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车载网络

合集下载

《车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车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车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车联网技术基础Internetof Vehicle课程编号:学分:2学时:30 (其中:讲课学时:30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外:0)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教材:暂无开课学院:汽车学院一、课程性质《车联网技术》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

它可以通过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多源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计算、共享和安全发布,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管,以及提供专业的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二、课程任务1.知识方面1.1 了解车联网基本概念1.2掌握车载几种有线网络的基本结构1.3掌握支持车联网的几种无线网络架构1.4 了解车联网的应用2.能力与素质方面2.1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

2.2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2.3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

2. 4掌握文献减缩、资料査询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内容(1)物联网的概念(2)智能交通(3)车联网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二)教学要求知识要求(1)了解车联网的概念。

(2)了解智能交通的基本组成能力和素质要求(1)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2)掌握文献减缩、资料査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1)智能交通的几个相关概念:2.难点(1)智能交通的几个相关概念;第二章车载现场总线技术(一)教学内容(1)车载总线概述(2)CAN总线基础1、CAN总线协议基础2、CAN总线数据帧构成(3)FLEXRAY 总线1、FLEXRAY总线拓扑结构2、FLEXRAY数据帧(4) LIN总线基础1、UN网络的结构2、LIN总线数据传输(5)车载通讯协议1、常用通讯协议2^ SAEJ1939协议概述(5)常用总线接口器件(二)教学要求知识要求(1)掌握车载总线的基本构成和各类总线数据帧的组成;(2)了解常用通讯协议的应用能力和素质要求(1)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2)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三)重点与难点(1)难点:总线数据帧结构和解析。

车载网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车载网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车载网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6515005课程名称:车载网络系统英文名称:Vehicle Network System总学时:32 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4学分:2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汽车电子电气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车辆工程(车辆电子电气方向)的专业课程。

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车载网络系统的主流协议标准的内容、分类,车载网络的基本结构特点,车载网络技术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车载网络系统的概况与发展、车载网络系统主流协议标准;掌握车载网络系统的分类,基本结构特点、应用方案;掌握车载CAN总线网络系统的测试、设计与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车载网络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主流车载网络标准的内容及其应用为教学重点。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 了解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的基础知识。

(2) 了解车载网络系统的概况、车载网络系统的分类,基本结构特点。

(3) 熟悉车载网络系统主流协议标准(CAN LIN FlexRay、Byteflight、TTP/C、TTCAN MOST等)的主要内容。

(4) 掌握车载网络系统的应用方案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实例分析。

(5) 掌握车载CAN总线网络系统的信号、数据测试方法。

(6) 掌握车载CAN总线网络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应用。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1.绪论了解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车载网络系统的概况;掌握车载网络系统的分类,基本结构特点。

2. 车载网络系统主流协议标准掌握车载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的分层模型,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技术规范要点与网络构建;了解车载局部连接网络LIN的主要内容;了解基于时间触发的车载网络协议标准FlexRay、Byteflight、TTP/C、TTCAN的主要内容;了解车载多媒体网络MOST的主要内容。

车载网络课程设计

车载网络课程设计

车载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车载网络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原理,掌握车载网络的关键技术。

2. 使学生了解车载网络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3. 帮助学生掌握车载网络通信协议及相关标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车载网络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的车载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车载网络技术调研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车载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新技术的热情。

2. 引导学生关注车载网络技术在交通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作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在团队协作中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类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对新技术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车载网络基础知识:介绍车载网络的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使学生了解车载网络的基本框架。

教材章节:《车载网络技术》第1章 车载网络概述2. 车载网络结构与原理:讲解车载网络的体系结构、通信协议及关键技术,使学生掌握车载网络的运行原理。

教材章节:《车载网络技术》第2章 车载网络结构与关键技术3. 车载网络应用与案例分析:介绍车载网络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典型应用案例,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教材章节:《车载网络技术》第3章 车载网络应用及案例分析4. 车载网络通信协议及标准:讲解车载网络的主要通信协议及相关标准,使学生了解行业规范。

教材章节:《车载网络技术》第4章 车载网络通信协议与标准5. 车载网络设计与实践:培养学生设计车载网络拓扑结构、通信方案的能力,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练。

《汽车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网络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码:学时:32 学分:2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科必修课程。

