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层次教学的实践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数学学习共同体的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认识

数学学习共同体的分层教学模式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把一个班的学生根据其在某一学科中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思维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成绩等)分成几个小组,小组要符合“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师生单维交流,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中,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提供不同的教学需求,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比较适合初中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教学现状,对于缩小差生面,扩大优生面及整体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即分层次教学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了最大的功能,落实了“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一、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和课程标准要求

2010年秋季,我送走了一届毕业生后,又重新接手了一个新的年级---初一新生。经过一阶段的组织教学,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很不适合这些新生的学习。因为现在的适龄儿童全部面试就进升入初中,他们不仅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存在差异,而且在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差异更加显著,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也不利于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必然会导致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和学困生“吃不消”的不良后果。时而久之,两级分化现象一定会日趋严重,学困生无法收益,优等生丧失学习兴趣,中等生也因“前无领兵,后无追兵”以致学习平平,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使素质教育的目标难以落实。

素质教育,确切的说不是一种模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容纳了素质教育理念的丰富内涵。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力图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体系,由以往的学科为中心,考试为中心转轨为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中心。要求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从而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有用之材。

初中学生学习现状和新课程目标要求存在着差距,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随之转变。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带着民主,带着爱心,带着鼓励,带着趣味走向学生。带着课程、带着教材、带着活动、带着帮助走近学生,如何在同一课堂内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已成为每个数学教师面临的赋有挑战性的问题。数学学习共同体的分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为我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手段,经过三年的实践,证明这是是一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模式有效地构建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实施过程中分层次教学的落实,十分有利于辅差培优,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效落实各项课程目标。

二、数学学习共同体的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操作

1、了解学生,界定差异,划分层次,合理分组

数学学习共同体的分层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是学习小组的合理划分,需要对全班同学先分层次,再分组。

学生层次的划分必须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水平、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兴趣、智力能力、思维速度的快慢、认知风格即接受型还是发现型和平时学习成绩等多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把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学习层次,C层次是按《课标》基本要求进行教学的对象,B层次是略高于基本要求的教学对象,A层次是按较高要求进行教学的对象。通过学生的分层,再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匀搭配,合理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八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组均有A、B、C 三个层次的学生,以便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情景。分层不仅使教师心中有数,而且学生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以便对教师提出的切合自身实际的教学要求给予积极的配合。学习层次划分时可把学生自愿和教师的考查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层次每学期调整一次,分层推进A、B、C三个层间的差距,最终实现C层解体,A、B层逐渐壮大的目的。

2、课堂教学目标分层

发展A层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数学特长,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高B层学生,使他们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A层学生。

对待C层学生,要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树立学习自信心,严格要求,热情关怀,使他们感到老师不但没有抛弃他们,而且在极力地把他们往上提拉,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提高学习能力,逐步发展成B层学生。例如在学习“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制定出共同目标是会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分层目标是C层学生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B层学生理解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A层学生能推导求根公式。

教学过程中,即要落实“合”的目标(课标基本要求)又要充分体现“分”的目标(高于或略高于基本要求的目标)。努力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逐渐缩小差生面,扩大优生面。

3、课堂教学分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和教学目标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渡,降低教学的坡度。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课堂教学即体现面向全体的合的环节,又要体现因材施教得分的环节。教学结构模式如下:做好导课、分层设疑疑、分层讨论、分层反馈、分层测试练习、分层归纳小结知识系统等六个环节。

导课→设疑→讨论→反馈→练习→小结

↑↖↑↗↗↑

←←←←←指导与测评→→→→→

(1)导课

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投入学习状态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成功的开始。

(2)设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