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资料--总结政治、经济、文化史
人大附中学生总结 中国古代史背书资料
原始社会农业刀耕火种石器时代北粟南稻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冶铜技术手工业原始的布氏族部落夏商周政治经济1、夏朝和商朝禹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好占卜,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政治活动夏商意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2、西周分封制周武王把土地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同姓亲王为分封主体,居于战略要地或富庶之处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权力: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义务:随从作战,镇守疆土,朝觐述职,交纳贡赋影响:拓展了统治区域,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于严密。
加强了周天子对周边地区的控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了对周天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西周后期,周王室日趋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特点:与分封互为表里,具有政治性质实质:用血缘关系将政治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手段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目的:解决贵族内部在权力、财产、财产上的继承问题,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结果: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礼乐制度:为了维护分封宗法制所制定的一套日常规范。
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4、农业生产工具:主要工具为木质的耒耜和石锄、石犁,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开沟排水,除草培土,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利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种类丰富5、手工业冶炼: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制瓷业:商朝出现原始瓷器纺织业:商朝已有织机,能纺织多种丝织品,西周时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商业:商周时期,国家曾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商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春秋战国政治1、春秋时期政治形势周天子权力衰微,大权旁落;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混战2、战国时期政治形势争霸战争向兼并战争的转变各国纷纷展开变法,富国强兵:发展农业,法治,土地私有3、商鞅变法措施:增强经济实力,以农求富·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促进土地私有(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加强集权·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禁止私斗·废除世卿世禄制,贵族没有军功者剥夺贵族身份·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普遍县制·加强思想控制,焚烧诗书·强制分户4、秦统一的基础商鞅变法实现富国强兵,秦国实力强大各国的局部统一分封宗法制度的破坏与郡县制的普遍实行秦国通过商鞅变法、重农抑商与修建水利工程,经济实力强大社会经济发展大一统的主流文化观念百姓们渴望统一春秋战国经济1、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度确立:井田制遭到破坏改革赋税制度,相地二衰征,初税亩2、农业铁器牛耕的出现与逐渐推广耕作方法:垄作法水利工程的发展:都江堰,郑国渠等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确立抑制土地兼并确保赋役与征税3、小农经济特点:男耕女织,一家一户,精耕细作,自给自足;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评价: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十分脆弱农民需要承担沉重的徭役,每遇灾荒瘟疫,大多数农民会陷于贫困,失去土地或破产流亡4、土地兼并问题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造成社会两极分化,引起社会动荡措施:历朝历代都采取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5、手工业官营手工业为主,以纺织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是民营手工业的代表,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一些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6、商业和重农抑商的政策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
中国古代制度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制度归纳总结中国古代制度是中国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制度进行归纳总结,从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制度1. 皇权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皇权为核心,皇帝是最高统治者。
皇帝制度建立了中国皇权专制的统治模式,统治者通过神权和家族血统来巩固其地位。
2. 封建制度:古代中国封建制度强调君主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封建王朝通过封授土地,以及设立官员系统来巩固统治。
3. 官僚制度:中国古代建立了庞大的官僚体系,官员从县级到王朝级别,严格按照官阶和文化程度划分。
4. 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重要的一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使人的才能决定了其地位和身份,有利于社会流动性。
5. 中央集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以中央集权为特点,各地政权由中央任命的官员来管理。
二、社会制度1. 家族制度:中国古代建立了严格的家族制度,家族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血缘关系和家族法规定了个人的权益和义务。
2. 社会等级制度:中国古代社会以等级制度为基础,根据血缘、地位和财富等因素划分人的社会地位,分为贵族、士人、农民和奴隶等不同等级。
3. 社会法律制度:中国古代建立了多种法律制度,如律令制度、官府刑罚、家族法规等,对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进行管理。
三、经济制度1. 封建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经济制度以封建制度为主,统治者将土地分封给贵族和军事家族,农民依附于土地并服役。
2. 均田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中国采取了均田制度,平均分配土地给农民,增加平民的社会地位。
3. 农业经济:中国古代经济以农业为主,农民是社会经济的基础,生产力低下但稳定发展。
四、文化制度1. 礼制:中国古代建立了严格的礼制,通过礼仪的约束来规范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秩序和稳定。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古代中国的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家庭和睦以及社会秩序的维护。
