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头脑和不高兴》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1.2 教学内容解释“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含义。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和区别。
1.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两个词。
第二章:没头脑2.1 教案目标让学生掌握“没头脑”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没头脑”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2.2 教学内容解释“没头脑”的含义。
分析“没头脑”的用法和区别。
2.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练习使用“没头脑”。
第三章:不高兴3.1 教案目标让学生掌握“不高兴”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不高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3.2 教学内容解释“不高兴”的含义。
分析“不高兴”的用法和区别。
3.3 教学方法通过例句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用法。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练习使用“不高兴”。
第四章:综合练习4.1 教案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设计情景练习,让学生综合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3 教学方法通过情景模拟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
引导学生互相纠正和反馈,提高学生运用这两个词的能力。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案目标让学生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和区别。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和区别。
提供拓展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拓展练习,帮助学生总结和巩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案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深入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3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向学生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2、潜移默化地进行成本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3、通过阅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做不了大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大致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够进行有效阅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推荐书目:同学们课外读过很多书吧?那你最喜欢读什么书?为什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非常幽默的好书。
它是--学生读课题《》,教师板书。
二、欣赏封面,走近作者。
我们看一本书要从封面读起。
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在封面上发现很多信息。
仔细观察封面,你都发现了什么?预设1、题目读一下题目,读后有什么疑问吗?(板书:疑问)学习贵在质疑,因为我们好多重大的发现,都是从一个个的疑问开始的。
如果我们的课外阅读带着疑问来读,一定非常有意思。
预设2、图画你观察的真细致,你关注了画面,而且图文结合,有自己的想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预设3、作者板书,听了这个名字,想象一下作者能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本人与你想象的一样吗?(出示简介: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
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儿童的成长。
他是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
他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儿童文学大家。
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童心永驻的老头儿。
)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想象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无论想象是对还是错,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奇和欣喜。
预设4、作品类别很多书上都有这样的小字,别少看了这些小字,从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信息,中国说明作家是中国人。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乐于分享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2. 教学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故事书,引出今天的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 分享交流:分组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讨论故事中的道理。
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讲解分析,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
5. 总结提升:让学生谈谈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2.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
3. 家长参与评价: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否践行了故事中的道理。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 情景模拟: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角色扮演:鼓励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增强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了解故事情节,准备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2. 课堂导入: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故事中的道理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4. 分享展示: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和评价。
5.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评,引导他们从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
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两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2. 教学知识点:故事情节、主人公性格特点、团队合作。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3. 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完成相关任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个故事。
2. 阅读: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内容。
3. 讲解: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故事的主题思想,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对故事主题思想的领悟程度。
3. 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六、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没头脑和不高兴》电子书或纸质书。
2. 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故事情节图片、视频等。
3. 讨论问题指南: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方向和问题。
4. 任务驱动练习:相关阅读理解练习题。
七、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故事背景,阅读故事文本。
2. 第3-4课时: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性格特点。
3. 第5-6课时: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 第7-8课时:总结故事主题思想,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 在讲解故事情节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3. 在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时,注重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并联系实际生活。
4. 在阅读理解练习中,关注学生的答题思路和技巧。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角色。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团队合作的小短文,分享自己的感悟。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
(2)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3. 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PPT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小组讨论表格。
4. 学生阅读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或黑板,展示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封面,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邀请学生简要介绍他们所知道的故事背景或相关知识。
2. 自主阅读:(1)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
(2)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笔记,记录关键词语和自己的想法。
3.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没头脑或不高兴),讨论该角色的特点和故事情节。
(2)要求每个小组填写讨论表格,包括角色的外貌、性格、故事中的表现等方面。
4. 分享与展示:(1)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2)引导学生通过PPT或黑板展示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课文内容。
5. 阅读理解练习:(1)设计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选择题或填空题,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邀请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并进行答案的讲解和解析。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运用词汇描述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事件发展。
