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动效率实验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 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 1、n 2和扭矩T 1、T 2。

2、计算输入功率P 1、输出功率P 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 2和效率曲线η—P 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 ;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 ”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 1、n 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1T (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 (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山、八和扭矩T1、T2o2、计算输入功率H、输出功率P2、滑动率€、效率η03、绘制滑动率曲线£一P2和效率曲线n—P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IT所示。

1直流电机2主动带轮3、7力传感器4轨道5祛码6灯泡8从动轮9直流发电机10皮带图1-1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祛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 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H、成。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7;(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4(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Z、,相等。

带传动及齿轮传动效率实验

带传动及齿轮传动效率实验

实验三带传动及齿轮传动效率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2、了解带的初拉力、带速等参数的改变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3、掌握摆动式电机的转矩、扭矩、转速差及带传动效率的基本测量方法。

4、了解封闭功率流式齿轮试验台的基本原理、特点及测定齿轮传动效率的方法。

5、通过改变载荷,测出不同载荷下的传动效率和功率。

二、实验内容1、测定不同初拉力下实验带的弹性滑动曲线(ε-F曲线)和效率曲线(η-F曲线)。

2、测定齿轮传动效率,输出T1-T9关系曲线及η-T9曲线。

其中:T1为轮系输入扭矩(即电机输出扭矩);T9为封闭扭矩(即载荷扭矩);η为齿轮传动效率。

三、实验仪器DCSⅡ型带传动测试系统CLS-II型齿轮传动效率测试系统四、实验原理1、带传动测试系统原理(1)调速和加载主动电机的直流电源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转动电位器可改变可控硅控制角,提供给主动电机电枢不同的端电压,以实现无级调节电机转速。

本实验台中设计了粗调和细调两个电位器。

可精确的调节主动电机的转速值。

加载是通过改变发电机激磁电压实现的。

逐个按动实验台操作面上的“加载”按扭(即逐个并上发电机负载电阻),使发电机激磁电压加大,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增大。

由于电动机与发电机产生相反的电磁转矩,发电机的电磁转矩对电动机而言,即为负载转矩。

所以改变发电机的激磁电压,也就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本实验台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左边一台是直流电动机,产生主动转矩,通过皮带,带动右边的直流发电机。

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通过面板的“加载”按键控制电子开关,逐级接通并联的负载电阻(采用电烙铁的内芯电阻),使发电机的输出功率逐级增加,也即改变了皮带传送的功率大小,使主动直流电动机的负载功率逐级增加。

图1直流发电机加载示意图(2)转速测量两台电机的转速,分别由安装在实验台两电机带轮背后环形槽中的红外交电传感器上测出。

带轮上开有光栅槽,由光电传感器将其角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输入单片计算机中计数,计算得到两电机的动态转速值,并由实验台上的LED 显示器显示上来也可通过微机接口送往PC机进一步处理。

带传动试验报告

带传动试验报告

机械基础实验报告二指导教师: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带传动实验指导书带传动是广泛应用的一种传动,其性能试验为机械设计教学大纲规定的必做的实验之一。

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在传递转矩时带在传动过程中紧边与松边所受到的拉力不同,因此,在带与带轮间会产生弹性滑动。

这种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

当带传动的负载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带与带轮间会产生打滑现象。

通过本实验可以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形象地了解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与有效拉力的关系,掌握带传动的滑动率及效率的测试方法。

一、实验目的1、测定滑动率ε和传动效率η,绘制2T -ε滑动曲线及2T -η效率曲线2、测定带传动的滑动功率。

3、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二、实验原理带传动是靠摩擦力作用而工作的,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磨损、疲劳损坏和打滑。

带的磨损是由于带与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引起,是不可避免的;带的疲劳破坏是由于带传动中交变应力引起,与带传动的载荷大小、运行时间、工作状况、带轮直径等有关,它也是不可避免的;带的打滑是由于载荷超过带的传动能力而产生,是可以避免的。

带在传动运动过程中,主动轮上的线速度大于带的线速度,从动轮上的线速度小于带的线速度的现象称为带的弹性滑动。

弹性滑动通常以滑动系数来衡量,其定义为:112211121D n D n D n v v v -=-=ε这里 v1、v2分别为主、从动轮的转动线速度;1n 、2n 分别为主、从动轮的转速;D1、D2分别为主、从动轮的直径。

