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郁达夫、闻一多、徐志摩、冯文炳
中国文坛泰斗排名
中国文坛泰斗排名
中国文坛泰斗,是指在文化领域具有深厚造诣、广泛影响力和崇高地位的人物。
他们不仅是文化界的领袖,更是国家精神文化的代表人物。
以下是中国文坛泰斗排名:
1、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历史。
2、钱钟书: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大师”,代表作品有《围城》、《谈艺录》等。
3、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学、美术、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多面手,代表作品有《长征》、《山海经》等。
4、茅盾: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文化名人,代表作品有《子夜》、《春蚕》等,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
5、老舍:著名作家、戏剧家,代表作品有《茶馆》、《骆驼祥子》等,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现实和生活。
6、巴金: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文化名人,代表作品有《家》、《神州四路》等。
7、沈从文: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代表作品有《边城》、《昼夜长歌》等。
8、徐志摩:著名诗人、文化名人,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狂人日记》等。
9、丁玲:著名女作家、文学理论家,代表作品有《太阳照在桑榆路上》、《水浒后传》等。
10、贾平凹:著名文学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废都》、《黄金时代》等。
以上是中国文坛泰斗排名,他们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陕师大《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业题附答案
陕西师大远程教育学院中文专升本科函授生《中国现代文学史》作业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 《新青年》作者陈独秀2 《尝试集》作者胡适3 《人的文学》作者周作人4 《女神》作者郭沫若5 《阿Q正传》作者鲁迅6 《死水》作者闻一多7 《终身大事》作者胡适8 《沉沦》作者郁达夫9 《呐喊》作者鲁迅10 《野草》作者鲁迅11 《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12 《微雨》作者李金微13 《潘先生在难中》作者叶圣陶14 《骆驼祥子》作者老舍15 《子夜》作者矛盾16 《激情三部曲》作者巴金17 《雷雨》作者曹禺18 《莎菲女士的日记》作者丁玲19 《血字》作者殷夫20 《缀网劳蛛》作者许地山21 《向太阳》作者艾青22 《上海屋檐下》作者夏衍23 《老马》作者臧克家24 《边城》作者沈从文25 《给战斗者》作者田间26 《雨巷》作者戴望舒27 《包身工》作者夏衍28 《速写三篇》作者张天翼29 《呼兰河传》作者萧红30 《围城》作者钱钟书31 《囚绿记》作者陆蠡32 《金锁记》作者张爱玲33 《寒夜》作者巴金34 《财主的儿女们》路翔35 《小二黑结婚》作者赵树理36 《暴风骤雨》周立波37 《漳河水》阮章竞38 《白毛女》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
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
39 《荷花淀》孙犁40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丁玲41 翠翠是沈从文中篇小说《边城》中的女主人公42 小二黑赵树理《小二黑结婚》43 潘先生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塑造了潘先生这一患得患失、明哲保身、自私精明的小市民知识分子的形象44 繁漪曹禺《雷雨》中封建大家族的家长周朴园之妻。
45 华威先生张翼天《华威先生》作品以夸张讽刺手法,刻画了一个自命不凡、刚愎自用的国民党官僚形象。
?46 林志成夏衍的三幕剧《上海屋檐下》的主要人物47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翁“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章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四章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学革命时期(1917-1927)小说、诗歌、散文等文体的创作概况;了解《新青年》、《新潮》、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等团体的创作特色并能够进行分析评价;掌握五四文学的基本特色;对胡适、周作人、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冰心、朱自清、庐隐、郁达夫、闻一多、徐志摩、冯文炳、冯至、李金发等新文学作家的生平及创作概况应基本了解,并且能够分析评价他们在新文学史上的独特贡献。
第一节概述五四时期的文学创作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一)开始尝试阶段,1917-1920年;(二)初步繁荣阶段,1921-1927年。
了解《新青年》、《新潮》作家群的贡献。
《新青年》是最早发表白话文学作品的刊物。
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鲁迅等是最早的白话诗作者。
刘半农被誉为平民诗人。
陈衡哲是最早的女小说家之一。
《新青年》上的随感录专栏上,新文学倡导者们最先展露了战斗的风姿。
《新潮》作家群也以关注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问题而著称。
文学革命初期创作的不足与意义:文学革命初期的白话诗与小说基本上属于过渡型的层次,白话诗偏于说理写实,散文化倾向严重,小说还不擅长人物性格的刻画,其贡献在于对封建文学传统的冲击以及在艺术方面的开拓与探索,这些都具有开风之先的历史意义。
文学研究会在为人生的、写实的立场上得到更广泛而深入的发展。
其中以两大文学现象表现尤为突出,即问题小说和乡土文学。
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五四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相碰撞的产物,表现了作家们对社会现实及人生的深切关注,其缺撼之处在于审美价值较为薄弱。
乡土文学热潮则是文学研究会等其他现实主义作家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带着故乡和童年的回忆来表现农村的风土人情和各种陈规陋俗。
乡土文学形成五四时期最早的小说流派,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学格局也有长远的影响。
此外,文学研究会作家在诗歌、散文、戏剧领域也卓有建树。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重要流派群体、重要作者作品)名词解释、简答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一.重要群体流派1.左翼作家联盟Ⅰ概述:1930年成立于上海,并不是一个纯文学流派,是文学与政治兼有的社团。
由此造成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从幼嫩到相对成熟,形成很大的影响。
Ⅱ影响:①左联的成立推进了革命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
②在白色恐怖的艰难环境下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
③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革命文学作品,成为国民党统治区一面鲜艳的战斗红旗,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Ⅲ特色:张天翼犀利明快的讽刺,艾芜、萧红的浪漫抒情精神对现实主义的多方渗透,都显示了当时的小说观念和体式的多样进步。
Ⅳ代表:ⅰ准备期: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咆哮了的土地》ⅱ“左联”五烈士: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胡也频《到莫斯科去》《光明在我们的面前》ⅲ革命女作家:丁玲《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ⅳ讽刺小说家:张天翼《华威先生》《包氏父子》ⅴ后期:叶紫《丰收》、艾芜《人生哲学的一课》《山峡中》ⅵ东北作家群: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罗烽、白朗、李辉英2.社会剖析小说是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包括沙汀、吴组缃、叶紫等的左翼小说,其特点是:用二元对立的因果关系来表现复杂的社会斗争的。
在创作时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维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
主题清晰,戏剧性冲突集中撼人,细节刻画人物雕镂性强,但情节结构呈封闭型,是左翼文学内部的主流小说体式。
3.东北作家群Ⅰ概述:形成于30年代中期,作品充溢着深沉的力,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者,是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Ⅱ特点:①反映了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
②表达对敌伪的仇恨,对故乡的眷恋,对早日光复国土的愿望,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
③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倾向,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粗犷的地方风格。
Ⅲ代表: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端木蕻良《鹚鹭湖的忧郁》、骆宾基《边陲线上》4.京派文学Ⅰ概述:30年代以北京为中心的小说流派,它的基础是文学研究会未曾南下的分子。
中国近代作家作品一览表
