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展望
十四五时期工业发展战略
![十四五时期工业发展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67866159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c.png)
引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和基地 ,促进产业集聚和协同创新。
人才政策
01
02
03
人才培养
加强工业领域的人才培养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 系,提高人才的素质和能 力。
人才引进
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 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 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华 从事工业发展工作。
人才激励
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 环境和生活条件,激发人 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新兴产业
新能源
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 能源,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 和调整。
新能源汽车
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 研发和产业化,推动新能源 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的融合 发展。
生物医药
支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加强新药研发和生产,推动 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
新材料
鼓励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和发 展,加强新材料的关键技术 研发和产业化,推动新材料 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绿色发展成为主流
我国工业发展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和智 能制造成为主流趋势,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节能减排 取得显著成效。
研究展望
加速数字化转型
加强创新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绿色发展
我国工业需要进一步加快数字化 转型步伐,推动工业互联网、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工业深 度融合,提升工业效率和竞争力 。
我国工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能 力,加大研发投入,培养高素质 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 技术实力。
我国工业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 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 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附加值。
我国工业需要进一步推动绿色发 展,加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推广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实 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2023年工业形势总结
![2023年工业形势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ac86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b.png)
2023年工业形势总结概述2023年是工业发展的关键一年,全球范围内工业形势面临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总结2023年的工业形势,分析其变化和趋势,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工业发展态势2023年,全球工业产值稳步增长,但增速相对较低。
这主要受制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增加以及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工业产业链的颠覆。
各国工业政策也在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趋势。
技术创新驱动2023年,技术创新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不断拓展,对工业制造、智能化生产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许多企业纷纷开始重视技术创新,并加大研发投入。
工业互联网的兴起工业互联网是2023年工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通过将传感器、设备、网络和云计算等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和信息共享,工业互联网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工业制造的智能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工业互联网应用于生产制造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人工智能在工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能够通过学习和自主推理进行自动化决策。
在制造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2023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工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由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各国纷纷加强了环境监管和治理,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排放。
低碳经济的转型低碳经济是2023年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许多国家制定了减排目标,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发展。
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领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循环经济的推广循环经济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2023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刺激了循环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
市场竞争格局2023年,全球工业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
2024年在全市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2篇)
![2024年在全市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2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85854e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2.png)
2024年在全市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我很高兴能够在今天向大家汇报____年全市三季度工业经济形势。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对工业经济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同时也要感谢各位同事在过去几个月里的辛勤工作和努力。
____年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持续保持良好势头,实现了较高的增长。
然而,进入三季度以来,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我们的工业经济出现了一些下滑态势。
总体来看,全市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但总体仍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以下,我从三个方面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形势进行分析。
