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教学设计(详案)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生能够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仿写、创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感受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等方面,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启示。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内容、主题等方面的知识。
讲解诗歌的写作技巧、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节奏、情感等方面的特点。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和技巧。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内容、主题、写作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分析法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语言等方面的特点,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1. ◦ ◦ ◦2. ◦ ◦ ◦3. ◦ ◦ ◦ 1. ◦ ◦ 2. ◦ ◦ 1. ◦ ◦ 2. ◦ ◦ 3. ◦ ◦4. ◦分析诗歌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启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仿写法让学生模仿诗歌的写作技巧和风格,进行仿写练习,提高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革命烈士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哪些革命烈士?他们有哪些英勇事迹?引出课题《囚歌》,让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囚歌》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和艺术特色。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含义。
(2)体会诗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2、难点(1)感悟诗歌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理解“自由”的深刻内涵。
(2)引导学生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思考如何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知识,为学生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2、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人的情感。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结构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有关革命烈士英勇斗争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提问学生对革命烈士的了解和感受,引出《囚歌》这首诗。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作者叶挺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经历。
(2)讲述《囚歌》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在狱中所面临的困境和他坚定的信念。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4、诗歌讲解(1)逐句分析诗歌的含义,解释重点词语和句子。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人”“狗”“门”“洞”等象征意义。
5、深入探究(1)组织学生讨论:诗人为什么渴望“自由”,却又坚决拒绝“爬出”牢房?(2)让学生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追求真正的“自由”?6、艺术特色分析(1)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如简洁明快、富有力量等。
(2)探讨诗歌的结构,如对比、呼应等手法的运用。
7、课堂总结(1)回顾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2)强调诗歌所传达的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
8、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其他革命诗歌,进行阅读和交流。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囚歌》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
了解《囚歌》的背景和主题
理解《囚歌》中的情感和意义
分析《囚歌》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地进行《囚歌》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囚歌》的原文和翻译版本
相关的文学资料和批注
教学步骤
步骤一:《囚歌》的背景和主题
教师向学生介绍《囚歌》的背景和主题,让学生了解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步骤二:《囚歌》的情感和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囚歌》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例如对自由的渴望、对困境的反抗等,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思想。
步骤三: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教师讲解《囚歌》的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押韵、对仗、比喻等,让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效果。
步骤四: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囚歌》的文学鉴赏活动,例如朗诵、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对《囚歌》背景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囚歌》情感和意义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学生对诗歌结构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的展示
教学延伸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
组织学生进行其他诗歌的鉴赏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创造力
邀请诗人或文学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指导,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叶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献身精神。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囚”的含义,以及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坚定信念。
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观相结合。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叫叶挺。
