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文地理概况(湘教版)
中国人口和民族课件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总 结 与 展 望
中国人口与民族发展总结
中国人口与民族概况 中国人口与民族发展历程 中国人口与民族政策及成就 中国人口与民族未来展望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人口增长趋势: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及增长速度 民族分布变化:分析民族分布现状及未来趋势 人口老龄化:探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人口流动与城市化:分析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关系及未来挑战 可持续发展与挑战:讨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面临的挑战
西北地区:回族、维吾尔族、 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裕 固族等
东北地区:满族、朝鲜族等
东南地区:高山族等
民族语言与文化特色
民族语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如汉语、藏语、维吾尔 语等。
文化特色:各民族在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如服饰、饮食、建筑、音乐、舞蹈等方面都 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保障少数民族当 家作主的权利 民族共同繁荣政策:推动各民族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共同发展,实现国家 繁荣富强
标题:民族团结与和谐发展
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关系:平等、和谐、共同发展 民族团结: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 和谐发展:各民族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共同进步
与民 发族 展文
化 传 承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民族文化遗产的重 要性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的措施
民族文化遗产传承 与发展的关系
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的意义与价值
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民族文化产业定义 与范围
中国民族文化产业 现状分析
地理课件(新教材湘教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课时56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一、海洋权益
(3)毗连区
位置 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海域 范围或宽度 从领海基线量起,向海宽度不超过24海里 权益 沿海国具有防止和惩处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 其法律和规章事项的管制权
一、海洋权益
(4)专属经济区
位置 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个区域 范围或宽度 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权益 沿海国有勘探、开发、养护和管理自然资源的 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其他国家的行为必须遵守 沿岸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
的贡献率。 ①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 ②提升海洋传统产业,优先
发展新兴海洋产业
③建设21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
舟山群岛海洋经济特区
(3)创新海洋科技
奉行科技先行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 保护的技术瓶颈
深海热液探测大黄鱼自主水下机器人
三、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4)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一、海洋权益
2.主要权益:主要包括在领海
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在 别国领海以外的自由航行、飞越权 以及在别国领海的无害通过权等。
一、海洋权益
3.维护海洋权益的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
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
一、海洋权益
4.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域的划分及相应的海洋权益
中 国 海洋权益
地质角度
①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 大陆架,是台湾东部山 岭的自然延伸。 ②钓鱼岛与琉球群岛以 冲绳海槽隔开,是我国 台湾省的附属岛屿。
我国政府一贯主张
➢ 双边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 维护海洋权益不仅可以为海洋开发活动提供平台、稳定的周边及外部环境,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课件
文化与习俗
民间艺术丰富
西北地区的民间艺术丰富多样,如剪纸、刺绣、皮影戏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 基础和历史传承,是西北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些民间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为西北地区的文化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05
CATALOGUE
青藏地区
自然地理特征
地势高耸
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平 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
经济发展状况
以畜牧业为主
由于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和地形地貌,畜牧业成为该地区的主要产业。该地区的畜牧业以牛、羊、骆驼等草食性动物为主, 同时也有一些特色养殖业,如绒山羊、牦牛等。此外,西北地区的畜牧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等。
经济发展状况
农业发展受限
由于西北地区的气候和地形地貌条件较为恶劣,农业发展受到较大的限制。尽管 如此,该地区还是发展了一些特色农业,如棉花、甜菜等。此外,随着科技的不 断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西北地区的农业也在逐步向现代化、高效化方向 发展。
海拔最高的高原之一。
气候寒冷
青藏地区由于地势高,气候寒 冷,大部分地区属于高原气候 ,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湖泊众多
青藏地区拥有大量的湖泊,其 中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 ,纳木错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
自然资源丰富
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水 能、太阳能等资源,为当地经
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济发展状况
湘教版八年级下 册中国的四大地 理区域课件
目录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 北方地区 • 南方地区 • 西北地区 • 青藏地区 • 各地区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01
CATALOGUE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人口分布 (1)第二节人口迁移 (6)第三节人口容量 (12)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1.衡量:人口密度。
2.特点:极不平衡。
(1)表现①从世界上看:在占地球陆地面积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
②从各大洲看:世界人口在各大洲的分布状况差异很大,亚洲占比最大。
③从各国看:目前,中国人口最多,其次为印度,13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
④从城乡看:总的趋势是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2)规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1.自然地理条件(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
(2)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
(3)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
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
(4)土壤: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5)矿产资源: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2.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因素。
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1)采集—狩猎社会和农业社会,人口分布表现出相对分散而均衡的特点。
(2)农业社会以后,人口分布格局呈现点、轴集中态势。
