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大家司马相如

合集下载

汉代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为

汉代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为

汉代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为有《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

1、《子虚赋》《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有着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

《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时在汉景帝年间,其主题是以这一时期以虚静为君的道家思想为指向的,但是景帝不好辞赋并没有得到景帝的赏识。

却为后来的汉武帝所赏识。

此赋写楚国之子虚先生出使齐国,子虚向乌有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

乌有不服,便以齐国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

其主要意义是通过这种夸张声势的描写,表现了汉一代王朝的强大声势和雄伟气魄。

此赋极铺张扬厉之能事,词藻丰富,描写工丽,散韵相间,标志着汉大赋的完全成熟。

它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汉族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2、《上林赋》《上林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

此赋先写子虚、乌有二人之论不确来引出天子上林之事。

再依次夸饰天子上林苑中的水势、水产、草木、走兽、台观、树木、猿类之胜,然后写天子猎余庆功,最后写天子悔过反思。

全赋规模宏大,辞汇丰富,描绘尽致,渲染淋漓。

3、《大人赋》《大人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

此赋先写“大人”驾云乘龙遨游仙界,然后分东南西北四方写遨游盛况,文末归于超脱有无,暗含对汉武帝好神仙之道的讽谏,同时流露了作者对于自己仕途进退的矛盾之情。

全赋想象丰富,文字糜丽,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思想。

4、《长门赋》《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据其序言,这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受汉武帝失宠皇后陈阿娇的百金重托而作的一篇骚体赋。

作品以一个受到冷遇的嫔妃口吻写成:君主许诺朝往而暮来,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幸临。

她独自徘徊,对爱的期盼与失落充满心中。

她登上兰台遥望其行踪,唯见浮云四塞,天日窈冥。

雷声震响,她以为是君主的车辇,却只见风卷帷幄。

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

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

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

那么,你对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了解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了解一下吧。

汉赋四大家是哪四位第一: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

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

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

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

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

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

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

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

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

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

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认为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重要作家。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

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

简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

简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

简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司马相如是中国汉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就备受赞誉。

他的汉赋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从他的生平、作品和影响三个方面简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

一、生平司马相如,字长卿,汉代文学家、政治家。

他出生于汉武帝时期,是一个富裕的家庭的子弟。

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文学才华,曾经在宫廷中担任过侍御史。

后来,他被任命为长沙太守,这个职位使他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从而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

二、作品司马相如的汉赋作品在当时非常流行,他的作品以描写人物和情感为主要特点,具有浓郁的个性和情感色彩。

他的代表作品有《子虚赋》、《凤求凰赋》、《上林赋》等。

其中,《子虚赋》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篇赋描写了一个虚构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子为了救父亲而不惜献身的故事。

这篇赋的语言优美,情感深刻,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影响司马相如的汉赋作品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在语言、情感和思想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他的作品也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范本,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汉赋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在语言、情感和思想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在后世的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他的作品也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范本,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赋四大家名词解释

汉赋四大家名词解释

汉赋四大家名词解释
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其流行于汉代。

汉赋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四大家的贡献,他们分别是:司马相如、扬雄、杨雄、枚皋。

1. 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17年)是
西汉初期的著名赋作者,被誉为汉赋的开山鼻祖。

他的赋作格调端庄典雅,深受士大夫阶层的喜爱。

司马相如的赋作以《凤求凰》最为著名,该赋描写了凤凰因思念蓬莱山而游历全国,最终与牡丹花相遇并化为凤凰,以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之地的追求和赋词者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2. 扬雄: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是西汉时期的赋家,是司马相如的学生,他的赋作受到前辈的影响,但也有自己的创新之处。

扬雄的赋作大都描写了山川之美和各种历史典故,语言华丽辞藻繁多。

他的代表作有《法言赋》,通过讲述商纣王的昏庸和商朝的灭亡,反衬出了周朝的兴起和崇高的君主理念。

3. 杨雄:杨雄(生卒年不详)是汉代的一位赋作者,与司马相如、扬雄并列为汉代四大家之一。

他的赋作以《法言赋》最为著名,这一作品主要描写了汉武帝发动匈奴之战的壮丽场面与英勇行动,使赋的描写力得以充分展现。

4. 枚皋:枚皋(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74年)是汉代的赋作者,其生平事迹不详。

他的赋作继承了司马相如和扬雄的优点,风格自成一格。

枚皋以《上枢石赋》最为著名,这一赋描写了
帝王下诏典礼的盛况,并以此反衬了社会的混乱和希望找到合适统治者的殷切愿望。

这四位大家的赋作,不仅有着独特的个人风格,而且各有侧重,以不同的题材和意境展现了汉代社会的各种面貌。

他们对汉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打下了汉赋的基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司马相如是个什么人

