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讲义
人教版数学上册三年级数学课本同步讲义完整版
第1讲时、分、秒知识点一:认识时间单位“秒”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为秒针,它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是60秒。
知识点二:体验时间的长短眨一下眼是1秒。
钟表滴答一声是1秒。
知识点三:时、分、秒之间的换算1分=60秒 1时=60分知识点四: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思路一:数格子,看钟面,数分针经过的格子再计算思路二:用减法计算,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2.计算到达的时刻或出发时刻到达时刻=出发时刻+经过的时间出发时刻=到达时刻-经过的时间考点一:认识时间单位“秒”【例1】(2020春•潘集区期末)秒针从3走到10,走了大格,是秒.1.秒针走25秒,走了()个大格.A.4B.5C.62.(2020春•洪泽区校级期中)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3.(2018秋•太谷县期末)我们的心脏跳动一次大约;钟面分针从“2”转到“3”,秒针转动圈,经过了秒.考点二:体验时间的长短【例2】(2018秋•福泉市期末)①生活中我们常用来表示很短的时间.②1分30秒=秒1.(2019秋•慈利县期中)百米赛跑中,小鸭子用了55秒,小乌龟爬了31分钟,小兔子跑了25秒,小蜗牛爬了2时零5分.他们中,是冠军.2.(2018秋•临河区月考)小东和小明进行400米赛跑.小东用了1分13秒,小明用了1分6秒,跑得慢一些.3.(2019秋•新泰市期中)小红跑100米大约用20秒.(判断对错)考点三:时、分、秒之间的换算【例3】60秒=分1分30秒=秒120分=时1时25分=分1.(2019秋•永州期末)1分=秒1时30分=分2.(2019春•耒阳市期末)1时=分,半小时是分.3. (2018秋•东莞市期末)1分18秒=78秒.(判断对错)考点四:时间的简单计算【例4】(2019秋•温县期末)再过5分钟是,半小时后是.1.(2020春•陕州区期末)一场篮球赛,从上午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20分钟,比赛结束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2019秋•丹江口市期末)从16时50分开始放映,经过1小时25分结束,结束的时刻是时分.3.(2019春•醴陵市期末)分针从12走到10,走了分;时针从2走到10,走了时.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时.考点五:解决实际问题【例5】丁丁、欢欢和华华进行游泳测试,丁丁用了2分28秒,欢欢用了3分9秒,华华用了3分5秒,()的成绩最好.A.丁丁B.华华C.欢欢1.(2019春•大田县期末)小方在18时吃饭,是下午时,她晚上10时睡觉,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时.2.(2018秋•阳谷县期末)如图,钟表上的时刻是,再过分钟是11时.3.机灵狗从家出发去给距离22千米的森林老人送信,机灵狗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1.(2020春•英山县期末)用24时记时法,下午6时是()A.6时B.18时C.18小时2.(2019春•保定期末)钟面上,如果时针转5圈,分钟要转()圈.A.5B.12C.60D.3003.(2019春•醴陵市期末)时针指在8和9之间,分针指向7,这时是()A.9:35B.8:07C.8:354.(2019春•宁远县期中)我们学过的“时、分、秒”三个时间单位,每相邻的两个时间单位的进率是()A.10B.60C.1005.(2018秋•仓山区期末)如图,钟面上的时刻是()A.10时25分4秒B.10时25分20秒C.10时20分25秒6.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120秒=分3时=分5分=秒60秒=分145分=时分1分15秒=90分=1小时分7.(2020春•磐石市期末)21:30是晚上,下午3:25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8.(2019秋•城关区期末)钟面上,时针从12走到3,时间经过了小时,也就是分钟;分针从12走到3,时间经过了分,秒针转了圈.9.(2019秋•肥城市期末)钟面上分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5,经过了个大格,是个小格,是分钟.10.(2019秋•唐县期末)分针从数字“5”走到了数字“9”,经过了分钟.11.(2019秋•陆丰市期末)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要走一圈,就是60分.(判断对错)12.(2018秋•沾益区期末)分针走半圈是30分钟.(判断对错)13.(2020春•峄城区期末)16时是下午6时.(判断对错)14.(2019春•衡东县期末)爸爸每天早上8小时上班,一天工作8时.(判断对错)15.(2018秋•阳谷县期末)钟面上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5,一共走了2分钟.(判断对错)16.(2019秋•惠来县期末)根据如图所示的时间,画出时针和分针.17.小红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18.下面是裁判员记录的三年级学生200米赛跑的成绩.跑道12345时间52秒46秒1分39秒49秒(1)按用时长短将时间排序:<<<<.(2)获得第一名的是第跑道的运动员,获得最后一名的是第跑道的运动员.(3)最慢的运动员用了秒跑完200米.19.王刚和李月跑步.王刚跑一圆用59秒,李月跑一圈用1分3秒,谁跑得快?20.三个小朋友进行骑自行车比赛,9:35三人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下面是三个小朋友到达终点的时间.(1)谁获胜了?(2)他们分别用了多长时间?21.(2017秋•东莞市月考)一场3D电影从9:45开始播放,电影播放时长30分钟,这场电影的结束时间是什么时间?1.(2020春•盐城期末)从8时15分到8时30分,分针走了多少小格?()A.3小格B.15小格C.30小格2.(2020春•石阡县期末)用24时记时法,下午5时是()A.5时B.17时C.17小时3.(2020春•鄄城县期末)钟面上的时间是下午的时刻,用二十四时计时法表示是()A.5:45B.17:45C.17:404.(2019秋•薛城区期末)时针从5走到10,走了分;分针从3走到8,走了秒.5.(2020春•青海期末)下午3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22时是晚上时.6.(2019秋•薛城区期末)秒针走一圈经过了1小时..(判断对错)7.(2018秋•望江县期末)钟表上分针走1个大格,秒针走60个小格.(判断对错)8.(2019秋•河南期中)爸爸每天的工作总时间是9:00.(判断对错)9.