一般带传动的滑动系数为(1~2)%。

带传动的效率是指从动轮输出功率P2与主动轮输入功率P1的比值,即222111P T n P T n η==式中,T1、T2分别为主、从动轮的转矩。

因此,只要测得带传动主、从动轮的转速和转矩,就可以获得带传动的转速差、弹性滑动系数和传动效率。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转矩转速传感器来测量两轴的转速和扭矩。

带传动实验

带传动实验

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2)测定弹性滑动率与所受的载荷和带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绘制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3)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工作原理与扭矩、转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设备:PC-A 型、PC-B 型试验台(这里仅介绍PC-A 型试验台)PC-A 型:D 1=D 2(Α1=Α2) L 1=L 2=120MM (测力杆长度) K 1=K 2=0.217N/格 电动机功率355W 发电机负载0~305 W (40W 灯泡7只25W 灯泡1只)三、试验台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由于弹性滑动率Ε之值与打滑现象的出现以及带传动的效率Η都与带传递的载荷大小有密切的关系,本试验台用灯泡作负载。

试验台由主机和测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1 电机滑动底板2 砝码3 百分表4 测力杆及测力装置5 电动机及主动带轮6 平带7 光电测速装置8 发电机及从动带轮9 负载灯泡 10 负载开关 11 电源开关 12 调速开关1)主机1)主机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是装在滑座上的直流电动机,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通过平带带动从动轮,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的轴上。

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联了八个灯泡(即图1上的负载灯泡),作为带传动的加载装置。

砝码通过钢丝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初拉力。

开启灯泡以改变发电机的负载电阻,随着开启灯泡数量的增多,发电机的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相应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所传递的载荷刚好达到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时,传动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到某一数值时则带在带轮上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PC-A 型3 4 5 6 7 8 9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电机的测扭矩装置两部分组成。

A.光电测速装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轴上分别安装有一同步转盘,在转盘的同一半径上钻有一小孔,在小孔一侧固定有光电传感器,并使传感器的测头正对小孔。

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测定

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测定

实验八 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测定一、概述带传动是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在传递转矩时传动带的紧边和松边受到的拉力不同。

由于带是弹性体,受力不同时,带的变形量也不相同。

紧边拉力大,相应的伸长变形量也大。

在主动轮上,当带从紧边转到松边时,拉力逐渐降低,带的弹性变形逐渐变小而回缩,带的运动滞后于带轮。

也就是说,带与带轮之间产生了相对滑动。

而在从动轮上,带从松边转到紧边时,带所受的拉力逐渐增加,带的弹性变形量也随之增大,带微微向前伸长,带的运动超前于带轮。

带与带轮间同样也发生相对滑动。

这种由于带的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带与带轮之间的滑动,称为弹性滑动。

这种弹性滑动在带传动中是不可避免的,其结果是使从动带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使传动比不准确,并引起带传动效率的降低以及带本身的磨损。

带传动中滑动的程度用滑动率ε表示,其表达式为%100)1(1122121×−=−=n D nD v v v ε (8-1) 式中21v v 、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圆周速度,m/s ;21n n 、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转速,r/min ;21D D 、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直径,mm 。

如图8-1所示,带传动的滑动随有效拉力(有效圆周力)F 的增减而增减,表示这种关系的F −ε曲线称为滑动曲线(曲线1)。

当有效拉力F 小于临界点F ′时,滑动率ε与有效拉力F 成线性关系,带处于弹性滑动工作状态。

当有效拉力F 超过F ′点以后,滑动率急剧上升,此时带处于弹性滑动与打滑同时存在的工作状态。

当有效拉力等于max F 时,滑动率近于直线上升,带处于完全打滑的工作状态。

图中曲线2为带传动的效率曲线,即表示带传动效率η与有效拉力F 之间关系的F −η曲线。

当有效拉力增加时,传动效率逐渐提高,当有效拉力超过点F ′时以后,传动效率急剧下降。

带传动最合理的状态,应使有效拉力F 等于或稍低于临界点F ′,这时带传动的效率最高,滑动率%2~%1=ε,并且还有余力负担短时间(如起动)的过载。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效率实验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效率实验

实验一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效率实验1 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的预紧、加载方式;(2)了解带传动的打滑和弹性滑动的区别;(3)了解带传动滑动系数与传动拉力、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4)了解转速、转差速以及扭矩的测量原理与方法。