(3)能够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2)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分享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对待朋友要有理解和包容的态度。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改正自己缺点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运用词汇描述故事中的人物特点和事件发展。
(3)通过阅读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推理故事的发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文本。
(2)故事相关的人物图片或卡片。
(3)阅读理解题目和答案。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或白板。
(2)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卡片展示故事中的人物,引导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2)通过朗读故事的开头部分,吸引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和思考。
3.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2)学生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展示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变化。
五、作业布置1. 根据故事内容,完成阅读理解题目。
2. 写一篇关于故事中人物特点和故事发展的短文。
3.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阅读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2.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测试题目的正确率来评估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的的理解程度。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3篇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1、向学生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2、潜移默化地进行成本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3、通过阅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做不了大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大致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够进行有效阅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推荐书目:同学们课外读过很多书吧?那你最喜欢读什么书?为什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一本非常幽默的好书。
它是--学生读课题《》,教师板书。
二、欣赏封面,走近作者。
我们看一本书要从封面读起。
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在封面上发现很多信息。
仔细观察封面,你都发现了什么?预设1、题目读一下题目,读后有什么疑问吗?(板书:疑问)学习贵在质疑,因为我们好多重大的发现,都是从一个个的疑问开始的。
如果我们的课外阅读带着疑问来读,一定非常有意思。
预设2、图画你观察的真细致,你关注了画面,而且图文结合,有自己的想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预设3、作者板书,听了这个名字,想象一下作者能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本人与你想象的一样吗?(出示简介: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
他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中国儿童的成长。
他是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
他是我国具有国际影响的儿童文学大家。
他是一个风趣幽默、童心永驻的老头儿。
)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想象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无论想象是对还是错,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奇和欣喜。
预设4、作品类别很多书上都有这样的小字,别少看了这些小字,从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信息,中国说明作家是中国人。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2.2 教学辅助材料: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兴趣。
3.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故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性格。
3.3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故事的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5.2 课后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故事表演,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学文本:《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6.2 教学辅助材料:与故事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6.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导入:通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故事主题的兴趣。
7.2 阅读理解:引导学生阅读故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人物性格。
7.3 讨论与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
7.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行为。
第八章:教学策略8.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2 互动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8.3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故事情节。
第九章:教学反馈9.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和理解程度。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理解、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学会理解、尊重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学生课外阅读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没头脑和不高兴》,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什么意思?(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板书:没头脑——做事粗心大意、不高兴——总是闹情绪。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组讨论:你们觉得没头脑和不高兴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因为他们互相包容、互相帮助。
4.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没头脑和不高兴,进行角色表演。
(2)学生分享表演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尊重他人。
5. 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书籍,交流阅读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提取信息、概括总结。
6. 总结反馈(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7. 布置作业(1)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阅读一本课外书籍,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的特点。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简单描述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1.3 情感目标: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并将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师准备:准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课件、教案、阅读材料等教学资源。
4.2 学生准备:学生提前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了解故事情节。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封面,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课堂阅读学生集体朗读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理解人物形象。
5.3 小组讨论5.4 分享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5 课堂小结5.6 课后作业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讨论和分享,了解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故事中道理的领悟情况。
课后,教师通过查看学生的读后感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道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7.2 课后阅读推荐与《没头脑和不高兴》类似的故事书籍,引导学生课后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八章: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第九章:教学计划调整根据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的结果,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 通过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和情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没头脑和不高兴》是一个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他们分别有一个缺点,没头脑和不高兴。
没头脑总是做事不经过思考,而不高兴总是生气勃勃。
故事通过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要学会包容和理解别人。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阅读寻找答案。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 使用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会有这样的缺点?2. 阅读:让学生阅读故事,寻找答案。
