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

合集下载

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心血管疾病是指心脏和血管系统中的一系列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心肌梗塞等。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因此了解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1.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系统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通常情况下,50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因此需要注意饮食、锻炼和定期体检等健康方面的问题。

2.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指血液在动脉内的压力超过正常范围,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果您已经被诊断出高血压,那么您需要控制血压,遵守医生的建议,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戒烟、限制饮酒、保持正常体重、减少钠的摄入等。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长期处于高水平,这会损伤血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如果您已经被诊断出糖尿病,那么需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遵守医生的建议,减轻糖尿病的并发症,如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4.高胆固醇患者胆固醇是一种必需的脂质,但过多的胆固醇会在血管内形成斑块,阻碍血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如果您的胆固醇水平较高,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它,如改变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定期体检等。

5.肥胖人群肥胖会导致血糖和血脂水平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果您的BMI超过25,那么您需要采取措施减轻体重,例如改变饮食结构、增加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的脂肪和糖分等。

6.吸烟者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如果您吸烟,最好立即戒烟。

戒烟不仅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以减少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健康问题。

7.缺乏锻炼的人群缺乏锻炼会导致肌肉减少、代谢率降低、血脂水平升高等不良生理反应,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需要保持适当的体力活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总之,心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年龄较大的人群、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高胆固醇患者、肥胖人群、吸烟者和缺乏锻炼的人群。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高血压(病理学)

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高血压(病理学)

➢继发性高血压
发病率: 5-10%
是指患有某些疾病时出现的血压升 高,引起的高血压。
2.原发性高血压类型
①缓进型(良性)高血压 ②急进型(恶性)高血压
①缓进型(良性)高血压
较多见,约占95% 多见于中老年人 起病隐匿,病程长(十余年、数十年) 常引起心、脑、肾及视网膜病变
②急进型(恶性)高血压
3.内脏器官病变期






左心室 受累 主动脉 大中动脉
硬化
①心脏
心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代偿期—向心性肥大
①心脏
镜下可见 心肌细胞变粗、变长,伴 有较多分支。心肌细胞核 肥大,呈圆形或椭圆形, 核深染。
正常心肌 心肌肥大
①心脏
失代偿—离心性肥大
正常心脏
高血压心脏 离心性肥大
①心脏
临床表现
较少见
血压显著升高
(常超过230/130动脉炎
二、缓进型高血压
(一)病因 病因
1.遗传 2.饮食 3.环境 4.神经内分泌
1.遗传因素: 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基因变异和 (或)突变
遗传缺陷
2.饮食因素:
①高盐: 日均摄盐量↑
②肥胖:体重指数↑
高血压 患病率↑
72岁→高血压病史12年; 5年前→头痛、头晕、健忘等→降压药→症状缓解 2天前→剧烈头痛、视物模糊、呕吐、右侧面神经麻痹 及左侧上、下肢瘫痪 临床检查:血压150/90mmHg,双下肢浮肿,颈静 脉怒张,大量蛋白管型。
问题:
小明爷爷5年前出现的症状表现与近期 发病的临床症状不同,和高血压有关 吗?有怎么样的联系?
水压
气压
血压
最理想的血压: 舒张压<80mmHg 收缩压<120mmHg

内科学(第一部份)心血管系统疾病-精品文档

内科学(第一部份)心血管系统疾病-精品文档
18
临床分型:
1、无症状型冠心病(隐匿型冠心病) 2、心绞痛型冠心病 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4、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5、猝死型冠心病
1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出 现裂纹,继而出血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 不完全或完全阻塞所致。
20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 - 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通常发生于富含红细胞和纤维蛋白的红血栓所致的完
全性冠脉闭塞的情况下。
- 非S 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
通常发生于富含血小板的由血栓所致的非完全性冠脉 闭塞情况下。
• 急性冠脉综合征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是:
冠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聚集,血栓形成,血 管痉挛导致病变远端血管完全性或非完全性闭塞,发 生心肌缺血或原有心肌缺血恶化或发生心肌梗死.
21
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部位: 胸骨上、中段后或心前区、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横 贯前胸、界限不清。
•性质: “四感”:压迫(榨)感、发闷感、紧缩感、烧灼感。 但具“三不”:不尖锐、不象针刺、不象刀扎(割)样。(“四 感”、“三不”) •放射性: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下 颌部。
•持续时间:3 - 5 min,很小超过10 - 15min •缓解性:去除诱因、停止活动(休息)、使用硝酸甘油制剂可 缓解。
13
三、心脏瓣膜病
14
心脏瓣膜病
• 由于炎症、缺血性坏死、退行性改变、粘液瘤样 变性、先天发育畸形、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 多个瓣膜结构的功能或结构的异常,导致瓣口狭 窄和(或)关闭不全。
• 二尖瓣最常受累,其次为主动脉瓣。 • 由风湿热引起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最重要,但其

