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word精品文档3页
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启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是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最终目标。
而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兴趣不足,自信心缺乏等都会对大学英语的输入和输出产生很强的过滤作用,使其很难进入语言习得体制,从而妨碍大学英语的习得。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给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1.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中的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克拉申(Krashen)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提出对外界影响颇深的“语言监控理论(The Monitor Theory )”。
该理论由五大假设构成,即习得/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
这些假设,尤其是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对重视语法结构学习的传统外语教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同时也为国内大部分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1)输入假设。
克拉申(Krashen)认为只有获得足够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Input),才能有可理解性语言输出(Comprehensive Output),才能习得语言。
也就是说可理解性是指输入的语言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为了使语言习得者从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的阶段,所提供的语言输入中必须包括一部分下一阶段的语言结构,即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应当有新的内容加入,用公式表示为“i+1”,其中“i”表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1”表示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输入语言。
克拉申认为只有这样学习者才可根据自己的水平,通过不断地努力吸收所接触的语言材料,才能逐渐提高其学习语言的技能。
(2)情感过滤假设。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是指情感因素与二语习得的关系。
克拉申认为,可理解性输入对语言习得来说是必要的,但不是足够的(Krashen,1982)。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情感对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起着过滤的作用,像一个过滤器一样控制习得者输入和吸收的语言量,而语言输入只有通过过滤器才能到达语言习得机制并为大脑所吸收内化。
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研究
研究交流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启示研究闫蒙蒙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摘要: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在当前教育现状下对于实现大学英语课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以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基于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等相关文件精神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出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方案和保障性策略。
关键词: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课堂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时期,受师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课普遍是五六十人以上甚至一百多人的大班上课模式。
费时低效,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果差等是大学英语课的普遍问题。
由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愈加重要,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培养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实现大学英语课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单单依靠当前每周4课时的大学英语课堂显然是无法实现的。
作为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的补充和延伸,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多样化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但并非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第二课堂的有效开展能改善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实现大学英语课的教学目标。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中的二语习得与学得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对第二课堂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一、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该理论包括五个假说:习得与学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以及情感过滤假说。
习得与学得假说指出习得和学得是学习第二语言的两种方式,习得是学习者在无意识、自然交际的环境中掌握语言的过程,学得是学习者有意识、通过正式学习掌握语言的过程。
语言习得者在语言运用中关注语言传递的意义,并下意识内化语言,从而形成语言能力。
语言学得者则注重语法规则和语言形式,学得的知识能有助于学习者有意识地监察语言的正确性。
语言习得的过程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语言学得可以使语言学习者掌握语法知识,监控语言形式的正确性。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8年23期总第411期ENGLISH ON CAMPUS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文/李娜【摘要】提要近几年来,国内外语教学领域开始注重多方位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并广泛借鉴吸收了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些新成果,其中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备受关注。
根据克拉申的这一理论,语言分为习得与学得,只有不断习得才能够使学习者获得语言能力; 同时,要习得语言,必须按照语言学习的自然顺序,进行适量的可理解性语言材料的输入,并通过情感因素的积极鼓励与引导,以增强学习者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促进其对输入语言材料的充分利用以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
【关键词】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英语教学;启示【作者简介】李娜,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
一、引言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在自然的或有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
由于我国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第二外语是英语,因此此处探讨的第二语言主要是英语。
随着国际社会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在对外交流当中,其重要性和广泛性变得显而易见。
英语教学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一直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我国的英语教学多重视课堂上语法知识的传授,因而忽略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出现积极性不高,效率低,耗时间等问题。
这也就导致学生学到的英语是“哑巴”英语或“聋子”英语。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过程的研究。
因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理论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第二语言课堂及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克拉申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由习得与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监控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五部分组成,这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最全面的理论,也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理论。
二、习得与学习假说(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在这五大假说中,习得与学习假说作为克拉申学习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最重要的一个假说。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改的启示
Vo _ 1 I3 No 3 .
