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方案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方案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1.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学习、探究和创新活动。

2.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其能够正确、安全、合理地使用互联网和其他数字化资源。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使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新的学习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1.1 基本硬件设备的认识与使用:计算机、平板电脑、打印机等。

1.2 常用软件操作技能: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

1.3 互联网与信息安全知识:网络浏览、搜索引擎、电子邮箱等的正确使用方法,网络安全意识培养。

1.4 编程与创客教育:简单编程语言(如Scratch)、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应用。

2. 应用能力培养:2.1 多媒体制作与展示:学生学习使用多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编辑软件等)进行内容呈现与展示。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学习使用电子表格工具(如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筛选、计算、图表绘制等操作。

2.3 网络资源利用与评价:学生学习如何从互联网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评价和整理。

2.4 信息检索与学习方法:学生学习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培养学习的自主能力和方法。

2.5 创新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 课程融入与跨学科学习:3.1 各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提升学生在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等学科的学习效果。

3.2 艺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学生学习使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艺术创作。

3.3 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学生学习使用传感器、编程等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实验与观测。

3.4 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学生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社会调查、信息整理与社会问题解决。

三、培训方式与措施:1. 教师培训与提升:1.1 组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知识与理论水平。

温宿县第二中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材

温宿县第二中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材

校本教材温宿县第二中学第一课走进电脑世界学习目标:认识计算机的组成同学们,你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吗?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㈠、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在美国诞生。

㈡、计算机发展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二、计算机的组成㈠、计算机的“硬件”计算机的“硬件”主要包括五部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

主机是计算机的司令部,由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卡、软驱、光驱等组成。

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脸,它把计算机工作的结果通过屏幕显示出来。

键盘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我们敲击键盘的方式是与计算机进行对话。

鼠标的形状像“小老鼠”,它可以指挥计算机进行工作。

它包括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两种。

音箱是将计算机处理完的音频信号转换成声音的设备。

下面这些计算机外部设备,你认识吗?打印机摄像头麦克风扫描仪 优盘 数码相机㈡、计算机的“软件”计算机只有硬件是无法工作的,还要有相应的软件。

1、系统软件:是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 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

如:Windows 2003、 Windows xp 、Windows 7等。

2、应用软件:是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

如:文字编辑用的Word 2003、能处理数据表格的Excel 2003等等。

1、计算机发展的历史。

2、计算机由哪几部分组成?3、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你了解多少?还的很多有关计算机的设备,你知道吗?讲给同学听听吧!有了这些软件,你学会了吗?电脑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一、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 教学目标:a.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b.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c. 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a.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

b.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

c.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

b.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c.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4. 教学资源:a. 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教程。

b. 课件:演示文稿。

c. 案例素材: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5. 教学步骤:a. 导入: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b. 讲解: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基本知识。

c. 案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d. 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

二、第二章:计算机操作基础1. 教学目标:a.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b. 熟悉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和应用程序。

c. 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a.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b. 常用计算机软件和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浏览器等。

c. 文件管理和网络安全常识。

3. 教学方法:a.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操作过程。

b. 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c. 互助合作法: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讨论。

4. 教学资源:a. 教材:计算机操作基础教程。

b. 课件:演示文稿。

c. 实践素材:计算机设备、软件和应用程序。

5. 教学步骤:a. 导入:讲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b. 演示: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过程。

c. 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d. 互助合作: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讨论。

三、第三章:办公软件应用1. 教学目标:a. 掌握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b. 学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c. 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a. 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等。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一)至(五)教案一:信息技术基础与应用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互联网的基本操作。

2.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操作(2)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3)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4)互联网的基本操作及信息检索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1)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3)示范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4)演示互联网的基本操作及信息检索5. 练习与作业(1)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练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3)完成一篇使用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实践报告教案二:网络素养与信息安全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素养的内涵、信息安全的意义以及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

2. 教学内容(1)网络素养的内涵及培养(2)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及防护措施(3)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1)讲解网络素养的内涵及培养(2)分析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及防护措施(3)讨论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5. 练习与作业(2)制定个人信息安全防护计划(3)思考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案三:多媒体设计与制作1. 教学目标掌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