(2015秋•同安区校级期中)填一填、画一画10.(2014秋•郑州月考)看一看,想一想,填一填五.解答题(共10小题)11.(2018秋•醴陵市期末)一列火车本应10点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候能到达?12.(2019秋•巴东县期中)写出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并算出经过时间.13.(2019秋•保定期中)根据时间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14.(2019•亳州模拟)小李上班从家里出发时看了看钟面8:10.她坐公交车在路上堵车停了10分,到单位已经8:45了.(1)小李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2)除了堵车时间,小李从家到单位多长时间?15.(2018秋•单县期末)爸爸买了10:05从深圳起飞到上海的飞机票.坐飞机需要提前30分钟检票,爸爸必须什么时候到达深圳机场检票口?16.(2018春•南郊区月考)少先队员去李奶奶家打扫卫生,下午3:30开始,4:10结束,共用了多少时间?17.(2017秋•青岛月考)在○里填上”>”、”<”或”=”.50分○1时100秒○1分2时○120分60秒○1分4分○40秒30分○40分18.(2017•广陵区)(1)利民书店上午营业3小时,请在图中括号里标出上午营业结束的时间.(2)书店从下午时开始营业,到晚上时分结束营业.(3)书店全天营业时间为小时分.19.(2017春•黄冈期中)三年级一班和二班篮球比赛,下午3时45分开始,经过1小时30分,比赛什么时候结束?20.(2015秋•市南区月考)采摘活动时间表第2讲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先把一个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都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然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教材分析】关于“时、分、秒”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三个阶段编排。
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快到几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二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
本小节学习秒的认识和应用,体会1分、1秒有多久,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总结。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整时”“半时”“不到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
由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是60,而不是以前所学的十进制关系,学生往往感到不习惯,这可能给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带来了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
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2.通过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初步培养观察、交流、合作探究的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钟表、家用小闹钟。
【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探究新知→认识“秒”,知道1分=60秒↓↓巩固应用→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情境导入】师:同学们,看——课件出示:新年到,鞭炮声声,小孩子欢天喜地,午夜将要到来,春节联欢会上新年钟声敲响前全体倒计时的情景,镜头定格在运动的钟面上。
学生情不自禁地高声跟着数:10、9、8、7、6、5、……(新年的钟声敲响)师:跟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又倾听了一次新年的钟声。
那么,谁能说说,10、9、8、7、6、5、4、3、2、1应该用什么时间单位?引导学生明确是以秒为单位的倒计时。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教学课件
时间单位的换算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当裁判,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
√
一次最多能运350箱。
(三)选一选
测量
毫米、分米的认识
一、复习旧知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1厘米=10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二)认识毫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10厘米=1分米
1分米=10厘米
二、探究新知
(三)认识分米
三、知识应用
√
×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520-350=
170(米)
情况一:
(三)解决问题
三、知识应用
情况二:
520+350=
870(米)
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万以内的加法
和减法(一)
800+700=
400+500=
900-500=
330+150=
420-110=
190-160=
52
(二)小猫过河
17
三、知识应用
(三)解决问题
36-8=
28(岁)
50-28=
22(岁)
方法一:
50-36=
14(岁)
8+14=
22(岁)
方法二:
妈妈今年36岁。当妈妈50岁时,你多大?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完整课件
时、分、秒
秒的认识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新课引入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二、探究新知
认真观察秒针是怎么走的,走了几秒。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秒针共走过1大格,也就 是5小格,是5秒。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20( 秒)
做熟饭大约需要 25( 分 )
三、知识运用
3. 谁是冠军?