菏 泽
学 院
学 报
20 0 9年 5月
Ma 2 0 y 09
Ju n lo z nv ri o r a fHe eU iest y
文 章 编号 :6 3—20 (0 9 0 0 3 0 17 13 20 )3— 16— 3
写题 目。面对新 的形 势 , 笔者 将克 拉 申的理论 引入
大学英语教学课堂, 有如下思考与探索。 1营造二语习得环境 . 听说 能力一 直是 本地 学生 的一 个弱 项 , 何 提 如 高, 很大程度上依赖一个好 的二语习得环境。我们 尽可能地去营造一个较真实的语言环境 , 如鼓励学
些项 目的 顺 序 大致 相 同 ,即 有 的 语 法 结 构 习得 较
早 , 的语 法结构 习得较 晚 ,比如英语 中进行 式 “ 有 V
本的假设 。在这个假设中, 克拉 申将我们平时所说 的 “ 习” 学 概念 一 分 为 二 , “ 即 习得 ” aqitn 与 (c si ) u io “ 学习” 1 r n ) 二 者形 成鲜 明的对照。克拉 申 (e n g , ai
16 3
20 09年
闰诣 博 : 克拉 申的二语 习得 理论对 大学英语教 改的启 示
第 3期
这 种 自然顺序是 克拉 申通 过分析第 二语言 习得 的实验 研究而得 出来 的 ,它启示 我们要 按一 定 的客 观顺序 教学 。
3“ . 监查” 假设 (T eM n o yo ei) h o irH p t s t h s
克拉 申的 二语 习得理 论 对 大学 英语教 改 的启 示
闰诣 博
( 菏泽学院外国语系 , 山东菏泽 24 1) 705
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作者:李云敏来源:《大观》2017年第09期摘要:现今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是当下大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
二语习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旨在系统地探讨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和习得的过程,其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也有相应的启示意义。
本文基于该领域备受关注的Krashen所提出的理论,探讨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意义,以期有效地提升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二语习得理论;大学英语教学;启示一、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在自然或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学习或无意识吸收掌握母语以外的一门语言的过程”。
Krashen所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备受该领域关注。
该理论由习得与学得假说、监察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和自然顺序假说组成。
本文主要运用前四个假说来探讨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意义,因此,将只对前四个假说给予阐释。
(一)习得与学得假说这一假说是该理论最基本的假说。
在此假说中,Krashen对习得与学得做了区分,并指出两者之间的关系。
Krashen认为,二语习得者具有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这两种获取语言能力、内化目的语的方式。
前者指的是潜意识地构建语言体系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
二语习得者通过潜意识用目的语进行交流,不知不觉地习得语言,同时也获得语言规则、形成语感。
后者指的是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
学得者完全有意识、有目的地学习第二语言,并通过努力,掌握第二语言的有关规则。
二者不可分离、相互转化。
(二)监控假说监控假说是伴随习得与学得假说应运而生的。
监控假说认为,习得和学得有较大区别。
学习者只有依赖习得才能“开始”用第二语言进行表达,培养语感,最终才能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而语言学得的作用主要是运用已学会的语法规则对语言的准确性进行监控。
简言之,任何想要表达的内容均来自“习得”知识,而“学得”的知识只能在实际表达前后对话语进行监察。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作者:田凤娟刘海微来源:《现代交际》2016年第02期[摘要]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本文拟从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中的监控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出发,探讨该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监控假说情感过滤假说[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2-0199-01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语言监察”理论,包括五种假说:习得与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
这五大假说对于我国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主要从监控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出发,谈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一)监控假说克拉申在该理论中重点讨论了语言学得与习得之间的内在关联,并进一步阐述了其对“习得”的高度重视。
监控假设理论认为“习得”是学习第二语言的开始,能够使习得者形成第二语言的语感。
同时,他认为“习得”可以促使习得者产生学习积极性。
关于“学得”,克拉申认为其主要作用在于监控,即用“学得”的语法知识来检查“习得”语言的准确性。
总体来看,监控假设将习得的语言系统定义为了真实的语言能力,而学得的语言系统,则只能作为具有监控、编辑功能的固定的语言知识。
(二)情感过滤假说针对情感过滤假说,克拉克认为,理解可以作为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但却不可视为唯一条件。
克拉申在该假说中认为在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不良的心理情绪会阻碍语言输入的充分利用,该种障碍即被界定为情感过滤。
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由于学习者的自身素质及智力水平等诸多因素存在差异,所以其语言习得能力也就有着差异化的成绩。
差异化的成绩会使语言习得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情绪,在面对相同的语言输入时,其语言习得的效果会受到不同情绪因素的影响。
二、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一)提高学生在课堂环境中的习得能力监控假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重视的语言习得视角,即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用“学得”来检查“习得”的准确性。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及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教育文档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及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1 引言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提出实质上是对近二三十年来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研究的总结,并把各种研究成果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使之成为自成体系的学说。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我国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影响很大,对我国的英语教学有很大的启示。
