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检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4 我国动车组采用的维修制度
目前我国铁路动车组采用的是计划预防维修制度。 动车组实行计划性的预防检修,检修分为五个 等级,一级和二级检修为运用检修(维护),三 级、四级、五级检修为定期检修。运行检修在 动车组运用所内进行,定期检修在动车段(检修 基地)内进行。
1.修制基本框架
车辆维修分为预防性检修和事后检修或更正性检 修,具体框架如图1.2所示。
服从指数分布。
0≤可靠度≤1 3、可靠性设计
是在产品性能设计和结构设计阶段对系统、产品和 零部件,应用可靠性手段,降低产品失效率,提 高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设计。
1.1.3动车组的维修性 1、维修性 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的产品设备,在规定的
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 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缺点是未考虑磨损以外的其他故障模式,如 疲劳、锈蚀,以及机件材质等;不能针对设备 的实际技术状况进行维修,使拆卸次数增多, 不利于充分发挥机件的固有可靠性,甚至导致 故障的增加。
2、视情维修 视情维修又称为按需预防维修方式,它根据设备实际
情况(技术状态)来确定维修时机。它不对机件规定固 定的拆卸分解范围和维修期限,而是在检查、测试其 技术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各机件的最佳维修时机。
3)可靠性下降—如到期老化、击穿,机械配合不紧 密,产生冲击等,危及行车安全。
3、故障分类 1)按故障性质分:
间歇性故障:短期内失去功能,稍加处理即可恢复 功能的故障,如计算机死机;
永久性故障:零件损坏,须更换或修复。
2)按故障发生的快慢程度分: 突发性故障:不能通过试验或测试预测的故障,如 电子元件。
B.临修率:指在规定的走行公里或时间内发生 临修次数。
临修:指动车组发生故障需要临时进行的修 理。
3)故障规律 指动车组/零件在使用寿命期内故障的发展变
化规律。
故障率曲线—浴盆P6
三个阶段:早期故障期、偶然故障期、耗损 故障期。
A.早期故障期: 特点:故障率高,且随时间迅速下降。 原因:工艺不严,材料不合格。
(3) 要有适当的监控或诊断手段。
优点:可充分发挥机件的潜力,提高机件预防维 修的有效性,减少维修工作量和人为差错。
缺点:维修方式费用高,要求具备一定的诊断条 件。
3.事后维修
也称故障维修,它不控制维修时期,是在机件发 生故障之后,才进行修理。
实践证明,有些机件即便产生了故障,也不会造 成严重后果或影响安全,对这类机件和一些偶 然故障,没有必要进行预防维修,可以在故障 发生之后再加以修理或更换。这样,这些机件 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可以减少预防维修的范 围和项目,避免这类机件因不必要的拆卸、检 查、保养而不能继续使用,造成损失浪费。
2.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制度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制是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鉴
于一些复杂设备如动车组、一般只有早期和偶然故障 期,而不考虑耗损期。因为,定期维修对许多故障是 无效的。现代机械设备的设计,只使少数项目的故障 对安全有危害,因而应按各部分机件的功能、功能故 障、故障原因和故障后果来确定需做的维修工作。20 世纪60年代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提出了“逻辑分析决断 法”对重要维修项目逐项分析其可靠性特点及发生功 能性故障的影响来确定采用相应的维修方式。 实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制度应具备的条件: ①要有充分的可靠性试验数据、资料可作为判别机件状 态的依据; ②要求产品设计制造部门和维修部门密切配合制订产品 的维修大纲、维修指导书等; ③要具备必要的检测手段、仪器设备和标准。其核心是 以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为基础。
