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的概念和性质,以及集合之间的运算集合{所有课程全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由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
在数学中,集合论是一个独立的分支,它研究集合的性质、运算和关系。
本文将对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性质进行总结。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符号:集合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元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b、c。
2. 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可以通过列举元素的方式表示,例如A={1, 2, 3};也可以用描述性的方式表示,例如B={x | x是自然数,且x<5}。
3.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被称为空集,用符号∅表示。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若A和B是两个集合,它们的并集是由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即A∪B。
2. 交集:若A和B是两个集合,它们的交集是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即A∩B。
3. 差集:若A和B是两个集合,它们的差集是属于A而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用符号A-B表示。
4. 互斥:若A∩B=∅,即A和B的交集为空集,称A和B是互斥的。
三、集合的性质1. 子集:若集合A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A是B的子集,用符号A⊆B表示。
2. 包含关系:若A是B的子集,且B不等于A,则称B包含A,用符号B⊇A表示。
3. 相等关系:当A⊆B且B⊆A时,称A和B相等,用符号A=B表示。
4. 幂集:集合A的所有子集构成的集合被称为A的幂集,用符号P(A)表示。
5. 交换律:并集和交集满足交换律,即A∪B=B∪A,A∩B=B∩A。
6. 结合律:并集和交集满足结合律,即(A∪B)∪C=A∪(B∪C),(A∩B)∩C=A∩(B∩C)。
7. 分配律:并集和交集满足分配律,即A∪(B∩C)=(A∪B)∩(A∪C),A∩(B∪C)=(A∩B)∪(A∩C)。
四、常用集合1. 自然数集:包括0、1、2、3......的集合,用符号N表示。
2. 整数集:包括负整数、0、正整数的集合,用符号Z表示。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本篇文章中,将对集合的定义、运算、性质以及常见的集合类型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集合的基本定义集合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整体。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大括号{}表示,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例如,集合A可以表示为A={a, b, c}。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Union)并集是指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形成的新集合。
记作A∪B,其中A和B是待操作的集合。
并集包含了A和B中的所有元素,不重复计数。
2. 交集(Intersection)交集是指两个或多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记作A∩B,其中A和B是待操作的集合。
交集只包含A和B中共有的元素,重复计数一次。
3. 差集(Difference)差集是指一个集合中除去与另一个集合共有的元素后所剩下的元素。
记作A-B,其中A和B是待操作的集合。
差集包含了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
4. 补集(Complement)补集是指集合在某个全集中的补集合。
一般情况下,全集为给定环境中的所有元素。
记作A的补集为A'或A^c。
补集包含了全集中属于但不属于A的元素。
三、集合的性质1. 包含关系集合A包含集合B,当且仅当B中的每个元素都属于A。
记作A⊇B。
如果A包含B且B包含A,那么A和B是相等的集合,记作A=B。
2. 互斥关系集合A和集合B互斥,当且仅当两个集合没有共同的元素,即A∩B=∅。
3. 子集关系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当且仅当A中的每个元素都属于B。
记作A⊆B。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4. 幂集幂集是指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所组成的集合。
假设集合A={a, b},那么A的幂集为P(A)={{},{a},{b},{a,b}}。
四、常见的集合类型1. 自然数集合(N)自然数集合包含了从1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即N={1, 2, 3, …}。
2. 整数集合(Z)整数集合包含了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集合的相关概念、运算、性质以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 集合的定义:集合是由确定的元素组成的整体,没有重复元素,顺序不重要。
2. 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元素是集合的组成部分,用于描述集合的特征。
3. 表示方法:- 列举法:将集合的所有元素逐个列举出来。
- 描述法:通过一定的特征或条件来描述集合。
4. 空集和全集:- 空集: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 全集:包含所有元素的集合,用符号U表示。
二、集合的运算1. 交集:两个集合中具有相同元素的部分构成的新集合,用符号∩表示。
2. 并集: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组成的新集合,用符号∪表示。
3. 差集:一个集合中去掉与另一个集合共有元素后的新集合,用符号-表示。
4. 互补集:在全集中与某个集合没有交集的元素所构成的新集合,用符号A'表示。
5. 笛卡尔积:由两个集合的所有有序对构成的集合,用符号×表示。
三、集合的性质1. 包含关系:集合A包含于集合B,表示为A⊆B,当且仅当A的每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
2. 相等关系:如果两个集合A和B互相包含,即A⊆B且B⊆A,则称A和B相等,表示为A=B。
3. 幂集: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所构成的集合,用符号P(A)表示。
4. 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集合的交换律、结合律与数的运算性质类似,具有相似的性质。
四、集合的应用1. 概率论与统计学:集合论为概率论和统计学提供了重要的数学基础,通过对事件的集合进行分析与运算。
2. 数据库管理系统:集合运算在数据库查询和数据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用于筛选、合并和处理数据。
3. 逻辑学与集合论关系:集合论与逻辑学相辅相成,通过集合的运算和逻辑连接词(与、或、非)进行逻辑推理。
4. 集合在数学证明中的应用:集合的性质和运算方式在数学证明中经常被使用,可以简化证明过程。
总结:集合是数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它具有基本的定义、运算和性质。
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数学中基础而重要的概念之一。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数学分支和其他科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符号表示法以及一些常见的集合运算。
1. 集合的定义在数学中,集合可以被定义为由确定的对象所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如数、字母、图形等。
一个集合可以包含零个或多个对象,而且每个对象在集合中只能出现一次。
2. 集合的符号表示法数学中,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A、B、C等。
对于属于集合的对象,可以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a、b、c等。
表示一个对象属于某个集合,可以使用符号“∈”。
例如,如果a属于集合A,我们可以写作a ∈ A。
相反地,如果一个对象不属于某个集合,可以使用符号“∉”。
例如,如果b不属于集合A,我们可以写作b ∉ A。
3. 集合的描述方法有时,我们需要对集合中的对象进行描述。
有两种常见方法可以描述集合:a. 列举法:通过列举集合中的所有对象来描述集合。
例如,如果集合A包含元素1、2和3,我们可以写作A = {1, 2, 3}。
b. 描述法:通过给出满足某个条件的对象来描述集合。
例如,如果集合B包含所有大于0的整数,我们可以写作B = {x | x > 0},其中“|”表示“满足条件”。
4.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之间可以进行一些常见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a. 并集:两个集合A和B的并集,表示为A ∪ B,包含了A和B中所有的元素。
例如,如果A = {1, 2, 3},B = {3, 4, 5},则A ∪ B = {1, 2, 3, 4, 5}。
b. 交集: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表示为A ∩ B,包含了A和B共有的元素。
例如,如果A = {1, 2, 3},B = {3, 4, 5},则A ∩ B = {3}。
