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原理期末复习答疑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感想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31280f5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8.png)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感想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结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的概念。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结构及其特点,如框架结构、拱结构、悬索结构等。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分析结构问题,建立结构计算的初步概念。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结构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结构模型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工具,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和优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结构设计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和工程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结构设计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关注工程安全和社会责任。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本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设计和优化结构,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结构设计基本概念:结构稳定性、强度、刚度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理解。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2. 结构类型及特点:分析框架结构、拱结构、悬索结构等不同类型的结构及其特点。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结构类型及受力特点3. 结构计算与分析:运用数学和物理知识,进行结构受力分析和计算。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结构计算方法4. 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分组进行结构模型设计和制作,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结构设计实践5. 结构优化与评价:运用信息技术和工具,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和评价。
教材章节:第五章 结构优化与评价6. 结构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结构设计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六章 结构设计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由浅入深,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心得
![学生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d0e860ac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9.png)
的成绩,是每位同学现在就应试虑的问题,机不能失,时不待我,希望大家引起重视,及时总结复习,投入所有的精力,做好考试准备,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以下是过去各届同学学习《混凝土构造》课程的心得领悟,或许对你有所启迪,供本届同学学习参照:同学 1:《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是构造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掌握的程度决定了你今后的工作,简单的讲就是今后你参加工作就要用它来养活你!我从已毕业的师兄那处认识到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用得最多的知识就是《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
诚然做设计的要靠经验的积累,但是若是基本知识没有学好而且理解它你怎样去积累呢,因此学好它对自己有莫大的好处!下面我谈谈在上学期学习过程中的一点心得,跟大家互相交流一下。
混凝土构造课程一共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若是设计原理,主若是谈论一些基本构件,比方梁、板、柱等等。
这部分内容谈论资料的性能、计算原理、构件(如受弯,受剪、受压、受拉和受扭等构件)的计算方法和配筋构造。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其实质现象并注意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混凝土构造课程给我一个最深的印象就是你在做每一道题时你都能够在课本找到相应的例子,不过若是你不去正确理解它而是照抄照搬的话十有八九你会出错。
构造设计要依照《规范》来做,若是你不仔细考虑题目所给的条件去正确的应用公式,去考虑公式的适用性,那么你做出来的设计将会是豆腐渣工程。
混凝土构造设计课程的公式特别多,那些公式你不用浪费时间去记住它,由于只要你认仔细真的去做老师部署的每一道习题而不要去抄别人的作业那么隔一段时间后你就能记住了。
那些公式在做题的过程中都会重复的使用。
别的,在谈论每个构件时每一章的前面都会画出构件的应力求,正确的理解构件应力求受力状态很重要,由于只要你理解了构件的受力状态好多基本公式都能够自己推导出来。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就是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可能会感觉很无聊很形后老师讲到前面的内容时你会感觉很迷惑的!以上是我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课程后的一点心得领悟,谨供大家参照!感谢!同学 2:“混凝土构造 ”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差异在于它不像其他课程那么简单理解,它比较抽象。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竞赛小结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竞赛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c7ec8fcc22bcd126ff0c28.png)
课程知识竞赛学生们参加课程知识竞赛《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竞赛小结《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中所传授的工程设计计算方法和综合应用能力体现了土木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培养,可以说,不掌握“混凝土结构”就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土木工程师。
本课程的知识体系、理论和方法既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又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而实际工程应用的综合性使本课程的涉及面和内容十分丰富,体现在概念多、符号多、公式多、难点多,同时工程中新问题的不断出现,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发展,又使本课程的内容需要及时跟踪和适应学科的发展。
因此,《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学生此前学习的具有严密科学逻辑理论体系的基础科学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开始学习本课程时,普遍感觉该课程难学,若采用以前的学习方法很难适应。
为使学生学好该课程,针对该课程的特点,任课教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灵活性,加深学生对工程概念的理解;指导学生编制构件设计分析程序,加深知识掌握程度;多样化的教学指导模式,除利用上课前后时间随堂答疑,还采取邮件、手机短信、集中预约时间等答疑方式,学生无论是学习上的问题、思想上的困惑还是对本课程的建议均能与教师及时交流。
经过几年的实践,以上这些措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但这些措施对学生更多的是提供条件,起引导作用,而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力度有限。
本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是按一本分数线招进的,应该说基础还是不错,但由于《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特殊性,要想掌握好所学的内容,除课堂教学外,学生还必须在学习过程中花较多的课外时间,用以前到考试前突击的方法是不行的。
为督促学生平时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本课程,同时也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学期采用课程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阶段性考查,对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给予经济上(奖金)、精神上的奖励(按一定比例计入最终成绩)。
钢结构38个常见问题答疑(值得收藏)
![钢结构38个常见问题答疑(值得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98db8f05caaedd3383c4d3c1.png)
钢结构38个常见问题答疑(值得收藏)01门式刚架问答一看弯矩图时,可看到弯矩,却不知弯矩和构件截面有什么关系?答:受弯构件受弯承载力Mx/(γx*Wx)+My/(γy*Wy)≤f其中W为截面抵抗矩根据截面抵抗矩可手工算大致截面02H型钢平接是怎样规定的?答:想怎么接就怎么接,呵呵...主要考虑的是弯矩和/或剪力的传递.另外,在动力荷载多得地方,设计焊接节点要尤其小心平接.03“刨平顶紧”,刨平顶紧后就不用再焊接了吗?答:磨光顶紧是一种传力的方式,多用于承受动载荷的位置.为避免焊缝的疲劳裂纹而采取的一种传力方式.有要求磨光顶紧不焊的,也有要求焊的.看具体图纸要求.接触面要求光洁度不小于12.5,用塞尺检查接触面积.刨平顶紧目的是增加接触面的接触面积,一般用在有一定水平位移、简支的节点,而且这种节点都应该有其它的连接方式(比如翼缘顶紧,腹板就有可能用栓接).一般的这种节点要求刨平顶紧的部位都不需要焊接,要焊接的话,刨平顶紧在焊接时不利于融液的深入,焊缝质量会很差,焊接的部位即使不开坡口也不会要求顶紧的.顶紧与焊接是相互矛盾的,所以上面说顶紧部位再焊接都不准确.不过也有一种情况有可能出现顶紧焊接,就是顶紧的节点对其它自由度的约束不够,又没有其它部位提供约束,有可能在顶紧部位施焊来约束其它方向的自由度,这种焊缝是一种安装焊缝,也不可能满焊,更不可能用做主要受力焊缝.04钢结构设计时,挠度超出限值,会后什么后果?答: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05挤塑板的作用是什么?答:挤塑聚苯乙烯(XPS)保温板,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特殊工艺连续挤出发泡成型的硬质板材.具有独特完美的闭孔蜂窝结构,有抗高压、防潮、不透气、不吸水、耐腐蚀、导热系数低、轻质、使用寿命长等优质性能的环保型材料.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广泛使用于墙体保温、低温储藏设施、泊车平台、建筑混凝土屋顶极结构屋顶等领域装饰行业物美价廉的防潮材料.挤塑板具有卓越持久的特性:挤塑板的性能稳定、不易老化.可用30--50年,极其优异的抗湿性能,在高水蒸气压力的环境下,仍然能够保持低导热性能.挤塑板具有无与伦比的隔热保温性能:挤塑板因具有闭孔性能结构,且其闭孔率达99%,所以它的保温性能好.虽然发泡聚氨酯为闭孔性结构,但其闭孔率小于挤塑板,仅为80%左右.挤塑板无论是隔热性能、吸水性能还是抗压强度等方面特点都优于其他保温材料,故在保温性能上也是其他保温材料所不能及的.挤塑板具有意想不到的抗压强度:挤塑板的抗压强度可根据其不同的型号厚度达到150--500千帕以上,而其他材料的抗压强度仅为150--300千帕以上,可以明显看出其他材料的抗压强度,远远低于挤塑板的抗压强度.挤塑板具有万无一失的吸水性能:用于路面及路基之下,有效防水渗透.尤其在北方能减少冰霜及受冰霜影响的泥土结冻等情况的出现,控制地面冻胀的情况,有效阻隔地气免于湿气破坏等.06什么是长细比?回转半径=√(惯性矩/面积)长细比=计算长度/回转半径答:结构的长细比λ=μl/i,i为回转半径长细比.概念可以简单的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来:长细比即构件计算长度与其相应回转半径的比值.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出长细比的概念综合考虑了构件的端部约束情况,构件本身的长度和构件的截面特性.长细比这个概念对于受压杆件稳定计算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因为长细比越大的构件越容易失稳.