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叶挺将军为了革命事业身陷囹圄,但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囚歌》,就是他在狱中写下的壮丽诗篇。
2、初读诗歌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标注出诗歌的节奏和重音。
学生再次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
3、理解诗歌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题目“囚歌”,谁能说说“囚”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言)对啦,“囚”就是被囚禁、被关押的意思。
那叶挺将军为什么会被囚禁呢?(给学生讲述叶挺将军的革命事迹,让学生了解背景)诗歌的第一节“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这里的“人”和“狗”分别指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人”指的是革命者、真正的人,“狗”指的是叛徒、走狗。
这两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敌人的威逼利诱。
第二节“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这个“声音”是谁的声音?(是敌人的声音,敌人想让叶挺将军叛变投降)那叶挺将军是怎么回应的呢?“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他坚定地拒绝了敌人的诱惑,表现出了他的坚贞不屈。
第三节“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这里的“地下的烈火”和“活棺材”又指什么呢?(“地下的烈火”指革命的烈火,“活棺材”指牢房,也象征着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叶挺将军渴望在革命的烈火中获得永生,展现了他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的精神。
《囚歌》的教学教学设计
《囚歌》的教学教学设计《囚歌》是中国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优秀散文。
教学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学作品。
以下是一份针对《囚歌》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囚歌》的作者及其生活背景;2.理解《囚歌》的主旨和意义;3.分析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使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章写作。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5分钟)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可以播放一段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短视频,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
2.提问学生对囚徒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思考囚徒可能经历的困难和痛苦。
步骤二:讲解作者及背景(15分钟)1.介绍《囚歌》的作者朱自清,包括其生平和主要作品。
2.通过讲解朱自清先生的生活背景,如他曾数次遭受政治迫害并被关押,引导学生对作品的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步骤三:朗读与分析(30分钟)1.教师出示《囚歌》原文,可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组织学生进行轮流朗读。
2.在朗读后,教师对课文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其中词句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3.组织学生共同分析作品的主题和它所体现的人生哲理。
步骤四:小组合作讨论(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文提出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展示给全班。
2.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互相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作品。
步骤五:写作任务(20分钟)1.提供一个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囚歌》为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2.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和建议,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步骤六:总结与展示(2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可以将其中优秀的篇章进行集体展示。
2.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再次强调《囚歌》的主旨和意义,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和表达来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
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的能力。
《囚歌》教学设计4篇
《囚歌》教学设计4篇《囚歌》教学设计1一、学生情况分析在以前的教材中,学生接触诗歌较多,很喜欢这种体裁,但本诗属革命诗,学生对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不多,体会诗歌意蕴有难度。
二、设计思路学生初读后,从学生的难点切入,先进行创作背景介绍,然后通过学法提示,指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诗意。
以有喻意的词句为着眼点,引导学生体会喻意,整个教学过程以读促思,以思促读。
三、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叶挺同志坚定的革命立场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对党、对革命的深厚感情和共产主义理想,学习革命者为捍卫信仰的尊严不惜牺牲的精神。
2、理解诗中部分词语的含义或作用,进而读懂全诗,使学生体会诗歌精炼、形象的特点,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一致的,即准确地理解部分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其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重点分析诗人在“爬出来”和“烈火中得到永生”两者中的选择,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内涵。
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课前准备词语卡片;指导朗读的幻灯片或挂图。
七、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解题,介绍时代背景1、通过讨论解题:(1)谁能从题目上看出这首诗是叶挺同志在什么环境下写的?(随即指出“囚”字在这里的含义)(2)它为什么不叫“囚诗”而叫“囚歌”?(学生若答不出来,暂且存疑)2、介绍时代背景:(1)问学生是否了解叶挺坐牢的原因和狱中的斗争事迹。
有了解的请他们向大家介绍。
(2)教师介绍或补充介绍。
强调叶挺同志不为高官厚禄所动这一点。
最后由狱中难友传唱这首诗一事再回到题目的“歌”字。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并初步把握中心思想1、教师范读课文。
2、提示学法:读全诗――质疑――理解重点词句――弄懂诗意――体会感情。
3、学生轻声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找出不懂的地方,并做上记号;读完后想一想: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叶挺是个什么样的人?4、讨论以上问题,把握中心思想。