c. 差集:两个集合A和B的差集,表示为A - B,包含了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
例如,如果A = {1, 2, 3},B = {3, 4, 5},则A - B= {1, 2}。
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
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1、集合中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有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的个数是2n,真子集的个数是2n-13、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复数C4、交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交集,记为A∩B,即A∩B={x|x∈A,且x∈B}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并集,记为A∪B,即A∪B={x|x∈A,或x∈B}补集:一般地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A S),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在全集S中的补集(或余集).5、真子集关系对于集合A、B,如果A ⊆ B,并且A≠B,我们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 显然,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1.设集合A={1,2},则满足A∪B={1,2,3}的集合B的个数是( )A.1B.3C.4D.82.若集合A={x|x2-4x<0},则集合A∩Z中元素的个数为( )A.3B.4C.5D.23.已知集合A={a-2,2a2+5a,12},且-3∈A,则a= .4、已知集合A={1,3,5},B={2,4,6}.定义集合A+B={a+b|a∈A,b∈B},则A+B中元素的个数是( )A.9B.6C.5D.45、满足Φ A⊆{1,2,3}的集合A的个数是( )A.7B.8C.6D.42>0},N={x|x>a}.若M⊆N,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6、 已知集合M={x|3+2x-x7、已知集合M={x|x2+x-6=0},N={x|ax-1=0},且M∩N=N,求实数a的值.8、集合A={0,2,a},B={1,a2}.若A∪B={0,1,2,4,16},则a的值为( )A.0B.1C.2D.49、若A、B、C为三个集合,A∪B=B∩C,则一定有A. A⊆CB.C⊆AC.A≠CD.A=∅10、已知集合A={y|y=log2x,x>1},B={y|y=(1/2)x,x>1},则A∩B等于A. ∅B.{y|0<y<1}C.{y|1/2<y<1}D.{y|0<y<1/211、.设全集U是实数集R,M={x|x2>4},N={x|≥1},则下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x|-2≤x<1}B.{x|-2≤x≤2}C.{x|1<x≤2}D.{x|x<2}12、.设集合A={5,log2(a2-3a+6)},集合B={1,a,b},若A∩B ={2},则集合A∪B的真子集的个数是A.3个B.7个C.12个D.15个13、.设全集U=R,A={x|x<-3或x≥2},B={x|-1<x<5},则集合{x|-1<x<2}是A. (UA)∪(UB)B. U(A∪B)C. (UA)∩BD.A∩B14、定义集合A*B={x|x∈A,且xB},若A={1,3,5,7},B={2,3,5},则A*B的子集个数为10、A.1 B.2 C.3 D.415、.设集合M={x|x≤m},N={y|y=2-x,x∈R},若M∩N≠,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A.m≥0B.m>0C.m≤0D.m<016、.已知集合A={x∈R|ax2-3x+2=0,a∈R}.(1)若A是空集,求a的取值范围;(2)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并把这个元素写出来;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1、2. 用命题的等价性判断: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其实质是判断“若p,则q”及其逆命题“若q,则p”是真还是假,原命题为真而逆命题为假,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原命题为假而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充要条件;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假,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原命题为“若P则q,则它的逆命题为若q则p;否命题为若非p则非q,逆否命题为若非q则非p 原命题与它的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它的否命题等价1、写出“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2、写出“若a>b且c>d,则a+c>b+d”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3、设原命题”若p则q”假,而逆命题真,则p是q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0<x<5是不等式lx-2l<4成立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1命题:“若x2<1,则-1<x<1”的逆否命题是 ( )A.若x2≥1,则x≥1或x≤-1 B.若-1<x<1,则x2<1C.若x>1或x<-1,则x2>1 D.若x≥1或x≤-1,则x2≥12.已知集合M={x|0<x<1},集合N={x|-2<x<1},那么“a∈N”是“a∈M”的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大学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
大学数学集合知识点总结引言:集合论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集合”这个抽象的概念。
集合是具有给定特征的事物的总体,我们可以用集合来描述和表达各种数学问题。
在现代数学中,集合论已经成为数学的基础,几乎所有的数学领域都会涉及到集合论的概念。
因此,深入理解和掌握集合论的知识,对于学习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运算、集合的关系、集合的代数结构和应用五个部分对集合论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一)集合的定义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这些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如果一个对象是某个集合的元素,就说这个对象属于这个集合。
如果不是,就说这个对象不属于这个集合。
集合的概念是数学上一个非常基础和抽象的概念,它没有具体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例如,{1, 2, 3, 4, 5}是一个有限集合,而全体自然数的集合N={1, 2, 3, 4, …}是一个无限集合。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用花括号{}将所有元素列举出来,用逗号分隔。
例如,一个由元素a、b、c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a, b, c}。
2. 描述法:用一个条件来描述一个集合的元素的性质。
例如,全体正整数的集合可以表示为{ x | x是正整数 }。
这里“|”表示“使得”,意思是“满足某个条件”,“x | x是正整数”就表示“x是正整数”,这样集合的元素可以用条件分隔开。
(三)集合的基本符号在集合论中,我们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集合的元素。
例如,A={a, b, c}表示集合A由元素a、b、c组成。
另外,集合论中常用的符号有:1. 属于:如果一个元素属于某个集合,我们用符号“∈”表示。
例如,a∈A表示元素a属于集合A。
2. 不属于:如果一个元素不属于某个集合,我们用符号“∉”表示。
例如,d∉A表示元素d不属于集合A。
3. 全集:包含研究对象的集合,通常用符号“U”表示。
第5讲 集合(PPT)
方法三:在数轴上,分别标出2n+1和4k〒1所表示的点,可 以看出它们都对应数轴上的奇数, 故A=B,选C. 方法四:按余数分类,被2除余1的整数是奇数2n+1(n∈Z), 被4除余1或3(即-1)的整数也是全体奇数,∴选C. 方法归纳:同一个集合会有多种表示法,需要我们把握本质 属性,相互转换.
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 及数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 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例如:{x|x>0}就表示所有大于0的数构成的集合; 而{(x,y)|x>0,y>0}就表示第一象限所有点的坐标构成的集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的概念 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 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记作 :AB或 B A . 读作:A包含于B,或B包含A. 即任取xA都有xB AB . 2.子集的分类: 集合相等: ⑴两个集合中元素都相同. ⑵ AB且 BA A=B .
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⑵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 ⑶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需要考虑顺序的.