可以看看关于轴压和压弯构件的计算公式,里面都有与长细比有关的参数.对于受拉构件规范也给出了长细比限制要求,这是为了保证构件在运输和安装状态下的刚度.对稳定要求越高的构件,规范给的稳定限值越小.07受弯工字梁的受压翼缘的屈曲,是沿着工字梁的弱轴方向屈曲,还是强轴方向屈曲?答:当荷载不大时,梁基本上在其最大刚度平面内弯曲,但当荷载大到一定数值后,梁将同时产生较大的侧向弯曲和扭转变形,最后很快的丧失继续承载的能力.此时梁的整体失稳必然是侧向弯扭弯曲.解决方法大致有三种:1)增加梁的侧向支撑点或缩小侧向支撑点的间距.2)调整梁的截面,增加梁侧向惯性矩Iy或单纯增加受压翼缘宽度(如吊车梁上翼缘).3)梁端支座对截面的约束,支座如能提供转动约束,梁的整体稳定性能将大大提高.08钢结构设计规范中为什么没有钢梁的受扭计算?答:通常情况下,钢梁均为开口截面(箱形截面除外),其抗扭截面模量约比抗弯截面模量小一个数量级,也就是说其受扭能力约是受弯的1/10,这样如果利用钢梁来承受扭矩很不经济.于是,通常用构造保证其不受扭,故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没有钢梁的受扭计算.09无吊车采用砌体墙时的柱顶位移限值是h/100还是h/240?答:轻钢规程确实已经勘误过此限值,主要是1/100的柱顶位移不能保证墙体不被拉裂.同时若墙体砌在刚架内部(如内隔墙),我们计算柱顶位移时是没有考虑墙体对刚架的嵌固作用的(夸张一点比喻为框剪结构).10什么叫做最大刚度平面?答:最大的刚度平面就是绕强轴转动平面,一般截面有两条轴,其中绕其中一条的转动惯性矩大,称为强轴,另一条就为弱轴.11采用直缝钢管代替无缝管,不知能不能用?答:结构用钢管中理论上应该是一样,区别不是很大,直缝焊管不如无缝管规则,焊管的形心有可能不在中心,所以用作受压构件时尤其要注意,焊管焊缝存在缺陷的机率相对较高,重要部位不可代替无缝管,无缝管受加工工艺的限制管壁厚不可能做的很薄(相同管径的无缝管平均壁厚要比焊管厚).很多情况下无缝管材料使用效率不如焊管,尤其是大直径管.无缝管与焊管最大的区别是用在压力气体或液体传输上(DN).12剪切滞后和剪力滞后有什么区别吗?它们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答:剪力滞后效应在结构工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力学现象,小至一个构件,大至一栋超高层建筑,都会有剪力滞后现象.剪力滞后,有时也叫剪切滞后,从力学本质上说,是圣维南原理,具体表现是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剪力所能起的作用有限,所以正应力分布不均匀,把这种正应力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叫剪切滞后.墙体上开洞形成的空腹筒体又称框筒,开洞以后,由于横梁变形使剪力传递存在滞后现象,使柱中正应力分布呈抛物线状,称为剪力滞后现象.13地脚螺栓锚固长度加长会对柱子的受力产生什么影响?答:锚栓中的轴向拉应力分布是不均匀的,成倒三角型分布,上部轴向拉应力最大,下部轴向拉应力为0.随着锚固深度的增加,应力逐渐减小,最后达到25~30倍直径的时候减小为0.因此锚固长度再增加是没有什么用的.只要锚固长度满足上述要求,且端部设有弯钩或锚板,基础混凝土一般是不会被拉坏的.14应力幅准则和应力比准则的异同及其各自特点?答:长期以来钢结构的疲劳设计一直按应力比准则来进行的.对于一定的荷载循环次数,构件的疲劳强度σmax和以应力比R为代表的应力循环特征密切相关.对σmax引进安全系数,即可得到设计用的疲劳应力容许值〔σmax〕=f(R).把应力限制在〔σmax〕以内,这就是应力比准则.自从焊接结构用于承受疲劳荷载以来,工程界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和这类结构疲劳强度密切相关的不是应力比R,而是应力幅Δσ.应力幅准则的计算公式是Δσ≤〔Δσ〕.〔Δσ〕是容许应力幅,它随构造细节而不同,也随破坏前循环次数变化.焊接结构疲劳计算宜以应力幅为准则,原因在于结构内部的残余应力.非焊接构件,对于R>=0的应力循环,应力幅准则完全适用,因为有残余应力和无残余应力的构件疲劳强度相差不大.对于R<0的应力循环,采用应力幅准则则偏于安全较多.15什么是热轧,什么是冷轧,有什么区别?答:热扎是钢在1000度以上用轧辊压出,通常板小到2MM厚,钢的高速加工时的变形热也抵不到钢的面积增大的散热,即难保温度1000度以上来加工,只得牺牲热轧这一高效便宜的加工法,在常温下轧钢,即把热轧材再冷轧,以满足市场对更薄厚度的要求.当然冷轧又带来新的好处,如加工硬化,使钢材强度提高,但不宜焊,至少焊处加工硬化被消除,高强度也无了,回到其热轧材的强度了,冷弯型钢可用热扎材,如钢管,也可用冷扎材,冷扎材还是热轧材,2MM厚是一个判据,热轧材最薄2MM厚,冷扎材最厚3MM.16为什么梁应压弯构件进行平面外平面内稳定性计算,但当坡度较小时可仅计算平面内稳定性即可?答:梁只有平面外失稳的形式.从来就没有梁平面内失稳这一说.对柱来说,在有轴力时,平面外和平面内的计算长度不同,才有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失稳验算.对刚架梁来说,尽管称其为梁,其内力中多少总有一部分是轴力,所以它的验算严格来讲应该用柱的模型,即按压弯构件的平面内平面外都得算稳定.但当屋面坡度较小时,轴力较小,可忽略,故可用梁的模型,即不用计算平面内稳定.门规中的意思(P33,第6.1.6-1条)是指在屋面坡度较小时,斜梁构件在平面内只需计算强度,但在平面外仍需算稳定.17为何次梁一般设计成与主梁铰接?答:如果次梁与主梁刚接,主梁同一位置两侧都有同荷载的次梁还好,没有的话次梁端弯矩对于主梁来说平面外受扭,还要计算抗扭,牵扯到抗扭刚度,扇性惯性矩等.另外刚接要增加施工工作量,现场焊接工作量大大增加.得不偿失,一般没必要次梁不作成刚接.18高强螺栓长度如何计算的?答:高强螺栓螺杆长度=2个连接端板厚度+一个螺帽厚度+2个垫圈厚度+3个丝口长度.19屈曲后承载力的物理概念是什么?答:屈曲后的承载力主要是指构件局部屈曲后仍能继续承载的能力,主要发生在薄壁构件中,如冷弯薄壁型钢,在计算时使用有效宽度法考虑屈曲后的承载力.屈曲后承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板件的宽厚比和板件边缘的约束条件,宽厚比越大,约束越好,屈曲后的承载力也就越高.在分析方法上,目前国内外规范主要是使用有效宽度法.但是各国规范在计算有效宽度时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所不同.20什么是塑性算法?什么是考虑屈曲后强度?答:塑性算法是指在超静定结构中按预想的部位达到屈服强度而出现塑性铰,进而达到塑性内力重分布的目的,且必须保证结构不形成可变或瞬变体系.考虑屈曲后强度是指受弯构件的腹板丧失局部稳定后仍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并充分利用其屈曲后强度的一种构件计算方法.21软钩吊车与硬钩有什么区别?答:软钩吊车:是指通过钢绳、吊钩起吊重物.硬钩吊车:是指通过刚性体起吊重物,如夹钳、料耙.硬钩吊车工作频繁.运行速度高,小车附设的刚性悬臂结构使吊重不能自由摆动.22什么叫刚性系杆,什么叫柔性系杆?答:刚性系杆即可以受压又可以受拉,一般采用双角钢和圆管,而柔性系杆只能受拉,一般采用单角钢或圆管.23长细比和挠度是什么关系呢?答:1)挠度是加载后构件的的变形量,也就是其位移值.2)长细比用来表示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长细比应该是材料性质.任何构件都具备的性质,轴心受力构件的刚度,可以用长细比来衡量.3)挠度和长细比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长细比是杆件计算长度与截面回转半径的比值.挠度是构件受力后某点的位移值.24请问地震等级那4个等级具体是怎么划分的?答: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抗震设防烈度:6、7、8、9度.抗震设防类别:甲、乙、丙、丁四类.地震水准:常遇地震、偶遇地震、少遇地震、罕遇地震.25隅撑能否作为支撑吗?和其他支撑的区别?答:1)隅撑和支撑是两个结构概念.隅撑用来确保钢梁截面稳定,而支撑则是用来与钢架一起形成结构体系的稳定,并保证其变形及承载力满足要求.2)隅撑可以作为钢梁受压翼缘平面外的支点.它是用来保证钢梁的整体稳定性的.26钢结构轴心受拉构件设计时须考虑什么?答:1)在不产生疲劳的静力荷载作用下,残余应力对拉杆的承载力没有影响.2)拉杆截面如果有突然变化,则应力在变化处的分布不再是均匀的.3)设计拉杆应该以屈服作为承载力的极限状态.4)承载力极限状态要从毛截面和净截面两方面来考虑.5)要考虑净截面的效率.27钢柱的弹簧刚度怎么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混凝土柱的弹簧刚度和混凝土柱上有圈梁时的弹簧刚度怎么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答:弹簧刚度是考虑将柱子按悬臂构件,在柱顶作用一单位力,计算出所引起的侧移,此位移就是弹簧刚度,单位一般是KN/mm.如果有圈梁的情况,在无圈梁约束的方向,弹簧刚度计算同悬臂构件,在另一个方向,因为柱顶有圈梁,所以计算公式中的EI为该方向所有柱的总和.28什么是蒙皮效应?答:在垂直荷载作用下,坡顶门式刚架的运动趋势是屋脊向下、屋檐向外变形.屋面板将与支撑檩条一起以深梁的形式来抵抗这一变形趋势.这时,屋面板承受剪力,起深梁的腹板的作用.而边缘檩条承受轴力起深梁翼缘的作用.显然,屋面板的抗剪切能力要远远大于其抗弯曲能力.所以,蒙皮效应指的是蒙皮板由于其抗剪切刚度对于使板平面内产生变形的荷载的抵抗效应.对于坡顶门式刚架,抵抗竖向荷载作用的蒙皮效应取决于屋面坡度,坡度越大蒙皮效应越显著;而抵抗水平荷载作用的蒙皮效应则随着坡度的减小而增加.构成整个结构蒙皮效应的是蒙皮单元.蒙皮单元由两榀刚架之间的蒙皮板、边缘构件和连接件及中间构件组成.边缘构件是指两相邻的刚架梁和边檩条(屋脊和屋檐檩条),中间构件是指中间部位檩条.蒙皮效应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强度和刚度.29规范8.5.6上讲,对于吊车梁的横向加劲肋,这宜在肋下端起落弧,是何意思?答:指加劲肋端部要连续施焊,如采取绕角焊、围焊等方法.防止在腹板上引起疲劳裂缝.30箱型柱内隔板最后一道焊缝的焊接是如何进行操作的?答:采用电渣焊焊接,质量很容易保证的!31悬臂梁与悬臂柱计算长度系数不同,如何解释?答:悬臂梁计算长度系数1.0,悬臂柱计算长度系数2.0.柱子是压弯构件,或者干脆就是受压,要考虑稳定系数,所以取2.梁受弯,应该是这个区别吧.32挠度在设计时不符合规范,用起拱来保证可不可以这样做?答:1)结构对挠度进行控制,是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对于钢结构来说,挠度过大容易影响屋面排水、给人造成恐惧感,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挠度过大,会造成耐久性的局部破坏(包括混凝土裂缝).我认为,因建筑结构挠度过大造成的以上破坏,都能通过起拱来解决.2)有些结构起拱很容易,比如双坡门式刚架梁,如果绝对挠度超限,可以在制作通过加大屋面坡度来调整.有些结构起拱不太容易,比如对于大跨度梁,如果相对挠度超限,则每段梁都要起拱,由于起拱梁拼接后为折线,而挠度变形为曲线,两线很难重合,会造成屋面不平.对于框架平梁则更难起拱了,总不能把平梁做成弧行的.3)假如你准备用起拱的方式,来降低由挠度控制的结构的用钢量,挠度控制规定要降低,这时必须控制活载作用下的挠度,恒载产生的挠度用起拱来保证.33什么是钢结构柱的中心座浆垫板法?答:钢结构柱安装的中心座浆垫板法,省工省时,施工精度可控制在2mm以内,综合效益可提高20%以上.施工步骤如下:1)按施工图进行钢柱基础施工(与通常施工方法一样),基础上面比钢柱底面安装标高低30~50mm,以备放置中心座浆垫板.2)根据钢柱自重Q、螺栓预紧力F、基础混凝土承压强度P,计算出最小承压面积Amin.3)用厚度为10、12mm的钢板制作成方形或圆形的中心座浆垫板,其面积不宜小于最小承压面积Amin的2倍.4)在已完工的基础上座浆并放置中心座浆垫板.施工时需用水平尺、水平仪等工具进行精确测量,保证中心垫板水平度,保证垫板中心与安装轴线一致,保证垫板上面标高与钢柱底面安装标高一致.5)待座浆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进行钢柱的吊装.钢柱的吊装可直接进行,只需通过调整地脚螺栓即可进行找平找正.6)进行二次灌浆,采用无收缩混凝土或微膨胀混凝土.进行二次灌浆.34轴心受压构件弯曲屈曲采用小挠度和大挠度理论,小挠度和小变形理论有什么区别?答:小变形理论是说结构变形后的几何尺寸的变化可以不考虑,内力计算时仍按变形前的尺寸!这里的变形包括所有的变形:拉、压、弯、剪、扭及其组合.小挠度理论认为位移是很小的,属于几何线性问题,可以用一个挠度曲线方程去近似,从而建立能量,推导出稳定系数,变形曲率可近似用y”=1/ρ代替!用Y”来代替曲率,是用来分析弹性杆的小挠度理论.在带弹簧的刚性杆里,就不是这样了.还有,用大挠度理论分析,并不代表屈曲后,荷载还能增加,比如说圆柱壳受压,屈曲后只能在更低的荷载下保持稳定.简单的说,小挠度理论只能得到临界荷载,不能判断临界荷载时或者屈曲后的稳定.大挠度理论可以解出屈曲后性能.35什么是二阶弯矩,二阶弹塑性分析?答:对很多结构,常以未变形的结构作为计算图形进行分析,所得结果足够精确.此时,所得的变形与荷载间呈线性关系,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几何线性分析,也称为一阶(First Order)分析.而对有些结构,则必须以变形后的结构作为计算依据来进行内力分析,否则所得结果误差就较大.这时,所得的变形与荷载间的关系呈非线性分析.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几何非线性分析,也称为二阶(Second Order)分析.以变形后的结构作为计算依据,并且考虑材料的弹塑性(材料非线性)来进行结构分析,就是二阶弹塑性分析.36什么是“包兴格效应”,它对钢结构设计的影响大吗?答:包新格效应就是在材料达到塑性变形后,歇载后留下的不可恢复的变形,这种变形是塑性变形,这种变形对结构是否有影响当然是可想而只的.37什么是钢材的层层状撕裂?答:钢板的层状撕裂一般在板厚方向有较大拉应力时发生.在焊接节点中,焊缝冷却时,会产生收缩变形.如果很薄或没有对变形的约束,钢板会发生变形从而释放了应力.但如果钢板很厚或有加劲肋,相邻板件的约束,钢板受到约束不能自由变形,会在垂直于板面方向上产生很大的应力.在约束很强的区域,由于焊缝收缩引起的局部应力可能数倍于材料的屈服极限,致使钢板产生层状撕裂.38钢材或钢结构的脆性断裂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答:钢材或钢结构的脆性断裂是指应力低于钢材抗拉强度或屈服强度情况下发生突然断裂的破坏.钢结构尤其是焊接结构,由于钢材、加工制造、焊接等质量和构造上的原因,往往存在类似于裂纹性的缺陷.脆性断裂大多是因这些缺陷发展以致裂纹失稳扩展而发生的,当裂纹缓慢扩展到一定程度后,断裂即以极高速度扩展,脆断前无任何预兆而突然发生,破坏.。
(20081215)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期末复习.