2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简述斯蒂芬?克拉申毕生致力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这为他赢得了世界了性的声誉。
克拉申在20世纪中叶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假说模式”,是近几十年来影响广泛、解释全面又很具争议性的理论。
具体而言,“输入假说模式”由五个互相联系的核心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①习得-学习差异假说;②监控假说;③自然顺序假说;④语言输入假说;⑤情感过滤假说。
这五个假说彼此联系、互相补充,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2.1 习得-学习差异假说根据这一假设,人类掌握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可以通过两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是“语言习得”,这一过程类似于儿童母语能力发展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地、自然而然地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第二种途径是“语言学习”,即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
克拉申认为,只有语言习得才能直接地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才是人们运用语言时的生产机制。
2.2 监控假说2.3 自然顺序假说这一假说认为,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实际上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其次序是可以预测的。
例如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些简单的语法结构会先于一些复杂的语法结构被学习者掌握。
2.4 语言输入假说输入假说也是克拉申理论的核心部分。
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理解其中的大部分信息时,才能产生习得。
如果习得者现有水平为“i”,能促进他习得就是“i+1”的输入。
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
、
者现有 的水平 ( i +2 )及等 同于其现 有的水平 (i + 0)对语 言习
5 、 情感过 滤假设 ( T h e Af f e c t i v eF i l t e r Hy p o he t s i s )
第二语言 习得 ( S L A )是 指 “ 在 自然或指导的情况下通过有意识 得毫无任何 促进作用 。 学 习或无 意识 吸收掌握母 语 以外 的一 门语言的 过程 ” 。2 O 世纪 7 0 年 这 是关于不 同情感与非母语 习得关系的假设 。克拉申认为 , 要习 代 末 ,8 O 年代 初, 最著名 , 最具影 响力的 二语习得 理论之一 就是美 国 著名 应用语 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第二语言 习得理论 ( 简称 二语 习得理 得第二语言 , 不仅要有大量的适合的输 入环境 , 而且该进程还会受到情 论) 。该理论由习得与学习假说 , 自然顺序假说 , 监察假说 , 输入假说和 感 因素 的影响 。对于 习得者来说 , 提 供大量的可理解输 入的环境并不 情感过滤 假说五大相 关的假设组成 。其与语言 教学有直接 、 密切 的关 意味着 他们就能很 好地掌握 目的语, 而只有通过 情感过滤才能实现有 效的语 言 吸收。克拉 申把 情感 因素 分为三 类: 动机 、 自信心 及焦虑程 系, 且对大学英语教学有启发、 指导作用 。
这 是克拉 申二语 习得理论 中最基 本的假说。在此假 设中,
K r a s h e n 对 “ 习得 ”与 “ 学习 ”作 了 区分 , 并认 为 , 二 语 习得者 具 有 语言输 入被潜意识 地过 滤掉 , 只有 认可的语言材料才 能进入大脑的语 这 两种 获取 语 言能 力 、 内化 目的语 的 方式 一 “ 语 言 习得 ( L a n g u a g e 言习得机制 , 并可 能被 习得者 习得。可见, 可理解 性输 入只有 情感过滤 A c q u i s i t i o n ) ”和 “ 语 言学得 ( L a n g u a g e L e a r n i n g ) ” 。前者是一种潜意 低时 , 吸收 的语 言输入 量多, 反之 , 吸收的语言输入量就少 。因此 , 在语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工具和跨文化沟通的桥梁,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同语言。
在中国,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然而,由于英语学习环境和学生的语言背景的差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遇到诸多问题。
为了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借鉴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以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
一、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理论1. 良好的输入与输出:根据斯蒂芬·克拉什(Stephen 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学生应该接受到一定程度的体验和语言输入,才能在输出语言表达时运用自如。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通过提供丰富的输入材料,如英语原版教材、英语电影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2. 语言输入的“略过”现象:乔·德库特(Johanne Antoniou De Cock)提出了语言输入的“略过”现象,即学习者在接受输入时并不需要完全理解其每一个词汇和句子的意义,只需通过上下文的暗示去推测和猜测,最终理解整个语言片段的含义。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的语境,使用图片、视频等辅助工具,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推测单词和句子的意义,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听力能力。
3. 语言习得的顺应性:斯蒂芬·格罗夫斯(Stephen D. 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指出,学习者在获取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一种放松、愉悦的学习状态,而不是过多地注重语法和单词的记忆。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审慎选择教材、开展有趣的语言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习得英语。
二、借鉴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教学策略1. 创造真实语境:学习者需要身临其境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真实生活情境,如模拟旅行、商务会谈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浅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朱红旗吴江市第二职业中学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其中,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家Stephen D.Krashen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并在其著作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对二语习得的过程和本质提出了五种假设,其中包括:(1)学得与习得假设(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2)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3)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4)监察假设(The Monitor Hypothesis);(5)自然顺序假设(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Krashen的这些理论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和实践影响很大。