集合的表示 1.集合一般用大写的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的字 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2.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 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3.具体的集合一般有三种表示方法: 列举法:把集合里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 表示集合的方法.例如{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
【解析】:其实{x|x=2m-3,m∈Z}就是全体奇数组成
数学集合的概念运算
课前案1.集合与元素(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或关系,用符号或表示.(3)集合的表示法:、、.(4)常见数集的记法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表示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记法基本关系子集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x∈A⇒x∈BA B或B A 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A⊆B,且存在x0∈B,x0∉AA B或B A 相等集合A,B的元素完全相同A⊆B,B⊆AA=B 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空集是任何集合A的子集任意x,x∉∅,∅⊆A ∅3.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图形语言符号语言A∪B=A∩B=∁U A=(1)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2)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3)补集的性质:A∪(∁U A)=U;A∩(∁U A)=∅.(4)∁U(∁U A)=A;∁U(A∪B)=(∁U A)∩(∁U B);∁U(A∩B)=(∁U A)∪(∁U B).课中案一、目标导引[疑误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x |y =x 2+1}={y |y =x 2+1}={(x ,y )|y =x 2+1}.( ) (2)若{x 2,1}={0,1},则x =0,1.( ) (3){x |x ≤1}={t |t ≤1}.( )(4)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 ,B ,(A ∩B )⊆(A ∪B )恒成立. ( ) (5)若A ∩B =A ∩C ,则B =C .( ) [教材衍化]1.(必修1P12A 组T3改编)若集合P ={x ∈N |x ≤ 2 021},a =22,则( ) A .a ∈P B .{a }∈P C .{a }⊆P D .a ∉P2.(必修1P11例9改编)已知U ={α|0°<α<180°},A ={x |x 是锐角},B ={x |x 是钝角},则∁U (A ∪B )=________.3.(必修1P44A 组T5改编)已知集合A ={(x ,y )|x 2+y 2=1},B ={(x ,y )|y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___.[易错纠偏](1)忽视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致误; (2)忽视空集的情况致误; (3)忽视区间端点值致误. 1.已知集合A ={1,3,m },B ={1,m },若B ⊆A ,则m =________.2.已知集合A ={x |x 2-4x +3<0},B ={x |2<x <4},则A ∩B =________,A ∪B =________,(∁R A )∪B =________.3.已知集合M ={x |x -2=0},N ={x |ax -1=0},若M ∩N =N ,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 二典型例题集合的含义(1)已知集合A ={0,1,2},则集合B ={(x ,y )|x ≥y ,x ∈A ,y ∈A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 .1 B .3 C .6 D .9(2)若集合A ={x ∈R |ax 2-3x +2=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 ) A .92 B .98 C .0 D .0或98(3)设a ,b ∈R ,集合{1,a +b ,a }=⎩⎨⎧⎭⎬⎫0,b a ,b ,则b -a =________.与集合中的元素有关问题的求解步骤1.(2020·温州八校联考)已知集合M={1,m+2,m2+4},且5∈M,则m的值为() A.1或-1 B.1或3 C.-1或3 D.1,-1或32.已知集合A={x|x∈Z,且32-x∈Z},则集合A中的元素个数为________.集合的基本关系(1)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x<5,x∈N},则满足条件A⊆C⊆B的集合C 的个数( ) A.1 B.2 C.3 D.4(2)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若B⊆A,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1.(变条件)在本例(2)中,若A⊆B,如何求解?2.(变条件)若将本例(2)中的集合A改为A={x|x<-2或x>5},如何求解?1.设P={y|y=-x2+1,x∈R},Q={y|y=2x,x∈R},则()A.P⊆Q B.Q⊆P C.∁R P⊆Q D.Q⊆∁R P2.(2020·绍兴调研)设A={1,4,2x},B={1,x2},若B⊆A,则x=________.3.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x<5,x∈N},则满足条件A⊆C⊆B的集合C的个数为________.集合的基本运算(高频考点)集合的基本运算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每年必考,常和不等式的解集、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相结合命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多为低档题.主要命题角度有:(1)求集合间的交、并、补运算;(2)已知集合的运算结果求参数.角度一求集合间的交、并、补运算2019·高考全国卷Ⅰ)已知集合U={1,2,3,4,5,6,7},A={2,3,4,5},B={2,3,6,7},则B∩∁U A=()A.{1,6} B.{1,7} C.{6,7} D.{1,6,7}(2)(2020·浙江高考模拟)设全集U=R,集合A={x|x2-x-2<0},B={x|1<x<3},则A∪B=________,∁U(A ∩B)=________.角度二已知集合的运算结果求参数(1)设集合A={x|-1≤x<2},B={x|x<a},若A∩B≠∅,则a的取值范围是()A.-1<a≤2 B.a>2 C.a≥-1 D.a>-1(2)设集合A={1,2,4},B={x|x2-4x+m=0}.若A∩B={1},则B=()A.{1,-3} B.{1,0 }C.{1,3} D.{1,5}(1)集合运算的常用方法①若集合中的元素是离散的,常用Venn图求解.②若集合中的元素是连续的实数,则用数轴表示,此时要注意端点的情况.(2)利用集合的运算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的方法①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一般利用数轴解决,要注意端点值能否取到.②若集合能一一列举,则一般先用观察法得到不同集合中元素之间的关系,再列方程(组)求解.[提醒]在求出参数后,注意结果的验证(满足互异性).1.已知集合P={x∈R|1≤x≤3},Q={x∈R|x2≥4},则P∪(∁R Q)=()A.[2,3] B.(-2,3] C.[1,2) D.(-∞,-2]∪[1,+∞)2.设全集S={1,2,3,4},且A={x∈S|x2-5x+m=0},若∁S A={2,3},则m=________.核心素养系列 数学抽象——集合的新定义问题定义集合的商集运算为A B ={x |x =m n ,m ∈A ,n ∈B }.已知集合A ={2,4,6},B ={x |x =k2-1,k∈A },则集合BA ∪B 中的元素个数为( )A .6B .7C .8D .9解决集合新定义问题的方法(1)紧扣新定义.首先分析新定义的特点,把新定义所叙述的问题的本质弄清楚,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解题过程之中,这是破解新定义型集合问题难点的关键所在.(2)用好集合的性质.集合的性质(概念、元素的性质、运算性质等)是破解新定义型集合问题的基础,也是突破口,在解题时要善于从试题中发现可以使用集合性质的一些因素,在关键之处用好集合的性质.设数集M ={x |m ≤x ≤m +34},N ={x |n -13≤x ≤n },且M ,N 都是集合U ={x |0≤x ≤1}的子集,定义b -a 为集合{x |a ≤x ≤b }的“长度”,则集合M ∩N 的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课后案 [A 组]1.已知集合A ={1,2,3,4},B ={2,4,6,8},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2.(2020·温州十五校联合体联考)已知集合A ={}x |e x ≤1,B ={}x |ln x ≤0,则A ∪B =( ) A .(-∞,1] B .(0,1] C .[1,e] D .(0,e]3.已知全集U =A ∪B ={x ∈Z |0≤x ≤6},A ∩(∁U B )={1,3,5},则B =( ) A .{2,4,6} B .{1,3,5} C .{0,2,4,6} D .