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动力学题库 11-习题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3阶段练习题2020年江南大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选题 (共15题,总分值15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1. 以下校正方案不属于串联校正的是()。
(1 分)A. 增益调整B. 相位超前校正C. 相位滞后校正D. 顺馈校正2.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可以()。
(1 分)A. 提高系统相对稳定性B. 降低系统相对稳定性C. 降低系统的稳态精度D. 加大系统的带宽,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3. 关于开环传递函数 G K(s)、闭环传递函数 G B(s)和辅助函数 F(s)=1+G K(s)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1 分)A. 三者的零点相同B. G B(s)的极点与F(s)=1+G K(s)的零点相同C. G B(s)的极点与F(s)=1+G K(s)的极点相同D. G B(s)的零点与F(s)=1+G K(s)的极点相同4. 关于顺馈校正说法正确的是()。
(1 分)A. 提高系统稳定性B. 降低系统稳定性C. 对系统稳定性无影响D. 系统稳定性取决于是否引入干扰5. 一个系统开环增益越大,则()。
(1 分)A. 相对稳定性越小,稳定误差越小B. 相对稳定性越大,稳定误差越大C. 相对稳定性越小,稳定误差越大D. 相对稳定性越大,稳定误差越小6. 下图所示的网络可以作为()装置。
(1 分)A. PID校正B. 相位超前校正C. 相位滞后矫正D.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7. 关于相位超前校正的作用和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1 分)A. 增加系统稳定性B. 加大了带宽C. 降低系统稳态精度D. 加快系统响应速度8. 已知系统的相位裕度为45o,则()。
(1 分)A. 系统稳定B. 系统不稳定C. 当幅值裕度大于0分贝时,系统稳定D. 当幅值裕度小于或等于0分贝时,系统稳定9. 如图所示,ABCD是未加校正环节前系统的Bode图;ABEFL是加入某种串联校正环节后系统的Bode图,则系统采用了()校正。
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模拟试题及答案-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力学竞赛模拟试题一、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如果没有打开瓶盖的起子,当然可用牙齿咬开,也可以把瓶盖挨着桌子,猛击瓶盖而打开它.但这两种方法都不太好:前者不太卫生,易损坏牙齿;后者易损坏桌子,有时甚至会击碎瓶口,使手受伤.下面的方法则较文雅也方便.如图左手拇指紧压住瓶盖,其余四指紧握住瓶颈且靠近瓶盖.右手抓住筷子的一头,另一头夹在瓶盖与手指之间,然后右手向下用力,一般很容易就打开了瓶盖。
(20分)(1)本问题与力学中的什么内容有关系?(2)若筷子弯曲太大如何处理?(3)右手上用的力与瓶盖上所受力的关系? 若右手向下用力过猛,筷子何处最易折断?图1 图2解:(1)实际上,这个方法中应用了杠杆原理.筷子在这里充当了杠杆。
(2)若筷子弯曲太大,可把两支叠在一起用。
这样可提高抗弯截面系数。
(3)左手手指充当了支点.(这个方法中,大拇指压住艇羹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其余四指(支点)向下打滑,图1可简化成图2所示的力学模型,设杠杆两端一边是右手施加的力F ,一边是瓶盖施加的力Q ,1l AO =,2l BO =。
即F l l Q 12=,由于12l l >>,所以F Q >>。
即右手只要稍加力,就可能打开瓶盖。
把筷子作为一受力杆件,最大弯矩在O 处(图3示),即左手手指与筷子接触处最容易折断。
图3二、某工地为使工人高处作业方便,在木桩上搁置一些木板。
图示为一手握推车的工人站在板上。
若设板长5m ,厚58mm ,抗弯刚度EI =200 kN·m 2,假设板的宽度远小于长度,工人沿板的宽度中线行走,不计板重;木桩截面为80⨯80mm 的正方形;木材的弹性模量E =10Gpa ,许用应力[σ]=12Mpa 。
工人的体重为800N ;手推车的连同车内物料的重量共1200N ,其质心距工人1m ,距小车的轮轴0.5m 。
(35分)(1)画出板的结构分析模型的简图。
(2)并问工人站在何处,板的最大弯曲正应力最大?(3)该结构是否安全可靠?解:(1)可将板视作梁分析,并设人离板的左端A 得距离为x ,其结构分析模型如图(b )所示。
(word完整版)江南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两份题),推荐文档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 A. ΔU=Q V B. W=nRTln(p 2/p 1) C. ΔU=dTC m ,V T T 2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A. 反应热B. 吸收的热量C. 焓的变化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A. 1/6.443B. (6.443)1/2C. (1/6.443)2D. 1/(6.443)1/2( )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A. 1,1,1,2B. 1,1,3,0C. 3,1,2,1D. 3,2,2,2 ( )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A. i j n ,V ,S i )n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
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A. 1B. 0.75C. 0.667D. 0.5 ( )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