![(20081215)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6bc49516c85ec3a87c2c5ef.png)
简答题
1.场地土的刚性一般用什么表示?场地条件对建筑震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场地土的刚性一般用土的剪切波速表示。
一般认为,场地条件对建筑震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场地土的刚性(即坚硬或密实程度)大小和场地覆盖层厚度。震害经验指出,土质愈软,覆盖层愈厚,建筑物震害愈严重,反之愈轻。
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
本课程学习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了解高层建筑各种结构体系、体系特点及应用范围。熟练掌握风荷载及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掌握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三种基本结构内力及位移的计算方法,理解这三种结构内力分布及侧移变形的特点及规律。学会这三种结构体系包含的框架及剪力墙构件的截面设计方法及构造要求。掌握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非抗震设计的不同要求、原则及方法。
概括起来,《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是一门研究在荷载与地震作用下多高层结构设计的课程。它以合理的计算方法为基础,以先进可靠的结构设计原理为后盾,保证结构设计安全经济且可靠。
试题类型
高层建筑结构与抗震试题类型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30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30分)
理论与实践均表明,一个先进而合理的设计,不能仅依靠力学分析来解决。因为对于较复杂的高层建筑,某些部位无法用解析方法精确计算;特别是在地震区,地震作用的影响因素很多,要求精确计算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能仅仅依赖于“计算设计”,还要正确运用“概念设计”。
须用概念设计的方法加以正确处理的方面:结构平面布置、结构竖向布置、变形缝的设置、基础设计。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满分为100分,及格为60分。其中期末终结性考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占考核总成绩的80%;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20%。
结构答疑丨钢结构计算等相关问题汇总
![结构答疑丨钢结构计算等相关问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d8a513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e.png)
结构答疑丨钢结构计算等相关问题汇总1、门刚计算主刚架贝塔值原来是取1.1,按照工程结构通用规范现在是取1.2还是1.1*1.2?答复:基于会议之前的解释,建议按1.1*1.2取值。
其中1.1是基本风压的增大系数,是直接放大在基本风压W₀上的。
2、门式刚架的屋面檩条和墙面檩条及板材需要刷防火涂料吗?如何设置?答复:《钢结构防火规范》中,3.1.1条说明中提及,对于仅做围护构件,不参与主结构受力的檩条,可以不做耐火时长的要求。
所以如果你的檩条不兼当刚性系杆,那么完全可以不考虑进行防火设计。
板材同理。
从规范的精神来理解的话,防火设计主要是保证主结构不破坏,楼板、墙板及围护的破坏,只要不影响到主结构的安全,那么都是可以不用考虑防火的。
3、高度超18m的单层厂房可以用门刚规程么?答复:《门刚规范》中18m的高度限制主要是来自于风荷载取值。
门规中的风荷载取值源于MBMA手册,该手册中的系数就是对高度不大于18m,高宽比小于1的单层房屋经风洞试验的结果,所以当超过18m时,无法按照规范中的风荷载要求进行取值了。
此时可以考虑按《荷载规范》进行风荷载的布置。
而其他构造性的要求还是可以参考的,比如变形的要求。
4、门钢结构一侧有山墙,一侧无山墙,无山墙处可否不设计抗风柱答复:抗风柱的作用就是传递山墙的风荷载,如果没有山墙,设置抗风柱就没有意义了。
当然,如果本身还兼当摇摆柱的话,那么还是需要设置的。
5、《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貌似跟其它涂料规范和钢结构防火规范规定有冲突,如何理解?有施工方即通过此条不想提供膨胀型材料的等效热阻值。
问题补充:《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T/CECS 24—2020)第3.1.6 工程实践中,有的设计单位既规定了构件的耐火极限,又规定了涂层的厚度,这是不恰当的。
对于同样的耐火极限,当设计厚度和型式检验报告或型式试验报告载明的厚度不一致时,应将型式检验报告或型式试验报告载明的厚度作为能够满足钢结构防火要求的防火涂层厚度。
建筑结构丨关于剪力墙布置问题的15个经典答疑!
![建筑结构丨关于剪力墙布置问题的15个经典答疑!](https://img.taocdn.com/s3/m/8e97cd2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4.png)
建筑结构丨关于剪力墙布置问题的15个经典答疑!喜欢我们请点微建筑关注喜欢本文请点右上角分享剪力墙布置原则有哪些?(1) 缝凸角必布墙,楼梯、电梯必布墙,墙墙宜对直联合。
(2) 剪力墙间距:6度、7度宜6~8米,8度宜3~5米。
(3) 剪力墙形状宜双向且简单,优先L形、T形,其次用一字形、C形,偶尔用工形、Z形;(4) 凡是约束边缘构件不能做成高规图7.2.15样式的墙肢都应该尽量少用。
(5) 多用普通剪力墙,少用甚至不用短肢剪力墙。
剪力墙混凝土等级的经验取值是多少?(1) 对于6、7度设防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60,30层C50,20层C40。
(2) 对于8度设防地区或基本风压大于0.8的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50,30层C40,20层C35。
剪力墙厚度和长度的经验取值是多少?(1) 剪力墙厚度h与楼层数n关系:6度为h=8n,7度为h=10n,8度为h=12~15n,且h≥200mm。
(2) 剪力墙长度L:不超过30层的建筑,6、7度剪力墙长度较短,一般为8.5~12h;8度区剪力墙长度较长,一般为12~20h。
是否所有的剪力墙墙段长度都不能大于8米?(1) 一般来说,在一个结构平面中,剪力墙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通常要求最长剪力墙与多数剪力墙长度相比不应大于2.5。
单片剪力墙长度一般不宜大于8米,否则其将吸收过大的地震力,在地震时将首先破坏,对抗震是十分不利的。
(2) 当剪力墙围合成筒体时,各片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其抗侧刚度和抗侧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因此筒体墙段长度可以大于8米。
上下楼层剪力墙长度可以变化吗?(1) 一般情况下,上下楼层改变剪力墙厚度,保持剪力墙长度不变。
(2) 当为了保证上下楼层建筑空间净尺寸相同,也可以保持剪力墙厚度不变,改变剪力墙长度。
(3) 一般不采用既改变剪力墙厚度又改变剪力墙长度的做法。
是否所有的剪力墙墙段长度都不能大于8米?(1) 一般来说,在一个结构平面中,剪力墙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通常要求最长剪力墙与多数剪力墙长度相比不应大于2.5。
【结构设计】专家答疑——结构设计节点核心区抗剪的超限问题
![【结构设计】专家答疑——结构设计节点核心区抗剪的超限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898d4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4.png)
【结构设计】专家答疑——结构设计节点核⼼区抗剪的超限问题专家答疑——结构设计节点核⼼区抗剪的超限问题1概述影响框架梁柱节点核⼼区抗剪承载⼒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核⼼区截⾯有效验算宽度b j及正交梁的约束影响系数ηj(详见《抗震规范》附录D),⽽b j,ηj均与梁柱截⾯的宽度⽐值有关.在⾼层建筑的底部区域,由于框架柱截⾯⾯积较⼤,⽽当采⽤的框架梁截⾯宽度相对较⼩时,b j 和ηj数值均较⼩,节点核⼼区抗剪承载⼒可能存在不⾜,在结构边、⾓部位的梁柱节点核⼼区尤为明显,有时框架柱的边、⾓柱会出现节点抗剪箍筋远⼤于柱端箍筋计算值的情况.结构设计中应采取提⾼b j,ηj的有效措施.2提⾼梁柱节点核⼼区抗剪承载⼒的有效途径提⾼框架梁柱节点核⼼区抗剪承载⼒的途径很多(如提⾼节点区混凝⼟强度等级、加⼤节点区箍筋配置、增强框架梁对梁柱节点区的约束等),但最有效的还是加⼤框架梁对梁柱节点的约束,可直接加⼤框架梁的截⾯宽度或在框架梁的端部设置⽔平加腋(即在框架梁的宽度⽅向加腋).(1)当梁柱节点核⼼区的实际抗剪承载⼒与规范要求相差不多,且框架梁截⾯宽度略⼩于1/2框架柱的截⾯宽度时,可结合⼯程实际情况适当加⼤框架梁的截⾯宽度,以满⾜规范对框架梁柱节点核⼼区的抗剪承载⼒验算要求.采⽤此⽅法结构设计及施⼯简单,但框架梁全截⾯加⼤,结构费⽤增加较多,效率较低,结构设计的经济指标较差(见图1(a)).梁柱中线不能重合时,应考虑偏⼼对梁柱节点的不利影响,梁宽度不满⾜要求时,应采取加腋措施⾄满⾜《混凝⼟⾼规》第 6.1.3条的要求.(2)当梁柱节点核⼼区的实际抗剪承载⼒与规范要求相差较多,且框架梁截⾯宽度远⼩于1/2框架柱的截⾯宽度时,可结合⼯程实际情况,在框架梁端部设置⽔平加腋,以加⼤框架梁对梁柱节点的约束宽度,满⾜规范对框架梁柱节点核⼼区的抗剪承载⼒验算要求.采⽤此⽅法结构设计及施⼯复杂,但只是框架梁端部部分截⾯加⼤,结构费⽤增加较少,效率较⾼,结构设计的经济指标较好(见图1(b)).(3)当柱混凝⼟强度等级⽐梁的⾼较多,且梁柱节点核⼼区混凝⼟强度等级与梁板⼀致时,结构设计中也可根据⼯程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整体加⼤梁柱节点区域,既能提⾼框架梁柱节点核⼼区抗剪承载⼒,⼜可满⾜节点区采⽤低强度等级混凝⼟的验算问题(见图1(c)).(4)提⾼梁柱节点核⼼区抗剪承载⼒的上述⽅法,适合于抗震等级为⼀、⼆、三级的各类框架的梁柱节点,即框架结构、框架-剪⼒墙结构、框架-核⼼筒结构等的梁柱节点.3梁、柱混凝⼟强度等级不同时的节点处理3.1当梁、柱混凝⼟强度等级差不超过两级(混凝⼟规范表4.1.4中的两个强度等级差)时,梁、柱节点可按梁的混凝⼟强度等级施⼯.3.2当梁、柱混凝⼟强度等级差超过两级时,可优先考虑梁、柱混凝⼟分开浇筑的可能性(图2).采⽤此⽅法,梁、柱节点区混凝⼟符合设计要求,实现设计意图所花费的结构费⽤最⼩.但应注意,采⽤图2所⽰的施⼯⽅法时,对施⼯条件及组织管理能⼒的要求较⾼.在⼤、中城市普遍采⽤商品混凝⼟(许多⼤、中城市已限制⾃拌混凝⼟的使⽤),梁、柱节点核⼼区少量的⾼强度等级混凝⼟与⼤量的较低强度等级的梁、板混凝⼟同时浇筑,混凝⼟运输(对不同等级混凝⼟需分批运输)、施⼯组织(对梁、柱节点,梁、板混凝⼟同时浇筑)、施⼯质量控制(不同等级混凝⼟的浇筑时间控制,避免不同强度等级混凝⼟之间形成施⼯缝,确保不同等级混凝⼟振捣密实)等⽅⾯难度较⼤(⼀般情况下,施⼯单位阻⼒很⼤).因此,⽅案确定之前,应与施⼯单位密切配合,对⼯程施⼯的具体情况应有⼤致了解.采⽤图2⽅法时,节点区混凝⼟与梁、板混凝⼟应同时浇筑(指混凝⼟的浇筑间歇不应超过混凝⼟的终凝时间),并应适当扩⼤节点区混凝⼟的范围.否则,由于商品混凝⼟的坍落度很⼤,只浇筑节点区⾼强度混凝⼟⽽不同时浇筑梁、板混凝⼟时,⽀模困难.⽽采⽤钢丝⽹隔离措施,既不能确保节点区混凝⼟浇捣密实,还容易造成钢丝⽹内混凝⼟中⽔泥浆的流失,梁端混凝⼟的质量难以保证.当采⽤商品混凝⼟且施⼯确有困难时,不宜采⽤图2的节点处理⽅法.3.3当梁、柱混凝⼟强度等级差超过两级且⽆法采⽤图2的节点混凝⼟处理⽅法时,可采⽤图3的做法,加⼤节点核⼼区混凝⼟的⾯积(节点核⼼区的⾼度取该节点周围各梁的最⾼点⾄最低点之间的距离),配置附加纵筋及附加箍筋,形成节点区约束混凝⼟.结构设计中可按式(1)确定梁、柱节点区约束混凝⼟的强度等级,并适当留有余地.式中:f c’为节点区混凝⼟轴⼼抗压强度设计值;A 为节点区约束混凝⼟截⾯⾯积(平⾯⾯积),按图3计算;A c为节点区上部混凝⼟柱的截⾯⾯积;f cc为节点上部柱混凝⼟轴⼼抗压强度设计值.(1)当采⽤图3(a)所⽰做法时,节点区约束混凝⼟的⾯积不⼩于柱截⾯⾯积的2倍,相应地,节点区混凝⼟的强度等级可降低4级.(2)柱混凝⼟强度等级⼀般不宜⾼于C60;节点区混凝⼟的强度等级应不低于现浇梁、板的混凝⼟强度等级,其与柱混凝⼟的强度等级差不应⼤于4级(如:柱采⽤C60混凝⼟时,节点区混凝⼟不应低于C40;柱采⽤C50混凝⼟时,节点区混凝⼟不应低于C30).(3)节点区混凝⼟强度等级与上柱相⽐降低较多(依据节点受约束情况及柱轴压⽐⼤⼩等因素确定)时,还应进⾏节点区混凝⼟局部承压验算[4].(4)国内外相关资料对梁、柱节点混凝⼟提出各种计算公式[3],但可操作性不强.实际⼯程中以采取构造措施为宜.4结论(1)提⾼梁柱节点核⼼区抗剪承载⼒的⽅法很多,应⾸先考虑采⽤符合⼯程实际情况且便于施⼯的有效⽅法,⼀般以采取构造措施为宜.(2)实际⼯程中,结合对梁、柱混凝⼟强度等级不同时的节点区处理要求采取适当加⼤节点区约束混凝⼟的办法,可同时提⾼梁柱节点核⼼区抗剪承载⼒及提⾼节点区混凝⼟轴⼼抗压承载⼒.(3)影响梁柱节点承载⼒的因素很多,采⽤适当加⼤节点区约束混凝⼟的⽅法时应适当留有余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191e17b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2.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课程背景: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提高其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1.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以下能力:-理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及评价;-具备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2.1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混凝土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混凝土材料的选用与性能要求;-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形式和施工工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2.2进度安排:本课程总计36学时,具体进度安排如下:-第1周:课程介绍和混凝土基本性质的讲解;-第2-3周:混凝土材料的选用和性能要求的讲解;-第4-6周: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的讲解;-第7-9周:混凝土结构的构造形式和施工工艺的讲解;-第10-12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的讲解;-第13-15周:设计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讨论;-第16周:复习与期末考试。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3.1教学方法:-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际设计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计算实践:通过课堂练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计算。