司马相如是个什么人

司马相如是个什么人司马相如不仅是公认的辞赋家、文学大家和美学大家,还是颇有成就的散文名家,其在文学史上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司马相如是个什么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司马相如是个什么人司马相如又名司马长卿,西汉文学家,是汉赋四大家之一,被称为赋圣。

善于写辞赋和散文,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难蜀父老》等。

妻子是著名的才女卓文君,两人那段浪漫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司马相如因仰慕蔺相如而改名为相如。

少时喜欢读书练剑。

汉景帝时期,司马相如花钱谋了个官职,在游梁时写下《子虚赋》,可惜当时景帝对辞赋没有过多兴趣,这篇佳作就被蒙上了灰。

司马相如在仕途上碰了壁,回到自己的家乡四川。

因与王吉交好,被卓王孙一同相邀至府上做客。

席间,司马相如弹奏一首《凤求凰》对卓王孙之女卓文君表达爱慕,两人一见倾心。

两人爱情遭到卓王孙反对,私奔出逃。

迫于生活的窘境,卓文君开设酒肆卖酒。

卓王孙见女如此坚持,为夫妻俩提供田地供两人生活。

司马相如再次进京赶考。

汉武帝即位,偶然间看到司马相如文笔,大喜。

司马相如被召见后得到赏识,出使夜郎。

司马相如在朝廷混得风生水起,萌发了纳妾的念头,修书给卓文君。

卓文君以自己的才气、决绝的气魄让司马相如回想起当日的恩爱场景。

司马相如决定不再纳妾,并在不久后回归故里,重温旧爱。

司马相如后在家中病逝,天子派人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防止散失。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喜剧的形式千千万万,悲伤的爱情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张生和崔莺莺因为门当户对的思想被棒打鸳鸯,霍小玉和李益因为旁人的横加干涉差点不复相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因为卓王孙的插入走得十分坎坷。

卓文君曾经嫁过人,没几年就成了寡妇。

但她本身姿色出众,精通音律,即使已嫁作人妇,也是很能吸引人眼球。

一日,司马相如在街上闲逛,看到码头边有人在争吵。

卓文君正在阻止盐工被卖的命运,司马相如见此,将盐工留在自己身边当差。

两人当时互生爱慕。

司马相如的朋友王吉与卓王孙交好,卓王孙邀请其赴宴,司马相如亦在列。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简介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简介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简介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司马相如(约前179年—前127年),字长卿,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人。

西汉大辞赋家。

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

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

他与卓文君的私奔也广为流传。

司马相如少年时喜爱读书与剑术,崇敬战国蔺相如,遂改名相如。

汉景帝时,武骑常侍。

景帝不好辞赋,梁孝王刘武来朝,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

后来他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作家相交数年,期间作《子虚赋》。

梁孝王卒,他回到故里,投靠临邛令。

这段期间发生了“琴挑文君”的故事。

在司马相如到了当地后,县太守每日必访,而司马相如起初还和县太守向见,但几日之后不管县太守怎样提议向见,他却始终不许。

这样的'奇闻’在小小的县城迅速的传开了,县城内有两位靠炼铁致富的富豪,其中有全国首富卓王孙。

两富豪在家里大摆宴席聘请司马相如,但是司马相如拒绝。

两位富豪感到面子上过不去,这时,县太守主动提出去邀请司马相如,而司马相如则很勉强的来了。

司马相如到了宴席上,风采自然夺目。

司马相如本人有口吃,但琴弹得非常好,县太守主动给司马相如递上一把琴要其弹奏一曲,这曲《凤求凰》更成令宾客大为赞叹,卓王孙之女卓文君也躲在后面偷听。

卓文君早就对司马相如有所耳闻,而这次宾宴更是使其对司马相如心动。

另一方面,司马相如在宴席结束后,他马上花重金收买了卓文君的贴身丫鬟,让她转达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慕。

卓文君马上奔赴到司马相如所住的驿站,司马相如见卓文君到来也立即带着她连夜回到百里之外的老家成都。

卓王孙大怒,不分一钱,相如夫妇以卖酒为生。

后卓王孙转变,司马相如才得以和卓文君返回成都,成为富人。

后《子虚赋》被汉武帝读到,非常惊叹,犬监官杨得意刚好是相如的同乡,于是报出了相如的名号,皇上召相如问之。

相如作《上林赋》。

《子虚赋》和《上林赋》是汉赋的顶峰作品,其铺陈的描写达到了极致,显示出高度的修辞技巧,但是这也正是缺点所在,使得文章呆板凝重。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都有哪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汉赋四大家及其代表作一:司马相如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