3. 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4. 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5. 总结: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包容和理解别人。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故事主题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评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故事情节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没头脑和不高兴》纸质书籍或电子书籍。
2. 读后感模板。
3. 角色扮演活动指导手册。
八、教学时间安排:1. 导入和阅读:20分钟2. 分析和讨论:30分钟3. 总结和作业布置:10分钟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对故事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引导他们关注故事中的细节。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的背景,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采用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故事背景,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故事中人物性格特点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人物,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简介故事背景,引出本课课题。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分享感受。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语含义。
(2)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巩固记忆。
4. 讨论故事人物:(1)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对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总结教训。
5.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分配,准备表演。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故事内容,自创一个小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拓展作业:(1)收集其他关于时间珍惜的故事,与同学分享。
(2)观察身边的朋友,总结他们的优点和不足,学会珍惜友谊。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生字词的教学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主要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主题和人物性格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
(3)运用思维导图、故事梗概等方法,提高阅读总结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自我反思和改正。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选自《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性格的分析。
3. 教学难点: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变化,运用思维导图、故事梗概等方法进行阅读总结和表达。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和背景。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类似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样的人?他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遇到生字词自行查阅字典。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疑问。
3. 合作交流:(1)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进行互动交流。
4. 细节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小组讨论。
5. 阅读总结:(1)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故事梗概等方式,对故事进行总结。
(2)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主题。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堂学习,运用生字词写一段话。
2. 结合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谈谈你对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认识。
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效果。
《没头脑和不高兴》课外阅读指导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第一篇:《没头脑和不高兴》课外阅读指导教案《没头脑和不高兴》课外阅读指导教案指导目标:1.了解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2.明白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就做不了大事的道理。
3.激发学生对童话的阅读兴趣,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指导重点:如何在短时间内阅读较长文章的方法。
指导难点:让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快速读完文字较多的文章。
指导时间:1课时。
指导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朋友,(出示课件)大家认识他们吗?你们是怎么认识他们的?他们都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一个叫“没头脑”,另一个叫“不高兴”。
他们在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题。
二、学习没头脑部分1.师介绍没头脑,没头脑“头挺大,眼耳口鼻,哪样不少。
他读书也聪明。
大家叫他没头脑。
为什么呢?(因为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缺点零头)。
2.有一天,没头脑家“戒严”了,弟弟妹妹都不敢进屋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这部分内容。
出示“温馨提示”:⑴阅读比较长的文章,要默读。
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跳过,只要猜猜它的意思就行。
⑵阅读比较长的文章,不用读得太仔细,把意思大致读懂就可以。
如果对其中一部分内容感兴趣,再拿出来细读。
读后提问:(1)天晚上,没头脑先在找什么?(2)他翻出了以前没找到的什么东西?(3)本子找到后,什么又找不到了?(4)妈妈回来后怎么批评他的?学生讨论交流。
三、学习不高兴部分1.没头脑正在想心事的时候,他的好朋友不高兴来找他了,这个不高兴怎么叫不高兴呢?大家猜猜。
2.出示原文。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3.你愿意和这样的孩子交朋友吗?为什么?4.师继续讲故事。
四、学习长大后的故事1.没头脑成了建筑师后会做什么大事情呢?不高兴成了演员,又做了什么事呢?由大家选择分开读。
(1)学生体验爬楼梯。
如果你是其中一个孩子会怎么埋怨没头脑呢?(2)你们能不能把不高兴的故事演一演。
(3)你想对不高兴说什么呢? 2.播放动画片主题歌。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使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明白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 培养学生爱护图书、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没头脑和不高兴》讲述了两个缺点很多的小朋友的成长故事,通过他们的经历,让学生明白缺点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有决心和努力。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故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反思自己的行为。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情节、图片等教学资源3. 教学卡片:用于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重要内容4.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小游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人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读故事: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反思自己的行为。
6. 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写一篇读后感,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作业:通过学生提交的读后感,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故事续写: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认识故事角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故事中的两个角色:“没头脑”和“不高兴”。
2.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背景,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1. 介绍故事背景及主要角色。
2.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
2. 讨论方式,让学生分享对这两个角色的看法。
教学步骤:1. 讲述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背景及主要角色。
2. 引导学生关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性格特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这两个角色的看法。
作业布置:1. 请学生绘制一幅“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卡通形象。
第二章:分析故事情节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动机。
教学内容:1. 回顾故事情节。
2.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动机。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角色行为动机。
教学步骤:1. 讲述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基本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没头脑”和“不高兴”的行为动机。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角色行为动机。
作业布置:1. 请学生编写一个关于“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小故事。
第三章:探讨故事主题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
教学内容:1. 探讨故事主题思想。
2. 分析“没头脑”和“不高兴”在故事中的成长过程。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主题。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教学步骤:1. 讲述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主题思想。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作业布置:第四章:学习故事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中的表达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表达技巧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故事中的表达技巧。