3. 文人墨客:中国古代文化重视文化人士,崇尚士族文化,文人墨客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高一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的确立与发展- 宗法制的特点及其影响- 分封制的实施与作用2.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的确立- 三公九卿制的设置与职能- 郡县制的推行及其意义3. 汉朝的政治制度-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皇权与宦官、外戚的斗争- 推恩令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与运作- 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唐朝的盛世及其政治特点5. 宋元明清的政治制度- 宋朝的变法与政治改革- 元朝的民族政策与政治结构- 明清两朝的皇权加强与中央集权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农业经济的发展- 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 土地制度的演变- 农业与手工业的关系2. 商业经济的兴起- 古代的货币与贸易-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限制3. 社会结构与阶层- 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 宗族与家族的社会作用- 社会流动性的限制与机会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1. 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孔子与儒家思想的核心- 儒家经典的编纂与影响- 儒家文化在政治与社会中的作用2. 道家与法家思想- 老子与庄子的哲学思想- 法家思想与秦朝的法制3. 科技发明与创新- 四大发明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古代天文学与数学的发展- 医学与药物学的成就四、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与人物1. 重大历史事件- 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 秦朝的统一六国- 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2. 重要历史人物- 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功过- 唐太宗与武则天的政治智慧- 宋太祖与明太祖的开国功绩五、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社会矛盾与历史进程的关系2. 历史研究的方法-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分析-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探讨3. 历史教育的意义- 历史知识的传承与普及- 历史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培养以上是对高一必修一历史课程的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历史思维方法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征,学历史必备)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含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特征,学历史必备)先秦时期(王制时代/青铜时代)★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商(公元前1600—到公元前1046)★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政治:分封制与宗法制(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济:刀耕火种,青铜器(作为权力、礼制的象征)。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出现牛耕、铁器, 私田出现,井田制开始瓦解;公元前594鲁国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
春秋后期:孔子仁,老子道。
封建社会(战国至1840年/铁器时代)★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政治:商鞅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经济:铁犁牛耕(传统耕作方式);(秦)李冰-都江堰,郑国-郑国渠,垄作法。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土地私有制确立;出现土地兼并。
科技文化:百家争鸣;《诗经》楚辞《风骚》;出现火药、“司南”。
★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政治: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经济: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民间手工业发展;重农抑商政策,商业艰难发展。
文化:统一文字(小篆);统一货币;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政治:内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西汉时井渠法传入西域;牛耕普及全国,铁农具数量增加;货币官铸、盐铁专卖、加重工商税收、抑制富商大贾。
文化:太学;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纸质地图;汉赋;秦汉绘画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典雅(类似印象画派)。
对外关系: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
★东汉(25年—220年)经济:出现一人一牛耕作方法;冶铁技术提高:煤为原料、水力鼓风;实行盐铁征税制,允许民间经营盐铁,笼络豪强地主;“市”有固定区域(时间、空间限制)。
文化科技: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楷书始于东汉;河南洛阳《夫妇宴饮图》充满生活气息。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6篇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范文6篇篇1一、古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1. 夏商周时期:- 夏商周断代工程:通过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多学科手段,对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确定了夏、商、周三个时期的分界点和重大历史事件。
- 西周分封制:周王室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其封地内享有较高的自治权,形成了一个以周王室为核心的分封制国家。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如商鞅变法、吴起变法等,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2.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 汉武帝时期:推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曹魏、蜀汉、吴国三分天下,最终晋朝统一。
- 南北朝对峙:南朝和北朝分别以建康和洛阳为都城,进行了长期的对抗。
4.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实现了南北统一。
- 唐朝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5. 宋元时期:- 宋朝建立:赵匡胤建立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 元朝统一:蒙古族建立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统一了中国。
6. 明清时期:- 明朝建立:朱元璋建立明朝,推行海禁政策,加强了海防。
- 清朝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国家繁荣昌盛、文化繁荣。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夏商周时期:- 青铜器时代:青铜器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 井田制:以井为单位划分土地,实行集体耕作的方式。
2. 秦汉时期:- 铁器时代: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成为主要的生产工具。
- 小农经济:个体小农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当时的主要经济形式。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十六国时期:各政权纷争不断,经济受到一定破坏。
- 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南方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快;北方战乱频繁,经济相对落后。
4. 隋唐时期:- 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中国古代史—秦汉的政治经济文化
【合作探究】:面对汉丞相位高权重,汉朝皇 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何在? (1)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 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 大事,以削弱相权。(设“中朝”,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原来的三公九卿成为执行机构“外 朝”。) (2)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3、选官用官制度
(一)、秦的统一
1、灭六国实现统一
韩赵魏楚燕齐