5、学生质疑。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囚歌》,使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囚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囚歌》的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囚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诗歌:学生齐读《囚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诗歌: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
4.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2.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对《囚歌》诗歌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如热爱祖国、珍惜自由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囚歌》原文。
2. 课件:教师准备的相关课件。
3. 视频资料:关于《囚歌》的背景介绍视频。
4. 课外读物:推荐学生阅读与《囚歌》相关的诗歌作品,扩大知识面。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学习《囚歌》与其他囚禁题材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囚禁情节等,从而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2. 创作练习:鼓励学生以《囚歌》为灵感,创作自己的囚禁题材的诗歌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七、作业布置1. 背诵《囚歌》:要求学生课后背诵《囚歌》,加深对诗歌的记忆和理解。
八、教学反馈1. 课堂观察: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作业检查: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和心得体会,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评价。
九、教学调整1.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馈,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囚歌》公开课教案
《囚歌》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囚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分析诗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叶挺将军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中“囚”的含义,体会诗人在困境中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2、教学难点领悟诗歌的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革命烈士英勇就义的视频,营造庄严的氛围。
(2)提问学生:“当你们看到这些革命烈士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时,你们有什么感受?”(3)引出课题《囚歌》,介绍作者叶挺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
2、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
3、理解诗意(1)逐句讲解诗歌的含义,重点解释“囚”“为人进出的门”“为狗爬出的洞”等词语的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选择“紧锁”而不是“关闭”?“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决心?(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4、体会情感(1)让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思考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节奏和意象等方面分析诗人的情感,如愤怒、坚定、不屈等。
(3)播放一段激昂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
5、分析手法(1)讲解诗歌中运用的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如“人”与“狗”、“门”与“洞”的对比,让学生体会这些手法对突出主题的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自由”有什么不同的含义?(3)让学生模仿诗歌的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的看法。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囚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能够背诵并默写《囚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创作技巧,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提高文学素养。
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人文关怀。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囚歌》的作者、创作年代和背景。
分析诗人在创作这首诗时的情感状态和思想倾向。
2. 诗歌结构分析:分析《囚歌》的诗歌形式、韵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开头、结尾和过渡部分,理解诗歌的整体布局。
3. 词语和意象解读: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通过词语和意象的解读,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囚歌》的主题思想和诗歌形式。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诗歌中深层含义的解读和理解。
诗歌创作技巧的应用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背景信息,激发学生对《囚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创作的意义和价值。
2. 诗歌阅读与分析:让学生朗读《囚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词语和意象解读: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解读其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囚歌》,并默写其中的重要句子。
要求学生根据《囚歌》的创作技巧,进行一次诗歌创作练习。
2. 评价:通过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评估学生对《囚歌》的掌握程度。
通过学生的诗歌创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囚歌》的主题和形式。
2. 利用图像和音乐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囚歌》,使学生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诗歌、品味诗歌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诗歌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囚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4. 成果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
5.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对诗歌进行深入剖析,解答学生的疑问。
6. 情感体验: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囚歌》。