1.计划预防维修制度 计划预防维修制,是在掌握机械设备磨损和损伤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各种零件的磨损速度和使用极限,贯彻防重于治的原则, 相应地组织保养和修理,以避免零件的过早磨损,防止或减 少故障,延长使用寿命,从而能较好地发挥设备的使用效能 和降低使用成本。 计划预防修理制的具体实施可概括为定期检查、按时保养、计 划修理。 实现计划预防修理制,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①通过统计、测定、试验研究,确定总成、主要零部件的修理 周期; ②根据总成、主要零部件的修理周期,又考虑到基础零件的修 理,合理地划分修理类别等级或修程; · ③制定一套相应的修理技术定额标准; ④具备按职能分工、合理布局的修理基地。 前面三项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也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计划预 防修理制的贯彻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所以说计划预防修理 制的基础是一套定额标准,其核心是修理周期结构。
关系
4)全员管理
1.2.2 维修方式 是指对设备维修时机的控制。
1、定期维修 又称时间预防维修方式,以使用时间和运行里
程为维修期限。
依据是机件的磨损规律,关键是确定维修周期
由修程、检修周期、检修范围组成。
1)修程:修理的级别,有5级。 一级检修(例行检查):日常性检查、维护保
养。通过对动车组主要部分进行外观、动作 状态及性能的检查,及时发现故障,防止运 营故障,保证行车安全。
三级检修(重要部件分解检修):对重要的大 部件进行细致的分解检修,如转向架;对易损 件进行更换。需要列车解体,架车检查和修理。
四级检修(系统全面分解检修):是恢复性检 修,对各系统进行解体检修,并车体涂漆。
五级检修(整车全面分解检修):对全车进行 解体检查,较大范围更新零部件,车体涂漆。 检修后接近新车水平。
维修贯穿整个产品寿命周期。
维修三要素/条件:机械设备的维修性、人员的 素质水平、维修保障系统(基地、技术、检测 设备、材料等)
维修性体现产品具备维修的能力:可检测好坏、 装拆方便。
动车组维修性指可修性、易修性和维护保养性。
2、动车组维修度
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的维修时 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 或恢复到规定功能的概率。
第1章 动车组检修概论
1.1 动车组故障
1.1.1 动车组故障及分类 1、动车组故障概念 是指动车组整车或其零部件的某项或多项技
术经济指标偏离它的正常状态,在规定的 使用条件下已不能完成规定功能的状态。 2、故障现象 1)动力下降—动车组不能发出预定功率,牵 引力下降;
2)经济性能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如齿轮传动效率 降低;
事后维修适合下面情况:
(1)机件发生故障,但不影响总体和系统的安全性。
(2)故障属于偶然性的,故障规律不清楚,或者虽 属耗损型故障但用事后维修方式更经济。另一 方面,随着新技术在机械设备上的广泛应用, 使维修对象的固有可靠性达到一定的程度,可 靠性技术冗余度很大,故障密度很疏,出现故 障的可能性很小,即使出现了故障也不致影响 任务和安全,这时也可以采用事后维修。
1.2.3 维修制度
是指在什么情况下对动车组进行维修及维修到什 么状态的技术状态。具体为:在一定维修思想 指导下,制定整套规定,包括维修计划、维修 类别或等级、维修方式、维修组织、维修考核 指标体系等。
目前世界上维修理论和制度可分为两大体系,一 个是在预防为主的维修思想指导下以磨损理论 为基础的计划预防维修制;另一个是在以可靠 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指导下,以故障统计理论 为基础的预防维修制。
渐进性故障:能通过试验或测试预测的故障,如机 械磨损。
3)按故障发生规律分 随机性故障:如轴断裂
规则性故障:如轴承磨损
4、故障规律 1)故障率:产品在t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产品
数,相对于t时还在工作的产品数的百分比,称作产 品在该时刻的瞬时故障率λ(t),简称故障率。 工程上常用平均故障率:
这种维修方式是靠不断定量分析监测机件的某些参数 或性能的视情资料,决定维修时间和项目。视情资料 指的是通过诊断或监测表征机件技术状态参数的资料。
视情维修适用情况:
(1)属于耗损故障的机件,而且有缓慢发展的特点(如磨 损),能估计出量变到质变的时间。
(2)能定出评价机件技术状态的标准,如极限状态的参 数标准等。
某段时间内的故障数
此段时间内的总故障时 间