高血压(PDF)

高血压(PDF)

引言概述: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对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健康和生命质量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如果不得到及时治疗和管理,它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肾脏疾病等。

正文内容:1.高血压的定义和诊断:1.1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1.2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和体征;1.3如何进行高血压的诊断和监测。

2.高血压的危险因素:2.1高血压与年龄的关系;2.2高血压与家族史的关系;2.3高血压与生活方式的关系;2.4高血压与饮食习惯的关系;2.5高血压与其他慢性疾病的关系。

3.高血压的并发症:3.1高血压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3.2高血压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3.3高血压与肾脏疾病的关系;3.4高血压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3.5高血压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4.高血压的治疗和管理:4.1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4.2药物治疗的选择和使用;4.3高血压患者的定期随访和监测;4.4营养和饮食调整对高血压的影响;4.5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5.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5.1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性;5.2高血压的早期筛查和诊断;5.3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5.4政策和社会层面的干预措施;5.5健康教育和公众意识的提高。

总结:高血压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疾病,它会对全身各个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及时发现和控制血压的重要性不可小觑。

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的选择和规范使用、定期随访和监测以及全面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管理高血压,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意识提高,以便公众能够更加了解高血压的危害和预防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减少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心脑血管疾病简介

心脑血管疾病简介

心脑血管疾病简介心脑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缩写为CCVD)包括心脏病、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心脏病是指心脏结构和(或)功能异常导致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

其病因往往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也可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有关。

心脏病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功能和心输出量,从而引起疲乏、气促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预防心脏病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

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缺血或出血性中风,是致残及致死率高的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密切相关。

脑卒中病人的症状包括意识障碍、言语障碍、肢体瘫痪等,治疗早期干预可有效避免脑卒中后遗症的出现。

预防脑卒中的方法包括控制以上危险因素、保持适量体力活动、戒烟限酒等。

高血压是指血压在正常水平的基础上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主要影响心血管系统,容易引起血管病变、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

高血压发病风险与年龄、性别、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包括保持正常体重、戒烟限酒、减少盐分摄入、增加体力活动等。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供血不足或中断引起的一系列心脏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冠心病是致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预防方法同心脏病。

总之,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个体化、系统化的管理,重点在于减少危险因素的存在和对基础疾病的控制。

我们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运动,定期进行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基础疾病。

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警惕自己身体的异常变化,遇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以便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心血管内科常见的20种疾病

心血管内科常见的20种疾病

心血管内科常见的20种疾病心血管内科是专门研究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科室。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管。

以下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20种疾病:1. 高血压: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状况,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2. 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一组心脏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3. 心力衰竭:心脏功能不全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常引起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

4. 心律失常: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搏过速、心搏过缓、心房颤动等。

5. 功能性心脏杂音:非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的心脏杂音,常见于贫血、发热等情况。

6.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发生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严重心血管疾病。

7. 心肌炎:心肌感染或炎症导致心肌功能障碍,常伴有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

8. 心肌病:一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

9. 心包炎:心包膜感染或炎症引起的心包炎症反应,常伴有胸痛、胸闷等症状。

10. 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动脉壁发生斑块形成,引起动脉狭窄和血液供应不足。

11. 心源性休克:心脏泵血功能极度衰竭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12. 高脂血症: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3. 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发育异常引起的心脏结构缺陷,常见于婴幼儿。

14. 风湿性心脏病: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心脏瓣膜受损。

15. 动脉瘤:动脉血管壁局部扩张和脆弱,常见于主动脉和脑血管。

16. 血栓性静脉炎:静脉内发生血栓形成导致炎症反应,常见于下肢静脉。

17. 淋巴结炎:淋巴结感染或炎症导致淋巴结肿痛,常见于颈部和腋窝。

18. 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水平升高,容易导致痛风和尿酸肾病等疾病。

19. 瓣膜病:心脏瓣膜结构和功能异常,常见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20. 心肺复苏后遗症:心脏骤停后常导致心脏肌肉损伤等并发症。

以上列举了心血管内科常见的20种疾病,其中包括一些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也包括了一些较罕见但重要的疾病如心肌病和瓣膜病。