{x ∈Z |0≤x ≤6} 4.设集合A ={1,2,6},B ={2,4},C ={x ∈R |-1≤x ≤5},则(A ∪B )∩C =( ) A .{2} B .{1,2,4} C .{1,2,4,6} D .{x ∈R |-1≤x ≤5} 5.已知全集为R ,集合A ={x |x 2-5x -6<0},B ={x |2x <1},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A .{x |2<x <3}B .{x |-1<x ≤0}C .{x |0≤x <6}D .{x |x <-1}6.已知集合A ={x |x 2-3x <0},B ={1,a },且A ∩B 有4个子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3) B .(0,1)∪(1,3) C .(0,1) D .(-∞,1)∪(3,+∞) 7.设U ={x ∈N *|x <9},A ={1,2,3},B ={3,4,5,6},则(∁U A )∩B =( ) A .{1,2,3} B .{4,5,6} C .{6,7,8} D .{4,5,6,7,8}8.设集合A =⎩⎨⎧⎭⎬⎫5,b a ,a -b ,B ={b ,a +b ,-1},若A ∩B ={2,-1},则A ∪B =( )A .{-1,2,3,5}B .{-1,2,3}C .{5,-1,2}D .{2,3,5}9.已知集合P ={n |n =2k -1,k ∈N *,k ≤50},Q ={2,3,5},则集合T ={xy |x ∈P ,y ∈Q }中元素的个数为( ) A .147 B .140 C .130 D .11710.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x 2-3x +2>0},B ={x |x -a ≤0},若∁U B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2]C .[1,+∞)D .[2,+∞)11.集合A ={0,2,a },B ={1,a 2},若A ∪B ={0,1,2,4,16},则a 的值为________. 12.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 |-1≤x ≤3},集合B ={x |log 2(x -2)<1},则A ∪B =________;A ∩(∁U B )=________.13.设集合A ={n |n =3k -1,k ∈Z },B ={x ||x -1|>3},则B =________,A ∩(∁R B )=________. 14.设全集为R ,集合M ={x ∈R |x 2-4x +3>0},集合N ={x ∈R |2x >4},则M ∩N =________;∁R (M ∩N )=________.15.已知集合M ={x |x 2-4x <0},N ={x |m <x <5},若M ∩N ={x |3<x <n },则m =________,n =________. 16.设全集U ={x ∈N *|x ≤9},∁U (A ∪B )={1,3},A ∩(∁U B )={2,4},则B =________. 17.已知集合A ={x |1≤x <5},C ={x |-a <x ≤a +3},若C ∩A =C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B 组]1.已知全集U 为R ,集合A ={x |x 2<16},B ={x |y =log 3(x -4)},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R B .A ∪(∁U B )=R C .(∁U A )∪B =R D .A ∩(∁U B )=A .2.集合A ={x |y =ln(1-x )},B ={x |x 2-2x -3≤0},全集U =A ∪B ,则∁U (A ∩B )=( )A .{x |x <-1或x ≥1}B .{x |1≤x ≤3或x <-1}C .{x |x ≤-1或x >1}D .{x |1<x ≤3或x ≤-1} 3.(2020·浙江新高考联盟联考)已知集合A ={1,2,m },B ={1,m },若B ⊆A ,则m =________,∁A B =________.4.函数g (x )=⎩⎪⎨⎪⎧x ,x ∈P ,-x ,x ∈M ,其中P ,M 为实数集R 的两个非空子集,规定f (P )={y |y =g (x ),x ∈P },f (M )={y |y =g (x ),x ∈M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P ∩M =∅,则f (P )∩f (M )=∅; ②若P ∩M ≠∅,则f (P )∩f (M )≠∅; ③若P ∪M =R ,则f (P )∪f (M )=R ; ④若P ∪M ≠R ,则f (P )∪f (M )≠R . 其中命题不正确的有________.5.设[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集合A ={x |x 2-2[x ]=3},B =⎩⎨⎧⎭⎬⎫x |18<2x <8,求A ∩B .6.已知集合A ={x |1<x <3},集合B ={x |2m <x <1-m }. (1)当m =-1时,求A ∪B ; (2)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3)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课后案答题纸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A ∪B =________;A ∩(∁U B )=________.13、 B =________,A ∩(∁R B )=_14. M ∩N =________;∁R (M ∩N )=________. 15. m =________,n =________.16. B =________. 17.B 组1 23. m =________,∁A B =________.4.5.设[x ]表示不大于x 的最大整数,集合A ={x |x 2-2[x ]=3},B =⎩⎨⎧⎭⎬⎫x |18<2x <8,求A ∩B .6.已知集合A ={x |1<x <3},集合B ={x |2m <x <1-m }. (1)当m =-1时,求A ∪B ; (2)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3)若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01集合的概念知识梳理1.元素与集合(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表示关系文字语言符号语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相等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A=B 子集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A?B 真子集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B中的元素,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是A中的元素A B 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图形语言符号语言A∪B={x|x∈A,或x∈B}A∩B={x|x∈A,且x∈B}?U A={x|x∈U,且x?A}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题型一.集合例1. (1)已知集合A ={0,1,2},则集合B ={x -y|x ∈A ,y ∈A}中元素的个数是( ) A .1 B .3 C .5 D .9(2)已知集合A ={m +2,2m 2+m},若3∈A ,则m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C (2)-32(2)由题意得m +2=3或2m 2+m =3,则m =1或m =-32,当m =1时,m +2=3且2m 2+m =3,根据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知不满足题意;当m =-32时,m +2=12,而2m 2+m =3,故m =-32.【感悟提升】(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要搞清楚集合中代表元素的含义,再看元素的限制条件,明白集合的类型,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类型集合;(2)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常常容易忽略,求解问题时要特别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常用于解决集合问题.变式1.设集合A ={1,2,3},B ={4,5},M ={x|x =a +b ,a ∈A ,b ∈B},则M 中的元素个数为( )A .3B .4C .5D .6 变式2.设a ,b ∈R ,集合{1,a +b ,a}=⎩⎨⎧⎭⎬⎫0,b a ,b ,则b -a =________.答案 1.B 2.2解析 1.因为集合M 中的元素x =a +b ,a ∈A ,b ∈B ,所以当b =4时,a =1,2,3,此时x =5,6,7.当b =5时,a =1,2,3,此时x =6,7,8. 所以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可知,x =5,6,7,8. 即M ={5,6,7,8},共有4个元素.2.因为{1,a +b ,a}=⎩⎨⎧⎭⎬⎫0,ba ,b ,a ≠0, 所以a +b =0,得ba =-1,所以a=-1,b=1,所以b-a=2.题型二.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例2.(1)已知集合A={x|x2-3x+2=0,x∈R},B={x|0<x<5,x∈N},则满足条件A?C?B的集合C的个数为()A.1 B.2 C.3 D.4B⊆,则实数m的最大值为(2)已知集合},xm-≤≤xA若A=xBx=m|{121},7≤≤{-|2+_____.答案(1)D(2)4 注:若B是A的真子集,则m的最大值为什么?