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

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底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

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

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

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

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

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

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颂,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

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

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魄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性,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领首要地位。

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

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觉得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首要作家。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

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辩。

汉赋四大家简介

汉赋四大家简介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一、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成都人,西汉辞赋家。

被誉为“汉赋第一大家”“赋圣”“辞宗”。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评述“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为求爱卓文君所赋《凤求凰》流芳百世。

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哀二世赋》《美人赋》。

现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美人赋》、《哀秦二世赋》六篇,另有《梨赋》、《鱼赋》、《梓山赋》三篇仅存篇名。

明人张溥辑有《司马文园集》。

二、扬雄扬雄,郫县人,汉辞赋家、思想家,将源于老子之道的“玄”作为最高范畴,是汉朝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代表作:《河东赋》、《羽猎赋》、《甘泉赋》、《长杨赋》、《蜀都赋》。

仿《论语》作《法言》,仿《易经》作《太玄》。

提出以“玄”作为宇宙万物根源之学说,并强调如实地认识自然现象的必要,并认为“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驳斥了神仙方术的迷信。

三、班固班固,陕西宝鸡人。

东汉大臣、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作为史学家,修撰《汉书》,开创了纪传体断代史的新体例,是“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作为经学理论家,编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

代表作:《汉书》《两都赋》《白虎通义》《典引》《应讥》。

四、张衡张衡,河南南阳人。

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

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后人誉为“木圣”(科圣)。

代表作:《二京赋》《归田赋》《思玄赋》《七辩》《应间》《南都赋》等。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

西汉大辞赋家。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

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

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卓文君(汉代才女)卓文君,汉代才女,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今四川邛崃),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

她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一句是佳句。

代表作:《白头吟》、《诀别书》相识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蜀郡成都人,好读书,善弹琴,风流洒脱,文章写得很漂亮,特别擅长写赋。

有一天,司马相如真的来投奔了王吉,王吉知道了相如尚未成家,便向他说起,临邛首富卓王孙有个女儿卓文君,生得聪明无比,美貌无双,如今在娘家守寡。

与相如是天生的一双。

卓王孙知道司马相如是有名的文人,便宴请了他,并顺便发了一百多张请帖,邀请了很多县中的官员与有名望的人。

宴会开始,卓王孙带领众宾客向司马相如敬酒,少不了说了许多奉承话。

正在大家喝得高兴的时候,王吉向大家介绍说:“相如先生是当今第一名流,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琴也弹得很好。

今天有佳宾美酒,何不请相如先生弹奏一曲呢?”众人听了,齐声叫好。

司马相如推辞了一番,便弹奏起来,先弹了一支短曲,后来偷看到竹帘后面有一个影影绰绰穿白衣服的女子在听琴,知道是卓文君,就施展自己高超的琴技,弹起了一曲凤求凰,,通过琴声向卓文君表达了自己求爱的心情。

原来,卓文君听说司马相如来做客,早就想见识一下这位大才子。

她本来就喜爱音乐,听到琴声,就偷偷地躲在帘子后面看。

司马相如代表作

司马相如代表作

司马相如代表作1、《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有着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

《子虚赋》作于司马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时在汉景帝年间,其主题是以这一时期以虚静为君的道家思想为指向的,但是景帝不好辞赋并没有得到景帝的赏识。

却为后来的汉武帝所常识。

此赋写楚国之子虚先生出使齐国,子虚向乌有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

乌有不服,便以齐国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

主要意义是通过这种夸张声势的描写,表现了汉一代王朝的强大声势和雄伟气魄。

此赋极铺张扬厉之能事,词藻丰富,描写工丽,散韵相间,标志着汉大赋的完全成熟。

它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汉族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2、《上林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

此赋先写了虚、乌有二人之论不确来引出天子上林之事。

再依次夸饰天子上林苑中的水势、水产、草木、走兽、台观、树木、猿类之胜,然后写天子猎余庆功,最后写天子悔过反思。

全赋规模宏大,辞汇丰富,描绘尽致,渲染淋漓。

3、《大人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

此赋先写"大人”驾云乘龙遨游仙界。

然后分东南西北四方写遨游盛况,文末归于超脱有无,暗含对汉武帝好神仙之道的讽谏,同时流露了作者对于自己什途进退的矛盾之情。

全赋想象丰富,文字糜丽,蕴含着丰富的道家思想。

4、《长门赋》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著的《昭明文选》,据其序言,这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受汉武帝失宠旱后陈阿娇的百金重托而作的一篇骚体赋。