2、巩固统一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内容: 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②特点: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 平岭南,开灵渠,设三郡;击匈奴,收 河套,修长城和“直道”;西南夷,开 “五尺道” “焚书坑儒”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述 (1)含义: 包括专制主义(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组织形式) 两个概念。 ◆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皇位终身制,世袭制, 个人专断独裁。 ◆ 中央集权: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集中于 中央,地方没有独立性,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血缘关系 奴隶社会
官员产生及 世袭、封地 权利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 直属中央 方独立性 职责范围 趋势: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 统治权 行政管理权 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 历史作用 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强和国家的统一 性质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8、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积极影响:(前期为主) 1、政治:有利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经济上: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效组织) 民族上: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巩固、发展。
(例如秦朝: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开创性、 深远)
高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点
高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点高中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历时约400年。
这一时期有着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时期。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知识点。
政治政治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内容,这个时期经历了众多国家的兴起和灭亡。
在春秋时期,周王室已经失去了它的权力,被各个诸侯国所代替。
而在战国时期,七大强国分别为齐、楚、韩、魏、秦、赵、燕,一直斗争了近300年,期间发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政治变革。
其中,周朝灭亡,逐渐被各诸侯国所代替,开始出现了分裂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势力的变化也十分明显。
齐国和秦国逐渐崛起,成为了时代的强国。
而晋国和楚国则逐渐式微。
在政治制度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是诸侯国制。
各国都是以君主(也称为国君、霸君、诸侯)为中心,辅以政治助手(宰相、太守),通过外交和战争来扩大自己的版图,实现统一和控制。
经济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工商业和社会分工也逐渐加深。
这一时期的经济成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农业方面,春秋时期是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高峰期,同时也是农业工具的改进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的时期。
而在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水平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峰。
主要耕作的作物有小麦、稻、黍、粟、豆和蔬菜等。
此外,还养了猪、牛、羊等家畜,生产出了大量农产品,保障了当时的国内需求和出口。
手工业方面,主要以制陶、织布、制作青铜器等为主。
特别是青铜器的制作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成为世界上最高水平的世界铜器制作技术之一。
商业方面,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商业发展的起始阶段。
人们以货物交换为主,逐渐形成了往来的方式。
但这一时期的商业还比较原始,没有出现以货币作为交换的手段。
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多姿多彩,这一时期的文化特色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史要点整理
中国古代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一、夏商与西周的政治制度1、夏朝:王位世袭制2、商朝:内外服制、甲骨文(占卜)——最能反映商朝的社会生活3、西周: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礼乐制度。
目的:拱卫周王室的统治分封制:对象:同姓亲族、功臣、姻亲、前代帝王的后代封国:齐鲁燕卫晋宋权利:周王将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口分封给诸侯王义务:①服从周王的政令②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③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作用:①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②使西周成为当时的强国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周王室通过分封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缺点: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容易造成分裂割据的局面。
宗法制度: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大宗、小宗相对而言。
作用:①保障了贵族的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把国和家相结合,防止了内部的纠纷,强化了王权。
礼乐制度: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1、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一些诸侯进行争霸战争。
2、战国时期:诸侯间竞争激烈,各国进行政治和军事上的改革,秦通过商鞅变法强大起来。
3、秦朝:BC221年灭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封建制国家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①首创皇帝制度,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将国家的司法、立法、行政和军事等大全总揽于手。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依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
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军务御使大夫:副丞相,掌管律令,监察百官。
③地方:采纳李斯建议,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郡县两级长官均由皇帝任命。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