中国近代作家作品一览表序作家籍贯艺术风格代表作品备注1 鲁迅浙江绍兴精炼白描、人物语言简洁传神;心理刻画见长;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杂文的讽刺性、切实锋利、精炼泼辣、简练隽永、鲜明生动、机智幽默《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杂文诸集语丝社、“左联”2 郭沫若四川乐山浪漫主义、诗意色彩、抒情性、自由活泼、风格雄奇壮美;瑰丽的浪漫色彩;理胜于情《女神》《屈原》创造社3 胡适安徽绩溪平实冲淡、托物寄兴《尝试集》新月社4 周作人浙江绍兴冲和平淡、清隽幽雅、恬淡从容、率真亲切、简素质朴、庄谐并出、“幽默味”《自己的园地》《泽泻集》《雨天的书》语丝社文学研究会5 叶绍钧江苏苏州教育小说;冷静客观的描写;同情与讽刺兼备;结构多变、精于布局;文字整饬、严谨、平安、纯正《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6 许地山台湾台南府城异域色彩;玄想与宗教色彩;情节奇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爱情情节;浪漫与写实兼有;散文:感伤、忧郁、迷离惝恍、洒脱超逸、玄理思辨《缀网劳蛛》《春桃》《铁鱼的鳃》《空山灵雨》《落花生》7 王统照山东诸城“美”和“爱”的思想;象征与写实、耽于内省的“沉思”;孤独寂寞、悲凉惆怅、空濛感伤;虚浮与滞重;轻倩飘逸与厚重朴实;诗意的渗透《山雨》《寄《春水》8 冰心福建长乐晶莹清丽、轻柔隽逸、婉约典雅、凝炼流畅《繁星》小读者》9 朱自清江苏东海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背影》《女儿》《给亡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10 庐隐福建闽侯感伤、哀怨、悲观之抒情;低沉郁闷、悲戚哀愁;散文文气流畅、情致爽利《海滨故人》《月下的回忆》11 郁达夫浙江富阳自我的写真;感伤的抒情;结构的散文化;流利清新、洒脱、隽永、秀逸《沉沦》《迟桂花》《银灰色的死》《春风沉醉的晚上》创造社12 闻一多湖北浠水形式整齐、语言凝练、沉郁奇丽;浪漫主义《红烛》《死水》新月社13 徐志摩浙江海宁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构思精巧、想象丰富、比喻新奇、意象新颖、意境优美;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章法整饬、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辞藻华美、风格明丽、神思飘逸《志摩的诗》《猛虎集》《巴黎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14 冯文炳湖北黄梅冲淡质朴、优美宁静、意境冲淡、诗意浓郁、好象征、重文采、脱俗空灵、诗意悠远、适性恬淡、超然物外、简练跳脱、含蓄跳跃《桃园》《桥》《竹林的故事》《河上柳》《莫须有先生传》田园小说15 冯至河北涿县情思缠绵、意象新颖、语言清新、含蓄深沉、风致幽婉《我是一条河》《蛇》《十四行集》浅草社、沉钟社(续表)序作家籍贯艺术风格代表作品备注16 李金发广东梅县颓废绝望、悲哀郁闷;意象营构、暗示手法、跳跃空白组合、曲折有致《弃妇》17 茅盾浙江桐乡社会剖析派小说;精细的环境与人物服饰描摹;偏于个人内心的心理现实主义特色《蚀》《子夜》《林家铺子》《春蚕》文学研究会18 老舍北京浓郁的“京味儿”;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世俗描写《老张的哲学》《二马》《离婚》《文博士》、《骆驼样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月牙儿》《我这一辈子》19 巴金四川成都激情;朴素自然《激流三部曲》《寒夜》《爱情三部曲》20 沈从文湖南凤凰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与神采,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创作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突出、单纯厚实、朴讷传神《边城》《长河》《湘行散记》21 曹禺湖北潜江结构严谨、冲突尖锐;人物性格鲜明语言个性化;动作性、抒情性《雷雨》《日出》《北京人》22 蒋光慈安徽霍邱县“普罗小说”“革命加恋爱”《鸭绿江上》23 柔石浙江宁海语言清俊秀丽、诗意迷离《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左联”24 丁玲湖南临澧《莎菲女士的日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25 张天翼湖南湘乡展现世态;漫画式的夸张手法;轻快谐谑的讽刺;内蕴深厚的嘲笑《包氏父子》26 沙汀四川安县冷峻的客观描写;文字简洁、讽刺辛辣、风趣而口语化的语言;含蓄深沉的艺术特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喜剧色彩的人物刻画《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在其香居茶馆里》27 艾芜四川新蘩异域情调;传奇色彩;激昂与忧郁兼杂的格调;浪漫色彩《南行记》28 田汉湖南长沙话剧《丽人行》创造社29 洪深江苏武进话剧《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左联”30 林语堂福建龙溪博学睿智、闲适幽默《生活的艺术》语丝社31 何其芳四川万县情调与氛围的营造;纯粹的柔和与美丽《画梦录》32 叶紫湖南益阳沉郁悲壮《丰收》33 吴组缃安徽泾县以人物对话为主要表现方式《一千八百担》《樊家铺》34 萧军锦州府义州浓郁的乡土色彩;精雕细绘,人物性格把握准确;质朴刚健、遒劲雄放、粗犷沉毅、平实中见豪气《八月的乡村》《第三代》35 萧红黑龙江呼兰朴素率直、凄婉细腻;“本色派”《生死场》《呼兰河传》(续表)序作家籍贯艺术风格代表作品备注36 戴望舒浙江杭州诗歌:象征意象;自由和谐的优美音节;散文化手法;创造性地借鉴古典诗词;孤独、感伤、抑郁气息;散文美为特征的自由诗体《雨巷》《乐园鸟》37 卞之琳江苏海门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三秋草》《断章》38 臧克家山东诸城锤炼工整、含蓄凝重;精粹新颖、形象化,但不失平易、明朗和口语化。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一)
中国现代文学试题(一)试题:南国社———年成立于———市,出版———半月刊。
答案:1925 上海《南国》试题:浅草社在上海的成员有———、———,在北京的成员有———等人。
答案:林如稷,陈翔鹤(上海),陈炜漠,冯至(北京)……试题:未名社———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鲁迅、———、———等。
答案:1925 韦素园曹靖华李霁野台静农……试题:莽原社———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有鲁迅、———、———等。
答案:1925,韦素园,高长虹,向培良……试题:太阳社的主要成员有———、———、———等,他们都是共产党员。
答案:蒋光赤,钱杏邨,孟超试题:浅草社———年成立于———市,与它有一定继承关系的文学社团是———。
答案:1922 上海沉钟社试题:湖畔诗社的主要刊物是———,合作出版的诗集有———、———。
答案:《支那二月》《湖畔》《春的歌集》试题:湖畔诗社的早期成员有潘漠华、———、———、———。
答案:应修人,冯雪峰,汪敬之试题:湖畔诗社于———年4月成立于———,因位于———而得名。
答案:1922,杭州,西子湖畔试题:民众戏剧社的发起人有沈雁冰、———、———、———等十三人。
答案:郑振铎,欧阳予倩,熊佛西,陈大悲,柯一岑,汪仲贤,徐丰梅……试题:我国最早的现代话剧团体是———,于———年3月成立于———。
答案:民众戏剧社 1921 上海试题:新月社的主要成员有胡适、———、———、———等人。
答案: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试题:后期新月社于———年———月在———市出版《新月》月刊答案:1928 3 上海试题:语丝社的主要成员除周氏兄弟外,还有———,———,———等人。
答案: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钱玄同章川岛俞平伯冯文炳试题:语丝社于———年———月成立于———。
答案:1924 11 北京试题: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除了新的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外,还有———、———、———。
答案:近代进步文学的多方准备,外国进步文学的积极催化,文学自身的前进发展要求试题:提出“拥护德奠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口号的文章,是———撰写的《———》,发表于———年1月。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和简答
1、第三种人:指30年代初的苏汶。
文艺主张有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倾向。
左联曾与她展开论辩,批评了她的文艺倾向。
通过论辩,左联也检讨了理论上与策略上“左”的错误。
2、左联: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于1930年在上海成立。
2、主要人物有沈端先、钱杏邨、鲁迅、田汉、茅盾等。
3、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就是其纲领。
3、京派:1、就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等。
2、称之为“京派”,就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
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
3、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4、“京派”的基本特征就是关注人生,但与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
沈从文就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京派作家多数就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与讽刺小说。
4、新月社:1、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就是欧美留学生。
2、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3、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5、乡土小说:在1920年代初、中期,小说创作上出现了一种被称为“乡土小说”的作品。
“乡土小说”指的就是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的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落后,并借以抒发自己乡愁的小说。
这批作家有冯文炳(废名)、王鲁彦、台静农、彭家煌、许杰等6、东北作家群:就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她们的作品及时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以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必读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必读书目(现代文学部分)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3.周作人:《人的文学》4.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5.胡适:《蝴蝶》、《一颗星儿》6.沈尹默:《月夜》、《三弦》7.刘半农:《叫我如何不想她》、《相隔一层纸》8.郭沫若:《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9.汪静之:《伊底眼》、《蕙的风》10.冰心:《超人》11.李金发:《弃妇》、《有感》12.闻一多:《死水》、《口供》13.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14.鲁迅:《呐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编》,以及《鲁迅传》等15.王鲁彦:《菊英的出嫁》16.庐隐:《海滨故人》17冰心《超人》、18叶圣陶《隔膜》、《潘先生在难中》19郁达夫《沉沦》、20许地山《缀网劳蛛》、21冯文炳废名《菱荡》22.郁达夫:《沉沦》23茅盾:《子夜》24.老舍:《骆驼祥子》、《二马》等。
