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序渐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论文
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收集信息、发展智力、培养品德、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推动阅读教学工作,我把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体会谈谈,与同行共勉.。
一、改变阅读教学观念过去语文阅读教学,只是把教材当作学习语文的知识的教科书。
通过学习,学生只能获取别人观察、思考、感悟生活经验,从而认识世界,了解社会,感悟人生。
也就是把阅读当作认识、了解、观察、感悟、思考人生社会,获得间接经验的手段。
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认知重认识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
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阅读教学中的旧观念,努力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二、正确认识阅读教学的作用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三、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资源1、阅读教学要从课文入手。
教科书是语文课堂教学资源之一。
课堂是实施语文教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最基本和最便利的资源。
教师要紧紧依托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这块阵地,把生活中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料与教材相结合,拓宽课堂教学的空间,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地行动起来。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育论文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育论文在教育领域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通过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思维能力以及扩大词汇和知识面。
本论文将介绍一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首先,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水平的书籍,并鼓励学生从中发现乐趣。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活动,如阅读比赛、读书角和图书分享会等,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教师需要教导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和策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问题解决方法来理解文本,例如,提问自己关于文本内容的问题,寻找上下文线索以及使用上下文义项等。
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识别和使用常见阅读策略,例如预测、推理和推论等。
通过教导这些阅读技巧和策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
另外,阅读是一种积累性的过程,扩大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故事、文章和新闻,引导学生学习新词汇。
教师还可以组织词汇学习活动,例如单词拼图、单词对对碰和词汇竞赛等,来巩固学生的词汇量。
此外,学生可以通过使用词汇卡片和词汇手册等工具来巩固和扩大他们的词汇。
最后,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题材和难度的阅读材料,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求。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历史故事、科学文章和艺术评论等不同类型的文本。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音频和视频,来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学生能够扩展他们的阅读领域,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授阅读技巧和策略、扩大词汇量以及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读能力论文
阅读教学提高小学生读能力论文概要:只要教师能够高度重视并努力探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提高。
无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有朗读训练的机会,学生读的能力也就不断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如何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以读为本,多读少讲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最大。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读是阅读教学赖以顺利进行的有效手段,学生读得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
在实际阅读教学操作过程中,教师就要以读为本,以读为课堂学习的手段,多读少讲,讓学生边读边想,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在读中感受作者情感。
学生有一定的理解程度后,再鼓励学生回过头来读课文,在至理至情的朗读中加深认识,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
有些内容还可以背诵铭记化为永久拥有,需要时再灵活运用。
有些地方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的理解仍是“山穷水尽”,这时教师甚至可以不讲——寓讲于读,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多读几遍,反而会出现“柳暗花明”的现象,学生在读中默然理解。
一句话,读要体现于整个阅读教学过程。
比如《雨中》的阅读教学:首先,学生初读课文。
学生通过自己认真读课文整体——课文记叙了一个阴雨天的傍晚,过路人主动帮姑娘拾苹果的事情。
赞扬了社会主义国家人们助人为乐的新风尚。
其次,细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对整篇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在读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三、精读课文。
教师以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等。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反复揣摩、朗读,体味文章精采片断,斟酌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之处,尤其是文中“过路人帮助姑娘捡苹果”这一场面。
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进入作者设置的情景,身临其境式理解,甚至熟读成诵,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总而言之,整个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师生共读,力求多读少讲,寓讲于读,扎实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
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常听同仁们说:“作文难,难作文”,但我同样也觉得“阅读难,难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可以说是与作文教学并驾齐驱的“拦路虎”,对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一大障碍。
怎么让学生写出好作文呢?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现在的这种教育教学现状中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时代的要求我们不可以说不的。