2.课程的任务及目的本课程在简要介绍汽车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之后,重点讲述CAN总线、光学总线(MOST和byteflight)、子总线(LIN、BSD总线、蓝牙技术)、以太网、FlexRay、网关与诊断总线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典型车系的汽车网络系统及其故障诊断、检测、维修等实用内容也作了充分的讲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汽车网络技术的理解和认识,熟悉汽车网络技术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以及不同车型、不同车系的网络技术特点,深刻认识和体会汽车网络系统的故障规律和故障特点,构建和积累初步的汽车网络系统检测诊断经验,切实培养和提高汽车网络系统故障检测诊断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的内容和学时分配(一)学时分配(二)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1.绪论(1)了解汽车网络技术的产生背景、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汽车网络标准与协议;(2)熟悉汽车网络的分类、汽车网络技术的应用概况;(3)掌握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Telematics。

重点:汽车网络的分类及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2.CAN总线(1)了解CAN总线的工作原理;(2)熟悉CAN总线的具体应用;(3)掌握CAN总线的检测方法。

重点:CAN总线的具体应用及检测方法。

3.光学总线(1)熟悉光学总线(MOST和byteflight)的数据传输原理和特点;(2)掌握光学总线(MOST和byteflight)的具体应用和光导纤维的使用与维修技能。

重点:光学总线(MOST和byteflight)的具体应用和光导纤维的使用与维修技能。

难点:光波传输系统信号衰减的检测及光导纤维接头的制作。

4.子总线系统(1)了解汽车网络子总线系统(LIN总线、BSD总线、蓝牙技术)的各自特性;(2)熟悉汽车网络子总线系统的类别、特点和应用范畴。

《车载网络技术》教学大纲(郑为民)

《车载网络技术》教学大纲(郑为民)

《车载网络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车载网络技术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课程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学组织形式:理论课程学时与学分:课程总学时:32课程总学分:2理论教学学时:32实践(验、训)教学学时:0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白云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理论教学学时:32学时;属机电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方向类专业的一门理论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学习汽车专业和在今后生产实践中对具体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二)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汽车网络各系统的结构组成,掌握汽车网络与电子设备的基本功能,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网络元件故障检测和维修的基本方法.同时对当前汽车网络的新技术、新装置要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主要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前必须先修完《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和《电工电子基础》二门课程。

(四)课程考核方式理论闭卷考核。

二、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和难点第1章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基础【教学内容】1.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2.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3.知识拓展: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基础【教学要求】了解汽车网络的发展、掌握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的认识、应用,对汽车网络课程有一个总体认识;同时掌握汽车网络系统编程知识。

【教学重点】汽车网络元件的认识和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

【教学难点】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

第2章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分析【教学内容】一、汽车多路传输系统结构与原理(一)多路传输系统(SWS)的技术特征(二)多路传输系统的组成(三)多路传输原理(四)多路传输系统的通信协议标准二、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结构与原理(一)CAN总线多路传输系统(二)UN总线多路传输系统(三)V AN总线多路传输系统(四)MOST总线多路传输系统(五)FlexRay总线多路传输系统(六)蓝牙技术原理与应用【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汽车多路传输系统结构与原理与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结构与原理。

车载网络教学设计

车载网络教学设计

车载网络教学设计车载网络教学设计是一种利用车载网络技术,将教学资源和学习内容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式。

通过车载网络教学,学生可以在车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以下是一个车载网络教学设计的示例:一、教学目标:1. 提供学生与教师互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2. 利用车载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资源;3. 通过车载网络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多学科的教育资源,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学科的教学内容;2. 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学科的学习需求,提供专门的教学课程和学习材料;3. 利用车载网络平台,推送一些有趣的学习内容,如故事、小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方法:1. 实施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定制学习计划,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2. 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学生可以在上下学的路上进行学习,充分利用时间;3. 互动学习:通过车载网络平台,学生可以和学习伙伴、教师进行互动,进行学习交流,解答问题;4. 激励学习:设立学习目标,设置学习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平台:1. 利用车辆上配备的大屏幕、音响设备,搭建车载网络教学平台;2. 平台上可以拓展多种教学应用程序,包括在线学习、在线听写、在线作文等;3. 提供教师互动界面,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4. 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学生的个人终端,通过与车载网络连接实现学习。

五、评估方法:1. 利用车载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在线评估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2. 通过在线测试、问答等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3. 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报告、作品展示等形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管理:1. 利用车辆上配备的车载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2. 教师可以通过远程管理工具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作业情况进行查看和统计。

