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与南宋对峙》教学反思-南宋与金的和战教学反思
新课标历史《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新课标历史《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ef1d8e102de2bd97058839.png)
女真族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
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出示女真崛起地图。
(2)女真族崛起过程
崛起背景: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当时女真族有很多部落,其中的完颜部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
崛起过程:11世纪末,完颜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学生思考
学生分析材料
学生思考
学生读材料,分析内容学生来自考学生听朗诵,体会岳飞的无奈
学生读课本了解基本史实
了解岳母刺字的故事
学生讨论思考
学生在课本上勾画宋金合议的相关内容
学生读诗思考问题
学生讨论思考
培养学生看图识图的能力,以及在图中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论从史出,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学生讨论:这首诗表达了南宋统治者什么样的心态?
讽刺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满足于现状,
偏安江南一隅。苟且偷安,寻欢作乐,过着纸醉金迷的腐败生活。
辽、西夏、金与宋并立时期,双方有战有和,战争是短暂的,但战争也促进了民族融合。在各政权“休战”期间,各地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为以后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岳珂《金佗续编》
材料三 (岳家军)其所揭旗以“岳”为号,父老百姓争挽车牵牛,载糗粮以馈义军,顶盆焚香迎候者,充满道路。
——《宋史》
纪律严明、作战英勇、抗金战争的正义性,获得民众支持。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1ede2d76c66137ef06190a.png)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金的建立及灭辽和北宋(靖康之变),南宋的建立及岳飞的抗金斗争,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等史实。
②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③使学生知道岳飞抗金的主要事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过程与方法①在学习岳飞抗金的过程中,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学习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的方法。
②在学习宋金对峙对两国的影响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比较史料,学习用比较和概括的方法来研读史料,获取历史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对岳飞事迹的了解,感受他身上所体现的崇髙爱国热情和高尚的个人品质,学习从历史人物身上吸取营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②各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中互相学习、互相融合,促进了他们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教学重点】金的崛起以及宋金的对峙【教学难点】如何客观看待岳飞抗金。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PPT展示满江红)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
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一支劲旅。
郾城大战后,面对这样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二、新课学习(一)女真族的崛起1.女真人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10 世纪末学会农业耕作和制造铁器。
12 世纪初,完颜部统一女真各部。
(扩展:女真,或女贞与女直,亦作女真族,可能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地名,南北朝时期称勿吉地名(读音“莫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至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2018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
![2018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aa1ae49783e0912a2162ab0.png)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本周我带领同学们学习了《南宋和金的对峙》的一课,对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课后反思如下:首先,充分发挥评价机制的激励作用,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积极性。
为了改变历史学科往往不受学生重视,上课表现松散,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建立历史课堂学生评价方案,评价采用小组“捆绑式”积分制。
积分制中加大后进生发言的分值,小组当中同一问题按学生在小组中的排列序号得分,即1号回答正确得1分,2号回答正确得2分······在小组展示时,让小组长在组内安排后进生优先发言,让展示面向全体学生,这样也促使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积分制中加大学生提出问题、补充分析问题的分值,这样,促使学生在同学展示时认真倾听、积极思考。
通过有效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争先恐后,跃跃欲试。
紧张而友好的竞争,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这节课,各小组间相互挑战,互问互答,学生在设疑、质疑、析疑的展示中研究历史问题,思想得到交流,知识得到提升。
这节课,我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虽然讲的很少,却更多的感受到轻松和愉悦。
其次,深入挖掘教材,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实效。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要“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南宋和金的对峙》这节课,运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清楚的了解了女真族的崛起、北宋灭亡和南宋偏安的史实。