首先,从产业结构上看,目前我市的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在上半年的基础上,三季度我市进一步推进了优化升级的工作,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科技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这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市工业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也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传统产业仍然面临着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这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其次,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目前我市的工业产品市场需求总体平稳。
尽管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我市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消费力度,稳定市场需求。
特别是在国内拉动消费的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我市消费品市场保持较稳定的增长。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市的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市场环境更加复杂。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注重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最后,从技术创新角度看,我市工业经济正在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三季度的情况也显示出我市工业经济正处于一个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过程中。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面对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我市尚需加大研究投入,加快创新步伐。
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
![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cadf224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4.png)
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 经济增长的重要引 擎,推动产业数字 化转型。
人工智能技术不断 创新,应用领域不 断拓展,提升生产 效率和生活品质。
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 术发展迅速,为金融 、物流等行业带来新 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 保护成为数字经济发 展中的重要问题,需 要加强法律法规和技 术保障。
经济增长预测
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将恢复增长,增长率将达到3%左右。 美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4年美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增长,增长率在2.5%左右。
中国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发展,增长率在5%左右。
欧洲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4年欧洲经济将逐步复苏,增长率在1.5%左右。
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
新材料技术:具有高性能、多功能和智能 化等特点,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信息 等领域广泛应用。
新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 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新能源 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有助于推动能 源结构转型和减缓气候变化。
发展前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 不断进步,新材料与新能源技术将迎来更 广阔的发展空间。
主要经济体表现
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但面临 高通胀和政策收紧压力
欧元区经济:复苏势头强劲, 但受制于能源短缺和债务问题
日本经济:温和复苏,政策空 间有限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但需关 注结构性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国际合作与协调在应对全球 性挑战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中扮演 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货膨胀与物价水平
2024年经济预期: 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物价水平:上涨趋 势明显
影响因素:货币供 应、生产成本、供 需关系
国际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展望
![国际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9f34db0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1.png)
国际形势与中国经济发展展望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人类的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了。
局部战争呈下降趋势。
经济安全的地位空前突出。
虽然世界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仍然是矛盾丛生,冲突不断,但今后相当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仍将是和平与稳定、发展与合作。
事实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它的解决,需要全世界人民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的思想,是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的新判断,为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对内对外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我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就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这种新判断而制定的。
一、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人民下定决心维持和平,以使后代免除战争的浩劫。
其次,核武器的大规模杀伤力和威慑力足以将地球毁灭很多次,因此谁也不愿意因打核战争与地球同归于尽。
再次,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依存度提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进一步减小了爆发世界性大战的可能性。
二、传统安全领域中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首先是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尤其是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更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和变数。
其次是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
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国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
再次,主要核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力量,全球核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这对世界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
2024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
![2024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299f2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1b.png)