2. 教学内容(1)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2)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3)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4)Flash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1)讲解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2)示范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3)示范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4)示范Flash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5. 练习与作业(1)熟悉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2)练习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3)完成一个简单的视频编辑作品(4)制作一个简单的Flash动画作品教案四:编程技术与算法1. 教学目标了解编程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一种编程语言,学会基本的算法分析与设计。

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校本培训方案

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校本培训方案

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校本培训方案哎呀,这可是个大课题啊!不过别着急,我们一步一步来,就像吃西瓜一样,一块一块地吃,才能吃完哦!我们要明确一下这个培训方案的目标。

咱们的目标是让中学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咋样,这个目标够高大上吧!但是别忘了,我们的任务是把它变成现实,所以我们得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接下来,我们要分析一下现有的问题。

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结合还不够紧密,很多老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真正地融为一体。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要让老师们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就像咱们小时候学过的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思是说,想要把事情做好,首先要有好的工具。

同样地,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就是我们的好工具。

只有老师们真正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够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

接下来,我们要让老师们学会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就像咱们小时候学过的一个成语:“熟能生巧。

”意思是说,只有多练习,才能够掌握一项技能。

同样地,老师们也需要多加练习,才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练习呢?我们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让老师们了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这些讲座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来进行,也可以请一些有经验的老师来进行分享。

通过这些讲座,老师们可以了解到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接下来,我们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老师们亲身体验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比如说,我们可以组织一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课展示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老师们可以展示他们是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的,其他老师也可以观摩学习。

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方案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校本培训,提高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信息化教育的需求,更好地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下面是一个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校本培训方案,主要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评价等部分。

一、培训目标1. 提高小学教师的基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包括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网络资源的查找和利用等。

2. 培养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改进。

3. 增强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使其能够有效应对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教学问题和挑战。

4. 提升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使其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二、培训内容1. 基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训练a. 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包括系统启动、文件管理、文档编辑等。

b. 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包括Word、Excel、PPT等。

c. 网络资源的查找和利用,包括教学资源的搜索、下载和制作等。

2. 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a.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原则和方法。

b.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改进。

c.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知识的探究和实践教学。

3. 信息技术教育认识培养a.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b. 信息技术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和需求。

c. 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教学问题和挑战。

4. 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提升a.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

b. 设计和制作教学资源的能力培养。

c.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和教学示范。

三、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通过专家讲座和学术论坛等形式,给教师提供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课程,使其了解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理论。

2. 实践操作在计算机实验室或教室中,让教师亲自操作计算机软、硬件,练习操作技能和应用软件,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 教学设计让教师参与教学设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改进,培养信息技术创新能力。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技能培训实践教案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技能培训实践教案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技能培训实践教案一、教案背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拓宽教学内容和方法。

因此,本次培训旨在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帮助幼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掌握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教学准备的基本技能;3. 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具和软件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和呈现;4. 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幼儿学习评估和反馈。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1.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幼儿教师思考和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2. 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教学准备的基本技能- 分享使用计算机处理教学资源的经验和技巧;- 指导幼儿教师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准备。

3. 利用多媒体教具和软件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和呈现- 演示并指导幼儿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 介绍常用的教学软件,并指导幼儿教师运用相关软件进行课堂教学。

4. 信息技术在幼儿学习评估和反馈中的应用- 分享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评估和反馈的好处和方法;- 引导幼儿教师学会使用评估软件和工具进行幼儿学习的跟踪和反馈。

四、教学步骤1. 培训开场- 介绍培训目标和流程;- 提醒幼儿教师主动参与讨论和实践。

2.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分析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3. 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教学准备的基本技能- 指导幼儿教师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资源的整理和编排;- 演示使用搜索引擎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准备的方法。

4. 利用多媒体教具和软件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和呈现- 指导幼儿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 介绍常用的教学软件,并演示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5篇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5篇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5篇篇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师资培训工作的实施方案的有关精神,做到保质保量对本校教师实行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通过信息技术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把学校建构成学习型组织,实现学校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我校信息技术培训围绕“关注教师需求,促进教师进步,推进学校发展”的目标,以“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成长需要”为重点,努力使一线教师应用网络、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教育技术的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培训目标1、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熟练运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更新信息技术观念,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