运用了体验式学习方法,学生在讲述岳飞抗金故事中,随着故事情节走进南宋历史,感受岳飞抗击强敌、收复失地、报仇雪耻、奋发图强的崇高精神和英雄气概。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展示图片还原历史,展示优秀的历史文化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
南宋与金的和战教案
![南宋与金的和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4fa62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3.png)
南宋与金的和战教案教案标题:南宋与金的和战教学目标:1. 了解南宋与金的和战背景和原因。
2. 掌握南宋与金的和战过程和结果。
3. 分析南宋与金的和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南宋与金的和战背景和原因a. 南宋建立后,金朝一直对南宋构成威胁。
b. 南宋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维护统一,不得不与金朝进行多次战争。
c. 南宋与金的和战是为了减少战争损失和维持边境稳定。
2. 南宋与金的和战过程和结果a. 南宋与金的和战分为多次,其中最著名的是绍兴和议。
b. 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朝签订的一项重要和约,规定了双方的边界和互通贸易。
c. 绍兴和议为南宋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使得南宋能够在内部进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3. 南宋与金的和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a. 绍兴和议的签订标志着南宋与金的战争基本结束,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b. 南宋在和战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繁荣,为后来的南宋文化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c. 南宋与金的和战也为后来的元朝建立提供了条件,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南宋与金的和战的背景和原因,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讲解南宋与金的和战的过程和结果,重点介绍绍兴和议的内容和影响。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南宋与金的和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4. 展示和总结: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进行总结和归纳。
5. 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进行互联网搜索,了解南宋与金的和战的更多细节和相关事件。
6. 总结评价: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南宋与金的和战的背景和原因。
2. 相关书籍或文章:提供南宋与金的和战的详细资料和分析。
3. 互联网资源:提供南宋与金的和战的更多细节和相关事件的资料。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中的学生表现和发言。
2. 学生对于南宋与金的和战的理解和总结。
【教学方案】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教学方案】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b288b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9c.png)
【教学方案】金与南宋的对峙精品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掌握金与南宋对峙的主要过程和重要事件。
3. 分析金与南宋对峙的影响及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过程、影响。
2. 教学难点:金与南宋对峙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矛盾。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实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图像展示法:运用历史图片、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金与南宋对峙的教材或历史资料。
2. 历史图片和地图:准备与金与南宋对峙相关的历史图片和地图。
3. 分组讨论材料:为学生提供分组讨论的相关问题和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地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历史事件,如靖康之变、岳飞抗金等,让学生深入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实质。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金与南宋对峙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
6. 作业布置:为学生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金与南宋对峙的主要内容。
8. 课后反思: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南宋与金的对峙》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南宋与金的对峙》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f58991c5ef7ba0d4b733bbb.png)
族是怎样以摧枯拉 朽之势,灭掉不可一世的辽,转瞬又灭了北宋。 (1)讨论:女真抗辽与金进攻辽、进攻北宋的战争性
质是否一样?为 什么?请结合史实说明。 提示学生从目的、人民的态度得出女真抗辽是正义
战争,女真攻辽、 攻北宋是非正义战争。 强调宋金战争、辽金战争属于民族间的战争,如兄
金灭辽及北宋是本课的第二子目。首先侧重于讲战 争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解概括讲述战争过程的能力是战 争史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学生最不易掌握的内容。因 为它不但涉及大量的地名,特别是古代的地名,还有交
战双方的具体位置以及战略战术等,所以必须借助地图 才能讲清战争的过程。历史地图蕴含着丰富的隐性知 识,它是课文内容的必要补充。教学中,借助于地图册 中金灭辽及北宋的示意图,教师示范讲解金灭辽的过 程,然后再请学生结合课前准备的内容讲解金灭北宋的 情况。这样引导学生读图识图,以图释文,了解金灭辽、 灭北宋的史实,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拉近学生 与历史的时空距离,还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能力,一种 穿越历史场景的能力。其次,提供史料分析北宋灭亡的 主要原因。学生通过前面所学,对北宋的政治有一定的 了解,这样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能够对 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通过材 料解读与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 力。