25.巴金:《家》、《寒夜》26.沈从文:《萧萧》、《边城》27.张天翼:《华威先生》、《包氏父子》28.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29.柔石:《为奴隶的母亲》30.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31.艾芜:《山峡中》32.萧红:《呼兰河传》33.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34.施蛰存:《梅雨之夕》35.戴望舒:《雨巷》36.卞之琳:《断章》37.林徽因:《九十九度中》38.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39.赵树理:《小二黑结婚》40.钱钟书:《围城》41.张爱玲:《金锁记》、《倾城之恋》42.曹禺:《雷雨》43.穆旦:《赞美》、《诗八首》、《春》44.冯至:《蚕马》、《十四行集》一、十五、十七、二十七45.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46.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必读书目(当代文学部分)1杨沫《青春之歌》2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3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4茹志鹃《百合花》5刘心武《班主任》6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7谌容《人到中年》8张贤亮《绿化树》9王安忆《小鲍庄》《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10阿城《棋王》11张承志《黑骏马》12韩少功《爸爸爸》13马原《冈底斯的诱惑》14余华《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15孙甘露《《我是少年酒坛子》》16舒婷《致橡树》17北岛《回答》18顾城《一代人》19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20池莉《烦恼人生》21方方《风景》22刘震云《一地鸡毛》23陈染《私人生活》24林白《一个人的战争》25残雪《山上的小屋》。
中国当代作家
中国当代作家篇一:中国近现代作家排行榜前100名中国近现代作家排行榜前100名1.鲁迅2.老舍3.朱自清4.冰心5.曹禺6.矛盾7.巴金8.叶圣陶9.郭沫若 10.舒婷11.林语堂 12.光未然 13.李大钊 14.王蒙 15.余秋雨 16.余光中 17.三毛 18.金庸 19.魏巍 20.钱钟书21.席慕容 22.丰子恺 23.臧克家 24.海子 25.冯骥才 26.沈石溪 27.牛汉 28.高维生 29.林海音 30.曹汉文31.曲波 32.郭小川 33.王小波 34.碧野 35.田汉 36.周而复 37.赵树理 38.陈残云 39.柳青 40.汪曾祺41.贾平凹 42.梁晓声 43.史铁生 44.沈从文 45.梁羽生46.刘心武 47.余华 48.秦牧 49.白桦 50.沙汀51.夏衍 52.丁玲 53.杨沫 54.周扬 55.贺敬之 56.周作人 57.杨朔58.柯岩 59.李季 60.周立波61.孙犁 62.萧军 63.萧红 64.吴晗 65.刘流 66.路遥 67.陈忠实68.王安忆 69.胡适 70.张爱玲71.梁实秋 72.王国维 73.张天翼 74.吕叔湘 75.吴伯箫76.顾颉刚 77.冯铿 78.胡也频 79.鲁彦 80.许地山81.丁西林 82.莫应丰 83.艾芜 84.冯雪峰 85.李健吾 86.古龙 87.姚雪垠 88.萧乾 89.吴强 90.马南邨91.唐弢92.杨骚 93.叶君健 94.严文井 95.刘白羽 96.袁珂 97.查良铮98.田间 99.王力 100.古华篇二:中国近现代作家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国近现代作家综合实力排行榜常言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以下排名,仅供参考。
【第50名】张炜张炜(1956—),山东龙口人,原籍山东栖霞。
代表作品:《你在高原》(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古船》《九月寓言》等。
【第49名】铁凝女铁凝(1957—),河北赵县人。
代表作品:《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哦,香雪》等。
现代文学 名词解释
1.文学研究会最早成立的新文学社团。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
发起人有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王统照、孙伏园、叶绍钧、郭绍虞、许地山、朱希祖、耿济之、瞿世瑛、蒋百里等十二人。
以改版后的《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主张“为人生的艺术”,关注社会和人生问题,体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在文学创作、翻译、研究等领域均有所成就。
2.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东京日本,主要由留日学生组成,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成仿吾、田汉等。
创办《创造》季刊、《创作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刊物。
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也同时受到了“新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应忠于作者内心,重视文学的美感与时代使命感,推崇创作直觉与灵感,奉行浪漫主义,受到当时新兴的现代主义创作潮流的影响。
体现出与文学研究会迥然不同的艺术倾向和美学研究。
3.创造社小说主要作家有郁达夫、郭沫若、周全平、倪贻德、王以仁、张资平、成仿吾等。
文学研究会作家庐隐的创作风格和创造社相近。
4.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5.学衡派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激进”,秉承新人文主义立场的流派。
其基本主张也代表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趋势,与新文化运动殊途同归。
1922年创刊《学衡》杂志,标志着该派的诞生。
代表人物为南京东南大学教授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
以东南大学教授和《学衡》杂志为基地。
6.甲寅派1925年,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复刊《甲寅》周刊,发表了《评新文学运动》等文,倡导尊孔读经,提出“读经救国”,反对白话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13.白马湖作家群: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在上虞白马湖畔春晖中学任教,生活过的夏丐尊为首,包括朱自清等一批魅力四射的文坛人物群体,环境的恬美、至善至性的交情,充满了文人生活的魅力,文章清新隽永、质朴平易、自然畅达、情理合一,时时保有一种对文化、自然、社会、人生的责任感。
14.左联:中国左翼作家的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19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名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门中支持思维,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着自己的实践,作品都体现着强烈而鲜明的时代色彩。
在工作中有过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倾向。
但为建设人民大众的革命文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代表人物有鲁迅、茅盾、郭沫若等,代表刊物有《北斗》等15.两个口号争论: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争论,这两个口号都是因过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
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
国防诗歌活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胡风等商量后由胡风撰文提出的,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争论,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16.第三种人:标榜自己不站在任何阶级立场上,对各个阶级,对各种文艺不加以褒贬的文艺流派,该流派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以苏汶,胡秋源(代表作《阿狗文以记》)为代表,他们的逻辑起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重心是艺术真实论,提倡文学的自由品格,主张艺术多样性,关注文学的高品位,观点有失偏颇,但有一定合理性。
17.《蚀》三部曲:茅盾于1927年发表《幻灭》及后来发表的《动摇》和《追求》三部小说,被称为《蚀》三部曲,展现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鲜活生动的展现时代女性现象,为新文学任务画廊增添了新鲜的艺术现象,为小说叙事贡献了新方法。
现代文学三十年_第一个十年考试重点
当代文学重点一填空1、1917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一个鲜明的界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结束,现代文学的开始。
2、新文化运动的本质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运动3、新文化运动的肇始: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为《新青年》。
《新青年》集中代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点。
1、德先生(民主Democracy)赛先生(科学Science)2、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
4、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中“八事”(文章八事)是:①须言之有物②不模仿古人③须讲求文法④不作无病之呻吟⑤务去滥调套语⑥不用典⑦不讲对仗⑧不避俗字俗语。
5、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中的“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6、外国文学思潮的涌入(晚清已出现):文学革命者通过作品翻译来介绍外国文艺思潮,向闭塞的中国文坛吹进新鲜的现代新鲜空气。
大量的翻译的刊物《新潮》、《少年中国》、《文学周报》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
7、中国戏剧的萌芽: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号《易卜生(北欧挪威戏剧家“戏剧之父”)专号》《娜拉》(玩偶之家)《国民公敌》《培尔·金特》8、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标志:《雷雨》9、我国现代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堪称现代小说基石。