(3)国际贸易的发展,使海岸带人口变得稠密。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不平衡,人口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其分布特点分析如下:[归纳提升]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当今世界的人口分布状况,是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自然地理条件综合思维:分析评价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指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
其评价性语言是:凡气温适宜、降水适中、河湖众多、水源充足、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
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政治、科技、历史、宗教、军事等。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下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
教材从我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地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特点。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独特地域文化。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本节课学习之前,已经对我国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他们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的基本知识,对一些地理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及其特点,掌握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地理观察、思考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增强对我国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我国地理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引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分享学习心得。
4.成果展示:各组代表发言,展示本组合作探究的成果。
5.教师点评:针对学生探究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地理必修二是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一本,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点。
下面是对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的知识点进行总结:第一单元中国自然地理第一章中国的地理环境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中国地形北高南低,西北高而东南低,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特点。
2.中国的气候特点-中国气候主要受到亚洲季风的影响,东部地区多为暖温带季风气候,西部地区多为高原干旱气候和寒温带大陆性气候。
3.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区划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西南山地、青藏高原、北方沙漠和南方丘陵等九大自然区域。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1.中国的水域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河流水资源,主要有长江、黄河、淮河和珠江等。
-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湖泊资源,如洞庭湖、太湖、鄱阳湖等。
2.中国的能源资源-中国的煤炭储量丰富,占世界总量的1/3以上。
-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很丰富,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地。
3.中国的矿产资源-中国的矿产资源丰富多样,主要有铁矿石、锰矿石、铜矿石等金属矿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灾害1.水旱灾害-中国是世界上水旱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包括洪水、干旱和水土流失等。
2.地震灾害-中国地处地震带,地震灾害频发,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
3.风暴灾害-中国沿海地区常受台风影响,台风风暴灾害严重。
第二单元中国人口与城市第四章中国的人口发展1.人口问题与人口调控-中国的人口增长过快,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人口调控。
2.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人口密集,西部人口稀少。
3.人口的流动与聚集-中国人口流动主要有农民工流动、城市人口流动和人口城镇化等。
农民工主要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第五章中国的城市发展1.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
2.城市空间结构-中国的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辐射型结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成为主导。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案 第8讲 中国的人文地理概况 湘教版
第8讲中国的人文地理概况三.图解南北向铁路(“五纵”)例1.下图是“三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分布状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水稻B.甘蔗C.春小麦 D.冬小麦(2)影响该农作物在a、b两地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C.热量 D.湿度【解析】三月上旬为初春,由图知该作物在北方地区处于生长前期,南方地区尤其长江流域则处生长后期,西南地区处生长中期,可判断该作物为冬小麦。
a处和b处虽纬度相近,但a处地势高,热量条件差,因此该作物在两地所处的生长阶段不同。
【答案】(1)D(2)C例2.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据图回答(1)~(3)题。
(1)图示地区工业发展中存在如下工业联系的是( )A.甲B.乙C.丙D.丁(2)四地区中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3)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主要工业部门结构示意图,最能说明丁地区工业发展特征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第(1)题,图示工业联系中突出了海洋化工的地位,强调了煤、铁、海盐等资源优势,应是指京津唐工业基地。
第(2)题,沪宁杭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第(3)题,丁地区是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四个城市的工业结构中,只有城市②的工业结构是各业均衡发展且以轻工业为主。
【答案】(1)B (2)C (3)B【课堂训练】选择题(每小题5分,6题共30分)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1~3题。
1.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省均位于第二级阶梯,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②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③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④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②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③甲、丁两省煤、木材丰富④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 )①地形崎岖②泥石流③台风④寒潮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05年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 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
2019湘教版八年级下册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育生物
以贺兰山为界,可分为内蒙古草原地区(呼伦贝尔草 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人文地理特征
一、人文地理概况
本区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仅占4%,其中汉族占2/3, 内蒙古、宁夏、新疆是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的聚居区, 新疆北部哈萨克族人数较多。
(1)甘肃省位于我国 西北 部,西 南以 祁连 山脉为界与青海省
• 相邻,地处地势第 二 级阶梯,
著名的河西走廊呈 西北—东南 走
向, 黄河
河流经本省省会
•
兰州 市。
(2)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 人文资源发展经济。(100字左右,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
高寒牧区
三大牲畜
藏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高原之舟-牦牛
青稞
姜根迪如
高原冰川
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返回
西北地区的草原景观
返回
西北地区的荒漠草原景观
返回
西北地区荒漠景观
西北地区荒漠景观 .