50米折返跑成绩表
姓名
小小 军军
小小 明明
小小 刚刚
成绩
17秒
15秒
18秒
小小 亮亮 1166秒秒
(1)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你能给他们排名次吗?
1
2
3
4
<
<
<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4页“做一做”,第1题。 第6页练习一,第1题、第3题。 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 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 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 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 性大型展示会。
中国馆是最受欢迎的展馆, 世博开园第一天,共接待游 客3万余人。
第一关
完成练习题即可参观瑞士馆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23
35
20 3
72
30 5
63
70 2
比一 比
240秒( >)2分 8时( <)800分 26分(>)260秒 76分(>)1时10分 35分+27分(>)1时 86分+34分(=)2时
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过了(3小时 )
过了(9小时)
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过了(1小时)
过了(15分)
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35分
30分
最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期末复习PPT课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1单元 测量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① 进率是10 1 米 = 10 分米 1 分米 = 10 厘米 1 厘米 = 10 毫米 ② 进率是100 1 米 = 100 厘米 1分米= 100毫米 ③ 进率是1000 1千米= 1000 米 1公里= 1000 米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 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 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 (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 ( 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 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 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 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
第6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第7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 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 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4、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分子小的分数比较小。 5、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1与分数相减: 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第3单元 四边形
1、四边形的特点:1)有四条直的边 ;2)有 四个 角。 2、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 直角 相等 四个 ,对边 。 3、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 直角 ,4条边 相等 。 4、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 平行四边形。 5、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 容易变形。( 三角形 不容易变形) 7、 封闭图形 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课件第3课时 千米的认识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3千米=( 3000 )米
5000米=( 5 )千米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自第己二级独立完成,并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1.单位的换算,首先应该明确两个单位的大
小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路程,进而推算估计出总路程。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方法点拨: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估测• 两第三地级 之间的长度: • 第四级 在估测• 第两五级地之间的长度时,可以先选择一种
估测的标准,然后再估测有多少个这样的标准。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在第估二级测路程时要选择合适的单位。
• 第二思级路一
• 第三级
• 第四级
100米• 我第五大级 约要走200步,从家到学校 我走了600步,大约300米。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思级路二
• 第三级
• 第四级
走100• 米第五级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 学校我大约要走10分钟,约500米。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第五级
12时-8时=4时 80×4=320(千米) 320千米>308千米 答:中午12时能到达。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夯实基础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1.填一填• 。第三级
• 第四级
(1)计量比较长•的第五路级 程,通常用(
千米
)作单位。
(2)10个100米是(1000)米,也就是( 1 )千米。
第1讲 混合运算-三年级上册数学讲义(含答案)
第1讲混合运算(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例题精讲+易错专练)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小熊购物(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知识点二:买文具(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实际问题)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中,既有除法又有加、减法,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法。
知识点三:过河(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小括号的应用)1、解决问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如果要先算加、减法,再算乘、除法,就要用小括号来帮忙。
2、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三、例题精讲考点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典型一】9与6的积减去32得多少?【分析】9与6的积表示有6个9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9×6,再减去32,列式为9×6﹣32,计算即可.【解答】解:9×6﹣32,=54﹣32,=22;答:9与6的积减去32得22.【典型二】9+9+9+5可以改写成算式()A.4×9﹣5 B.3×9+5 C.3×5+9【分析】9+9+9+5是3个9的和加上1个5,3个9可以改成乘法算式3×9或者9×3,再加上5即可。
【解答】解:9+9+9+5可以改写成算式3×9+5或者9×3+5。
故选:B。
【典型三】小丽有5套明信片,每套5张。
【分析】每套明信片5张,5套明信片就是5个5张,即5套明信片一共有25张,把其中的13张送给好朋友,求还剩下多少张,就用一共的25张减去送给好朋友的13张即可解答。
【解答】解:5×5﹣13=25﹣13=12(张)答:还剩下12张。
