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岩石_教科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岩石_教科版各种各样的岩石是学生课外喜爱的玩物,学生关于岩石的观看和研究他们只是停留在表面和局部,他们没有系统地去观看一块岩石,没有进一步深入地去研究岩石所隐藏的隐秘,没有更多地开展一些与岩石有关的活动。
因此,让学生探究各种各样的岩石的隐秘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探究天性。
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进展学生的个性,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
而课堂教学氛围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环境的布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差不多上阻碍课堂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情形活动贯串学生的整个探究过程。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岩石,同时,在实验室的四周窗台放置了专门多各类的岩石,当学生一走进实验室便感受来到了一个岩石的天地里,探究岩石的欲望便自然形成。
通过简要的一番课前谈话让学生明确了岩石和非岩石的区别,学生的探究就聚焦到岩石上。
当学生对岩石充满了好感和好奇,探究的冲动便自然形成。
通过教师一句“我们能够如何样来研究岩石?”专门轻松地把学生带入到另一个情形之中,学生也自觉地进入探究的主体角色,放开手脚去观看、实验和讨论交流,从而对岩石构建了新的认识。
课后,让学生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去收集更多的岩石标本研究。
如依照岩石的颜色去收集,把不同颜色的岩石收集整理,探究岩石颜色不同的隐秘;依照软硬的不同,去收集软硬不同的岩石进行排序,查找导致软硬不同的缘故等等。
学生运用语言说明问题的能力,直截了当反映出他的思维能力。
在《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中,要紧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观看岩石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意识到按一定的顺序观看能够发觉更多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二是观看岩石时,通过研究表格的记录,把发觉条理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完整程。
三是汇报观看结果时,教师适时指导,及时鼓舞和夸奖,客观描述观看现象,将观看结果与想像和已有体会区分,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1 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共32张PPT)
记录单:
等
分类标准
等
写上岩石编号
沉积岩:是地面岩石在外力作质岩:地壳中已经形成的岩石因受温度、 压力及化学影响,使原来的结构、构造等发 生变化即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却 凝结而成的岩石。
使用观察工具提示:
1.用放大镜观察,你能发现这块岩石的条纹的特 征吗?还能观察到什么? 2.用铁钉刻划,划痕与指甲划的一样吗? 这块岩 石是硬还是软?还发现了什么? 3.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是否冒泡?
分类提示:
1.我们将岩石分成了几类?是按什么 标准分的? 2.我们想到了多少种不同的分类方 法? 3.不同的分类方法结果一样吗?
小学科学(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
各种各样的岩石
同空气、流水一样处处可见,海底、 脚底、山里无一不是它的存在,它是世界 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形状多样,大多坚硬 无比,常用于住房造瓦 。
岩石
1.采集岩石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如何观察岩石?
1.一定要在大人的带领下才能去采集岩石。 2.看、听、摸、闻、用工具。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41《各种各样的岩石》 教科版
1.各种各样的岩石【教材简析】《各种各样的岩石》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的第一课,即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岩石的收集和研究兴趣,然后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各种岩石的特点,通过自选标准给岩石分类,认识岩石的基本属性,以及岩石是多种多样的,从而,为本单元后面的学习和研究起到引领的作用。
从整个单元的内容安排来看,研究岩石的本质特征是整个单元的研究主线,但是本节课《各种各样的岩石》并未开始本质特征的研究,而是通过观察,描述岩石和给岩石分类两个活动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岩石。
如果简单得从本节课两个活动的难度来说,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没有任何难度,但是如果从这两个活动对学生后续的单元学习的推进来看,则不是简单的观察,描述和分类。
需要教师设计有梯度有层次的活动来深层次的。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岩石不会太陌生,山坡上,溪沟里,小路边,海边到处都有岩石。
学生对岩石有着最熟悉却又最陌生的生活经验,因为学生看得多却又关注的少。
所以对于岩石他们也有许多问题,如“美丽的雨花石是从哪里来的?”“卵石为什么会这么光滑?”等,这正是引领学生研究岩石奥秘的兴趣之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感官观察经验,本节课需要通过观察,描述,分类等活动逐步完善和丰富学生对岩石的观察角度和描述,学会运动多种观察方法研究岩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岩石的探究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2.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3.不同的分类标准其分类结果也可能不同科学探究目标1.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对岩石进行观察2.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岩石的特点3.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2.感受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也是美丽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岩石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多种感官及方法,多维度观察岩石,并能用科学词汇描述岩石的特点,用不同的标准给岩石分类。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岩石》公开课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各种各样的岩石》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岩石》是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岩石的种类、性质和形成过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岩石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岩石的接触较少,对岩石的认识和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岩石的种类、性质和形成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岩石的种类、性质和形成过程,学会运用科学方法对岩石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岩石的种类、性质和形成过程。
2.难点:岩石分类方法的运用和实验操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岩石的奥秘。
2.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3.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则关于岩石的谜语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岩石的种类:介绍三大类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特点和区别。
3.岩石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岩石的硬度、密度、颜色等性质。
4.岩石的形成过程:讲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地质变迁。
5.岩石分类:教授岩石分类方法,让学生学会对岩石进行分类。