作品以一个受到冷遇的嫔妃口吻写成:君主许诺朝往而暮来,可是天色将晚,还不见幸临。

她独自徘徊,对爱的期盼与失洛充满心中。

她登上兰台遥望其行踪,唯见浮云四塞,天日窈冥。

雷声雪响,她以为是君主的车辇,却只见风卷帷幄。

此赋以景写情,情景交融,表现陈皇后被遗弃后苦闷和抑郁的心情,艺术表现上反复重桑,表达女性感情极其细腻,是一篇优秃的骚体赋。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8),西汉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

文章西汉两司马,这是班固对司马相如文学成就的评价。

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赋经过他揉和各家特色,加上他自己的创造建立起固定的散体大赋,成为后来诗赋的典范。

人物生平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

出生于安汉(今四川南充蓬安人),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时以訾(钱财)为郎,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这些并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叹。

景帝不好辞赋,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

后来他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他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

琴挑文君刘武去世后,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四川临邛,生活清贫。

临邛令王吉与相如交好,对他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

”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

“一坐尽倾”。

酒酣耳热之际,相如一曲《凤求凰》打动了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

文君听到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产生了敬慕之情。

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

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

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自己却不忍心杀她,但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给女儿。

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除了四面墙壁之外,简直一无所有。

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些时候,对司马相如说:“其实你只要跟我到临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设法维持生活了。

”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便跟她一起到了临邛。

他们把车马卖掉做本钱,开了一家酒店。

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

汉赋四大家知识概要

汉赋四大家知识概要

汉赋四大家知识概要1、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西汉辞赋家、文学家。

是汉代大赋的最高成就者之一,世称为“赋圣”和“辞宗”。

代表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这两篇赋也是众多文人争相模仿之作。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当年司马相如在还是一贫如洗时,以《凤求凰》示爱卓文君。

文君倾心于他,并愿当垆卖酒。

司马相如与司马迁被称为是西汉两司马。

2、杨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西汉官吏、学者。

作为西汉末年最为知名的赋家,代表作有《河东赋》、《长杨》等。

因早年崇拜司马相如,仿照《子虚赋》、《上林赋》创作了《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与《河东赋》并称为“杨雄四赋”,史称“四大赋”。

杨雄比较有特点的是自述情怀的作品,如《解嘲》、《太玄》等。

杨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扬雄”。

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

3、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汉赋四大家之一。

其代表作品为《汉书》、《两都赋》、《白虎通义》。

《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其中“两都”分别指的是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汉书》属纪传体断代史。

《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

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三人各有成就。

班超投笔从戎,是著名的西域都护使。

班昭著有《女戒》。

4、张衡公元78年-139年;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其代表作品为《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

张衡的《二京赋》被称为汉代大赋的绝响。

张衡在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后人誉为“木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刷题练习1、张衡的《二京赋》创作特点是()A.抒情小赋之开山B.骚体赋的代表C.纪行赋之先河D.汉代大赋的绝响【答案】D。

汉赋大家司马相如

汉赋大家司马相如

中國文學史漢賦大家………….司馬相如一、前言…作者簡介:漢賦的代表作家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早年曾到梁國遊歷,和枚舉等人相處有數年之久。