2、中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运用网络资源、远程教育资源,扩充信息知识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优化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

3、认识到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丰富教师信息技术理论,培养教师树立起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全校所有教师。

(二)培训内容:1、掌握Word中文处理软件。

2、了解Excel制表的方法,会简单制作表格,会常用的功能。

3、掌握powerpoint制作方法,熟练制作ppt,会在课堂教学中常态使用.4、熟悉现代网络沟通使用的常用方法,收发邮件的使用、QQ通讯及群通讯的方法。

5、熟悉学校的使用,会使用电子备课平台,掌握fttp资源库使用方法.6、了解博客、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的作用。

三、培训方式和方法1、课堂培训方式:利用校本教研时间,组织教师集中培训。

2、利用视频、帮助文档组织教师自学。

3、利用QQ群组织教师讨论学习。

4、组织相关竞赛,促进教师积极参加培训。

四、措施:1、学校建立培训领导小组,安排相应负责老师,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培训教师。

建立培训方案、管理办法、考核办法、奖励办法。

2、根据教师年龄,把教师分成老中青三个层次,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讲义1[校本培训]

中小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讲义1[校本培训]

第2课时:一、Windows的启动与关闭1.启动开机顺序: 先开外设, 后开主机(外设主要包括: 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

注: 开机就可直接启动Windows系统。

2.关闭关机顺序: 先关主机, 在关外设, 和开机的顺序相反。

二、操作步骤: 单击“开始”→“关闭系统”→在消息框中按需要选择→单击“是”三、鼠标器1.鼠标简介2.鼠标是控制屏幕上光标运动的手持式输入设备, 一般分为三键和双键两类3.鼠标指针4.我们看到的光标就是鼠标的指针, 鼠标的的指针在不同的状态下有不同的样式。