南宋的偏安这一子目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从南宋建 立、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三个方面进行了叙 述。如何正确看待岳飞抗金,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宋金和 议等问题是这部分的重难点。为此,课前布置学生准备 岳飞抗金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兴 趣,初步认识岳飞抗金,再提供金军南下的史料,让学 生思考:人们为什么尊重和爱戴岳飞?引导学生明白, 人民之所以将岳飞视为民族英雄,这是因为他精忠报国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3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4ead953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e.png)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主要讲述了金灭北宋后,南宋的建立以及宋金之间的对峙局面。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金灭北宋、南宋的建立、宋金和议以及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宋金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北宋的兴衰以及辽、西夏等民族政权的相关史实。
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
但学生对于宋金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金灭北宋的过程,掌握南宋的建立以及宋金和议的内容,认识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金灭北宋的过程,南宋的建立,宋金和议的内容,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
2.教学难点:宋金和议的意义,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提前布置课堂任务。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课基本内容,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北宋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出金灭北宋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北宋的兴衰历程,然后呈现金灭北宋的过程,以及南宋的建立。
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金灭北宋后,南宋是如何建立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材料-精品文档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材料-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8c44f5fbb68a98271fefa8b.png)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材料-精品文档【小雅为你整理的精品文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下载。
】内容如下-《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材料亮点:一、问题导学,建构历史。
本课从逻辑上从属于一个空间范畴之内,但在时间上是时序性的,所以在设计本课时,对教材进行适度处理,通过核心问题统摄全局,例如我在第一目中,设计了“女真族建立的金凭什么能灭掉辽和北宋?”这一核心问题,从而发散出多个小的问题链,如女真族是如何崛起的?如何建立政权的?如何评价完颜阿骨打这位女真领袖?在建立金后女真族是如何迅速壮大的?这些问题的提出,不是来源于教师,而是放置在小组谈论中由学生自我生成的,在核心问题的统摄下,学生在交流中慢慢建构历史发展的脉络。
提出合理且有价值的问题。
从课堂效果上看,还是不错的。
基本上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层次清晰,解释历史。
在本课中涉及到大量的时间链条,特别是在第二目,金灭辽,金灭北宋这一内容中,在短短十多年间,辽与北宋相继被金所灭,如何将发生在如此短的时间段内错综复杂的事件有序展开,这就需要做有效的安排,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思维导读,以地图的动态演示,来说明金军南下灭辽,宋金结盟、北宋攻辽、金灭北宋四个大事依次铺开,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核心问题“富庶一时,联金攻辽的北宋,为何会被金所灭?”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联系前课内容(重文轻武政策),进行适度的历史解释。
三、多元思维,渗透历史。
在本课中涉及到一个英雄人物即岳飞,如何将岳飞这一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生动呈现,我通过采用以学生自编历史剧《岳飞抗金》为主线,在这主线下,设计三个梯度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以岳飞的词《满江红》(师生朗读)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岳飞怎样“收拾旧山河”的?第二的问题是你怎样看杭州西子湖畔岳飞墓前的跪着的两个人(图片呈现)?第三个问题是“莫须有”真有什么?多种途径多元思维,全景展示岳飞的一生,在这些问题讨论讲述中,渗透情感教育,历史无形的进入了情感升华阶段。
历史教案:第十一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案示例一
![历史教案:第十一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教案示例一](https://img.taocdn.com/s3/m/e05d06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0.png)
历史教案:第十一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女真的兴起和女真的统一;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金灭辽;“靖康之变”。
通过对金与辽、金与北宋关系的学习和了解,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国内民族战争的能力。
通过对“为什么说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的思考,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学习女真族的兴起和统一以及对祖国东北地区的开发和贡献,认识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祖国的悠久历史,从而对学生进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的教育。