高血压病ppt课件

高血压病ppt课件
T/P≥0.5 • 初始用药的选择(经济,强指征):通常首选利
尿剂或β阻断剂
降压药物
• 利尿剂 • β阻断剂 • 钙拮抗剂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 • α阻断剂 • 其它:甲基多巴、利血平、肼苯哒嗪
利尿剂
• 机制:排钠,减少血容量 • 降压较慢,作用缓和,增加其它降压药物的敏感性 • 适合于老年人,心力衰竭,联合用药 • 常用噻嗪类(双氢克尿塞),吲达帕胺(寿比山),
降压的益处
卒中发生率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平均降低 35–40% 20–25%
50%
降压治疗的效益
病人危 险分层
低危 中危 高危 很高危
绝对危险(10年 治疗的绝对效益(每治疗 间的CVD事件) 1000病人一年防止的CVD
事件)
10/5mmHg 20/10mmHg
<15%
<5
<9
15%-20% 5-7
• 靶器官损害 • 并存的临床情况
成人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组别 理想血压 正常血压 正常高限
收缩压(mmHg) <120 <130 130—139
舒张压(mmHg) <80 <85 85—89
1级高血压(轻度) 亚组:临界高血压 2级高血压(中度) 3级高血压(重度)
140—159 140—149 160—179 ≥180
90—99 90—94 100—109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亚组:临界高血压 140—149
<90 <90
血压分类
血压分类 正常 高血压前期 1期高血压 2期高血压
收缩压
mmHg
<120

120--139 或

心血管系统疾病知识总结

心血管系统疾病知识总结

心血管系统疾病知识总结心血管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及其周围血管的一类疾病。

它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了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知识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知识总结:1. 高血压(高血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通常被称为“静脉血压升高”。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并导致心脏肥大和损伤。

因此,及早诊断并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

2. 冠心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而导致的心脏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和心悸。

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和定期锻炼。

3.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局部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

其主要症状为剧烈的胸痛、呼吸困难和冷汗。

治疗心肌梗死要尽早,以最大程度减少心脏损伤。

4. 脑卒中: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血液供应中断。

它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防脑卒中的重点在于控制高血压、戒烟、限制饮酒,以及保持健康的体重和血糖水平。

5.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的疾病,导致全身组织和器官缺血。

常见症状包括气短、乏力和水肿。

改善生活方式、遵循医生建议的药物和定期复查可以帮助控制心力衰竭。

6.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紊乱的病症。

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房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和心脏消融术。

为了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均衡饮食:保持低盐、低脂和富含纤维的饮食,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物的摄入量。

2. 锻炼身体: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或游泳。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4. 戒烟: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5. 控制血压和血糖:定期测量血压和血糖,并采取措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心血管疾病PPT课件

心血管疾病PPT课件

(3)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
(4)转诊指征:
①不稳定型心绞痛。
②突发阿-斯综合征者,立即心肺复苏,初级
复苏成功后在120监护下转上级医院抢救。
4.健康指导
可编辑课件PPT
9
急性心肌梗死
1.概念:冠状动脉突然发生阻塞,局部心肌由于相
关动脉供血中断而发生缺血性坏死。
2.诊断要点
①临床表现:胸痛是最早最常见的症状,持 续时间长,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或无胸痛。可伴心律失常、心 力衰竭、休克。
泌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
(3)相关脏器损害的诊断:
①高血压性心脏病 ②脑血管病 ③高血压性肾病 ④主动脉夹层 ⑤急进型高血压
可编辑课件PPT
4
2.处理要点:
(1)目标: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 老年患者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 合并糖尿病或肾病<130/80mmHg
(2)策略:先进行危险分层,结合病情制定用 药方案。
联合用药:增强降压效果,减轻副作用。
(5)转院指征:①急重症高血压。②急进型高血
压伴严重并发症。③顽固性高血压或诊断不
明。
3.健康指导: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和健康指导。
可编辑课件PPT
6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概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的管腔狭窄或阻 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2)降脂药物: ①他汀类:主要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对轻、 中度甘油三酯血症也有一定疗效。 ②贝特类:主要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以甘 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③胆酸螯合树脂类:适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 症,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无效。 ④烟酸类:可降低TC、TG、 LDL-C,升高 HDL-C。

心血管疾病分级诊断标准

心血管疾病分级诊断标准

心血管疾病分级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血管疾病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大健康难题,它包括了各种影响心血管系统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等。

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大量的死亡和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

心血管疾病的分级诊断标准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类型来制定的,主要用于指导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管理。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分级诊断标准。

一、高血压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根据血压的数值和患者的病情,国际上通常将高血压分为以下几个等级:轻度高血压、中度高血压和重度高血压。

轻度高血压的血压范围为140/90-159/99mmHg,中度高血压的范围为160/100-179/109mmHg,重度高血压的范围为≥180/110mmHg。

根据血压的数值和患者的伴随症状,医生可以对高血压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和诊断。

二、冠心病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疾病,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有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冠心病的诊断一般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等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的症状,可以将冠心病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以及轻度、中度和重度等级。

三、脑卒中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血管疾病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功能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出血两种类型,根据脑卒中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分级和诊断。

心血管疾病的分级诊断标准在临床诊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医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指导治疗和管理,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加强对心血管疾病分级诊断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字数:416】第二篇示例:心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的各种疾病,包括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等。