3.2教学手段:-课堂教学:通过教师讲授、演示和互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和考察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工程,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认识;-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混凝土材料的测试和混凝土结构的实验,培养其实践能力。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4.1教材:-主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辅助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手册》。
4.2参考资料:-相关专业期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网络上相关的学术论文和案例分析。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中8大热议规范问题答疑(精辟)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中8大热议规范问题答疑(精辟)](https://img.taocdn.com/s3/m/89aac2ae10a6f524ccbf85f2.png)
结构设计中8大热议规范问题答疑(精辟)问题一、高规6.2.1~6.2.5的调整和高规8.1.4的调整,对于框剪结构是否为叠加考虑?计算一个框剪结构的柱子的剪力,是否要根据高规8.1.4进行总剪力调整,也要根据高规6.2.3进行剪力调整呢?解答:都要调整,前者是全局调整,后者是强剪弱弯的局部调整.问题二、高规7.2.6条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截面剪力设计值的调整,关于剪力增大系数取值时,对应的抗震等级是按照抗震构造措施查表求得抗震等级来确定吗,这个有点疑惑,请高手指点解答:抗震等级不是抗震构造措施抗震等级是抗震措施中的一项根据工程类别按地区烈度(丙类)或提高一度(乙类)或提高更多(甲类)、结合结构类型进行选取你说的是需于抗震措施中的内力调整应按照刚才说的原则选取抗震等级并不是按构造措施来选这两个差别太大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概念一定要弄明白比如内力调整就属于抗震措施墙柱轴压比限值的选用就属于抗震构造措施问题三、关于高规和荷载规范对基本风压的规定(50年100年围护构件)的讨论1、基本风压按50年还是100年取值?按50年基本风压取值,高规:4.2.2条文说明:相对于02规程,本次修订:1)取消了对“特别重要”的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增大要求,主要因为对重要的建筑结构,其重要性已经通过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体现在结构作用效应的设计值中,3)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结构,风荷载计算时不再强调按100年重现期的风压值采用,而是直接按基本风压值增大10%采用.本条的规定,对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和100年的高层建筑结构都是适用的.也就是对一个建筑物,如果使用年限50年w=0.5,假如现在想按100使用年限,风压还是0.5,100年的重要性已经在结构重要性系数γ0体现,2、高度超过60m的结构风压取值?高规条文说明:对于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计算可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不管50,还是100,都是50年基本风压的1.1倍计算承载力,计算位移不乘3、围护结构?荷载规范01版: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以及自重较轻的钢木主体结构,其基本风压值仍可由各结构设计规范,根据结构的自身特点,考虑适当提高其重现期;对于围护结构,其重要性与主体结构相比要低些,可仍取50年;根据上面第一条解释及荷载规范01,不管是否大于60m,还是50或100,仍取50年问题五:关于“转换柱”不是“转换结构构件”——高规10.2.4条和10.2.11条的理解解答:①“转换结构构件”为水平构件(“转换柱”不是“转换结构构件”);②转换柱: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支柱和框-筒、框-剪结构中支承托柱转换梁的柱.③高规10.2.4是对“转换结构构件”的规定;④高规10.2.11是对“转换柱”的规定.问题六:高规7.2.5剪力墙内力调整系数的疑惑.1.按高规JGJ3-2010的7.2.5条,对于一般剪力墙结构,一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弯矩和剪力要乘以增大系数1.2、1.3,条文说明说是保证底部加强部位出现塑性铰,那么,一级的底部加强部位的弯矩设计值要不要调整呢?一般来说,底部加强部位不是更重要吗?若是不用调整,底部加强部位的设计是不是变的安全性小?二,三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弯矩要不要调整呢?高规7.2.6条只要求调整剪力.2.高规7.2.5条只说一级的非底部加强部位弯矩剪力要调整,二级,三级的非底部加强部位的弯矩剪力呢?(特一级的3.10.5条有规定),没规定的是不是说不调整?大家知道怎么处理这些疑惑呢?解答:1.底部加强部位的设计安全性不会有问题,应为在计算的时候,已经考虑了加强了,如7.2.6,还有后面配合一系列的构造措施,强度是没有问题的.而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弯矩和剪力要乘以增大系数1.2、1.3,如条文所说是保证底部加强部位出现塑性铰,减小墙肢破坏程度,提高塑性变形能力;还有避免加强部位上紧邻层屈服而加强部位不屈服,充分发挥储备,吸收能量.2.只调整一级问题七、高规第205页倒数第二行:“地下室顶板设计宜复核本规程10.6节多塔楼结构设计的有关规定”,我翻看了高规10.6,搞不明白,是10.6里面的所有内容吗,还是10.6.2和10.6.3呢,如果要执行,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其实我想知道的是,照这个条文说明的理解,是地下室顶板的设计,但是我从10.6就没有找到关于地下室顶板的要求?想不明白,希望有人能帮我解释一下??解答:地下室顶板最小板厚按高规3.6.3为160,符合10.6.2不小于150要求,只不过,做为地下室连为整体的多塔楼结构,这种160的板厚,应再按10.6.2要求,双层双向配筋、配筋率不小于0.25%.对于作为嵌固要求的板厚180,必然满足10.6.2条.问题八、高规201207.1.4-1条文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从哪开始算?解答:这样如果地下室这一层刚度不能达到地上一层的2倍可能就不能算是地下室了吧那地下室就要下移到地下二层这么说来从-1.5算应该是保守的了。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24c1153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5.png)
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一、基础理论结构设计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寿命。
为了培养学生的结构设计能力,以下是一些结构设计原理课后习题,供大家加深对结构设计的理解与应用。
1. 请简要解释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2. 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哪些力学因素?3. 什么是荷载?荷载分为哪些类型?4. 受力分析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5. 为什么需要进行构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二、数学模型与分析结构设计中,数学模型和分析是关键环节,通过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和进行分析,可以评估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
1. 结构设计中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哪些?2. 请解释有限元分析在结构设计中的作用。
3. 数值模拟在结构设计中有何用途?4. 结构的稳定性如何进行分析?5. 受力与位移的关系如何用数学公式表示?三、结构优化设计结构设计的目标之一是尽可能提高结构的性能和效率。
通过结构优化设计,可以使结构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同时,减少材料的使用和成本。
1. 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 常见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有哪些?3. 如何从经济性角度考虑结构设计?4. 结构优化设计中需要解决哪些约束条件?5. 请举例说明结构优化设计的应用场景。
四、常见结构问题在实际的结构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结合理论与实践经验。
1. 如何解决不同材料结构的设计问题?2. 结构设计中常见的缺陷有哪些?如何解决?3. 如何应对结构受到的复杂荷载?4. 结构的防震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5. 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考虑了哪些方面?五、结构实例分析通过对实际结构的分析和案例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
1. 选择一个具体的建筑物或桥梁,分析其结构设计原理和优势。
2. 研究一个受力过程复杂的结构,对其进行荷载分析和稳定性评估。
3. 选择一个不同材料和形状的构件,比较其强度和稳定性。
4. 分析一个有振动问题的结构,探讨如何解决。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19b59da98271fe900ef90d.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目中的括号内)1.对钢筋进行冷加工的目的是:()。
A、提高屈服强度;B、增加钢材的塑性;C、提高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D、调直、除锈。
2.下列哪种状态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A、结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B、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C、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D、构件丧失稳疋。
3•为了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 构件裂缝的控制等级有()级。
A、10 个;B、5 个;C、3 个;D、2 个。
4•当适筋梁的受拉钢筋刚屈服时,梁正截面的承载能力:()。
A、达到最大值;B、接近最大值;C、离最大值还有较大一段距离;D、开始下降。
5•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
A、当外部荷载大时,其粘结强度大;B、当钢筋埋入混凝土中的长度长时,其粘结强度大;C、混凝土强度等级高时,其粘结强度大;D、钢筋级别低时,其粘结强度大。
6.按第一类T形截面梁进行设计时,其判别式应为:()。
A、M : 1f c b f h f(h0-0.5h f);B、M - : , f c b f h f(h0-0.5h f);C、fyAs,:5fcbx ;D、f y < :1f c b x。
7•对于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提高混凝土等级与提高钢筋等级相比,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为()°A、提咼钢筋等级效果大;B、提咼混凝土等级效果大;C、提高混凝土等级与提高钢筋等级是等效的;D、均无提高。
&梁斜截面破坏有多种形态,且均属脆性破坏,相比之下,脆性稍小一些的破坏形态是:()°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剪弯破坏。
9 •无腹筋简支梁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力:()°A、纵筋的销栓力;B、混凝土骨料的啮合力;C、混凝土与受拉钢筋形成的拱;D、不能确定。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d036b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67.png)
