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完整版)
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方案
![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66474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c.png)
小学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微课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
2. 学生能结合课本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主题,进行微课程的选题和内容规划。
3. 学生能运用多媒体软件,整合文本、图片、声音等资源,制作具有教育性的微课程。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微课程的能力,能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合适的学习活动。
2. 学生掌握微课程的制作技巧,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剪辑、合成和发布。
3. 学生能够通过微课程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微课程设计和制作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精神。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分享、交流和合作,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知识传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微课程基础知识:介绍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和应用场景,引导学生了解微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课本章节:信息技术与教育创新- 内容列举:微课程定义、类型、优势与局限2. 微课程设计原则:讲解微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如针对性、简洁性、趣味性等,帮助学生掌握设计方法。
- 课本章节:网络课程设计与制作- 内容列举:设计原则、教学目标、内容结构、视觉效果3. 微课程制作流程:详细介绍微课程的制作步骤,包括选题、策划、制作、发布等环节,指导学生实际操作。
- 课本章节:多媒体技术应用- 内容列举:制作流程、选题方法、策划方案、制作工具、发布平台4. 微课程实践操作: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运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微课程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完整)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完整)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afcbe4ddb4daa58da1114adf.png)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是当今教研的一个比较热门的一个新生事物, 2009年起源于美国,以其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而闻名,微课程的概念,在国内,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率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微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微课程"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早期的“微课程"有以下主要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程的核心组成内容。
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分钟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程”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程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程”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程”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程”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程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程”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
“微课程”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包括教案或学案)、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9篇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b9e95e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1.png)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9篇微课的设计与制作篇1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经双方充分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规定,特签署本合同。
一、合同内容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要求: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要求: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要求:二、合同金额共计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写)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付款方式1.本合同签订后,甲方支付合同总额的____%,即人民币¥__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
2.项目结束后甲方向乙方支付合同余款,即人民币¥______________元整(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元整)。
四、责任与义务1.乙方应按甲方要求按质按量完成相关设计和制作工作。
2.乙方需在规定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完成,并送交甲方签字认可。
3.甲方根据乙方需要提供相关资料,并承担因版权、文责所引发的法律责任和经济纠纷。
五、产权约定甲方将委托设计的所有费用结算完毕后才享有著作权,否则,乙方设计的作品著作权归乙方,甲方对该作品不享有任何权利;甲方在余款未付清之前擅自使用或者修改使用乙方设计的作品而导致的侵权,乙方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违约责任因设计和制作工作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在经过大量调研工作的同时更需设计师的精心创作,乙方在开始着手设计时就已经在全面的履行合同,因此,甲方如提前终止合同,预付款乙方不予退还。
七、甲乙双方如因履行本合同发生纠纷,应友好协商解决,如无果则提请法律途径解决。
本合同壹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对方签字盖章合同一份,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完整版)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f5d013aeefdc8d376ee3282.png)
四、基于PPT
PPT制作的微视频
将每页要说的话录成一段一段的 小音频,然后按顺序插入到每一
页上。再设置每页的时间和动画
2. 微视频二次加工工具
获取
转换
编辑
媒体组合效能评估表
A(拍摄+剪辑工具)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B(PPT+录屏工具) C(A / B+交互合成工具)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一、这是什么? 二、如何设计?
三、怎么制作?
国内背景
C20慕课联盟
淄博微视频大赛
酷学习
3
2. 观看微课程:
见“微”知著
4
微课程: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 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 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 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5
2. 微课程分类:
知识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答疑解惑型
念提供上下文背景;
3. 对重要概念的阐述和解释,一般3至6分钟;
微课程内容的设计步骤
4、写一个时间长度为1分钟的归纳与小结;
5、录制以上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6-10分钟;
6、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学习任务单和 进阶练习。
设计画面
三、怎么制作?
1. 微视频设计与开发工具
拍 摄
交 互 动 画 工 具 PPT 录 屏
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赶快行动起来吧
情感感悟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6
二、如何设计?