2)动车组平均故障率 常用机破率和临修率表示
A.机破率:指在规定的走行公里或时间内发 生机破事故次数。
机破事故:指动车组破损故障造成列车在区 间非正常停车,或在车站内非正常停车时 间超过一定时间,或由于车钩破损而造成 列车分离事故。
我国采用每10万公里的机破事故次数作为平 均故障率指标。
4、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研究维修工作与设备综合 经营管理的思想
新技术导致动车组大型化、高速化、电子化和 自动化,带来高效率、高效益的同时,也带来 故障损失大、能耗大、维修复杂等。
因此出现一门边缘科学,英国叫“设备综合工 程学”、日本叫“全员生产维修(TMP)”等, 要求:
1)全过程管理 2)费用最低,效率提高 3)研究设备工程技术、财务经济和组织措施的
广,且不发生因范围不当造成的机破、临修、 超范围修。见P14表1.1、表1.2
4)定期维修方式适用范围 (1)故障和时间有关; (2) 或一些很难检查和判断其技术状况的重要 机件。
5)优点是容易掌握维修时间,便于制定维修计 划和组织管理。我国动车组车辆以往和目前主 要采用这种方式,在保证正常、安全运行方面 起了积极作用。
B.偶然故障期 特点:故障率低且稳定 原因:突发故障
C.耗损故障期: 特点:故障率随时间明显增加。 原因:磨损、老wk.baidu.com。 办法:及时维修
1.1.2 可靠性 1、可靠性概念
系统(产品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期间内完成 规定功能的能力。
2、可靠度
可靠性数值度量,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 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无需调整等。
案例:法国TGV高速列车说明书和排除故障手册
1.2 动车组维修制度
1.2.1 维修思想 是指指导维修活动的思想或理论。 1、事后维修为主的思想 设备坏了再修。在产业革命时期。 2、以预防为主的思想 以机件磨损规律为基础,以故障率浴盆曲线
耗损期的始点确定修理时间的维修思想
定期维修方式:定期对设备拆解检查,把故障 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使设备经常保 持在良好状态。
0≤维修度≤1
在一定时间内,维修度越大,维修速度越快, 实际耗费维修时间越少,说明产品维修性越好。
3、维修性设计
包括:结构设计、指标分配、维修周期设计、 技术保障、验证等。
维修性结构设计准则:
1)总体布局和结构设计应使部件易于检测、更 换、维修;
2)可达性:便于操作(如开窗)、维修操作空 间。
3)易拆易装:如轮对转向架 4)简化维修作业:如换件维护、单元化 5)配置监测点和监测装置,甚至自检 6)无维修设计:如不须润滑、制动闸采用液压
在运行整备状态下,完成耗损部件的更换、调整 和补充等,同时对各部分的状态和性能进行检 查,发现偶然发生的故障,在车辆使用的间隙 进行维修作业。
二级检修(重点检查):以不落轮的状态进行设 备的检查、调整,停止车辆的使用,进行维修 作业。进行动车组全面检查,保养维护,做故 障诊断,按状态修理。尽量及时发现并消除潜 在故障,防止运营事故,保证行车安全。检修 主要针对车辆运营安全至关重要的部位,如走 行部的转向架、轮对、齿轮箱悬挂装置、联轴 器、制动系统的空气压缩机机组、车门控制系 统等。
还有运行过程中检查,由乘务员和机械师进行。
一级、二级属运用检修(维护性质),三~五级 属定期检修。
2)检修周期
指相同修程之间的间隔时间或使用期限,级别越 高,周期越长。如CRH2动车组:
一级检修周期:运行里程4千公里或48小时。 二级检修周期:运行里程3万公里或30天。 三级检修周期:运行里程45万公里或1年。 四级检修周期:运行里程90万公里或3年。 五级检修周期:运行里程180万公里或6年。 3)检修范围:一般情况下,修程越大,范围越
3、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思想 是以可靠性理论为基础的,以视情维修方式的
扩大使用和逻辑决断法的诞生为标志的。
它以最低的费用实现机械设备固有的可靠性, 换言之,充分利用设备固有可靠性。
其基本要点: 1)设计时提高固有可靠性; 2)全过程管理:市场调研、设计、研制、制造、
选购、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报废。
3)频繁维修或不当会导致可靠性下降。要区别 对待:对故障和工作时间密切关联且无法检测 的,采用定时维修;可以检测的采用视情维修 或状态检修;故障不危及安全,且能连续监控 可以在故障后检修的,或采用冗余设计的,采 用事后维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