二.传统英语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作为我国最普及的外语语种,英语在中国基础教育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事实上我国的英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
在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教材统一的局限性,教师的自主选择的余地很小,无法确保语言输入的内容符合语言输入可理解性的范畴;同时,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通常为教师支配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既定的课文内容进行侧重语法、词汇的讲解,无法保证学生的可理解输入量,从而造成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低下。
实践证明,用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指导英语课堂教学,有助于我们解决上述问题。
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在Stephen D.Krashen提出的五种假设中,对英语课堂教学有切实指导意义的主要是学得与习得假设、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一、引言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在《第二语言习得原理和实践》(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中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The Monitor Theory)并以五个假说为基础论。
此理论在应用语言学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第二语言学习及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尽管围绕这个理论的争议不断,但毫无疑问的是它能够准确描述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及机制,完整地把握和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进而为更好地开展第二语言教学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本文拟从分析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入手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客观情况,探讨和摸索一种更具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模式。
二、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主要包括五大假说,即习得――学习假说( 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和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1.习得――学得区分假说(The Acquisition- LearningHypothesis)。
这是五大假说中最基本的。
在这个假说中,克拉申对“学得”(Learning)和“习得”(Acquisition)的概念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区分。
“学得”和“习得”指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学习方式,这两种方式相互区别并且彼此独立。
“学得”指学习者在有意识的情况下通过学习语言规则和形式去获取语言知识;“习得”是一种潜意识的过程,指注意力集中于意义层次上的交流,像儿童学习母语那样,在交际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学会使用第二语言。
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5页
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语言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对来说,语言分为母语和非母语两种形式,人类语言是通过自然母语的习得以及其他语言的学习获取的。
二语习得通常是指人类个体在母语习得之后对其他任何非母语语言的学习。
语言习得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
外语教学中,借助于二语习得理论来指导和优化教学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意义深远。
本文以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为视点,针对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一、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概述现代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对人们相互进行思维、情感或意念交流的声音行为的概括,它是人们用来传递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交际工具。
二语习得是在自然掌握了一定母语系统的情况下,在第二语言的特定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者的个性差异以及自身素质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
二语习得理论,是在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及其语言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目的是客观的描述解释关于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各种因素。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普遍关注。
概括地说,二语习得研究是通过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描述学习者获得第二语言的本质和过程。
其有关外语教学的理论精华如下:1语言输入理论: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输入是指学习者在语言环境中所接受的语言信息。
人类语言的掌握是通过无意识的习得或有意识的学习两种方式获得的。
克拉申认为,习得方式要比学习方式更重要。
可理解性语言是语言输入的关键。
2 语言输出理论语言输出是指学习者在熟练掌握一定的语言信息后,运用已经获得的语言信息技能进行练习,发出可理解性输出,已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语言输出受语言习得环境以及学习者自身的素质影响巨大。
3 情感过滤假设克拉申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要受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
【Krashen的“五大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克拉申五大假说
【Krashen的“五大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克拉申五大假说摘要: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五大假说”揭示了第二语言学习的机制。
这“五大假说”包括:(1)习得-学得假说;(2)监控假说;(3)输入假说;(4)情感过滤假说;(5)自然顺序假说。
Krashen 的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有很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二语习得假说可理解输入外语教学S. D. Krashen于80 年代初期提出了著名的“五大假说”, 其中包括: (1) 习得―学得假说;(2) 情感过滤假说;(3)监控假说;(4)输入假说;(5)自然顺序假说。