心血管系统疾病—-亚心炎-高血压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亚心炎-高血压病
• 皮下小动脉炎,于指、趾末节腹面、 足底或大、小鱼际处,出现红紫色、 微隆起、有压痛的小结,称欧氏小 结(Osler nodule)
3、肾
– 因微栓塞发生灶性肾小球性肾炎 – 因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发生弥漫性肾小球性肾炎
4、败血症
– 细菌和毒素的持续作用,致病人有长期发热、脾脏肿 大、白细胞增多、贫血、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及血培养 阳性等表现
• 造成瓣膜口狭窄和/或关闭不全→心力衰竭 • 强弱多变的心脏杂音
2、血管
• 赘生物破裂脱落→形成栓子→动脉性栓塞
– 最多见于脑,其次为肾、脾和心脏 – 引起相应部位的梗死,临床上有相应症状出现 – 一般不引起败血症
• 由于毒素和(或)免疫复合物的作 用,微小血管壁受损,发生漏出性 出血 – 皮肤、粘膜及眼底出血点张压是判断高血压的重要指标。
1999年WHO/ISH的分类标准
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
高血压水平WHO/ISH
• 类别
收缩压(mmHg)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120 120~139
高血压:
≥140
高血压1级(轻度) 140~159 高血压2级(中度) 160~179 高血压3级(重度) ≥180
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
• 是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犯心内膜 或心瓣膜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伴赘生物形成。
• 主要由细菌引起,故也称细菌性 心内膜炎 。
• 根据病因和病程,通常分为急性 和亚急性两种。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因
• 是由致病力相对弱的病原微生物引起,最常见为 草绿色链球菌,其次是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 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出现上述表现,应考虑并发亚心炎 • 瓣膜赘生物的机化和瘢痕形成,极易造成严重的瓣膜变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心血管风险分层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心血管风险分层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版心血管风险分层一、引言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的高血压不仅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制定科学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对于控制高血压病情发展、降低心血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版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了新的心血管风险分层策略,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为全面、科学的指导。

二、高血压的定义和分类1. 高血压的定义:根据2018年ESC/ESH高血压管理指南,高血压定义为静息状态时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2. 高血压的分类: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不同范围,高血压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阶段。

三、心血管风险分层的重要性1. 心血管事件风险: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动脉硬化等原因,易患心脑血管事件。

2. 不同患者的风险不同: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受到芳龄、性别、吸烟史、血脂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个体化风险评估。

四、心血管风险分层策略1. 个体评估:通过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生活方式、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数据,应用专业的评估工具进行个体化评估。

2. 风险分层:将高血压患者分为低、中、高三个风险组别,便于对不同风险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3. 干预措施:对不同风险组别的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血管病风险因素管理、生活方式干预等。

五、临床应用1. 临床价值:心血管风险分层策略有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整体风险,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2. 辅助决策:根据患者的风险分层结果,医生可以更加合理地选择降压药物类型和剂量,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3. 患者管理: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分层结果,调整生活方式,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以实现更好的血压控制和心血管保护效果。

六、挑战与展望1. 临床操作性:心血管风险分层策略需要专业的评估工具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医生和患者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总册2(内科66-104)心血管系统疾病

总册2(内科66-104)心血管系统疾病

66第五章心血管疾病第一节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指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本病可能系多种发病因素和复杂的发病机理所致。

对于迄今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病史采集】1. 对在门诊就诊的病人必须建立病历,做简要就诊记录。

入院后24小时之内必须完成住院病历记录。

2. 病历采集的内容应该包括:(1)血压升高的时间和水平;(2)以往高血压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3)可能影响血压控制的神经精神和环境因素;(4)家族史;(5)是否有心、脑血管、肾病及糖尿病史;(6)体重状况、运动量、饮食状况;(7)其它药物服用史。

【体格检查】1.初次体检病人应休息十分钟,按标准测血压方法连续测上臂血压三次;2.发现两侧桡动脉搏动不一致需测两侧上臂血压;3.行心、肺、腹部检查;4.行颈、胸、腹部听诊,是否有血管杂音存在;5.必要行神经系统和眼底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X线、UCG、必要腹部CT和相关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生化检查。

【诊断】根据1978年WHO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和我国1964年兰州会议对我国高血压诊断修改和方案,1974年北京会议收缩压考虑年龄因素,规定高血压诊断标准如下:1.凡舒张压持续超过12.0Kpa(90mmHg)者,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高血压。

2.凡舒张压持续在11.3Kpa~12.0Kpa(85~90mmHg)者,列为高血压可疑。

3.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按1992年WHO标准,因我国未制定这方面标准。

65岁以上:确定高血压SBP>21.3Kpa(160mmHg)或DBP>12.0Kpa(90mmHg)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SBP18.6~21.3Kpa(140~160mmHg)DBP<12.0Kpa(90mmHg)【治疗原则】1.凡舒张压在90~100mmHg无症状者:非药物治疗,观察4周。