那怎样才能有效持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这学期我研究的事: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下面是我的做法:一、扩大学生阅读量,让学生汲取大量的文学养分,做一些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功夫。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组织安排一些文学业余活动,让各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
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讲一些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这类书本有《西游记》、《封神榜》、《安徒生童话集》、《伊索寓言》等,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积累一些原始素材。
到了三年级,让学生逐步接触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郭沫若、巴金等文学大师的短篇文章,并在班级中开展一些相应的文学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内容自行设计,包括叙述故事情节,说感受,讨论问题等,加强学生对内容的记忆。
高年级的学生,要求适当高一点,让其慢慢接触一些中国现代和古代的文学名著以及外国文学经典名著,为以后学生持续阅读打好基础。
我们让学生阅读的目的,在于让其汲取更多的文学养分,而不是去增加学生学习以外的负担,为此,我们必须得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质与量。
(1)要求学生有目的、有选择的读书。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使得他们辨别能力和事非的能力有限,在要求阅读时,要加以正确引导,不然学生凡是厚一点的书就看,看不懂的书也看,不该看的书也拿起来看,反正是老师要求让看。
这样既加重了学生地负担,不但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而且效果也不会好的。
(2)让学生从开始读书便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每个学生都用一本专用的笔记本,在平时阅读中将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优美的修辞,好的用词……可以摘录下来,在空闲时可以拿出来琢磨琢磨,以加深记忆,循序渐进,阅读中积累一些原始的东西。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学论文五篇范文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学论文五篇范文第一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教学论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
”并提出“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益”。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强调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生活的外延”与“语文学习的外延”相等),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重视课外阅读。
课堂教学只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主的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这就需要每位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有效地取舍阅读材料,采用针对性的阅读方式,领悟文章的丰富内涵,品味享受阅读的乐趣。
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是在平时的摸索与阅读实践中养成的。
一则需要学生反复“训练”,二则源于教师正确的引导。
简言之,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外,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与组织,每位语文教师,应重视并重新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
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有很多,概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常读“课外书”的习惯。
社会的发展,使得学科之间知识的相互渗透越来越普遍,且素质教育所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仅着眼于45分钟的课堂教学,以吃透几篇重点课文,几个重点段落。
语文教材内容因课时所限,涉及面不够广,不能完全跟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没有实际生活的丰富多彩,大量的语文阅读素材存在于课堂之外,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
因而必须拓展教学空间,将阅读的触角伸向社会,伸向生活。
教师则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既让读课外书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又能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能读、善读,读有所得。
(二)常用工具书的习惯。
查工具书,几乎人人都会,但极大部分学生并非形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在平时的阅读中碰到疑难字、词、知识点等,大多是一掠而过,并不深究。
语文新课标提倡的是大语文教学观,强调开展“生活阅读”。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有效的阅读手段和方法,将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知识储量和质量,增长小学生的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才干并激发其创造才能。
阅读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语文素养,也就是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是将书面材料中的信息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整合,从而构建出意义的过程。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语文综合素养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
阅读能力是综合性很强的能力,认清阅读能力的结构,对于认识阅读教学的目的、途径、方法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一下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德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陪伴着人的一生,而阅读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充分掌握一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1)直观牵引法:用实物、图片、教具、幻灯片、多媒体等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产生形象化的认识。
(2)情景陶冶法:教师授课加强导语设计,投放趣味因子,创设教学情景,用音乐、表演等制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信息。
二、扩大学生阅读量,让学生汲取大量的文学养分,做一些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工作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要求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组织安排一些文学业余活动,让各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阅读总量。