2024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1. 引言1.1 概述在全球合作和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经济展望报告对于各个国家、地区和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过去几年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提供对未来几年的经济预测,并就投资和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来展开内容:引言部分首先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目的和整体结构。
接着,将从全球经济展望、区域经济展望和行业经济展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最后,在结论与建议部分总结发现并提供相关策略建议。
1.3 目的本次报告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2024年全球经济预测,并帮助他们了解不同区域和行业之间存在的差异。
通过深入研究历史回顾、当前形势分析以及影响因素预测等内容,我们希望能够揭示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的机遇与挑战,并为企业和投资者制定相应的决策和策略提供指导。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展示整篇文章,请在后续的章节中详细撰写各个小节的内容。
2. 全球经济展望:2.1 历史回顾:在过去的几年里,全球经济呈现出波动和不稳定的趋势。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一直面临着挑战。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国际经济形势有望逐渐好转。
过去几年中,各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并加强了全球贸易合作。
2.2 当前形势分析:目前,世界上许多主要经济体正在经历着复苏期。
美国、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长持续较快,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然而,一些发达经济体仍面临通货紧缩、高失业率和债务问题。
尽管如此,随着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全球产业结构变化,一些新兴行业迅速崛起并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
同时,全球经济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包括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增加以及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威胁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2.3 影响因素预测: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发展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解析全球经济形势与趋势,预测未来投资机会
![解析全球经济形势与趋势,预测未来投资机会](https://img.taocdn.com/s3/m/f494ff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b.png)
解析全球经济形势与趋势,预测未来投资机会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中,经济形势和趋势对于个人和企业的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因此了解当前形势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预测投资机会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展望未来的趋势,以及预测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
首先,我们将介绍当前主要经济体的状况,探讨国际贸易局势,并观察金融市场的动向。
其次,我们将讨论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经济对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并探讨新兴市场所面临的潜力与挑战。
最后,我们将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1.2 背景分析过去几十年来,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不断演变和发展之中。
随着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国际贸易日益活跃并呈现出新兴市场崛起的势头。
然而,全球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不稳定的政治环境、贸易争端和金融市场波动等。
当前,全球经济正受到COVID-19疫情的冲击。
这次疫情对供应链、旅游业以及消费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导致许多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
然而,疫苗的研发和分发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并推动了复苏和重建的努力。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和趋势,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我们将揭示潜在领域和地区中表现良好的投资机会。
最后,本文还将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无论是个人投资者还是企业管理者,都可以从这些策略中获得启示并做出明智的决策。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将首先进行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分析,以了解主要经济体的状况、国际贸易局势和金融市场的动态。
然后,我们将展望未来趋势,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
最后,在结论和展望部分,我们将总结当前形势和未来展望,并给出对个人或企业应对措施示范及投资建议。
2.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分析2.1 主要经济体现状:目前,世界上许多主要经济体都面临挑战和机遇。
2023—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2023—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fb386c3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e.png)
2023—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作者:张宇燕徐秀军来源:《当代世界》2024年第01期【关键词】世界经济贸易投资“去风险化”政策歧视性区域主义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明显不足,并且面临很多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世界经济总体处于下行通道。
从世界经济的趋势性变化来看,2024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重塑增长动力的进程之中,积极因素在累积,但下行压力犹存。
2023年仍是动荡、分化和变革的一年,在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影响下,世界经济下行成为意料之中的趋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0%,较2022年下降0.5个百分点。
同期,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长率仅为1.5%,较2022年下降1.1个百分点。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提振作用,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幅度较小,增长率为4.0%,较2022年仅下降0.1个百分点。
其中,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4%,较2022年上升2.4个百分点。
[1]在就业和物价方面,2023年全球形势较2022年有所改善。
2023年5月,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全球失业人口的估计值进行了大幅修正,2022年全球失业人口由此前估计的2.05亿人下调至1.92亿人;预计2023年进一步降至1.91亿人,失业率为5.3%,较2022年下降0.1个百分点。
[2]相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后的全球就业复苏步伐更快。
除低收入国家外,其他国家的失业率总体上已降至疫情前水平,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甚至创过去数十年来新低。
2023年10月,欧元区20国经季节性调整后的失业率为6.5%,保持歷史低位;美国失业率为3.9%,保持在较低水平;俄罗斯失业率进一步降至2.9%的极低水平。