胡杨
沙拐枣 猪毛菜
胡杨林景观
返回
例题1(06年上海卷)阅读“甘肃
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 知识,归纳甘肃省自然地理特征, 并就该省的经济发展作相关分析。
以高原、盆地为主
1.内蒙古高原
地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一望无垠。
2.塔里木盆地
我国最大的盆地,内部是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3.准噶尔盆地
我国第二大盆地,内部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雅丹地貌)。
三、西北地区的气候
观察
西北地区的降水特点?
高中地理 4.2.1 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湘教版
二、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
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政策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分布
分布不均,以_黑__河__-_腾__冲__一线为界,东南多、 西北少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 __壮__族__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汉族和少数民族_大__杂__居__、__小__聚__居__。
【点睛】自然环境要素是相互联系的,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 国的大河向东注入大海,利于夏季风深入内陆,在阶梯交界处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对我国的自然资源 也有重要影响。
四、中国的经济发展 1.农业的分布与发展——因地制宜 (1)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部_湿__润__和__半__湿__润__的__平__原__地区,西部地 区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主要经济作物优势分布区。
地区
主要水文特征 主要河流
多___季__节__性河流,
内
河水主要来自
流 西北地区 高山冰雪融水
塔里木河
河
和山地降水,
夏汛明显
地区
主要水文特征
主要河流
水量丰富,含沙量小,冬季结 东北地区 冰期长,汛期较短,有__春__汛__
和夏汛
黑龙江、 松花江
外
流 秦岭-淮 水量较小,含沙量_大__,冬季有 辽河、海
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棉花
分布区
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_甜__菜__ 三大棉区是新疆南部、__黄_河__流__域___和长江 流域
2.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铁路沿线:_京__广__线__、京沪线、_哈__大__线__等铁路沿线。
高考地理总复习 区域地理 22 中国人文地理课件 湘教版
N
,江汉平原,O
。
• (3)出冀口中农南产、品鲁基西地北:、山豫东北半平岛原、太湖平原、 南疆、珠江三
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区域 地 理 (二)畜牧业
区域 地 理
我国四大牧区:A
内蒙古牧区 、B新疆牧区、C青海
牧区和D西藏 牧区。
(三)林业:E西南天然林区、F (四)渔业:分布在
东天北然林区、G东南人工林区。 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展生产
占有资源量少
区域 地 理 2.我国农业商品性生产基地
主要农 作物
小麦
粮 玉米 食 作 谷物 物
水稻
主要分布区及商品性基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西北灌溉农
业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商品性基地的主 要影响条件
利:地广人稀、土 壤肥沃、机械化程 度高,交通便利; 不利:热量不足,
郑州
徐州
区域 地 理 (对应学生用书P177)
区域 地 理 一、中国的农业 1.我国农业发展的条件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气候
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度,光照 条件优越,且夏季全国普遍高 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成
熟及产量提高
大风、寒潮、暴雨、冰雹、 旱涝等灾害性天气频繁, 受季风影响强烈,降水季
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区域 地 理
四、中国的交通 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及主要的铁路枢纽
区域 地 理
1.南北向铁路干线:A 京沪线,B京九线,C 柳线,E宝成—成昆线。
京广线,D焦
2.东西向铁路干线:①京包—包兰线,②
线,
③
线。
陇海—兰新
3.主沪要杭铁—路浙枢赣纽—:湘a黔包—头贵、昆b 、c武汉、d宝鸡,e 、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整理湘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中国的地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北半球和东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热带2、领土四至点最北点:漠河以北某某主航道中心(53°N附近)最南点: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点:帕米尔高原(73°E附近)最东点:某某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初(135°E附近)3、领土面积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4、邻国陆上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海上邻国: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5、濒临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6、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区)教材第8页7、我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主要集中在某某(某某)——腾冲(某某)一线以东以南地区8、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基本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具体要求)9、主要民族及分布特点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西南,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
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见教材16页表格10、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侗族的芦笙节,汉族的春节、端午节等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主要地形区分布及地形特征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雪山连绵,世界屋脊;某某高原——地表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喀斯特广布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内有中国最大沙漠和内流河准噶尔盆地——第二大盆地,纬度位置偏高,可受西风湿润气流影响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号称“聚宝盆”某某盆地——“紫色盆地”,农业发达,内部的某某平原号称“天府之国”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最大,黑土广布,地势坦荡,海拔200米以下华北平原——又名黄淮河平原,海拔50米以下,地势低平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50米以下,“鱼米之乡”三大丘陵:辽东丘陵、某某丘陵、东南丘陵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3、中华五岳东岳泰山(鲁)、西岳华山(陕)、北岳恒山(晋)、南岳衡山(湘)、中岳嵩山(豫)4、中国气候特征、成因、气候类型特征: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雨热同期原因: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形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差异明显,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区域地理2-2中国人文地理课件湘教版课件
(2014年皖南八校联考)下图为某农作物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 生长状况分布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农作物在a地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土壤