设计内容
微课程设计两部曲
微视频的 设计
•的设计
微视频一般包括情景和核心概念(内容) 的引入、
阐述和解释、归纳与小结等环节。
微课程内容的设计步骤
微课程设计方案(精选21篇)
![微课程设计方案(精选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f1f35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0.png)
微课程设计方案微课程设计方案一、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这个术语并不是指为微型教学而开发的微内容,而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
微课程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
二、微课程设计方案(精选21篇)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就需要我们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微课程设计方案(精选21篇),欢迎大家分享。
微课程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1、掌握phoshop7.0的启动及退出方法,认识phoshop7.0的工作界面;2、能够利用phoshop7.0浏览、打开图片;3、学会对图片进行旋转和裁切;知识类型上机操作型制作方式(可多选) 录屏预计时间 9分钟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出示一组经过PS的图片,引入新课吸引学生兴趣讨论:利用phoshop7、0,能完成这一任务吗?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图像处理方法知识讲解、示范1、 phoshop7、0的启动及退出方法;用演示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2、如何利用Photoshop7、0浏览、打开图片;3、如何利用Photoshop7、0旋转图片2、如何利用phoshop7、0对图片进行裁切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掌握本节课的重点1、利用Photoshop7、0旋转图片2、利用Photoshop7、0裁切图片学生通过动手练习,掌握巩固新知识。
微课程设计方案2教学目标:领略自然中花卉的美,分析花卉纹样的设计方法。
教学资源与环境:广州作为花城大家都十分喜欢花,花卉和花卉纹样是大家都熟悉的主题,生活中经常运用花卉纹样做装饰,教学各环节都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各花的生长过程视频。
感受鲜花的美丽造型,引导学生以花为元素进行纹样的设计。
二、发展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例比较一下花卉纹样与自然的花有什么不同,尝试分析图例中的纹样运用了什么样的变化方法?2、教师分析自然花卉转化到装饰性纹样的常用变化设计方法:省略法、夸张法、添加法、几何法等。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初中科学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初中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aba85dd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9.png)
B2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案-初中科学一、项目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
本项目旨在设计和制作一门微课程,目标对象为初中科学学生。
通过微课程的形式,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研究效果。
二、项目目标- 设计和制作一门适合初中科学学生的微课程。
- 符合教育学原理,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 提供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通过微课程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三、项目内容1. 需要包括的教学内容- 根据初中科学课程标准,选取合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 结合生活实例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 引入科学研究的新进展,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 提供练题和实践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方式和手段- 采用图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研究兴趣。
- 运用交互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并互相讨论。
- 利用虚拟实验和模拟环境,帮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观察。
- 配备在线答疑和辅导服务,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3. 研究评估方式- 设计在线测验,用于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 设计实践任务,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 提供研究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研究情况和进步空间。
四、项目实施计划1. 阶段1:需求分析和教学设计(2周)- 研究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和教学需求,确定教学内容和形式。
- 设计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明确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 收集合适的教学素材和案例,为制作提供支持。
2. 阶段2:微课程制作(4周)- 制定微课程制作流程和标准,确保质量和效果。
- 制作课程讲解视频、实验演示视频和多媒体素材。
- 设计和制作练题和实践任务,完善课程内容。
3. 阶段3:测试和改进(1周)- 进行内部测试,确保课程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进行改进和优化。
例二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例二微课程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c597e76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2.png)
例二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2.XX学科的应用领域:介绍XX学科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学科的价值和意义。
3.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4.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应用。
3.实验法: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学科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小学科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cd3812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6e.png)
小学科学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浮力教学目标:能说出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能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能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系统人类改变地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人类的哪些活动起到了改变地表的作用。
2、能将人类各种改造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3、能设计一个清晰的方式整理辩论或研究的结果。
4、能按照“对保护地表是否有利”的标准对人类影响地表的活动进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人类改造地球的活动。
2、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与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的观点。
3、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怕被别人否定。
科学知识目标:能有根据地举例说明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
能提出一些对小学生来说切实可行的保护地表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召开辩论会等方式来探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四、教学准备:有关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作用的图片、视频资料、有关人类引起地表形态发生的活动图片、视频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我们知道,今天我们看到的壮美的自然景观,高山、河流、平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你听说过沧海桑田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就验证了这个事实。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出示影片)2、同学们猜想一下,引起这个变化的因素有哪些呢?3、你们的这些猜想都是有可能的,都是自然力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除了自然力量以外,还有一种力量能引起地表的变化,是什么呢?4、学生试着回答4、引出课题:你真是了不起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类改变地表》(二)科学探究1、我们是有生命的会思考能活动的动物,为了生存,人类在地球上可以进行哪些活动呢?A、组内交流B、全班交流C、老师总结了一些活动(出示课件)2、人类的这些活动使地表发生了变化,是有利还是不利呢?将他们进行分类A、组内交流B、全班交流C、出示课件3、人类的有些活动对地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请看一个记录片(出示纪录片)A、看了之后,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吧?B、总结:是啊,人类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周围的自然,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开发这些宝贵资源,应该保护它爱护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表不受破坏呢?自己思考C、学生回答(三)辩论会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好,老师很是感动,我知道了我们人类和自然应和谐相处。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dda24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77.png)
likemilk?”