在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全球通胀的严峻形势大幅缓解。
IMF估计,2023年全球平均通胀率为6.9%,较2022年下降1.8个百分点;年末通胀率为6.4%,较2022年下降2.5个百分点。
全球经济形势展望与中国应对策略
![全球经济形势展望与中国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095c7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d.png)
全球经济形势展望与中国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分析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中国在这一背景下应采取的对策。
一、全球经济形势综述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挑战。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出现明显放缓,部分国家甚至陷入衰退。
此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等因素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展望尽管目前全球经济面临着不确定性和风险,但也存在一些积极因素。
首先,随着疫苗的研发与推广,全球经济将逐渐恢复,尤其是服务业和旅游业等受疫情冲击较大的领域。
其次,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将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再者,跨境贸易和投资合作的深入推进有望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三、中国面临的挑战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中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增加,对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提出了挑战。
其次,内部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仍需加强。
最后,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供给减少等问题也对经济增长构成了压力。
四、中国应对策略之一:增强内需拉动在当前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加强内需拉动是中国应对经济困境的一项重要策略。
政府可以通过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等措施来刺激消费,从而实现经济复苏。
五、中国应对策略之二:加快产业升级为了应对全球经济竞争的挑战,中国需要加快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兴产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举措,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六、中国应对策略之三:加强国际合作面对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政府可以主动参与国际组织的改革与建设,积极推动自由贸易的发展,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七、中国应对策略之四:优化金融体系中国应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减少金融风险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
![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7de51072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c.png)
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国际贸易、金融市场、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快速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不确定性。
本文将回顾过去几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回顾1.1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自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一直未能完全恢复,复苏缓慢。
尽管一些国家和地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全球经济增长整体上仍然低迷。
经济不平衡和收入分配不均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巨大挑战。
1.2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大幅增长长期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速逐渐放缓。
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和关税壁垒日益增加。
特别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1.3 新兴市场经济的崛起过去几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表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占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位置。
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经济增长快速,确立了新兴市场的地位。
与此同时,亚洲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1.4 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崛起随着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一些企业和国家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改变了传统经济模式。
二、展望2.1 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分化明显未来几年,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将出现明显的分化。
虽然发达经济体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相比之下,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2.2 贸易保护主义风险仍然存在虽然现阶段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有所缓解,但贸易摩擦和关税措施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各国之间的贸易冲突可能对全球供应链和市场造成冲击,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增长不均衡。
2.3 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未来几年,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将实现更深度的融合,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新动力。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https://img.taocdn.com/s3/m/2820313e65ce0508763213e7.png)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一、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放缓,年全球经济仍将呈现低速增长态势(一)当前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风险加大。
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需求疲弱;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回落,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升级,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国际金融市场反复大幅波动;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高位震荡,全球通胀压力依然较大。
美国经济复苏显著放缓。
今年前两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分别增长和,远低于去年各季度增速。
经济复苏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刺激性财政政策和宽松货币政策效应减弱,同时私人部门持续疲弱,无法有效接续经济增长动力。
一季度美国私人消费按年率仅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为复苏以来最低水平。