正确看待、客观分析女真与辽的战争和金与北来的战争性质,颂扬反掠夺、反奴役的正义斗争精神,谴责掠夺性的战争和唾弃投降派的可耻行径,从而形成正确的民族观。
通过对女真的发展、抗辽斗争、建立金国、加强统治四个层次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女真的崛起和发展,从而更进一步地加深对完颜阿骨打是女真族的一位杰出政治家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对女真抗辽斗争、金对辽战争和金与北宋战争的介绍,引导学生从双方战争的目的和结果入手分析,从而得出对其战争性质的正确判断和评价。
导入:(屏幕里显示《满江红》词)同学们都知道这首词的作者吗?(学生答:岳飞)好,请同学们说说岳飞的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你们说的有的是历史上真有其人其事,有些是民间传说。
我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岳飞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认识一下历史上真实的岳飞和他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
学习指导和“探究”过程一、女真的兴起和金的建立1。
女真的兴起结合“金灭辽、北宋形势图”,介绍女真人生活的区域,引导学生回忆了解女真族就是唐朝的黑水靺鞨,是今天满族的祖先,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
(屏幕显示有关女真人的图片、文字资料)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女真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并认识到女真人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女真的统一公元11世纪,女真完颜部逐渐强大起来,并统一了女真各部落。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326578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2f.png)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导语】: 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金和南宋在历史舞台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峙。
本文将从对峙的背景、对峙的原因、对峙的结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对峙的背景金朝成立于1115年,是契丹人建立的一个以北方游牧文化为主的王朝,很快形成北方的霸主地位。
而南宋则是由北宋王朝的残余势力在南方建立的一个割据政权,建立于1127年。
由于两个朝代的建立时间相差较近,北方势力扩张迅速,南方又是发达地区,故金与南宋的对峙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幕重要的景象。
二、对峙的原因1.领土争夺: 金朝想要统一整个中国领土,南宋却不愿丧失南方的势力范围。
因此,双方在各地频繁发生领土纠纷和边界冲突。
2.资源争夺: 由于南宋地处我国的经济中心地带,且经济较为发达,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金朝希望通过占领南宋,获得更多的资源和财富。
3.政权继承: 金朝是来自北方的一个契丹族政权,南宋则是北方政权的继承者。
双方在政治上有着天然的矛盾,彼此争夺中国的统治地位。
三、对峙的结果1.南宋的失败: 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南宋的势力逐渐削弱。
1234年,金朝灭亡南宋的北方政权,南宋只能通过战略调整和外交手段来应对金朝的威胁。
2.战争的结束: 南宋与金朝的对峙一直持续到1279年,即著名的“临安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南宋的军力彻底被金朝消灭,南宋灭亡,结束了金与南宋的对峙。
3.两个朝代的交替: 南宋灭亡后,金朝成为中国北方的唯一王朝。
然而,由于金朝的统治地位始终未能稳固,然后是元朝的兴起,元朝继位后南方就没有割据王朝出现,统一中国。
【结语】: 金与南宋的对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幕,它承载着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通过对对峙的背景、原因和结果的介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并对中国历史的传承有更深刻的认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42a411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e.png)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导语:历史教育在学生的思想成长和历史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是一堂以中国历史为主题的课堂,本文将从课堂设计、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
一、课堂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金朝与南宋的对峙,学习他们之间的军事、经济、文化竞争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四部分:1.引入:通过图片、地图等展示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与金朝对峙的南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朝代,为其奠定学习基础。
2.重难点:在梳理金朝和南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基础上,重点讲解双方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竞争和对峙情况,以及造成宋朝灭亡的原因,把学生了解的国家历史与我们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深度。
3.解疑:学生在对文章、影像等方面产生疑惑时,通过学生们的提问、老师的解答等方式进行帮助和支持。
4.总结:在学生们较全面的了解南宋和金朝的情况后,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帮助学生对国家历史、演变规律等方面产生思考。
二、教学手段1.板书:在课堂中,老师使用板书进行概念以及重点难点的总结和强调,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2.多媒体:通过多媒体设备(如电影、图片等)浏览古代的历史记录,使学生对历史信息产生更直观的感受。