B.水源
C.劳动力
D.市场
(2)图中四地,该农作物成熟时间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
A.abcd
B.bdca
C.cdab
D.dcba
解析:第(1)题,a地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影响
三、中国的工业 1.工业密集分布区域 (1)铁路沿线:_京__广__线____、京沪线、哈大线等铁路沿线。
(3)沿海地区:集中了四大工业区(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 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
2.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中国的交通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A_陇__海___线,b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 广线,g京沪线,h沪杭线,i_京__九___线。
二、中国的农业 1.农业的地区分布
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1)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__北__麦__南__稻___”。 (2)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
[灵犀一点] 我国春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纬度较高或海拔较高, 热量条件较差的地区,如东北平原、河套地区、宁夏平原、新疆和青 藏高原;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暖温带,如黄淮海平原。
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
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获取和解读信息
(1)从题干中“地膜是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知我国大部
2.1 中国的地形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记住位于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2.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到的“骨架”作用。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以及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
2.通过读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
3.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形特征。
讨论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了解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以及这些灾害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方法。
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材分析】1.教材用中国地形图斑斓的颜色引入新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形象、直观。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利用颜色的深浅不同可以大致判断出这个地区的地势走向。
2.一般来讲,我们将地形分为五种类型: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总结出这五种地形的特征:山地的绝对高度较大,顶部高耸,坡度很陡,沟谷幽深;丘陵的相对高度较小,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高原的绝对高度大于500米,相对高度小,顶面面积较大,起伏和缓,四周较陡;平原的绝对高度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小;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3.山脉的走向是以地图上的方向为基础的,但与方向的表示方法略有不同,不能表示为向南走向或向北走向,而应该是南北走向。
4.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这是中国地形分布的一大特点。
除了教科书活动中所提出的山脉,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祁连山北侧为内蒙古高原,南侧为柴达木盆地;秦岭北侧为黄土高原,南侧为四川盆地等。
除了自然地理界线以外,山脉有时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例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界山等等。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学习方法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中的文字资料、图表,以及其他资料,包括习题和课外阅读材料等,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纬线和经线:纬线是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3、纬度和经度:纬度是指某点沿地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经度是指某点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
三、世界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温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沙漠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温带针叶林气候。
3、寒带气候:极地苔原气候、极地冰原气候。
四、世界人口和民族1、世界人口:目前世界上约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0个。
2、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西部和欧洲北部。
3、民族和语言:世界上约有2000个民族,使用约3000种语言。
五、世界地理区域1、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复杂多样。
2、欧洲: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洲,地势平坦,是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洲。
3、非洲:非洲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热带草原面积广阔。
4、大洋洲: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个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5、南美洲和北美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北美洲有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六、世界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全球土地资源总量有限,但各国土地资源的情况不同。
2、水资源: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不仅在地区上分布不均,而且在时间上分布也不均。
3、矿产资源:全球矿产资源的储量有限,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储量不同。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疆域课件
矿产资源
01
矿产种类齐全
中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稀土等,这
些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02
矿产资源分布不均
中国矿产资源的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
相对贫瘠。这种不均衡性要求国家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
03
矿产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 国的疆域课件
• 中国疆域的地理位置 • 中国疆域的地形地貌 • 中国疆域的气候特点 • 中国疆域的资源分布 • 中国疆域的经济区域划分
01
中国疆域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பைடு நூலகம்
纬度位置
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位于北纬53°3′;最南端 在南海的曾母暗沙,位于北纬3°51′。南北跨纬度约50°,相距约5500公里。
中部内陆地区
总结词: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 农业发达