考点二: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典型一】毛巾原来10元一条,现在优惠促销,团购4条,只要36元,促销的毛巾每条多少元?每条比原来便宜多少元?【分析】团购4条,只要36元,用36元除以4条,即可求出促销的毛巾每条多少元;再用原来每条的价格减去促销每条的价格即可求解。
第三单元:测量(单元培优讲义)-2024-2025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测量(思维导图+知识梳理+典例分析+高频真题+答案解析)【毫米-知识点归纳】毫米(millimeter),又称公厘(或公釐),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0毫米相当于1厘米,100毫米相当于1分米,1000毫米相当于1米(此即为毫的字义)。
【分米-知识点归纳】分米(decimetre)是国际单位制长度单位,英文缩写是dm。
分米位于厘米和米之间。
10厘米相当于1分米,10分米相当于1米。
【千米-知识点归纳】千米,拼音是qiān mǐ,汉语词语,意思是指长度单位,俗称公里,英文用km(kilometer)表示。
【吨-知识点归纳】质量计量单位,符号为t或T。
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公斤)【质量及质量的常用换算-知识点归纳】质量就是表示物体有多重.常用质量单位:吨、千克(公斤)、克、斤.其中千克是国际标准单位,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斤=500克.【典例1】一辆自重5000千克的汽车,车上装有3台机床,每台机床重2000千克,要通过一座限重10吨的桥是否安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桥的限重是10吨,汽车的质量是5000千克,每台机床的质量是2000千克,3台机床的质量就是2000×3=6000千克,汽车重加上3台机床的质量如果不超过10吨即可安全过桥,如果大于10吨则不能.【解答】解:5000+2000×3=5000+6000=11000(千克)11000千克=11吨11>10答:要通过一座限重10吨的桥不安全.【点评】关键是看汽车与货物的质量之和是否大于10吨.吨、千克、克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反之除以进率.【典例2】小川家到邮局有6000米,到学校有5000米。
邮局和超市之间相距3000米。
学校和超市之间相距多少米?合多少千米?【答案】2000、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学校到邮局之间的距离等于小川家到邮局的距离减去小川家到学校的距离;学校到超市之间的距离等于邮局到超市之间的距离减去学校到邮局之间的距离,据此列式解答即可。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课件第2课时 连续进位加法及验算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4.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 单(击选此题处源编于辑母教版材文P本39样第式5题)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十位要加上个 • 第五级 位进的“1”
427 +5 413
970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4.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 单(击选此题处源编于辑母教版材文P本39样第式5题)
• 第二级
• 第三级
44• 5第+四•级2第9五8级=743(种)还可以怎样来自445 + 21918
743
验算呢?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从处下编往辑上母版再文加本一样遍式。
• 第二级
• 第三级
• 第四级 • 第五级
验算:
445 + 21918
743
拓展: 验算加法,还可以依据“和-加数=另 一个加数”用减法来验算;学习完减法 之后就可以用了。
2 课时流程
复习 导入
探索 新知
当堂 检测
课堂 总结
课后 作业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先估一估,再笔算下列各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23• 8第+二9级1 =329 • 第三级
659+306 =965
• 第四级
• 第五级 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1062
辨析:478+584是连续进位的加法,用竖式计 算加法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1”。
单击此处编母版标题样式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用• 第竖三• 级式第四级计算连续进位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算第五起级 ;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 上进1,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加上进位的1。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两、三位数》同步讲解教案
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一)教学目标1.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感悟类比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
(三)知识讲解【知识点一】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问题导入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教材37页例1)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过程讲解1.理解题意并列式要求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就是求这两类动物的种数和,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71+122。
2.探究271 +122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口算。
,将两个加数的整百数、整十数和个位数分别相加,再将所得的结果相加,即200+100=300,70+20 =90,1+2=3,300+90+3 =93,所以271+122 =393。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
271+122是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3.正确解答271+122 =393(种)答: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393种。
归纳总结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拓展提高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也适合于四位数、五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如:3 6 4 8+ 5 2 3 18 8 7 9类群种数鸟类271爬行类122【知识点二】三位效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问题(1)导入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教材37页例2)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过程讲解1.理解题意并列式要求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就是求这两类动物的种数和,用加法计算,列式为271+31。
2.探究271+31的计算方法方法一口算。
将两个加数的整百数、整十数和个位数分别相加,再将所得的结果相加,即70+30=100,1+1=2, 200+100+2=302,所以271+31=302。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优质教学课件
答:四年级一共要买74张车票。
对应练习巩固练习
1.请你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 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例:五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41+42=83(张) 答:五年级一共要买83张车票。 (答案不唯一)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教材第12页第1题)
2. 34+
1.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 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教师寄语
我们在生活中要站得挺拔,坐得端正,读 得响亮,说得大方。要做一个有精神的小 学生!
