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人际传播的特征和形态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人际传播的特征和形态
网络人际传播的特征
2004年 11月16日
日常人际传播多为面对面,是没有中介、高度双向互动的直接交流。因为面对面,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感官接受来自对方的信息,不但可以听到声音,也可以看到对方的面目表情、体态动作,并感受到空间语言所透出的氛围。因此,它是一种全通道型的信息交流。
由于网络人际传播是在虚拟社区中进行的,它与日常人际传播也就存在显著的差异。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匿名性
匿名性是网络传播的普遍特征之一。所谓匿名,不是说没有名字,而是指传播双方隐去了在物理现实中全部的或部分的真实身份,包括法定的真实姓名、住址以及其它与个人身份、社会角色相关的一切属性信息,即通常交往双方确实互不认识。只要愿意,任何网民都可以做个"潜水者"(lurker)。当然,这并不是说网络交往等于虚假和欺骗。
作为媒介,网络有既隔离又连结的作用,其虚拟带来的使用者的匿名性和身体不在场共同对网络人际传播起到极为关键的影响。人们通过拟定自己的网名这一虚拟身份(virtual identity)与其他人(同样是网名)交往。理论上,每个网民可以有无数个网名,但多数人会使用一个固定的网名,或在不同时候使用不同的网名。
尽管每台上网的计算机都有IP这个唯一的物理地址,但由于目前网络管理的滞后,人们并没有充分意识到IP地址对查证网络行为责任人的意义。所以,网络人际传播的匿名状态还具有重要的交流情境意义,即通常所说的"屏幕的安全性"。它为人们提供了卸下现实身份(性别、年龄、职业、财富等)而自由言说(真话和假话)的安全的心理场,人们容易放弃心理戒备,并抛下日常生活和社会规范的重负。同时,传播双方在心理上也是平等的,可以彻底放松身心,而交流的想象力量则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网络人际传播在人的心理和感情方面提供高质量的交流更有可能。
当然,匿名的屏障作用所导致的"解放"也可能带来传播伦理与道德的失范,不仅使人际传播的公信力降低,也使某些行为沦落为低级的游戏或邪恶的狂欢(phantasmagoria)。通常认为,这种主体真实身份的隐匿或丧失正是网络人际传播与在日常现实中大相径庭的根本原因。的确,虚拟身份容易使人任情任性,放纵无意识或"本我"欲望,发泄被压抑的情感,做出种种禁忌的事而不用担心社会评价。这从网络中无处不在的"话语排泄"、"语言暴力(ranting)"、"信息滥
发"(spamming)、网络色情乃至各种网络犯罪等等即可见一斑。
二、文字性
在日常生活中,文字交流(比如书信、便条留言)一直不是主角。但聊天室、E-mail、BBS、QQ等都是文字或文本交流(text talk)。2003年7月CNNIC调查报告显示,使用网络电话与视频会议的用户所占比例分别仅为1%和0.5%。即使那些辅以语音或机顶摄像头的交流,文字仍然是主要的方式。可以说,网络人际传播将文字媒介的交流工具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不过,很难说这种文字的交流到底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因为对于网络交流情境来说,它的很多优缺点常常是相对的。一方面,文字交流对不少人是个门槛甚至是个障碍,它要求使用者有一定的文字使用能力,包括打字技能。"学打字"和"打字快" 这两个网名就是一个证明;二是它大大削弱了口头传播的直接性、生动性和微妙性;三是文字作为语言符号常被误读,且网络中的使用常会变形,这增加了真正沟通的难度。此外,文字交流作为有意的编码(coding)活动,有时可用以模糊或掩盖交流者的心理活动,甚至造成假象和欺骗。
另一方面,由于其它信息渠道缺乏,文字的作用将显得突出,它特有的表达功能使其蕴涵多种深层意义,这从某种程度上给网络人际传播带来了一种可能性,即它有可能达到一般口头传播所没有的意义深度。在BBS、电子邮件等这样的场合,这的确是可能的。此外,为改变单纯地使用文字,网民们创造了一套模拟传统口头传播中的非语言符号,这从一个新的角度强化了网络交流的直接效果,又丰富和发展了网络语言。
尽管互联网很早就有能够传输声音和图像的聊天室,但至今没有推广。QQ 和Messenger等即时通讯软件也已实现声音和图像传输,但人们仍习惯使用其中的文字形式。大多数人认为,文字交流正是网络人际交流的魅力所在。
三、广泛性