5.鼠标的操作⑴指向: 移动鼠标使指针指向屏幕上的某个对象。

在利用鼠标进行任何操作之前都要先执行“指向”操作。

⑵单击: 按下再放开鼠标左键一次。

用于选定所指对象。

⑶双击: 快速按下再放开鼠标左键两次。

用于打开或运行选定对象。

四、⑷右击: 按下再放开鼠标右键一次。

显示所选对象的快捷菜单。

五、⑸拖动:按住鼠标左键不放, 在桌面上移动鼠标器。

用于对象的移动。

六、桌面1.认识桌面WINDOWS启动成功后展现在用户面前的窗口工作区就叫桌面2.在桌面上的操作⑴排列图标: 在桌面空白处右击→“排列图标”→按要求选择⑵移动图标: 将指针移动到对象上→按住左键拖动到目的地→释放左键⑶重命名图标: 选择输入法→选中图标→右击→选择“重命名”→完成后按回车键或在空白处单击七、⑷删除图标: 选中图标→右击→选择“删除”→“是”;或选中图标→按DEL键→“是”八、窗口、对话框和消息框窗口(我的电脑窗口)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最小化按钮、最大化按钮、关闭按钮窗口工作区、滚动条对话框(打印对话框)复选框、微调框、文本框、选项按钮下拉列表、命令按钮消息框(确认文件删除框)九、消息框是应用程序向用户提供信息, 并要求用户作出某种选择的一种窗口十、菜单1.菜单简介在WINDOWS中菜单是一组命令的列表2.菜单命令中各标志的含义①菜单分组: 根据其功能进行分组, 组与组之间用线条分隔②灰色显示的菜单命令: 菜单为无效菜单时以灰色显示③菜单命令后跟省略号: 表示该菜单命令将打开一个对话框④菜单命令后有三角号: 该菜单带有子菜单⑤菜单后有点号: 一组菜单中只能选其中一个3.菜单后有对号: 是否启用该功能4.快捷菜单用鼠标右击某对象显示的菜单5.快捷键十一、启动(运行)应用程序方法1. 双击桌面上的应用程序快捷方式图标十二、方法2. 单击“开始”→在开始菜单中单击要运行的程序名称十三、方法3. 单击“开始”→“运行”→填写应用程序的路径。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讲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1.2 操作系统的使用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讲解如何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1.3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介绍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功能讲解如何使用这些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分析和演示制作第二章:网络与互联网应用2.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组成讲解网络协议和网络设备的作用2.2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介绍互联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讲解如何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和电子邮件2.3 社交媒体和在线学习资源介绍社交媒体的概念和常用平台讲解如何利用在线学习资源进行自我提升第三章:数字媒体与多媒体技术3.1 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介绍数字媒体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讲解数字媒体文件的常见格式和处理方法3.2 多媒体演示制作介绍多媒体演示软件的概念和功能讲解如何利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生动的多媒体演示3.3 音频和视频编辑介绍音频和视频编辑软件的概念和功能讲解如何利用Audacity等软件进行音频编辑和利用Vegas等软件进行视频编辑第四章:计算机编程与算法4.1 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介绍编程语言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讲解常见的编程语言及其应用领域4.2 算法与逻辑思维介绍算法的定义、分类和评价标准讲解常见的算法思想和逻辑思维方法4.3 编程实践介绍编程环境和开发工具的概念和功能讲解如何利用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编程实践第五章: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5.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介绍信息安全的定义、目标和威胁因素讲解常见的信息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5.2 网络道德与法律法规介绍网络道德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网络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遵守原则5.3 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安全意识介绍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讲解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网络欺诈的技巧第六章:数据库管理与数据处理6.1 数据库基础知识介绍数据库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讲解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组成和SQL语言的使用6.2 Excel数据处理与分析介绍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包括数据录入、排序、筛选等讲解如何使用Excel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图表制作、公式运用等6.3 Access数据库应用介绍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如表的设计、查询创建等讲解如何利用Access进行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开发第七章:信息系统与项目管理7.1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介绍信息系统的定义、组成部分和生命周期讲解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管理策略7.2 项目管理基础知识介绍项目管理的定义、目标和组织结构讲解项目计划、执行、监控和收尾的基本过程7.3 项目管理工具的使用介绍项目管理工具的概念和功能讲解如何利用Microsoft Project等工具进行项目计划和监控第八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应用8.1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介绍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定义、原则和流程讲解如何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8.2 教学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介绍教学多媒体的概念和类型讲解如何利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设计有效的教学课件8.3 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介绍网络教学平台的定义、功能和分类讲解如何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课程发布、学习管理和互动交流第九章:与机器学习9.1 的基本概念介绍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讲解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9.2 机器学习的基本原理介绍机器学习的定义、类型和目标讲解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基本方法9.3 应用案例分析介绍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案例讲解如何分析应用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第十章: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分析信息技术发展对个人、社会和组织的影响讲解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10.2 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介绍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讲解如何应对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和把握机遇10.3 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介绍创新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讲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和方法第十一章:移动设备与应用程序开发11.1 移动设备的基本概念介绍移动设备的定义、分类和特点讲解移动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流平台,如iOS和Android 11.2 应用程序开发基础介绍应用程序开发的基本概念、流程和工具讲解常见的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语言和框架,如Swift和Kotlin 11.3 应用程序发布与运营介绍应用程序发布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讲解应用程序的推广策略和用户反馈处理方法第十二章: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12.1 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介绍云计算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讲解云计算服务模型和部署模型,如IaaS、PaaS和SaaS12.2 大数据技术的基本原理介绍大数据的定义、特征和处理需求讲解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技术和工具,如Hadoop和Spark12.3 云计算与大数据的实际应用介绍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各个行业的实际应用案例讲解如何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第十三章: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13.1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基本概念介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定义、特点和应用领域讲解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原理和设备,如VR头盔和AR眼镜13.2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应用开发介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开发的基本流程和工具讲解如何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建互动体验和应用13.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发展趋势分析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挑战讲解如何把握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第十四章:网络安全与伦理道德14.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介绍网络安全的定义、目标和主要威胁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策略,如防火墙、加密和入侵检测14.2 网络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介绍网络伦理道德的定义、重要性和原则讲解网络伦理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挑战14.3 网络安全与伦理道德教育介绍网络安全与伦理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第十五章:信息技术的融合与创新15.1 信息技术融合的基本概念介绍信息技术融合的定义、特点和驱动力讲解信息技术融合的趋势和关键领域,如物联网、和大数据15.2 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介绍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创新应用案例讲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15.3 信息技术创新与国家战略分析信息技术创新对国家发展和竞争力的影响讲解如何把握信息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制定相关国家战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教案内容,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内容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内容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内容一、培训目标本次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和工具,如 PPT、Word、Excel 等,能够制作高质量的教学课件和文档。