④制定秦律:轻罪重刑。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经典大全)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经典大全)1. 中国古代历史- 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秦朝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度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和文化成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和民族融合- 隋朝和唐朝的政治制度、统一和繁荣时期- 宋朝的开启封建社会和科技文化进步-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统治特点- 明朝和清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封建社会特征2. 世界古代文明- 埃及文明的兴起、政治组织和建筑成就- 阿克巴玛王国的政治组织、农业、手工业和贸易发展- 希腊城邦的政治制度、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成就- 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和军事征服- 公元前221年前后世界历史的巅峰时期- 罗马封建社会的兴起和腓特烈二世的政治改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 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和殖民地体系的建立3. 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印度独立运动和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法国大革命的社会动荡和民主思潮的传播-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 世界经济危机和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和意识形态对立- 当代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4. 文化与思想- 中国古代文化、哲学思想和科技发展-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潮-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思潮和艺术成就- 现代科学思想的兴起和人类自然科学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渊源及其特点- 西方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当代思想流派和文化现象的多样性5. 地理知识- 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 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世界经济地理和资源分布状况-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经济连接性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的进步对地理空间的影响以上是初中历史知识点的简要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分类总结)
2.战乱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群
过程:1.灭掉东方六国
2.统一越族
3.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统治
4.夺取河套地区,修筑万里长城,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意义:1.划时代,结束分裂,开创统一局面
2.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基础
4.分封制瓦解,奴隶社会崩溃
战国
1.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战国七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3.变法:魏国,出国,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
4.兼并战争:齐魏交战有桂陵、马陵之战 公元前3世纪以后,秦国无敌于天下 秦赵长平之战,是当时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
秦朝
时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西汉统治达到鼎盛
东汉
时间:公元25年——公元220年
建立: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隋朝
581建立
统一原因:广大民众盼望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民族融合加快
意义:结束分裂,有力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
唐朝
618年建立——统一
贞观之治原因:吸取隋忘教训,强调“存百姓”
南宋:全国经济中心由北方移到南方
辽、西夏、金、元:农业的迅速发展
矿冶业占重要地位 丝织业有新的发展 棉纺织业在南宋时扩展到江南广大地区 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出现一些商业繁盛的城市和商业中心
明、清
引进国外高产作物玉米、甘薯 经济作物棉、茶
工具革新,技术提高,分工细,产量高,规模大
国内市场扩大,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出现,商品经济延伸农村
高中政治历史各朝代经济政治文化
高中政治历史各朝代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时期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高中政治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时间、分期公元前三世纪以前的世界夏、商、西周(前21世纪至前8世纪)春秋战国(前8至前3世纪)中国历史经济1、农业:原始农业发展,经历了火耕、耜耕,青铜农具等几个发展阶段;土地制度由氏族土地公有发展为奴隶制土地国有制(西周井田制最为典型)。
2、手工业:养蚕缫丝世界最早,商代出现斜纹提花织物;商周青铜冶铸繁荣,司母戊鼎最为著名;商朝发明原始瓷器。
3、商业: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1、农业: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战国得到确立;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以精耕细作、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出现。
2、手工业:春秋晚期出现钢剑,战国铁农具推广;丝织品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
3、商业:打破官府控制,涌现大商人,春秋末的范蠡被后世尊为商人祖师;商业发展促进城市繁荣,各主要诸侯国都城成为繁华商业城市。
政治1、夏朝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始创王位世袭制;商朝奴隶制中央、地方国家机构趋于完备。
2、西周创立宗法制,是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
3、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带有血缘宗族和神权色彩。
1、春秋前594年鲁国“初税亩”促进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运动持续数百年,秦国商鞅变法最为深刻,封建制度得以确立。
3、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和变法,改变了三代的中央和地方行政制度,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
文化1、思想:周礼是儒学的重要来源之一。
2、文艺:原始歌舞为后世戏曲起源;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有帛画和壁画;商代甲骨文表明汉字已具有完整的体系。
3、科学:中国为世界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国家。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系统的自然数数字。
1、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传统文化体系奠基;孔、孟、荀使儒家成蔚然大宗。
中国古代的历史时代
中国古代的历史时代中国古代的历史时代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那时候的中国已经开始形成了一系列的原始社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历史进入了一系列不同的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特征。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的历史时代进行描述和分析。
一、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历史的起始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人类开始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并出现了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定居生活方式。
新石器时代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和新石器时代晚期。
早期的新石器时代,人们主要使用石器和陶器作为器物和工具,发展出了一系列的农耕技术和手工业。
晚期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和铁器,并逐渐出现了城市的雏形。
二、夏、商、西周时代(约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77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夏朝的统治者以神权来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并且发展了一系列的礼制和政治制度。