第一部中国小说史教案:《中国小说史略》第一个白话诗人:胡适第一本白话集:尝试集。
胡适的尝试集是第一部白话新诗梦与诗——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兰花草——改编自胡适的希望刘半农的《瓦釜集》是新诗史上第一部用方言写的民歌体新诗集,代表作《叫我如何不想她》冰心的《繁星》《春水》野草包括《秋夜》《雪》《腊叶》《乞求者》《复仇》《题辞》《影的告别》《我的失恋》《希望》《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显得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一觉》《淡淡的血痕中》《呐喊》:《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弟兄》、《离婚》朝花夕拾包括《狗。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
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
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陆续编印《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二百多种。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或现实主义的一派。
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特别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的冲突,写法上一般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文学研究会成立初期﹐除出版刊物、编辑丛书外﹐还组织成立了“读书会”。
文学研究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新文学团体,对中国现代文学和白话诗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文学研究完成了其部分目标。
文学研究会这个社团的局限可以用一句话归结,即夸大了文学的现实社会作用,过分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
创造社1921年6月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
最初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田汉等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
先后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主要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同时也受到新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
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和灵感,比较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又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
从创作看,创造社的流派特色比较显著。
该社团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往往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
与文学研究会迥然不同的创作风貌。
初期创作,体现了五四反抗,革新的时代精神,表达了觉醒的青年一代的呼声,创造了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高峰。
06现代文学史-第五章初期白话诗(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郭沫若、冯志)
第五章初期白话诗胡适《尝试集》1920;郭沫若《女神》1921;湖畔诗人《湖畔》1922;汪静之《蕙的风》1922;湖畔诗人《春的歌集》1923;冰心《繁星》《春水》1923;宗白华《流云小诗》1923;冯至《昨日之歌》1925 一、白话诗运动(一)“五四”新诗运动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是新诗的先声。
1.新诗的主张:胡适在《论新诗》中明确提出新诗的主张:“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作什么诗;诗该怎么作,就怎么作。
”后又将其概括为“作诗如作文”。
“作诗如作文”原则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
“二”是以白话写诗,以白话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口语)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
在某种意义上,“五四”新诗运动是从宋诗对唐诗的变革里,取得自身的变革与创造的历史依据与启示的。
“作诗如作文”的主张背后,蕴含着时代所要求的诗歌观念的深刻变化。
2.诗的经验主义新诗运动中,胡适还提出了“诗的经验主义”,其论点的核心是要求新诗必须“言之有物”,即强调“有我”与“有人”,前者强调创作中知识分子的自我(作者的主体性情与见解),后者则强调新诗要强化与普通平民百姓的沟通与交流。
虽然遭到诗词界传统势力的抵制和反对,但是新诗仍然站住了脚跟,在经历了近三年时间的新诗讨论阶段,至1920年白话新诗已经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赢得了相当的青年读者。
(二)胡适胡适:在文学史上的主要功绩,是倡导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在白话诗、话剧等方面有开创性贡献。
他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改革的第一篇文章,提出文学改良“八事”。
他率先发表《白话诗八首》。
《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白话诗集。
独幕剧《终身大事》是现代第一部创作话剧。
胡适是“五四”白话新诗的第一位大胆尝试者。
1920年他出版了《尝试集》。
作为新诗的尝试,《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新旧参半,亦文亦白,《尝试集》里“真白话的新诗”不过几首,显示出一种新诗试验的性质。
闻一多七子之歌
闻一多七子之歌引言闻一多七子是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七位重要作家,他们分别是闻一多、郭沫若、徐志摩、朱自清、瞿秋白、胡风、杨杰。
这七位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充满了时代的气息。
本文将介绍闻一多七子的背景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闻一多闻一多(1906-1947),湖南醴陵人,是中国现代散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以感人肺腑的真实感染了一代华人。
他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感咏》、《革命的一九三六年》等。
闻一多在他的作品中探索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
郭沫若郭沫若(1892-1978),湖南长沙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之一。
他的诗词饱含激情与思索,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郭沫若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作品是《临江仙•满江红》、《狂人日记》等。
郭沫若通过他的作品表达了对爱情、自由和民族独立的追求。
徐志摩徐志摩(1897-1931),广东潮州人,是中国现代诗歌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以及独特的个人风格。
徐志摩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再别康桥》、《燕子楼》等。
他通过他的作品表达了对爱情和心灵自由的追逐。
朱自清朱自清(1898-1948),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散文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散文清新洗练,情感真挚,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朱自清最为人熟知的作品是《背影》、《春》等。
他通过他的作品描绘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民生活的魅力。
瞿秋白瞿秋白(1899-1935),江苏苏州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革命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政治色彩和对社会不公的揭露。
瞿秋白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作品是《瞿秋白传》、《杂感》等。
他通过他的作品唤起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革命意识。
胡风胡风(1904-1985),湖南湘潭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和文化理论家之一。
他的作品充满了社会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胡风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息壤》、《太阳照在桃花上》等。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笔记0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一)第一章:——年地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文学革命地兴起(——)一、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地主要内容:、诗界革命:黄遵宪(反对拟古复古、提倡“我手写我口”)、小说界革命:梁启超(重视小说地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文界革命:梁启超(“报章体”)、白话文运动:裘廷梁二、“五四”文学革命发生地历史背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地历史条件下地发展、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地新文化运动而发生地三、《新青年》(第一卷名《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地开始创刊时间:年主编姓名:陈独秀四、“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地关系:、文学革命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地新文化运动而发生地,因为旧文学中充斥着封建礼教道德地思想内容,思想革命地深入,必然要求反对旧文学地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地开展,批判旧文学观念和旧文学中封建思想道德观念,新文学以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为内容,也大大推动了思想革命更深入地开展;、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相辅相成,使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成为自有中国以来最彻底反对封建文化和封建旧文学地革命.