结束语
大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 希望同学们能遇事独立,积极探索 钻研,解决更多的难题。
谢谢观看,再见! !
13 47 25 = 59 32 66 44 78
38
54
24 +16= 40
56
72
62
78
巩固练习
(教材第12页第2题)
3.口算。
54+28= 82 48+29= 77 74+16= 90 33+25= 58
76+23= 99 14+73= 87 64+25= 89 14+37= 51
巩固练习巩固练(习教材第12页第3题)
35+36 = 71(张)
先算30+30=60, 再算5+6=11, 最后算60+11=71。
答:三年级一共要买71张车票。
对应练习巩固练习
1.请你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 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6+38 = 74(张)
先算30+30=60, 再算6+8=14, 最后算60+14=74。
新人教版3三年级上册数学表格式教案(全册)
(2)班内交流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学生畅所欲言: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经常出现在“倒计时”中。 3.1 分=60 秒 …… 师小结:同学们,时间是由一分一秒组成的,时间在不停流逝, 一去不复返,所以我们要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让 我们记住列宁的名言: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一切! 五、课堂作业 《补》
时钟的“嘀嗒声”让学生感受 1 秒有多长。) 钟表发出“嘀嗒”声,两次“嘀嗒”声之间是 1 秒。 ②1 秒钟你能做什么?(拍一下手、眨一下眼睛、点一下头……) ③在我们的生活中,“秒”可以如何表示? (可以出示收集的信息: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 500 米;火车每
秒约行 55 米;小汽车每秒约行 20 米;卫星每秒飞行 7900 米等等。) 小结:1 秒的时间十分短暂。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 1 秒钟,
【精品讲义】第三单元《测量》章节总复习-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单元核心考点梳理(人教版)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同步重难点讲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明确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合适的单位及工具进行测量。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用列表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2.质量单位:吨3.解决问题:用列表法一一列举知识点1:分米、毫米的认识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章节总复习第三单元测量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典例1】(2020二下·临朐期末)1分米-8毫米的结果是()。
A. 2毫米B. 2厘米C. 92毫米【思路引导】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将单位化统一,再相减,据此列式解答。
【完整解答】1分米-8毫米=100毫米-8毫米=92毫米故答案为:C。
知识点2:千米的认识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三位数加三位数 讲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三位数加三位数讲义有一天,爸爸带着小明去商店买东西:遥控飞机337元/个耳机39元/个书包112元/个游戏机254元/个问:买一个书包和一个遥控飞机共需要多少钱?例1、竖式计算337+112例2、竖式计算425+336例3、竖式计算425+367例4、竖式计算425+387例5、(1)竖式计算271+903(2)像271+903这种式子,如果百位上相加满十,要就向_____位进______。
总结:(1)____________对齐(2)从______位加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_______________。
例6、列竖式计算(1)919+80 (2)476+121 (3)93+802 (4)545+54 (5)365+825 (6)719+252 (7)281+64 (8)65+93例7、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要验算)验算加法的时候,我们可以只用原来的竖式把相同数位上的数从下到上再加一遍。
也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例8、想一想是否有有进位,再计算并验算。
1、计算进位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
2、三位数加三位数,和不可能是()。
A、两位数B、三位数C、四位数3、两个两位数相加,和是( )。
A、两位数B、三位数C、两或三位数4、竖式计算5、计算(1)659+306= (2)483+321= (3)806+574= (4)68+527= (5)238+91= (6)353+726=1、三位数加三位数,它的和()。
A、一定是三位数B、一定是四位数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2、下面两个数相加得1000的是()。
A、536和361B、649和341C、792和2083、计算(1)638+93 (2)697+235 (3)475+126 (4)532+407 (5)169+450 (6)886+114。
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章节复习讲义 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含答案)