2 实验内容(1)在不同负载的情况下,测量主动轮转速、主动轮转矩、被动轮转速、被动轮转矩;(2)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3)测定滑动系数与传动拉力和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绘制ε-F滑动曲线和η-F效率曲线图,并计算出单根三角胶带在初拉力一定时能够传递的功率。

3 实验设备和仪器1、带传动实验机采用DCS-Ⅱ型智能带传动实验台,该实验台系统的组成如图4所示。

图1 DCS-Ⅱ型智能带传动实验台系统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直流电机功率50W、主动电机调速范围0~1800转/分、额定转矩2450g·cm、电源220V/50Hz。

实验机的结构特点:(1)机械部分本实验台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5所示。

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为负载的发电机。

图2 带传动实验台原动机是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发电机由每按一下“加载”就并上一个负载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既发电机的负载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T2迫使拉钩作用于拉力传感器,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正比于T1、T2的原始信号。

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传动预拉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地预定带传动的预拉力F0。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环槽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

(2)电测系统电测系统装在实验台电测箱内,附设单片机,承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记忆、自动显示等功能。

实时显示带传动过程中主动轮转速、转矩和从动轮转速、转矩值。

通过微机接口外接PC机,显示并打印输出带传动的滑动曲线ε-T2及效率曲线η-T2及相关数据。

带传动的滑动与效率实验报告

带传动的滑动与效率实验报告

=
������������������������ ������������������������
式中:T1、T2 为主、从动轮的转矩(N•mm),n1、n2 为主、从动轮的转速(r/min)
(四)、实验记录计算结果
F0=0.6kg 序号
1
n1(r/min) n2(r/min)
1250
1251
ε% -0.0800
T1(kg•m) T2(kg•m)
0.054
0.015
η 0.2780
2
1250
1249
0.0800
0.078
0.042
0.5380
3
1251
1250
0.0799
0.117
0.074
0.6320
4
1251
1243
0.6395
0.164
0.117
0.7089
5
1249
1231
1.4412
0.199
0.152
0.7528
6
1250
1098
12.1600
0.218
0.167
0.6729
7
1252
982
21.5655
0.226
0.175
0.6073
8
1252
908
27.4760
0.234
0.183
0.5672
(五)、用坐标纸绘制 P2-ε滑动率曲线和 P2-η效率曲线 如下图所示:
25.0000ε
20.0000
15.0000
10.0000
5.0000
0.0000 0.0000
-5.0000

带传动的滑动和效率测定实验报告

带传动的滑动和效率测定实验报告

带传动的滑动和效率测定实验报告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测定的实验方案设计带传动的滑动率和效率测定的实验方案设计一、实验目的1.深入了解带传动的原理以及传动摩擦和滑动时候的相关问题。

2.深入了解、掌握机械带传动效率及滑动率测量方法及原理,了解测量过程所使用的仪器、仪表以及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加深对带传动工作原理和设计准则的理解。

4.通过对滑动曲线(? —F曲线)和效率曲线(?—F曲线)的测定和分析,深刻认识带传动特性、承载能力、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由于带是弹性体,受力不同的时候伸长量不等,使带传动发生弹性滑动现象。

在带绕带轮滑动传动时候,带的压力由F1 下降到F2所以带的弹性变形也要相应减小,亦即带在逐渐缩短,带的速度要落后于带轮,因此两者之间必然发生相对滑动。

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从动轮上,但是情况恰好相反。

带从松边转到紧边时,带所受到的拉力逐渐增加,带的弹性变形量也随之增大,带微微向前伸长,带的运动超前于带轮。

带与带轮间同样也发生相对滑动。

其中:带收到的张紧力F0,紧边拉力F1,松边拉力F2。

则:有效拉力F=F1- F2等于带沿带轮的接触弧上摩擦力的总和Ff带传动中滑动的程度用滑动率表示,其表达式为v1?v2D2n2(1?)?100% v1D1n1式中v1、v2——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圆周速度,单位:m/s;n1、n2——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转速,r/min;D1、D2——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直径,mm。

如图2-1所示,带传动的滑动(曲线1)随着带的有效拉力F的增大而增大,表示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滑动曲线。

当有效拉力F小于临界点F?点时,滑动率与有效拉力F成线性关系,带处于弹性滑动工作状态;当有效拉力F超过临界点F?点以后,滑动率急剧上升,带处于弹性滑动与打滑同时存在的工作状态。