详细描述
中部内陆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 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等8个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带,资源 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农业也较为发 达。该地区以重工业和农业为主导产 业,同时也在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现 代服务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部 地区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加大,该地区 的经济发展速度也逐步加快。
特点
这些河流湖泊具有不同的水文特征和 流域地貌,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 境有重要影响。
03
中国疆域的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是中国最主要的的气候类型之一,主要分布在东部 沿海地区,包括华北、东北、华东、中南等地区。季风气候 的特点是四季分明,温差较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 则相对干燥。
季风气候的形成与东亚的特殊地形有关,由于青藏高原的隆 起和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南下,形成了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对 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中国粮食和棉花 等农作物的重要产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中国的地形》教材分析
《中国的地形》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中国山脉分布基本格局的认知,了解山脉控制着中国地形分布的大势,知道山区面积广大这一基本特征。
2.通过对中国主要山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分布的认知,归纳出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特征。
3.通过对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了解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以及它们大致的海拔高度和主要地形区,从中领会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点。
4.学会从地形种类、地形分布、海拔高度、地势起伏等方面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分析其对农业、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5.通过对中国壮丽山河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乡情感。
二、教材分析地形是组成地理环境的主要要素,它既受到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和地质作用的制约,同时又影响着其他要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因此,认识我国的地形特征,将为学习以后各章节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节包括“山脉纵横交织”、“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3部分内容,知识结构如下:本节对应的课标内容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标准”不要求学生记忆大量地名,而是将重点放在对我国地形、地势主要特征的归纳上,并且把它们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也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并且有利于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
基于对“标准”的这一理解,教材在安排相关内容时,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教材以中国地形、地势的三大特点为小标题,来组织内容:①山脉纵横交织。
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多以山脉为分界线。
教材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阐述了这部分内容,将我国山脉按走向分为5种类型,即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北走向的山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和弧形山脉。
为引导学生将这部分知识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教材设置了“熟悉中国的山脉”这组“活动”。
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以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教材安排了相关的“阅读”内容,如“珠穆朗玛峰”、“中华五岳”,并在这些材料中刻意加强了人文地理的内容。
2019教育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部分区域地理第十四章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课件湘教版1023371精品英
C目录 ONTENTS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5 考点五 考点六 考点七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1.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2.中国经济地理特征。
考点一 我国的疆域与地形
[基础梳理] 一、我国的国土和行政区划 1.位置优越 (1)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 地区位于 热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 西岸,海陆兼备。
C.塔里木盆地
D.江南丘陵
解析:第 1 题,读图甲可知,在各海拔段中,海拔小于 1 25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海拔 1 550~1 700 m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 多,故 A 错,C 正确。读图乙可知,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0°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坡度 10°~15°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故 B、D 错误。第 2 题,根据图甲可知,该地人口分布的海拔比 较高,排除 B、D 项;根据图乙可知,该地人口主要分布在有 一定坡度的地方,结合海拔,可判断为黄土高原。 答案:1.C 2.A
(1)四大高原
地形 区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
均海拔 4 000 米以上;边缘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 青藏
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雪 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 高原
山连绵,冰川广布;内部山 谷地;人口稀少
脉相对高度不大
地形区
自然地理特征
人文地理特征
海拔 1 000 米左右;地面 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 内蒙古
解析:第 6 题,图示白城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南,处于冬季风(西 北风)的背风坡,则冬季气温高于哈尔滨,使年均温较哈尔滨高。 第 7 题,图示年降水量线总体呈南北走向,且数值由东向西减 少,说明夏季风影响强弱是决定年降水量的主要因素,则 D 正 确。注意冬季风对降水影响较小,蒸发旺盛与年降水量关系不 大。 答案:6.C 7.D
八年级地理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说课教案 湘教版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教材主要讲述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三部分内容。
地形是构成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同时对我国气候和河流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以本节放在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学好本节,将会对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国地形的总体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多而高。