高血压的名词解释护理学

高血压的名词解释护理学

高血压的名词解释护理学
高血压,即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属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种。

护理学是高血压的一种综合性学科,旨在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管理和护理干预,促进其血压的控制和健康管理。

高血压的护理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定期测量和监测血压: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使用血压计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以了解其血压变化的趋势,并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2. 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详细介绍高血压的危害和影响,以及采取控制血压的措施,如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

3. 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善: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合作,制定并指导其改善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制饮酒、减轻体重、增加运动等。

4. 监测和管理相关并发症:高血压患者易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这些并发症的发展和治疗。

5. 定期随访和复诊: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和复诊,以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通过护理学的综合管理,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的危害性,掌握有效的控制措施,达到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高血压与脑血管病的区别与联系

高血压与脑血管病的区别与联系

高血压与脑血管病的区别与联系引言:高血压和脑血管病是两种常见的健康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血压和脑血管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提供一些相关建议。

一、高血压概述及其特征1. 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指人体动脉血压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通常基于收缩压和舒张压来判断。

2. 高血压的特征- 血压升高:正常成年人收缩压大于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等于90mmHg。

- 持续性:至少在两次测量中均显示高血压。

- 慢性进展:长期存在且逐渐加重。

二、脑血管病概述及其特征1. 脑血管病的定义脑血管病是指由于大脑血管受损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两大类。

2. 脑血管病的特征- 缺血性脑卒中: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部组织损伤,包括闭塞性脑梗死和脑栓塞。

- 脑出血:由于大脑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可分为颅内出血和颅外出血。

三、高血压与脑血管病之间的联系1. 高血压是引发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存在高血压使得动脉壁发生结构性改变,增加了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以及动脉瘤等风险。

这些情况会增加患者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的可能性。

2. 药物治疗高血压能够预防或延缓发生脑血管病通过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可以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减少脑血管的损伤风险。

针对高血压患者还可以选择特定的降压药物,例如钙离子拮抗剂或ACE抑制剂,以进一步保护脑血管。

四、高血压与脑血管病之间的区别1. 发病机制不同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动脉压力升高;而脑血管病主要涉及到脑部供氧不足、动脉阻塞或动脉破裂等情况。

2. 影响范围有所差异高血压可能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包括心脏、肾脏和眼睛等;而脑血管病主要侧重于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

3. 预防和干预手段略有区别通过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和合理用药等措施可以预防和管理高血压;而针对脑血管病,除了以上措施外,还需注意避免吸烟、限制饮酒等,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心血管系统疾病知识总结

心血管系统疾病知识总结

心血管系统疾病知识总结心血管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下面将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各方面知识进行总结。

1. 心脏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等。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多数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坏死,常常表现为剧烈的胸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表现为胸痛或不适。

2.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

同时,高血压还会引起动脉硬化,增加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风险。

3. 动脉硬化是指血管内膜发生变化,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管腔狭窄和血液流动不畅。

动脉硬化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基础,是冠心病、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

4.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节律异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心房颤动等。

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引起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5.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遗传因素等。

这些危险因素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6. 早期预防是心血管疾病管理的关键。

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如戒烟、控制血压和血脂、保持正常体重、定期锻炼等,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7.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8.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常用于控制血压、降低血脂、改善心脏功能等。

介入治疗主要是通过导管技术在血管内进行治疗,如冠状动脉扩张术和支架置入术等。

手术治疗主要用于重度疾病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和心脏移植等。

9. 心血管疾病的预后与治疗及早期干预密切相关。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指导手册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指导手册

心血管系统疾病用药指导手册一、高血压[病因]1、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尚未明了。

目前国内外公认为是一种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的慢性病。

2、发病危险因素有:家庭遗传、吃盐过多、体重赶重、过度肥胖、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有脑力劳动、剧烈噪音和强光的工作环境、寒冷气候、吸烟酗酒等。

该病发病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向。

[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可有头痛、头晕、眩晕、气急、疲劳、心悸、耳鸣等,但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2、血压升高: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必须在非药物状态下二次或二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测血压高于正常)。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治疗用药]1、利尿剂:氢氯塞嗪(双氢克尿噻)、螺内酯(安体舒通)、速尿(呋塞米)、吲达帕胺(寿比山)等;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开博通)、马来酸依那普利、盐酸苯那普利(洛汀新)、培哚普利(雅施达)等;3、β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心得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等;4、钙通道阻滞剂:尼群地平、硝苯地平(心痛定、拜新同控释片、拜心通)、地尔硫卓(恬尔心、合心爽)、马来酸氨氯地平(络活喜)、尼莫地平片、非洛地平(波依定)、拉西地平(三精司乐平)等;5、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洛沙坦、氯沙坦(科素亚)、厄贝沙坦(伊泰青)等;6、α1受体阻滞剂:盐酸特拉唑嗪(高特灵)、哌唑嗪等;7、中成药:复方罗布麻片、牛黄降压片、天麻素片、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复方芦丁片、珍菊降压片、稳压胶囊等;8、其他:复方利血平片、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可乐定贴片等;有效治疗的标准是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即降到140/90mmHg以下,可单一用药也可联合用药,尽可能用每日1片的长效制剂以减少血压波动(具体根据顾客情况推荐);高血压患者需长期服药,禁忌突然停药。