2. 写一篇关于《囚歌》的读后感。
3. 调查了解我国现当代诗歌的发展状况,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囚歌》的背景,掌握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并分析了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在情感体验环节,学生感受到了诗歌中所表现的革命精神。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相关音乐、展示历史图片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沉浸的学习氛围。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囚歌》与其他诗歌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特点。
4. 情感教育:结合诗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一、背景介绍《囚歌》教学设计是一种文学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习和分析囚歌的诗歌作品,帮助学生理解囚歌的主题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这个教学设计通过教授囚歌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深入理解囚歌的主题和情感,通过分析和讨论,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通过囚歌的学习和分析,学生可以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对诗歌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这个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文学知识和技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二、读后感内容阅读《囚歌》教学设计,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思考和感悟。
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囚歌》教学设计通过囚歌的诗歌作品,让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主题是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和意义,情感是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情绪。
通过学习和分析囚歌,我可以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发展自己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不仅在于文学学习,更在于个人的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囚歌》教学设计通过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文学鉴赏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包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的能力。
表达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它包括对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和传达的能力。
通过学习和分析囚歌,我可以培养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形式,发展自己的文学表达和思维方式。
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于文学学习,更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
三、个人感悟和启示通过阅读《囚歌》教学设计,我从中获得了一些个人感悟和启示:艺术的力量和影响:通过《囚歌》教学设计,我认识到艺术的力量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可以通过形式和情感来传达思想和情感。
通过学习和分析囚歌,我可以深入理解艺术的力量和影响,发展自己的艺术鉴赏和表达能力。
艺术的力量和影响不仅在于艺术学习,更在于个人的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人性的探索和思考:通过《囚歌》教学设计,我认识到人性的探索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一、教学目标1.理解《囚歌》的创作背景和主题思想。
2.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3.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教学难点:诗歌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介《囚歌》的作者叶挺将军,介绍其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思考“囚歌”二字的含义。
2.自读感知(1)学生自读《囚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3.分析诗歌(1)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诗歌的起承转合。
(2)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如“破晓的曙光”、“铁窗的风”等,体会作者的情感。
(3)分析诗歌的语言,如“我将用我的热血,为你写下这首囚歌”等,感受作者坚定的信念。
4.深入理解(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在囚禁中仍坚守信仰的崇高精神。
(2)讨论诗歌中所体现的革命精神,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5.课堂小结(2)回顾诗歌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
四、作业布置1.背诵《囚歌》。
五、评析1.本节课以叶挺将军的《囚歌》为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和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教学过程中,注重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
3.课堂小结部分,强调诗歌的核心价值,引导学生将诗歌精神融入现实生活。
5.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注意这里‘破晓的曙光’是如何在囚禁的阴霾中显得格外明亮?你们能感受到作者在描述这个景象时的情感吗?”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深入感受形象描绘的力量。
2.对于诗歌的语言特色,教师可以这样解释:“‘我将用我的热血,为你写下这首囚歌’这句话中的‘热血’一词,你们觉得它仅仅是指血液吗?它在这里还有什么更深层的含义?”鼓励学生思考并讨论,从而理解语言的深层意义。
《囚歌》教学设计(详案)教学教材
《囚歌》教学设计(详案)《囚歌》教学设计成都市太平寺西区小学白晓鸿教学目标1.能独立识字学词,并结合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并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各种手段搜集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意,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强烈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导学单:叶挺生平简介、诗歌创作背景资料;生字组词;2.《囚歌》PPT课件。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4分钟)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七单元“尊严”。
同学们会读这个词吗?当老师写下这两个字时,心里有一种神圣感,一起读一读。