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C. 只得恒沸混合物D. 得纯A 和纯B( ) 9. 实验测得浓度为0.200mol ·dm -3的HAc 溶液的电导率为0.07138S ·m -1,该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HAc)为A. 0.3569S ·m 2·mol -1B. 0.0003569S ·m 2·mol -1C. 356.9S ·m 2·mol -1D. 0.01428S ·m 2·mol -1( ) 10. 表面活性物质溶于水时,关于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溶液表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表面张力升高,正吸附 B. 表面张力降低,正吸附 C. 表面张力升高,负吸附 D. 表面张力显著降低,正吸附( ) 11. 一体积的氢气在0℃,101.3kPa 下等温膨胀至原来体积的3倍,其内能变化是多少?(设氢气是理想气体)A. 0.4JB. 0C. 6JD.0.04J( ) 12. 已知反应CO(g)+1/2O 2(g)=CO 2(g)的ΔH ,下列说法中何者不正确A. ΔH 是CO 2(g)的生成热B. ΔH 是CO(g)的燃烧热C. ΔH 是负值D. ΔH 与反应ΔU 的数值不等( ) 13. 对于0.002mol/kg 的Na 2SO 4溶液,其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 ±=0.219是 A. 3.175×10-3B. 2.828×10-3C. 1.789×10-4D. 4×10-3( ) 14. 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A. 一定等于零B. 一定不等于零C. 一定大于零D. 一定小于零 ( ) 15.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 2(g) + S(s) = H 2S(g) K 1 S(s) + O 2(g) = SO 2(g) K 2则反应H 2S(g) + O 2(g)= H 2(g) + SO 2(g) 的平衡常数为A. K 2/K 1B. K 1—K 2C. K 1×K 2D. K 1/K 2( ) 16. 对于N 2和H 2混合气体的绝热可逆压缩(没有生产NH 3),则 A. ΔU=0 B. ΔH=0 C. ΔS=0 D. ΔG=0 ( ) 17. 温度升高溶胶的稳定性A. 增加B. 下降C. 不变D. 先增加后下降 ( ) 18. 101℃时,水在多大外压下沸腾?A. 101.3kPaB. 1013kPaC. 略高于101.3kPaD. 略低于101.3kPa ( ) 19. 在HAc 电离常数测定实验中,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是不同浓度的HAc 溶液的 A. 电导率 B. 电阻 C. 摩尔电导 D. 电离度 ( ) 20. 定温下气相反应K p 有什么特点?A. 恒为常数B. 恒等于K cC. 随压力而变D. 与体积有关 ( ) 21. 某化学反应其反应物消耗8/7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掉4/3所需的时间的1.5倍,则反应的级数为 BA. 零级反应B. 一级反应C. 二级反应D. 三级反应( ) 22. 在一定量AgI 溶胶中加入下列不同电解质溶液,则使溶胶在一定时间内完全聚沉所需电解质的量最少的是 AA. La(NO 3)3B. Mg(NO 3)2C. NaNO 3D. KNO 3( ) 23. 接触角可确定固体某种性质,若亲液固体表面能被液体润湿,其相应的接触角是A.0=θ B. 90>θ C. 90<θ D. θ为任意角( ) 24. 混合等体积0.08mol ·dm 3 KI 和0.1mol ·dm 3AgNO 3溶液得到一溶胶体系,在该体系中分别加入下述三个电解质:(1) MgSO 4, (2) CaCl 2, (3) Na 2SO 4, 则其聚沉能力的大小为A. (1)>(2)>(3)B. (2)>(1)>(3)C. (3)>(1)>(2)D. (3)>(2)>(1)( ) 25. 298K时反应Zn+Fe2+=Zn2++Fe的E0为0.323V,则其平衡常数为A. 2.89×105B. 8.34×1010C. 5.53×104D. 2.35×102一、二、计算题:(共50分)1.(10分) A(熔点651℃)和B(熔点419℃)的相图具有一个低共熔点,为368℃(42% A,质量百分数,下同)。
江南大学2011考研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40分1.DNA melting temperature2.subunit3.promoter4.leading chain5 oligoenzyme activation6.urea cycle二.判断正误并改正(20分)1所有的B族维生素都能作为辅基参与生物反应2.肉毒碱能抑制脂肪的氧化3.1g蛋白经电泳得10mg纯蛋白,则比活力提高100倍(原题)4.问了个单纯逆反应的问题(原题)三.简答题(40分)1写出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组成结构以及主要反映,并写出鉴别上述糖的方法(二糖几乎年年考了,只是方式不一样,但是以前都是小题出现,虽然简单但容易被忽略)。
2写吡哆素和泛酸的是哪中维生素,有几种活性形式以及,作为辅酶参与的作用。
(考维生素哪张,改变了考的方式,以前是考什么酶的辅酶是什么,是哪种维生素)。
这张比较混淆,也往往被忽略。
答案:吡哆素,维生素B6.有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三中化合物(郑集版普通生物化学P254,)参与氨基酸的转氨,脱氨,消旋。
3写出别构效应的原理4为什么凯氏定氮法只能粗略检测蛋白质含量?请写出一种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就能排除杂氮的影响的方法?四.简答题(50分)1请设计反映鉴别抑制剂是可逆抑制剂还是不可逆抑制剂,并写出可逆抑制剂三种情况的动力学特点(12)2有一个脂肪由两个软脂酸和一个硬脂酸以及一个甘油组成,写出它在体内完全降解的反应过程(可用流程图表示)以及生成的A TP数(13)(这个弄清脂肪酸分解合成机理,这个很简单)3写出DNA以及三种RNA的二级结构在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往年原题.考过至少6次)(12)4写出酶的调控方式过程,并说明它的生物学意义(13)(这个也是常考题)还有基因表达调控也要注意(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07年江大发酵微生物真题2007年硕士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3*15)1.接合孢子2.局限性转导3.碳源物质4.芽孢5基团移位 6.移码突变7.生长因子8.准性生殖9.巴斯德灭菌10.连续灭菌11.HFR菌株12.对数生长期13.prophage 14.prototroph 15.PCR二、问答题1. 微生物菌名的命名法则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2011年江南大学化工原理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答案

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答案1.A2.湍流3.20Pa4.下降。
气蚀时泵的流量、压头和效率都会下降。
(关闭阀门,阀前压力上升,阀后压力降) 5B 6.(1-ε)a 单位体积床层所具有的颗粒的表面积设体积为V的床层含n颗粒,每个颗粒的体积为Va,则ε=(V-nVa)/V,体积为V床层所具有的颗粒的表面积 S=nVa*a。
7D 8大 9A 10对流 11壳12不可忽略 13 越大14加压,m降低,平衡线位置下移,平均推动力加大。