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讲一些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到了三年级,让学生逐步接触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郭沫若、巴金等文学大师的短篇文章,并在班级中开展一些相应的文学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内容自行设计,包括叙述故事情节,说感受,讨论问题等,加强学生对内容的记忆。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优秀获奖科研论文阅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也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利器,好的阅读水平在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起到相当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为敏捷的思维能力做贡献,因此,在小学阶段便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百益而无一害的。
然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课堂中往往会出现教师刻意灌输固有的思维模式应付应试教育的现象,这可以说是教育的一大倒退,当务之急,学生要想尽快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除了平时的积累,学会“读”也至关重要。
一、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加强语句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所谓阅读,“读”是关键,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需要高水平的读,不仅如此,还应该读得通透,深切理解和体会了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才可以说是阅读,否则,只能勉强归类为“阅”。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抽取一些易懂的文学作品,增进学生的语感,而选材的对象主要以记叙文或者是神话故事为佳,毕竟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阅读水平都很有限,过早的接触难懂生硬的说明文只会让他们逐渐失去对阅读的兴趣,更别说做题了。
以《女娲补天》为例,这类题材的课文在电视上也经常以动画片的形式出现,且又配以朗朗上口的片尾曲,老师在开始上课之前,可以问问同学们对于女娲补天这个故事是否熟悉,有没有同学愿意给大家讲一讲,如此一来,学生既锻炼了自己的口才与应对能力,比较死板的课文也由此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此外,教师还需要教会学生学会自己去品读课文中的语言,有些词语为什么不能替代,有些词语为什么又可以非此即彼,这些都是为了提高阅读水平应该做好的功课。
2.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不是像无头苍蝇那样漫无目的四处寻觅,相反,阅读需要既定的目标和一定时间内的阅读量,这样一来,阅读才不会显得冗长乏味。
因此,在小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挑选几篇较好的文章,从开头第一段切入,先向学生分析以这样一段开头作者的用意何在,再从结尾从前看,向学生介绍这样的结尾如何能够发人深省,如课文《草原》,其主要描写的是草原的优美景色,从措辞中教师可以反问学生,如果你是作者,你会使用哪些语言来形容浩瀚的草原,为什么?以及为什么我们能从作者所组织的语言中感受到美丽的草原仿佛真的就这样映入眼帘?诸如此类的提问教师可以适当发挥,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培养成自我提问的习惯,尤其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更是如此,长此以往,当做每一篇阅读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疑问,而这些疑问无疑能够作为推动思考的脉络,让学生更加自主,这也是培养阅读方法的关键所在。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巴依阿瓦提乡三村小学布阿提开木·吾斯曼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在学习《新课程标准》后,我深深地体会到: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我认为必须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喜爱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在教学中,我用了一些特殊的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让他们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汉语知识。
“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对这句话展开学习,激发学生对海底生物的兴趣,这篇课文也就读懂了。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尊重学生的选择,满足学生的愿望,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教给他们读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⒈略读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如学习了《乖巧的松鼠》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
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⒉精读法。
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论文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新课改倡导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表现在阅读和写作,读是写的前提。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只有博览群书,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不断接受新的信息,才有东西可写,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
而课内的文本阅读是很有限的,必须通过课外阅读来拓宽学生视野,充实学生大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不少于100万字。
完成这样大的课外阅读量学生一定要有阅读的兴趣才行,所以兴趣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现就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谈点认识和大家交流。
一、使兴趣从无到有——巧妙诱导,激发读书欲望小学生阅读欲望的产生主要来自于读物本身。
读物中生动曲折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故事、悲欢离合的情感、惊心动魄的场景……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是产生阅读兴趣的原动力。
有了这种原动力其兴趣才有持久性。
现在首要的是如何让小学生接近读物、走进读物,实现学生与读物之间的“零距离”。
我认为主要是要“诱”读。
所谓“诱”如同垂钓也,放置“诱饵”吸引它。
“诱”者悄然无声如同春雨潜入夜,即无意识的吸引学生去读。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以其形象思维的特点,可以从图文入手,有时可干脆就从图画书入手,老师可备几本图文结合的连环画或生动有趣的漫画等,很自然地、随意地让学生发现这些图书,有时可“吝惜”地借给他们阅读,使他们感到读物亲切而自然,读物的来之不易,使之产生珍惜阅读的机会,这时再适度推荐几本这样的读物。
有时利用学生非常关心课文中人物、事件发展的心理,可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借机推荐几本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读物,如学习了《司马光》之后,教师再讲讲有关司马光临危不惧、多谋善断的故事,然后推荐阅读《司马光的故事》。
学习了《狼和小羊》一课后,再讲述几篇类似的童话故事,然后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让学生阅读等。
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论文