教师还精选中外著名的历史故事、名人素材、名言等,进行情境重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同学们分组交流、互相询问,共同探讨国家历史、演变规律的问题,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互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反思课堂中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力度非常充分,通过图书、图片等多个渠道展示,学生对金朝南宋之间的对峙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也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历史的整体优美和壮丽。
同时,课堂中多用启发式教育,挖掘学生的思考能力,加强让学生自主化思考和交流。
同时,在课程结束时,老师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有利于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使学生获得了更为全面的知识,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
金与南宋对峙的教案
![金与南宋对峙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cd004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b.png)
金与南宋对峙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原因和过程。
2.掌握金与南宋对峙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3.分析金与南宋对峙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金与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冲突;岳飞抗金的事迹和精神。
2.难点:如何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意义和影响;如何评价岳飞等历史人物。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过程和重要事件。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影响和历史意义。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岳飞抗金等案例,深入了解金与南宋对峙时期的历史。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播放视频,引起学生对金与南宋对峙历史的兴趣,导入新课。
2.知识讲解(1)金的兴起与发展:介绍金的起源、建国过程和政治制度。
(2)南宋的建立与发展:讲解南宋的建立背景、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
(3)金与南宋的对峙:详细阐述金与南宋之间的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
(4)岳飞抗金:重点讲述岳飞的抗金事迹和他的爱国精神。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和影响。
(2)岳飞抗金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代的启示。
4.案例分析选取岳飞抗金等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本质和意义。
5.课堂总结对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进行总结,强调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如撰写小论文、制作手抄报等,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水平的历史教材。
2.多媒体资料: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以增强教学效果。
3.参考书籍:相关的历史研究著作和学术论文,供教师参考和学生拓展阅读。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文化遗址,亲身感受金与南宋对峙时期的历史氛围。
2.开展历史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金与南宋的历史人物,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境。
【教学方案】金与南宋的对峙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金与南宋的对峙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3fdda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b.png)
【教学方案】金与南宋的对峙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与南宋的对峙背景及过程;(2)掌握金与南宋对峙的主要战役及影响;(3)认识南宋抗金名将及其事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2)运用地图、图片等资源,直观展示金与南宋对峙的过程;(3)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增强学生对金与南宋对峙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弘扬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金与南宋对峙的背景(1)金朝的建立与发展(2)南宋的建立与辽、北宋的关系(3)金灭北宋,南宋抗金势力兴起2. 金与南宋对峙的主要战役(1)宣和北伐(2)建炎南渡(3)绍兴和议(4)开禧北伐3. 南宋抗金名将及其事迹(1)岳飞(2)韩世忠(3)张俊(4)刘锜三、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中国古代史》2. 图片:金与南宋对峙相关战役的地图、将领画像等;3. 视频:金与南宋对峙相关战役的纪录片、电影片段等;4. 网络资源:相关历史资料、论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金与南宋对峙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课堂主题;(2)简要介绍金与南宋对峙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2)分组讨论,分析金与南宋对峙的过程及影响。
3. 合作探讨(1)分组展示所学内容,分享对金与南宋对峙的理解;(2)教师点评,总结金与南宋对峙的主要战役及影响。
4. 案例分析(1)介绍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其忠诚、勇敢的品质;(2)分析其他抗金名将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团结协作的精神。
5. 课堂小结(1)总结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过程及影响;(2)强调南宋抗金名将的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复习金与南宋对峙的相关知识;2. 选择一位南宋抗金名将,深入了解其事迹,下节课分享;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金与南宋的对峙》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