15回流比增大,截据变小,两操作线远离平衡线,推动力变大,分离所需理论板数变少,相同板数时分离效果变好。
16 洁净的加热壁面热阻少,传热系数高,此时壁面温度与周围液体温差较小,加热壁面上的液体轻微过热,使液体内产生自然对流,但没有气泡从液体中逸出尽在液体表面发生汽化蒸发。
加入沸石,流体对流受干扰,热分布不均17 减少 18A 19浮阀塔筛板塔压降小 20升高在泛点气速下,持液量的增多使液相由分散相变为连续相,而气相则由连续相变为分散相,此时气体呈气泡形式通过液层,气流出现脉动,液体被带出塔顶,塔的操作极不稳定,甚至被破坏,此种情况称为液泛。
二、解:1at=9.81*104Pa ,P A =8.829*104Pa,P B=4.415*104Pa 阀全关时 静力学方程得 P A +ρgz 1= P 0 z 1=1.48m P B +ρgz 2= P 0 z 2=6.48m阀开1/4时,以管路所在平面为基准面,在1、2之间列伯努利方程gz`1=gz`2+∑hf -1.48*9.81=-9.81*6.48+∑hf 得∑hf =49.05J/kg层流代入得u=0.736m/s V=uA=3.33m 3/h(2) 1,A 之间列伯努利方程 P 0/ρ=gz 1+P`A /ρ+∑hf ,1+u 2/2式中 P 0=101.3*103Pa ,∑hf ,1=32*0.03*0.736*50/(900*0.042)=24.5J/kg代入数据得 P`A=6.6**104Pa=0.673at2,B 之间列伯努利方程 P 0/ρ=gz1+P`B /ρ+∑hf ,2+u 2/2 式中 P 0=101.3*103Pa ,∑hf ,2=32*0.03*0.736*20/(900*0.042)=9.81J/kg代入数据得 P`B=3.51**104Pa=0.358at三、解:(1)F=D+W F=1.52,W=0.52,x W =0.0206, x D =0.928 Fx F =Dx D +Wx W(2) 泡点进料 q=1.Xq=X F =0.6。
大学物理化学7动力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动力学课后习题习题1某溶液中反应A+B →Y 开始时A 与B 的物质的量相等,没有Y ,1h 后A 的转化率为75%,问2h 后A 尚有多少未反应?假设: (1)对A 为一级,对B 为零级; (2)对A ,B 皆为一级; (3)对A ,B 皆为零级。
习题2某反应A →Y +Z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当t=0,c A,0=1mOl ·dm -3时,测定反应的初始速率υA,0=0.01mOl ·dm -3·s -1。
试计算反应物A 的物质的量浓度c A =0.50mOl ·dm -3及x A =0.75时,所需时间,若对反应物A (i)0级;(ii)1级;(iii)2级;习题3已知气相反应2A+B →2Y A 和B 按物质的量比2:1引入一抽空的反应器中,反应温度保持400K 。
反应经10min 后测得系统压力为84kPa ,经很长时间反应完了后系统压力为63kPa 。
试求:(1)气体A 的初始压力p A,0及反应经10min 后A 的分压力p A ; (2)反应速率系数k A ; (3)气体A 的半衰期。
习题4反应2A(g)+B(g)Y(g)的动力学方程为-tc d d B=k B A 与B 的摩尔比为2∶1的混合气体通入400K 定容容器中,起始总压力为3.04kPa ,50s 后,总压力变为2.03kPa ,试求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k B 及k A 。
习题5已知反应2HI →I 2+H 2,在508℃下,HI 的初始压力为10132.5Pa 时,半衰期为135min ;而当HI 的初始压力为101325Pa 时,半衰期为13.5min 。
试证明该反应为二级,并求出反应速率系数(以dm 3·mol -1·s -1及以Pa -1·s -1表示)。
习题6某有机化合物A ,在酸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
在50℃,pH=5和pH =4的溶液中进行时,半衰期分别为138.6min 和13.86min ,且均与c A,0无关,设反β]H [d d A A A )(+=-c c k tc a(i)试验证:α=1,β=1 (ii)求50℃时的k A(iii)求在50℃,pH=3的溶液中,A 水解75%需要多少时间?习题7在定温定容下测得气相反应的速率方程为:A p A 720K 时,当反应物初始压力p A,0=1333Pa ,p B,0=3999Pa 时测出得用总压力表示的初始反应速率为-t=0=200Pa -1·min -1。
江南大学1990-2009年生物化学历年真题部分问答题答案

1、五只试剂瓶中分别装的是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溶液,试用最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
答:依次使用下列化学试剂进行鉴定2、某一已纯化的蛋白无SDS的凝胶电泳图如下所示,两种情况下的电极槽缓冲液都为8.2 从下面两副图给出的信息,有关纯化蛋白的结构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该蛋白的PI是大于还是小于?答: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时主要是根据各组分的pI的差别。
图(a)的结果只呈现单一的带,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表明该蛋白质是纯净的。
由于SDS是一种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去垢剂,并且具有长长的疏水性碳氢链。
它的这种性质不仅使寡聚蛋白质的亚基拆离,而且还能拆开肽链的折叠结构,并且沿伸展的肽链吸附在上面。
这样,吸附在肽链上的带负电荷的SDS分子使肽链带净负电荷,并且吸附的SDS量与肽链的大小成正比。
结果是,不同大小的肽链将含有相同或几乎相同的q/r值。
由于聚丙烯酰胺凝胶基质具有筛分效应,所以,分子较小的肽链将比较大的、但具有相同的q/r值的肽链迁移得更快。
若蛋白质是由单一肽链或共价交联的几条肽链构成(在不含β-巯基乙醇的情况下),那么在用SDS处理后进行SDS-PAGE,其结果仍是单一的一条带。
若蛋白质是由几条肽链非共价结合在一起,在用SDS处理后进行SDS-PAGE,则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仍是一条带,但其位置发生了变化(迁移得更快),表明此蛋白质是由几条相同的肽链构成,另一种可能出现几条带,则可以认为该蛋白质是由大小不同的几条肽链构成。
图(b)的结果表明该蛋白质是由两种大小不同的肽链借非共健结合在一起的寡聚体蛋白质。
从图(b)的电泳结果我们可以断定该蛋白质的等电点低于。
3、含有以下四种蛋白质混合物:A,分子量12000,pI=10;B,分子量62000 ,pI=3;C,分子量28000,pI=7;D,分子量9000,pI=5。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当它们(1)流过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时,用线性盐洗脱时。