建筑结构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结构类型、材料性能及力学特性;2. 使学生能够运用几何关系和力学知识分析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并掌握相关计算方法;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AutoCAD、SketchUp等)进行建筑结构初步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和力学知识解决实际建筑结构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参与项目讨论和方案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结构设计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建筑结构设计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建筑相关专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概念- 结构类型及特点- 建筑结构材料及力学性能2.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 结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结构稳定性分析-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3. 建筑结构设计方法-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应用- 结构设计计算步骤及方法- 结构施工图绘制4. 建筑结构设计实例分析- 框架结构设计实例- 拱结构设计实例- 网架结构设计实例5.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 国家建筑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及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常用符号及术语6. 创新实践与团队协作- 设计方案的创新与优化- 团队合作及沟通表达- 项目管理与组织协调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以教材为基础,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门式起重机结构设计实数解析》问题系列答疑
![《门式起重机结构设计实数解析》问题系列答疑](https://img.taocdn.com/s3/m/b1d5844b6c85ec3a86c2c52e.png)
《门式起重机结构设计实数解析》问题系列答疑1、什么是门架平面内?答: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跨距水平方向(与轨道纵向方向为90度)为X轴,支腿高度方向为:Z轴。
此平面为门架平面内。
2、什么是跨距、轨距、轮距?简单理解:门架平面内:当门吊为两条轨道时的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轨距。
多轨见相应国家标准解释。
简单理解:在门架平面内两条支腿车轮垂直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跨距、轮距。
门架平面内多条支腿另见国家标准解释。
理论上轨距、跨距、轮距是相等的,实际是轨距与跨距、轮距不相等。
3、什么是支腿平面内?答: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与轨道纵向平行为水平线为Y轴,支腿高度方向为:Z轴。
此平面为支腿平面内。
4、什么是轴距、基距?简单理解:在支腿投影平面内:两个车轮轴的顶尖孔中之间的距离为:轴距、基距。
支腿平面内投影车轮数超过两个以上见国家相关标准解释。
5、什么是刚柔支腿?简单理解:在门架平面内一侧支腿截面惯性矩大于另一侧支腿截面惯性矩较多的结构形式为刚柔支腿。
6、支腿与主梁用螺栓连接是刚性连接还是柔性连接?答:是刚性连接。
因为门架平面内支腿顶部与主梁连接部位水平尺寸较长,与建筑钢结构螺栓连接是不同的,应视为刚性连接。
焊接也视为刚性连接。
7、什么是刚性支腿?答:门架平面内最大截面惯性矩的那组支腿与主梁连接是刚性的,则为刚性支腿。
8、什么是假柔性支腿?答:门架平面内最小截面惯性矩的那组支腿与主梁连接是刚性的,则为假柔性支腿。
9、什么是真柔性支腿?答:门架平面内最小截面惯性矩的那组支腿与主梁连接是铰链连接的,则为真柔性支腿。
10、什么是双刚性支腿?答:门架平面内左右两组支腿惯性矩相等且都与主梁是刚性连接的。
11、门架平面内的变截面支腿为何上大下小?答:支腿底部水平力作用在支腿顶部是最大弯矩,由此设计成截面最大,惯性矩相应也最大与最大弯矩相对应平衡,降低弯曲应力值。
12、真柔性支腿上部的柔性铰是在门架平面内可以转动还是在支腿平面内做微小转动?答:小吨位、小跨度门式起重机在门架平面内可以做微小转动,不可以在支腿平面内、水平面做微小转动。
【设计经验】钢筋工程——结构剪力墙水平筋设计问题答疑
![【设计经验】钢筋工程——结构剪力墙水平筋设计问题答疑](https://img.taocdn.com/s3/m/6129c97258f5f61fb636667d.png)
结构剪力墙水平筋设计问题答疑●墙问题(16):剪力墙水平筋在暗柱中锚固长度满足要求时能否采用直锚,不做15d弯钩?■答墙问题(16):按G101-1规定,在端柱中可以,但在暗柱中不可以.本问题的实质是“剪力墙水平筋是否允许与暗柱箍筋搭接”的问题.暗柱并不是剪力墙墙身的支座,其本身是剪力墙的一部分,如果允许剪力墙水平筋与暗柱箍筋搭接,需要有两个条件:1、暗柱箍筋配置是否考虑了抵抗横向地震作用产生的剪力?2、将暗柱箍筋配置量除去自身主要功能所需部分外,其余量是否“不小于”剪力墙水平受剪钢筋配置量?关于条件1:剪力墙水平钢筋的功能是当横向地震作用产生时保证剪力墙有足够的受剪强度,且其配置量系按总墙肢长度考虑,并未扣除暗柱长度;剪力墙暗柱箍筋的功能主要是保证剪力墙在周期性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使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在《混凝土设计规范》关于暗柱箍筋的配置规定与计算公式中,并未包括或未明确包括其受剪要求,因此,如果设计工程师为专门考虑的话,条件1不成立.关于条件2:由于条件1的模糊性,因此,无法对条件2做定量描述.由上所述,当两个条件都不确定时,不可轻易地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普遍允许剪力墙水平钢筋与暗柱箍筋按搭接考虑,但具体工程的设计者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G101-1中的规定进行变更,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应当有这个权力.不可忽视的问题是现行规范要求在剪力墙端部设置的约束边缘构件可长达1/4墙肢长度,两头加起来达到墙肢长度的一半,剪力墙水平钢筋与暗柱箍筋的相关问题,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解决,最迟到下一次修版时将有所改变.●墙问题(17):图集中要求拉筋必须同时拉住(暗柱)主筋和箍筋,如果因此在施工中造成拉筋露筋现象时能否改为只拉住主筋?■答墙问题(17):首先明确“拉筋”与“单肢箍”的概念.拉筋要求拉住两个方向上的钢筋,而单肢箍仅要求拉住纵向钢筋.标准设计也要遵守国家规范要求,规范明确规定在剪力墙暗柱中设置拉筋.混凝土保护层保护一个“面”或一条“线”,但难以做到保护每一个“点”,因此,局部钢筋“点”的保护层厚度不够应属正常现象.●墙问题(18):G101-1有端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直锚长度不够时,做法为直锚0.4Lae,弯锚15d,此时弯折长度较长,此处可否采用03G329-1做法,即在保证直锚大于0.4Lae的条件下,弯折长度为Lae-直锚长度.■答墙问题(18):这样做理论上应该可以,但尚未见相应的试验数据.如果设计者选用了G329-1,可以这样做.G101-1是否进行调整,拟提交专家委员会讨论.●墙问题(19):剪力墙水平筋用不用伸至柱边?(在水平方向柱子长度远大于lae时)■答墙问题(19):要伸至柱对边,其构造G101-1已表达清楚,其原理就是剪力强暗柱与墙身,剪力墙端柱与墙身本身是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不是几个构件的连接组合,不能套用梁与柱两种不同构件的连接概念.另外请参考“答墙问题(16)”.●墙问题(20):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的关系如何?■答墙问题(20):连梁LL主筋与门洞两侧暗梁主筋直径相同且在同一高度时,能通则通,否则各做各.●墙问题(21):门洞高度范围的独立暗柱要否设置水平筋?■答墙问题(21):不设置,因为独立暗柱全高范围已设箍筋.●墙问题(22):在P48页左上角“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中,标注了“墙柱或墙身”,是不是说墙柱顶部纵向钢筋构造也是锚入屋面板或楼板LaE(La)?若是如此,那么在同页注中第一条:“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该如何解释?抗震情况下,端柱.小墙肢顶部纵向钢筋是该按P37.38页处理还是依据本页顶部构造?■答墙问题(22):墙柱有多种(见G101-1第12页),48页“注”将端柱和小墙肢拿出来另说系描述其特殊性.端柱通常与框梁相连,但小墙肢未必,将两者放到一起规定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在抗震情况下,端柱或小墙肢顶部与框架粮相连时,应按37、38处理;顶部无框架梁时,应按48页处理(构造顶部已注明了“屋面板或楼板”).。
结构设计最困惑的29个问题答疑汇总(精辟)
![结构设计最困惑的29个问题答疑汇总(精辟)](https://img.taocdn.com/s3/m/d76ad2fa4b73f242336c5fef.png)
结构设计最困惑的29个问题答疑汇总(精辟)店项目底部一层或若干层因建筑功能要求(如大厅或商业)需要大空间时,一般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3)对于高度大于100米的高层写字楼,一般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3、广州地区某40米高的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合理吗?解释:不合理.7度区框架结构经济适用高度为30米,超过30米较多时应在合适的位置(如楼梯、电梯、辅助用房)布置剪力墙,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这样子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力,大大减小框架部分受力,从而可以减小框架柱、框架梁的截面和配筋,使得结构整体更加经济合理.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二1、框架结构合理柱网及其尺寸?解释:(1)柱网布置应有规律,一般为正交轴网.(2)普通建筑功能的多层框架结构除个别部位外不宜采用单跨框架,学校、医院等乙类设防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3)仅从结构经济性考虑,低烈度区(6度、7度)且风压小(小于0.4)者宜采用用大柱网(9米左右);高烈度区(8度及以上)者宜采用中小柱网(4~6米左右).(4)一般情况下,柱网尺寸不超过12米;当超过12米时可考虑采用钢结构.2、框架结构材料合理选择?解释:(1)混凝土:多层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取C25、C30,高层框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取C35、C40.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可取C25、C30.(2)钢筋:一般情况下梁、板、柱钢筋采用HRB400,梁纵筋可用HRB500.3、框架结构楼盖形式合理选择?解释:(1)框架结构楼盖可采用单向主次梁、井字梁、十字梁形式.从结构合理角度考虑次梁的布置应使得单向板板跨为3.0米左右,双向板板跨为4.0米左右.(2)从建筑功能考虑,一般来说,学校、商场一般采用井字梁、十字梁较多;办公楼、会所、医院一般采用主次梁较多.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三1、框架柱截面合理尺寸确定?解释:(1)框架结构柱截面通常由轴压比限值控制,一般情况下,柱计算轴压比=轴压比规范限值-0.1较为合适.(2)除甲方对经济性有特殊要求时,一般情况下,多层框架柱截面尺寸改变不超过2次;高层框架柱截面尺寸改变不超过3次.(3)柱截面形状一般为矩形(长宽比一般不超过1.5),且柱截面长边平行于结构平面短边方向.(4)当层数为10层时,方形柱尺寸700~1000mm;当层数为5层时500~800,大柱网取大值,小柱网取小值.2、梁截面合理尺寸确定?解释:(1)在正常荷载情况下,框架梁截面高度可以按L/13估算,单向次梁截面高度可以按L/15估算,双向井字梁截面高度可以按L/18估算.(2)梁截面宽度可取为梁高的1/3~1/2.(3)最终梁截面尺寸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一般情况下应确保绝大多数梁支座配筋率为1.2~1.6%,不宜超过2.0%,跨中配筋率为0.8~1.2%.(4)框架梁高度一般为600~800mm,宽度一般为250~350mm;次梁截面高度为500~600mm,宽度一般为200~250mm.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四1、楼板合理厚度确定?解释:(1)在正常荷载及正常跨度范围内,单向板板厚约取h=L/30,双向板板厚约取h=L/38,悬臂板板厚约取h=L/10,并应使得计算配筋接近构造配筋.(2)实际工程中一般板厚取值为100mm、120mm、150mm 较多.2、悬臂结构设计注意事项?解释:悬臂结构属于静定结构,安全度较低,因此设计时应适当加大安全储备(实配钢筋比计算配筋增大约30%).悬臂梁跨度尽量控制在3.5米以内,悬臂板尽量控制在1.2米以内.如超出此范围,应特别注意挠度和裂缝的验算或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如设置斜撑等).3、框架结构各构件材料用量大致比例?解释:框架结构由梁板柱构件组成,多层框架结构其材料用量比例大致如下:混凝土量:梁—约30%,板—约55%,柱—约15%;钢筋量:梁—约50%,板—约25%,柱—约25%.因此,设计框架结构时,应注意柱网大小、板厚取值及梁配筋率的控制,确保结构经济合理.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五1、混凝土容重一定要大于25吗?解释:《荷规》规定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4~25KN/㎡.工程设计中大多数设计单位和审图机构都要求考虑混凝土构件表面抹灰重量而将混凝土容重相应提高,如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取25.5KN/㎡,剪力墙取26KN/㎡.实际上直接取25KN/㎡也是可以而且是合理的.因为实际梁板、梁柱节点会有一部分重合部分,而软件并未考虑此因素,即梁板及梁柱节点区重复计算了多次重量,这部分重量一般足以抵消构件抹灰重量.2、风荷载信息中结构基本周期需要考虑填充墙作用而折减吗?解释:此处结构基本周期主要用于计算风振系数,多数设计单位和审图机构在风荷载信息中填的结构基本周期都是未进行折减的,即直接填入计算周期.