6.实践环节:分组进行岩石分类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7.总结与拓展: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知识面。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岩石的种类:岩石的性质:岩石的形成过程:2.岩浆冷却3.按形成过程分类4.按性质分类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实验操作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教科版科学四下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三种常见的岩石: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各种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从而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关地球的知识,对地球的构造和地质变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岩石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分不清各种岩石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和区分这三种岩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识别三种常见的岩石,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增强他们对地球科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能识别三种常见的岩石,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难点:学生能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岩石标本,了解岩石的特点。
3.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岩石的变化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岩石标本: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各一份。
2.准备实验材料:显微镜、岩石切片等。
3.准备教学课件:有关岩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三种常见的岩石标本,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种岩石,用显微镜观察岩石切片,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各种岩石的特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验岩石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理解岩石的形成特点。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他们对岩石的认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从颜色、光泽、花纹、条痕、软硬、组成颗粒等方面观察和描述。
2、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等岩石是我们常见的岩石,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应用。
3、观察岩石的方法很多,如:手摸、鼻闻、轻轻敲打、用小刀刻(或指甲、铜钥匙等刻)、滴盐酸等。
4、岩石的特点:①花岗岩:花庭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②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③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常有化石,遇盐酸冒泡。
④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⑤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⑥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⑦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泡。
5、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组成的。
6、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
7、很多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褐色的,黄铜矿是黄色的,白鸨矿是灰白的。
8、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它广泛的应用于研磨,切割,抛光等重要工具中。
9、硬度最小的是石墨,它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还用来制作铅笔芯。
10、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11、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
12、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13、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171种,是世界上矿种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O14、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较软------ 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较硬------ 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四年级下册科学《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科版
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岩石的特征。 5.岩石的硬度可以分为较软、(较硬)、(很硬)、
(硬) 、 (非常硬 )四级。 二、选择题。 手指甲刻画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有刻痕的岩石
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 仪器。使用时,把放大镜靠近被观 察的物体。距被观察物体越近,观 察的越清楚,也越能分辨物体的细 节。
资料卡
砸开岩石后,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在 新断面上刻画; 1.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软。 2.手指甲刻画后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 后留有刻痕的岩石较硬。 3.铜钥匙刻画后没有刻痕,小刀刻画后留 有刻痕的岩石很硬。 4.小刀刻画后也没有留下刻痕的岩石硬硬 度非常大。
( B )。
A 较软 B 较硬 C 很硬 D 非常硬
课堂达标
三、判断题。 1.各种岩石的硬度不同。
(√ )
2.所有的岩石都是颗粒状的。
(× )
3.有的岩石遇到盐酸冒泡,有的不冒泡。
(√ )
四、连一连。
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
较硬
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
很硬
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
较软
白
无
青灰 无
温馨提示
1、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2、千万不要把盐酸贱到皮肤、衣服上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 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 起,粗糙,硬。
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 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 粗 糙,很坚硬。
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 石组成,粗糙,硬。
板岩鉴定岩石砾石颗粒粗细小石或卵石粗或中等松散砂岩微细颗粒紧密有不同的颜色花岗岩颗粒晶莹有的有纹理大理岩多孔浮石滴稀盐酸冒泡石灰岩敲击后有砰声板岩敲击后无砰声页岩让我们随着悠扬的音乐一起来欣赏古老美丽的化石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书第六单元《岩石与矿物》中的第1课时《各种各样的岩石》。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岩石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同种类的岩石,并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岩石的基本特征,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岩石。
2. 掌握岩石的形成过程,培养探究自然现象的能力。
3. 提高观察、描述、分类的科学素养,激发对地质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岩石的基本特征,岩石的分类和形成过程。
难点: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分类的依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岩石标本,岩石图片,教学PPT。
2. 学具:放大镜,白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展示不同地貌的图片,如峡谷、山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地貌是由什么组成的,从而引出岩石这一概念。
2. 新课学习(1)学习岩石的基本特征(2)学习岩石的分类根据岩石的特征,将岩石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并举例说明。