理论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部分考试题及答案2[全文5篇]
![理论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部分考试题及答案2[全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6490a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5.png)
理论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部分考试题及答案2[全文5篇]第一篇:理论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部分考试题及答案 2理论化学化学反应动力学部分考试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属于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范畴的是(4)A、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B、从静态的角度出发研究过程的始态和终态;C、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求平衡转化率;D、温度对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1)A和B;(2)B和C;(3)C和D;(4)A和D;2、宏观反应动力学阶段中的主要成就(2)A、Arrhenius定理的提出;B、碰撞理论的建立;C、质量作用定理的建立;D、过渡态理论的建立;(1)A和B;(2)A和C;(3)B和C;(4)C和D;3、在开放反应体系中。
体系中欲测的物理量(如浓度)(1)(1)随空间而变化,但在某一位置处不随时间位置而变化;(2)不随空间位置而变化,但在某一位置处随时间而改变;(3)不随空间位置而变化,在某一位置处也不随时间而改变;(4)既随空间位置而变化,在某一位置处又随时间而改变;4、下列属于复杂反应特征的是(3)(1)反应速率方程复杂的反应;(2)化学计量方程复杂的反应;(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元反应构成;(4)以上都是;5、有关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反应级数只能为正整数;而反应分子数可以为非整数;(2)反应级数可以为非整数;而反应分子数只能为正整数;(3)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均只能为正整数;(4)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均可为非整数;6、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定义分别是(4)A、反应速率与各组元浓度的某种函数关系式,B、各组元浓度和反应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C、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某种函数关系式;D、各组元浓度和反应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1)(A)和(B);(2)(B)和(C);(3)(C)和(D);(4)(A)和(D);7、平行反应和连续反应的总包反应的速率分别取决于(3)A、反应速率常数最小的反应步骤和反应速率常数最大的反应步骤;B、反应速率常数最大的反应步骤和反应速率常数最小的反应步骤;C、反应活化能最小的反应步骤和反应活化能最大的反应步骤;D、反应活化能最大的反应步骤和反应活化能最小的反应步骤;(1)(A)和(B);(2)(A)和(C);(3)(B)和(C);(4)(B)和(D)8、有关直链和支链反应,下列描术中正确的是(3)(A)凡是反应前后自由价保持恒定的链反应称为直链反应;(B)凡是反应前后自由价发生变化的链反应称为直链反应;(C)凡是反应前后自由价减少的链反应称为支链反应;(D)凡是反应前后自由价增加的链反应称为支链反应;(1)(A)和(C);(2)(B)和(C);(3)(A)和(D);(4)(B)和(D);9、能完全由微观结构和运动形式来给出反应速率方程式的是(4)(1)质量作用定理;(2)Arrhenius定理;(3)碰撞理论;(4)过渡态理论;10、在液相反应中,通常下列哪些反应的速率取决于分子的扩散速率(2)A、溶液中自由基的复合反应;B、浓硫酸催化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D、在液相中反应活化大于40 kJ·mol-1的许多在机反应;(1)A和B;(2)A和C;(3)B和C;(4)B和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多相催化反应,反应物和产物的内外扩散为(物理)过程;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化学)吸附,表面(化学)反应以及产物的(脱附),属于(化学)过程.2、在液相反应中,惰性溶剂是指不直接参加(化学)反应,而仅给反应物分子提供(碰撞)背景及(物理)环境作用的那些溶剂。
江南大学-电化学题库 07-例题

267.195 10 4 S m 2 mol1
例7 已知25℃, PbSO4(s)的溶度积 Κ sp=
1 和2
1.60×108.
SO42-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70×104 Sm2 mol1
1 2+ Pb 2
和79.8×104S m2 mol1. 配制此溶液所用水的电导率为
例1 25℃时, 在某一电导池中放入 0.1 moldm3 KCl溶液
( = 0.0129 Scm1), 测得电阻为28.44Ω. 在同一电导池中
换入0.05 moldm3 NaOH溶液, 测得电阻为31.6Ω, 求 NaOH的电导率. 电导池常数
Kcel = R = 1.29 Sm1×28.44Ω = 36.7 m1
= (42.616 + 8.592-12.665) 103 S· m2· mol1 = 38.543 103 S· m2· mol1
3 NaOH溶液的电导率是 0.1 moldm 2.21S m1. 加入与 例9 的浓度也为 HCl 0.1/3mol dm3, 其电导率为 : 3 HCl溶液时 1 其等体积的 0.1 mol dm (1.70- 0.373 )S m = 1.33 S m1 , 电导率下降为0.56 S 3 HCl溶液后, 电导 m1. 再加入一份相同体积的 0.1 mol dm 1.33 2 1 4 2 1 Λ HC l S m mol 399 10 S m mol 1 m 1.70 S 0 率增加到 .m . 计算 : 3 1 10 3 (1)NaOH的摩尔电导率 ; (2)NaCl 的摩尔电导率 ; + - (4) Λm(H3 O) +Λm(OH ) = {(399122+221)104 }Sm2mol1 (3)HCl的摩尔电导率; 4 S m2 mol1 + - = 508 × 10 (4)H3 O和OH 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之和.