前两季度美国投资虽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分别仅为和,远低于去年同期和的水平。
二季度出口按年率增长,拉动经济增长个百分点,也创下自复苏以来最低水平。
目前,美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月失业率仍在的高位。
欧元区经济增速明显下滑,各国经济走势分化加剧。
受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和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深化等因素影响,二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增长仅为,明显低于一季度的。
其中,月工业产出指数环比下降,降幅为年下半年以来最高。
三季度以来,欧元区经济增长依然乏力,月工业产出指数仅与上半年平均水平持平。
同时,欧元区各国经济走势分化更加明显。
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三国工业产出指数月环比进一步下降,降幅分别为、和;德国经济仍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工业产出指数月环比增速高达。
欧元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经季节调整后的月失业率仍高达,较去年同期仅下降个百分点,其中西班牙失业率升至,为金融危机后的最高位。
日本经济上半年连续负增长,但逐渐呈现好转迹象。
地震、海啸及核泄漏造成日本生产设施严重损坏和电力供应短缺,一季度环比下降,其中月工业生产环比降幅高达,出口大幅下降,对外贸易顺差减少。
二季度日本经济延续下滑态势,环比负增长,其中,出口降幅环比高达,对外贸易转为赤字;私人住宅投资和私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较上季度下滑和。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f5a6ef1b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8.png)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展望中国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经济的重要一环,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回顾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制造业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和转型升级。
从重工业向轻工业的转变,再到高端制造业的崛起,中国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逐渐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特别是在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中国制造商已经崭露头角,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中国制造业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技术创新不足等问题。
接着,探讨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趋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市场的变化,中国制造业将出现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智能制造将成为重要的方向。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工业4.0和智能制造发展,鼓励企业加大对智能化装备和技术的投入。
这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
其次,绿色制造也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中国政府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鼓励企业采用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将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中国制造业的未来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劳动力成本上升将对中国制造业造成压力。
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使得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转移的压力。
其次,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还存在差距。
虽然中国在科研投入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
同时,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中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此外,全球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也给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需要政府和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综上所述,中国制造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仍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绿色制造的力度,中国制造业有望在全球市场中继续保持竞争力。
同时,政府应继续加强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机会。
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前景与挑战智能制造发展形势多重解析
![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前景与挑战智能制造发展形势多重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e44b3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8.png)
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前景与挑战智能制造发展形势多重解析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智能制造作为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重塑制造业的生产模式、产业链结构和竞争格局。
本文旨在全面解析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前景与挑战,深入探讨智能制造的发展形势,以及其在应对这些挑战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文章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包括技术革新、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国际竞争等方面,对全球制造业变革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在结构上,本文将首先概述全球制造业变革的背景和动力,然后重点分析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接着探讨智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变革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最后提出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和探讨,本文旨在为全球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二、全球制造业变革的前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全球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前景。
智能制造作为引领这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其高效、精准、灵活的特点,引领制造业向着更高效、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智能制造将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
借助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生产过程将更加自动化、智能化,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人力成本,更能够确保产品质量和一致性,从而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智能制造将推动制造业的绿色转型。