ThenTanswer:No,Idon't.Thenshowthepicture
ofmeatandsay:Ilikemeat.Teachmeatseveral
times.
F、Teach“rice,fish,noodles”inthesameway.
Ilikecatsandtheylikeme.
Ilikecoffee,Iliketea.
Idon'tlikelionsandtheydon'tlikeme.
出示单词卡片(coffee,tea,cats,lions),老师一边出示单词卡片,学生一边说chant.
Step3、Presetation
A、创设情景,引出本课句型
感叹句语法教学》微课程设计方案
基本信息
县(市、区)
学校
姓名
学科
英语
能力维度
□学情分析7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
所属环境
7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教学环境□智慧学习环境
微能力点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课题名称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下册Module4,Unit1Doyoulikemeat?
Doyoulikenoodles?Doyoulikenoodles?Yes,Ido.
No,Idon't.
五、Homework:Makeaservice.
T:Imitatingthistable,askyourfriendsoryourfamilymembers:Doyoulike„„?
微课程设计方案
![微课程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0b1a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3.png)
微课程设计方案微课程设计方案「篇一」教学设计思路:在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基础之上,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观察,引导学生说出生物的特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微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能力目标: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2、动物标本1-2件;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1、对照课件,学生完善“观察”的预习笔记。
2、投影情景图片,启发学生找出生物与非生物;投影各种动物、植物图片,启发学生归纳出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3、投影:植物的生命活动幻灯(需要水、矿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动物捕获食物的生命活动幻灯。
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让学生闭嘴捏鼻感受呼吸。
投影幻灯:小鸟在呼吸;野牛在晨光中呼吸。
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进行呼吸。
5、投影幻灯:小狗排尿;“撒尿小孩”的铜像;落叶。
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6、投影幻灯:猎豹追捕猎物;河鲀平静、受惊吓;含羞草;玉米细苗。
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投影幻灯:红狐的生长;胎儿的发育;菜豆的生长。
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8、补充生物的其他特征。
9、归纳小结生物的共同特征。
10、课堂练习微课程设计方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掌握识别比喻句的方法,会正确识别比喻句。
3、了解写比喻句要注意的问题。
小学数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学生体会【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 (1)
![小学数学—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方案+教学设计+学生体会【微能力认证获奖作品】 (1)](https://img.taocdn.com/s3/m/f5da55e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1.png)
《三角形内角和》微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撕、拼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的规律。
2.在探究过程中,经历知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通过交流、比较,培养策略意识和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
3.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感受思维提升的过程,激发求知欲和探索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学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教学过程1.确定策略师:我们可以通过剪拼的方法进行验证。
因为180度的角是平角,我们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如果是平角,那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度。
2.操作演示(1)先画一个平角,注意要画出平角的顶点。
(2)然后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每个角的顶点与平角的顶点重合,相邻的边也要紧紧挨住。
(3)最后观察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恰好拼成了一个平角。
3.小结师:所以我们可以说,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四、设计思路本节微课是对“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知识点进行展开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三角形分类的知识基础。
大部分的学生已经知道了这一知识,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觉得本课的重点就是要让他们知道“所以然”。
我的设计意图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亲身体验,它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微课以操作的形式展示给孩子们,更加直观的展示了平角的特点,结合平角的特征,让学生对猜想进行了验证。
“在此我提出拼角的方法,拿出准备三角形进行操作,从中获益,发展动手动脑和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比较、分析从而自主探索得出结论,得到的不仅是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学生也学会了转化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微课程设计方案微课主题:初步认识钟表。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c07ce1f43b3567ec102d8adb.png)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耒阳市一中曹小平电话:一、微课概述1、微课定义微课的概念,不同专家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微课既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课件、教案、课例、试题等资源类型,又是在传统教学资源基础上继续和发展的一种新的资源类型和应用方式。