(3)学习岩石的形成过程通过PPT和讲解,介绍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3. 例题讲解结合岩石分类,讲解一道关于岩石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设计岩石分类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岩石的基本特征:色泽、硬度、纹理等。
2. 岩石的分类: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
3. 岩石的形成过程: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岩石的三个基本特征。
(2)请举例说明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2. 答案:(1)岩石的三个基本特征:色泽、硬度、纹理。
(2)火成岩: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如花岗岩。
沉积岩:由河流、湖泊、海洋中沉积物堆积而成,如砂岩、页岩。
变质岩: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片麻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的分类和形成过程掌握较好,但对岩石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物观察和描述。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科版(含活动手册)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岩石的相关知识。从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来看,有几个方面值得我反思。
首先,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当问到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岩石时,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这说明他们的生活经验与课堂学习可以很好地结合,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积极参与,乐于合作。他们在讨论中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并通过实验操作验证了理论知识。然而,我也观察到一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过于依赖组长,其他成员参与度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引导学生均衡参与,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印象深刻。学生们围绕岩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通过分享讨论成果,他们也从同伴那里学到了很多。不过,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显得有些紧张,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为此,我将在后续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岩石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岩石的认识。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识别和欣赏不同的岩石。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材简析】岩石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
本课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三种岩石,从肉眼的初步观察到使用工具的细致观察,让学生不但知道三种岩石各自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岩石的视角与方法。
学生主要借助比较的方法认识三种岩石是否有纹理、分层、是否有斑点、小孔、光滑、粗糙程度、光泽、硬度、岩石成分的颗粒大小、成分是否单一等特征,同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知道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科学的方法。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研究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意义。
对于岩石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兴趣。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这三种岩石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区分这三种岩石对于学生来说十分轻松,但在生活对岩石无意识的观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特征认识。
四年级的学生对观察物体已掌握了一些方法,可作为本节课观察岩石的基础,但对岩石观察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但这正是本节课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是本节课的重点。
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特性,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用科学家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岩石。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会用感官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
会使用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积极参加观察岩石特征的探究活动,保持对岩石的研究兴趣。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观察比较中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难点]学生对于岩石光泽的判断【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1个放大镜、1个手电筒、1枚钢钉、1把铜钥匙、活动记录手册,(以小组为单元,材料充足,可2人一组)。
【教学过程】一、聚焦:种类繁多的岩石(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ppt3种岩石图片、三种岩石。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说课(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说课(教科版)一、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1.教材分析《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的第二课,是在学生对各种岩石进行了初步观察和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岩石的第一课.本课书分两部分:猜测岩石的来历和火山喷发实验.对于猜测岩石的来历,学生的经验积累较少,并且缺乏进行科学推测的基础,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把猜测岩石的来历作为本课书的第一课时.其次,云南省是一个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岩石种类颇为丰富的省份.大量奇特的地貌,各种千奇百怪的岩石,为本次教学提供了优厚的教学资源.本课以调查沉积岩的成因为主线,因此我特别结合了地方特色,选取云南省楚雄州饱满乡的沉积岩为观察材料.饱满乡的沉积岩分层明显,层与层之间容易剥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富含云南“楚雄鱼”化石,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容易找到生物遗体或遗迹,能较好地寻求到沉积岩形成的有力证据.猜测岩石的来历主要是启发学生从结构、构造方面进一步观察岩石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运用自己的经验推测砂岩等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教学好这课书,将会对下一课认识火山岩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岩石已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但对于岩石的形成,绝大部分学生没有深入考虑过这个问题,也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更没有经历过从细致观察到推测成因这个科学研究的过程,因此对于成因的推测具有一定的难度.二、教学设计特色为了使学生在观察和推测的过程中,获得对地球内部构造和运动变化的一些粗浅认识,领悟到岩石的构造等特征与成因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学到一些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方法,在思维水平上有所提升,我作了如下设计、安排:1.播放各种岩石的图片,学生提出问题,对问题进行筛选后,确定研究主题:这些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很多岩石,再次播放各种典型的岩石图片,可以唤起学生对探索岩石奥秘的兴趣,从而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提往往比较散乱,因此教师和学生共同整理和筛选,确定研究的主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利于后继活动的展开,还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2.