在梁國時,他曾寫過一篇『子虛賦』。

後來這篇賦傳入宮廷,深受漢武帝的賞識。

這時蜀人楊得意札為漢武帝養獵犬,就向漢武帝舉薦司馬相如。

相如於是受到漢武帝的召見。

他對武帝說:「這只是寫諸侯的事,我能再寫一篇關於天子遊獵的賦。

」於是就寫了現在的『子虛賦上林賦。

』漢武帝因此任他為郎。

在此期間,相如曾多次隨武帝出獵,先後寫了『諫獵疏』和『哀二世賦』,他又曾奉命出使屬地,並去過西南少數民族地區。

當時,漢武帝頗迷信神仙長生之術,重用方士。

司馬相如就作了一篇『大人賦』,使武帝讀後,飄飄然有凌雲之感。

此後不久,他就因病免官。

漢武帝料到他不久會死去,就派人道他家去訪求他寫的書。

這時他已死,他妻子獻上了一卷書,這就是著名的『封禪文』。

二、作品……關於司馬相如的辭賦從司馬相如的一生看來,他是個放浪不羈的才子。

歷來一些論者說他的一些辭賦意在諷練,這未必合乎事實。

近來還有人說他寫那些賦是用經學和讖緯之學說,為漢武帝的享樂生活製造理論根據,也十分牽強。

因為司馬相如作賦,始於景帝時代,他在梁國所寫的那篇『子虛賦』,寫的亦是遊獵之事,討得武帝的歡心。

在他作賦時,董仲舒作為一個儒家,雖然提倡讖緯之學,卻不贊成窮奢極慾。

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賦』對皇帝和貴族的享樂生活都寫的有聲有色,從賦中也看不出他對生活有什麼不滿。

在賦的最後一段,他借皇帝的嘴,講一通提倡節儉的大道理,只不過是枯燥無味的說教。

這種說教在先秦諸子中的著作中差不多都有類似的意思,尤其在漢代距秦王不到一百年,許多人都認為秦亡於不愛惜民力,因此他這些話也未必是闡述董仲舒那套學說。

他的『大人賦』據說也有諷諫之意,結果使漢武帝看了反而飄飄欲仙。

這種現象似乎不能單純說成是作者主觀意圖與客觀效果的矛盾。

其實司馬相如作為一個文學侍從之臣,不管他如何傲世,總得適應帝王要求。

简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

简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

简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司马相如是中国汉代文学家、赋作者,他对汉赋的贡献不可忽视。

本文将从司马相如的生平背景、代表作品以及他在汉赋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等方面来阐述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

我们来了解一下司马相如的生平背景。

司马相如,字长卿,汉代西汉人,出生于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的父亲是西汉官员司马迁,司马相如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文学才华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司马相如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子虚赋》。

《子虚赋》是司马相如创作的一篇赋文,以虚构的子虚人为主角,描绘了他的父亲司马迁被贬到边疆的悲惨遭遇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篇赋文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司马相如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对汉赋的独特贡献。

司马相如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形式上有所创新,更在题材和情感表达上具有独特性。

他的作品融合了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现实社会的关注点,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悲悯和追忆,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司马相如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了对家乡、亲人和国家的深情厚意,赋予了汉赋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在汉赋的发展中,司马相如具有重要的地位。

他不仅是汉代赋文的代表人物,也是汉赋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司马相如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对后来的赋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为后世的赋文提供了范本和灵感,使汉赋得以不断发展和繁荣。

司马相如还在汉赋的创作技巧和艺术形式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巧妙地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使赋文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他还注重节奏和韵律的运用,使赋文更具音乐性和美感。

司马相如的创作技巧和艺术形式对后世的赋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汉赋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总的来说,司马相如对汉赋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赋文作品,其中以《子虚赋》最为著名,这些作品在题材和情感表达上具有独特性,对后世的赋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司马相如在汉赋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为后世的赋文提供了范本和灵感,使汉赋得以不断发展和繁荣。

司马相如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司马相如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司马相如名词解释古代文学摘要:一、司马相如简介二、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1.司马相如与汉赋2.司马相如的辞章艺术3.司马相如的作品影响三、司马相如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四、总结正文:一、司马相如简介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成都人,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17年,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辞赋家。

他不仅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曾任中郎将、谏议大夫等职位,同时也是古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二、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1.司马相如与汉赋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汉赋上。

他是汉赋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枚乘、扬雄并称“汉赋三大家”。

他的赋作具有鲜明的个性,以描写山水、抒发豪情壮志为主题,形式独特,气势磅礴。

2.司马相如的辞章艺术司马相如的辞章艺术在当时无人能及。

他的作品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他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如《子虚赋》、《上林赋》等作品,皆为辞章艺术的瑰宝。

3.司马相如的作品影响司马相如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赋作风格影响了后世许多文学家,如杜甫、白居易等。

同时,他的作品也成为了古代文学教育的典范,对辞赋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

三、司马相如在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司马相如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不仅是汉赋的翘楚,更是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他的作品代表了当时文学创作的高峰,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总结司马相如,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辞赋家,他的名字与古代文学的瑰宝——汉赋紧密相连。

他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辞章艺术,成为了古代文学史上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关于汉赋四大家介绍

关于汉赋四大家介绍

关于汉赋四大家介绍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司马相如(一)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

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

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

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

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

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

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

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认为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重要作家。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

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

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扬雄(二)扬雄(前53—公元18),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