五、文学革命地发生过程:、年月,《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倡导文学革命地第一篇理论文章.、年月,《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举起文学革命地大旗.、钱玄同、刘半农等撰文响应,周作人发表《人地文学》、《平民文学》六、鲁迅:《狂人日记》(发表于《新青年》)——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年)七、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地传播和“五四”爱国运动地爆发对文学革命地影响:、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用白话写地文章,算不得新文学;新文学应建立在“宏深地思想、学理,坚信地主义,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新文学提出地要求)、鲁迅:《狂人日记》小说对封建主义揭露、批判所达到地高度、郭沫若地新诗,体现了“五四”反抗叛逆、破旧创新地精神八、了解文学革命在创作上地初步成绩和白话文运动地胜利:、《新青年》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等地白话新诗,《新潮》上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等地白话新小说和康白情、俞平伯地新诗,都是文学革命地最初实绩.、白话文运动取得了胜利,各种新旧报刊相继采用白话文.年,北洋政府教育部也终于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九、《文学改良刍议》(胡适)地主要内容及历史作用:主要内容:、提出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侧重文学语言形式地改革、推崇白话小说,同时也表现了对内容地重视历史作用:胡适地“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说,旗帜鲜明,目标明确,对建设有中国现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比之晚清白话文运动主要着眼于把白话作为向群众宣传地语言工具,以及在古诗文地框架内添加一些俗字俗语,是大为进步,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主张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十、《尝试集》(胡适)——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新诗集十一、了解胡适地《建设地文学革命论》、《易卜生主义》、《谈新诗》地主要内容:、《建设地文学革命论》:“国语地文学,文学地国语”、《易卜生主义》:介绍了易卜生地现实主义思想和个性主义、《谈新诗》:主张“诗体地大解放”十二、《终身大事》(胡适)——现代最早地白话新剧十三、陈独秀地《文学革命论》地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三大主义”:推倒雕琢地、阿谀地贵族文学,建设平易地、抒情地国民文学;推倒陈腐地、铺张地古典文学,建设新鲜地、立诚地写实文学;推倒迂晦地、艰涩地山林文学,建设明了地、通俗地社会文学.、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提出文学改革主张内容:反对“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形式:以白话为文学正宗之说、还从政治革命、伦理道德革命角度论述了文学革命地必要性、必然性.历史意义:对推进文学革命发生重大影响,陈独秀是当之无愧地文学革命地主将和急先锋.十四、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十五、周作人地《人地文学》地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提出新文学是“人地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本,从理论上反对违反人性地那种表现礼法制度和兽性遗留地旧文学,把它作为“非人地文学”加以排斥.要求新文学在思想内容上从礼法制度和兽性遗留中解放出来,表现人性.、“人地文学”地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重要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地主要内容.胡适:“活地文学”:文字工具地革新“人地文学”:文学内容地革新十六、周作人《平民文学》地主要内容:、提出“普遍”和“真挚”地原则,强调应以普遍地真挚地文体,写普遍地真挚地思想与事实;、应着眼于写世间普通男女地悲欢成败,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地主张.十七、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地主要主张:、针对文学革命中地改良主义地倾向,提出“光是用白话写地文学,算不得新文学”;、主张“我们所要求地新文学,是为社会写实地文学”,他提出既要批判新文学中“科举地旧毒”,也要注意反对新文学中“商贾地新毒”;、要求新文学应建筑在“宏深地思想、学理、坚信地主义”和“优美地文艺”地“土壤根基”上.十八、年月,新青年出版“易卜生专号”.十九、五四时期新文学地文学思潮特点:、现实主义是文学主潮,文学革命倡导者地基本倾向是主张“为人生”地写实文学;、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一股强大地文学思潮,代表人物:郭沫若;、现代主义文学也有所介绍.二十、林纾(琴南)——五四时期封建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致蔡鹤卿书》:攻击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地大本营北京大学“覆孔孟,铲伦常”,“尽废古书,行用土话为文字.《荆生》:假托伟丈夫荆生以武力痛击田其美、金心异、狄莫(影射陈独秀、钱玄同、胡适三人),暗示北洋政府头子出来当荆生.二十一、李大钊——《新旧思潮之激战》、蔡元培——《致林君琴南函》批驳林纾,蔡元培申述了“思想自由原则”和“兼容并包主义”.二十二、分析评价文学革命地主要内容、成就及历史意义:主要内容:反对封建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人地文学、平民文学;反对文言,提倡白话介绍外国文学.成就:、批判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等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并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出现了新地主题、新地题材、新地人物.、文学革命提出了小说,戏剧地地位,引进了话剧等新地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地创建和小说形式地革新,特别是以白话代替文言,使白话文学立于正宗地位.、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破旧立新,在创作上显示了实绩.历史意义:、它是中国文学历史上从未有过地彻底反对旧文学地革命,是文学观念、文学思想内容、文学语言形式地大解放大革命;、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禁锢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从闭关锁国状态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文学一个崭新地时代;、文学革命批判旧传统地革命精神,面向世界文学勇于吸收地开放意识,冲破旧框框地自由创造精神,对新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十三、文学革命地某些偏颇:(五四时期)——对中国古代文学否定过多,而对外国文学则多加肯定,缺乏分析批判.§、新文学社团地涌现和多元地文学新思潮(——)一、文学研究会:——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成立时间:年月成立地点:北京主要成员: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周作人、郑振铎、朱自清、冰心、许地山、王统照、庐隐、老舍等主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等二、简评文学研究会“为人生”地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地提倡及其对新文学地主要贡献:、文学研究会是被称为“为人生”地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地.在其《宣言》中,提出三点:一是联络感情;二是增进知识;三是建立著作工会地基础.第三点中说到:“将文艺当作高兴时地游戏或失意时地消遣地时候,现在已经进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地一种工作.”、强调真精神与写实主义,文学是人生地反映,文学要反映时代,表现社会生活.“实地观察”、“客观描写”.、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地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主流地位地文学思潮.三、创造社成立时间:年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冯乃超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月刊》、《洪水》等四、简评创造社地文学主张和浪漫主义倾向及其对新文学地主要贡献:、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地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地作用.、属于富有反抗精神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浪漫主义文学在青年中产生很大反响,对当时和以后地新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创造社作家翻译了许多外国浪漫主义文学名著,和文学研究会成为我国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双峰并峙地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形成新文学地一股强大文学思潮.创造社是我国最早介绍和尝试现代主义创作地新文学社团.后期创造社,还积极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五卅”以后为创造社后期,倡导革命文学.五、新月社:成立时间:年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胡适、陈西滢、梁实秋等主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新月诗派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朱湘、陈梦家等新月派小说家:沈从文、凌叔华等六、简评新月派关于新格律诗地提倡对新诗发展地作用:对提高新诗艺术性和新诗形式地探索,有积极意义.