二、心绞痛[病因]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伴这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和/或冠状动脉痉挛、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肥厚性心肌病、梅毒性主动脉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等。

《心血管系统课件:高血压的防治措施》

《心血管系统课件:高血压的防治措施》

减轻体重
核心原则
减少摄入热量、增加运动量,协助减轻体 重。
口腔腔垫治疗
新兴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减少每日降压药 剂量,对高血压&肥胖的预防非常有效。
有氧运动好处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调节心肺功能,增强免 疫力,同时改善颈动脉血流。
中医减肥
针灸减肥可以有效降低体重,改善心理压 力,增强自信,提高心理素质。
控制饮酒
药物治疗方法 单用降压药治疗
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 联合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控制血脂
饮食<
坚持低脂饮食,净化肠 胃,降低高脂血症的发 生率。
良好的生活习惯
放弃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如吸烟和酗酒,减少代谢变得更活 跃,帮助降低胆固醇和 血脂,保护心血管健康。
合理用药
良好的控制指标 收缩压140-159 mm Hg,舒张压90-99 mm Hg 收缩压≥160 mm Hg,舒张压≥100 mm Hg 同时存在心肺肾脏疾病
高血压的防治措施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种。本课件将为您介绍预防 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控盐摄入
少吃咸食
过量的钠摄入会导致血压升 高。
使用混合香料代替盐
多吃含钾食物
混合香料能让你的食物更美 味,而且不会引起血压升高。
钾可以帮助控制体内的钠量, 有利于降低血压。
选择低脂奶制品
低脂奶类食品含有钙,可以 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不过量饮酒
如果你有高血压,不要饮酒 或只少量饮酒。大量饮酒会 提高血压。
适当饮用红酒
红酒中含有的多酚可以促进 血管的扩张和保护心脏,适 量喝红酒对健康有益。
避免混饮
混饮不同种类的酒,容易影 响身体的代谢过程,干扰正 常的血压调节机制。

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心血管系统疾病(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件)

镜下:斑块内出血,形成血肿, 致管腔进一步狭窄
斑块复合病变(3):血栓形成(大体标本)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使管腔完全阻塞
1. 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形成,破裂可引起大出血;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3. 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脑梗死、脑出血; 4. 肾动脉粥样硬化——肾组织梗死, AS性固缩肾; 5.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间歇性跛行、萎缩、干性坏疽;
继发性高血压 (症状性高血压):较少见是指患有某些疾病时出现的血压升 高,如肾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这种血压升高是某种疾病的表现之一。
危险因素
2、超重肥胖、高盐 饮食及饮酒
3、社会心理因素
4、体力活动
第一节 高血压的概述
原发性高血压: (一) 良性高血压又称缓进型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约占原发性高 血压的95%,病程长,进程缓慢,可达十余年或数十年。 (二)恶性高血压又称急进型高血压,多见于青少年,血压显著升高, 常超过230/130mmHg,病变进展迅速,预后差。
大体观:内膜面见灰白、淡黄 色斑块,向内膜表面隆起。切 面可见黄色颗粒状的小米粥样 物
光镜下: 纤维帽、泡沫细;
坏死崩解产物、胆固醇结晶、 肉芽组织
① 斑块内出血——加重缺血 ② 斑块破裂——栓塞 ③ 血栓形成——加重缺血、栓塞 ④ 钙化——管壁变硬、变脆 ⑤ 动脉瘤——破裂大出血
大体:斑块内出血,形成血肿, 致管腔进一步狭窄
概念:冠状动脉持续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 1、病变部位及病理 (1)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2)透壁性心肌梗死
(1)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病变累及心室壁心腔侧1/3的心肌,并波 及肉柱及乳头肌,严重者引起环状梗死。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3
心血管疾病概念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 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 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 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 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 有关。 .
4
心血管疾病常见种类
高血压
冠心病
心脏病
7大主要种类
高血脂
脑卒中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瑞士诺华
法国赛诺菲-安万 特公司
美国默克公司
德国勃林格殷格 翰公司
重庆圣华曦药业 有限公司
35
高血压药物代文
1.代文产品简介
主要成分
活性成份:缬沙坦 化学名称:(S)-N-戊酰 基-N-{[2'-(1H-5-四唑基) -4-二苯基]甲基}-缬氨酸。 原理:血管紧张素II型受体 拮抗剂
适应症 药效
7
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方式
心血管超声技术
二维超声心动图是最方便、 最安全和比较可靠的检查 手段,常是用于检测先天 性的心脏病或是心瓣膜病。 而且体表Doppler技术,能 够全面的诊断、检测心脏 各房室大小、室壁运动、 血流速度和心脏功能方面。
心肌标志物检测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 诊断标准之一,就是血液 之中心肌标志物的水平增 高多少。因而心肌标志物 检测,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目前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 的心肌标志物就是心肌的 肌钙蛋白,因为,其增高 的幅度是与心肌缺血损伤 的面积相关的。
(ARB)
平稳,不引起干咳