化学动力学习题

(D)一定小于 AB(g)生成的活化能
24、对均相可逆反应 A + B
D + G,-1CDCG (B)k1CACB≥k-1CDCG或k1CACB≤k-1CDCG均有可能 (C)只能有k1>k-1
k1 = CDCG (D)在反应的任一时刻, k−1 C ACB
六.计算题: ............................................................................................49 (一)题目 ..........................................................................................49 (二)1-14 题答案 .............................................................................60
(B)
光化反应产物的数量与被吸收的光能量成正比
(C)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吸收系数越大,透过溶液的光强度也越大
(完整版)江南大学化工原理习题

《化工原理》习题集第一章 流体传递过程基本方程2—1一搅拌槽中原盛有浓度为60%(质量%,下同)的盐水2000kg 。
今以2kg/s 的质量流率向槽中加入0。
25%的盐水,同时以1.2kg/s 的质量流率由槽中排出混合后的溶液。
设槽中溶液充分混合。
求槽中溶液浓度降至1%时所需要的时间。
(总质量衡算,分别按无化学反应和有化学反应考虑)2—2在下述情况下简化连续性方程,并指出简化过程的依据。
(连续)(1)不可压缩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倾斜平板壁面作二维稳态流动;(2)不可压缩流体在水平园管中作轴对称的稳态流动(进口段与充分发展); (3)不可压缩流体作球心对称的稳态流动;(4)不可压缩流体在两水平的平行平板间的稳态流动。
2—3下述不可压缩流体的运动可否存在.(连续)(1)u =x i +y j +z k ;(2)u =yzt i +xzt j +xyt k ;(3)u x =2x 2+y ,u y =2y 2+z ,u z =—4(x+y )z+xy ; (4)u x =—2x ,u y =x+z,u z =2(x+y)。
2-4一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x 方向的速度分量是u x =ax 2+by ,z 方向的速度分量为零,求y 方向的速度分量u y ,其中a 与b 为常数。
已知y=0时u y =0。
(连续)2—5加速度向量可表为D u /D t ,试写出直角坐标系中加速度分量的表达式,并指出何者为局部加速度项,何者为对流加速度项。
(随体)2-6已知成都和拉萨两地的平均大气压强分别为0。
095MPa 和0。
062MPa 。
现有一设备需保持设备内绝对压强为3。
0kPa.问这一设备若置于成都和拉萨两地,表上读数分别应为多少?2-7用如附图所示的U 型管压差计测定反应器内气体在A 点处的压强以及通过催化剂层的压强降。
在某气速下测得R 1为750mmH 2O ,R 2为80mmH 2g,R 3为40mmH 2O ,试求上述值.2-8如附图所示,倾斜微压差计由直径为D 的贮液器和直径为d 的倾斜管组成。
大学物理(2)_江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大学物理(2)_江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答案:2.答案:答案:4.图示为一平面机械波在t时刻的波形曲线。
若此时A点处媒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在增大,则()答案: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5.答案:6.在某介质中,波源做简谐运动,产生平面简谐波,则( )答案:振动的周期与波动的周期一样7.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最大位置到平衡位置的过程中( )答案:它从相邻的一段媒质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加8.答案:9.用白光光源进行双缝实验,若用一个纯红色的滤光片遮住一条缝,用一个纯蓝色的滤光片遮住另一条缝,则()答案:不产生干涉条纹10.在真空中波长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的透明介质中从A沿某路径传播到B,若AB两点相位差为,则此路径AB的光程为()答案:11.一束波长为的单色光由空气垂直入射到折射率为n的透明薄膜上,透明薄膜放在空气中,要使反射光得到干涉加强,则薄膜的最小厚度为()答案:12.两个直径相差甚微的圆柱体夹在两块平板玻璃板之间构成空气劈尖,如图所示,单色光垂直照射,可看到等厚干涉条纹。
如将两个圆柱体之间的距离L 拉大,则L范围内的干涉条纹( )答案:数目不变,间距变大13.若衍射光栅可以准确测定一单色可见光的波长,在下列各种光栅常数的光栅中选用哪一种最好?()答案:14.在夫琅禾费的单缝衍射实验中,对于给定的入射单色光,当缝宽度略微变大时,除中央亮纹的中心位置不变外,各级衍射条纹将()答案:对应的衍射角变小15.用每毫米刻有400条刻痕的光栅,观察的钠光谱线。
则当平行光线垂直入射光栅时,能看到的光栅衍射条纹最高级数是()答案:416.两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一束自然光垂直入射其上时没有光线通过。
当其中一偏振片慢慢转动180°时透射光强度发生的变化为()答案:光强先增加,后又减小至零17.自然光从空气连续射入介质A和B。
光的入射角为60°时,得到的所有反射光都是完全偏振光,且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由此可知,介质A和B的折射率之比为( )答案:18.一束光是自然光和线偏振光的混合光,让其垂直通过一偏振片。
江南大学高分子化学习题习题综合

判断1.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是:数均分子量>质均分子量>粘均分子量。
2.逐步聚合在反应初期即可达到很高的产率。
3.同种线性缩聚物受热时的链交换反应将使分子量分布变宽.4.缩聚反应达到凝胶点时,就不能再进行交联反应了.5.PMMA是聚酯类聚合物。
6.异戊二烯只能进行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7.三取代或四取代的乙烯一般不能聚合,故四氟乙烯很难聚合。
8.自由基激活性越强,单体活性越弱9.偶氮二异丁腈(AIBN)是油溶性的引发剂,它分解后形成的异丁腈自由基是碳自由基,缺乏脱氢能力,因此不能作接枝聚合的引发剂。
10.自由基聚合中,低温聚合有利于偶合终止11.理想共聚即指理想恒比工具12.本体聚合在本体内进行,提高反应速率的因素将使分子量降低。
13.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珠状聚合属于悬浮聚合.14.乳液聚合中常用的乳化剂属于阴离子型,其作用是使单体乳化成小液滴并形成胶束,提供引发和聚合的场所。
15.凡是PKa值比单体小的化合物都能终止阴离子聚合 .16.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机理相同。
17.自由基聚合和阴离子聚合的动力学特征可以看出,自由基聚合速率应该比阴离子聚合速率快。
18.过氧化氢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取代成为氢过氧化物,两个氢原子被取代则为过氧化物。
19.环的开环能力可用环张力来作初步判断。
20.关于开环聚合:一般键的变形程度愈大,换的张力能和聚合热愈大,则环的稳定性愈好,不易开环聚合。
21.热降解是聚合物降解最普遍的原因。
22.评价聚合物热稳定性的指标是半寿命温度Tn答案1.错2.错3.错4.错5.错6.错7.错8.对9.对 10.对11.错 12.对 13对 14.对 15.对 16.错 17.错 18对 19对 20 错21 错 22 对填空1、聚合物的结构单元 ,复合单元 .2、高分子化合物(又称聚合物)其分子量一般在多大范围内___。