新月诗派提倡新格律诗,对纠正新诗发展地这种偏向和提高新诗艺术性是有积极作用地,是对新诗形式地一种有意义地探索.七、语丝社:成立时间:年主要成员: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冯文炳(废名)、孙伏园等主要刊物:《语丝》周刊八、简评语丝社对现代散文发展地贡献:、《语丝》是以刊登散文为主地刊物,发表了各种文体地散文作品、《语丝》撰稿人虽多,但固定地投稿者只五六人,又以鲁迅、周作人为最多.鲁迅、周作人、林语堂都是现代散文大家,他们拓展了散文地文体,既各有自己地风格特色,又以“任意而谈,无所顾及”地基本特色形成生动、泼辣、幽默地语丝文体,繁荣了新文学地散文创作,对现代散文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九、以下社团地主要特点:、未名社:着重于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成员:鲁迅、韦素园、台静农)、莽原社:与《语丝》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向旧势力、旧文明发起攻击(成员:鲁迅、高长虹)、浅草社:致力于创作(陈翔鹤、冯至)、沉钟社:致力于创作(陈翔鹤、冯至)、弥洒社:强调艺术无目地论和灵感作用(胡山源)、狂飚社:“虚无地反抗”(高长虹)、湖畔诗社:“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十、辛亥革命前中国最早地话剧团体——春柳社(留日学生组成)、改编《黑奴吁天录》十一、新剧(文明戏)从繁荣到衰落地原因:、新剧商品化,内容庸俗低劣,迎合小市民趣味、演出地都是幕表戏,即只有分场地故事梗概,没有完整地剧本,由演员上台随意发挥,这使话剧艺术和演技很难提高.十二、文学革命批判堕落地文明戏,提出了“爱美地”口号(意为非职业戏剧,不以营利为目地)十三、中国话剧运动地第二阶段:、民众戏剧社、上海戏剧协社、南国社十四、南国社:、主要成员:田汉、这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地话剧团体.十五、上海戏剧协社:主要成员:欧阳予倩、洪深十六、新文学社团地涌现,锻炼了大批新文学作者,促进了新文学创作地发展,形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主潮及其他各种流派自由创造、百花竞艳地局面.十七、年——年新文学地文学思潮特点:、“为人生”地现实主义文学占主潮地位、浪漫主义也是这时期主要地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也占有一席之地十八、——年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地表现:、鲁迅地小说集《呐喊》、《彷徨》在这期间出版、现代最早、成员最广地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语丝社、莽原社、未名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十九、——年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地表现:、异军突起地创造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地作家.、当时最重要地新诗流派之一地新月诗派,其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虽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追求诗地形式美,但就诗歌地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地.、欧美重要地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被大量翻译.、社会黑暗,封建复古派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反扑.二十、——年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地表现:、出现了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象征诗派.、许多现实主义作家、浪漫主义作家,也常吸收现代主义因素于创作中,或运用现代主义方法创作一些作品.、现代主义地许多流派,如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等得到介绍,现代主义作品地翻译也有一定数量.二十一、李金发:《艺术之本原与其命运》——“朦胧”、“含蓄”.二十二、穆木天:《谈诗——寄沫若地一封信》——“诗是要暗示地”象征诗最本质地特征.二十三、——年间,早期共产党人进行革命文学倡导,邓中夏、恽代英、沈泽民.二十四、简评初期革命文学倡导地主要主张及其意义与偏颇:主张:、提倡革命地文学.、为创作革命文学,强调作家要有革命地实际生活和革命地思想感情,要求革命文学家要从事革命实际活动,到劳动群众中去.意义:有助于新文学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及劳动群众地联系.偏颇:、对非革命“工具”地文学简单否定,尤其是共产党人作家蒋光慈对叶绍钧、冰心、俞平伯地作品以“市侩”地评价粗暴否定.、对文学地艺术特征重视不够.二十五、在文化革命统一战线内部,思想上地差异和分歧:、“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整理国故”之争(胡适)鲁迅、茅盾、郭沫若撰文批评、胡适为首地现代评论派在女师大学潮中,非难学生运动,鲁迅及《语丝》展开论战二十六、鸳鸯蝴蝶派:——游戏地、消遣地文学思潮、主要活动时间:始于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代表作家: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主要刊物:《礼拜六》——故鸳鸯蝴蝶派又称“礼拜六”派、代表作:《玉犁魂》(徐枕亚)、主流:言情小说、坏地支流:黑幕小说、文学研究会对鸳鸯蝴蝶派游戏地、消遣地文学观进行批判、抨击二十七、简评鸳鸯蝴蝶派:——世纪前半期中国近现代一个颇有社会影响地文学流派.其文学主张是把文学作为“游戏”、“消遣”地工具.以小说创作为主,主流是言情小说,其内容多为才子和佳人相悦相恋.在中国小说从古代到现代地发展过程中,这一流派地小说在形式和技巧等方面起过承前启后地作用,但是,鸳鸯蝴蝶派文学迎合市民趣味,一些作家以营利为目地,大量制作,粗制滥造,质量低劣,这些都是坏地支流.二十八、封建复古主义思潮:学衡派:、主要成员:吴宓、梅光迪、胡先啸、刊物:《学衡》甲寅派:、主要人物:章士钊、刊物:《甲寅》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发生地历史背景和条件:、国民党破坏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地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地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地格局、年前后,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蓬勃发展,成立了国际革命作家联盟、从混合型地革命文学,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二、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地主要团体:创造社:主要人物: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李初犁)太阳社:主要人物:蒋光慈、钱杏?三、革命文学论争地主要两方:创造社、太阳社——鲁迅、茅盾四、创造社、太阳社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地主要观点及其错误:主要观点:、文学是有阶级性地、文学是宣传地武器、无产阶级文学地作者,不必一定要出自无产阶级,要获得无产阶级地阶级意识错误:、对当时中国社会缺乏准确地分析,因而对中国革命地性质、革命地主要任务、革命地对象存在着一些错误地观点、夸大文学地作用、对“五四”以来地文学进行批判五、鲁迅关于革命文学地主要观点及其意义:主要观点:、批评他们夸大文艺地作用,不相信文艺有旋乾转坤地力量、肯定文艺地宣传作用,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革命文学当先求内容地充实和技巧地上达,批评那些脑子里存着许多旧地残滓地自封地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意义:鲁迅地这些观点,批评了创造社、太阳社地错误,是对革命文学地重要理论贡献.特别是强调革命文学要求“内容地充实和技巧地上达”,强调“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对革命文学地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六、革命文学论争地性质和收获:性质:革命文学家内部地论争收获:、扩大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地影响,纠正了创造社、太阳社地一些理论错误,使他们对鲁迅、茅盾地态度有所改变、形成翻译介绍和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地热潮,使革命文学运动有了科学地理论指导,提高了论争双方地思想、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地成立准备了条件七、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时间:年、地点:上海、性质:站在无产阶级地战线上,攻破一切反动地保守地因素,而发展被压迫地进步地要素,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地产生.、主要刊物:《北斗》、《萌芽》等、解散地时间:年八、中国现代地戏剧运动,这时期也从“爱美地”戏剧向左翼戏剧运动发展九、年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成立十、中国诗歌会:、成立时间:年,或年代初期、性质:自觉地与无产阶级革命取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创作目标地现实主义诗歌团体.、主要成员:穆木天、蒲风等、会刊:《新诗歌》十一、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地讲话《对于左翼作家联盟地意见》地主要内容和意义:主要内容:、“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地、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地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应该造出大群地新地战士、联合战线目地都在工农大众意义:左联纲领性地指导文献,是鲁迅对初期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经验教训地深刻总结十二、左联地成就和贡献:、左联地成立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地发展,剧联、中国诗歌会使左翼文艺运动成为具有广泛群众基础地文艺运动、密切了文艺与革命地联系,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英勇斗争、粉碎了国民党地文化“围剿”、进一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地传播、进行了三次规模很大地文艺大众化讨论、对革命文学初期创作中地错误倾向,特别是“革命地罗曼蒂克”倾向进行了批评、清算,贡献了新地题材、新地主题、新地人物、新地精神.