你能用“尊严”组个短语或说一句话吗?(1—3生)简单评价:是的,尊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甚至超越生命。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尊严”的诗歌。
(PPT出示课题:《囚歌》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两遍)3.解析“囚”字。
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
“囚”的意思就是把人关在监狱里。
)同学们通过预习,知道诗歌里的“囚”是指的哪里吗?(关押革命者的牢房,渣滓洞)“囚”的人是谁呢?(叶挺,革命者)4.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叶挺,板书)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叶挺将军的资料和诗歌创作背景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叶挺将军?(一生答)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谁再来简要地说一说。
(一生答)教师简单评价。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9分钟)1.这是一首诗歌,但凡学诗歌,都应重视读,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诗人的强烈情感。
(副板书:读)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诗歌两分钟,并标出小节,通过生字表或工具书将诗歌读准确,读通顺。
不懂的地方用横线勾画下来。
(PPT出示:初读要求。
副板书:1.读准)3.检查初读情况:全诗共有几个小节,有不会读的字词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句话。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优秀6篇
《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优秀6篇《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篇一执教场合:吴江市垂虹之秋5位省特级教师示范课教学活动执教地点:吴江市松陵中心小学三楼多功能教室执教班级:五(1)班执教时间:2006.10.20上午第二节课前准备:1.备高亮度实物投影仪一台及教鞭、粉笔。
2.学生自带文具、字典或词典。
3.复印自选教材,上课后现场分发给学生等。
一、教学目的(一)帮助学生基本完成对全诗内容及主题的读、议、背、悟。
(二)注重发展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有机合作的品质和能力。
二、教学方式自学互议评点追问讨论答辩小结等伺机推进;范读散读齐读默读点读试背背诵等交互联动。
三、教学流程第一时段:导入我们大家都要懂得尊重自身(板书),勇于承担责任(板书)。
革命先烈叶挺(板书)军长就切切实实地做到了这一点。
他具有为了正义,决不在敌人面前低头的高尚人格,他愿以牺牲自己生命的代价承担起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奋斗的光荣责任。
叶挺军长离开我们已经60年开外了,但人们始终崇敬他,永远怀念他!今天,高老师就陪大家一起来学习叶挺军长64年前写的一首诗《囚歌》(板书)。
第二时段:以老师的提问生成学生的提问看了这题目,你已经想到了哪些问题?【备案:①掌握囚字的音、形、义。
②理解囚歌一词的到位意思被关押在敌人牢房中的革命者写下的一首诗。
】第三时段:展开中心环节㈠分发并投影讲义后,教师范诵全诗。
㈡组织师生间的多边活动。
1. 布置3项任务:①看讲义左边的照片,认识叶挺军长;②读照片下的简介和说明,不认识的字、不懂的地方,自己查字典等化解;③想办法把全诗读准、读顺、读得尽可能好一些。
2. 扼要了解看简介和说明后的情况叶挺军长被谁关押、什么时候被关押、被关押在哪里、被关押了多少个年头?《囚歌》一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写在何时、写在何处?3. 点读、齐读全诗,适当评点。
4. 要求学生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独立思考解决;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问同学、问听课的老师。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学生能够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和节奏。
学生能够背诵诗歌,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诗歌创作和朗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到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能够认识到自由的珍贵和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珍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和节奏。
背诵诗歌,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认识到自由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讲解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语调。
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互相评价和改进。
分析法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创作法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进行诗歌创作。
1. ◦ ◦ ◦2. ◦ ◦3. ◦ ◦ 1. ◦ ◦ ◦ 2. ◦ ◦ 1. ◦ ◦ 2. ◦ ◦ 3. ◦ ◦4. ◦ ◦5.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作品,并进行评价和交流。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革命者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革命者为了什么而奋斗吗?讲授新课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
讲解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语调。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互相评价和改进。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自由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课堂总结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强调自由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囚歌》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囚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囚歌》。
(2)理解《囚歌》的背景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分析《囚歌》的文学特色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囚歌》的内涵。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英勇不屈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囚歌》。
(2)理解《囚歌》的背景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3)分析《囚歌》的文学特色和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1)领悟作者在困境中坚定信念、英勇不屈的精神。
(2)欣赏《囚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囚歌》的作者、背景及历史意义。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囚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囚歌》的背景知识。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囚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其在困境中的坚定信念。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交流对作者精神的敬佩之情。