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

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

扬雄少时口吃,不善言谈,默而好深湛之思。

其家贫而好学,博览群书,不慕富贵。

扬雄早年酷爱辞赋,尤其仰慕同乡作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其作品著有《甘泉赋》、《羽猎赋》等。

汉代才子司马相如的简介

汉代才子司马相如的简介

汉代才子司马相如的简介司马相如字长卿,汉代文学家。

古代著名才子。

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司马相如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司马相如简介司马相如,字长卿,巴郡安汉县人,另说为蜀郡人,著名才女卓文君的丈夫,西汉杰出的辞赋家。

司马相如少时喜欢读书练剑,二十余岁用钱买了个官至,为汉景帝刘启的武骑常侍,但景帝不好辞赋,直到后来通过梁孝王刘武才结识了一批辞赋家,包括邹阳、庄忌等。

司马相如因病免职后到梁地做事,为梁王写了《子虚赋》,汉武帝刘彻即位后见到《子虚赋》很喜欢,于是又将他召回京,司马相如再作《上林赋》,因此被封为郎。

司马相如为郎数年,曾出使西南夷,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长都表示愿意向汉王朝称臣,又说服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为西南边疆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后因受贿赂被免官,不过很快又被重新启用,仍然为郎官。

司马相如不仅是公认的辞赋家、文学大家和美学大家,还是颇有成就的散文名家,其在文学史上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也是西汉盛世杰出的政治家,而他与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束缚的爱情故事也为后世流传。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迁的《史记》多为王侯将相列传,其中也记载了三位文学家:司马相如、屈原、贾谊。

其中司马相如为一篇列传,屈原、贾谊合并为一篇列传。

司马迁对于司马相如列传所用的篇幅远远大于后者,且收录了不少司马相如的文和赋,可见司马迁对司马相如的重视。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成都人。

少时喜欢书籍和剑术,因仰慕蔺相如而改名为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花钱买了一个官,但是没有得到汉景帝的重视。

司马相如爱好辞赋,与梁王的幕僚们相处得十分愉快,在游梁时写下了《子虚赋》,成为有名的文士。

梁王去世,司马相如回到成都,与王吉设计吸引卓王孙等人。

在席间,司马相如弹琴表达对卓文君的爱慕,后两人私奔。

司马相如的老家家徒四壁,卓文君决定回到临邛卖酒。

卓王孙给夫妻一些钱财,让他们过得富庶些。

汉武帝无意间看到了《子虚赋》,得知是司马相如所作,召其回京。

后司马相如在汉武帝身边做文学侍从。

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据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其中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几位汉赋的著名代表人物——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1.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字长卿,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西汉著名辞赋家。

汉代最重要的文学样式是赋,司马相如是公认的汉赋代表作家和赋论大师,也是一位文学大师和美学大家。

司马相如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辞赋上。

被后人称为“赋圣”和“辞宗”,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以及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司马相如还掌握了辞赋创作的审美规律,其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代表作有《子虚赋》《长门赋》《凤求凰》等。

其中《凤求凰》是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

2.扬雄扬雄,一作“杨雄”。

其本姓杨,扬雄好奇,特自标新,又改姓为扬,字子云,西汉官吏、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

扬雄年少时十分好学,博览多识,十分喜好辞赋。

自小口吃,不善言谈,但十分善于思考。

年轻时,扬雄非常崇拜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外忧内患的汉王朝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但他自认为自己的赋和司马相如的赋一样,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因为扬雄的辞赋成就可以媲美于司马相如,后世将两人合称“扬马”。

3.班固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班固出身儒学世家,自幼接受父伯教育和熏陶,九岁便能文诵赋。

班固的父亲班彪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学者,好多人都前来拜他为师并且与他探讨学问,受父亲朋友辈学者的影响,班固开阔了眼界,学业大有长进。

随着年龄的增长,班固开始不满足于儒学世家的家庭教育。

为了进一步深造,班固于十六岁时进入洛阳太学学习,他用功苦学,贯通各种经书典籍。

司马相如个人简介及诗作

司马相如个人简介及诗作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

西汉大辞赋家。

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

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

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

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

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歌司马相如〔两汉〕独处室兮廓无依。

思佳人兮情伤悲。

彼君子兮来何迟。

日既暮兮华色衰。

敢托身兮长自私。

琴歌二首其二司马相如〔两汉〕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心使余悲。

凤求凰司马相如〔两汉〕其一:【琴曲出自王实甫《西厢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时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其二: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子虚赋司马相如〔两汉〕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田。