他的理论总结了近几十年来第二语言或外语习得研究的成果,并把各种研究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使之成为系统的学说。
这些理论对于揭示第二语言学习的机制,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Krashen的“五大假说”简介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1.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Krashen 认为, “习得”是潜意识过程, 是注意意义的自然交际的结果,儿童习得母语便是这样的过程;与之相对的是“学得”,这是个有意识的过程,即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
只有“习得”才能直接促进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才是人们运用语言时的产出机制;而对语言结构有意的了解作为“学得”的结果,只能在语言运用中起监控作用,而不能视为语言能力本身的一部分。
2.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
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
而语言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作用。
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
它能否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1)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2)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3)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摘要】:文章介绍了语言学家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的五个假说:学习--习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主要阐述了其强调的习得、可理解性输入和低情感过滤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期望对外语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外语教学;启示1. 引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学者对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出现了多种二语习得理论成果。
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语言学家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此理论包括五个假说:学习--习得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
这一理论对现代语言习得和教学理论影响深远,对我国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章通过简要的阐述克拉申的五个假说,提出了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2.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简介2.1 习得--学习假说(The Acquisition-- Learning Hypothesis)克拉申指出,成年人获得第二语言的能力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习得和学习。
习得是潜意识的获得语言能力的过程,类似儿童习得第一语言即母语的能力一样。
学习是指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知识的获得是有意识的过程,集中体现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堂上的外语学习。
习得的知识用来交际,而学习的知识用来监控。
2.2 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这一假说认为,语言习得是一个遵循特有顺序的过程。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无论是学习母语还是第二语言,在习得语言时按一定的自然顺序习得语法结构,有些语法结构习得的较早,而有些语法结构习得较晚。
这种自然顺序是语言习得系统的产物,与课堂语言教学无关。
这种自然顺序是克拉申通过分析第二语言习得的实验研究而得出来的。
2.3 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在交际中,无意识习得的知识启动第二语言习得者使用的自然语言,所使用的自然语言又受到有意识学习所获得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的监控。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本文以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这是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中最基本的假说。
在此假设中,Krashen对“习得”与“学习”作了区分,并认为,二语习得者具有这两种获取语言能力、内化目的语的方式—“语言习得监控假说和习得与学习假说密切相关。
监控假说指出,习得与学习有较大区别。
学习者只有依靠“习得”才能“开始”用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才能培养语感,最终才能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但是,语言学习主要是用已学会的语法规则对语言的准确性进行监控。
可见,二语习得者只有在充足的时间、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性和懂得语法规则这三种条件下,才能有意识地对语言的正确性进行监控。
3、自然顺序假说该假设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语法规则时存在一个可以预测的顺序,且顺序不是与语言知识的难易程度成正比的。
语言习得理论研究表明,在学习母语或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习得者习得语法结构的顺序是大致相同的。
如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习得时,语法词素的一般顺序为:先习得进行式该假设是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
首先,其回答了语言教学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即理论上、实践上如何习得语言的问题,并强调了可理解性输入产生习得。
克拉申在1982年就指出,人类可通过语言输入这一基本途径掌握语言,而二语习得者主要依赖“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这是关于不同情感与非母语习得关系的假设。
克拉申认为,要习得第二语言,不仅要有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环境,而且该进程还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
对于习得者来说,提供大量的可理解输入的环境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很好地掌握目的语,而只有通过情感过滤才能实现有效的语言吸收。
克拉申把情感因素分为三类:动机、自信心及焦虑程度。
学习者动机强、自信心强、焦虑程度低,往往就更容易习得第二语言。
同时,克拉申进行了总结:在习得过程中,习得者心理上不认可的语言输入被潜意识地过滤掉,只有认可的语言材料才能进入大脑的语言习得机制,并可能被习得者习得。