2、熟悉在线教学平台和教育资源库,能够有效地开展线上教学和资源整合。

3、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图片处理、音频视频编辑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4、了解教育信息化的最新理念和发展趋势,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二、培训内容1、办公软件应用(1)Word 文档处理文档排版技巧,包括字体、字号、段落格式、页眉页脚等设置。

表格制作与编辑,如绘制表格、合并单元格、调整行高列宽等。

文档目录生成、修订模式的使用、邮件合并等高级功能。

(2)Excel 电子表格数据录入与格式设置,掌握常用的数据格式和数据验证方法。

函数与公式的应用,如求和、平均值、计数、查找引用等常用函数。

数据图表的创建与编辑,能够根据数据生成合适的图表类型。

数据透视表的使用,进行数据汇总和分析。

(3)PowerPoint 演示文稿幻灯片设计与布局,选择合适的模板和主题,调整页面元素的位置和大小。

文本、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元素的插入与编辑。

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的设置,增强演示文稿的表现力。

演示文稿的放映设置和演讲技巧。

2、在线教学平台与资源(1)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熟悉学校选用的在线教学平台,如钉钉、腾讯课堂、超星学习通等。

掌握在线课程的创建、发布、管理和互动功能,如签到、提问、作业布置等。

学会运用直播教学工具,进行实时授课和在线答疑。

(2)教育资源库的应用介绍国内外知名的教育资源库,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学科网等。

指导教师如何搜索、筛选和下载适合教学的资源,如教案、课件、试题等。

鼓励教师上传和分享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

3、多媒体技术(1)图片处理常用图片格式的认识和转换,如 JPEG、PNG、GIF 等。

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校本培训方案

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校本培训方案

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校本培训方案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了当今教育的重要趋势。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设计了一套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校本培训方案,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理论框架1.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网络,教师可以获取到大量的教学资源,如电子教材、课件、习题等,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果。

(2)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科教学的方式。

传统的学科教学主要采用讲授式教学,而信息技术则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3)信息技术提高了学科教学的效率。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快速地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提高教学工作效率;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1.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意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科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改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有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有助于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三、培训方案设计2.1 培训目标本次培训的目标是使参训教师充分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掌握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2 培训内容本次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理论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校本培训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校本培训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校本培训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键盘上,我的思绪开始飘散。

这是一份关于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校本培训方案,十年的经验让我对此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构思。

一、培训目标1.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使他们在教学中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2.促进学科之间的整合,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3.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培训内容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办公软件使用等。

2.学科整合策略: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有效整合。

3.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出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资源。

4.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果。

三、培训对象全校小学教师,特别是担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四、培训方式1.线上培训:通过学校网站、教育平台等渠道,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

2.线下培训: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案例分析等形式,让教师们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技能。

3.实践教学:鼓励教师将所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以实践检验培训成果。

五、培训时间为期三个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为期一个月。

2.第二阶段:学科整合策略培训,为期一个月。

3.第三阶段: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与评价培训,为期一个月。

六、培训过程1.开班仪式:介绍培训目标、内容、方式等,让教师们明确培训任务。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通过线上学习,让教师们掌握基本技能。

3.学科整合策略培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分析典型案例,让教师们了解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4.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开发与评价培训:组织教师进行实践操作,分享开发经验,提高教学评价能力。

5.阶段性考核:对教师们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确保培训效果。

七、培训效果评价1.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通过培训,教师们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培训教案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培训教案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2.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3.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4.提高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应用;2.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3.网络资源的查找与评估;4.设计和实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指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信息技术的作用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教育中。

2.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应用(2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信息技术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30分钟)a.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操作方法;b. 演示常用软件(如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 Word等)的使用方法;c. 练习操作计算机和常用软件。