小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论文概要:要使学生保持阅读兴趣,并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升阅读能力,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遨游在书籍的海洋中,尽情享受“读书之乐乐无穷”。
教师要想学生阅读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首先就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书香氛围。
1.创良好的阅读氛围第一,树榜样,享阅读。
古往今来,凡有所作为的人,无一不是博览群书的典范。
教师要善于抓住书中感人的事迹、身边人成功事例,树典范来激励学生,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才能从书籍中吸取无穷无尽的知识。
我班多数学生,测试卷中的课外阅读题、习作失分尤其严重。
后来了解得知,多数学生由于阅读缺乏,无法写出生动、感人习作,从而阅读能力也就无法提升。
针对这一问题,我布置学生每日一阅,阅读时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对阅读书籍的理解,哪怕是一句话都可以记录下来。
在不断努力中,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了,语言表达自然也提升了。
第二,故事浸润,主动阅读。
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道来,故事把学生带入或趣味横生、惊险刺激、悬念迭出的世界色彩里。
教师在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故事结尾留下悬念,是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欲望的策略之一。
记得有一次,我利用班会给学生讲《鸡毛信》的故事,当讲到放羊的孩子海娃刚走出村子,就远远看见日本鬼子向他走来。
为了保护这封信,他灵机一动,把鸡毛信藏在……欲知后事,请大家自读故事原著。
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放学回到家赶紧问家长,家里是否有这本故事书,有的甚至让家长上网购买。
渐渐地,孩子们由你要我读转为我要读,由被动转化为主动。
第三,家校互动,享受阅读。
家校合作,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如:在班中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尝试了以下做法:一是明阅读;二是营氛围;三是供指导;四是激互动。
让学生在与父母共享阅读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浓浓的家中阅读氛围,提升阅读能力。
2.营舒适的阅读环境第一,书中教室。
教室是学生成长之地,让书香飘满教室,让环境熏陶学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场所。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论文(通用12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论文(通用12篇)摘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表扬、奖励为主,使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得到最大的满足。
学生词语积累多了,扫除了生字的障碍,对阅读就会产生更大的兴趣。
指导得法,持之以恒,重视点滴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不断的提高。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论文篇1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人类交往需要每个人都要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无论是口说,还是笔写都是以自身的语言储存为基础的。
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交流。
只有不断熟悉语言,积累语言,才可把古今中外的语言精华内化为自身语言。
而这就必须要求学生有广博的阅读面。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
一、因势利导,培养阅读兴趣随着信息时代、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电脑和大量的影像占据了我们的神野,塞满了我们的耳朵,正在形成阅读能力的学生也不例外。
这对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了不利的因素。
心理学研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
因此,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根据学生爱看动画的特点,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书、儿童漫画书,并告诉他们,这些内容书里都有,而且更细致、更精彩,还可以反复地看。
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故事层出无穷。
逐渐把学生从爱看电视引向爱看书本。
当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起来后,就要适时地向他们推荐恰当的课外读物,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
比如:根据每天所学的课文,向其推荐一些相关的文章,让他们运用课堂所学的方法去阅读、去体会。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快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建立起阅读的兴趣。
二、加强课堂阅读训练,积极积累语言1、精读课文,品味词句,感悟课文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现代教学模式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读背诵为手段。
"阅读教学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背诵训练。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论文
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摘要】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下课外阅读有效引领方式,完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阅读能力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它是语文课的延伸,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能扩大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阅读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某种学习对象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种以精神需要为基础的认识兴趣,它表现为对阅读材料本身具有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
”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
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而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
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
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哪怕是身边的同学或者自己的父母等。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论谈)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作为人类的行为,它源自于书籍却不限于书籍,是通过阅读、绘画、雕刻、音乐,以及阅读不同的人生,进而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生活,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世界。
一、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所谓阅读能力,是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和联想的能力。
阅读教学不是发生在某一学科的教学行为和教学任务,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事实上,从孩子们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在有意无意间与阅读打上了交道。