本节为地形的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有两项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骨架。
对于地势特征要强调的是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独特的阶梯状地势使我国大江大河在向东流的过程中形成多级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这部分内容既是教材的重点又是教材的难点,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充分利用地图精讲多练,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反复读图记图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
通过学习,能够使学生对我国地形的总体特征和主要山脉的分布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特点及各级地势阶梯的大致海拔和主要地形区,并记住阶梯分界线。
(2)认识山脉走向的含义,熟悉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和分布并能说明山脉起我国地形骨架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讨论我国地势对气候、河流、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通过读图、记图,画图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读图、记图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决心为建设富强、某某的国家而学习的思想。
3、重点、难点结合教材分析确定中国的地势特点为本节的重点内容。
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既是本节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教法:从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看,初二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乐于接受新知识;从知识基础上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从教材内容来看,教材中大量地名的记忆对于学生来说有些枯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中国的人文地理概况
【基础梳理】
【疑难突破】——学法指导
一.图解我国农业生产地区差异
我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复杂多样:(1)东部季风区
雨热同期,发展农业条件整体良好;(2)北方适宜发
展旱田农业,但常受春旱的影响;(3)南方用水充足,
适宜发展水田农业,但也受伏旱天气影响;(4)西北
内陆干旱少雨,但可利用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5)
青藏高原则可发展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如下图所
示:
二.图解我国主要工业地带分布
三.图解南北向铁路(“五纵”)
图
示
走
向
意
义
加强西南和西北地
区联系,促进西部
大开发;有利于民
族团结
改善铁路布局,提
高晋煤南运能力,
分流京广线运量
沟通华北、华中与
华南,是我国铁路
网的中轴线,运量
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缓解京广、京沪线
运输压力,加速老
区脱贫致富,维持
港澳稳定与发展
沟通东北、华北和
华东联系,是东部
经济发达地区的交
通大动脉
四.图解东西向铁路(“三横”)
图示走向意义
促进华北与西北联系,分担陇
海线运量,建设少数民族地区,
巩固边防
沟通东部和西北部,促进西北、
青藏地区发展,巩固边防,横
贯亚欧第二条大陆桥,加速沿
线工业发展
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
中、华南、西南之间联系,与
长江航线相辅相成
例1.下图是“三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分布状况示意
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水稻B.甘蔗
C.春小麦D.冬小麦
(2)影响该农作物在a、b两地处于不同生长阶段的
最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水分
C.热量D.湿度
【解析】三月上旬为初春,由图知该作物在北方地区处于生长前期,南方地区尤其长江流域则处生长后期,西南地区处生长中期,可判断该作物为冬小麦。
a处和b处虽纬度相近,但a处地势高,热量条件差,因此该作物在两地所处的生长阶段不同。
【答案】(1)D(2)C 例2.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据图回答(1)~(3)题。
(1)图示地区工业发展中存在如下工业联系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2)四地区中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
A.甲B.乙C.丙D.丁
(3)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主要工业部门结构示意图,最能说明丁地区工业发展特征的是()
A.①B.②C.③
D.④
【解析】第(1)题,图示工业联系中突出了海洋化工的
地位,强调了煤、铁、海盐等资源优势,应是指京津唐
工业基地。
第(2)题,沪宁杭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
基地。
第(3)题,丁地区是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四
个城市的工业结构中,只有城市②的工业结构是各业均
衡发展且以轻工业为主。
【答案】(1)B(2)C(3)B
【课堂训练】选择题(每小题5分,6题共30分)
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1~3题。
1.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省均位于第二级阶梯,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②丙、丁
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③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④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②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
③甲、丁两省煤、木材丰富④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①地形崎岖②泥石流③台风④寒潮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05年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 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
据此回答4~6题。
4.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市场广阔②资源丰富③海运便利④技术先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广东将设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引导产业向园区、沿海石化基地集聚。
其主要目的是()
①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②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
③减少运费,降低成本④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广东实现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采用清洁生产技术②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③加强航空港、高速公路建设④建立原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基地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基础梳理】
一.东南牧区西藏内蒙古科技兴农山西环渤海油气产区火电水电临海辽中南珠江三角洲科学技术中关村先行官京杭上海大连广州上海天水商品来源区交通运输
【课堂训练】
1.A
2.D
3.A 【解析】由图形所示各省区的轮廓特点可判断甲为陕西、乙为山西,丙为湖南、丁为江西。
联系我国地形、气候、农业、资源、交通等相关知识容易得出这几题的答案。
4.B
5.C
6.D 【解析】广东矿产资源缺乏,但因其经济发达,市场广阔,临海,交通便利,具有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石化产业集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及公共信息资源等,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大的集聚效应;石化产业对原材料的需求大,技术要求高,同时污染严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保证原料供应和污染物处理及技术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