4.网络资源的查找与评估(30分钟)a. 分享一些优质的幼儿教育网站和资源平台;b. 指导学生如何在网络上查找和评估适合幼儿教育的资源。

5.设计和实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30分钟)a. 分析幼儿教学中的需要,并提出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辅助的教学活动;b. 指导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和学习资料;c. 学生自主实施教学活动,并分享经验和总结教学效果。

四、师生互动和评价:1.教师通过课堂讲解、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讨论;2.教师在实施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指导,并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3.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来进行互动和评价。

五、教学资源准备:1.计算机和投影设备;2.幼儿教育相关的网络资源,如优质教育网站、教学视频等;3.课件制作和演示所需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等。

六、教学反思和总结:通过本次培训,幼儿教师应该掌握了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应用,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了网络资源的查找和评估方法,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资源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小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一、培训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基本概念。

2. 掌握常用的教学软件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3. 学会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研究和资源共享。

4.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内容1.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教学软件和工具的选择与应用网络资源的使用与分享2. 常用教学软件和工具PowerPoint、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教学设计软件如希沃白板、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与管理3. 网络资源搜索与整合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教育网站和资源的选择与利用资源共享与协作教学4. 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网络道德与法规意识教师个人博客和公众号的创建与维护5. 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设计案例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反思与评价三、培训方式1. 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

2.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助学习等互动式教学方法。

3. 安排实地考察,参观优秀信息化教学课堂。

4.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经验交流。

四、培训时间与进度安排1. 第一周: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2. 第二周:常用教学软件和工具的使用3. 第三周:网络资源搜索与整合4. 第四周:信息技术素养提升5. 第五周: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五、培训效果评估1. 学员参与度:课堂互动、小组讨论、提问回答等。

2. 操作技能掌握程度:软件工具的使用、网络资源搜索等。

3. 教学实践与应用能力:教学设计、课堂展示、教学反思等。

4. 学员满意度:问卷调查、意见反馈、学员评价等。

六、培训师资质与配备1. 培训师应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素养,熟练掌握培训内容的相关技能。

2. 培训师应有丰富的小学教育教学经验,了解小学教师的需求和教学实际。

4. 培训师队伍应保持稳定,定期进行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

七、培训场地与设备2. 提供充足的教学电脑和投影设备,方便学员进行实践操作和观看演示。

高禹小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

高禹小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

高禹小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核心的新的教学革命的兴起,使得教育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更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我校深入开展的校本培训,开创我校师资培训的大好局面,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

将对学校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为了圆满完成培训任务,确保校本培训过程中不走过场,让每一个教师真正掌握好计算机操作技术为教学服务,特制定本计划。

二、培训对象:
高禹小学全体教师
三、培训目的
1、增强信息技术意识,能够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中。

2、在具有共同操作基础的前提下,分层学习、分组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

3、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四、培训内容:
1、Word的使用
2、Excel的使用
3、PowerPoinT的使用
4、网络资源的利用
五、培训办法
1、基本技能:全校老师都会正确使用现有设备,维护自己的电脑,能使用配套光盘上课,能正确进入学校各应用系统进行相关材料的充实。

40岁以下的老师能够进行常用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如WORD、POWERPOINT等)及课件制作。

2、杀毒软件:能使用一种杀毒软件,进行下载、安装、升级、设置和卸装。

3、网络使用:完成网上浏览、搜索相关资料,下载文件、发送E-MAIL、会使用我校内、外网资源等操作,完善好自己的网络资源,部分教师可以制作课件,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第一模块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及操作系统windows XP应用一、计算机系统(一)计算机发展史人类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计算工具相继出现了如算盘、计算尺、手摇机械计算机、电动机械计算机等。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

这台计算机共用了18000多个电于管组成,占地170m2,总重量为30t,耗电140kw,运算速度达到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300次乘法。

从计算机的发展趁势看,大约2010年前美国就可以研制出千万亿次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50多年里经过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IC)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四个阶段的发展,使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计算机方向发展。

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第一代电于计算机是从1946年至1958年。

它们体积较大,运算速度较低,存储容量不大,而且价格昂贵。

使用也不方便,为了解决一个问题,所编制的程序的复杂程度难以表述。

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只在重要部门或科学研究部门使用。

2.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是从1958年到1965年,它们全部采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其运算速度比第一代计算机的速度提高了近百倍,体积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