2. 引导学生运用表达技巧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1. 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表达技巧。
没头脑和不高兴 教案教学设计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一对角色的特点。
2. 通过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角色特点的把握,以及通过故事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包容他人,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故事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2. 学生准备:预习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详细解读故事情节,分析角色的性格特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故事的主题。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与故事相关的场景或角色,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故事情节,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2. 写一篇关于“如何理解和包容他人”的作文,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实践所学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故事理解、角色分析方面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评估学生在作文中对“理解和包容他人”的思考深度,评价他们在价值观方面的实践成果。
七、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3. 积极探索与家长、同事的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语的基本含义。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这两个词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含义及用法。
难点:如何正确运用这两个词语描述自己的情感和他人行为。
1.3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并运用词语。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增强课堂互动性。
1.4 教学准备教学材料:《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文本。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第二章:基本概念与用法2.1 “没头脑”的含义与用法解释“没头脑”的意思:形容人做事粗心大意,缺乏思考。
举例说明“没头脑”的用法:他总是丢三落四的,真是个没头脑的人。
2.2 “不高兴”的含义与用法解释“不高兴”的意思:形容人心情不好,不愉快。
举例说明“不高兴”的用法: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变得不高兴起来。
2.3 练习与互动学生进行词语填空练习,巩固对“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两个词语。
第三章:情景练习3.1 设定情景设计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如学校活动、家庭聚会等。
3.2 角色分配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情景中的人物。
3.3 练习与反馈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第四章:拓展练习4.1 改写句子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子,将其中的人物或情景替换为“没头脑”和“不高兴”。
4.2 创作小故事学生分组创作一个小故事,要求故事中包含“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词语。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没头脑”和“不高兴”的用法。
5.2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5.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没头脑”和“不高兴”两个词语,描述一次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事件。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更深入理解“没头脑”和“不高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小说《没头脑和不高兴》,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作品中的情节、主题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对小说中事件和人物的观点和看法。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小说《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情节和主题。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角色关系。
三、教学准备1. 小说《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复印件。
2. 与小说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学生课前阅读并做好相关的预习。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小说简介与背景了解1.引入:- 展示小说《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封面,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 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中曾经有过没有头脑或不高兴的经历,并分享给同桌。
2.教学内容:- 向学生简要介绍小说的作者、出版时间和故事背景。
-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的第一章,理解故事背景和人物简介。
3.教学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第一章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形象,并展示给全班。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可能的主题,并进行讨论。
第二课时:情节分析与主题探讨1.复习:-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总结并回顾前一次探讨的主题和观点。
2.教学内容:- 学生继续阅读小说的后续章节。
- 学生分组进行情节分析,确定故事的高潮和转折点。
-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传递的主题和核心价值观,并组织讨论。
3.教学活动:- 学生以小组形式运用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现实生活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第三课时:人物形象与角色关系分析1.复习:- 让学生回顾并总结前两次课程的主要讨论内容。
2.教学内容:- 学生再次阅读小说的关键章节,重点关注人物形象和角色关系。
- 学生分组进行人物形象分析,对比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 学生组织角色扮演活动,重现小说中的关键情节。
3.教学活动:- 学生就小说中的某个人物,以小组形式创作角色分析报告,并展示给全班。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
小学阅读课《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 通过讨论和思考,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自我反思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书名:《没头脑和不高兴》2. 作者:任溶溶3.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会故事中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阅读引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书名和作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引导: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强调重要的道德观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提问和讨论,观察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道德观念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反思,观察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表现,评估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同和践行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没头脑和不高兴》书籍或电子版本。
2.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故事内容、图片或相关视频。
3. 教学卡片:用于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和道理。
4. 笔记本和笔:供学生记录重要信息和思考。
七、教学过程:1. 课前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放松心情,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与《没头脑和不高兴》相关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正式的教学内容。
3. 阅读理解(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故事,过程中可以提问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由七个通熟易懂的小故事组成。作者在描述这七个故事时语言亲切、自然、风趣、幽默,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学生的读书体验是轻松的,愉悦的,自然愿意读下去。而且,每个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但这些缺点和不足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可能他就是那样的人。读这样的书就像是小读者在照镜子,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思考和反思:“这说的是不是我呀?”“我也有这样的缺点和毛病,我要改正,不能像书中的人一样”。这种积极的自我认识能力不也是我们在学生阅读中期望看到的吗?所以,这是一本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书。
4.这就是没头脑?发挥你们的想象,没头脑还会做哪些没头脑的事情呢?(学生想象——教师评价)
5.有一天晚上,他家“戒严”了,怎么呐?老师接着讲故事。
6.听了没头脑的故事,你想对他说什么?他妈妈看了也这样说的:“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怎么做大事情啊,唉,大起来怎么得了!”对于你们的劝告,人家没头脑可不以为然。
课件出示书中介绍不高兴的片段:这个不高兴怎么叫不高兴呢?也有个道理。他有那么个怪脾气,一件事情,大伙儿谈得好好的,他偏来个“不高兴”,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
大伙儿要上东,他不高兴上东,要上西;
大伙儿上西了,他又不高兴上西,要上东。
这么个人,谁还高兴跟他玩呐!可你不高兴跟他玩,他可是不高兴你不高兴跟他玩,换句话说,就是他偏高兴跟你玩。(师读)
课件出示他妈妈和没头脑的话:
“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怎么做大事情啊,唉,大起来怎么得了!”