汽车网络技术实验大纲2

汽车网络技术实验大纲2

《汽车网络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装载到汽车上,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和舒适性,同时也增加了车内布线的难度和成本。

CAN属于总线式串行通信网络,由于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实时性及灵活性,已经成为国际标准(ISO11898),在汽车电子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CAN系统设计中,使用最多的是单片机外挂独立的CAN控制器,如恩智浦NXP(原Philips)公司的PCA82C200、SJA1000或Intel公司的82526、82527等芯片。

本实验采用就是以微芯(Mirochip)的8位单片机PIC16F877A为核心,再外部扩展CAN控制器、CAN收发器的汽车网络开发教学系统。

而且还引入流程图编写代码工具Flowcode,以硬件模块化冲淡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对微控制器硬件理解的难度,用图形编程方法降低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对C语言程序的依赖,帮助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理解CAN总线技术。

通过汽车网络开发教学系统,熟悉、掌握CAH总线节点的硬件与电路组成;熟悉Flowcode 软件基本操作、理解流程图编码的程序设计思想;基本掌握CAN总线节点通信的软件编程、仿真和调试方法;通过实验巩固、进一步理解对汽车CAN总线的结构和原理。

1.汽车网络开发教学系统
2. 计算机
四、考核与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实验前预习结果、实验时纪律和动手能力、实验结束后交上的实验报告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给出成绩。

五、指导书与参考资料
汽车网络技术实验指导书(自编)
六、其他
要先修单片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课程等课程
修订严屹宏。

汽车网络技术

汽车网络技术

《汽车网络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 083045A1[课程名称] 汽车网络技术[英文名称] In-vehicle CAN-BUS technology[学时] 32[学分] 2[先修课程]单片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适用专业]车辆工程[开课院系] 汽车学院[教材]《汽车CAN总线系统原理、设计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罗峰孙泽昌著2010.1[参考书] 1.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原理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屈敏主编 2012.032. 《PIC系列单片机的流码编程:基于Flowcode V4的流码设计平台》电子工业出版社聂典主编 2012.053. 《现成总线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阳宪惠主编2008. 104. 《汽车总线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德)W.齐默尔曼R.施密特加尔著邓萍译2011.075. 《汽车网络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凌永成王岩松主编2012.03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现代汽车控制技术已从单变量控制发展到多变量控制,从局部的自动调节发展到全局的最优控制。

这就要求对汽车上每一系统的状态进行实时同步的跟踪、采集、综合分析、推理、判断,从而做出最佳控制决策。

因此,在借鉴计算机网络和现场控制技术的基础上,汽车网络技术应运而生。

汽车网络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广泛应用的汽车新技术。

“汽车网络技术”以汽车车载网络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主流车载网络标准——CAN总线及其应用协议的原理及其应用为教学重点,从而简明扼要地阐述了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的原理与应用技术。

本课程通过利用流程图编写代码工具Flowcode,以硬件模块化冲淡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对微控制器硬件理解的难度,用图形编程方法降低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对C语言程序的依赖,帮助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理解CAN总线技术。

还并通过将课程体系前后分为对车载网络功能的定义和对车载网络功能的实现两部分,为学生提供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学习过程,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对概念、技术逐步理解和掌握,为深入学习研究汽车网络打下良好的基础。

车载网络大纲

车载网络大纲

《车载网络系统原理与检修》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 必修学分: 学时: 48开课单位: 汽车工程系适用专业: 汽电先修课程: 编写时间: 2013.8编写:审核:一、课程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汽车工程系、汽车电子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对汽车车载网络有简单的基本认识、认知,对比较典型的汽车车载网络有基本概念和了解、熟悉。

了解车载网络在汽车中的重要地位,熟悉汽车总线系统以及汽车电脑外围电路一般故障的检测和维修。

二、教学基本要求教学目标:通过对课本中各个课题任务的学习,对汽车车载网络的各个部分有系统的认识,了解汽车车载网络中的常用名词术语,熟悉常见车型的汽车车载网络的组成、原理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学会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仪器仪表。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讲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汽车车载网络的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对汽车车载网络中常见故障进行判断、检测和维护、维修,学会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仪器仪表。