5. 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囚歌》的现实意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2)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成果,互相启发。
6.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囚歌》的文学价值和作者精神。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囚歌》。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对《囚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播放相关音乐、展示历史图片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诗歌情境。
囚歌免费优秀教案
囚歌免费优秀教案教案标题:囚歌免费优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并理解《囚歌》这首歌曲的背景、主题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合唱团队合作演唱《囚歌》。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囚歌》这首歌曲的背景和主题,解释它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播放《囚歌》的音频,让学生先欣赏一遍。
主体:3. 分发歌词给学生,让他们跟随歌词再次听歌,同时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情感表达。
4. 与学生一起讨论歌曲的意义和情感表达,引导他们思考歌曲中的主题和信息。
5.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歌词,分析并解释其意义。
6.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与全班一起探讨。
活动:7. 组织学生形成一个合唱团队,分配不同的声部。
8. 通过练习和排练,指导学生学习各自的声部,并合作演唱《囚歌》。
9. 进行多次排练,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总结:10. 学生进行表演,演唱《囚歌》。
11. 进行反思讨论,学生分享他们对演唱过程的感受和体会。
12. 总结学习成果,强调音乐合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发展音乐兴趣和能力。
教学资源:1. 《囚歌》的音频和歌词。
2. 分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3. 合唱排练的指导材料和音频。
评估方式:1. 学生对《囚歌》歌词的分析和解释。
2. 学生在合唱团队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学生在演唱过程中的表现和情感传达。
教案扩展:1. 邀请音乐专家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音乐讲座,进一步拓宽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2.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对《囚歌》的背景和主题有足够的了解。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唱团队的活动,提供支持和指导。
3. 确保教学资源的准备和使用,以便顺利进行教学活动。
有关课文囚歌的传统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
一、教案设计概述教案名称:《囚歌》传统讲读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囚歌》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叶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囚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 《囚歌》的内容理解。
2. 叶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囚歌》的深层含义解读。
2.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评价文学作品。
教学准备:1. 课文《囚歌》全文。
2. 关于叶挺的生平介绍资料。
3. 文学鉴赏的相关理论资料。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叶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 内容理解(10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囚歌》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4. 文学鉴赏(10分钟)教师讲解文学鉴赏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分析《囚歌》的艺术特色。
学生讨论,教师点评。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评价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课后作业1. 请学生整理《囚歌》的笔记,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请学生思考《囚歌》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囚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全面评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关注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叶挺被捕入狱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氛围。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囚歌》教学设计
《囚歌》教学设计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2、教学重难点3、教学方法4、教学过程5、教学资源6、教学评价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含义,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大无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正义的追求。
12 教学重难点12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表达的情感,体会革命者的崇高气节。
122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知识、生字词和诗歌的结构。
132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13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的主题、意象和艺术手法,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革命故事或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引出《囚歌》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2 初读诗歌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教师纠正读音,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143 背景介绍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144 诗歌分析1441 分析诗歌的意象,如“门”“窗”“狗洞”等,探讨其象征意义。