传统的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能耗、高排放等问题,而智能制造通过优化生产流程、使用清洁能源、推广循环经济等手段,有助于降低制造业的环境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智能制造将促进制造业的个性化发展。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制造业需要能够快速响应并满足这些需求。
智能制造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产品的定制化生产,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智能制造将推动全球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制造业的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正在加速融合。
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1127354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c.png)
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近年来,制造业一直被视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状况对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制造业的发展现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经历了许多变革,从传统的手工业转变为高度自动化的现代工业。
制造业在不同国家、地区以及行业之间展示出不同的发展现状。
1.1 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具备成熟的制造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制造业产值和出口规模来看,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中国制造业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制造业的结构性问题和产能过剩的困扰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中国制造业需要转型升级,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
1.2 全球制造业的现状除了中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也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发达国家在制造业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制造和创新能力上,而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侧重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全球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
例如,不稳定的全球经济形势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制造业带来了不确定性。
同时,全球范围内制造业的竞争也越发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二、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2.1 智能制造的兴起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制造将成为制造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智能制造通过将传感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智能制造的兴起将带来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等多方面的改变。
2.2 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制造流程的优化和协同。
企业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和信息化系统,可以更好地实现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和产品设计等方面的整合与协调。
全球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
![全球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f42a3b1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5.png)
全球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一、全球经济形势回顾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多国主义受挫,全球金融市场波动不安。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加剧了全球经济形势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许多国家对今年的经济增长下调预期;二、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分析1.国际分工深度通过细分领域进一步加强。
除了传统的产业分工之外,新技术革命带来了一系列新的产业分工,如AI、区块链、5G等,这些技术与创新为全球产业链的延伸和深度提供了必要条件。
2.全球化取向呈现多极化态势。
近年来,全球贸易体系因美国提出的“美国优先主义”和“经济脱钩”令世界贸易环境不平衡。
而全球化的多极化趋势也逐渐呈现。
亚太地区、欧盟等主要经济体自发形成多极化趋势,并在与美国和中国等国家进行经济博弈间创造积极协作环境。
3.科技创新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在国际经济中,各国都在为科技创新能力的争夺竞赛中奋斗。
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这“三巨头”等主要科技先进国家所占据的领域已经发生了变化。
中国、韩国等新兴经济体开始成为科技创新领域新的重要力量。
三、挑战与前景展望1.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当前全球贸易摩擦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多边主义颓势明显。
近期,全球贸易展不稳定,多边主义与全球化,很多国家都消极对待国际贸易拓展;3.技术革新对劳动力就业带来深刻而长期的影响。
高科技产业撑起了整个制造业,在这样的浪潮中,制造业就会大规模普及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相应而来的就是人岗位的流失。
不过,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未来的趋势有所乐观预期。
1.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随着我国代表团参加世界经济论坛,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出了进一步的贸易和全球化的激增趋势。
2.中国经济呈现出更加低风险和上升势头,能够推动整个世界经济向着跨越式的发展;3.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在制造行业、工业、物流等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像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直接影响我们的供应链,益于提高供应链效率。
全球经济年度报告: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全球经济年度报告: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7963c54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e.png)
全球经济年度报告:2023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尊敬的领导:我谨以此陈述过去一年全球经济的发展状况,并对未来进行了一系列深入分析和展望。
本报告基于全面客观的评估,力求传达清晰有效的信息,帮助全面了解全球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总体观察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了许多挑战和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局势紧张,各国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然而,我相信在各方合作和应对下,我们能够克服困难并推动经济复苏。
二、国际经济形势分析1.全球经济增长放缓:2023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贸易摩擦、金融市场不稳定以及投资疲软等因素,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2.多边贸易体制动荡: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抬头导致贸易局势紧张。