三、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要求(一)、教学内容学时分配表内容讲授实验上机实习习题课总学时课题一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基础26 4 30课题二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分析6 6课题三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故障与诊断 4 4课题四典型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原理6 6与检修总计42 4 46(二)、教学内容及要求课题一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基础授课学时:30学时【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30学时讲授内容:任务一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任务二掌握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学习目标:掌握:MCS-51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

掌握: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熟悉: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讨论与作业】讨论MCS-51单片机的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处课题二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分析授课学时:6学时【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6学时讲授内容:任务一掌握汽车多路传输系统结构与原理任务二掌握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结构与原理学习目标:掌握:汽车多路传输系统结构和原理掌握:汽车车载网络系统结构和原理【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课题三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故障与诊断授课学时:4学时【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4学时讲授内容:任务掌握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常见故障与诊断学习目标:熟悉: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课题四典型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原理与检修授课学时:6学时【理论讲授内容】理论学时:6学时讲授内容:任务一掌握丰田皇冠轿车车载网络系统原理与检修学习目标:熟悉:丰田皇冠轿车车载网络系统原理与检修【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五、成绩考核本课程为考查课。

《汽车车载网络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车载网络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车载网络控制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汽车车载网络控制技术二、适用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三、课程性质《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素质课,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能力拓展必修课,《汽车车载网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的学习需要以前修课程《汽车电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单片机技术》、《汽车原理与构造》为前导课程,可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深化;等,该课程的学习可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深化,同时为同期课程《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课程的学习相互辅助。

四、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主要面向汽车行业内各生产、销售、维修、检测企业或管理部门输送汽车及汽车零配件的维修、检测、装配、质检、售后服务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为实现新能源汽车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总线的基本原理,了解汽车总线的应用及开发技术等。

本课程的知识为学生今后从事汽车电控、电器维修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知识目标1.掌握新能源汽车总线、新能源汽车网络技术基本知识;2.掌握CAN总线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方法;3.掌握LIN总线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方法;4.掌握新能源汽车总线电路(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电池控制系统、驱动电机控制系统)的读图方法。

(二)能力目标1.能够对汽车网络系统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分析、修复和排除;2.能够正确使用汽车网络系统各种检测、维修设备和工具;3.能够正确使用和养护汽车网络系统,保障工作性能良好;4.能正确勾画汽车各控制系统电路图,并正确分析其逻辑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车载网络系统检修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系(部):机电工程系
日期:2017年4月5日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车载网络技术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授课系部:机电工程系
计划学时:32
学分: 1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
《汽车车载网络技术》属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应用型课程,它是来自企业的特色课程。

本课程在简要介绍汽车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趋势之后,重点讲述CAN总线、光学总线(MOST和byteflight)、子总线(LIN、K总线协议、BSD 总线、蓝牙技术)、以太网、FlexRay、网关与诊断总线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对典型车系的汽车网络系统及其故障诊断、检测、维修等实用内容也作了充分的讲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汽车网络技术的理解和认识,熟悉汽车网络技术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以及不同车型、不同车系的网络技术特点,深刻认识和体会汽车网络系统的故障规律和故障特点,构建和积累初步的汽车网络系统检测诊断经验,切实培养和提高汽车网络系统故障检测诊断的实际工作能力。

该课程的学习需要以前修课程《汽车电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原理与构造》为前导课程,可将前修课程培养的能力进行运用和深化;该课程为后续课程《毕业设计》以及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中。

该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共同形成了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本课程的知识为学生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汽车电控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能力目标
(1)能够对车载网络系统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分析、修复和排除;
(2)能够正确使用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各种检测、维修设备和工具;
(3)能够正确使用和养护汽车车载网络系统,保障工作性能良好;
(4)通过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常见故障检测、诊断、维修,积累排除汽车故障技术工作经验,提高检测、分析、维修汽车故障能力;
(5)通过汽车车载网络系统各种检测、维修设备和工具的正确使用,养成正确、安全、规范使用设备工具的意识,提高善于使用设备工具的能力;
(6)通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边做边学,在做中学习,提高学生适应工作环境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 知识目标
(1)掌握汽车总线、汽车网络技术基本知识;
(2)掌握CAN总线的工作原理里故障分析方法;
(3)掌握CAN-BUS总线系统的工作原理里及故障类型;
(4)掌握汽车总线电路(电源、发动机模块)的读图方法;
(5)了解汽车媒体网络种类及应用。