例如:上次,我们玉树下雪,我和几个朋友及一个两岁半的孩子在街上行走,孩子指着远处白雪皑皑的大山说:“大白山真漂亮!”这就是孩子对大山阅读后的良好的理解。
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理解、鉴赏文章内容的能力是不同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自由领悟,保护他们的良性心态。
这种良性心态主要是指阅读兴趣。
二、激发兴趣,让孩子喜爱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同样的,孩子们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
我们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讲自己读书的感受吸引学生乐于阅读。
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索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
2.借助榜样的力量调动孩子想去阅读。
我们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关于想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学生容易被吸引,就会热情的趣阅读。
3.利用故事的魅力吸引孩子主动阅读。
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
4.开展组与组或个人与个人之间朗读比赛,为他们搭建表现自我、施展才华的平台,并就比赛结果,对阅读能力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帮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找出差距,顺应少年儿童好胜心强的心理,引用争先创优机制诱发他们自发读书的愿望和兴趣,促使学生通过勤读书、多读书,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_1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优秀获奖科研论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比例较大的一个模块,良好的阅读能力包括学生信息搜索、信息整合、信息分析等,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其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渗透思想教育、营造课堂氛围、传授阅读方法、重视文本诵读、尊重个体差异性、发挥学生课堂主体作用,以实现更新学生阅读观念、掌握阅读方法、发展阅读能力的语文教学目标。
一、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阅读能力不仅包括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包括阅读习惯、阅读思维的培养,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能让学生精准把握阅读内容及其中的中心思想,与作者实现灵魂共鸣,体会到阅读带来的身心愉悦情绪,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随着学生阅读内容的增加,对文章思想的理解不断深入,可以获得多种角度看待事物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细想体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
对经典作品的长期阅读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素养水平。
有意识地将阅读中获得的基本文学知识、写作表达技巧等应用到语文写作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策略(一)渗透思想教育,认识到阅读重要性认识指导实践,学生对阅读活动的认识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行为,影响最终的阅读效果,教师应该注意到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从学生的思维认知角度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阅读对人生起着经验奠基、思想指导的作用。
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文字阅读的过程是作品在读者头脑中再创造的过程,利用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情境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文字阅读与其他阅读方式相比更具创造性,也更加符合读者的想象,让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意愿。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为例,本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小鸭子和小公鸡之间的对话让学生了解到小公鸡、小鸭子之间不同的生活习性,感受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摘要:阅读能力是学习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它不仅与语文学习息息相关,也和其他学科的学习密不可分。
阅读能力从语文学科中培养,既能为语文学习服务,也能促进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
生活中同样也离不开阅读,小到一则广告,一份使用说明,大到一篇文章,一本著作。
可以说阅读贯穿着我们的生活,从课堂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难点。
如何将我们课堂上教授的方法转为学生的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想教会学生,我们自己首先要搞清楚阅读教学的内涵和本质,才能对症下药。
然后将课内阅读教学与课外阅读辅导相结合,力争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课堂质量阅读能力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阅读教学的地位日益突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
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考试成绩,还可以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更能提高我们的生活品味。
阅读能力是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必须从小培养。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明确阅读教学的含义和本质什么是阅读教学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经常见到老师们为了完成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不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而是将自己备课钻研所得灌输给学生。
一篇课文学完了,学生可能是懂了文章的内容主旨,但不是读懂的,而是听懂的。
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时间不够对话渠道不畅,教师用自己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课堂教学的过程不是〃对话〃的过程,只能算的上是〃传话〃。
而阅读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我们应当以这样的理念来调整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学习成绩的好坏。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而是采用的“灌输式”教学。
大多数阅读教学环节中看似是老师“教”,学生“学”,而实际上是老师在替学生们阅读,学生们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因此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本文中,我将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健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一、提好问,抓好词,找线索1、善于提问,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为老师,首先我们要了解坐在我们面前的这群学生,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大多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喜欢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美。