夏朝之后,商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
商朝的社会制度成熟,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商朝还进行了广泛的外交和文化交流。
西周是商朝的继任者,西周王朝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并形成了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
三、春秋战国时代(约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这个时期的政治格局呈现出诸侯割据、争霸的状态。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众多的诸子百家学派和思想家。
这个时期也是冶铁技术迅速发展的阶段,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秦汉时代(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统一了中国的六国。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等制度,还修建了万里长城和兵马俑等著名建筑。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统治,实行了大赦,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汉朝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被誉为“两汉之始,至尊之高”。
成人高考中国古代史复习知识点
【导语】⽔滴⽯穿,绳锯⽊断。
备考也需要⼀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
为您提供成⼈⾼考中国古代史复习知识点,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
快来看看吧!【篇⼀】成⼈⾼考中国古代史复习知识点 ⼀、政治 (⼀)中央集权制度 1.秦朝开始确⽴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政治、经济、⽂化) 2.汉武帝的⼤⼀统: 3.唐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4.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集中军权、⾏政、司法和财权;科举制发展 5.元朝的⾏省制度 6.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中央到地⽅、明律、特务统治、⼋股取⼠ 7.清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议政王⼤⾂会议、军机处、* (⼆)政治制度 1.禅让制(原始社会)* 2.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启“家天下”) 3.分封制:(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 4.秦朝:郡县制度 5.两汉时期政治制度(“汉承秦制”) ⑴刺史制度:(监察制度)西汉武帝始⾃东汉⽌“刺史”“州牧” ⑵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武帝“推恩令”“附益之法” ⑶察举制(选官制度)⾃上⽽下推举⼈才;东汉形成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 6.唐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三省六部、科举、府兵、募兵) (三)改⾰及变法 1.春秋战国时期: ⑴齐国管仲“相地⽽衰征” ⑵鲁国“初税亩” ⑶魏国李悝楚国吴起和商鞅变法(秦国) 2.北周武帝的改⾰,后灭北齐,统⼀黄河流域 3.北魏孝⽂帝改⾰*P57(背景及影响) 4.五代后周周世宗改⾰增强了后周的实⼒,为后来结束割据局⾯奠定基础 5.“庆历新政”和王安⽯变法 (四)中国古代“治世” 1.西汉时期:“⽂景之治”* 2.东汉时期:“光武中兴”* 3.唐朝:“贞观之治”P70:“开元之治” (五)*及起义 1.“国⼈*”:-841年(西周平民和奴⾪的反抗,周厉王逃跑) 2.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楚问九⿍、卧薪尝胆、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3.陈胜、吴⼴⼤泽乡起义 4.“永嘉之乱”:311年,匈奴贵族与羯族联军攻陷洛阳,俘虏西晋怀帝 5.隋末农民战争:翟让、李密领导⽡岗军 6.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唐末农民战争(黄巢)*⾸次提出平均思想 7.北宋灭亡:“靖康之变”1127年 8.明初“靖难之役”;明末农民起义(王⼆、⾼迎祥、李⾃成、张献忠) 李⾃成提出“均⽥免粮” 9.清康熙年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之乱” (六)疆域 1.秦朝的疆域: 2.唐朝的疆域: 3.清朝的疆域:【篇⼆】成⼈⾼考中国古代史复习知识点 ⼆、经济 (⼀)经济制度及赋税制度: 1.井⽥制:(西周时期的⼟地国有制度) 2.由公⽥到私⽥:(齐国“相地⽽衰征”、鲁国“初税亩”) 3.西汉时期:编户齐民制度(⼈头税的开始) 4.隋朝沿⽤北魏以来的租调制,以庸代役的制度开始部分实⾏ 5.唐朝前期:租庸调制;唐朝后期:两税法 6.北宋王安⽯变法中的:⽅⽥均税法和募役法 7.明朝“⼀条鞭法”1581年张居正 8.康熙“更名⽥”:“滋⽣⼈丁,永不加赋” 9.雍正帝推⾏“摊丁⼊亩”征收“地丁银” (⼆)经济发展概况: 1.农业 ⑴农作物: ①商周时期:“五⾕” ②两汉时期:稻麦成为主要粮⾷作物 ③茶叶在唐代已经成为⽣活必需品,唐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④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稻良种占城稻 ⑤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国外引进⾼产农作物新品种⽟⽶和⽢薯 ⑥清代前期经济作物的种植⾯积扩⼤,形成了⼀些专业⽣产区域 ⑵⼯具: ①商周时期:⽊、⽯、⾻、蚌(少量青铜农具) ②春秋时期:铁农具出现;战国时期:铁农具使⽤范围扩⼤(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我国社会⽣产⼒的显著提⾼) ③两汉时期:铁农具使⽤⼴泛(西域和珠江流域) ④曹魏时,马钧改进了翻车,⽤于灌溉 ⑤唐朝时期:创制新的灌溉⼯具筒车;曲辕犁便于⽔⽥耕作 ⑥北宋时期:尖头犁铧、⼈⼒操作的踏犁 ⑶耕作技术: ①商周时期:粪肥、草⽊灰、绿肥 ②春秋战国时期:⽜犁耕并推⼴(农业技术农⽤动⼒的⼀次⾰命) ③两汉时期:耕犁装犁壁翻⼟碎⼟,早欧洲千年;西汉赵过发明播种耧车;⼆⽜抬杆的⽜耕法推⼴* ④唐朝围湖造⽥和向⼭要⽥对⾃然⽣态平衡有所影响 ⑷⽔利⼯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桔槔(中原)芍陂(楚孙叔敖)都江郾(战国秦李冰)郑国渠(战国) ②两汉时期:黄河流域灌溉渠;江淮江汉陂池;东南排⽔筑堤;西北坎⼉井* ③隋朝时期⽤运河灌溉 ④唐朝派专职官员管理⽔利⼯程 2.⼿⼯业 ⑴青铜铸造:商周⼿⼯业的主要部门 ⑵冶铁业: ①春秋战国: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是世界冶铁的⼀⼤成就,⽐欧洲早两千多年。
初一学历史政治知识点总结
初一学历史政治知识点总结一、历史知识点1.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包括夏、商、周三个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黄帝在夏朝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皇甫氏。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朝,商周时期是周朝取代商朝之前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
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包括清朝、民国、新中国时期。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部封建帝国,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和国。
新中国时期指的是1949年以后的中国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3. 世界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
古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它兴盛于公元前3100年至公元前30年。
古希腊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文明之一,古希腊文化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世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包括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和近代历史的开始。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是18世纪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
二、政治知识点1. 国家政权国家政权是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控制着的政治权力。
国家政权由宪政和统治两部分组成。
宪政是指国家政权在宪法和法律的制约下行使政治权力。