3.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是从1965年到1970年。

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电子器件,并且出现操作系统,使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4.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是指从1970年以后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为主要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

例如80386微处理器,在面积约为10mm X l0mm的单个芯片上,可以集成大约32万个晶体管。

由此可见,微型计算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它的核心器件——微处理器(CPU)的性能。

5.第五代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将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结合一起具有形式推理、联想、学习和解释能力。

它的系统结构将突破传统的冯·诺依曼机器的概念,实现高度的并行处理。

2、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基本特点如下:1、记忆能力强在计算机中有容量很大的存储装置,它不仅可以长久性地存储大量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资料,还可以存储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

2、计算精度高与逻辑判断准确它具有人类无能为力的高精度控制或高速操作任务。

也具有可靠的判断能力,以实现计算机工作的自动化,从而保证计算机控制的判断可靠、反应迅速、控制灵敏。

3、高速的处理能力它具有神奇的运算速度,其速度以达到每秒几十亿次乃至上百亿次。

例如,为了将圆周率兀的近似值计算到707位,一位数学家曾为此花十几年的时间,而如果用现代的计算机来计算,可能瞬间就能完成,同时可达到小数点后200万位。

4、能自动完成各种操作计算机是由内部控制和操作的,只要将事先编制好的应用程序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就能自动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完成预定的处理任务。

(二)硬、软件系统简介1、硬件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是指有形的物理设备,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可以是电子的、电磁的、机电的或光学的元件、装置,或者由它们所组成的计算机部件。

1)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功能是接受计算机程序的控制来实现数据输入、运算、数据输出等一系列根本性的操作。

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构成。

运算器是进行运算的部件,它能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是控制和指挥整个计算机自动地、连续和协调地完成一条条指令的部件,主要作用类似于人类大脑,是计算机的中枢神经。

现在计算机中,把运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块芯片上,称为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存储器是存放信息(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简称为内存和外存。

输入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又称I/O设备。

输入设备的作用是从外办将数据、程序等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内存。

输出设备输出设备的作用是将计算机处理之后的结果转换人们能够识别的信息。

如图形、图像、数字、文字和声音等。

图1.5 各主要设备之间的关系上图列出了一个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硬件结构。

图中,实线代表数据流,虚线代表指令流,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就是通过这两股信息流动来实现的。

原始数据和程序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在运算处理过程中,数据从存储器读入运算器进行运算,运算的结果存入存储器,必要时再经输出设备输出,如图,指令也以数据形式存于存储器中,运算时指令由存储器送入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各部件的工件。

2)外观上分类(1)主机箱主机箱中有主板、硬盘驱动器、CD-ROM驱动器、电源、显示适配器(显示卡)接口、以前的机器有软盘驱动器等。

系统主板CPU内存条又称为主存。

主存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读写存储器(RAM)。

前者只存放一些由厂家用特殊方式写入,即使关机也不会丢失的信息,用户只能读取,不能更改。

后者是一种既能写入信息,又能读取信息的半导体存储器,它的特点是一旦断电,今年立刻会消失。

用由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程序和数据。

因此要注意保存RAM中的信息,一般在关机时应把RAM中需要保存的信息放到外存储器上保存。

所有信息用若干二进制代码表示。

一个二进制称为1位bit,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Byte。

存储器存放信息的多少用存储容量来表示。

字节就是表示存储容量的一个基本单位。

容量的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字节(B)、KB、MB、GB、TB。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KB=1024字节(1024B)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我们习惯把后面的B字给去掉。

K是千M是兆G是吉咖T是太拉由数位组引申出的计量单位(2)硬磁盘、软磁盘和光盘这三者属于外存储器。

它们主要用于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大量程序和数据等信息。

它们需要使用驱动器进行工作。

(3)显示器显示器属于输出设备。

主要功能是在显示屏是人们熟悉的文字、图形和图像信息。

(4)打印机也是输出设备。

它的作用是把文字和图形信息打印在纸上。

目前常用的打印机针式、喷墨和激光打印机三种类型。

(5)键盘输入设备。

向计算机输入英文、汉字、数据和操作命令等信息。

(6)鼠标输入设备。

人们可以通过操作鼠标上的按键和移动鼠标指挥计算机工作。

有的计算机还配有扫描仪、绘图仪、调制解调器等。

2、计算机软件系统。

所谓软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由人们先执照某种需要而编制的具有各类功能的信息组成。