3、聚合物按大分子主链的化学组成可分___、___ 、____ 和____。
江南大学酶工程复习题

1.酶的改性:通过各种方法改进酶的催化特性的技术过程,主要包括酶分子修饰,酶固定化,酶非水相催化和酶定向进化等。
2.比活力:酶纯度的一个指标,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质量(mg)蛋白质或RNA所具有的酶活力单位数。
3.酶活力单位:在特定条件下(温度可采用25度,pH等条件均采用最合适条件),每1min催化1umol的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力单位,这个单位称为国际单位IU。
卡特(kat):在特定条件下,每秒催化1mol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酶量定义为1卡特(kat)1kat=1mol/s=60mol/min=60*10^6umol/min=6*10^7 IU4.转换数:又称摩尔催化活性,是指每个酶分子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的分子数。
即每摩尔酶每分钟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摩尔数,是酶催化效率的一个指标。
通常用每微摩尔的酶活力单位数表示/min。
5.组成型酶:有些酶在细胞中含量比较恒定,环境因素对这些酶的合成速率影响不大,这类酶称为组成型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糖酵解途径的各种酶等。
6.适应型酶(调节型酶):有些酶在细胞中含量变化很大,其合成速率明显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类酶称为适应性酶,如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
7.诱导作用:加入某些物质使酶的生物合成开始或加速进行的现象,称为酶生物合成的诱导作用,简称为诱导作用。
8.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是指某些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和其他容易利用的碳源等)经过分解代谢产生的物质阻遏某些酶(主要是诱导酶)生物合成的现象。
原理是是葡萄糖等分解放出能量,ATP增高,AMP降低,cAMP-CAP复合物浓度随之降低,从而cAMP-CAP 无法与启动基因有效结合,RNA聚合酶也无法结合。
其实质是cAMP通过启动基因对酶生物合成进行调节控制。
9.培养基:指人工配制的用于细胞培养和发酵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混合物。
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等。
根据不同细胞和用途,确定各种组分的种类和含量,并调节pH,以满足细胞生长繁殖和新陈代谢的需要。
江南大学生物化学习题集

(四) 是非判断题1.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都产生蓝紫色化合物。
( )2.因为羧基碳和亚氨基氮之间的部分双键性质,所以肽键不能自由旋转。
( )3.所有的蛋白质都有酶活性。
( )4.α-碳和羧基碳之间的键不能自由旋转。
( )5.多数氨基酸有D-和L-两种不同构型,而构型的改变涉及共价键的破裂。
6.所有氨基酸都具有旋光性。
( )7.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是必需氨基酸。
( )8.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构象。
( )9.一氨基一羧基氨基酸的pI为中性,因为-COOH和-NH2的解离度相同。
( )10.蛋白质的变性是蛋白质立体结构的破坏,因此涉及肽键的断裂。
( )11.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但并不都具有四级结构。
( )12.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都是氧的载体,前者是一个典型的变构蛋白,在与氧结合过程中呈现变构效应,而后者却不是。
( )13.用FDNB法和Edman降解法测定蛋白质多肽链N-端氨基酸的原理是相同的。
14.并非所有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上都有一个自由羧基和一个自由氨基。
( ) 15.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它的酸碱性质主要取决于肽链上可解离的R基团。
( )16.在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分子中,每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是一个亚基。
( )17.所有的肽和蛋白质都能和硫酸铜的碱性溶液发生双缩尿反应。
( )18.一个蛋白质分子中有两个半胱氨酸存在时,它们之间可以形成两个二硫键。
( )19.盐析法可使蛋白质沉淀,但不引起变性,所以盐析法常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制备。
( ) 20.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就是它的三级结构。
( )21.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最重要的作用力是氢键。
( )22.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它的每个亚基单独存在时仍能保存蛋白质原有的生物活性。
( ) 23.变性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是由于中和了蛋白质分子表面的电荷及破坏了外层的水膜所引起的。
( )24.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稳定性是靠链内氢键维持的,肽链上每个肽键都参与氢键的形成。
反应动力学 习题及答案

反应动力学 习题一、判断题:1、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反应的热效应。
.........................( )2、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任何化学反应...............................................( )3、反应速率常数取决于反应温度,与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 )二、选择题:1.若 反 应:A + B → C 对 A 和 B 来 说 都 是 一 级 的, 下 列 叙 述 中正 确 的 是....( )。
(A) 此 反 应 为 一 级 反 应;(B) 两 种 反 应 物 中, 当 其 中 任 一 种 的 浓 度 增 大 2 倍, 都 将 使 反 应 速 率 增 大 2 倍;(C) 两 种 反 应 物 的 浓 度 同 时 减 半, 则 反 应 速 率 也 将 减 半;(D) 该 反 应 速 率 系数 的 单 位 为 s -1。
2. 反 应 A + B → 3D 的 E a ( 正 ) = m kJ·mol -1,E a ( 逆 ) = n kJ·mol -1, 则 反 应 的△r H m = ............ ( )。
(A) (m -n ) kJ·mol -1; (B) (n -m ) kJ·mol -1; (C) (m -3n ) kJ·mol -1; (D) (3n -m ) kJ·mol -1。