2. 政府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者,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政府的职责包括颁布法律、行政管理、司法等。
3.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
世界上常见的政治制度有君主制、共和制、议会制等。
4. 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及国家政权机构的构成和关系。
世界上常见的政治体制有民主制、集权制等。
5. 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指关于政治问题的一系列观点和理论。
世界上著名的政治思想包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
6.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学科。
政治经济学探讨政治对经济的影响以及经济对政治的影响。
以上就是初中历史政治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
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归纳随着高中历史学科的不断深入,中国古代史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在高中中国古代史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包括了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出发,对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进行归纳。
1. 政治史政治史是中国古代史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
在高中政治史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诸如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政治纲领、政治变迁等内容。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历史事件,例如“慈禧挟制”、“科举制”、“商鞅变法”等等。
2. 经济史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现象,在高中中国古代史课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的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商业贸易等各个方面的经济发展历程。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例如“均田制”、“水利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等等。
3. 文化史除了政治、经济之外,中国古代的文化也是高中中国古代史中十分重要的知识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的文学、哲学、音乐、绘画、雕刻等各个方面的文化发展历程。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一些文化事件的相关知识,例如“书法艺术”、“骆驼祥子”、“诗词歌赋”等等。
4. 思想史在高中中国古代史课程中,学生还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的思想史,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佛教思想等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以及它们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5. 科技史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在高中中国古代史课程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科技的相关知识,例如“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一些科技发明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总之,高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的范围非常广泛。
学生需要掌握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科技史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历史事件和历史文献进行学习。
高中历史中国经济史发展总结
高中历史中国经济史发展总结在学习中国古代的历史中,中国古代经济史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总结了我国经济发的的一些知识点,以供大家参考学习,一起看看吧。
一、经济发展的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稳定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3、大规模农民战争的推动。
4、中原人民的迁移,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传播,使所到之处经济发展。
5、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6、科学技术的发展。
7、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表现1、农业农业发展一般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兴修、治河工程、农作物的引种、开垦土地的亩数(增加多少)、产量数(增加)、人口数(增加)。
2、手工业手工业发展表现为:⑴手工业部门的多少:纺织、冶铁、制瓷、造纸等。
⑵分工扩大、花色品种的增加。
⑶产量的提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提高。
书上讲到的手工业的发展包括:西汉开始用煤冶铁;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铁中心;明朝用焦炭炼铁(佛山)。
3、商业商业发展的表现为:商品种类的增加、商品质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现和扩大、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货币的变化。
4、重大水利工程⑴秦朝灵渠。
⑵汉武帝治河。
⑶隋朝大运河。
⑷唐朝大面积治河。
⑸五代钱塘江海塘。
⑹元朝漕运修建运河。
三、中国古代经济发展阶段特征1、奴隶社会--匹马束丝。
2、封建社会⑴战国、秦汉时期的阶段特点①商品种类繁多;②中原市场形成;③封建城市兴起。
⑵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①城市繁荣,唐中期后商业日益发达;②政府对商业市场在时间、地点上有严格限制;③对外贸易发达,政府设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时期的阶段特征①北,南宋商品经济发展及特点;②城市经济繁荣,打破时、空限制;③出现新型货币--纸币;④设置边贸易市场--榷场;⑤粮食、农副产品(茶等)和手工业原料(丝等)大量进入市场;⑥海外贸易发达。
⑦元大都、漕运、海运和海外贸易(泉州港等)。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文化1. 中国古代的封建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封建政治制度分为夏、商、周三代和之后的五代十国、宋、明、清。
其中,周朝封建制度最为严密,它以天子为中心,建立了封建拓土制度、封建治国制度和封建教育制度,规定了诸侯王、卿士、士农工商的根本义务和身份。
2. 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科技成就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成就丰富多彩。
在文学方面,唐代诗歌和宋词文学为中国文学的鼎盛时期;在科技方面,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对世界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现代史1. 起义和辛亥革命1911年发生了辛亥革命,逐步推翻了清朝封建政权,实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2. 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主张科学、民主和自由,提倡改良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革新。
3.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重要革命意义的爱国青年示威运动,主张反帝反封建,提倡民主和科学。
4.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政治力量之一,它于1921年诞生于上海,领导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5.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是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抵抗,最终战胜了日本军国主义。