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壁垒措施,对全球贸易带来了阻碍,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3.新兴市场面临挑战:经济增长放缓、货币贬值、金融风险增加等问题,给新兴市场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但也不能忽视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和潜力。
三、未来发展前景展望1.深化经济改革:各国应加强经济改革,减少结构性不平衡,提高经济增长潜力,促进全球经济整体发展。
2.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各国应共同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促进开放与合作,消除贸易壁垒,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3.加强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兴产业,提升全球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4.强化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跨国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恐怖主义等全球性挑战,实现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综合以上观察和分析,虽然全球经济面临不少困扰,但我们应保持乐观态度。
通过加强合作,全球经济定能够平稳发展,迎接更加繁荣与稳定的未来。
最后,我衷心希望各级领导、同事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形成更加务实和协同的工作氛围,共同努力,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繁荣贡献力量。
产业形势分析趋势
![产业形势分析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c861079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13.png)
产业形势分析趋势产业形势分析:趋势与展望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产业形势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科技创新、环境可持续性、全球化和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产业趋势的展望。
一、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和趋势。
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形势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市场持续下行,经济增长乏力。
但同时,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仍然强劲,为全球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1.新兴市场的崛起新兴市场的崛起是当前宏观经济中的一大亮点。
亚洲、非洲和拉美等新兴市场的人口红利、高速经济增长和不断推进的经济结构调整给全球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发达经济体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挑战。
2.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减少,而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正日益崛起。
在这一趋势下,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生物科技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投资。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当前科技创新的主要趋势包括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兴技术的崛起以及技术与产业的融合。
1.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当前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5G技术的商用将进一步推动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在线教育、智能家居等互联网相关产业将会持续蓬勃发展。
2.新兴技术的崛起除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生物科技等新兴技术也将在未来几年内迎来爆发增长。
这些新兴技术在改变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在培育新兴产业。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渗入到制造业、金融业、医疗健康等产业中。
3.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未来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技术与产业的融合。
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概念已经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技术的发展和产业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将会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展望【内容提要】预计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速,体现在GDP、制造业、全球直接投资、全球贸易在内的各方面。
主要经济体工业增速将下降,不仅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也包括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在内。
在2019年,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是:全球流动性环境收紧;全球贸易摩擦加剧;意大利预算超标重创欧盟工业发展;英国脱欧增添欧盟工业下行风险。
为应对2019年世界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应做到:加快构建创新体系;促进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深入推进两化融合;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工信业国际合作。
【关键词】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展望目录一、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3)(一)全球经济增长将减速 (3)(二)主要经济体工业增速将下降 (7)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9)(一)全球流动性环境收紧 (10)(二)全球贸易摩擦加剧 (10)(三)意大利预算超标重创欧盟工业发展 (10)(四)英国脱欧增添欧盟工业下行风险 (11)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12)(一)加快构建创新体系 (12)(二)促进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13)(三)深入推进两化融合 (13)(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14)(五)推动工信领域国际合作 (16)一、世界工业发展形势分析(一)全球经济增长将减速1、GDP增速将放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8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稳定增长面临的挑战》(World Economic Outlook: Challenges to Steady Growth)报告指出,2016年中期以来,世界经济仍在继续稳步扩张,预计2018-2019年的全球增长率仍将保持在2017年的水平。
然而,与此同时,经济扩张的均衡性已经下降,一些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可能已经触顶。
2018年至今,全球增长的下行风险已经上升,增长快于预期的可能性已经下降。
世界银行(World Bank)也认为,全球经济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直保持缓慢复苏,但2019年以后将逐渐减速。
综上所述,考虑到虽然全球经济增长依然强劲,但已经见顶,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多,特别是贸易紧张、投资放缓、利率上升等正在拖慢全球经济增长。
预计2019年全球GDP增速将放缓。
2、制造业将低速增长根据Markit的数据,10月全球制造业PMI降至52.1,连降六个月,创两年新低。
美国10月制造业PMI终值为55.7,不及前值和预期,10月ISM 新订单指数也创下2017年4月以来新低。
11月23日公布的德国11月制造业PMI初值创32个月新低。
法国11月制造业PMI初值创26个月低点。
德法制造业延续下行趋势,表明欧盟潜在增长动能持续消退。
此前欧元区制造业10月的PMI出现26个月以来的新低。