【感悟提升】(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在涉及集合关系时,必须优先考虑空集的情况,否则会造成漏解;(2)已知两个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时,关键是将条件转化为元素或区间端点间的关系,进而转化为参数所满足的关系.常用数轴、Venn图等来直观解决这类问题.变式1.已知集合A={x|y=ln(x+3)},B={x|x≥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A=B B.A∩B=?C.A?B D.B?A变式2.已知集合A={x|log2x≤2},B={x|x<a},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答案 1.D 2.(4,+∞)解析 1.A={x|x>-3},B={x|x≥2},结合数轴可得:B?A.2.由log2x≤2,得0<x≤4,即A={x|0<x≤4},而B={x|x<a},由于A ?B ,如图所示,则a>4. 题型三. 集合的基本运算例3.(1)已知}2|1||{<-=x x A ,}06|{2<-+=ax x x B ,}0152|{2<--=x x x C , ① ,B B A =⋃求a 的范围;② 是否存在a 的值使C B B A ⋂=⋃,若存在,求出a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设集合U =R ,A ={x|2x(x -2)<1},B ={x|y =ln(1-x)},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x|x ≥1}B .{x|1≤x<2}C .{x|0<x ≤1}D .{x|x ≤1}答案 (1)✍(-5≤a ≤-1);✍1519,-≤≤-⊆⊆a C B A (2)B变式1.已知集合A ={1,3,m},B ={1,m},A ∪B =A ,则m 等于( ) A .0或 3 B .0或3 C .1或 3D .1或3变式2.}32|{+≤≤=a x a x A ,}51|{>-<=x x x B 或,∅≠⋂B A ,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答案1.B 2.]3,2()21,(⋃--∞【感悟提升】1.一般来讲,集合中的元素若是离散的,则用Venn 图表示;集合中的元素若是连续的实数,则用数轴表示,此时要注意端点的情况.2.运算过程中要注意集合间的特殊关系的使用,灵活使用这些关系,会使运算简化.变式3.(2015·天津)已知全集U ={1,2,3,4,5,6,7,8},集合A ={2,3,5,6},集合B ={1,3,4,6,7},则集合A ∩(?UB)等于( )A.{2,5} B.{3,6}C.{2,5,6} D.{2,3,5,6,8}变式4.设U=R,集合A={x|x2+3x+2=0},B={x|x2+(m+1)x+m=0},若(?UA)∩B =?,则m的值是__________.答案 3.A 4.1或2解析 3.由题意知,?UB={2,5,8},则A∩(?UB)={2,5},选A.4.A={-2,-1},由(?UA)∩B=?,得B?A,∵方程x2+(m+1)x+m=0的判别式Δ=(m+1)2-4m=(m-1)2≥0,∴B≠?.∴B={-1}或B={-2}或B={-1,-2}.①若B={-1},则m=1;②若B={-2},则应有-(m+1)=(-2)+(-2)=-4,且m=(-2)×(-2)=4,这两式不能同时成立,∴B≠{-2};③若B={-1,-2},则应有-(m+1)=(-1)+(-2)=-3,且m=(-1)×(-2)=2,由这两式得m=2.经检验知m=1和m=2符合条件.∴m=1或2.题型四. 集合的新定义问题例4.若集合A具有以下性质:(Ⅰ)0∈A,1∈A;(Ⅱ)若x∈A,y∈A,则x-y∈A,且x≠0时,1x∈A.则称集合A是“好集”.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1)集合B={-1,0,1}是“好集”;(2)有理数集Q是“好集”;(3)设集合A 是“好集”,若x ∈A ,y ∈A ,则x +y ∈A. A .0 B .1 C .2 D .3 答案 C变式: (2015·湖北)已知集合A ={(x ,y)|x 2+y 2≤1,x ,y ∈Z},B ={(x ,y)||x|≤2,|y|≤2,x ,y ∈Z},定义集合A*B ={(x 1+x 2,y 1+y 2)|(x 1,y 1)∈A ,(x 2,y 2)∈B},则A*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77B .49C .45D .30 答案 C解析 如图,集合A 表示如图所示的所有圆点“”,集合B 表示如图所示的所有圆点“”+所有圆点“”,集合A*B 显然是集合{(x ,y)||x|≤3,|y|≤3,x ,y ∈Z}中除去四个点{(-3,-3),(-3,3),(3,-3),(3,3)}之外的所有整点(即横坐标与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即集合A*B 表示如图所示的所有圆点“”+所有圆点“”+所有圆点“”,共45个.故A*B 中元素的个数为45.故选C. 【真题演练】1.【2016高考新课标1理数】设集合{}2430A x x x =-+< ,{}230x x ->,则A B = ( )(A )33,2⎛⎫-- ⎪⎝⎭ (B )33,2⎛⎫- ⎪⎝⎭ (C )31,2⎛⎫ ⎪⎝⎭ (D )3,32⎛⎫ ⎪⎝⎭【答案】D【解析】因为23{|430}={|13},={|},2A x x x x xB x x =+<<<>-所以33={|13}{|}={|3},22A B x x x x x x <<><<故选D.2.【2016高考新课标3理数】设集合{}{}|(2)(3)0,|0S x x x T x x =--≥=> ,则S T =( )(A) [2,3] (B)(-∞ ,2] [3,+∞) (C) [3,+∞) (D)(0,2] [3,+∞)【答案】D【解析】由(2)(3)0x x --≥解得3x ≥或2x ≤,所以{|23}S x x x =≤≥或,所以{|023}S T x x x =<≤≥或,故选D .3.【2016年高考四川理数】设集合{|22}A x x =-≤≤,Z 为整数集,则A Z 中元素的个数是( )(A )3 (B )4 (C )5 (D )6【答案】C 【解析】由题意,{2,1,0,1,2}A Z =--,故其中的元素个数为5,选C. 4.【2016高考山东理数】设集合2{|2,},{|10},x A y y x B x x ==∈=-<R 则A B =( ) (A )(1,1)-(B )(0,1) (C )(1,)-+∞ (D )(0,)+∞【答案】C 【解析】}0|{>=y y A ,}11|{<<-=x x B ,则A B =∞(-1,+),选C. 5.【2016高考新课标2理数】已知集合{1,}A =2,3,{|(1)(2)0,}B x x x x =+-<∈Z ,则A B =( )(A ){1} (B ){12},(C ){0123},,, (D ){10123}-,,,, 【答案】C【解析】集合{|12,}{0,1}B x x x =-<<∈=Z ,而{1,2,3}A =,所以{0,1,2,3}A B =,故选C.6.【2016高考浙江理数】已知集合{}{}213,4,P x x Q x x =∈≤≤=∈≥R R 则()P Q ⋃=R ( )A .[2,3]B .( -2,3 ]C .[1,2)D .(,2][1,)-∞-⋃+∞ 【答案】B 【解析】根据补集的运算得.故选B .7.【2015高考陕西,理1】设集合2{|}M x x x ==,{|lg 0}N x x =≤,则M N =( )A .[0,1]B .(0,1]C .[0,1)D .(,1]-∞ 【答案】A【解析】{}{}20,1x x x M ===,{}{}lg 001x x x x N =≤=<≤,所以[]0,1M N =,故选A .8.【2015高考福建,理1】若集合{}234,,,A i i i i = (i 是虚数单位),{}1,1B =- ,则A B 等于 ( )A .{}1-B .{}1C .{}1,1-D .φ 【答案】C【解析】由已知得{},1,,1A i i =--,故A B ={}1,1-,故选C .。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可以理解为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的总体。
集合中的元素是指构成集合的个体或对象。
在集合中,元素的顺序并不重要,也不会重复出现。
本文将介绍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运算的种类以及相关的性质。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例如A、B、C等。
集合中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例如a、b、c等。
如果一个元素x属于集合A,我们用x∈A表示;如果一个元素y不属于集合A,我们用y∉A表示。
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可以是数,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其他集合。
集合的大小可以通过计算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来确定。
如果集合A中有n个元素,我们用|A|表示集合A的大小,即|A|=n。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 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逐个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
例如,集合A={1, 2, 3, 4}表示集合A包含了元素1、2、3、4。
2. 描述法:用一个条件来描述集合中的元素。
例如,集合B={x | x 是整数,0≤x≤10}表示集合B包含了满足0≤x≤10的所有整数。
三、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四种。
1. 并集:记为A∪B,表示包含了属于A或属于B的元素的集合。
即A∪B={x | x∈A或x∈B}。
例如,若A={1, 2, 3},B={3, 4, 5},则A∪B={1, 2, 3, 4, 5}。
2. 交集:记为A∩B,表示包含了既属于A又属于B的元素的集合。
即A∩B={x | x∈A且x∈B}。
例如,若A={1, 2, 3},B={3, 4, 5},则A∩B={3}。