当有效拉力等1-滑动曲线2-效率曲线图2-1 带传动的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于Fmax时,滑动率近于直线上升,带处于完全打滑的工作状态。

带传动传动效率测试实验指导

带传动传动效率测试实验指导

实验三带传动传动效率测试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载荷之间的关系。

2.比较预紧力大小对带传动承栽能力的影响。

3.比较分析平带、V带和圆带传动的承载能力。

4.测定并绘制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观察带传动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动画仿真,了解带传动所传递载荷与弹性滑差率及传动效率之间的关系。

5.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带传动转矩、转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台结构及工作原理本实验台主要结构如图1所示。

1.电动机移动底板2.砝码及砝码架3.力传感器4.转矩力测杆5.电动机6.试验带7.光电测速装置8.发电机9.负载灯泡组10.机座11.操纵面板图1 CQP-C带传动实验台主要结构图1.试验带6装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

主动带轮装在直流伺服电动机5的主轴前端,该电动机为特制的两端外壳由滚动轴承支承的直流伺服电动机,滚动轴承座固定在移动底板1上,整个电动机可相对两端滚动轴承座转动,移动底板1能相对机座10在水平方向滑移。

从动带轮装在发电机8的主轴前端,该发电机为特制的两端外壳由滚动轴承支承的直流伺服发电机,滚动轴承座固定在机座10上,整个发电机也可相对两端滚动轴承座转动。

2.砝码及砝码架2通过尼龙绳与移动底板1相连,用于张紧试验带,增加或减少砝码,即可增大或减少试验带的初拉力。

3.发电机8的输出电路中并联有8个40W灯泡9,组成实验台加载系统,该加载系统可通过计算机软件主界面上的加载按钮控制,也可用实验台面板上触摸按钮6、7(见图2)进行手动控制并显示。

4.实验台面板布置如图2所示。

图2 带传动实验台面板布置图1. 电源开关2. 电动机转速调节3.电动机转矩力显示4. 发电机转矩力显示5. 加载显示6. 卸载按钮7. 加载按钮8.发电机转速显示9. 电动机转速显示5.主动带轮的驱动转矩T1和从动带轮的负载转矩T2均是通过电机外壳的反力矩来测定的。

当电动机5启动和发电机8加负载后,由于定子与转子间磁场的相互作用,电动机的外壳(定子)将向转子回转的反向(逆时针)翻转,而发电动机的外壳将向转子回转的同向(顺时针)翻转。

带传动效率及滑动率测定实验报告

带传动效率及滑动率测定实验报告

带传动效率及滑动率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带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带传动的效率和滑动率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测定的方法,研究带传动的效率和滑动率,并分析影响其性能的因素。

二、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和材料本实验所需的仪器和材料包括:带传动装置、转速计、负载器、动力源、测力计、计时器等。

2. 实验步骤(1)搭建带传动装置,确保带的张紧度适当。

(2)将转速计安装在传动轴上,通过转速计测量传动轴的转速。

(3)将负载器连接到带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上,通过调节负载器的负载量,改变带传动的工作条件。

(4)启动动力源,记录转速计的转速和负载器的负载量。

(5)通过测力计测量带的张力,计算带的滑动率。

(6)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带传动的效率。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根据实验步骤所述,记录了不同工况下的转速、负载量和带的张力等数据。

2. 实验数据处理(1)根据转速计的转速和负载器的负载量,计算带传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2)计算带传动的效率,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

(3)根据测力计测得的带的张力,计算带的滑动率,滑动率=(带的张力-传动轴的转矩)/带的张力。

3.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分析不同工况下带传动的效率和滑动率的变化情况,并对影响其性能的因素进行讨论。

四、讨论1. 影响带传动效率的因素带传动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带的材料、带的张紧度、传动轴的转矩等。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因素,进一步研究其对带传动效率的影响。

2. 影响带传动滑动率的因素带传动滑动率与带的张力和传动轴的转矩密切相关。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调节带的张紧度和负载量,研究其对带传动滑动率的影响。

3. 实验误差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包括仪器误差、人为操作误差等。

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小误差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带传动的效率和滑动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带的材料、带的张紧度、传动轴的转矩等。

带传动特性实验报告

带传动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带传动的原理和结构特点。

2. 通过实验验证带传动的传动效率、滑动率、张紧力等特性。

3. 掌握带传动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带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主要由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和带轮组成。