实际按照相关结构理论和规范要求,此处应该填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因为在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必然处于弹性状态,填充墙肯定没有开裂和破坏,其斜撑作用会使得结构刚度增大,周期减小,因此填入折减后的结构自振周期才是符合实际情况而且是最合理的.但填入未折减的结构自振周期,风振系数是偏大,风荷载也是偏大,对于结构是偏安全的.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六1、框架结构平均重度大致规律?解释:采用轻质砌块的常规框架结构6、7度区平均重度为12~13KN/㎡,8度区为13~14KN/㎡;当内部隔墙少时取低值,当内部隔墙多时取高值.2、框架结构需要控制哪些整体指标?解释:需要控制层间位移角、位移比、抗侧刚度比及楼层受剪承载力比,不需要控制周期比.剪重比、刚重比很容易满足规范要求的.3、框架结构抗侧刚度比及楼层受剪承载力比不满足规范怎么办?解释:当底部层高较大时,特别容易造成框架结构抗侧刚度比及楼层受剪承载力不满足规范要求.此时,一般可以采用加强层高较大楼层框架柱和框架梁的截面,必要的时候需要改变结构体系,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单独在底部层高较大楼层处设置剪力墙或斜撑的方法在计算结果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使得结构体系较为怪异,底部为框剪结构上部为框架,这其实并不妥当,相当于超限工程.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七1、水平力的夹角和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的区别?解释:两个参数不同之处(1)水平了的夹角不仅改变地震作用的方向而且同时还改变风荷载作用的方向;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方向角仅改变地震作用的方向.(2)侧向水平力沿整体正交坐标方向作用与沿某夹角方向作用的计算结果应该取其最不利组合来进行构件的设计,但软件中“水平力夹角”参数不能自动取其最不利组合,必须由工程师对计算结果一一比较包络设计.而“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参数是可以自动考虑最不利组合,直接完成构件截面设计.2、屋顶构架是否必须满足扭转位移比的要求?解释:从工程实际分析,对于屋顶构架或高出屋面较多的构筑物,应参与结构整体分析计算,但可适当放宽其扭转位移比限值的要求.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八1、框架柱轴压比超限怎么办?解释:方法有二:(1)加大柱截面;(2)提高柱混凝土强度等级.2、框架柱计算纵筋较大怎么办?解释:(1)框架柱一般情况下为构造配筋,若少数框架柱或顶层框架柱可能出现计算配筋(即计算纵筋大于最小配筋率),可调整柱截面形状(X向配筋较大则将柱Y向加长,Y 向配筋较大则将柱X向加长).(2)如很多框架柱都出现计算配筋,则应考虑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剪力墙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减小框架部分受力.3、梁抗弯超筋怎么办?解释:当建筑允许时优先加大梁高;建筑不允许时加大梁宽;梁截面尺寸无法改变时应调整楼盖梁布置,改变梁的受力状态.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九1、梁抗剪超筋怎么办?解释:如果梁较短且是高烈度区,有效方法是将梁高做小,梁宽做大.2、梁剪扭超筋怎么办?解释:一般是由于垂直于该梁的次梁弯矩引起的,有效方法是将该次梁点铰接.3、框架梁柱节点抗剪超如何解决?解释:对于高烈度区(8度及其以上地区)框架结构经常容易出现节点抗剪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异形柱结构.解决节点抗剪不足有效的方法有两种:(1)把框架梁做宽或者框架梁在节点处水平加腋;(2)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剪力墙成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减小框架部分的内力.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十1、框架柱纵筋上层比下层大合理吗?解释:框架柱是压弯构件,上部(尤其是顶层)框架柱一般都是轴压力比较小,弯矩比较大,这是属于大偏心受压状态.大偏心受压状态下轴压力是有利的,即轴压力越大配筋越小,轴压力越小配筋越大.因此在高烈度区或大柱网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框架柱越到上部楼层柱纵筋越大的现象.2、梁挠度超限怎么办?解释: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应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计算,即不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一般情况下仅考虑1.0恒+0.5活.(1)当计算的长期挠度不大于规范限值的1.20倍时,可以用指定施工预起拱值的办法解决,一般施工预起拱值为L/400.(2)当计算的长期挠度大于规范限值的1.20倍时,应加大梁高.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十一1、梁计算裂缝超限怎么办?解释: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计算应按荷载的准永久组合计算,即不考虑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一般情况下仅考虑1.0恒+0.5活.容易出现梁计算裂缝超限的情况是:(1)跨度大于6.0米的简支梁或跨度超过9米的连续梁;(2)低烈度区跨度大于9.0米且支座配筋率超过2.0%的框架梁;当计算裂缝不大于规范限值的1.1倍时,可以小直径纵筋减小计算裂缝宽度;当计算裂缝大于规范限值的1.1倍时,应优先考虑加大梁高.2、什么是楼板大开洞?解释:当楼板开洞尺寸大于1个柱网尺寸且洞口尺寸超过对应边长的30%时,一般就可以认为是大开洞.3、楼板大开洞应采取什么加强措施?解释:(1)加厚洞口附近(楼板削弱的那个部分)楼板(一般为相邻楼板厚度的1.25倍),配筋率双层双向0.25%;(2)在洞口周边设置边梁,当不能设置明梁是可以设置暗梁,边梁及暗梁的配筋应加强.边梁的纵筋要放大1.25倍,腰筋应为抗扭腰筋;暗梁宽度可板厚的2~3倍,纵向钢筋配筋率为1.0~1.5%.(3)计算分析时应在“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中定义为“弹性膜”.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十二1、梁纵筋有哪些规定和要求?解释:(1)每排纵筋的摆放的最大根数应满足《砼规》9.2.1条要求;梁纵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选用的梁直径应与梁截面相适应,考虑抗震结构的延性及结构构件的抗裂要求,不宜选用直径很大的钢筋,梁底筋最少根数,当梁宽b≤200时为2,b=250~300时为3,b≥350时为4,当b≥400时应考虑满足箍筋肢距而取相应的最少根数.(2)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满足《砼规》11.3.6条的要求;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梁的纵向钢筋的配置,需满足《抗规》6.3.4条第1和第2点要求;(3)梁端截面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应满足《抗规》6.3.3条第2点要求;此条容易因悬挑端上部纵筋伸过支座内侧后,造成内侧梁端截面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不满足及内侧支座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不同的抗震等级对应的箍筋最小直径没有增大2mm;(4)钢筋的直径级差.同一截面内的梁底或面筋(指受力筋),其直径不宜相差两级,如Ф20可与Ф18,Ф16并用,但Ф22不宜与Ф16并用.(5)通长筋与架立筋的使用原则:《抗规》6.3.4条①一、二级框架梁:双肢箍时:拉通两根面筋四肢箍时:A:拉通二根面筋+架立筋(2Ф12)B:拉通四根面筋:(二根面筋<1/4座面筋时)②三、四级框架梁:双肢箍时为2Ф12(与主筋搭接)四肢箍时为4Ф12(与主筋搭接)③普通次梁的架立筋根据跨度可为(2Ф10)或(2Ф12).《砼规》9.2.6条(6)架立筋的使用根据甲方对经济性有要求时使用,没有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箍筋的肢数拉通相应的支座钢筋数量,避免使用小直径通长钢筋与支座钢筋绑扎搭接.(7)梁纵筋尽量控制支座负筋及跨中底筋的钢筋排数不超过2排.一是考虑支座处钢筋太密,混凝土的浇捣不好施工,不易保证质量,二是从经济性的角度.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十三1、梁箍筋有哪些规定和要求?解释:(1)梁箍筋加密区配置需满足《抗规》6.3.3条要求,容易违反的地方是一级抗震时箍筋最小直径没有从10开始;加密区箍筋最大间距忽视与梁高的关系,如受建筑条件限制,框架梁梁高为350mm时,箍筋最大间距应满足350/4,取85mm.(2)梁箍筋非加密区配置需满足沿梁全长的面积配箍率.《砼规》11.3.9条(3)梁箍筋肢距需满足《抗规》6.3.4条第3点,一般情况下,350mm以下宽度梁两肢箍,350mm及以上宽度4肢箍,800mm及以上6肢箍,不建议使用奇数肢箍;抗震等级为一级时,梁宽尽量不做300mm,以避免使用3肢箍.2、梁上起柱需要设置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吗?解释: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作用有集中荷载,不仅限于次梁,还有吊挂荷载、雨蓬钢梁埋件等,此时梁下部混凝土处于拉-拉的受力的复合状态,其合力形成的主拉应力容易导致梁腹板中产生纵向斜裂缝,因此均需设置附加箍筋或吊筋.受力较小时,优先采用附加箍筋;附加箍筋直径应与该处现有箍筋直径一致.受力较大时,可采用附加箍筋和吊筋组合.当在梁上托柱时,柱轴力直接通过梁上部受压混凝土进行传递,当梁上柱轴力不大时不用验算柱传递的集中荷载对梁所产生的剪切作用,但如果柱所传递的荷载较大(超过两层时),还需在梁中配置相应的吊筋和箍筋,用以提高框架梁的抗剪性能.千万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梁上起柱位置都不必附加吊筋和箍筋,而应该根据梁上柱轴力大小来确定.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十四1.柱纵向钢筋有哪些要求?解释:(1)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抗规》6.3.7条的规定值;柱的纵向钢筋的配置,需满足《抗规》6.3.8条要求;(2)柱的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纵向钢筋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大于300mm,圆柱中纵向钢筋根数不宜少于8根,不宜少于6根,且沿周边均与布置.2.柱箍筋有哪些要求?解释:(1)柱箍筋的配置,需满足《抗规》6.3.9条要求;尤其注意柱端箍筋加密区箍筋的最小体积配箍率要求.(2)梁柱节点核心区箍筋大于柱端加密区箍筋时,需单独指定节点核心区箍筋.柱配筋时,需先判断柱子是否是短柱,如果剪跨比小于等于2,柱箍筋需全高加密.(3)柱箍筋肢数按下列图形确定:2.柱箍筋有哪些要求?(4)纵筋根数超过上图中箍筋肢数时,允许纵筋隔一拉一,不需要再增加箍筋肢数,以免核心区箍筋太多影响节点核心区混凝土的浇捣而影响质量.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十五1.板的受力钢筋有哪些要求?解释(1)板的最小配筋率需满足《砼规》8.5.1条要求;(2)板钢筋的直径通常用的最多是右上方的Φ8和Φ6,一般板面用Φ8,板底钢筋用Φ8或Φ6.钢筋的间距需满足《砼规》9.1.3条要求.常用的受力钢筋的直径从考虑施工方便的角度看,通长采用100、125、150、175、200mm,如果需控制经济性,则根据计算结果选取对应的面积最接近的间距,如板支座处计算结果308mm2,可直接选用Φ8@160.钢筋混凝土板的负弯矩调幅幅度不宜大于20%,《砼规》5.4.3条.(3)板的受力钢筋的长度需满足《砼规》9.1.4条要求;普通楼板:负筋采用分离式配筋方式,当跨度≥4.5m时负筋拉通50%;屋面板:双层双向拉通,支座处可搭配附加短筋,附加短筋长度可取净跨1/5.2.等高井字梁的交点,是否设置附加箍筋或吊筋?其吊筋构造要求如何?解释:江湖中绝大多数设计单位做法是在等高井字梁交点的四边每侧构造设置3根附加箍筋.其实如果两向跨度、截面、受力、配筋均相同时,则两方向井字梁从受力上讲没有主次之分,共同受力,此时可以不设置附加箍筋.即使考虑到活荷载不利布置及实际活荷载分布的差异性导致次梁内力存在差异,可以在井字梁每侧附加一道箍筋即可.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十六1、关于伸缩缝最大间距问题?解释:(1)当采用有效措施下,一般常规项目伸缩缝最大间距可比规范要求放宽2倍左右.温差叫小地区更是可以放宽.(2)减小温度应力措施:1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对于剪力墙结构,这些部位的最小构造配筋率为0.25%,实际工程一般在0.3%以上;2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3现浇结构两端楼板中配置温度筋,配置直径(8)较小、间距较密(150mm)的温度筋,能起到良好的作用.(3)减小混凝土收缩应力措施:1每30~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5d后浇灌;2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2、隔墙下不布梁如何处理?解释:楼板上砌有固定隔墙且墙下不设梁时,可采用等效均布荷载作为恒载考虑.双向板可用该墙的线荷载除以与板垂直的跨度进行等效.单向板可用该墙的线荷载除以短跨进行等效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十七1、当塔楼建筑组合平面长度较大时,应如何处理?解释:高层住宅小区中经常会出现组合建筑平面的情况,当建筑组合平面长度较大时,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和立面的前提下,一般应通过抗震缝将其分分隔成几个长度较小、平面较规则的结构单元.这样不仅使得结构受力简单,而且会较大幅度地降低结构造价.2、当裙楼平面长度较大时,应如何处理?解释:高层住宅小区中经常会出现一个大裙楼上部有多个塔楼的情况,在不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和立面的前提下,一般宜在裙楼平面多个塔楼间设置抗震缝,避免形成超长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这样可使得结构受力简单,结构设计难度降低,而且会降低结构造价.3、剪力墙布置原则有哪些?