2、微课的产生在国外,微课程(Micro-lecture)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
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nrose)提出的“微课程”(Microlecture)与现今中小学的微课契合度更高。
在国内,微课的最早的雏形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片段)。
2011年,针对传统40或45分钟的、全程实录式的教学课例制作成本高、交互性差、评审难度大、应用率低下的现状,佛山市教育局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届全市中小学优秀微型教学视频课例征集活动,要求教师只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和拍摄录制课例(同时要求提供相应知识点的教学设计、课件、练习、反思等支持学习资源),参赛的作品同步发布在网上供广大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活动的效果出乎意料,广大教师对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微型课例好评如潮。
此后,佛山市连续组织了三届微课作品大赛,并率先开展了基于微课的教学改革研究(如微课与班级教学的整合、翻转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移动学习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引领了全国微课建设与应用研究的热潮。
3、微课的资源构成微课(程)的资源基本构成可以用“非常4+1”来概括。
学科通用—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97)
![学科通用—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程设计方案+教学设计(国培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97)](https://img.taocdn.com/s3/m/6046351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9.png)
教学设计《让家更美好》【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现代家庭的变化”“和谐家庭建设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在对家庭有了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思索。
学生已知“家的意味”“爱在家人间”等概念与理由作为认知起点,以及生活在家庭的已有认知、经验作为基点,学习起来是饶有兴趣的。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达成爱家庭,爱父母的真情实感,为家庭和睦幸福作出力所能及的行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以积极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学会沟通技巧,发挥作为家庭成员小小“黏合剂”的作用。
知识目标:了解现代家庭结构、规模、观念等方面的变化,知晓新的沟通方式,以及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是何如的等知识。
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为和谐家庭出力。
【重点难点】重点:和谐家庭我出力。
这是本课的终极目标。
难点:如何充当家庭小小“黏合剂”。
(协调能力)【教学过程】一、温习旧课“家的意味”--生命的居所;中国人的“家”(中国特色)。
“爱在家人间”--亲情体味;碰撞“爱”花;沟通、传递爱。
二、情景导入(问题生成)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导入新课。
在温馨的“课堂家庭”中,激发起对本框的求知欲。
三、自学预习(能力培养)1.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现代家庭的家庭氛围应该是怎样的?我们作为学生应做些什么?四、合作探究(新知获取)(一)现代家庭面面观探究一:教材P83“运用你的经验”结合教材图示,说说现代家庭还有哪些特点。
答案提示:还有通信改变生活、更注重心理健康、尊敬爱戴长辈、参加娱乐活动、居室更温馨、重视教育、生活方式越来越科学(饮食、旅游等)等特点。
资料分析:中国家庭发展报告中国家庭变化呈现新的特点。
一是目前家庭规模小型化。
二是流动家庭和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家庭的常规模式。
思考:(1)从第一个特点中,你发现现代家庭有什么变化?(2)根据课本知识思考:第二个特点会带来什么变化?1.现代家庭的变化--家庭结构、规模、观念等。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小学数学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小学数学](https://img.taocdn.com/s3/m/a14481dd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9.png)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小学数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微课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微课程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流程。
2. 学生能运用小学数学知识,结合微课程主题,选择合适的数学问题进行展示和解说。
3. 学生掌握微课程中使用的多媒体工具的基本操作,如PPT、视频剪辑软件等。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微课程的能力,能根据学习内容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2. 学生能够运用多媒体工具制作微课程,包括编写脚本、制作PPT、录制视频等。
3. 学生能够在微课程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形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2. 学生通过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倾听、沟通、表达和分享。
3. 学生在微课程制作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数学学科拓展课程,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通过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信息技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微课程概述:介绍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分类及应用场景,让学生对微课程有全面的认识。
2. 微课程设计原则:讲解微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精炼、结构合理、形式生动等。
3. 小学数学知识点选取: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选取适合微课程展示的数学知识点,如分数、小数、几何图形等。
4. 教学活动设计:指导学生根据所选知识点设计教学活动,包括导入、新课内容、巩固练习和总结等环节。