传动带将主动轮的旋转运动传递给从动轮,实现动力传递。

本实验主要研究带传动的传动效率、滑动率、张紧力等特性。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带传动实验台2. 转速表3. 功率表4. 弹簧测力计5. 计时器6.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组装实验台:按照实验台说明书,将主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和带轮组装好。

2. 调整张紧力:将弹簧测力计挂在传动带上,调整张紧力至规定值。

3. 测量转速:使用转速表分别测量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

4. 测量功率:使用功率表测量传动过程中的功率。

5. 记录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各参数的数值。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计算传动效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传动效率η = (P出 / P入) × 100%,其中 P出为从动轮的功率,P入为主动轮的功率。

2. 计算滑动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滑动率λ = (n2 - n1) / n1 × 100%,其中 n1 为主动轮转速,n2 为从动轮转速。

3. 分析张紧力对传动效率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张紧力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传动效率:实验结果显示,带传动的传动效率在 95% 左右,说明带传动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

2. 滑动率:实验结果显示,带传动的滑动率在 2% 左右,说明带传动具有较小的滑动率。

3. 张紧力对传动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张紧力的增加,传动效率逐渐提高,但当张紧力过大时,传动效率反而下降。

七、结论1. 带传动是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传动平稳的机械传动方式,在机械传动领域应用广泛。

2. 带传动的传动效率较高,滑动率较小,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3. 张紧力对传动效率有较大影响,应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张紧力。

传动特性研究实验报告(3篇)

传动特性研究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和探究不同传动方式(如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等)的传动特性,包括传动效率、承载能力、工作平稳性等,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1. 传动效率:传动效率是指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之比,即η = P出 / P入,其中P出为输出功率,P入为输入功率。

2. 承载能力:承载能力是指传动装置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

3. 工作平稳性:工作平稳性是指传动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传动部件的振动、冲击和噪声等影响程度。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台:包括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等不同传动方式的实验装置。

2. 功率计:用于测量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

3. 承载力测试仪:用于测量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

4. 振动测试仪:用于测量传动装置的振动情况。

5. 噪声测试仪:用于测量传动装置的噪声情况。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确保各传动装置安装正确。

2. 根据实验要求,调整传动装置的参数,如带轮直径、齿轮模数、链条张紧力等。

3. 测量传动装置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计算传动效率。

4. 测量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确保其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承受所需的载荷。

5. 测量传动装置的振动和噪声情况,评估其工作平稳性。

6. 重复实验步骤,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传动效率:实验结果显示,带传动、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传动效率分别为97.5%、96.8%和95.3%。

由此可见,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的传动效率较高,链传动略低。

2. 承载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带传动、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承载能力分别为5kN、8kN和6kN。

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最高,带传动次之,链传动最低。

3. 工作平稳性:实验结果显示,带传动、齿轮传动和链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情况分别为0.5mm、1.2mm和0.8mm,55dB、60dB和50dB。

齿轮传动的工作平稳性最好,带传动次之,链传动最低。

六、实验结论1. 带传动、齿轮传动和链传动在传动效率、承载能力和工作平稳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带传动实验报告

带传动实验报告
加载
n1
n2
△n
F1
F2
ε
T1
T2
η
1
2
3
二次预紧:预紧力2F02= N
加载
n1
n2
△n
F1
F2
ε
T1
T2
η
1
2
3
4
5
6
7
8
五、绘制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第一次预紧:预紧力2F01= N
以ε为纵坐标,T2为横坐标,绘制弹性滑动曲线;以η为纵坐标,T2为横坐标,绘制传动效率曲线
第二次预紧:预紧力2F02= N
以ε为纵坐标,T2为横坐标,绘制弹性滑动曲线;以η为纵坐标,T2为横坐标,绘制传动效率曲线
带传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及仪器
三、带传动实验参数
1.带的种类(V带、圆带、三角带)。
2.预紧力:2F01= N;2F02= N。
3.带轮基准直径:d1= mm;d2= mm
4.测力杆力臂长:L1=L2= mm
5.测力杆刚性系数:K1=K2= N/格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计算
第一次预紧:预紧力2F01= N

带传动实验报告

带传动实验报告

带传动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带传动系统的实验研究,探究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进一步了解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对带传动系统进行参数调节和性能测试,从而得出相关的实验数据和结论。

首先,我们对实验所用的带传动系统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带传动系统是
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其主要由带轮、传动带和张紧装置组成。