3. 差集:记为A-B,表示包含了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的集合。
即A-B={x | x∈A且x∉B}。
例如,若A={1, 2, 3},B={3, 4, 5},则A-B={1, 2}。
4. 补集:对于给定的全集U,集合A的补集记为A',表示包含了属于U但不属于A的元素的集合。
即A'={x | x∈U且x∉A}。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性质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性质集合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它通常指由一些确定的元素所组成的整体。
在集合中,元素的顺序不重要,每个元素只能在集合中出现一次。
集合的运算是指对集合的操作,主要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等。
首先,让我们来介绍一下集合的概念。
在数学中,我们常用大写字母来表示一个集合,集合内的元素用大括号括起来,并用逗号分隔。
例如,集合A可以表示为A={1, 2, 3, 4, 5},其中的元素为整数1、2、3、4和5。
如果一个元素x属于集合A,我们可以记作x∈A;如果一个元素y不属于集合A,我们可以记作y∉A。
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对象,比如数字、字母、单词、人、动物等。
集合的运算涉及到对两个或多个集合的操作。
首先是并集运算,它表示将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成一个新的集合。
如果A和B是两个集合,其并集记作A∪B,定义为包含了A和B中所有元素的集合。
例如,如果A={1, 2, 3},B={3, 4, 5},则A∪B={1, 2, 3, 4, 5}。
接下来是交集运算,它表示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新的集合。
如果A和B是两个集合,其交集记作A∩B,定义为包含了A和B中共有元素的集合。
例如,如果A={1, 2, 3},B={3, 4, 5},则A∩B={3}。
另外,我们还有差集运算,它表示从一个集合中去除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
如果A和B是两个集合,其差集记作A-B,定义为包含了A中除去与B共有的元素的集合。
例如,如果A={1, 2, 3},B={3, 4, 5},则A-B={1, 2}。
最后是补集运算,它表示一个集合中除去另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
如果A是一个集合,其补集记作A',定义为包含了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例如,如果A={1, 2, 3},则A'为全体自然数集合N中除去1、2和3的剩余元素。
除了上述的基本运算以外,集合还有一些其他的性质。
例如,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
交换律意味着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和B,A∪B=B∪A和A∩B=B∩A。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总结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总结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组特定对象组成的。
这些对象可以是数字、字母、词语、人物、事物等等。
集合的运算是指对集合进行交、并、差等操作的过程。
本文将对集合的概念及其运算进行总结。
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等。
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
一个元素要么属于一个集合,要么不属于,不存在属于但不属于的情况。
表示元素属于某个集合的关系可以用符号∈表示,不属于则用∉表示。
例如,对于集合A={1,2,3},元素1∈A,元素4∉A。
集合还有一些常用的特殊表示方法,如空集∅表示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全集U表示某一给定条件下所有可能元素的集合。
二、集合的基本运算1. 交集运算(∩)交集运算是指将两个集合中共同拥有的元素合并成一个新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对于集合A={1,2,3}和集合B={2,3,4},它们的交集为A∩B={2,3}。
2. 并集运算 (∪)并集运算是指将两个集合中所有的元素合并成一个新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对于集合A={1,2,3}和集合B={2,3,4},它们的并集为A∪B={1,2,3,4}。
3. 差集运算(\)差集运算是指从一个集合中去除另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
用符号\表示。
例如,对于集合A={1,2,3}和集合B={2,3,4},集合A减去集合B的差集为A\B={1}。
4. 补集运算补集运算是指对于给定的全集U,从全集中去除某个集合中的元素得到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对于集合A={1,2,3}和全集U={1,2,3,4,5},A的补集为A'={4,5}。
三、集合运算的性质集合运算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 交换律交换律指的是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和B,A∩B = B∩A,A∪B =B∪A。
2. 结合律结合律指的是对于任意三个集合A、B和C,(A∩B)∩C = A∩(B∩C),(A∪B)∪C = A∪(B∪C)。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集合的概念和运算规则集合是数学中一个基本而重要的概念,它以一种直观的方式描述了事物的整体、分类和关系。
在集合论中,我们研究了集合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运算规则。
本文将深入探讨集合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为读者提供清晰的解释。
一、集合的概念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事物组成的整体。
这些事物被称为集合的元素。
我们可以用大括号{}来表示一个集合,其中包含了一系列的元素。
例如,我们可以用{1, 2, 3, 4}表示一个包含了数字1、2、3和4的集合。
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任何类型的事物,例如数字、字母、单词、人、动物等等。
元素之间没有顺序关系,每个元素在集合中只出现一次。
如果一个元素在集合中多次出现,我们只计算它一次。
二、集合的运算规则在集合论中,我们定义了几种基本的运算规则,包括并集、交集、补集和差集。
这些运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集合中的元素。
1. 并集两个集合的并集是由两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如果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则它们的并集可以表示为A∪B={1, 2, 3, 4, 5}。
2. 交集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由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如果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则它们的交集可以表示为A∩B={3}。
3. 补集给定一个全集U和一个集合A,A对于U的补集是由U中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用符号A'表示。
例如,如果全集U={1, 2, 3, 4, 5},集合A={1, 2, 3},则A对于U的补集可以表示为A'={4, 5}。
4. 差集两个集合的差集是由属于第一个集合但不属于第二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用符号表示。
例如,如果集合A={1, 2, 3},集合B={3, 4, 5},则它们的差集可以表示为A-B={1, 2}。
三、例子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我们举例进行说明。
集合的基本概念、关系及运算
2020/9/23
.
37
(2)当B A时,又可分为: (a) B≠时,即B ={0},或B ={-4}, Δ = 4(a+1)2 -4(a2 -1) = 0,解得a = -1 B ={0}满足条件; (b)B = 时,Δ = 4(a+1)2 -4(a2 -1) < 0,解得a < -1 综合(1)、(2)知,所求实数a的值a -1,或a =1.
AC
(3)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A B 且 B A ,那么
A=B (4)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 子集,即 Φ A
2020/9/23
.
24
例 写出集合{ a , b }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
真子集.
解:集合{ a , b }的所有子集为 ,{a},{b},{a,b}.
2020/9/23
.
19
知识要 点
3.集合相等与真子集的概念
如 果 集 合 A是 集 合 B的 子 集 (AB), 且 集 合 B是 集 合 A的 子 集 ( BA) , 此 时 , 集 合 A与 集 合 B中 的 元 素 是 一 样 的 , 因 此 , 集 合 A与 集 合 B相 等 . 记 作 A= B
2020/9/23
.