田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在焉。

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田乐乎?”子虚曰:“乐。

”“获多乎?”曰:“少。

”“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

”曰:“可得闻乎?”子虚曰:“可。

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田于海滨。

列卒满泽,罘罔弥山,掩兔辚鹿,射麇脚麟。

骛于盐浦,割鲜染轮。

射中获多,矜而自功。

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泽者乎!’齐王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而言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年第7期
读史札记
中国古典文学有一种形式称“赋”。

班固在《两都赋序》作了如下的解释:“赋者,古诗之流也”,可见它是古代诗歌的一个支流。

赋的特点是规模宏大,铺陈事物,讲究文采,词藻华丽,多用典故。

最早以“赋”名篇的要追溯到战国时代那位提出“性本恶”的著名思想家荀卿,他的《赋篇》今存《礼赋》、《知赋》等五篇。

但这种形式的出现并不为那个时候的人所注意,直到汉代,赋才成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制,尤其是汉武帝时候,赋特别盛行,并且影响到其他文体。

后人因此将赋与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并列,称为汉赋,其中以司马相如的成就最大。

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蜀郡成都人,字长卿。

小时候爱读书,又喜欢击剑,父母呼之为“犬子”。

长大后因为仰慕
战国时代的蔺相如,遂改名相如。

汉景帝时,任武骑常侍,由于景帝不喜欢辞赋,司马相如得不到重视,被闲置在一旁。

其后,梁孝王来朝,随行的有一批文人学士,如邹阳、枚乘、庄忌,等等。

司马相如与这些人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

不久,梁孝王一行回去,他以请病假为由也跟着到梁国,客居数年,备受礼遇,期间写下了著名的《子虚赋》。

子虚者,虚言也。

文章叙述楚国的子虚
(虚构人物)到齐国出使,为了显示自己国家
的强大与富足,特向乌有先生(也是虚构人物)夸耀楚王在云梦游猎的盛况,声称这不是齐王所能比拟的。

乌有先生很不服气,他批评子虚的话“言之过也”,一再提出诘难,同时把齐国的地大物博渲染了一番。

《子虚赋》给司马相如带来声誉,然而梁
汉赋大家司马相如
楚欣
司马相如
50
20117孝王死后,他失去了依靠,只得回成都老家。

但“家贫,无以自业”,生活相当困苦,幸好平素他与临邛令王吉的关系好,得以应邀前往其处。

临邛那地方富人多,特别是“卓王孙家僮八百人”,可谓富甲一方。

当时卓王孙的女儿文君,刚刚丧夫住在娘家。

司马相如知道年轻的卓文君才貌出众又喜欢音乐,便有心追求。

他在赴卓家饮宴时,显得“雍容闲雅”,并于席间抚琴弹唱《凤求皇》(皇通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孽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是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司马相如弹唱《凤求皇》,明显是在向卓文君求爱。

“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

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

”从这一段描述可以看到,司马相如先是对卓文君“以琴心挑之”,得到对方的好感,然后又派人收买文君的侍女,从而实现了两人的“私奔”,可见是情场上的一名高手。

卓文君随司马相如到成都后,家徒四壁,生活陷入困境,而她的父亲卓王孙对其私奔的行为又很恼火,声称“女至不才,我不忍杀,不分一文钱也。

”朋友劝他说,跟自己的女儿,何必做得如此绝情。

卓王孙仍然不听。

面对老丈人的无情,司马相如心生一计,带着卓文君回到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

”他自己则像个店小二一样,在大庭广众洗洗涮涮。

富豪的女儿女婿于自家门前如此这般行为,自然在临邛引起不小的轰动,卓王孙觉得这是丢他的面子,受不了,加上“昆弟诸公”纷纷上门规劝他不要把事情做绝,只好顺水推舟,“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卓文君有了钱,当即随司马相如再回成都,买田地,盖豪宅,做起
了富人。

在成都住久了,司马相如结交了许多朋友,杨得意就是其中的一个,此人在朝廷任“狗监”,服侍汉武帝。

有一天,汉武帝读到《子虚赋》,非常欣赏,并因不能与作者同游而发出感慨。

杨得意连忙对他说,“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

汉武帝听了很是吃惊,连忙派人把相如请来,一问,果然是其所作,便称赞了一番。

相如谢恩之后却说,“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

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

”汉武帝很高兴,让人递过笔墨。

司马相如当即写下了《上林赋》。

《上林赋》和《子虚赋》,在《史记》与《汉书》里,原本是一篇,称《子虚赋》。

到了南北朝梁太子萧统编《昭明文选》时才一分为二。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里刻画的主要角色是无是公(与子虚、乌有一样,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此公听了子虚、乌有二人各自对本国园林之美和田猎之盛的夸耀后,认为诸侯的事不足道,便洋洋洒洒地叙述汉家天子田猎的空前盛况,借以压倒齐、楚,显示中央王朝的气势和声威。