解放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革命战争,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三、世界现代史1.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历史格局,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同时也促进了科技和文化的进步。
2. 冷战时期冷战时期是指1945年至1990年代中期,美国和苏联等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对抗和斗争。
这一时期期间,世界处于两极分化状态,世界各地经历了许多战争和政治经济危机。
3. 全球化和信息化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世界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转型。
全球化的结果是各国经济高度依存,国际分工越来越细化;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人们的交流和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四、其他历史知识1. 民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思想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思想是20世纪前半期世界上兴起的一种政治思潮,它们主张争取各自民族的权益,大力强化国家权力。
行测中国知识点总结
行测中国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1. 夏商周三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有确切记载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分裂、战乱频发的时期,提出了"百家争鸣"的思想多样性。
3. 秦朝统一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开凿修建了万里长城。
4. 汉唐宋元明清:汉朝实行科举制度,东汉时期发展了佛教;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盛行唐诗;宋朝以開封作為其首都,励志治世;元朝建立了蒙古人的统治;明朝迁都到北京,开辟了明代长城;清朝建立了满人的统治。
5.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重要历史事件。
二、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1. 中国地形地貌:中国地大物博,有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各种地貌。
2. 中国河流:中国有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澜沧江、怒江等众多重要河流。
3. 中国气候:中国气候多样,有北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
4. 中国资源:中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铁、石油、天然气、铝、锰等多种矿产资源。
5. 中国生态环境:中国生态环境脆弱,需要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三、中国文化知识点总结1.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中医、武术、茶道、书画、诗词等多种元素。
2. 中国文学艺术:中国有悠久的文学艺术传统,包括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
3. 中国节日传统:中国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
4.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各地特色的饮食文化,如粤菜、川菜、湘菜、鲁菜等。
5. 中国习俗传统:中国有众多传统习俗,如拜年、赏月、舞龙、舞狮等。
四、中国政治知识点总结1. 中国政治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古代史-资料汇总
中国古代史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建立者禹,继承者启,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时间公元前2070年,灭亡者桀。
2、商,汤,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变得强大,灭亡者纣。
暴政而亡3、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牧野之战,定都镐京。
周幽王4、西周在政治上实行,目的、内容、影响、实质、等级、局限、代替。
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甲骨文、殷墟6、春秋①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②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五霸、第一个霸主、尊王攘夷)③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7、战国:三家分晋、战国七雄,最强大的是、政治特点分裂兼并战争变法8、商鞅变法原因、目的、时间、国家、国君、影响、措施、启示、性质、成功的原因、法家思想。
9、判断一个变法是否成功的依据①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②是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③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10、都江堰,战国秦国,李冰,岷江,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11、①老子,观点,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道德经》②孔子,儒家,思想观点,教育成就,评价,影响,《论语》12、百家争鸣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旧的社会制度瓦解,新的社会制度确立)墨子的观点、孟子、荀子、庄子、韩非的观点各是、百家争鸣的影响。
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四点)、时间、定都、意义、先后灭掉。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目的(加强对全国的统治)①政治: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三点)、影响(①开创了我国两千多年的中央集权制②维护了国家统一③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文化、经济、交通、军事、思想各是影响3、影响(三点)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③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4、秦的暴政①沉重的赋税②繁重的徭役和兵役③残酷的刑法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6、项羽的巨鹿之战、刘邦灭秦、楚汉之争7、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长安、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汉文帝、汉景帝,措施,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
中国历史大体上分为先秦时期(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秦汉大一统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宋元明清时期。
每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一、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之前)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①经济方面铁器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②政治方面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崩溃,周王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③思想方面。
一)政治:西周的政治制度:、、礼乐制、世卿世禄制。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反映了宗法分封制的崩溃。
二)经济:分为农业、手工业
原始社会、夏商时期:
农业:①农耕经济在黄河、长江流域出现,种植格局是;
②主要是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即千耦其耘。
手工业:①新时期的彩陶、、;②官营手工业;③西周后,丝织工业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农业:①出现铁农具、牛耕;②水利设施有、、;
③小农经济出现:记住其原因、特点、评价。
(重点记忆)
手工业:①出现冶炼生铁;②家庭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兴起。
③战国时提出政策。
④国家四民:工、商、士、农。
三)文化:
思想家: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墨家的墨子;