学生对研究的主题进行猜想.其实学生对岩石形成的看法有的是来源于课外书,有的是听说的,有的是想象的,基本没有学生亲自研究过,这时教师告诉学生:科学研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即在证据基础上进行推理,进而向学生引入科学研究的方法.3.观察岩石,推测成因.人类不可能回到远古时期去研究过去发生的事,但可以利用远古时期留的痕迹或信息来推测远古时期的情况,这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我根据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程序设计了观察、推测、汇报环节,具体安排如下:①通过观察各种沉积岩,获取相关的信息,即收集证据.观察前先讨论观察方法,让学生通过看、摸、刻、敲等方法对岩石的构造进行有序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从而获得推测的证据.②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进行推测.学生通过观察岩石获得大量的信息后,经过整理、分析,并与已有的知识发生联系,从而对岩石的成因进行解释.③集中汇报、交流.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的想法、思维明晰化、外现化,还可以促使他们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反思、审视,深化各自的认识,建构出更合理的推测.4.在教学环节中还设置了模拟实验,模拟砾岩、页岩形成的一些原理,以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对岩石形成的推测,为教学增加了一个亮点.5.在教学的最后,播放采集岩石地的地貌视频,目的是使学生产生这样的疑问:既然这些岩石是沉积形成的,就应在水底或低洼处,为什么会在山上找到呢?以这样的问题结束教学,深化了学生的思维,保持和发展了学生对岩石研究的兴趣,并将探索延伸到课外.三、授课效果本节课的教学贴近学生,精心设计的每一个活动,不仅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学生还获得了新的认识,体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四、教学反思1.开放型的教学模式,营造了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探求知识,展开讨论,并在争论、交流中相互启发,促进了思维,学会了学习.2.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中的一切活动设计,力求从学生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出发.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各种研究实践活动,交流探索到的信息和自己的推测,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增长新知,在探索中培养能力,在探索中体会科学的本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3.选取的实验材料典型,具有地方特色.本节课观察岩石的结构特征是重点,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岩石成因的推测.为使学生观察的岩石更典型,特征更明显,教师根据云南的地质地貌,带领学生从昆明的筇竹寺、楚雄等地采集了很多岩石,并从中挑选出一部分作为本课书的实验材料,为学生收集推测的证据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材简析】第2-4课为本单元的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岩石展开。
本课是研究岩石的第一课,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的故事,知道了岩石和土壤对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变迁具有重大意义,从本课开始将对岩石和土壤进行更细致、科学的观察研究。
岩石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
本课将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几种常见的岩石——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共有三个活动:1.引导学生分别用肉眼和放大镜去观察三种岩石的外部特征;2.学习科学家们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比较不同岩石的颜色、坚硬程度、颗粒粗细等特征,同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知道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科学的方法;3.根据探究中记录的表格,总结归纳出三种岩石的特征,学会观察岩石的视角和方法,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观察物体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对岩石的结构特征有着浓厚的兴趣,也能熟练运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岩石。
在上一课的学习后,学生理解了研究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观察岩石还有一些更细致、科学的方法,这些方法相对比较陌生,但也正是本节课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重点。
在完成本课的学习后,相信学生已经能区分几种常见岩石的特性,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用科学家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岩石,但对于完成岩石特征知识的迁移,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实践巩固。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知道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科学思维]借助参照物,采用比较的方法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并能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探究实践]借助感官和简单工具,由浅入深地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细致、科学的观察,如实记录观察结果。
[态度责任]在观察岩石的过程中,保持对岩石的探究热情,意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观察比较中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2《各种各样的岩石》优质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2《各种各样的岩石》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岩石》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岩石的种类、特征以及形成过程。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岩石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自然界的现象充满好奇。
但是,对于岩石的种类和形成过程,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片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三种岩石,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区分三种岩石,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2.难点:学生能够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直观展示岩石的种类和形成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自然界中的现象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岩石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岩石的种类:介绍三种岩石的概念和特征,让学生认识和区分。
3.岩石的形成过程:讲解岩石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岩石的来源。
4.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岩石的特征,增强实践能力。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各种各样的岩石1.岩石的种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岩石的特征:–岩浆岩:火成岩,坚硬、结晶颗粒明显–沉积岩:水成岩,层理结构明显,含有化石–变质岩:变质岩,质地细腻,颜色较深3.岩石的形成过程:–岩浆岩:岩浆冷却凝固形成–沉积岩:沉积物堆积、压缩、胶结形成–变质岩: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化形成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岩石的种类、特征和形成过程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下册科学优质教案《各种各样的岩石》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优质教案《各种各样岩石》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5单元《岩石与土壤》中,深入学习第1课时《各种各样岩石》。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解岩石成因、分类、特点及其在生活中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解岩石成因,掌握三大类岩石(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特点。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岩石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纹理等。