16
2.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的封闭曲线的 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
A B用Venn图表示如下:(有两种情况)
A
B
A(B)
思考1
包含关系{a} A与属于关系 a A有什么区别吗?
2020/9/23
.
17
注意
与 的区别:前者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后者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的概念及运算
10.集合 M={m | m=2a-1, aZ} 与 N={n | n=6b1, bZ} 之间的 关系是 N M .
11.已知 R 为全集, A={x | log 1(3-x)≥-2}, B={x | x 5 ≥1}, 求 +2 2 CRA∩B. (-2, -1)∪{3} 12.调查 100 名有携带药品出国的旅游者, 其中 75 人带有感冒 药, 80 人带有胃药, 那么既带感冒药又带胃药的人数的最大值 和最小值分别为多少? 解: 设既带感冒药又带胃药的人数为 x, 既不带感冒药又不带 胃药的人数为 a. 记这100名出国旅游者组成全集 I , 其中带感冒药的人组成集 合 A, 带胃药的人组成集合 B. 则 x=card(A∩B) 且 card(A)=75, card(B)=80, 依题意得: a+card(A)+card(B)-x=100, 0≤a≤20. ∴x=a+55, 0≤a≤20. ∴55≤x≤75. 故既带感冒药又带胃药的人数的最大值为 75, 最小值为 55. 13.已知函数 f(x)=ax2-1, aR, xR, 设集合 A={x | f(x)=x}, 集 合 B={x | f[f(x)]=x}, 且 A=B,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 a+b, 0}, 则 a2006+b2007= 1 . 1.若{a, b , 1}={ a a 2.若集合 M={-1, 1, 2}, N={y | y=x2, x∈M}, 则 M∩N 是 ( B ) A. {1, 2, 4} B. { 1 } C. {1, 4} D. x+1 3.若集合 M={12, a}, 集合P={x | x -2 ≤0, x∈Z} 且 M∩P={0}, 记 M∪P=S, 则集合 S 的真子集个数是 ( D) A. 8 B. 7 C. 16 D. 15 4.已知集合 S, M, N, P 如图所示,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 S 是( D) A. M∩(N∪P) B. M∩Cs(N∩P) P M N C. M∪Cs(N∩P) D. M∩Cs(N∪P)
关于集合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集合的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由一些对象组成的整体,这些对象可以是数字、字母、单词、短语等。
集合的概念在数学中起到了连接各种数学分支的桥梁作用,不仅在数学中应用广泛,还在计算机科学、逻辑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一、集合的基本概念1. 元素:集合中的每个对象称为元素,一个集合可以有无限个元素,也可以有有限个元素。
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如数字、字母、单词等。
2. 集合的表示:通常使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如A、B,集合中的元素用花括号{}表示,如A={1, 2, 3}。
3. 集合的相等:两个集合相等的条件是它们的元素相同,即集合A=B当且仅当A和B中的元素完全相同。
4. 空集合: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合,通常用符号∅表示。
5. 子集:如果一个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B,那么A是B的子集,记作A⊆B。
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6. 交集:两个集合A和B的交集,定义为所有同时属于A和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
7. 并集:两个集合A和B的并集,定义为所有属于A或者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
如果两个集合没有共同的元素,它们的交集为空集,称为互斥。
二、集合的运算和性质1. 并集和交集的运算律:(1) 交换律:A∩B = B∩A,A∪B = B∪A(2) 结合律:(A∩B)∩C = A∩(B∩C),(A∪B)∪C = A∪(B∪C)(3) 分配律:A∩(B∪C) = (A∩B)∪(A∩C),A∪(B∩C) =(A∪B)∩(A∪C)(4) 吸收律:A∩(A∪B) = A,A∪(A∩B) = A2. 补集:对于给定的集合A,全集U中不属于A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A的补集,记作A'。
补集满足以下性质:(1) A∪A' = U,A∩A' = ∅(2) (A')' = A(3) U' = ∅,∅' = U3. 包含关系:对于任意集合A和B,如果A包含于B,即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B,记作A⊆B或者B⊇A。
集合概念、表示方法、分类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概念、表示方法、分类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N内排除0的集.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⑴确定性:⑵互异性:⑶无序性: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⑴某班个子较高的同学⑵长寿的人⑷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⑸某校2011级新生;⑹血压很高的人;⑺著名的数学家;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我们A 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 ,4∉A ,等等。
练:A={2,4,8,16},则4A ,8 A ,32 A.巩固练习分析:练1.已知集合P 的元素为21,,3m m m --, 若2∈P 且-1∉P ,求实数m 的值。
练2下面有四个命题:①若-a ∉Ν,则a ∈Ν ②若a ∈Ν,b ∈Ν,则a +b 的最小值是2③集合N 中最小元素是1 ④ x 2+4=4x 的解集可表示为{2,2}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3求集合{2a ,a 2+a }中元素应满足的条件?4若t 1t 1+-∈{t},求t 的值.⒈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2.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 小于5的正奇数组成的集合;(2) 能被3整除而且大于4小于15的自然数组成的集合;⒉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集合的全部知识点总结集合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是由一组确定的对象组成的。
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集合是一个基础概念,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集合的定义、运算、性质以及常见应用进行总结。
一、集合的定义集合是指具有某种特定特征的一组对象的集合体。
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
可以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
例如,集合A={1, 2, 3},其中的元素1、2、3属于集合A。
集合可以用描述法或列举法表示。
描述法是通过描述集合的成员所满足的条件来表示集合,例如A={x|x是正整数,1≤x≤5}。
列举法是直接列举出集合中的元素,例如A={1, 2, 3}。
二、集合的运算1. 并集:集合A和集合B的并集是包含了A和B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B。
例如,A={1, 2, 3},B={3, 4, 5},则A∪B={1, 2, 3, 4, 5}。
2. 交集:集合A和集合B的交集是包含了A和B共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B。
例如,A={1, 2, 3},B={3, 4, 5},则A∩B={3}。
3. 差集:集合A和集合B的差集是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的集合,记作A-B。
例如,A={1, 2, 3},B={3, 4, 5},则A-B={1, 2}。
4. 补集: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是指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的集合,记作A'。
例如,A={1, 2},全集U={1, 2, 3, 4, 5},则A'={3, 4, 5}。