3. 素质目标
(1)通过分组完成操作任务,提高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相互沟通的能力,适应工作岗位中汽车售后为客户服务的要求;
(2)通过分组完成操作训练任务,提高分工协作,组织能力、团结意识,适应完成汽车维修工作岗位任务的要求;
(3)通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资料、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和提高;
(4)通过尽可能多的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增强体力、提高耐力;吃苦耐劳、责任意识,有利于适应汽车维修工作岗位;
(5)通过分组竞赛完成操作训练任务,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表现意识、自信心,适应汽车维修工作的需要。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课程采用项目驱动的模式,通过以下六个项目的实施,从而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课程建议总课时为32学时,项目内容组织与学时分配如下所示。

1.绪论
(1)了解汽车网络技术的产生背景、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汽车网络标准与协议;
(2)熟悉汽车网络的分类、汽车网络技术的应用概况;
(3)掌握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Telematics。

重点:汽车网络的分类及汽车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2.CAN总线
(1)了解CAN总线的工作原理;
(2)熟悉CAN总线的具体应用;
(3)掌握CAN总线的检测方法。

重点:CAN总线的具体应用及检测方法。

3.光学总线
(1)熟悉光学总线(MOST和byteflight)的数据传输原理和特点;
(2)掌握光学总线(MOST和byteflight)的具体应用和光导纤维的使用与维修技能。

重点:光学总线(MOST和byteflight)的具体应用和光导纤维的使用与维修技能。

难点:光波传输系统信号衰减的检测及光导纤维接头的制作。

4.子总线系统
(1)了解汽车网络子总线系统(LIN总线、K总线协议、BSD总线、蓝牙技术)的各自特性;
(2)熟悉汽车网络子总线系统的类别、特点和应用范畴。

重点:汽车网络子总线系统的类别、特点和应用范畴。

5.以太网与FlexRay
(1)熟悉以太网与FlexRay的标准及特性;
(2)掌握以太网与FlexRay总线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

重点:以太网与FlexRay总线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

6.网关与诊断总线
(1)熟悉汽车网关与诊断总线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2)掌握汽车网关的安装位置、电路构成以及诊断总线的连接方法。

重点:汽车网关的安装位置以及诊断总线的连接方法。

7.典型汽车网络系统
(1)了解典型车系(奥迪、大众、宝马、丰田、法国车系)采用的汽车网络技术;
(2)熟悉典型汽车网络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重点:典型汽车网络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8.汽车网络系统检修
(1)了解汽车网络系统常用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2)熟悉汽车网络系统波形分析方法。

(3)掌握基本的汽车网络系统故障检测诊断能力。

重点:汽车网络系统波形分析方法以及终端电阻、静态电流的检测。

难点:汽车网络系统故障检测诊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实施建议
(一)学时分配
(二)教学方法
(1)教学设计按照“目标(任务)下达与布置——查阅维修资料和系统分析——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讲评与总结”的规范化、专业化教学指导方法。

采用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
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增强,主讲教师教学效率提高。

(2)教学方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做”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专业教学软件和实物教学;将课堂设在实训基地,学生在同一个空间完成学习与训练。

课堂教学教师和实训教学教师完全融合,真正实行“教、学、做”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完全融合。

(3)采用小组学习方式,加大课程实践学习的强度。

不仅能使学生得到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查询、沟通、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4)多种方式开展实训教学。

实训按照课内实训、阶段综合实训、自主实训等环节开展教学。

课内实训由主讲教师示范、辅导进行。

部分综合实训可采取主讲教师带领去校外实训基地听取兼职教师的指导。

3.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学生成绩采用知识与技能考核成绩(70%)+期末考试(30%)综合评定。

授课过程中,每一个模块进行一次理论知识考试和实训技能考核,将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实训技能考核成绩进行综合评定,作为该模块的考核成绩;将几个模块的考核成绩按课时比例折算得到该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考核成绩。

五、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建议教材
(1)秦贵和.《车载网络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5
(2)徐景波《汽车总线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
2. 主要参考书
(1)南金瑞、刘波澜.《汽车单片机及车载总线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0
(2)Daniel Rouche.《汽车车载网络(VAN/CAN/LIN)技术详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6
(3)Andrew S.Tanenbaum、Amsterdam著,潘爱民译.《计算机网络(第4版)(中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8
六、其他说明
推荐教学参考网站:
1. /view/c68aef42336c1eb91a375dfc.html
2. /?fromuser=susu04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