章节复习讲义(人教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章节复习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知识互联知识导航知识点一:倍的认识倍就是把少的看成1份,然后看多的里面有几份,多的就是少的几倍。
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来判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知识点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知识点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这样的数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即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的数。
夯实基础一、精挑细选(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福建·莆田县江口中心小学三年级期中)○○○△△△△△△△△△△△△△是的○()倍。
A.4 B.8 C.152.(辽宁顺城·三年级期末)一串珠子上有2颗红珠子、6颗黄珠子和12颗绿珠子。
绿珠子的数量是黄珠子的()倍。
A.2 B.6 C.123.(全国·二年级课时练习)爸爸今年36岁,儿子今年8岁。
去年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倍。
A.4 B.6 C.10 D.54.(浙江·二年级课时练习)下面两个数相加是1000的是()。
A.536和36 B.649和341 C.792和208 D.843和1475.(浙江·四年级课时练习)唱歌的有45人,跳舞的有9人,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倍。
A.3 B.5 C.4二、仔细想,认真填(共9题;每空1分,共20分)6.(广东南海·三年级期末)的只数是的___________倍,的只数是的___________倍。
的只数是的2倍,有___________只。
7.(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三年级期中)画□,第二行比第一行少1个,第三行的个数是第二行的4倍。
第一行:□□□□第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8.(河南禹州·三年级期中)○的个数是△个数的(________)倍,列式为(________),○的个数是☆个数的(________)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讲义第1讲:时分秒第2讲:万以内的加减法(一)第3讲:万以内的加减法(二)第4讲:测量第5讲:万以内的加减法(三)第6讲:万以内的加减法(四)第7讲:倍的认识第8讲:多位数乘一位数(一)第9讲:多位数乘一位数(二)第10讲:多位数乘一位数(三)第11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一)第12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二)第13讲:分数的基本认识(一)第14讲:分数的基本认识(二)第15讲:数学广角集合第16讲:期末复习备考第1讲:时分秒知识梳理(一)秒的认识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 5 )分钟,走1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 5 )秒钟,走1小格是( 1 )秒钟.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1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 12 )圈.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 1 )分钟.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7、看钟面记时(1)整时:分针指12,时针对正数字.如:7时,分针指12,时针指7(2)半时:分针指6,时针指两数字中间,走过了数字几,就是几时30分.如:7时30分,分针指6,时针指7和8之间.(3)分针指第几小格,就是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如:分针指第14小格,时针走过7,就是7时14分.(4)特殊情况:6时:时针与分针成一直线12时:时针与分针重合3时、9时:时针与分针成直角8、看时间画钟注意:(1)时针短、分针长(2)要精确到每一小格,不能有误差(二)时间的计算1、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1时= 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 分=半时2、计算经过的时间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用数小格或大格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基础回顾:(1)钟面上有()大格,()小格(2)时针走1大格是()时(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走()大格是1时, 这时时针走了()大格.(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5) 1时=_ ___分,1分=____秒,1时=______ _秒(6)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圈是()秒,也小是()分(7)()针走一大格是1时,()针走一小格是1分.(8)分针走一圈走了()个小格,也就是()分,还可以说走了()时.(9)一天有()小时,时针走()圈,分针走()圈.(10)钟面上最长的针是()针,它走得最(),最短的针是()针,它走得最(). 例题讲解:读写时间★例1:连一连.时间的单位★例2:填上合适的单位.(1)小华每天睡9(),跳绳10下用了7().(2)小亮吃饭用了20().(3)小明跑50米用了12().(4)中央电视—1台的新闻联播大约需要30().(5)小华跑100米用了17().(6)我们每天午睡大约1().练习:(1)脉膊跳10次用了8().(2)妈妈每天工作8().(3)一场足球赛需90().(4)小丽写1个毛笔字用8().