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思维导图
教你30分钟记住三十六计,正背、倒背,抽背,通通都不怕

教你30分钟记住三十六计,正背、倒背,抽背,通通都不怕记忆三十六计之前,先来了解三十六计是谁?有什么用?才能更好的永久记忆《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
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
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
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另有一好事者,也作了一首伏头藏尾打油诗,曰:下策金玉借,以指劫擒贼;草鱼海间笑,山羊桃中击;树暗痴故走,釜空苦远客;屋梁连人尸,隔魏虢国灭。
下面我们开始记忆三十六计:1(衣)第一计-瞒天过海:意:是使用偽装的手段,利用机会,趁对方不注意的时候,出其不意的行动,让人措手不及。
场景:用一件巨大的衣服遮住了天空,你在下面偷偷的度过了大海。
《三十六计》图文并茂完整版,有才!

《三⼗六计》图⽂并茂完整版,有才! 《三⼗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
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争经验总结⽽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化遗产之⼀。
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之计。
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六计。
第⼀套胜战计 第⼀套第⼀计:瞒天过海 第⼀计:瞒天过海 备周⽽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常机密的。
第⼆计:围魏救赵第⼆计: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杀⼈ 第三计:借⼑杀⼈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避免消耗⾃⼰第四计:以逸待劳 第四计: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
第五计:趁⽕打劫第五计:趁⽕打劫 敌之害⼤,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的危机很⼤,就乘机取利,⽤优势⼒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六计:声东击西 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主⽽取之。
译:敌⼈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敌⽅失去控制⼒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套敌战计 第⼆套第七计:⽆中⽣有 第七计:⽆中⽣有 诳也,⾮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中⽣有是运⽤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是使假象变真象,⼤⼩假象,掩护真象。
中华瑰宝《三十六计》详解,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中华瑰宝《三十六计》详解,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说起《三十六计》,很多人会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孙子兵法》。
实际上他们其实不是一回事,而是两本不同的兵书。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源于南北朝,由檀道济总结而出,成书于明清。
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檀道济(?—436年4月9日),东晋末年及南朝宋初年将领,汉族,祖籍高平金乡(今属山东金乡县卜集乡檀庄),曾参与讨伐卢循,灭后秦及元嘉北伐等战役,既是开国元勋。
檀道济根据多年战争经验,总结出三十六计,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著作遗产,被载入史册。
那么《三十六计》究竟是哪三十六计呢,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三十六计》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
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
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引申:防备周全时,更容易麻痹大意;习以为常的事,也常会失去警戒。
秘密常潜藏在公开的事物里,并非存在于公开暴露的事物之外。
公开暴露的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形成了最隐秘的潜藏状态。
所谓瞒天过海,就是故意一而再、再而三地用伪装的手段迷惑、欺骗对方,使对方放松戒备,然后突然行动,从而达到取胜的目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引申:本指围攻魏国的都城以解救赵国。
现借指用包超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
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引申:比喻自己不出面,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图文并茂】《三十六计》完整版及记忆口诀

【图文并茂】《三十六计》完整版及记忆口诀一,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二,敌战计:无中生有/暗度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三,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四,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五,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六,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记忆口诀胜:瞒围借以趁声敌:无暗隔笑李顺攻:打借调欲抛擒混:釜混金关远假并:偷指假上树反败:美空反苦连走【图文并茂】《三十六计》完整内容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原文: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原文: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原文: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原文: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图解)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全图解)第一套:胜战计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象,大小假象,掩护真象。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内讧,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我要根据敌人变动作好准备;作好准备之后,还要根据敌人的变动而行动。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之第十计:笑里藏刀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孙子兵法思维导图脑图

孙子兵法
第一篇:始计篇
庙算
1.道义
2.天时
3.地利
4.将领5法度,制度
会算能让你事半功倍
第二篇:作战篇
损人利己兵贵胜,不贵久核心思维
第三篇:谋攻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殆
寻找代价最低的最优解效率思维
第四篇:形篇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探索思维
第五篇:势篇
用兵任势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多元思维
第六篇:虚实篇
掌握生活的主动权聚焦思维
第七篇:军争篇
退却有时是为了前进
第八篇:九变篇
九变:注意变通的一部分不能墨守成规,要有选择
第九篇:行军篇
谨慎.越是接近胜利,就越是要小心谨慎
第十篇:地形&九地篇
坚持到底,才能取得胜利
大局思维
第十一篇:火攻篇
五曰
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不要在自己情绪不稳定的时候做出决定。
三十六计逻辑结构

三十六计逻辑结构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结晶,由六套兵法策略组成,每套包含六个计策,总共三十六个计策。
这六套策略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战争情境: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适用于我方优势的情况,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适用于我方劣势的情况。
胜战计包括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包括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包括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包括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包括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包括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每套策略中的计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例如,在胜战计中,瞒天过海可以与借刀杀人配合使用,以在战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在使用这些计策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应用,同时也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地理位置、天时地利等。
《孙子兵法36计》详解(完整版)永久收藏,终生研读!