可见,可理解性输入只有情感过滤低时,吸收的语言输入量多,反之,吸收的语言输入量就少。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5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李波宁波大红鹰学院[摘要][关键词]本文通过对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以及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听力上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提出听力教学应该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可理解原则、兴趣原则、低情感过滤原则和足够输入原则,并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听力障碍听力教学作者简介:李波(1978-),女,讲师,宁波大学在职研究生。
听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在二语习得中处于重要地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语言技能。
然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最近才得到重视。
本文作者将以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和自己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听力教学的实际经验出发,提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应注意的四个原则。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在80年代初期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其中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对揭示第二语言学习的机制,提高第二语言教学的效果具有现实意义克拉申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可理解输入”,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所谓“可理解输入”,是学习者听到或读到的可以理解的语料,这些材料的难度应该稍微高于学习者目前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
克拉申把当前的语言知识状态定义为i ,把语言发展的下一阶段定义为i+1。
这里的1就是当前语言知识与下一阶段语言知识之间的距离。
学习者只有接触到属于i+1水平的语料,才能对语言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如果语料仅仅包含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语料太难,对语言习得都没有意义。
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同时克拉申也认为仅有可理解输入是不够的,因为有时即使拥有大量的恰当输入,学习者也不一定能有效地习得语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在学习者和环境之间有一个受情感因素制约的非智力屏障,克拉申称之为“情感过滤”。
学习者习得语言的多少取决于情感过滤的强弱,情感过滤强时,语言的吸入小;当情感过滤弱时,语言的吸入就大。
造成“情感过滤”的三个主要心理因素是动机、焦虑程度和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 ___________任课教师签字:___________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结课作业学年学期:2007-2008第二学期课程名称:二语习得********学号:**********提交时间: 2008-5-6再论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及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硕0717 黄小芳摘要:本文力图从分析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即监控模式理论的五个假设出发,探讨该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和启发,提出几点建议,即外语教学应注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通过精读+泛读+翻译的课堂教学,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二语习得的效果。
关键词:二语习得课堂教学输入1. 引言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简言之,主要是是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较差,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2. Krashen 二语习得理论—监控模式美国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理论——“监控理论”(Monitor Model)这一理论包括五个假说,即习得—学习假说(the acquisition leaning hypothesis )、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hypothesis)、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和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2.1习得—学习假说Krashen认为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语言习得和语言学得(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anguage learning)。
语言习得是潜意识过程的产物,指的是语言学习者用目标语进行自然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习者关注的是交流活动的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
语言学得则是有意识的正式教育的产物,其结果是语言学习者获得和语言相关的语言知识。
习得的语言储存在大脑左半球的语言区,可用来进行自动的语言加工;学得的语言知识也储存在大脑左半球,但未必在语言区,只能用于监控功能。
因此说习得的语言在实际交流中能运用自如,而语言学得者虽然有完备的语法知识,却不能正确流利的使用该语言。
2.2监控假说监控假说是对习得—学习假说中习得与学习的关系做进一步解释。
根据这一假说,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而语言学习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
这种监控作用可发生在语言输出之前或之后。
但是它要发挥作用取决于三个条件:第一,足够的时间。
即语言使用者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
第二,语言形式。
即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只有当语言使用者考虑到语言形式的正确性时,监控系统才起作用。
第三,规则。
即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
因此合理使用监控功能,是成功交际的条件,过多使用,如在进行口头表达时,表现为结巴英语。
但是在书面语中,人们更注重语言形式,就有必要用语言的监控功能来纠正错误。
2.3自然顺序假说这个假说认为,人们对语言结构知识的习得是按特定的自然顺序进行的。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一些语法结构会先于其他一些语法结构被学习者掌握。
,而其这种先后顺序与学习者的年龄、母语背景和学习条件无关。
也就是成年人和儿童习得语言结构的顺序相同。
2.4 输入假设该假设认为,人类只有获得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时,才能习得语言。
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用公式表示,即i+1。
其中i表示语言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
输入假设还强调,语言使用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之后自然形成的。
因此这一假说关注的是语言习得,而不是语言学得。
Krashen还给出了理想输入应满足的条件:输入是可理解的;输入是有趣或相关的;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
当语言输入大大超出学习者现有水平时、缺乏趣味性或相关时,学习者就难以理解所输入的材料,此输入在习得中就没有价值。