(5)明明写作业用了30().(6)从北京到天津,汽车开了2().(7)1节数学课40(),课间休息10().单位换算★例3:1时=()分1时30分=()分1分=()秒1分20秒=()秒70分=()时()分90秒=()分()秒时间大小比较★例4:比较大小1时○100分60秒○1时1分30秒○100秒1分○10秒2时○120分90分○1小时30分练习:1、我会填80分=()时()分1分=()秒3分21秒=()秒2时12分=()分60分=()时2、150分○2时3时○240分250分○2时20分1分20秒○80秒计算经过时间★例5:(1)看图填空(2)经过了( )时( )分(3)星期日上午明明9∶20开始写作业,9∶50完成.算一算他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4)从北京——兰州的列车经过A城市的时间是早晨6∶30.现在要晚点15分,它什么时候到达?练习:1、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少时间?2、汽车每隔6分开出一班,妈妈想搭8:45的一班汽车,到达车站时,已经是8:48分,她要等待几分钟才能够乘下一班汽车?课后练习一、填空1、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约40()(2)妈妈每天工作8()(3)小红跑50米的成绩是()(4)做一次深呼吸要4()(5)从北京到长春坐火车大约需要9()(6)小明每天大约睡觉9()3、1时=()分()时=240分 4时=()分360秒=()分 12分=()秒 80秒=()分()秒4、在○填上“>”、“<”或“=”6分○60秒 160分○3时 4分○200秒 2时○200分5、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测试,成绩如下:小红用9秒,小丽11秒,小明8秒,小军10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6、星期天,小强8:45出发从家去图书馆,路上用了20分钟,小强到达图书馆的时间是(),他在图书馆呆了40分钟后,原路返回,到家时的时间是().7、20分+50分=() 24秒+48秒=() 1小时-40分=()20分+160分=()时 40秒+()秒=2分 2小时-60分=()时二、相信自己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6分=600秒. ()2.分针走1大格时针就走一小格. ()3.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4.火车下午1:05从南京出发,当天下午3:50到达上海,火车共走了2小时45分()5.小红每天晚上9:00睡觉,第二天早上7:00起床,小红每天睡眠10小时.()三、我会写(写出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并算出经过时间)四、解决问题1、火车9:20开车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钟,李华需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2、火车来了.正点到站是9:20现在晚点35分钟,火车几点才能到达?开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第2讲:万以内的加减法(一)复习巩固:1、填空(1)计算时间的单位有()、()和().(2)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3)秒针走一圈是()分钟,分针走一圈是()分钟,时针走一圈是()小时.(4)分针从“2”走到“6”经过了()分钟,时针从“2”走到“6”经过了()小时.(5).大豆下午4:30放学,5:05到家,他路上要走()分钟. 6. 小米每分钟走70米,大豆每分钟走65米.()走得快,每分钟多走()米.(6) 6分=()秒 3时=()分 120秒=()分 240分=()时90分=()时()分 2分40秒=()秒(7).上午8:00到校,学生在校3小时20分,上午放学时间是().2.在□里填上“>”、“ <”或“ =”.1小时□60分 12分□120秒 7时□700分 30分□半小时140分□2时 59秒□3分 100秒□100分4时□200分3.我会写(写出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并算出经过时间)4.解决问题(1)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点?(2)公共汽车每隔10分钟来一辆汽车,从早晨6点开始来第一辆汽车,到8点整,一共来了多少辆汽车?(3)一辆汽车上午8:10开出,下午4:30到达目的地,中途休息了1小时,这辆汽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知识梳理及例题讲解:(一)笔算加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作10,加本位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例1:口算35+65=49-26=25+75=66-60=100-10=60-8=35-25=90+10=76+30=66+33=25+55=练习:45+55=45-21=15+75=76-66=100-20=50-9=75-25=22+78=56+50=44+33=35+55=★例2:列竖式计算25+78=?上面这个算式中的计算步骤:第一步:先从个位加起,8+5=13,所以向十位上进1,进1后只剩下3,所以对应的位置下面写3第二步:再算2+7=9,由于个位上进1,,所以9+1=10,再向前进1,进1后就剩下0,所以在对应的位置下写0第三步:百位上没有数相加,把刚才进的1直接写下来,所以25+78=103注意:为了方便计算,把进的数字应写在进位的地方,写的小一些,比如上例中的“1”练习:24+18= 35+37= 49+25=56+45= 74+15= 39+76=(二)加减法公式:加数 + 加数 = 和,和 - 另一个加数 = 加数被减数 - 减数 = 差, 差 + 减数 = 被减数 ,被减数 = 差 + 减数,被减数 - 差 = 减数★例3:被减数是78,减数是69,它们的差是多少?78-69时,先算()-()=(),再算()-()=().方法总结: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把减数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然后用被减数依次减去这两个数.