这引起信息包括计算机工作所需要的程序、数据等等。

计算机软件通常由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组成。

系统软件主要用来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监视服务,使系统资源得到合理调度,确保高效运行。

常用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的编译程序、网络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应用软件指的是腹胀程序。

它是用户根据各种需要而编制的程序。

如文字处理软件、各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

分辨率是指单位面积显示像素的数量。

3、硬件、软件系统的关系。

计算机硬件是指有形的物理设备,它是计算机系统中实际物理装置的总称,可以是电子的、电磁的、机电的或光学的元件、装置,或者由它们所组成的计算机部件。

计算机软件是指在硬件上运行的程序和相关的数据文档。

相对于硬件而言,软件用来扩大计算机的功能和提高计算机的效率,是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

软件和硬件是密切相关和互相依存的。

没有软件的硬件机器,称为裸机。

当代的裸机只有极为有限的功能,甚至不能有效的启动和正常的进行最起码的数据处理工作。

软件与硬件在逻辑上有着某种等价性,即软件功能可以用硬件设法加以实现,硬件功能也可以用软件加以模拟。

3、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1)中央处理器(2)主板(3)内存(4)硬盘(5)显示器(6)显卡(三)操作系统简介操作系统是一种软件,是任何计算机中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一个软件。

操作系统要对计算机的所有硬件进行管理。

(举例说明操作系统都可以做什么)总的来说,操作系统是对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软件等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组程序,是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

能够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能有条不紊的工作。

也就是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自己管理自己的一个系统软件,它是计算机的一个“大管家”。

常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系列、UNIX等。

1、以Windows XP为例认识操作系统。

(1)Windows XP的桌面桌面上开始按钮(2)窗口及对话框窗口组成及操作快捷图标、任务栏、桌面背景图案、箭头(鼠标器的坐标)对话框及其组成对话框是一种简单的窗口界面,是Windows XP和用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个界面。

当某一菜单命令出现省略号时就表示会出一个对话框。

以字体对话框为例说明对话框的组成:标题栏、标签、文本框、数值框、列表框、下拉列表框、复选框、单选框、命令按钮。

2、启动和退出应用程序启动的方法和步骤(1)从桌面上启动应用程序(2)使用“开始”菜单打开应用程序退出的方法和步骤(关闭应用程序)(1)在应用程序窗口的文件菜单中,选择退出命令。

(2)按ALT+F4键(3)双击应用程序窗口上的控制菜单框(窗口左上角)。

(4)单击应用程序标题栏上的关闭按钮。

(四)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1、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度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病毒就是能够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存储介质(或程序)里,当达到某种条件时,就被激活的具有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作用的一组程序或指令。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破坏性这是绝大多数病毒最主要的特点,病毒的制作者一般将病毒作为破坏他人计算机或计算机中存放的重要的数据和文件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在网络时代则通过病毒阻塞网络,导致网络服务中断甚至整个网络系统瘫痪。

(2)传染性计算机病毒的自我复制功能,并能将自身不断复制到其他文件内,达到不断扩散的目的,尤其在网络时代,更是通过Internet中网页的浏览和电子邮件的收发而迅速传播。

(3)隐蔽性病毒程序在发作以前不容易被用户察觉,它们将自身附加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内,或者隐藏在磁盘中较隐蔽处,有的隐藏在压缩文件中,有些病毒还会将自己改名为系统文件名,不通过专门的查杀毒软件一般很难发现它们。

(4)潜伏性有些病毒传入给合法的程序中和系统后,不是立即发作,而是等待一定的激发条件,如日期、时间、文件运行的次数等。

(5)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一般都有一个或者几个触发条件,发作之前潜伏在机器内并不断繁殖自身,当病毒的触发条件满足时病毒就开始其破坏行为,不同的病毒其触发的机制都不同,例如“黑色星期五”病毒就是每逢13日星期五这一天发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