5. 多媒体工具使用:教授学生使用PPT、视频剪辑软件等工具制作微课程,包括编写脚本、制作PPT、录制视频等。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教案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d758c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e.png)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教案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微课的定义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二、微课的特点微课的中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涵盖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以一定组织关系共同呈现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环境。
三、微课的设计模式1.案例模式案例教学模式是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中,通过适当引导,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实习氛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团队意识,促进相互交流与沟通,在塑造健康人格品质和正确价值取向的同时,使学生真正融入真实的管理世界。
2.问题模式基于问题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能大胆质疑,积极提出问题,然后开始查询,直到发现正确的方法,通过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获得知识。
最后,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
3.情景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是一种课堂交流活动型教学方式。
教师教学从设置情景开始,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分析学生知识准备和能力基础,教学过程和问题情景设计应符合教材知识结构的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做到情景教学中的技巧引导。
四、怎样制作微课1.准备首先教师应熟悉教材的整体规划及难点和重点,根据以往教学经验,研究学生情况,确定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有的疑点和困难点。
其次从教材和学情出发,充分挖掘教学难点,明确微课程的设计思想。
再次要有好的教学思维或创新。
站在学生角度,用好的策略或创意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就是微课程的内容,包括微课程内容、材料准备、文字的组织等。
录制前要先对实验操作进行系统语言组织。
微视频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微视频微课程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f2a3ee8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3.png)
微视频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微视频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掌握微视频的基本知识、制作技巧以及应用场景。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微视频的定义、格式、拍摄技巧等基本知识;掌握微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如剪映、Adobe Premiere等;掌握微视频剧本撰写、拍摄、剪辑等制作流程。
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微视频的拍摄和制作,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通过微视频的制作,培养学生对摄影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视频的基本知识、拍摄技巧、编辑软件使用、剧本撰写等。
教学大纲将按照以下顺序进行:第一章,微视频概述,介绍微视频的定义、格式、发展历程等;第二章,微视频拍摄技巧,讲解拍摄设备的选择、拍摄角度、光线运用等;第三章,微视频编辑软件使用,以剪映、Adobe Premiere为例,讲解基本操作和功能;第四章,微视频剧本撰写,介绍剧本的结构、角色塑造、情节设计等;第五章,微视频制作实践,学生分组完成微视频的制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实践法、互动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在理论教学中,以讲授法为主,辅以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在实践教学中,以实践法为主,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制作能力。
同时,课程还将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微视频素材、软件教程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方面,将采用《微视频制作教程》作为主教材,辅以相关参考书籍;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提供各类微视频素材、软件教程等,方便学生自学和参考;实验设备方面,要求学校提供相应的拍摄设备,如摄像机、三脚架等,以及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团队协作等情况;作业分为练习题和实际制作任务,主要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考试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主要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运用。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方案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55ab2c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0.png)
B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方案
本微课程旨在帮助八年级学生了解图层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教学流程分为导入新课、微课研究、任务演示、任务实践与创新制作、小结反馈和作品评价与总结反思六个部分。
在导入新课部分,教师用几幅以Ps的《中国速度》宣传
画视频来引出微课程,并列举出微课研究的要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
同时,教师还展示了为小女孩打扮的拼图游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在课前准备部分,教师以录屏的形式展示了本节课任务所需的素材,并介绍了其作用。
在任务演示部分,教师使用CS录制电脑屏幕,边操作边
讲解,让学生学会图层的基本操作方法。
在任务实践与创新制作部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实践,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进行创新制作。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指导将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集体解决。
在小结反馈部分,学生组内交流通过微课研究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惑。