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他们的这些性格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教育教学方针。
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我喜欢先跟学生们进行互动,提出一些有助于帮助他们理解全文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看谁最先找出所有答案,并对其进行表扬。
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本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具有神秘性和趣味性,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小学生表现欲强,喜欢得到别人的赞美的性格特征,用提问的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以人教版小学三年下册《翠鸟》一文为例,上课前,我会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翠鸟吗?翠鸟长什么样子啦?翠鸟以什么为食啦?然后鼓励学生们通过阅读找出答案,学生们带着好奇心和好胜心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中去,学习效率也比被动接受知识的“灌溉”要好很多。
2、文章源于词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关键词。
记得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词语是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单位,每一篇完整的文章都有一个或者多个可以简要概括文章内容的关键词,找出这些关键词,并将这些关键词的含义吃透有利于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化繁为简快速理解文章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
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那么,怎样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
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
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
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
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
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通过说话,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这就大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二、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
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论文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论文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论文语文阅读能力是学生的语文能力之一,而语文阅读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能够精读细读文本,需要学生对文本做深入的思考。
新课标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多读书,会读书。
阅读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到精读深思紧密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强调,学生读书的重要性,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究竟读什么,怎么读,就这个问题,下面谈一些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感受:一、培养习惯,自觉高效阅读老师的身体力行是学生最好的教材,我们要让学生读书,首先老师也得喜欢读书,我们需要让我们的学生感觉到老师读书的乐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习惯令人终身受益”。
的确,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必备《现代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每逢阅读课,必须把它放在旁边,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就作圈点勾画,借助工具书或通过合作探讨,深入思考达到弄懂理解,真正做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只要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效果肯定非同小可。
二、依托教材,授之以渔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个“例子”,使学生悟出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
首先,大胆取舍,分类教学,但求精讲精练,不求面面俱到。
同一体裁的文本,内容上舍难求易,最好是文体特征较为明确、学生一看就懂的文本,教会他们熟悉不同文体的特征,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
其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些特殊句子的构成形式,仿句造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我愿意是急流》一诗中,有这样的内容:“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浪花中/快乐的游来游去”。
教学时,适当生发,引导学生观察诗句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仿句造句。
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论文
加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教师长期的努力,细心的工作。
教师要注重平时的培养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在阅读中增长才能,在阅读中受到教育与启迪。
学生的阅读伴随着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伴随着学生的一生。
小学阶段的阅读是学生成长的基础阶段,是重中之重,它关乎到学生将来的成长。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获取对课文的感知,读出字里行间所包含的内容与情感,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来表达的。
通过对课文阅读获取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一定量的字、词、句、段,了解文章的修辞、语法及写作方法,同时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和熏陶。
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自学能力,影响到学生其它学科的学习。
阅读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塑造学生语文情感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阅读能力,为学生将来的成功打好基础。
一、培养学生对文字的亲近感有的学生不愿意读书,不管什么好书,是童话故事,还是章回小说,一拿起书本,就犯困,一让看书,就感觉似抽筋拔骨,痛苦难堪。
有的学生愿意读书,喜欢读书,什么书都愿意看。
因此,有很多人就认为读书是天生的,有的人天生就是读书的料,有的人一生下来就不是读书的料。
其实,这是宿命论的思想,是唯心主义作祟,是不正确的。
学生的读书在于培养,它需要一个过程,最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字的亲近感,培养学生热爱文字,喜欢读书。