27
高血压市场及药物
高血压是全球重要死亡危险因素
高血压
吸烟
高胆固醇
营养不良
不安全性行为
肥胖
运动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类型和病理变化
(一)、良性高血压:
又称缓进性高血压,约占原发性高血压的 95%,病程长,进程缓慢。 按病变发展可分为三期:功能紊乱期,动 脉病变期,内脏病变期。
1、功能紊乱期(一期):高血压的早期病变。 (1)、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细动脉和小动脉 间断性的痉挛和收缩,血压处于波动状态, 随血管的痉挛和收缩,血压升高和回复。 (2)、此时小动脉和心脏及其它器官无器质 性病变。
3、社会心理因素:因长期精神不良刺激,可致 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失衡,皮层下血管中 枢收缩冲动占优势,通过后神经纤维分泌去 甲肾上腺素,引起细动脉收缩或痉挛使血压 升高。 使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职业、严重的心理 障碍以及社会各种应激因素可以引起高血压。
4、体力活动:体力活动与高血压呈负相关,
缺乏体力活动的人发生高血压的危险高于 有体力活动的人。体力活动具有降压作用。 5、神经内分泌因素:细动脉交感神经纤维兴 奋性增强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
f、脑出血可因血肿占位和脑水肿导致颅内高压,出现 脑疝。
(4)、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动脉
硬化,眼底镜检查可见,血管迂曲,
反光增强,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压, 晚期发生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和
出血,病人视力减退。
高血压眼底改变 ①银丝状 ②正常 ③交叉压迫
(二)、急进性高血压: 又称为恶性高血压,多见于青少年,占高血
第二节 高血压
概述:
1、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 现的常见病。 2、35~40岁后常见,以全身细动脉硬化为基本 病变,常引起心、脑、肾及眼底病变,并拥 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3、标准: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 40岁以下>140mmHg 40~49岁 >150mmHg 50岁以上>160mmHg
2、病变主要累及肾、脑和视网膜。 (1)、肾:入球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基底膜增厚、坏死 肾缺 肾小球内出血 血 肾功能下降 出现肾病的各种表现。 (2)、脑:小动脉硬化,管壁组织坏死 高 血压脑病 脑出血。 (3)、视网膜:视乳头水肿、出血、视网膜剥 离 失明。
③ 原因: a、管壁持续性痉挛,血管内压力持续性升高, 管壁缺氧,内膜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渗入 内皮下方。
b、血管壁受压增高的机械性刺激和细动脉持续 性痉挛,使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合成基底 膜物质增多,由渗入的血浆蛋白和增多的基 底膜物质相互融合,凝固形成均质红染的无 结构物质,发生玻璃样变性。
② 脑软化:脑的细小动脉硬化、痉挛,可导致 其供氧区域脑组织因缺血而发生梗死,继而 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质地疏松的筛状病灶, 称为脑软化。 镜下:软化灶内脑组织坏死液化,周围胶质细 胞增生,少量炎细胞浸润。 病灶通常数多而较小,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 最终坏死组织被吸收,由胶质瘢痕修复。 部位:常发生于壳核、尾状核、视丘、脑桥和 小脑,有时可见于大脑灰质和白质。
4、分类:
(1)、原发性高血压(特发性高血压):是原 因尚未明了的一种独立性疾病,即高血压病, 占高血压的90%~95%。 (2)、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由其 他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 肾上腺和垂体肿瘤等)引起的一种症状,占5 %~10%。
注意:高血压是一体征,并非一独立性疾病。
③ 脑出血:最严重且往往致命性的并发症。 部位:好发于基底核、内囊、大脑、小脑和脑 桥等处。 原因: a、小动脉痉挛,局部组织缺血,酸性代谢产物 堆积,细小动脉通透性增高,漏出性出血。 b、细小动脉硬化、变脆,局部膨隆形成动脉瘤, 血压升高时,动脉瘤破裂。 c、大脑基底核区域豆状核的豆纹动脉,从大脑 中动脉呈直角发出,受大脑中动脉压力较大, 在血流冲击下,易使已有病变的豆纹动脉破 裂出血。