对于美国来说,美元指数不断走强,正在削弱美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打压美国商品的价格优势,影响产品销路。
全球供应链价格上涨,抬高了美国本土供应商的价格。
对于制造业和供应链企业来说,若是通过提高售价转嫁给需求端,将使市场需求进一步下滑,反过来影响制造商的销量。
对于欧盟来说,原油、燃料及金属价格的抬升,推动了原材料和物价上涨。
预计2019年全球制造业将低速增长。
3、全球直接投资将下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2018年10月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在2018年上半年下降了41%,约为4700亿美元,2017年同期全球FDI为8000亿美元。
美国跨国公司在税制改革后将海外子公司留存收益大量汇回美国,这是导致全球FDI 下降的主要原因。
2018年上半年全球FDI的下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FDI流入量急剧下降69%,约为1350亿美元。
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FDI略有下降,约为3100亿美元,比2017年同期下降6%。
形成对比的是,2018年上半年跨国并购(M&A)仅下降1%,为3710亿美元。
此外,绿地投资则出现大幅增长,全球已宣布的绿地项目金额从2017年同期相对较低水平回升至4540亿美元,增长了42%。
考虑到一是美国跨国企业将海外留存收益大量汇回美国,对全球尤其是欧洲FDI流入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是绿地投资的协议金额往往被看作是未来实际投资的风向标。
预计2019年全球直接投资将下滑。
4、全球贸易风险将加大世界贸易组织(WTO)2018年9月公布的预测显示,全球贸易将继续扩张,但速度较此前预测的放缓。
WTO预测,全球货物贸易增长2018年将达到3.9%,2019年将达到3.7%,分别低于2018年4月时4.4%和4%的预期,但仍然处于当时预测的3.1%-5.5%增长区间。
2018年上半年,全球货物贸易比去年同期增长3.8%。
同期内,发达经济体出口同比增长3.5%,发展中经济体出口同比增加3.6%。
进口方面,发达经济体同比上升3.5%,发展中经济体同比增加4.9%。
考虑到一是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全面爆发的贸易战可能将导致全球贸易量增长减少。
二是美联储等发达市场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发展中或新兴市场经历资本外流,进而影响到全球贸易增长。
三是地缘政治紧张可能会威胁到资源供给和区域生产网络。
预计2019年全球贸易风险将加大。
(二)主要经济体工业增速将下降1、美国工业增速将下滑随着财政刺激继续扩大,美国的经济增长势头仍然强劲。
美国将在2020年开始取消财政刺激,届时货币紧缩周期预计将达到峰项,经济增长率将下降。
随着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减弱,预计美国的GDP增长率在2019 年将下降。
鉴于美国加息进入下半程,2019年可能加息4次;以及同世界各国的贸易摩擦将加剧,包括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预计2019年美国工业生产将下滑。
2、欧盟工业下行压力较大目前欧盟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健,特别是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但相较2017年的较快增长,流动性收缩、贸易冲突、金融资本市场波动等都将对欧盟经济带来威胁,2018以及2019年欧盟经济增速将呈现逐步下行走势。
预计欧元区的GDP增长率在2019年将下降。
考虑到贸易风险升高、英国脱欧谈判,以及意大利等国放松财政等带来的不利因素,预计2019 年欧盟工业下行压力较大。
3、日本工业增速将先升后降由于2019年10月日本消费税将由当前的8%提高至10%,在此影响下,民众会在消费税上调之前提前消费,预计私人消费将会在2019年上半年增加,10月之后随着消费税提升,消费需求和实际收入下降,私人消费将会在下半年下降。
预计日本的GDP增长率在2019年将下降。
贸易方面,全球贸易有降温趋势不利于日本出口。
预计2019年日本工业将先升后降。
4、新兴经济体工业增长动力减弱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能源出口国的经济活动继续逐步改善,但一些进口国的经济活动有所减弱。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通胀普遍上升,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货币贬值的传导效应。
美元指数涨势迅猛,新兴市场国家再次承压,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墨西哥、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均在美元压力下,出现贬值及资金外流,同时新兴经济体长期积累的大量债务也将成为潜在风险点。
当前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主要来自于外汇的压力。
面对美联储的加息节奏,亚洲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流动性制约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
预计2019年新兴经济体工业增长动力减弱。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一)全球流动性环境收紧尽管发达经济体的金融市场状况依然宽松,但贸易紧张局势和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状况迅速收紧。
美国经济处在高于充分就业的状态,但市场预期的加息路径比美联储预计的更为平缓。
因此,美国的通胀结果若高于预期,可能引起投资者对风险突然进行重新评估。
预计2019年美国将加息4次。
欧元区将以稳为主,不会贸然启动加息。
2018年底将正式结束QE,加息要到2019年下半年。
日本将维持当前利率水平至更长时间。
发达经济体金融状况的收紧可能导致资产组合出现破坏性调整,汇率发生急剧变动,新兴市场特别是脆弱性较高的经济体,资本流入进一步减少。
受制于经济结构、债务负担,流动性紧缩下,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南非爆发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二)全球贸易摩擦加剧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以及由此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可能挫伤商业和金融市场情绪,引起金融市场动荡,并导致投资和贸易减缓。
贸易战已经影响2018年全球经济增速0.1至0.2个百分点。
若美国将全部进口中国商品的关税提高至25%,预计到2020年全球经济增速将降至3%左右,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将分别拉低0.8个和0.6个百分点。
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倾向,将导致美欧关系及利益格局发生转变,相互间开放合作面临转向及不确定性风险,对欧盟、特别是欧元区国家负面影响正在进一步加大。
更高的贸易壁垒将破坏全球供应链,减缓新技术传播,最终降低全球生产率和福利。
(三)意大利预算超标重创欧盟工业发展意大利政府将2019年预算赤字目标定为2.4%,远超欧盟为上一届意大利政府设定的1.6%赤字标准。
根据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若意大利政府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作出修改,可由欧盟理事会牵头、欧盟委员会审议确定启动“超额赤字处理流程”(EDP),程序启动后意大利将面临持续的财政监督,过渡期内若改进措施不符合欧盟的标准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制裁。
目前看,EDP的启动将对欧盟与意大利的关系形成巨大冲击,财政负担及EDP巨额罚款可能成为意大利退出欧元区甚至欧盟的理由。
未来意大利政府与欧盟在预算问题上的冲突,将继续使欧元承受贬值和波动冲击。
(四)英国脱欧增添欧盟工业下行风险11月22日,欧盟与英国就英国于2019年3月29日“脱欧”后关系的宣言草案达成一致,提出双方将建立广泛,深入和灵活的伙伴关系。
该宣言草案是一份政治文本而非法律文本,实际的法律文本必须在3月29日英国脱欧之后进行谈判。
尽管欧盟成员国对脱欧协议也存在不同意见,但最大的不确定性是英国内部对脱欧协议的态度。
2017年,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提前大选并未获得议会多数席位,“悬浮议会”的出现使得特蕾莎·梅失去了对英国脱欧谈判的内部掌控,削弱了她在议会推动英国脱欧的能力,不利于保守党在英国内部与欧盟层面的博弈,更增加了英国脱欧的难度与不确定性。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一)加快构建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更加注重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应用技术研究,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支点,聚焦战略性、引领性、重大基础共性需求,打造高效立体的开放型创新网络体系。
加快建立系统化、体系化创新机制,分梯度、分门类、分阶段推进国家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和设备跨越式发展。
完善普惠性支持政策,支持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