3. 下 列 关 于 催 化 剂 的 叙 述 中, 错 误 的 是................................................( )。
(A) 在 几 个 反 应 中, 某 催 化 剂 可 选 择 地 加 快 其 中 某 一 反 应 的 反 应 速 率;(B) 催 化 剂 使 正、 逆 反 应 速 率 增 大 的 倍 数 相 同;(C) 催 化 剂 不 能 改 变 反 应 的 始 态 和 终 态;(D) 催 化 剂 可 改 变 某 一 反 应 的 正 向 与 逆 向 的 反 应 速 率 之 比。
动力学练习题及答案

1.速率方程:速率方程不浮上固体及水的浓度;气体反应物可用分压代替浓度;k-速率常数质量作用定律:对于基元反应:mA+nB→C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反应物的本性;外因:(1)浓度/分压升高,单位体积分子数增多,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增多;(2)催化剂,可降低活化能(3)温度升高,一方面使分子能量普遍升高;另一方面还可以使碰撞次数增多,有效碰撞增多.3. 封闭体系、恒温恒压、只做体积功时,自发反应总是朝着Gibbs自由能减小方向举行,至△rGm=0达平衡,体系自由能降至最小值△rGm<0 正向自发反应;△rGm>0逆向自发反应△G=△H-T△S例一:有基元反应,A+B=C ,下列讲述准确的是( )A. 此反应为一级反应B. 两种反应物中,无论哪一种的浓度增强一倍,都将使反应速度增强一倍C. 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减半,则反应速度也将减半D. 两种反应物的浓度同时增大一倍,则反应速度增大两倍例二:对于反应速度常数k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 速度常数值随反应物浓度增大而增大;B. 每个反应惟独一个速度常数;C. 速度常数的大小与浓度有关;D. 速度常数随温度而变化;例三:某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自发举行,此反应需满意的条件是:(A )∆H<0, ∆S>0; (B )∆H>0, ∆S<0;(C )∆H>0, ∆S>0; (D )∆H<0, ∆S<0例四: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下列各组中关系准确的是:ΘΘΘΘm m ΘΘΘΘm m (A) ΔrG >0, K <1; (B) ΔrG >0, K <1;(C) ΔrG <0, K =1; (D) ΔrG <0, K <1;例一:答案B 利用基元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求解例二:答案D 速率常数与温度、活化能、指前因子A有关例三:答案A ∆G=∆H-T∆S<0 能自发举行例四:答案A。
江南大学 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

二OO八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试题(*请考生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试题纸上答题无效)一、填空(40分,每空1分)1. 在体型缩聚反应中,当反应达到某一时刻时,体系的粘度出现突然增大现象,其本质是因为开始生成了,在此刻的反应程度叫。
2. 逐步聚合方法一般有三种、和。
3. 涤纶的分子式是,重复单元是结构单元是。
4. 在连锁聚合反应中,偶氮二异丁氰是进行聚合的引发剂,路易斯酸是进行聚合的引发剂,碱金属及其有机化合物是聚合的引发剂。
5. 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能明显减缓聚合反应速度的物质称为,能停止聚合反应进行曲的物质称为,能改变聚合物分子量,但对反应速度没有影响的称为。
6.竞聚率r1定义为,它表示了,当r1>1时,表示,r1<1时,表示。
7. Ziegler-Natta催化剂至少由两组份组成,即和构成;经典的乙烯聚合的催化剂是和经典的丙烯聚合的催化剂是和8. 根据官能度体系的不同,可以区分出缩合反应、线型缩聚和体型缩聚。
(官能度)体系则导致缩合反应;导致线型缩聚;体系则导致体型缩聚。
9. 二元共聚物探险单体结构单元的排列,可有、和四种共聚物。
10.自由基聚合根据其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聚合反应过程分为、11.自由基聚合中,欲降低聚合物分子量可选择引发剂浓度,添加等方法。
12.由一种单体形成的聚合物称为合物称为。
第 1 页共 2 页二、简单介绍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两个引发剂副反应(10分)三、结合下面两图,简单阐述连锁聚合反应与逐步聚合反应的区别.(10分)单体转化率产物平均聚合度四、比较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的动力学特点。
(10分)五、试分析四种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的特征(12分)六、在醋酸乙烯单体中混有少量的醋酸烯丙酯,对自由基聚合反应有何影响(8分)七、为什么在缩聚反应中不用转化率而用反应程度来描述反应过程。
(10分)八、用亚麻仁油酸(单官能度羧酸)、邻苯二甲酸、甘油(三官能度醇)、1,2-丙二醇缩聚制成醇酸树脂,其原料的摩尔比为1.0:1.8:1.0:0.6,试计算:该体系的平均官能度及能否形成凝胶;(15分)九、苯乙烯在60℃,用AIBN引发聚合,测得Rp=0.255╳10-4mol/L S,Xn =2460,如果不考虑向单体链转移,试求:(1)动力学链长ν(偶合终止)(2)引发速率Ri(3)AIBN在60℃下的t1/2=16.6hr,f=0.8,理论上需要多少 AIBN(20分)十、在苯乙烯(M1)和丙烯腈(M2)的共聚反应(rl =0.41、r2=0.04)中,如何制备组成均一的共聚物?(15分)图中虚线曲线--连锁聚合反应实线曲线—逐步聚合反应第 2 页共 2 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g
dc A s
lg
lg
c 再以 对t / s作图. [NOCl]
t /s moldm-3/ [NOCl]
90 moldm-3/ [NOCl]
0 50.00
200 62.89
300 69.44
500 82.64
slope 69.44 50.0 0.0648 300 0 k A 0.0648 dm 3 mol 1 s 1
2015-1-8
8
dpA 设反应级数为 , k A p A dt 采用等面积图解积分法求反应级数. 对上式求对数 pA dpA s kA lg lg lg dt Pa Pa [k ] pA dpA s 以 lg 对 lg 作图,由直线斜率求得 1.05 1, dt Pa Pa 故为一级反应. slope 2.84 3.30 1800 0 pA 3.2 4 以lg 对 t 作图,由直线斜率求得 2 . 556 10 Pa
r1 k 0.1 0.1 2 R r2 k 0.1 0.4 2 8 R
2015-1-8
(1) (2)
14
r3 k 0.2 0.4 2 16R r4 k 0.1 0.2 3 1.88R
(3) (4)
240 0.4880 1.953
330 0.5805 2.384
530 600 0.6900 0.7035 3.226 3.373
slope
3
1.7167 1 3.98 10 3 180 0
2
m 得 k [k ] 0.05 7.96 10 2 dm 3 mol1 s 1
12
p0/kPa 50.0 t1/2 /min 95 lg(t1/2 /min) 1.9777 lg(p0/kPa) 1.6990
2.4 2.3
45.4 102 2.0086 1.6570
38.4 32.4 140 176 2.1416 2.2455 1.5843 1.5105
26.9 224 2.3502 1.4298
dc A k A c A dt
cA kA [k ]
采用等面积图解积分法求反应级数. 对上式求对数
dt c c cA dc A s 对 lg 作图,由直线斜率求得 1.86 2, 以lg c dt c 故为二级反应.