在传统社会中,社区以一定的地域空间为核心,人际关系也常常受制于血缘、亲缘、业缘等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这样,一个人所能延展的人际关系广度、所能结成的关系数量都有相当的局限性。相反,无限开放性的网络社会带来的是网络交往的广泛性,在理论上可以达到全球性,不同种族、国家、地区、不同身份与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交流机会增加了,根本没有"这里"、"那里"等的物性空间的区别。当然,也没有"山隔水阻"和"旅途"之类的概念,正所谓"行者无疆"。
的确,网络人际传播在以电子速度突破物理的或地域的"疆界"的同时,从客观上部分地打破了社会的、文化的、心理的那些有形与无形的种种传播障碍,使交往对象变得无限广阔,人们常会体验到什么是"熟悉的陌生人"。这从公共聊天室、BBS、QQ中网友如过江之鲫便可见一斑。
可以说,网络空间提供了低成本的社会交往途径。它为人们结交完全不同的对象、塑造新的自我,最大限度地超越自身的边界提供了条件和可能,而每个人所能实现的程度各不相同。因为,在这一情形下,对交流对象的选择难度也将随着选择范围的加大而加大。而且,交往对象在总体上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于是,有些人"四处撒网,重点钓鱼"。
一位网友这样说,网络"这桌大餐里有富含维生素的青菜、有提供动力的肉类,有维持体能的主食,也有外观可人但毫无营养的零食。"由此可见,在广泛
开放的网络交往中结成的人际关系也是极为复杂的,对传播对象的控制也变得越来越难,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多变性
这是指某一特定的人际传播行为和人际关系在生成上的个人性(或自主性、任意性)、偶然性和多边性。在一个网络社区里,参与者来自五湖四海,人数众多,数百、数千以至数十万,都是随机形成的。人们也常常穿梭在不同的社区之间,偶然性地与他人发生关系。在此情形下,人际传播方式既有传统的一对一、一对多,也有多对一、多对多,总体上呈现为多对多(vast-point-to-vast-point)的模式。尼葛洛庞帝称之为星状网络(star network)模式。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星状布局的某个节点上以"我"自己的方式,从"我"自己的道路出发,自主而又偶然地找到想找的交往对象。
即使是刻意地寻找交流对象,但由于对象的巨大和被他人所选择,所结成的传播关系总带有偶然性。加之人的不同需求,因而关系在总体上也是多变的或多元化的。所以,这种传播活动就像广种薄收,一对网络人际关系的形成既是自主性的,又是偶然的和不确定性的,而且关系的发展也常常是非连续性的与摇摆不定的,人们必须"自己管理自己"。
有时,偶然性带来的传播关系、传播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多变性和多边化,正是人们在网上所需要的一种乐趣。从形式上讲,网络人际传播本身就有E-mail、Web聊天、OICQ、BBS等可资灵活运用的多种样式,而人人又都是各取所需,这样,每种样式都会带来不同的人际关系体验。同时,在交流中每个人具体的传播目的、动机也将更加多变,变得不明确或比较灵活,因而双方总是根据具体的对象、情境和对象的反应及时调整具体的传播内容、方式方法与技巧。
五、去功利性
这里的去功利性,是指人们在网络人际传播中并不求得现实的利益或物质意义上的有利性。其原因是:
首先,由于虚拟性,网络人际空间并没有与物理现实完全连通,通常的社会权力结构和其他制约要在网络中直接发挥作用几乎不可能。换言之,现实干预的困难使人们更容易超脱于日常的现实关系。
其次,网络主体的匿名性带来了种种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这种陌生人关系使人主观上无法完全抛却全部的戒备。进而言之,它也是一种松散性人际关系,即交往双方一般不存在日常现实上的接触和利害关系,因而也没有必要抱有明显的功利意识或实用目的。这使得交往双方更加自由和放松,更加看重交往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此,传播的目的不在于影响或劝服,而主要是信息、态度和情感的交流与分享。
有调查证实,人们在网络交往中更加看重朋友关系,以此得到在情感或心理方面的满足。根据英国美学家布洛的距离美学的观点,网络这种特有的物理与心理上的距离性使它更易促成想象与美感的发生。可以说,在相当多的尤其是异性之间的网络人际交往中,交流者更可能以开放的、非功利性的态度来对待关系和关系对象,进而因自由交流而得到愉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