![《金与南宋的对峙》精品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8fb970802768e9950e73877.png)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女真族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岳飞抗金、宋金对峙等史实过程与方法观察图片《女真人像》,了解女真族的活动区域和生活特点;识读《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形势;在此基础上,搜集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些民风民俗和宋朝军民抗金的故事,尝试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的格局;体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岳飞严明治军、精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岳飞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堂红》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
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的一支劲旅。
郾城大战后,面对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他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
今天我们来学习《金与南宋的对峙》,学习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女真族的崛起1.仔细观察图片,从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提示:(1)女真人头戴兽皮帽,身穿窄袖长袍,束腰带,穿长靴。
(2)女真人生活的环境比较寒冷。
(3)图片中,女真人腰挂箭筒,肩挂长弓。
他们勇敢勤劳,擅长骑射。
总结归纳:女真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他们擅长骑射。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首领阿骨打逐步统一女真各部。
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2.阅读教材“女真族的崛起”一目,概括关于女真族的发展壮大过程。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2024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单元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https://img.taocdn.com/s3/m/dca90b5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2.png)
金与南宋的对峙设计说明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周边民族先后建立起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
北宋灭亡后,南宋占据江南,与金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但同时获得了一个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的和平局面。
此时期,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对以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目标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政权的建立和统治。
2.把握金灭辽及北宋的史实。
3.知道南宋的建立,了解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通过学习岳飞抗金的事迹,增强对岳飞等抗金英雄的崇敬之情。
4.正确评价宋金议和。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女真族的崛起和金灭辽及北宋的相关史实。
难点:理解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两宋风云》《岳飞传》。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借小说《射雕英雄传》里郭靖和杨康二人引入课题,郭靖和杨康这两个人的名字合起来是“靖康”,让学生思考他们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教师进行总结,郭靖和杨康的名字是道长丘处机为让后人铭记“靖康之耻”而起的。
那么,“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金和宋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内容。
二、预习检查1.说出金政权建立的相关史实。
2.说出金灭辽及北宋的史实。
三、学习任务一四、学习任务二五、学习任务三六、过程性评价《七彩作业》课堂练习。
七、课堂小结女真族对东北地区尤其是黑龙江地区的开发,为发展和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
金与南宋的对峙,不仅向我们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舞台上复杂的政治格局,还使我们认识到祖国大家庭的形成是建立在各民族不断融合和发展之上的。
我们在了解宋金并立的政局之时,也要永远记住岳飞的抗金事迹,树立起强烈的报国之志和爱国之心,正确认识民族政权并立现象,树立各民族平等团结的正确民族观。
《金与南宋的对峙》优教教案
![《金与南宋的对峙》优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f24efb0717fd5370cdc2a.png)
《金与南宋的对峙》优教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政权的建立和统治。
2.把握金灭辽、金灭北宋的史实。
3.知道南宋的建立,掌握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
4.通过学习岳飞抗金的事迹,增强对岳飞等抗金将领的崇敬之情。
5.正确评价宋金议和。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阿骨打的主要成就、金灭辽及北宋、金与南宋的关系教学难点:金灭辽及北宋、金与南宋的关系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是杭州西子湖边岳飞墓前的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中的“忠骨”是指谁?“佞臣”又指谁?(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女真族的崛起女真,又名女贞、女直,,现今满族、赫哲族、鄂伦春族等的前身。
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
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
当时女真族有很多部落,其中的完颜部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