1442 解读诗歌中的对比手法,如“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体会作者的情感倾向。
1443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如简洁明快、富有力量等。
145 朗读感悟学生再次朗读诗歌,教师指导学生把握节奏、语气和情感,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
146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461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462 你从诗歌中受到了什么启发?147 课堂总结教师对诗歌的主题、艺术特色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
148 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其他革命诗歌或相关作品,进一步感受革命精神。
15 教学资源151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囚歌》教学设计
2教学准备
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4分钟)
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七单元“尊严”。
同学们会读这个词吗?当老师写下这两个字时,心里有一种神圣感,一起读一读。
你能用“尊严”组个短语或说一句话吗?(1—3生)简单评价:是的,尊严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甚至超越生命。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皖南事变后,时任新四军军长的父亲叶挺遭到国民党长期无理拘押。
这首《囚歌》,浓缩着他对牢狱生涯的体验和对生命、自由及尊严的悲壮思考。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尊严”的诗歌。
(出示课题:《囚歌》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朗读课文)
3.解析“囚”字。
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
“囚”的意思就是把人关在监狱里。
)同学们通过预习,知道诗歌里的“囚”是指的哪里吗?(关押革命者的牢房,渣滓洞)“囚”的人是谁呢?(叶挺,革命者)
4.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叶挺,板书)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叶挺将军的资料和诗歌创作背景资料,现在谁来简单介绍一下叶挺将军?(一生答)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谁再来简要地说一说。
(一生答)教师简单评价。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军长叶挺,被反动派囚禁在上饶集中营。
关他的那间囚室既黑暗,又潮湿,冰凉的地上,铺着几把发霉的稻草,上面尽是臭虫和跳蚤,叶军长受尽了折磨。
为了诱骗叶挺投降,国民党反动派挖空了心思,耍尽了手段,可叶挺坚贞不屈。
蒋介石气急败坏的把叶挺关进重庆“中美合作所”。
在那里,叶军长受尽折磨和迫害,过着非人的折磨。
更使叶挺苦恼的是身居囚室,不能驰骋抗日战场,不能带领战士们冲锋陷阵,他越想越气,越想越怒,因而,拿起笔在囚室的墙壁上写下了正气浩然的《囚歌》。
)
思考: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小组讨论)
7.指名回答(1—2生)。
好,带着你的理解,我们再来读。
(齐读)
三.品读诗歌,体味诗情
过渡:同学们已把这首诗歌读准读通了1.学习第一小节(6分钟)
(1)关在监狱的人最渴望什么?(板书:自由)诗歌中几处写到自由?把它圈出来。
(两处)(出示:前两小节)
(2)齐读第一小节诗歌,(出示第一小节)思考:这节中的“自由”是什么样的自由?(指名回答:敌人给的自由)这自由是真的自由吗?不是真的,对叶挺来说那是怎样的自由?当时敌人准备给叶挺怎样的自由?(结合叶挺坐牢的资料:敌人不仅可以释放叶挺,还给予高官厚禄,但前提是放弃抗日,背叛革命和同志。
)在叶挺看来,这“自由”是背叛革命,放弃尊严的假“自由”,是敌人诱使革命者变节的诱饵。
(板书:“自由”)是叶挺唾弃的!再读一小节感受其爱憎。
(3)师串读“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这自由怎样才能得到?用诗中的一个字。
(爬)。
(出示:一个声音高叫着。
)这个声音是谁的?(国民党反动派)他们对着革命者们怎么叫的?(高叫着)你能看出他们对待革命者的什么态度?(狂妄、轻蔑、嚣张)那要像什么一样爬出来才能获得自由?(出示一小节,板书:狗)所以,作者在这里用“狗”来比喻什么?(背叛革命的叛徒)。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厌恶、痛恨)
(4)这一小节中与“狗”相对应的一个字是什么?(板书:人)。
指什么?(真正的革命者)这一对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对革命者的敬佩和崇敬)
过渡:面对敌人的诱惑,叶挺是怎样回答的?(师引读:“我渴望自由……出示第二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5分钟)
(1)齐读第二小节。
在这里文中第二次出现了自由,叶挺想不想得到自由?(想)从哪个词可以看得出来他非常迫切地想?(我:渴望)
(2)是的。
自由,谁不向往?谁不渴望?鸟儿渴望在蓝天自由地飞翔,鱼儿渴望在水中自由地嬉戏。
而叶挺,他也渴望着与家人的团聚,渴望着孩子叫他“爸爸”,渴望着与战友并肩作战!但敌人要给的“自由”和叶挺想要的自由一样吗?(不一样)叶挺想要的是什么样的自由?(有着尊严的自由,人民的自由)所以,他虽然渴望着自由,但他却深深地知道——(师引读: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3)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反问句)为什么用感叹号?(加重语气,更加坚决,
强烈,表现叶挺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5)是啊,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呢!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说过:(出示孟子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结合叶挺事迹解析,齐读)
过渡:叶挺将军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他的凛然正气没有让敌人的阴谋得逞,因为他有着一个希望(出示第三小节,引读)
3.学习第三小节齐读第三小节(7分钟)
(1)预设:“有一天”“地下的烈火”“活棺材”“永生”。
是什么意思
(3)下面就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两分钟后进行全班交流。
(5)引读:为了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了革命胜利的那一天,叶挺不怕牺牲,英勇无畏地与敌人进行斗争。
在“爬出来”与“在烈火中永生”,他选择了什么?(板书:永生)这就是叶挺的选择,这也是革命者们的选择!先烈们为自由而战时,就得与魔鬼共舞,但他们深知——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6)小结:先烈们走了,可精神还在,并永垂不朽!(指板书)而那些爬出来的狗,虽然得到了所谓的“自由”,却永远地“爬出”我们的历史!(指板书,板书:爬出),它们终将被地下的烈火烧掉!
四.回顾全诗,熟读成诵(4分钟)
1.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叶挺将军你怎么读?指导读出人物的语气。
齐读体会。
(一二小组读1小节,三四小组读2小节,全班齐读3小节)
2.同学们读得很有气势,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听出了坚定与尊严,你们是用心在朗读!这样的一首诗歌应将他刻在我们的心里。
六.课堂小结(2分钟)
同学们,无数的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他们做到了,我们过得很幸福。
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他们的精神与气节永远的传承下去,做个有尊严的人!同学们,请全体起立,握紧双拳,用你的心来呼唤尊严吧!(齐读全诗,结束)
七.板书设计
囚歌
叶挺
人自由永生狗“自由”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