解释:(1)缝凸角必布墙,楼梯、电梯必布墙,墙墙宜对直联合.(2)剪力墙间距:6度、7度宜6~8米,8度宜3~5米.(3)剪力墙形状宜双向且简单,优先L形、T形,其次用一字形、C形,偶尔用工形、Z形;(4)凡是约束边缘构件不能做成高规图7.2.15样式的墙肢都应该尽量少用.(5)多用普通剪力墙,少用甚至不用短肢剪力墙.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十八1、剪力墙混凝土等级的经验取值是多少?解释:(1)对于6、7度设防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60,30层C50,20层C40.(2)对于8度设防地区或基本风压大于0.8的地区,,一般来说结构底部剪力墙混凝土等级为40层C50,30层C40,20层C35.2、剪力墙厚度和长度的经验取值是多少?解释:(1)剪力墙厚度h与楼层数n关系:6度为h=8n,7度为h=10n,8度为h=12~15n,且h≥200mm.(2)剪力墙长度L:不超过30层的建筑,6、7度剪力墙长度较短,一般为8.5~12h;8度区剪力墙长度较长,一般为12~20h.3、是否所有的剪力墙墙段长度都不能大于8米?解释:(1)一般来说,在一个结构平面中,剪力墙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通常要求最长剪力墙与多数剪力墙长度相比不应大于2.5.单片剪力墙长度一般不宜大于8米,否则其将吸收过大的地震力,在地震时将首先破坏,对抗震是十分不利的.(2)当剪力墙围合成筒体时,各片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其抗侧刚度和抗侧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因此筒体墙段长度可以大于8米.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十九1、上下楼层剪力墙长度可以变化吗?解释:(1)一般情况下,上下楼层改变剪力墙厚度,保持剪力墙长度不变.(2)当为了保证上下楼层建筑空间净尺寸相同,也可以保持剪力墙厚度不变,改变剪力墙长度.(3)一般不采用既改变剪力墙厚度又改变剪力墙长度的做法.2、是否所有的剪力墙墙段长度都不能大于8米?解释:(1)一般来说,在一个结构平面中,剪力墙的长度不宜相差过大,通常要求最长剪力墙与多数剪力墙长度相比不应大于2.5.单片剪力墙长度一般不宜大于8米,否则其将吸收过大的地震力,在地震时将首先破坏,对抗震是十分不利的.(2)当剪力墙围合成筒体时,各片之间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空间整体,其抗侧刚度和抗侧能力均大幅度提高,因此筒体墙段长度可以大于8米.3、是否可以采用大部分由跨高比大于5的框架梁联系的剪力墙结构?解释:大部分由跨高比大于5的框架梁联系的剪力墙结构其受力性能类似与框架结构,对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对于层数不多的6、7度设防地区是可以采用的,对于高烈度区则应尽量避免采用.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二十1、一个方向剪力墙长而多,另一方向剪力墙少而短的结构是否合理?解释:(1)在长方形平面的酒店、公寓等项目由于建筑要求经常会出现这种结构.这种结构一个方向受力性能解决纯剪力墙,另一个方向呈框剪受力状态,抗震性能不好,宜在墙短而少的方向尽可能布置多剪力墙,宜尽量避免类似结构的出现.(2)当不可避免时,应注意采取措施提高剪力墙少而短方向的抗震性能,如提高该方向剪力墙及框架梁的抗震等级.2、剪力墙住宅结构剪重比规律?解释:层数超过20层的剪力墙住宅结构计算剪重比有如下规律:(1)6度区计算剪重比通常小于规范要求,但不宜小于规范要求的90%,否则应加强结构抗侧刚度;(2)7度区计算剪重比宜接近规范要求;(3)8度区计算剪重比一般为规范要求的1.5~2倍.多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最困惑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办法之二十一1、高层结构自振周期一定要“平动、平动、扭转”吗?解释:高规仅要求第一扭转为主的振型周期与第一平动为主的振型周期比值小于0.9,并为要求两个方向的第一自振周期与扭转为主的第一振型周期均小于0.9.工程设计是中是允许出现“平动、扭转、平动”的振型,但应注意两个主轴方。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总结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1a78d9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2.png)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总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结构稳定性和强度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描述不同材料及形式的建筑结构特点,并了解其应用场景。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结构设计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培养学生运用绘图软件(如CAD)进行简单结构设计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引导学生关注建筑结构设计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工程质量的认识。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个体差异,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介绍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结构稳定性、强度、刚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关联教材第三章第一、二节内容。
2. 建筑结构类型及特点:分析不同材料(如混凝土、钢材、木材等)和形式(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拱结构等)的建筑结构特点及应用场景。
关联教材第三章第三、四节内容。
3. 结构设计规范与标准:解读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如《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关联教材第三章第五节内容。
4. 结构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包括结构选型、计算、绘图等。
关联教材第三章第六节内容。
5. 结构设计软件应用:介绍CAD等绘图软件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并进行实操训练。
关联教材第三章第七节内容。
6. 小组合作与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结构设计项目,从选型、计算、绘图到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整理)钢结构设计原理试卷
![(整理)钢结构设计原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fc7c4800975f46527d3e1ba.png)
钢结构设计原理试卷 (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对于碳素结构钢来讲其含碳越高,则( )。
A.强度越高B.变形能力越好C.焊接性能好D.疲劳强度提高2.在抗剪连接中,强度等级、直径和数量相同的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比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 ) A.承载力低,变形大 B.C.承载力低,变形小D.3. 满足;若受偏心压力时, A.一定满足 B. C.也刚好满足 D.4.临界应力时,其支承条件为( ) A.四边简支B.C.两边简支,两边自由D.悬臂5.设计焊接工字形截面梁时,A.抗弯刚度 B.抗弯强度6.A.荷载标准值 B.荷载设计值C.考虑动力系数的荷载标准值D.考虑动力系数的荷载设计值7.格构式轴心受压柱整体稳定计算时,用换算长细比x 0λ代替长细比x λ,这是考虑( )。
A.格构柱弯曲变形的影响 B.格构柱剪切变形的影响 C.缀材弯曲变形的影响D.缀材剪切变形的影响8.两端铰接轴心受压杆件,轴力图如下图所示,其它条件相同,则发生弹性失稳时,各压杆的临界力的关系是( )。
A.cr1N >cr2N >cr3N >cr4NB. cr4N >cr2N >cr3N >cr1NC. cr4N >cr3N >cr2N >cr1N D .cr1N >cr3N >cr2N >cr4N9.10.A.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对于钢结构用钢材应严格控制硫的含量,这是因为含硫量过大,在焊接时会引起钢材的 。
2. 钢材的伸长率是衡量钢材 性能的指标,是通过一次静力拉伸试验得到的。
3. 当轴心受压构件发生弹性失稳时,提高钢材的强度将 构件的稳定承载力。
4. 焊接工字形组合截面轴压柱,腹板局部稳定条件为 γλf t h w /235)5.025(/0+≤,其中λ应取 。
5. 提高钢梁的整体稳定性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设置侧向支承点,但侧向支承点必须设在钢梁的 翼缘处。
6. 实腹式偏心压杆在弯矩平面外的失稳属于 屈曲。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致谢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致谢](https://img.taocdn.com/s3/m/47d8354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9.png)
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致谢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理解结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的概念;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结构的特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3. 帮助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结构设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运用CAD软件绘制简单结构图纸;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共同完成一个结构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结构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工程领域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遵循工程规范;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关注资源利用和环保。
本课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让学生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结构设计,并具备一定的工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介绍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包括结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的定义;讲解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力学原理、材料力学性能等。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结构设计基本原理2. 结构类型及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结构(如梁、板、框架、网架等)的受力特点、适用范围及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结构类型及特点3. 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详细介绍结构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结构计算、施工图绘制等;讲解各阶段所需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结构设计方法与步骤4. 结构设计计算:教授结构设计中的基本计算方法,如截面尺寸计算、内力计算、应力计算等;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结构设计计算5. 结构设计实践:组织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结构图纸绘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分组进行结构设计项目,锻炼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06.04)结构设计原理期末复习答疑(文本)中央电大工学院王卓 2010年06月08日王卓:各位同学、老师好,欢迎参加本次网上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针对期末考试进行辅导和答疑。
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满分100分,及格60分。
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考核总成绩的80%;形成性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20%。
终结性考试为笔试,时间为90分钟。
学员参加考试应带钢笔、铅笔、三角板或直尺、橡皮和计算器。
命题依据命题依据是本课程的借用教材,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常春伟主编的《结构设计原理》。