2015-1-8 10
CH3NNCH3 C2H6 + N2 p0 0 0 p p0 - p p0-p
p(总)
p 2 p0 p(总) 当t 1000 s 时, p 2 p0 p(总) 2 21332 Pa 22732 Pa 19932 Pa
p
B
p 2( p0 p) 2 p0 p
2.2
2.1
slope (1 n) 2.362 1.995 1.425 1.675 1.468 得n 1 1.468 2.5 反应为2.5级 .
2.0
1.4
2015-1-8
1.5
1.6 lg(p0/kPa)
1.7
13
25 一定条件下, 反应 H2 + Br2 2HBr 符合速率方程的一般形式, 即 d[HB r] k[H 2 ] [B r2 ] [HB r] dt 在某温度下, 当[H2]=[Br2]=0.1moldm-3 及[HBr]=2moldm-3时, 反应速率为R, 其它不同浓度时的速率如下所示, 求反应级数, 和. [H2] / moldm-3 [Br2] / moldm-3 [HBr] / moldm-3 速率 0.1 0.1 2 R 0.1 0.4 2 8R 0.2 0.4 2 16R 0.1 0.2 3 1.88R
t=0 t=t
2A(g) p0 pA
A2 (g) 0 (p0-pA)/2 20665 0
6
由 p总 = pA + (p0-pA)/2 得 pA = 2 p总 - p0
t/s p总/Pa pA/Pa 105Pa/pA 0 41330 41330 2.420 100 34397 27464 3.641 200 31197 21064 4.747 400 27331 13332 7.501
对于一级气相反应
1 c 1 p 1 21332 k ln 0 ln 0 ln 6.788 105 s 1 t c t p 1000 s 19932
2
t 1 ln 2 / k 10211 s
2015-1-8
3
14 在OH-作用下, 硝基苯甲酸乙酯的水解 NO2C6H4COOC2H5 + OH- NO2C6H4COOH + C2H5OH 在15℃时水解分数x如下, 两反应物初始浓度为0.05 moldm-3 t/s 120 180 240 330 530 600 x 0.3295 0.4175 0.4880 0.5805 0.6900 0.7035 计算此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 NO2C6H4COOC2H5 + OH- NO2C6H4COOH + C2H5OH t=0 c0 c0 0 0 t=t c0(1-x) c0(1-x) c0 x c0 x
2015-1-8 1
-0.1
slope
0.6260 0.0023 3.45 10 3 180 0
得 k 3.45 103 min1
-0.4
t 1 ln 2 / k 198.6 min
2
-0.7 0
50
100 t/min
150
200
H2O的浓度比较大, 在反应过程中可以看作常数, 故为一级反应.
t 0.95
2015-1-8
1 1 1 1 ln ln 858min 3 1 k 1 x 3.45 10 min 1 0.95
2
7 反应 CH3NNCH3(g) C2H6(g) + N2(g) 为一级反应, 287℃时, 一密闭器中CH3NNCH3(偶氮甲烷)原来的 压力为21332Pa, 1000s后总压为22732Pa, 求k及t1/2. t=0 t=t
1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t/s
2015-1-8
5
15 某气相反应 2A A2 为二级反应, 在恒温恒容下的总压数据如下, 求kA. t/s 0 100 200 400 p总/Pa 41330 34397 31197 27331 20665
对题给二级气相反应 1 k t 1 A pA p0
k A 2.303 ( 2.556 10 4 ) s 1 5.9 10 4 s 1 .
3.0
本题反应为简单一级反应, 也可直接用试差法求解 (设为一级反应).
2015-1-8
2.8
0
500
1000 t/s
1500
9
2000
21 反应 2NOCl 2NO + Cl2 在200℃下的动力学数据如下: t/s 0 200 300 500 [NOCl]/ moldm-3 0.0200 0.0159 0.0144 0.0121 反应开始只含有NOCl, 并认为反应能进行到底, 求反应级数和速 率常数. 设反应级数为 ,
对于一级反应 ln(c /[c]) kt ln(c0 /[c])
c c0 y
t / min 0 30 60 90 130 180 c /moldm-3 1.0023 0.9022 0.8077 0.7253 0.6297 0.5346 ln(c/[c]) 0.0023 -0.1029 -0.2136 -0.3212 -0.4625 -0.6260
式( 2) / 式(1)可得 式( 3) / 式( 2)可得
4 8 1.5 2 2 1
式(4) / 式(1)可得 2 1.5 1.88 已知 1.5 lg1.88 1.5 lg2 1.007 1 lg1.5
2015-1-8
n 1 1 n 2 1 Bp 0 n 1 k ( n 1)c0
和 [NO]0 = [H2] 0 = n(NO)0 /V= p0 / 2RT
得 t 12
2015-1-8
( 2 RT ) n 1 ( 2 n 1 1) 式中常数 B k ( n 1) t 12 p0 取对数得 lg (1 n) lg lg B min kPa [ B]
2015-1-8
16
( 2)
1
1 1 1 1 kcA,0 1 1 t 1 1 x1 t 1 x 2 2 (1 x 2 ) 1 / 7 0.1429 14.29%
4 25℃时, 蔗糖转化反应 C12H22O11(蔗糖) + H2O C6H12O6 (葡萄糖) + C6H12O6(果糖) 在不同时间下蔗糖转化量如下: (蔗糖初浓度为1.0023moldm-3 ) t / min 0 30 60 90 130 180 y/moldm-3 0 0.1001 0.1946 0.2770 0.3726 0.4676 试用作图法证明此反应为一级反应, 并求算速率常数及半衰期. 化学计量式中有水, 而反应却是一级反应, 是何缘故?1kg蔗糖转 化95%需时若干?
1 1 1 1 二级反应 kt c c0 c0 (1 x ) c0 1 c0 kt 1 1 x
以1/(1-x)对 t/s作图, 应得一条直线, 由直线斜率可求得 k.
2015-1-8 4
t/s 120 x 0.3295 1/(1-x) 1.491
180 0.4175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