3.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对地质学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岩石成因、分类及特点。
难点:岩石成因理解,岩石分类辨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岩石标本、放大镜、地质锤、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盒、白纸、铅笔、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校园内岩石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岩石外观,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岩石成因,让学生解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过程。
(2)展示岩石标本,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岩石颜色、硬度、纹理等物理性质。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岩石类型及其特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岩石标本,填写观察记录表,辨别岩石类型。
5.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岩石成因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2. 岩石分类颜色硬度纹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描述三种不同类型岩石,并说明它们成因。
(2)观察身边岩石,记录其颜色、硬度、纹理等物理性质。
2. 答案:(1)火成岩: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如花岗岩。
沉积岩:由河流、湖泊、海洋中沉积物堆积而成,如砂岩、页岩。
变质岩: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如片麻岩、大理石。
(2)请学生自行观察并记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岩石成因、分类和特点掌握情况,以及观察、描述岩石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地质学知识,如地层、化石、地形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兴趣。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2《各种各样的岩石》优质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3-2《各种各样的岩石》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种各样的岩石》这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材料”的第二个知识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认识常见的岩石类型,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对于身边常见的自然事物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岩石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岩石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常见的岩石类型,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科学方法。
四. 教学重难点1.岩石的分类和特点。
2.岩石的形成过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类型的岩石,了解其特点。
2.比较法:让学生比较不同岩石的差异,进行分类。
3.讲授法:教师讲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类型的岩石标本,如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等。
2.准备岩石分类的图片或卡片。
3.准备岩石形成过程的PPT或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类型的岩石标本,引导学生关注岩石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岩石分类的图片或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岩石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岩石的分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比较,根据岩石的特点进行分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各自分类的结果,讲解分类的依据。
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共同巩固岩石分类的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播放岩石形成过程的PPT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思考岩石形成的原因。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岩石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岩石形成的过程。
7.家庭作业(2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收集身边的岩石标本,观察并记录其特点,下节课分享。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新版)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课《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新版)一. 教材分析《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三种常见的岩石: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岩石的基本特征,区分各种岩石,并了解它们形成的过程。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自然环境充满了好奇。
但是,他们对岩石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分不清各种岩石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三种常见的岩石,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三种常见的岩石,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区分各种岩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岩石的图片和实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岩石的图片和实物,以便进行观察和实验。
2.准备实验材料,如显微镜、岩石样本等。
3.准备教学课件,以便进行教学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岩石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岩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岩石?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岩石的奥秘。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岩石的特征。
例如,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岩石样本,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纹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怎么观察(观察方法) 2.观察什么(观察内容)
注:人为影响、生物影响、地质变化、风化作用 都会引起岩石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所以岩石 的形状和大小并不能代表岩石的本质。
活动一、观察描述岩石
选一块岩石,充分运用感官观察,并记录你的发现。
岩石观察记录表
观察员______ 岩石编号______ 观察点
活动二、岩石交流会
1.观察同一编号岩石的同学聚在一起,推选一名小组长; 2.小组内交流、整理岩石的特点; 3.制作岩石名片。
提醒:1.字要大一些 2.不能在名片中透露是几号岩石
活动二、给岩石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给岩石分分类。
岩石分类记录表
( )号小组
分类标准
岩石编号
活动二、给岩石分类
汇报时请交流: 1. 按什么标准分? 2.分成几类? 3.每一类有哪几块岩石
各种各样的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