、培养青年文学作者十三、左联地错误及缺失:、政治上地左倾错误、理论上地教条主义倾向、组织上地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倾向十四、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左翼作家:洪灵菲、潘谟华、应修人十五、两个口号地论争:、“国防文学”地口号、“民族革命战争地大众文学”地口号两个口号地论争地背景:日寇扩大对华侵略战争和国内阶级关系地新变了,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策略.十六、鲁迅在论争中地主要意见:、赞成一切文学家,任何派别地文学家在抗日地口号下统一起来地主张、不能说:作家在“国防文学”地口号下联合起来、我们仍可以互相批判,革命文学地领导责任要“更加重”,“更放大”十七、两个口号论争地性质和收获:性质:左翼文艺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而发生地思想分歧和论争.收获:救亡新形势下文艺界地广泛团结,为过渡到下一时期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更广泛地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较充分地思想条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两大文学思潮及其论争(——)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地主流及其缺失:中国现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其主流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为主导地.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地文艺论著,得到较多地翻译介绍,一些观点被反复引用,但是,由于国际国内革命阵营内左倾思潮地影响,革命文学思潮中也掺杂了严重地机械论和庸俗社会学地理论错误.、就文学与革命地关系而言:、左联宣称革命文学站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地战线上都是符合列宁地思想地、左联把文学事业和党地其他事业刻板地等同起来,过分强调文学地革命地“工具”作用,忽视文学创作地特点和文学地艺术特征,只是为政治斗争服务,产生了消极影响、就文学与群众地关系而言:、左联文学要“替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地、但是,片面反对白话文,主张用俗话,在靠拢群众地同时又使得文学降低了自己地艺术格调,对文学发展不利.这时期,马克思关于现实主义地论述,对左翼文学起了重要作用.二、中国诗歌会主张和大众化诗歌创作:、内容方面:“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地意识”地主张,提出要着重描写大众生活:一方面是大众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地剥削、压迫、屠杀;另一方面是大众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地反抗和斗争,在这矛盾中创造新地伟大地世纪.、形式方面:“要使我们地诗歌成为大众歌调”,主张采用大众化地旧形式,采用歌谣等形式,强调“要使人听得懂,最好能够歌唱”.、这是自觉地与反帝反封建地民族民主革命斗争采取同一步调,自觉地以大众化为目标地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中国诗歌会成员众多,创作丰饶,对文学大众化作了有益尝试.他们地大众化主要是通俗化,不是地是表现方法单一,诗歌明白如话,一览无余,诗味不足.三、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地各流派:、京派。
郭沫若、郁达夫、闻一多、徐志摩、冯文炳
郭沫若、郁达夫、闻一多、徐志摩、冯文炳郭沫若1、《女神》的思想(1)主导思想:革命的民族主义思想是以反帝反封建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为主要特色的民族主义思想。
它所反映的充满反抗和破坏、革新和创新的时代,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文学特征,歌颂祖国,眷念祖国的爱国主义诗篇,包含着对五四运动的歌颂,表现为祖国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诗中所呈现的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交融了诗人个人深受的屈辱和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民族积攒,熔铸着充满反抗斗争和理想的五四时代精神,体现着时代要求和民族解放要求的自我。
(2)受西方“泛神论”影响的思想,泛神论否认神是自然界的创造主,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郭沫若认为泛神就是无神,并由此提出物我无间的境界,将宇宙万物拟人化(3)文艺思想:主张艺术的无目的性和非功利性崇尚“天才”,强调直觉作用主张自我表现和感情的自我流泻表现出唯心主义思想2、《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1)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更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
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硬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理想主义的精神(2)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为喷发式宣泄。
如《凤凰涅槃》3、郭沫若的历史剧有哪些?《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高渐离》4、什么是浪漫主义的史剧观?(1)“失事求似”观,失事:在历史框架内大胆虚构求似:传达真正历史精华(2)“借古讽今”观,在历史精神与现实时代精神间找到切合点(3)“诗情”观“历史剧应有诗的灵魂、诗的意趣、诗的韵律郁达夫1、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2、零余者的含义“零余者”为郁达夫作品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生活贫困,充满了失意和颓废情感,这些患有忧郁的落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多余人”的形象,他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中考语文复习:中国现代文文学常识汇总
中考语文复习:中国现代文文学常识汇总中考语文复习:中国现代文文学常识汇总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主将。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所用的笔名。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准风月谈》等等。
2、周建人(1888-1984),浙江绍兴人,鲁迅的胞弟。
生物学家。
著有《生物进化浅说》,译有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3、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
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家。
曾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织著名的文学社团——“创造社”。
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是我国新诗运动的奠基石。
有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蔡文姬》《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等。
4、周瘦鹃(1894-1968),现代作家,翻译家。
5、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原名叶绍钧,字圣陶。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他的代表作。
他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有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6、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现代杰出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曾与郑振铎、王统照等在北京发起成立我国第一个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主办刊物《小说月报》,提倡为人生而艺术(文学反映人生、关心人民疾苦)。
长篇小说《子夜》《腐蚀》和短篇小说《林家铺子》是他的代表作。
他的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合称为“农村三部曲”。
7、徐志摩(1896-1931),笔名云中鹤、南湖,浙江海宁人。
诗人、学者。
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
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名篇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在病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郭沫若
1、《女神》的思想
(1)主导思想:革命的民族主义思想是以反帝反封建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为主要特色的民族主义思想。
它所反映的充满反抗和破坏、革新和创新的时代,鲜明地反映了五四文学特征,歌颂祖国,眷念祖国的爱国主义诗篇,包含着对五四运动的歌颂,表现为祖国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诗中所呈现的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交融了诗人个人深受的屈辱和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民族积攒,熔铸着充满反抗斗争和理想的五四时代精神,体现着时代要求和民族解放要求的自我。
(2)受西方“泛神论”影响的思想,泛神论否认神是自然界的创造主,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神,郭沫若认为泛神就是无神,并由此提出物我无间的境界,将宇宙万物拟人化
(3)文艺思想:主张艺术的无目的性和非功利性
崇尚“天才”,强调直觉作用
主张自我表现和感情的自我流泻
表现出唯心主义思想
2、《女神》的浪漫主义特色
(1)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更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
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硬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理想主义的精神
(2)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为喷发式宣泄。
如《凤凰涅槃》
3、郭沫若的历史剧有哪些?
《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孔雀胆》《南冠草》《卓文君》《王昭君》《蔡文姬》《武则天》《聂:》《高渐离》
4、什么是浪漫主义的史剧观?