2.5情感过滤假设这个假设认为,有大量的可理解输入的环境,并不能保证学生就能学好目标语,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能变成语言吸收(intake),习得才会发生。
这些心理或情感因素主要包括:动机(motivation)、自信(self-confidence)、焦虑感(anxiety)等。
每一个外语学习者都有一个情感过滤装置。
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由于缺乏自信或焦虑造成的。
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如果情感过滤过强,语言输入就会受阻,无法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从而不能产生语言习得。
只有当情感过滤降低,才能产生语言习得。
3. Krashen 二语习得理论的局限性3.1 Krashen理论的一个局限性来自他的输入假设公式i+1。
i代表学习者的现有水平,1 代表略高于这一水平的输入假设。
在实际教学中i的现有水平如何测定,1 的度也很难把握,即怎么保证输入的不是2,3 或4,正好就是1或接近1,Krashen对此没有给出具体的标准。
Michael Long的修正输入假设(Modified Input Hypothesis)可作为对可Krashen输入假设的发展。
Michael Long认为,二语学习者需要通过使用目的语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谈来不断修正其语言表达直至为对方所理解为止,这样的输出训练在Long看来,是使输入达到可理解的重要途径,因此是习得的保证。
3.2 Krashen一味强调输入的重要性,似乎只要学习者得到足够多的可理解性输入,就一定会产生语言习得,从而获得相应的语言能力。
他显然忽视了习得过程的另一个重要环节——输出。
从理论上讲,如果只有输入没有输出,我们根本无法判定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语言学习者同样需要足够的输出训练,因为只有学习者通过使用目标语,才能启动语言的监控系统,对输出语言进行检测编辑训练,才有可能使语言学习者经历“哑巴英语”—“结巴英语”—“熟练英语”过程,最终能够更加自如、流利、准确地进行表达,也就更接近目标语。
Swain 于1985年提出的“可理解输出假说”( Comprehensible Output)弥补了Krashen理论的不足. 即在输出时尝试做一些高出他们目前水平的练习。
因为输出的过程可以促使(push)学生积极寻找合适的形式来表达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他们碰到一些不知该如何表达其意思的困难时,就会去努力尝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自己尝试总结一些新的规则,从对方的反馈中总结经验,最终形成比较稳固的体系。
Swain(1995)还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更为明确的论述,认为可理解输出可以从三个方面促进二语习得,即它的三个功能。
①注意/触发功能(noticing/triggering): 语言输出促使二语学习者意识到自己语言体系中的部分语言问题,进而可以触发对现有语言知识的巩固或获得新的语言知识的认知过程。
②假设验证功能(hypothesis testing): 二语学习者可以把语言输出视为是验证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假设的途径。
③元语言功能(metalinguistic function): 当二语学习者反思自己的目标语用法时,输出即起着元语言的功能。
4. Krashen 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4.1 语言输入方面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基础和条件。
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地习得语言,首先要探索语言输入的有效途径,保证足量的可理解性输入。
4.1.1尽可能确保输入的可理解性。
在这方面,对教师充分备课有较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生目前要学的教学内容,还要了解学生以前学过的内容,采用图示理论的观点,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与新的知识体系建立联系,有助于学生对新的输入的理解;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熟悉学生外语水平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难度差异不同的问题。
4.1.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网络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作为教学工具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的旧石器时代。
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熟练掌握现代教学设备,努力把大学英语课堂变成一个精彩纷呈,信息量丰富的、大学生所喜欢的外语学习的乐园。
4.1.3增加泛读教学的量,尽可能保障语言输入量的足够传统的以精读课为主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由于语言输入量的局限,一方面不能满足语言习得条件对量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内容的狭窄,缺乏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学生易于失去兴趣,再加上教材的内容大都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与大学生所关注的国内外事实信息相脱节,因此增加泛读课教学很有必要。
泛读教材不能是固定的教科书,应以英文报刊为主要教学材料。
报纸是社会百态的缩影,它包括各种话题内容,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各种题材和体裁的阅读材料,特别是现代语言的运用实例。
4.2 降低情感过滤的强度情感过滤假说中提出,语言输入的接受效果会受到学习动机、自信和情感焦虑等影响,为此,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尽可能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降低他们的焦虑感,多鼓励和肯定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正确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科学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区别对待,运用纠错策略,把握纠错时机,避免由于纠错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利影响。
4.3 加大翻译教学的比重在外语教学发展的历史上,语法翻译法教学早已被摒弃,但翻译不仅是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输出途径,也是他们日后工作中需要完成的一项任务。
母语与外语对比学习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学生必须透彻理解原文,考虑原文的内容、语言特色、语境、中英文化特点等等因素,反复推敲,以求用最恰当的词、句型、修辞等。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积极反思已经掌握的译入语知识,不断作出假设,并对假进行检验和修改,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尝试新规则,并加以修正、推敲、修改译文。
可见,翻译作为一种语言输出练习,具备了Swainde “可理解性输出”的三大功能。
加大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翻译教学的比重,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手段。
5. 结语综上所述,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中所强调的可理解性输入假说、情感过滤等假说等对我国外语教学有很大启发。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同时也要注重语言输出对语言习得的促进作用,最终目的,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