练习:1、97-89= 54-26= 97-29=67-29= 62-59= 45-27=2、上衣37元,帽子19元,帽子比上衣少多少元?(三)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 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 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 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课后练习:一、趣味填空.1.完成下面的算式.2、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二、直接写得数.28+37= 34+32= 36+42= 37+25=29-7=37-10=29-14=80+19=82-12=80-23=27+7=47+6=50-27=56-26=51-25=78-8=三、连一连.四、填一填.商品原价52元82元现价39元49元降价23元7元第3讲:万以内加减法(二)复习巩固:1.口算.53+6= 85-5=67+9= 72-6=20+40+3000= 900-700+80=300+20+60= 100+400+50=900-300-200=2.口答.(1)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67个十组成的数是多少?(2)54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54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的?3.拆数游戏.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360 480 520 790 210知识梳理及典例解析:1、笔算加减法时:用竖式计算加法时,需要注意相同数位必须对齐,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到这位时,不要忘了加上进上来的“1”.竖式计算减法时,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当十,合起来再减. ★例1:550-380注意:为了不遗漏从某数位上退掉的1,通常会在此数位上写上一个退位点.练习:1.口算47+35时,先算() +()=(),再算()+()=().答案:47 30 77 77 5 822.78-39的口算方法是先算78-()=(),再算()-9=().答案:30 48 48 393.笔算.320+380=680+230=860-470=360-280=750-390=360-170=答案:700 910 390 80 360 1904.完成竖式.答案:360 1802、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取整百数还是几百几十数,要视情况而定.★例2:一台抽烟机589元,一台电饭锅287元,妈妈有9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分析与解答:589小于600,287小于300,589+287一定小于900,所以900元买这两样商品够.结论:估算时要把数看成与之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练习:1.算一算.20+350= 320+190=500+300= 120+680=480+200= 550+300=2.估一估.(1)308+154≈()308接近(),154接近().(2)一个数大约是589,另一个数大约是324,它们的差大约是().答案:450 300 150 270课后练习:一、算一算.35+65= 700-200= 100-10=60-8= 510-50= 660-600=45-26= 73-58= 25+75=二、竖式计算.1 6 0 9 5 0 6 1 023 0+ 6 7 0 -6 8 0 -5 9 0 +4 8 0三、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四、估一估:一台抽烟机589元,一台电饭锅287元,妈妈有9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五、火眼金睛(对的打“√”,错的打“X”,并改正).(6分)()改正:()改正:六、解决问题.(共30分)1.一棵果树上有很多果子,小猴子摘下24个,还剩49个,这棵果树上原有多少个果子?(6分)2.(8分)(1)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袋?(2)玉米比大米多多少袋?3.大约优惠多少元?(6分)原价:456元现价:348元4.(2017年浙江温州平阳县校级期末)人本超市里:(1)用900元可以把这三样商品都买下来吗?写出你的理由. (2)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第4讲:测量复习巩固:1、列竖式计算(1)467+354 (2)563+761 (3)158+280(4)365+918 (5)348+736 (6)486+734 ( 验算) (7)905-346 (8)816-347 (9)423-95 (验算)(10)603-329 (11)400-109 (12)900-6782、估算:98+25≈ 376+284≈ 517—348≈ 507—348≈ 500—185≈3、列式计算.(1).5207比一个数多1989.这个数是多少? (2)减数是785.差是216,被减数是多少?(3)一个数比2085少1758,这个数是多少? ( 4) 一个数比2012少1256,这个数是多少3、解决问题.(1)爸爸给小明不止写300个钢笔字,小明上午写了132个,下午写了143个,还剩多少个没写?(2)花园里有黄菊花135盆,比白菊花少27盆.①白菊花有多少盆?②这两种菊花一共多少盆?测量知识梳理: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 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 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例题讲解:题型一:填合适的单位★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重250( ) 高8( )重50( ) 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练习:找朋友,连一连.200千克40吨2千克400克题型二:比较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