在作品评价与总结反思部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示,评价,并评出最有创意作品进行总结反思。
通过本微课程,学生能够了解图层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等内容,培养创新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微课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 -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
![微课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 -完整版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4e1500c5ef7ba0d4b733b50.png)
微课设计与制作的一般流程微课程的设计,像建造大楼一样,需要从设计到施工,按照流程进行工作。
一般而言,微课程的开发流程包括选题、设计、脚本编写、教学准备、录制视频、后期加工、反思修改和上传到平台7个步骤(如图1所示)。
微课程的选题一般分为以下两大类:1.需用活动图像呈现的教学环节一类是直接通过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过程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特性的课题。
例如,在生物课的微课上,通过介绍某类动物的生存环境和本身活动有关的镜头就能概括出该类动物的生活习性。
另一类是通过具体的活动图像论证、解释从而间接验证科学原理的理论性较强的课题。
我们可以制作此类微课程讲解较大的论证题,清晰呈现解题思路和知识要点,克服黑板重现力差的缺点,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的教学重点是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是一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也称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
教学难点是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学难点,即是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我们可以选取此类课题,深入教材,认真准备,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
(二)设计设计是微课程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它是形成微课程总体思路的过程,是微课程开发的具体蓝图。
总体设计包括教学设计、结构设计、界面设计。
1.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建立教学内容结构知识,选择和设计恰当的策略和媒体,设计形成性练习和学习评价的过程。
通常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4 个主要环节。
2.结构设计微课程的结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延续和具体反映。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依照特定的教学思想、学习理论组织教学内容顺序以及教学控制策略,就是微课程的结构设计,最终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视频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视频微课程设计与制作](https://img.taocdn.com/s3/m/e252cee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3.png)
视频微课程设计与制作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2. 学生掌握视频微课程的设计原则与制作流程。
3. 学生了解并掌握至少一种视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组织课程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视频编辑软件,进行视频剪辑、添加字幕、音效等,制作出富有吸引力的微课程。
3. 学生通过实践,培养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教育技术的好奇心与热情,认识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探究创新的学习态度,提高自我成就感。
3.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与分享的意识,树立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实践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学生创新,提高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微课程概述- 微课程概念与特点- 微课程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2. 视频微课程设计原则- 教学目标明确- 内容精炼,重点突出- 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符合学生认知特点3. 视频微课程制作流程- 教学设计: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组织课程内容- 视频拍摄:拍摄技巧、光线运用、声音处理- 视频编辑:剪辑、添加字幕、音效、转场等- 后期制作:输出格式、压缩、上传与分享4. 视频编辑软件操作- 软件介绍:至少掌握一种视频编辑软件(如:Adobe Premiere、iMovie 等)- 基本操作:导入素材、剪辑、拼接、调整音量、添加字幕等5. 实践活动与案例分享- 分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案例分享:优秀微课程案例展示与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微课程概述、设计原则第二课时:制作流程、视频编辑软件介绍第三课时:视频编辑软件基本操作第四课时:实践活动与案例分享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内容紧密相关,旨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教材知识,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设计和制作出高质量的微课程。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完整版)
![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c49ada87cd184254a353500.png)
人肉三角架
“中产 阶级 ”
装备:IPAD/DV 装备等级: 优点:导出方便,适用范围广
“资产 阶级 ”
装备:专业摄像机 装备等级: 优点:高端大气上档次
二、基于录屏
录屏软件
WebEx Recorder
Screen2swf
屏幕录像精灵 Camtasia Stud14
二、如何设计?
1、选题的基本原则
✓ 基于课程标准 ✓ 系统规划先行 ✓ 聚焦一个知识点 ✓ 选择相对固定的知识点
设计内容
微课程设计两部曲
微视频的 设计
学习任务单及进 阶练习的设计
案例:如何克服演讲前的焦虑与恐惧
核心概念与方法:克服演讲恐惧
环节
内容
情景导入
问题导入
阐述与解释(1) 演讲前必要三调节
一、这是什么? 二、如何设计? 三、怎么制作?
观看微课程:《见“微”知著》
来 自 微 星 的 你
具 体 而 微 的 课 程
预 见 教 育 的 未 来
见“微”知著
5
互动与测试
1 2 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微的课组要程素的?组成
成要素?
3 微课程的主要 特点?