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武、孙子(记住其主张)
科技:殷商时期关于日食的记载;对彗星和哈雷彗星的记录;对太阳黑子的记录;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春秋时期的九九乘法口诀;筹算法;
文艺:汉字有商代的甲骨文;商周的金文;绘画有新时期时代的绘画;诗歌有《诗经》、楚辞。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到220年)
时代背景: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一)秦朝(重点记忆)
1、政治方面: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法律制度、以及选拔和考察官吏制度等。
其特征是。
2、经济方面:颁布标准器、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方面:“书同文”,以为基础,同时流行。
秦始皇采取的具体措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颁布标准器、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修长城、设驿道;焚书坑儒;
二)汉朝(尤指汉武帝时期)
1、政治方面:①为加强皇权,实行中外朝制度;②为加强中央权力,实行推恩令
和酎金夺爵(削弱封国实力);设刺史监察地方(削弱郡县实力)。
③选官制度实行制和制。
2、经济方面:农业①水利工程有、;②汉代起,政府组织治河工程;
③边疆西域地区的坎儿井;④西汉中期,发明犁壁,牛耕广泛推广。
手工业①汉代,用煤做燃料。
②汉代丝绸远销欧洲,成为“丝国”;③东汉晚
期出现青瓷;
商业①汉朝时,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严禁商
人购置土地。
3、文化方面:
思想: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论来源、内容、实质、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作用;
科技: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张衡的成就;③东汉的《》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④《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⑤东汉的张仲景和华佗。
文艺:①汉代绘画的特点;②汉赋的特点及代表人;
总结:汉武帝如何开拓大一统事业的?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到589年)(中国历史上大分裂、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
时代背景:社会动荡,政治混乱;士人将个人情感融入书法、绘画;三教并立,文化多元。
一)政治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二)经济方面:①三国曹魏出现翻车;②南北朝出现白瓷;
三)文化方面:
思想:、、三教并立;
科技: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第七位;北朝的贾思勰写出《》;
文艺: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成自觉地书法艺术;②东晋王羲之;③东晋顾恺之;
四、隋唐时期(581年到907年)
时代背景: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学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走向全面辉煌,尽显雍容华贵、开朗奔放的盛唐气象,注重规范法度。
一)政治方面:①实行三省六部制;②选官方面实行科举制;③中唐之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二)经济方面:
农业:唐代出现曲辕犁、筒车;
手工业:①唐代出现缂丝;②隋唐时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商业:①商业贸易发展;②外国商人来往频繁,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③以长安为例掌握周秦到唐朝城市的特点。
④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出现
松动例如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三)文化方面:
科技:①唐朝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②唐朝发明火药,唐末用于战争;③僧一行创制黄道游仪,实测子午线长
度;④“药王”孙思邈,著有《》。
文艺:①草书的张旭、;楷书的、、颜真卿著有《》;②绘画有“画圣”吴道子,代表作是
《》;③唐诗在初唐、盛唐、中唐的代表人;
五、宋朝(960年到1279年,分为北宋和南宋)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
朝的时代。
时代背景:宋代重文轻武,商业繁荣,社会生活丰富。
两宋之际,太平景象被金人踏破,士人南下,流落异乡。
南宋偏安一隅、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
发诗人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但朝廷不思进取。
一)政治方面:①为加强皇权实行二府三司制;②为加强中央权力,从权、。
手工业:①北宋时用煤冶铁普遍,南宋末年用冶铁;②景德镇
成“瓷都”;
商业:宋代商业繁荣的表现;
三)文化方面:
思想:程朱理学的特点、评价;
科技: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③火药广泛应用;
文艺:①宋代书法的特点、代表人;②山水画成独立的画种;
③绘画与宋词(区分山水画与风俗画;豪放派与婉约派的不同原因、代表
人及作品);
六、元朝,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帝国。
前身为1206年铁木真建立的蒙古帝国。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9
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地区。
元朝的疆域空前广阔,西到新疆,北至北海、
东到日本海,西藏第一次被纳入中国版图。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1368年灭亡。
(简单了解其兴亡史)
时代背景: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
一):政治方面①在中央实行中书一省制,但削弱了皇权,加强了相权。
②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省级行政制度之先河。
二):经济方面①宋末元初以来,棉花向内地传播;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发明三锭纺车;②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期,例如青花瓷、釉里红;③元
代更广泛流行纸币;
三):文化方面
①科技:①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都是元朝在13世纪时外传;②天文
学家郭守敬,制成简仪,著有《授时历》;③元朝出现珠算法;④王祯的《》,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
②文艺:元曲的含义及代表人。
七、明清时期
时代背景: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壮大;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日益衰落,导致人民起义不断,阶级毛段尖锐;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束缚思想;传统科技走向衰落,近代科技传入;
一)明朝(1368年到1644年)
政治方面:①为加强皇权,明太祖撤中书,废丞相,亲掌六部,设立殿阁大学士;明成祖设内阁;②在地方实行三司制;
经济方面:①明朝流行用焦炭冶铁;②在元明时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③明后期棉布成主要衣料;④瓷器出现斗彩和五彩瓷;⑤
私营手工业在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从中孕育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方面:
科技:明朝徐光启《》,本人誉为“”
宋应星《》,誉为“”
李时珍《》,誉为“”;
文艺:①明代书法特点是平民化、世俗化,更加强调个性化创造。
②明代“四大奇书”、“三言二拍”
二)清朝(1644年到年)
政治方面:雍正设,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经济方面:①瓷器出现粉彩、珐琅彩;②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新特点;③明清时期出现专业性的经济功能的城市;
文化方面:
思想①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原因、代表人、主张、评价、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原因;
文艺①明清时期出现风格奇特的画家,艺术风貌不拘成法;②流行木刻版画,百姓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充满生活气息;③清代涌现一批批判现实的力作,如《》、《》、《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