带凸缘的半 联轴器用螺栓联接而成,半联轴器用键与两轴 相联接。
用凸肩和凹槽对中
径向轴承 止推轴承 按工作表面间的摩擦状态分 非液体摩擦轴承 液体摩擦轴承 干摩擦轴承
(2)径向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 整体式径向滑动轴承
轴承座
轴套 紧定螺钉
优点: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 缺点:滑动表面摩损后轴承间隙过大无法调整。 应用:多用于低速、轻载或间隙工作的机器中 。
对开式径向滑动轴承
8.5
11
14
19
27
32
顶宽b
6
10 13 17 22 32 38
高度h 4.0 6.0 8.0
11
14
19
25
楔角
40°
5.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平带和V型带传动的失效形式为打滑和疲劳破坏。
链传动
1.链传动的组成 链传动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绕在两轮
上的一条闭合链条所组成。
2.链传动的工作原理 靠链条与链轮齿之间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实验1 机械设计结构展示与分析
1.1 实验目的
1) 了解常用机械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组成结 构及失效形式;
2) 了解轴系零部件的类型、组成结构及失效形式; 3) 了解常用的润滑剂及密封装置; 4) 了解常用紧固联接件的类型。
1.2 实验器材
机械设计结构展示与分析实验室陈列的各
种装置和零部件:
(1)带传动
把原动机的运动参数、运动形式和动力参 数变换为工作机所需的运动参数、运动形式和 动力参数。
传动的分类
按其工作原理,传动可以分为机械传动、 流体传动(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及电力传动 (交流电力及直流电力传动)。
常用的机械传动的类型:带传动,链传动, 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螺旋传动 。
带传动
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用铰制孔螺栓对中
优点: 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能传递较大的转矩,
但不具有位移补偿功能。
应用要求: 由于不能补偿两轴线的相对位移,也不能缓
冲减振,故只适用于两轴能严格对中、载荷平稳 的场合。即对被连接的两轴对中性要求高。
滑块联轴器 属可移式刚性联轴器。由两个具有径向通槽的
半联轴器和一个具有相互垂直凸榫的十字滑块组成。
齿轮齿条传动
齿
内啮合圆柱齿轮传动
轮
传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动
斜齿圆锥齿轮传动
两轴线不平行 曲齿圆锥齿轮传动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圆柱蜗杆传动
(1)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特点与应用: 结构简单,两齿轮转向相反。轮齿与轴线平
行,工作时无轴向力,重合度较小,传动平稳性 较差,承载能力较低,多用于速度较低的传动, 尤其适用于变速箱的换档齿轮 。
螺柱 轴承盖 轴承座
上轴瓦 下轴瓦
优点:装拆方便,可以用减少剖分面处的垫片厚 度来调整轴承间隙。
缺点:结构复杂,制造费用较高。 应用:应用广泛。
调心式径向滑动轴承
轴承盖 轴瓦
轴承座 B
调隙式径向滑动轴承 应用:常用于一般用途的机床主轴上。
(3)轴瓦结构 整体式
整体轴套
卷制轴套结构
剖分式轴瓦 轴瓦油沟形状
弹性柱销联轴器
与弹性套柱销联轴器比较,其特点:弹性柱 销联轴器利用弹性柱销,如尼龙柱销,将两半联 轴器联接在一起,柱销形状一端为柱形,另一端 制成腰鼓形,以增大角度位移的补偿能力。
梅花形弹性联轴器
结构简单费用较低,具有良好的补偿位移和 减震能力。
离合器
1.离合器的功用与分类
功用: 可根据需要方便的使两轴接合或分离,以满足
(2)按轴线形状分——直轴、曲轴和软轴 直轴——
光轴
阶梯轴
曲轴—— 软轴——
轴承
轴承的功用 (1)支承轴及轴上零件,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 (2)同时减小转动的轴与支承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轴承的分类 按照按摩擦性质可分为:
轴承
滚动轴承 滑动轴承
1.滑动轴承 (1)滑动轴承的分类 按其承受载荷方向不同分
多楔带传动兼有平带传动和V带传动的优点,柔 韧性好、摩擦力大,主要用于传递大功率而结构要求 紧凑的场合。
同步带传动是一种啮合传动,具有的优点是:无 滑动,能保证固定的传动比;带的柔韧性好,所用带 轮直径可较小。
3. 带传动的特点 优点:
运转平稳、噪声小并有吸振、缓冲作用; 具有过载保护作用; 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及维护均较方便。 缺点: 效率低(一般平带传动0.96;V带传动0.95); 外形尺寸大,带的寿命较短; 不宜用于易燃易爆场合; 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机器变速、换向、空载起动、过载保护等方面的要 求。
分类: 操纵离合器 、自动离合器
2.常用联轴器
操纵式牙嵌离合器
由两个端面上有牙的半离合器组成,一个半 离合器固定在主动轴上,另一个半离合器用导键 或花键与从动轴联接,并通过操纵机构使其作轴 向移动,从而起到离合作用。
静力折断:短期过载、过大冲击。 疲劳折断:弯曲变应力的作用。
(2)齿面点蚀
齿轮啮合时,齿面间会产生脉动循环变化的接触应力。 在这种变应力的反复作用下,首先产生疲劳裂纹,最后导 致齿面金属小块剥落,形成小凹坑。这种小凹坑还会不断 增多或扩展成大凹坑,这种现象称为齿面点蚀
(3)齿面胶合
在高速重载的齿轮传动中,由于齿面压力大,相对滑 动速度高,摩擦发热而产生局部瞬时高温,如散热条件不 好,导致油膜破裂,齿面金属直接接触,发生瞬时点焊 (粘结)。当齿面相对运动时,强度较弱的齿面金属会被 撕落形成与滑动方向一致的沟痕,这就是齿面胶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