《孙子兵法36计》详解(完整版)永久收藏,终生研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一计一集,计计相扣,在展现中国古代兵法和东方智慧的同时,浓彩重墨描绘出一幅二千年前中国战国时期政治、军事与各阶层不同的人物情感相交融的历史画卷。
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在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的力量。
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
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力的时机加以消灭。
第二套敌战计第七计:《无中生有》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少阴,太阴,太阳。
译: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
而是使假象变真相,大小假象,掩护真相。
第八计:《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故意暴露行动,利用敌方固守的时机,便主动偷袭。
第九计:《隔岸观火》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
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敌人内部分裂,秩序混乱,我便等待他发生暴乱,那时敌人穷凶极恶,翻目仇杀,势必自行灭亡。
金蝉脱壳(带思维导图版)PPT课件

睛,像(
)又黑又亮。六
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 )。
25
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
壳的蝉尾( ),( )。蝉儿
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
),
又敏捷地( ),再用前脚
(
),(
)蝉尾就
出来了。 整个动作配合得( )。
脱壳的蝉儿( )蝉壳上,过了
好一阵子,才( )离开了蝉壳。
26
脱壳后 蝉的( )和( )
18
金蝉脱壳qiào
19
蝉的( )先露出来, 接着( )钻出来,而后 ( )出来了,最后是 ( )脱壳而出。
脱壳中
20
蝉的(背)先露出来, 接着(头)钻出来,而后 ( 脚)出来了,最后是 ( 尾巴 )脱壳而出。
脱壳中
21
蝉的(背)先露出来, 接着(头)钻出来,而后 ( 脚)出来了,最后是 ( 尾巴 )脱壳而出。
5
理一理:
快速浏览课文,要求:思考 课文哪些章节完整地写了金 蝉脱壳的过程 。
3~6
6
第部分(1-2)
,
“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
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
程
。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
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7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 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 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也在变化。
画思维导图
27
脱壳后 蝉的( )和( )
也在变化。
画思维导图
28
29
• 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它是那样五 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 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 亮,闪着金光。这阵儿,蝉儿长久地趴在 树上,恢复着体力,准备开始它的歌唱生 涯。
10分钟熟记三十六计(右脑记忆课件)

三十六计
败战计:
31 美人计 34 苦肉计
记忆方法:
32 35
空城计 连环计
33 36
反间计 走为上
31、鲨鱼装扮成美人鱼,到处骗吃骗喝; 32、城堡里只扇子和飞蛾,什么都没有了; 33、两把伞反转过来,中间都可以装一大桶水; 34、办丧事时,都是吃斋为主,如果吃肉,那都是苦的; 35、珊瑚都是一环一环地连在一起生长的,一但分开它们就无法生存; 36、山鹿就像文人墨客一样,常常喜欢走上山顶欣赏风景;
三十六计
敌战计:
7
无中生有
10 笑里藏刀
记忆方法:
8 暗度陈仓 11李代桃僵
9 隔岸观火 12 顺手牵羊
7、从镰刀生出金黄色的稻谷,这种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 8、八路军沿着麻花一样的弯弯小路,绕到敌军后方,把敌人杀个措手不及; 9、发生火灾时,蝌蚪马上游到对岸,观看火灾的情况; 10、坏人在冷笑,全身上下都在颤抖,衣领里伸出了一把锋利的小刀; 11、国庆节时李树和桃树在吵架,李树僵死了; 12、用钓鱼的鱼饵可以牵走一头愚蠢的绵羊;
10分钟熟记三十六计
右脑记忆的前提:熟悉七田逸待劳
2 5
围魏救赵 趁火打劫
3 6
借刀杀人 声东击西
记忆方法:
1、铅笔变成了轮船骗过皇上,渡过大海; 2、锦衣卫变成了一群鸭子,围住围国救出了赵审言; 3、神探马军追捕杀人犯时在水果摊借了一把西瓜刀,把犯人的耳朵切了下来做 记号; 4、交警拿着红旗指挥小学生一会向左一会向右,他可不累,却把小孩子累坏了。 5、小偷用鱼勾在火场里偷走了许多金银财宝; 6、裁判在东边吹响哨子,西门就已经被攻进了一球了;
三十六计
混战计:
19 22
釜底抽薪
三十六计有哪些?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详解

三十六计有哪些?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详解《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成书于明清,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第01计瞒天过海第02计围魏救赵第03计借刀杀人第04计以逸待劳第05计趁火打劫第06计声东击西第07计无中生有第08计暗渡陈仓第09计隔岸观火第10计笑里藏刀第11计李代桃僵第12计顺手牵羊第13计打草惊蛇第14计借尸还魂第15计调虎离山第16计欲擒故纵第17计抛砖引玉第18计擒贼擒王第19计釜底抽薪第20计混水摸鱼第21计金蝉脱壳第22计关门捉贼第23计远交近攻第24计假道伐虢第25计偷梁换柱第26计指桑骂槐第27计假痴不癫第28计上屋抽梯第29计树上开花第30计反客为主第31计美人计第32计空城计第33计反间计第34计苦肉计第35计连环计第36计走为上计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1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而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
太阳,太阴。
译:认为准备万分周到,就容易松劲;平时看惯了的,就往往不再怀疑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中,而不是和公开的形式相排斥。
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2第二计:围魏救赵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树敌不可过多,对敌要各个击破,对现在还不忙于消灭的,要隐藏我们的意图。
3第三计:借刀杀人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出自力,以损推演。
译:作战的对象已经确定,而朋友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朋友去消灭敌人,避免消耗自己。
4第四计:以逸待劳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译:控制敌方力量发展的命脉来扼杀他,而不采取进攻的形势,这就是'损刚益柔'原理的演用。
5第五计:趁火打劫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译:敌方的危机很大,就乘机取利,用优势力量攻击软弱的。
6第六计:声东击西乱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敌人乱撞瞎碰,摸不清情况,这是《易经》'萃'封上所说的'坤下兑上'的混乱征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