赋的末尾,无是公对天子、诸侯贪恋游猎、荒废政务提出了讽谏,主张修明政治,提倡节俭。

汉武帝对《上林赋》非常欣赏,即封司马相如为郎官(侍从)。

司马相如任郎官时,汉武帝击败匈奴,平定了北方,形势一片大好。

当时摆在这位汉家天子面前的,是如何对西南边陲进行安抚。

西南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落后而又闭塞。

所谓“夜郎自大”,指的就是小小的夜郎国,其统治者不知天高地厚,竟说出“汉孰与我大”的话来,可见是多么的无知。

为了稳定西南开发西南,汉武帝派唐蒙去管理。

然而这个唐蒙只知严厉管束,不懂安抚教化,搞得百姓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汉武帝看到这种情况,便让司马相如代拟文告,向百姓说明唐蒙所做的一切“皆非陛下之意”。

司马相如的《谕巴蜀檄》,妙笔生花,文告写得入情入理,从而稳定了民心。

汉武帝对此相当满意,“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

”作为中央派出的大员,司马相如不
51
2011
年第7期
读史札记
辱使命,推行安抚政策,“使略定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

除边关,关益斥,西至沫、若水,南至牂柯为徼,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


然而,开发西南并非一帆风顺,起初也遇到许多人包括某些蜀中的头面人物和朝廷大臣的反对,司马相如为此写下了《难蜀父老》,以问答的形式,阐述“通西南”的重大意义以及如何对待少数民族。

他指出,这一事业,“创道德之涂,垂仁义之统,将博恩广施,远抚长驾,使疏逖不闭,阻深暗昧得耀乎光明。

以偃甲兵于此,而息讨伐于彼,遐迩一体,中外提福,不亦康乎?夫拯民于沉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迟,继周氏之绝业,斯乃天子之急务也。

百姓虽劳,又恶可以已哉”看法颇有远见,从而说服了反对者。

过后,司马相如回京述职,汉武帝听取他的报告,非常高兴。

然而春风得意的司马相如不久即被人告发,说他出使西南时接受贿赂,结果官丢了,一年多才“复召为郎”。

但因“有消渴疾’(即糖尿病),常称病闲居在家。

后来,任“孝文园令”,经常随汉武帝出去打猎。

在此期间,他发现汉武帝“好仙道”,为投其所好,写了《大人赋》呈上,让汉武帝“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意”。

司马相如晚年因病免于入朝,住在茂陵家中,汉武帝说,“司马相如病甚,可往从悉取其书;若不然,后失之矣。

”可是派人去取,司马相如已经死了,家里也找不到他所写的书,问他的妻子,得到的回答是,“长卿固未尝有书也。

时时著书,人又取去,即空居,长卿未死时,为一卷书,曰有使者来求书,奏之,无他书。

”使者取回那卷司马相如临终前所写的书,呈给汉武帝,一看,是谈封禅的事,即《封禅文》。

对于《封禅文》的创作动机和后果,历来有不同看法。

一说,司马相如是为了迎合汉武帝而写,使封禅之事愈演愈烈,造成极大的浪费;另一说,司马相如是出于对皇上的规劝,希望汉武帝不要夸功封禅。

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认为司马相如写作此赋是要汉武
帝“兴必虑衰,安必思危”,可以说是最后的忠谏,值得肯定。

司马迁似乎也持这种态度,他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里将其全文录下,并对他的赋作出如下评论,“相如虽多虚词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讽谏何异。


纵观司马相如从政的一生,确实为开发西南出了力,也替老百姓做了一些好事,但就其文学创作而言,不妨称之为“御用文人”,因为他的赋多半是奉圣上之命而作。

尽管个别篇章有反映汉代繁荣景象和“劝一讽百”的积极意义,但内容多数为歌功颂德或迎合上意。

当然,称他为御用文人是针对他的作品而言,并非指他的人品。

他与我们平常所说的那种为虎作伥的御用文人不同,他不害人,本质上是善良的。

司马相如的作品由于其御用性,加上汉赋作为宫廷文学,本身有堆砌词藻“虚辞滥说”的毛病,很难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因此对后世的影响并不大,倒是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包括“凤求皇”、“私奔”、“当炉卖酒”),直到今天仍不失为一种美谈。

司马相如剧照
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