他撅起了嘴,嘟囔着说:“这是小事情,算得了什么,我才不在乎那!大起来做大事情,那可是另外一回事!”
(找两个学生分角色读)老师指导读好没头脑不以为然的语气。
7.这个故事中除了没头脑,还有一个主人公——不高兴,看到这个名字,你们也猜想一下,他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走进故事,了解人物
1.什么是没头脑?没头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书上是这样介绍他的(课件出示: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头还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样不少。他读书也聪明,决不能没脑子。
2.(借助拼音自由读)看了这段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那为什么叫没头脑呢?)是啊,为什么呢?接着看。
3.(课件出示:大家叫他没头脑,因为他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缺点零头。师读记什么打折扣和缺个零头什么意思?马虎、丢三拉四,糊里糊涂是这样吗?听(教师讲故事)
(指生读不高兴的话)
10.没头脑和不高兴都认为小时候的坏习惯跟长大了没关系,小朋友你们觉得没头脑不改掉做事丢三落四的坏习惯,不高兴不改掉固执任性的坏脾气对他们长大后会不会有影响。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长大是什么样子?因为这个故事很有趣,有人把它拍成了动画片,让我们来看长大后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11.(看《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动画片片断)
12.好看吗?老师告诉你们,看书会比看动画片更有意思哦。幽默的语言,搞笑的故事情节,会让你对他爱不释手的。
13.没头脑和不高兴终于明白他们的坏习惯会给别人带来危害,决心改掉坏习惯。
14.小朋友们你们想想在你们身上没头脑和不高兴地坏习惯呢?全班交流。
师总结:出示图书扉页上的那句话:
在“没头脑”和“不高兴”身上每个人都能读到自己。
《没头脑和不高兴》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作者信息
这本书的作者任溶溶爷爷生于1923年,算算已经九十二高龄了。任爷爷可是鼎鼎有名的大作家,他写的书很多很多,数都数不清,像大家熟悉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爸爸的老师》《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土土的故事》《大爷爷还是一位大翻译家,懂四种外国语,翻译过《安徒生童话全集》《木偶奇遇记》《假话国历险记》《长袜子皮皮》《伊索寓言》《彼得·潘》等等。任爷爷创作的作品读者成千上万,包括你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的书影响了几代读者的成长呢。
主要内容
这本书由七个小故事组成,分别是《没头脑和不高兴》《一个天才杂技演员》《奶奶的怪耳朵》《小妖精的咒语》《小妖精闯祸》《当心你自己身上的小妖精》《听青蛙爷爷讲故事》。读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会感觉非常的熟悉,因为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可能就是我们身边的你我他。任爷爷的这本书亲切、自然、风趣、幽默,让人爱不释手,百读不厌,而且看完以后还会引发我们的思考:这说的不就是我吗?我要改掉这个坏习惯!这样既有意思又能帮助我们进步的书,当然受欢迎了。
第一课时(读前交流课)
一教学目标
1.向学生推荐《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2.潜移默化地进行成本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3.通过阅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做不了大事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大致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欣赏封面,走近作者。
1.能写出这么幽默的书的人,你觉得会是怎样的人呢?生猜测想象。
2.课件出示作者画像,瞧!这就是这本书的作者,知道他是谁吗?指生回答(任溶溶)
3.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对,看封面,大家都来看封面,仔细看找到作者的名字了吗?用小手指着一起读(任溶溶)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看封面就知道了作者是谁?以后拿到一本书就要看看封面知道作者是谁?还要了解一下他是个怎样的人?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任溶溶爷爷,孙建江在书的序言里向我们做了具体的介绍呢?小朋友们请看书的第一页,自由读一读认识认识可爱的任爷爷吧!
8.不高兴做了哪些不高兴的事情呢?现在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发生在不高兴身上的事,请小朋友轻轻翻开书借助拼音出声阅读8至12页。
9.读后交流这样的不高兴你喜欢吗?学生说出自己读后想法。
师小结:这样的不高兴又固执又任性,这也不高兴那也不高兴长大了可怎么得了?可不高兴却不这么认为
课件出示:“这些是小事,跟大起来做正经事情一点儿没关系。我真想变个大人,做件大事情让大家瞧瞧。”
三教学难点
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够进行有效阅读。
四教学准备
课件《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朋友,(出示课件)大家认识他们吗?你们是怎么认识他们的?
他们都有一个很奇怪的名字:一个叫“没头脑”,另一个叫“不高兴”。他们在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随机板书课题《没头脑和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