出题范围包括以下几章:第1章绪论第2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第3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第4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第6章钢筋混凝土轴向受力构件承载力第7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和变形第8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第10章砌体与混凝土结构试题类型和结构期末考试试题类型为选择题30分、判断题15分、简答题40分、计算题15分。
题目数量分别是15、15、5、1。
第1章绪论考核要求:1.掌握各种材料结构的特点及其应用。
2.了解结构各种计算方法。
3.了解极限状态、可靠度的概念。
复习要点:1.钢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截面应力的计算值最能反映实际受力情况,因而结构工作的可靠性高。
由于钢材的强度高,所以承受同样荷载,构件所需的截面积很小,故与其它结构相比,钢结构自重较轻。
钢构件可以在工厂制作,在工地拼装连接,因而施工效率高。
钢结构的主要缺点是耐高温差、易腐蚀。
钢结构应用范围很广,例如,在大跨径的钢桥、高层建筑、人行天桥、钢屋架等永久建筑中使用。
此外,还用于钢支架、钢模板、钢围堰等临时结构中。
2.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状态称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认为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滑移等;(2)因被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3)变为机动体系;(4)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3.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时的状态称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当结构或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则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
4.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可靠性用可靠度来度量。
结构的可靠度就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第2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考核要求:1.掌握混凝土及钢筋的材料力学性能。
2.理解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的概念。
3.掌握钢筋的品种、等级及加工。
复习要点:1.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对于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取它的屈服强度作为设计强度的依据。
这是因为构件中钢筋的应力到达屈服强度后,将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这时钢筋混凝土构件将出现很大的变形和不可闭合的裂缝,以致不能使用。
2.对没有明显流幅或屈服点的钢筋,其比例极限大约相当于极限强度的65%。
在实用上取残余应变为0.2%时的应力(相当于极限强度的80%)作为假定的屈服点,即条件屈服点(又称协定屈服点)。
3.通常把屈服强度与抗拉极限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它代表了材料的强度储备,一般屈强比要求不大于0.8。
4.钢筋的塑性通常用伸长率和冷弯性能两个指标来衡量。
5.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又被称为混凝土标号。
《公路桥规》中规定用于公路桥梁承重部的混凝土标号分为15、20、25、30、40、50和60号7个等级。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15号;当采用Ⅱ、Ⅲ级钢筋时,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20号。
6.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
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被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7.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收缩。
第3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考核要求:1.掌握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
2.掌握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力的三个工作阶段及三种破坏形式。
3.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的基本假定及压区混凝土等效应力图形。
4.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的方法。
复习要点:1.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工作划分为:弹性工作阶段(整体工作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破坏阶段。
第一阶段——弹性工作阶段(整体工作阶段)末Ia可作为受弯构件开裂弯矩的计算依据;第Ⅱ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相当于梁使用时的应力状态,可作为正常使用阶段的变形和裂缝宽度计算的依据;第Ⅲ阶段——破坏阶段末可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的依据。
2.根据梁的破坏形式不同,梁的破坏可分为: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三类。
3.当钢筋和混凝土强度确定后,一根梁总会有一个特定的配筋率,它使得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的同时,受压区边缘纤维应变也恰好到达混凝土受弯时的极限压应变。
这种梁的破坏叫“界限破坏”,即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
“界限破坏”梁的破坏特点是:受拉筋应力达到屈服的同时,受压混凝土压碎而梁立即破坏。
梁的“界限破坏”时所对应的配筋率为最大配筋率。
第4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考核要点:1.掌握斜截面的破坏特征及影响斜截面抗剪能力的主要因素。
2.理解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掌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构造要求。
3.了解全梁承载能力校核的方法。
4.了解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5.了解连续梁斜截面破坏特点及抗剪计算方法。
6.了解深梁破坏形态及构造要求。
复习要点:1.有腹筋梁与无腹筋梁的受力机制区别在于:①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作用明显;②斜裂缝间的混凝土参加了抗剪。
2.梁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态为斜拉破坏、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
斜拉破坏:当剪跨比较大(m>3)时,或箍筋配置过少时,常发生这种破坏。
剪压破坏:当剪跨比约为1~3,且腹筋配置适中时,常发生这种破坏。
斜压破坏:当剪跨比m较小(m<1)时,或剪跨比适中(1<m<3)但腹筋配置过多时,以及梁腹板很薄的T形或工字形梁,常会发生这种破坏。
3.斜拉破坏的特点:这种破坏可与正截面的少筋破坏相类比。
其破坏荷载与出现斜裂缝时的荷载很接近,破坏过程急骤,破坏面较整齐,破坏前梁的变形很小,具有明显的脆性。
4.剪压破坏的特点:破坏性质类似于正截面的适筋破坏,但其变形很小,仍属于脆性破坏。
5.斜压破坏的特点:这种破坏形态可与正截面的超筋破坏相类比,也属于脆性破坏。
6.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性能的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的强度、骨料品种、纵筋强度和配筋率、配箍率和箍筋强度、梁的截面尺寸、荷载形式、支座约束条件等等。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率和箍筋强度。
7.随着剪跨比m的增加,梁的破坏形态按斜压(m<1)、剪压(1<m<3)和斜拉(m>3)的顺序演变,而抗剪承载力逐步降低。
当m>3后,剪跨比的影响已不明显,抗剪承载力趋于稳定。
8.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主要形态有: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
斜拉破坏特征:破坏过程急速且突然,弯曲裂缝一旦出现,就迅速向受压区斜向伸展,直至荷载板边缘,使混凝土裂通,梁被撕裂成两部分,而丧失承载能力。
剪压破坏特征:梁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腹筋达到屈服强度,同时剪压区的混凝土在压应力和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了复合受力时的极限强度。
斜压破坏特征:首先混凝土在加载点与支座间被斜裂缝分割成若干个斜向短柱,当混凝土中的压应力超过其抗压强度时,混凝土即被压坏。
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腹筋往往达不到屈服强度。
第6章钢筋混凝土轴向受力构件承载力考核要求:1.掌握轴心受拉、轴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点,理解承载力计算方法。
2.掌握轴向受力构件的构造要求。
3.理解螺旋箍筋柱、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法。
4.了解长细比对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偏心受压构件截面破坏形态。
5.了解大小偏心受压的界限、偏心矩增大系数。
复习要点:1.当荷载的合力通过构件截面重心的受压构件即为轴心受压构件。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按配筋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种形式:(1)配有纵向钢筋及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称为普通箍筋柱;(2)配有纵向钢筋及螺旋箍筋(或焊接环形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称为螺旋箍筋柱,也称为间接箍筋柱。
2.如果在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采用高等强度钢筋,一般是混凝土先被压碎而钢筋尚未达到屈服强度。
所以在受压构件设计中,采用高强度钢筋是不经济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3.钢筋混凝土长柱承载力与相同条件下短柱承载力的比值称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
纵向弯曲系数与柱的长细比、混凝土和钢筋强度以及配筋率有关,与长细比关系最大。
长细比越大,纵向弯曲系数越小。
4.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根据破坏特征不同分为大偏心受压构件和小偏心受压构件。
形成大偏心受压破坏的条件是:相对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筋率较小的情况;形成小偏心受压破坏的条件是:相对偏心距较小,或虽然相对偏心距较大,但构件配置的受拉钢筋较多的情况。
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是由于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强度而导致受压混凝土压碎。
构件临界破坏时有明显的征兆,横向裂缝开展显著。
构件的承载力取决于受拉钢筋的强度和数量。
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一般是:首先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同一侧的钢筋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而另一侧的钢筋,不论受拉还是受压,其应力均达不到屈服强度。
构件破坏前,受压区高度略有增加,破坏时无明显预兆。
其正截面承载力取决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和受压钢筋强度。
5.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破坏特点是什么(分短柱和长柱)?对配有中等强度钢筋(Ⅰ~Ⅱ级)的短柱在破坏时,总是纵向钢筋先达到屈服点,继而混凝土达到最大压力破坏。
当采用高等强度钢筋时,一般是混凝土先被压碎而钢筋尚未达到屈服强度。
对长柱,其破坏是由于构件丧失纵向稳定所造成。
破坏时,构件产生较大的侧向挠曲,一侧混凝土被压碎,纵向钢筋在箍筋之间向外弯凸,另一侧混凝土发生横向的受拉裂缝。
第7章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和变形考核要求:1.了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2.了解换算截面法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
3.了解受弯构件应力计算方法。
4.了解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和变形的计算方法。
5.理解裂缝产生原因、裂缝主要形式、宽度计算理论及改善裂缝宽度的措施。
复习要点: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和变形计算时有何基本假定?答: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应力、裂缝和变形计算时的基本假定有:平截面假定、弹性体假定和受拉区混凝土不参加工作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