在实际应用中,带传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噪音小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带传动系统的参数调节和性能测试。

通过调节张紧装置的
张紧力和带轮的直径,我们观察到了带传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带传动系统的转速、传动比和功率等相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带传动系统的传动效果受到张紧
力和带轮直径的影响较大,适当的张紧力和合理的带轮直径能够提高带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带传动系统在传动比和功率传递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对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实验数据和结论的分析,我们对带传动系统的性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希望本次实验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也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能够加深对带传动系统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带传动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
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希望通过本次实验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

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皮带传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皮带传动在不同负载的情况下的传动效率以及断裂强度等特性。

实验原理:皮带传动是利用带状物体的摩擦抵抗实现的一种动力传动方式。

在传动过程中,皮带经过张力的引导,将原动机的动力传输到被动设备上。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由驱动电机、计时器、皮带、滑轮等组成。

实验操作步骤:
1.调整皮带张力至适当程度,使得传动过程中皮带不会滑动或翻转。

2.启动驱动电机,将动力传输至被动设备。

3.调节被动设备的负载,记录传动效率以及皮带是否出现滑动或翻转现象。

4.重复以上步骤,改变负载大小,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多组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负载越大,传动效率越低,因为负载增大会降低皮带的张力,导致传动效率降低。

2.在皮带张力不足的情况下,皮带容易滑动或翻转,降低传动效率。

3.皮带断裂强度与宽度、厚度及材料强度等因素有关,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实验结论:皮带传动在不同负载的情况下,传动效率会发生变化。

合理选择皮带材料、调节皮带张力和负载大小可以提高传动效率,而过高或过低的负载会降低传动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皮带以及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

测量传动带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报告

测量传动带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报告

测量传动带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目的是测量传动带的机械效率,以评估其传递功率的有效性。

实验器材
- 动力源
- 传动带
- 载荷装置
- 轴承
- 速度计
- 力计
实验步骤
1. 首先,将动力源与传动带连接起来,确保传动带正确安装在动力源的轮轴上。

2. 将载荷装置与传动带连接起来,以模拟实际工作状态。

3. 在传动带上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安装速度计,用来测量传动带的线速度。

4. 将力计与载荷装置连接起来,用来测量传动带所受到的拉力。

5. 启动动力源,使传动带开始旋转。

6. 同时测量传动带的线速度和所受到的拉力,并记录下来。

7. 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传动带的机械效率。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传动带的机械效率为 X%。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传动带的机械效率为 X%,这意味着在传递功
率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损失。

进一步分析可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
措施,以提高传动带的机械效率。

实验注意事项
-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 确保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和使用,防止损坏或误差。

- 实验前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环境和条件符合要求。

总结
本实验通过测量传动带的机械效率来评估其传递功率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传动带存在一定的能量损失,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改进。

同时,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和正确操作实验器材。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带传动

机械设计带传动设计报告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 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3. 掌握转矩和转速的测量方法4. 绘制带传动的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二. 实验仪器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2、主动带轮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三.实验原理和步骤 原理:传动带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均由一对滚动轴承支撑,其定子(外壳)可以绕转子轴线摆动。

通过转速测定装置和专据测定装置,可以得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1n 、2n 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矩1T 和2T 。

带传动的滑动系数: 121-100%n in n ε=⨯ (i 为传动比) 由于实验台的带轮直径D 1=D 2=120mm ,i =1,所以 121100%n n n ε-=⨯ 带传动的传动效率: 00112212100⨯==n T n T p p η(1P 、2P 分别为主动轮的输入功率和从动轮的输出功率)随着负载的改变,1n 、2n 和1T 、2T 值也将随之改变。

这样,可以获得不同负载下的ε和η值,由此可以得出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改变带的预紧力0F ,又可以得到在不同预紧拉力下的一组测试数据。

显然,实验条件相同且预紧力0F 一定时,滑动率的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1F 与2F 之间的差值越大,则产生弹性滑动的范围也随之增大。

当带在整个接触弧上都产生滑动时,就会沿带轮表面出现打滑现象,这时,带传动已不能正常工作。

所以打滑现象是应该避免的。

滑动曲线上临界点(A 和B )所对应的有效拉力即不产生打滑现象时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