三、集合的性质1. 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各不相同,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等的。
2. 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之间没有顺序关系,集合中元素的排列顺序对集合的定义没有影响。
3. 包含关系:一个集合包含另一个集合,当且仅当第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是第二个集合中的元素。
4. 幂集:集合A的幂集是包含A的所有子集的集合。
例如,A={1, 2},则A的幂集为{{}, {1}, {2}, {1, 2}}。
四、集合的应用1. 概率论:在概率论中,集合被广泛应用于描述随机事件,例如样本空间、事件等。
数学的集合概念
数学的集合概念集合是数学中一个基本且重要的概念。
它是一种将一组元素汇集在一起的方式,可以用来表示一个整体的概念。
本文将从集合本身的概念和性质、集合的分类、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函数和映射、集合的逻辑和推理以及集合的应用等方面来介绍数学的集合概念。
1. 集合本身的概念和性质集合是由一组特定元素组成的整体。
这些元素可以是任何东西,例如数字、点、图形等。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任意的,既可以是有限的,也可以是无限的。
集合本身具有一些性质,例如封闭性、结合性、交换性等。
2. 集合的分类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特点,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空集是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单元集只包含一个元素的集合;自然数集是包含所有自然数的集合;实数集是包含所有实数的集合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集合的其他性质对其进行分类,例如基数、序数、域、单调性、完备性等。
3. 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通过集合的基本运算得到。
例如,两个集合的交集是由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两个集合的并集是由两个集合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补集是一个集合中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差集是一个集合中不属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等。
4.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的基本运算是数学集合中重要的概念之一。
常见的集合基本运算包括交集、并集、补集、差集等。
这些运算可以用于获取两个或多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或者用于对集合进行操作和变换。
在集合的基本运算中,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规则和约定,例如空集和任意集合的交集都是空集,空集和任意集合的并集都是该任意集合等。
5. 集合的函数和映射函数和映射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们可以用于描述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集合中,函数是一种将一个集合的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的工具。
而映射则是一种将一个集合的元素与另一个集合的元素建立对应关系的方式。
通过函数和映射,我们可以对集合进行各种操作和变换,例如映射可以将一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映射为一个平方数,从而得到一个新的集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集合{所有课程全体}和集合{所有教室}这两个集合 之间就存在着某种联系。
• 例:A={a,b,c}为学生集合,B={x,y,z,w}为课程集 合,则笛卡儿积A×B就是学生与课程所组成的有序 对全体。
• A×B={(a,x),(a,y),(a,z),(a,w),(b,x),(b,y),(b,z),
1 mij 0
(ai,bj)R (ai,bj)R
当A=B时,A上的二元关系R可以用方阵来表示。
2020/9/28
• 例 : A={1,2,3,4} 上 模 3 同 余 关 系 R={(1,1),(2,2),(3,3), (4,4),(1,4),(4,1)}, 其 关系矩阵为
1234
11 0 0 1
(b,w),(c,x),(c,y),(c,z),(c,w)} • 若(a,x)表示学生a选修课程x,则当a,b,c三个学生选
定课程,其情况是: • (a,y),(a,w),(b,x),(b,y),(b,w),而c什么课也没选,
• R={(a,y),(a,w),(b,x),(b,y),(b,w)} • 反映了学生与课程的联系。 • RA×B,即R是A×B 的子集。 • 集合A到集合B的关系。
并且Dom RA,Ran RB。
• 例 : A={1,3,5,7},B={0,2,4,6}, 定 义 关 系 R:(a,b)R当且仅当a<b
• 关系还可以用表格表示
• R={(1,2),(1,4),(1,6),(3,4), (3,6),(5,6)}
2020/9/28
• A={1,2,3,4},定义A上二元关系:(a,b)R当 且仅当(a-b)/3为整数。称为模3同余关系 。
bRa , 则称R是对称的。
• A={1,2,3,4} • S1={(1,2),(2,1),(1,3),(3,1)} 对称 • S2={(1,2),(2,1),(1,3)} • 因为(1,3)S2,而(3,1)S2, • 所以S2不是对称的 • S3={(1,2),(2,1),(3,3)} 对称
2020/9/28
R={(a,y),(a,w),(b,x),(b,y),(b,w)} (a,y)R,aRy. (a,x)R, aR/x
2020/9/28
• 定义 2.2:设R是从A到B的二元关系,A的 一个子集{a|存在b, 使得(a,b)R}称为R
的定义域,记为Dom R。B的一个子集{b| 存 在 a, 使 得 ( a,b)R} 称 为 R 的 值 域 , 记 为 Ran R。A称为R的前域,B称为R的陪域,
• (4)对任意a,bA,如果aRb且bRa,必有a=b,则
称R是反对称的。
• 该定义实际上表明:当ab时,若有(a,b)R, 则(b,a)R。
• 不是对称,不一定是反对称的 • 不是反对称的,也不一定是对称的。 • 可以既是对称的,又是反对称的
2020/9/28
• (5)对任意a,b,cA, 如果aRb且bRc,必有
• A={1,2,3,4} • R1={(1,1),(2,2),(3,3)} ? • R2={(1,1),(1,2),(2,2),(3,3),(4,4)} ? • 对于自反,必须是对于每个xA,都去检验
是否有xRx。
2020/9/28
• (2)反自反:如果对任意aA,有(a,a)R ,
则称R是反自反的。
2020/9/28
2020/9/28
定义 2.1:设 A 和 B 是任意两个集合,A ×B 的子集 R 称为从 A 到 B 的二元关 系。当 A=B 时,称 R 为 A 上的二元关系。 若(a,b)R,则称 a 与 b 有关系 R ,记为 aRb。若(a,b)R,则称 a 与 b 没有关系 R,记为 aR/b。若 R=,则称 R 为空关系。 若 R=A×B,则称 R 为全关系。
义 A1×A2×…×An的 子 集 R为 A1,A2,…An 的 n 元 关 系 , 当 A1=A2=…=An 时 , R 称 为 A 上 的n元关系。 2020/9/28
2.2关系的性质
• 定义2.4:设R是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 • (1)自反:如果对任意aA,有aRa,则称R
是自反的。
• 自反集合下
2020/9/28
• A到B的关系是A×B的子集。 • 关系的表示,可以用集合的表示方法 • 对于有限集, 关系还可以用矩阵或图形来表示 • 定义 2.5:设A和B是两个有限集A={a1,a2,…,
am},B={b1,b2,…,bn},R是从A到B的二元关系, 称m×n阶矩阵MR=(mi,j)为R的关系矩阵,其中
• R={(a,b)|(a-b)/3 为 整 数 , a,bA}={(1,1), (2,2),(3,3), (4,4),(1,4),(4,1)}
• Dom R=Ran R=A。 • 进一步可定义整数集上的模r同余关系: • {(a,b)|(a-b)/r为整数,a、bZ,rZ+} • 定义 2.3:设A1,A2,…An是n个任意集合,定
aRc , 则称R是传递的。
• 注意:传递要求是:只要有aRb,bRc,则必 须有aRc
• 但若没有aRb,bRc ,当然也就不需要讨论 是否有aRc 。
2020/9/28
• 例:A上的非空关系R是对称的和反自反的, 则R不是传递的。
• 证明:反证法.假设R传递. • 注意,当导出(a,a)R时,千万不能说R自反。 • 因为自反的要求是:如果对任意aA,有aRa。
• 反 自 反 要 求 对 任 意 的 A 中 元 素 a, 有 (a,a)R。
2020/9/28
• 不是自反的,不一定反自反
• 不是反自反的,也不一定是自反的。
• R3={(1,2),(3,2)} 是A上的反自反关系
• 思考:非空集合A上的空关系是否自反? 反自反?
• (3)对称:对任意a,bA ,如果aRb必有
M
R
20 30
1 0
0 1
0 0
4
1
0
0
1
2020/9/28
• 例 : A={2,3,4},B={1,3,5,7},A 到 B 的 < 关
系
R={(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