临床表现:常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大小而异。 a、常表现为突发性昏迷,呼吸加深,脉搏加速,肢体 驰缓,肌健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严重者可出现 瞳孔和角膜反射消失。 b、出血破入脑室,出现昏迷常致死。 c、左侧脑出血,导致失语。 d、内囊出血,对侧肢体偏瘫,感觉消失。
e、脑桥出血,同侧面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瘫痪。
压病的5%,血压显著升高,常超过
230/130mmHg大多数病人一发病即为恶性 高血压,部分则由良性高血压转变而来。
1、病变:突出病变为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和坏 死性细动脉炎。 (1)、增生性小动脉硬化:内膜显著增厚, 内弹力膜分裂,管壁的平滑肌增生肥大, 胶原纤维增多,血管壁呈同心圆状增厚, 似洋葱皮状。 (2)、坏死性细动脉炎:内膜和中膜发生纤 维素性坏死,由于管壁坏死,血浆成分渗 入管壁,使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可<100g,正常150g)质地变硬,表面呈均匀
弥漫的细颗粒状,切面肾皮质变薄,肾盂周
围脂肪组织填充性增多。
② 镜下:叶间动脉及弓状动脉内膜增厚, 入球小动脉和肾小球呈玻璃样变,相应 的肾小管萎缩、消失,间质结缔组织增 生,淋巴细胞浸润。
(3)、脑:脑血管病变时,会出现高血压脑病、 脑软化和脑出血一系列的病变。 ① 脑水肿:高血压时,由于脑内细小动脉痉挛 和硬化,局部组织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高,引起脑水肿。 临床表现:病人可以出现高血压脑病的症状, 如头痛、头晕、眼花、呕吐、视力障碍等。 高血压危象:当血压急剧升高时,患者出现剧 烈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悸多汗, 甚至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为高血压危象。 (可发生于高血压的各个时期。)
② 晚期:进入失代偿期血供相对不足,心
肌收缩力下降,心腔扩张(离心性肥大),
严重至心衰。
当心脏发生上述变化时,即称高血压性心
脏病,病人可有心悸,心电图示左室肥
大及劳损,严重者可有心衰体征。
(2)、肾脏:病变表现为原发性颗粒状固缩肾, 为双侧对称性、弥漫性病变。 ① 肉眼:双侧肾体积缩小,重量减危因素:
1、遗传因素:动物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家系研 究等表明遗传因素是高血压的重要易患因素。 在高血压病人中,有家族史者达75%,患者有明 显的家族发病史。 双亲无高血压者,子代发病率仅有3%,有家族史 者发病率达59%。
2、膳食因素
(1)、高钠摄入:摄盐量与血压呈正相关。 a、高血压病人食盐量比正常人高4.8~7.3倍。 b、摄盐量高的人群平均血压高于摄盐量低的人群。 c、WHO为预防高血压建议每人每天摄盐量应<5g。 d、中国人群尿钠平均值高于其它国家,尿钠/尿钾高 于其它国家2倍。 e、钾能促进排钠,钙可以减轻钠的升压作用,我国 膳食普遍低钾、低钙。 (2)、肥胖:体重指数增高,血压和患病率增高。 (3)、饮酒:中度以上饮酒是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
2、动脉病变期(二期):血管持久痉挛,血压 持续升高,全身细小动脉发生器质性病变。 (1)、细动脉硬化:中膜仅有1~2层平滑肌细 胞或直径<1mm的动脉。 ① 高血压的主要病变特征。高血压最具有诊断 意义的是视网膜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
② 病变: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动脉管腔变小, 内皮下的间隙区甚至整个管壁呈均质状,红 染,管壁增厚。
(2)、小动脉硬化: ① 主要累及肾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及脑的小 动脉等肌型动脉。 ② 病变:表现为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中膜 弹力纤维、蛋白多糖增加,导致中膜增厚。 内膜弹力纤维和胶原呈弥漫性增多,内弹力 膜分裂呈层状,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3)、大动脉硬化:
3、内脏病变期(三期):高血压后期病变,多 数脏器受累,其中最重要的是心肾脑和视网 膜。 (1)、心脏:以左心病变为主。 ① 早期: 肉眼:由于血压升高,外周阻力增加,左心室工 作负荷增加,心室肥大,重量增加(正常心 脏250g左右,病变心脏可达400g以上,甚至 到达900~1000g),厚度1.5~2cm,乳头肌变 粗,心腔不扩大,称为向心性肥大。 镜下:心肌肥大,核大深染,往往伴有动脉粥样 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