首先,教师要做个表率,小学生的模仿力最强,教师如果表现出对书籍的热爱,对文字有感情,对文字表现出特殊的亲近,嗜书如命,范读课文的时候,表情丰富,经常陶醉于其中,时而高亢有力,时而婉转缠绵,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潸然泪下,就会潜移默化地感染与熏陶学生,学生也就会模仿教师,学习教师,逐渐对文字产生情感,酷爱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培根的这句名言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
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
怎样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把我在教学中的点滴做法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感兴趣了,才会产生参与其中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时我发现现实中的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不是很高,细细想想,有多方面的原因。
我认为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追求长效,不能急于求成。
一读就让学生写读后感、展示成果是很不现实的,甚至还有的教师、家长要求学生一边阅读,边记录好词好句。
这样往往使学生带上过重的负担、压力,不能潜心阅读,而是疲于应付任务。
这样的阅读中还有效果吗?还有乐趣吗?我认为应该让学生放松地阅读。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兴趣来为他们掌舵,在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给学生一定的阅读范围,让他们“随便看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鼓吹读书的好处,更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
在课堂上,教师尽量旁征博引各类经典名著,让学生从老师身上真切地感受到读书的价值。
学生会因为老师的博学多才而发自内心敬佩老师。
“亲其师,信其
道”,学生会因此而爱上读书的。
因此,我特别注意与学生共同阅读。
我经常会与学生各捧一本书入神阅读,在这样的氛围中,在爱读书的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爱上读书是理所当然的。
此外,我还给学生们介绍古今中外伟人好读书的故事,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让同学们明白,他们的成名无不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从这些伟人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爱上读书。
当然,我也没忘记从学生身边的伙伴中树立那些阅读起步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作为大家的榜样。
每周一堂阅读课,我就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
我鼓励学生随意交流自己从课外获得的知识、道理、人生感悟以及学习方法、阅读方法,不做限制和要求,让他们没有任何压力。
有的说自己了解的军事知识,;有的说了解的一段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有的介绍自己喜欢的明星等等。
我都鼓励她们说,并给予她们表扬,当学生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懂得更多,了解更多,感悟更多的时候,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漾然脸上。
学生也会更加喜欢去读,更加愿意去读。
我还尽量为孩子提供更多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舞台,我们开展了“手抄小报比赛”、“古诗擂台赛”、“诗歌朗诵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自信,培养兴趣。
这样知识会不断丰富,语文能力,写作水平会不断提高。
二、讲明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
在兴趣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启发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使学生具有强烈的阅读愿望,使阅读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
我还告诉学生阅读影响的是一个人素质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指的就是这个影响。
此外,我还引导学生认识到从提高自我写作能力来看,阅读尤为重要。
因为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
毕竟一个人的直接经验不多,需要间接经验补充、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激发自己的想象力,而阅读给予人的便是间接经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警言在告诫我们一定要注意阅读积累。
这个“读”需要一定量的积累,长期地,持之以恒地,这样定能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只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就能把阅读行为化作自我内驱力——主动阅读。
三、辅导学生阅读方法。
从“要读”出发,通过阅读实践达到“会读”的境界,是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当代学生要读的作品实在太多了,这就需要教会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建立好的阅读习惯。
1.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时候,阅读材料不做过高的要求,只要内容健康即可,当学生达到我要读的水平时,就结合课内阅读推荐给学生相关的阅读材料,尤其要把名著阅读与语文教材结合起来,使学生由课内阅读的不满足而产生课外阅读的欲望,例如在教学
《出师表》课文时,要有意识地介绍《三国演义》中相关故事,让学生渐渐感到文中讲的故事很精彩,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趁热打铁,向学生提供整本书,让学生阅读,从而使学生达到阅读整部名著的目的。
此外,教会学生上网阅读,满足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
向学生介绍值得他们上的网站,名著名篇、纪实小说、网络文学……同学们原有的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欲望可以通过网上阅读等得到最大的满足。
当然,在选择读物时我从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挑选好书,教会学生懂得辨别是非美丑,培养学
生自我选择的能力。
2、帮助学生拟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
由于平时功课较多,学习任务又比较紧张,为了更好地通过阅读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我对他们提出一些指导性的要求,指导学生拟定具体的阅读计划,如每天阅读几次,总共花多少时间,篇幅多少,每一阶段读什么书……学生制定出的阅读计划,要注意其可操作性,有了计划并坚持做到,学生很快便能尝到阅读的甜头。
有了甜头阅读的兴趣就会增加,进而形成阅读——兴趣——阅读的良性循环。
3、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有力保证。
通常运用的阅读方法有:⑴圈点符号法。
阅读时,要把生字、新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点出来,以便于考查和理解。
⑵批注法。
在阅读中,对于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见解,或对某些问题有异议,就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3),要指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生积累阅读材料,反复体味理解,融会贯通,对其中的佳句名言还要熟读背诵。
这样,“心通中外千年史,胸藏古今万卷书”,学生的阅读能力才得以提高。
任何习惯的形成,都必须经过持久的训练。
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做到习惯成自然,并探索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