4 5 6 微课程与微视频的 微课程相较于传统
区别?
课程的主要优势?
何为翻转课堂?
6
互动与测试
1 2 3 什么是微课程什:么微是微课课程程是?围微绕课某程个微的教课组要学程素的知?组识成点精细化微设课计特程点的的?数主字要化学习课程 成要素?
包。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
4 5 6 微课程与微视频的 微课程相较于传统
区别?
自足性 教学评价等,能够在语意上表示其自身意义,无需再参考其他信息来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背景
C20慕课联盟
淄博微视频大赛
3
酷学习
2. 观看微课程:
见“微”知著
4
微课程: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 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 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 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5
2. 微课程分类:
知识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 答疑解惑型
超级录屏
Screen CAP
BB FlashBack
Bandicam
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特色
1. 采集源包括:屏幕/声音/摄像头 2. 录制品质流畅清晰 3. 编辑功能入门快 4. 视频后期处理能力强大 5. 丰富的视频输出格式 6. 支持实时编辑预览 ……
四、基于PPT
PPT制作的微视频
赶快行动起来吧
二.声音清晰饱 满
三.主体聚焦清 晰
六.避免顶天立地 七.注意视线平视 八.三点重点布光 九.注意着装问题 十. 常用构图技巧
拍摄原则(四)——讲究“横平竖直”
拍摄原则(四)——讲究“横平竖直”
拍摄原则(五)——避免“横线切脖”
有多远 离多远
人物肩膀 以下
拍摄原则(六)——避免“顶天立地”
拍摄原则(八)——三点重点布光
3. 对重要概念的阐述和解释,一般3至6分钟;
微课程内容的设计步骤
4、写一个时间长度为1分钟的归纳与小结; 5、录制以上内容,最终的节目长度为6-10分钟; 6、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学习任务单和 进阶练习。
设计画面
三、怎么制作?
1. 微视频设计与开发工具
拍摄
交互
工具
录屏
动画
PPT
一、基于拍摄
菜
单
A 拍摄+剪辑工具
B PPT+录屏工具 C A / B+交互合成工具
其实很简单
微视频设计与开 发
• 拍摄 • PPT录屏
微视频二次加工 (Camtasia)
• 编辑 • 输出
微课程设计与合成 (Articulate)
• 插入微视频 • 添加交互 • 发布
重点学习一个工具
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1)基于拍摄
“无产 阶级”
装备:手机/相机 装备等级: 优点:群众基础好
适合演算、书写的教学
1. 准备教案
2. 在纸上展现教学过程,可画 图、书写、标记等。尽量保 证语音清晰、画面稳定、演 算过程逻辑性强,解答或教 授过程明了易懂。
3. 进行必要的视频编辑和美化 。
人肉三角架
拍摄10原则
一.避免色彩失 真
将每页要说的话录成一段一段的 小音频,然后按顺序插入到每 一页上。再设置每页的时间和 动画
2. 微视频二次加工工具
获取
转换
编辑
媒体组合效能评估表
A(拍摄+剪辑工 B(PPT+录屏工 C(A / B+交互合成
具)
具)
工具)
理论讲授 型
推理演算 型
技能训练 型
(音体美语)
(计算机)
实验操作 型
答疑解惑
情感感悟型 技能训练型 实验操作型
6
二、如何设计?
设计内容
微课程设计两部曲
微视频的 • 学习任务单
设计
• 进阶练习的设计
微视频的设计
微视频一般包括情景和核心概念(内容) 的引入、 阐述和解释、归纳与小结等环节。
微课程内容的设计步骤
1. 列出想在课中传达的重要概念,这将成为微课程 的核心
2. 写一个时间长度为1分钟的引言,为课的核心概 念提供上下文背景;
侧光灯
侧光灯
如果拍摄要求较高,可以在教师区采用标准的三点式重点布光, 学生区采用均匀布光。一般在教师区使用简单的正面布光就可以。
拍摄原则(十)——常用构图技巧
DV+白板
以近景突出演示的内容 身体勿遮挡镜头和书写
二、基于录屏
录屏软件
WebEx Recorder
Screen2swf
屏幕录像精灵 Camtasia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