(1)“失事求似”观,失事:在历史框架内大胆虚构求似:传达真正历史精华(2)“借古讽今”观,在历史精神与现实时代精神间找到切合点
(3)“诗情”观“历史剧应有诗的灵魂、诗的意趣、诗的韵律
郁达夫
1、郁达夫的代表作
《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
2、零余者的含义
“零余者”为郁达夫作品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生活贫困,充满了失意和颓废情感,这些患有忧郁的落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多余人”的形象,他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3、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色
分为两类:表现自我类、表现社会类
(1)表现出强大的反抗精神
(2)带有强烈的感伤主义
(3)有很多关于性苦闷和性冲动的描写
4、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色
(1)具有一种自然美,毫不掩饰的描写自己的生活,向读者敞开心扉,其小说的人与事都像发生在身边,像生活实录,自然流露,浑然一体,像与熟友谈心(2)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感情支配行动,感情不加拘束,汹涌膨发,往往情不可抑,将情绪抹在形象上,表现在文学里,让青年读者喜爱
(3)具有散文化特点,不追求复杂的故事情节,通篇布局自然,就像一气呵成,初看不讲章法,但仔细读来却层析分明,错落有致,人物性格鲜明,情感强烈鲜明,贯穿全文,将作品连成整体
(4)喜欢描写自然风景,对其描写人的表情是重要手段,往往构成美得意境,对烘托人物情绪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5、《沉沦》分析
内容: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的遭遇。
在异国他乡饱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落歧视”,渴望真挚爱情,但难以实现。
在情欲和道德反复交锋中倒向病态情欲,最终不堪沉重的心理负担,产生了死亡的念头。
评析:“沉沦”是悲剧的,是对黑暗社会和丑陋道德观的控诉,“沉沦”或死亡是洗涤灵魂的最好方式,沉沦像装满爱恨情仇的魔袋,在主人公心灵上把故事娓娓道来,像是人灵魂的镜子
6、郁达夫早期散文特点
(1)强烈表现作家个性
(2)忧郁伤感情调
(3)恣意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学
(4)荡气回肠的调子
7、如何理解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1)感伤的情调来源——被摧折的女性之美
(2)感伤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颓废,一种是憎恨),在病态中满足自我,对社会黑暗强烈揭露,憎恨和对不人道制度的控诉
(3)郁达夫感伤情调的积极意味:郁达夫以自己的感受集中的表现了“时代病”,从而将尖锐的问题提到了历史与社会面前所以具有积极性,郁达夫的感伤颓废包含着对封建道德的自觉挑战
8、《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的思想内容和特点
《春》思想内容:以黑暗污浊的大都市为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出了深刻的阶级矛盾,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苦难,展示了他们自发的反抗意识及纯洁美好的灵魂,同时也表现出社会中下层知识分子与穷苦工人之间可以沟通,歌颂其友谊。
艺术特点:结构精美,情节安排上步步设伏,层层推进,前后勾连,适时解“扣”,且这种安排不露痕迹且十分自然
《薄奠》思想内容:一个洋车夫活着的时候想买一辆自己的车,却终未遂愿,他死后,家里甚至无钱为他买一辆纸糊的洋车,还是作为乘客的“我”出于同情和社会的愤慨为他买来纸车在坟前烧去。
艺术特点:在思想意识上带些社会主义色彩而具有先进性,语言方面也可以说是其典型代表,真实、自然,弥漫着忧郁气息。
闻一多
1、闻一多主要创作
《红烛》《死水》《一句话》
2、三美理论主要内涵
(1)音乐美音节、韵脚的和谐,在一行诗中,音节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从听觉方面表现的美,节奏平仄,重音、押韵、停顿,要求和谐,符合诗人的情趣,非常流畅
(2)绘画美指词藻的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直观性,从视觉方面着手,尽力表现颜色,表现一幅色彩浓郁的画面
(3)建筑美相对于自由体诗而言,指节与节的匀称,和行与行之间的均齐,每行诗句音尺的数量一样多,从而具有形式的匀称、均齐
3、如何理解《一句话》中“咱们的中国”的情感
表达了爱国主义精神,“咱们的中国”,潜台词是中国是我们的,不能任其诋毁,既是一种冲动,也是一种压制,表达一种忍无可忍的心情
4、为什么《死水》是闻一多追求诗歌三美典范之作
(1)节奏感极强。
每个诗行音组构成,其中,有一个有三个音节,其余三个是两个音节
(2)语言色彩十分鲜明。
如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等缤纷色彩,显示出油画般的绘画美,用美丽的色彩来描绘“死水”。
是为了揭示他丑恶的“里”,形成强烈对比,造成反讽的效果。
(3)《死水》五节,每一节均四绝,每一句又都有九个字,形成诗歌的“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即“建筑美”
徐志摩
1、徐志摩有哪些创作
诗歌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
小说集:《轮盘》
戏剧:《卞昆冈》
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
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
2、徐志摩有几本诗集?各集的主要内容?
《志摩的诗》:全书诗作55首,开头一首为<这是一个懦弱的世界> ,最末一首
为《康桥》。
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是其中最重要的主题。
既有初恋的美好心情,又有期待爱情的焦灼;既有对爱的欢快憧憬,又有爱情破裂的痛苦。
抒发个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美好追求,中国残酷的现实令其感到失望、忧愤、痛心疾首,是浪漫自由思想和现实生活矛盾的产物
《翡冷翠的一夜》:模拟一个弱女子的口吻写成的,传达出一弱女子在同爱人别离前夕复杂变幻的情感思绪,这种思绪也正是诗人当时真实心境的反应。
《猛虎集》:《猛虎集》是诗人生前最后一部诗集。
徐志摩到此时已经基本上放弃
了对现实的关注,他的诗已经成为“性灵”的挣扎,体现出一种飘忽空灵的美,成为“一刹那间灵感的触发”与“感情的人跳跃”,成为单纯、虚幻的歌
《云游》:《云游》是徐志摩的一首很精巧的短诗,原名叫《献辞》,后改名为《云
游》,更直观贴切一些。
其中隐约着的对人生的理解与生命的把握时时透出的希望与信仰使读者认识到艺术的价值与美的意义。
在这些诗中,徐志摩构筑着自己“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的世界。
《云游》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3、徐志摩诗歌的基本特色
(1)重视音乐美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音节的匀整和流动
(2)诗的意境独特新颖
(3)章法整饬,体式灵活,语言流利
4、《沙扬娜拉》赏析
包含无限离绪愁情,把日本女郎神态纯洁无暇楚楚动人准确传神的表现出来,比作睡莲状写温柔神态,既简洁又有民族情调,给人勾勒了与朋友依依不舍的情意,奢华的词藻与冗长的烘托。
5、为什么说《再别康桥》是一首美妙的乐曲?
(1)每行两顿或三顿,基本上三顿
(2)顶身的手法,既保证整体性又创造出一个微波式的氛围,刻画出作者离开康桥时依依之情
冯文炳
1、简述废名小说的创作风格
(1)小说的故事多发生在农村,常以自己的故乡——中国中部乡村为背景,讲述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俗民情,故事特点是虽然平淡,但平淡而有韵味。
如:《柚子》、《浣衣母》(2)笔下的人物是心地善良的小人物——乡间翁媪,学童村姑,他似乎特别专注于人物内心光明美好的一面
(3)淡化情节,痴迷于唐诗般的意境与兴味:弱化题材的社会意义,倾心于展示人物面对逆境时的从容淡泊,平和冲淡的外衣下是禅悟般的超脱
2、在《竹林故事》中,竹林与三姑娘是一种什么关系?
竹林似乎专为三姑娘生长,三姑娘也像是为竹林而生,自然作为一种表层意向,与人物性灵融合一体,人物被赋予了更深的意味,人的主体精神沉浸在自然中,达到造化与心灵结合。
竹林蕴藏了三姑娘的青春与性格,大自然的灵秀聚成了三姑娘的魂魄,三姑娘与竹林间达成了一种诗情的象征境界,竹林的清幽于三姑娘的清纯,翠竹的生机勃勃与三姑娘的青春健美,竹子的清新挺拔与三姑娘的美丽坚韧形成象征关系。
3、简述《竹林的故事》艺术特点
(1)具有古朴和静美的艺术风格,是远离尘嚣的田园牧歌,超尘脱俗
(2)小说诗化,散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3)重视意境的营造,充满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