通常,我们以临界点为界,将降曲线分为两个区,即弹性滑动区和打滑区(见图1-2所示)图1-2 带传动滑动曲线 图1-3 带传动效率曲线 实验证明,不同的预紧力具有不同的滑动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荷
η
不同主动轮转速下效率曲线
载荷
滑动率
不同主动轮转速下滑动曲线
主动转速
η不同载荷下效率曲线
主动转速
滑动率
不同载荷下滑动曲线
六、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在弹性滑动的范围内,滑动效率与1F 成线性关系,随着1F 的增大而提高。

2、在1F 比较小的时候,传动效率与1F 呈线性递增关系,当1F 达到某个临界值后,效率达到最大值,几乎不再变化。

3、当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临界值时,如果工作载荷进一步增大,则带与带轮间就将发生明显的相对滑动,即打滑,此时效率和滑动率都会急剧下降。

matlab 源程序
x=[0
1 2 3 4 5 6 7 8
0.2136 0.0378 0.2287 0.3258 0.4035 0.4137 0.4793 0.5456 0.5752 0.0175 0.0175 0.0200 0.0225 0.0200 0.0175 0.0175 0.0225 0.0200 0.0448 0.1407 0.2980 0.4154 0.5040 0.5649 0.6062 0.6486 0.6620 0.0133 0.0150 0.0167 0.0133 0.0150 0.0167 0.0150 0.0183 0.0150 0.0428 0.2295 0.3888 0.5142 0.5779 0.6378 0.6714 0.6977 0.7336
0.0163 0.0163 0.0150 0.0163 0.0175 0.0175 0.0163 0.0175 0.0175
0.0000 0.2320 0.3987 0.5227 0.5938 0.6567 0.7009 0.7281 0.7939
0.0140 0.0140 0.0150 0.0150 0.0160 0.0150 0.0160 0.0170 0.0160
]
y=[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0.2450 0.3088 0.3283 0.3735 0.4137 0.4332 0.4690
0.0200 0.0120 0.0150 0.0129 0.0175 0.0133 0.0150
0.4346 0.4088 0.4810 0.5243 0.5809 0.6093 0.6016
0.0150 0.0140 0.0150 0.0143 0.0125 0.0144 0.0140
0.4667 0.5348 0.5771 0.6297 0.6456 0.6750 0.7195
0.0175 0.0160 0.0133 0.0129 0.0163 0.0156 0.0140
0.5553 0.5819 0.6344 0.6813 0.7074 0.7235 0.7793
0.0175 0.0180 0.0167 0.0143 0.0175 0.0156 0.0150
]
figure(1)
plot(x(1,:),x(2,:),'-.o',x(1,:),x(4,:),'-.x',x(1,:),x(6,:),':*',x(1,:),x(8,:),'--+','linewidth',2.5,'markersize',5) legend('400r/min','600r/min','800r/min','1000r/min')
title('不同主动轮转速下效率曲线','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weight','bold','fontsize',16)
ylabel('\eta','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size',14)
xlabel('载荷 ','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size',14)
set(gca,'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size',14)
grid on
figure(2)
plot(x(1,:),x(3,:),'-.o',x(1,:),x(5,:),'-.x',x(1,:),x(7,:),':*',x(1,:),x(9,:),'--+','linewidth',2.5,'markersize',5) legend('400r/min','600r/min','800r/min','1000r/min')
title('不同主动轮转速下滑动曲线','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weight','bold','fontsize',16)
ylabel('滑动率','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size',14)
xlabel('载荷 ','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size',14)
set(gca,'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size',14)
grid on
figure(3)
plot(y(1,:),y(2,:),'-.o',y(1,:),y(4,:),'-.x',y(1,:),y(6,:),':*',y(1,:),y(8,:),'--+','linewidth',2.5,'markersize',5) legend('载荷2','载荷4','载荷6','载荷8')
title('不同载荷下效率曲线','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weight','bold','fontsize',16)
ylabel('\eta','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size',14)
xlabel('主动转速 ','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size',14)
set(gca,'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size',14)
grid on
figure(4)
plot(y(1,:),y(3,:),'-.o',y(1,:),y(5,:),'-.x',y(1,:),y(7,:),':*',y(1,:),y(9,:),'--+','linewidth',2.5,'markersize',5) legend('载荷2','载荷4','载荷6','载荷8')
title('不同载荷下滑动曲线','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weight','bold','fontsize',16)
ylabel('滑动率','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size',14)
xlabel('主动转速 ','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size',14)
set(gca,'fontname','time new roman','fontsize',14)
grid 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