◆11世纪末,女真各部完成统一◆12世纪初期,打败辽军◆1115年,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女真族的崛起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学习与探究:金朝为什么要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来变革旧俗?为了适应对先进农耕地区的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金灭辽及北宋正当女真崛起之时,辽和北宋的统治却是危机重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不断起义。
1.金灭辽宋金联盟,相约攻辽,1125年,辽被金灭亡。
2.金灭北宋金灭辽之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学习与探究:1.金为什么能灭辽?①阿骨打建国以后,国力迅速增强;②辽政权政治腐朽,剥削严重;③各族人民不断起来反抗。
2.金为什么能灭北宋?(1)金方面:北方的游牧民族,能骑善战,民风彪悍;当时的金属于新兴王朝,国内上下团结,军民一心;反辽和灭辽的胜利使得金上层统治者对外扩张的野心更加膨胀,对于灭宋也更加充满了信心;灭辽的胜利也为金南下攻宋,甚至灭亡北宋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f2f32679563c1ec5da7170.png)
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南宋与金对立局面。但知史而明志,学习历史不仅仅只是让我们了解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段故事这么几个人,更重要的是要我们知道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儿不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板书设计
金与南宋的对峙
一、金的建国
时间
建立者
国号
地点
二、靖康之难
宋徽宗
三、岳飞抗金
南宋的建立
岳飞的活动
岳飞的结局
人生思索
作业布置
背诵本节课知识点
教学反思
随后指出岳飞的结果,说明秦桧等人是用“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岳飞的,这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大的冤案之一。
(4)解说人们对于岳飞和秦桧的不同态度。
前者,流芳百世。后者,遗臭万年。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质疑再探:(分钟)
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简单介绍岳飞的生平,并指出导入时的那首词《满江红》就是岳飞写的,介绍岳飞创造这首词的背景,指出岳飞和岳家军的英勇和爱国,也指出秦桧的卖国行径。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的强大,连发十二道金牌催岳飞班师回朝,而《满江红》这首词就表达了作者立志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凌云壮志,反映作者无比悲愤和大志难伸的思想感情。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展示
评价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A、学生领取学案。带着学案上的问题来阅读课文。
B、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解决。
C、教师讲解。
1、金的建国 时间:1115 年 地点:会宁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
国号:金1125年,金灭辽。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1f2f1aeff9aef8941e0641.png)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发现七年级的学生有参与学习的热情和活跃的思维,天生有着探究的动机,任何新奇、未知的事件都能促发他们的好奇心。
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课前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预习——了解北宋灭亡的过程,南宋建立事实,岳飞抗金的故事,使学生对本课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故事情境、问题情境、评价情境等的设置,特别是通过过三关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学习的热情;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通过个性化的体验探究形式,让其创造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与南宋对峙》教学反思:南宋与金的和战教学反思
《金与南宋的对峙》教学反思
?
亮点:
一、问题导学,建构历史。
本课从逻辑上从属于一个空间范畴之内,但在时间上是时序性的,所以在设计本课时,对教材进行适度处理,通过核心问题统摄全局,例如我在第一目中,设计了女真族建立的金凭什么能灭掉辽和北宋? 这一核心问题,从而发散出多个小的问题链,如女真族是如何崛起的?如何建立政权的?如何评价完颜阿骨打这位女真领袖?在建立金后女真族是如何迅速壮大的?这些问题的提出,不是来源于教师,而是放置在小组谈论中由学生自我生成的,在核心问题的统摄下,学生在交流中慢慢建构历史发展的脉络。
提出合理且有价值的问题。
从课堂效果上看,还是不错的。
基本上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层次清晰,解释历史。
在本课中涉及到大量的时间链条,特别是在第二目,金灭辽,金灭北宋这一内容中,在短短十多年间,辽与北宋相继被金所灭,如何将发生在如此短的时间段内错综复杂的事件有序展开,这就需要做有效的安排,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思维导读,以地图的动态演示,来说明金军南下灭辽,宋金结盟、北宋攻辽、金灭北宋四个大事依次铺开,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核心问题富庶一时,联金攻辽的北宋,为何会被金所灭? 引发学生思考,从而联系前课内容(重文轻武政策),进行适度的历史解释。
三、多元思维,渗透历史。
在本课中涉及到一个英雄人物即岳飞,如何将岳飞这一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生动呈现,我通过采用以学生自编历史剧《岳飞抗金》为主线,在这主线下,设计三个梯度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以岳飞的词《满江红》(师生朗读)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岳飞怎样收拾旧山河的?第二的问题是你怎样看杭州西子湖畔岳飞墓前的跪着的两个人(图片呈现)?第三个问题是莫须有真有什么?多种途径多元思维,全景展示岳飞的一生,在这些问题讨论讲述中,渗透情感教育,历史无形的进入了情感升华阶段。
不足:
1、教学目标出示有些机械,无形中割裂了历史的整体性,教学目标应融入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
2、存在过度备课,导致课堂时间过于紧凑,容量大。
学生加重负担,不可取。
3、与现实生活联系过少。
历史虽是过去发生的事实,但必须关照现实。
4、赋予本课的期望值过高,往往事与愿违。
5、历史教学不能仅仅求真求实,历史真相里也有善恶美丑,必须要有价值引领。
历史教学必须要上升到历史教育。
(关于岳飞的评价问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