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新课标四下)
三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试题答案及解析
三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班和二班共有学生92人,从一班调3人到二班后,两班人数相等,一班和二班原来各有多少人?【答案】一班有学生49人,二班有学生43人.【解析】因为总人数不变,先用“92÷2”求出后来两个班的人数,然后加上3即一班的人数;减去3即二班的人数;由此解答即可.解:92÷2=46(人)一班:46+3=49(人)二班:46﹣3=43(人)答:一班有学生49人,二班有学生43人.【点评】抓住两个班总人数不变,求出后来两个班的人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脱式计算.92﹣14×5 7×(44+38) 76×5÷4 24+62÷2【答案】22;574;95;55【解析】(1)先算乘法,再算减法;(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3)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4)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解:(1)92﹣14×5,=92﹣70,=22;(2)7×(44+38),=7×82,=574;(3)76×5÷4,=380÷4,=95;(4)24+62÷2,=24+31,=55.【点评】这类型的题目先观察算式,看能不能运用简便运算的方法简算,若不能就要按照运算顺序逐步运算.3.跳绳比赛.小红:我每分钟跳的下数比小刚的2倍少15下.小刚:我每分钟跳72下.小立:我每分钟比小刚多跳16下.(1)小立3分钟跳多少下?(2)小红每分钟跳多少下?(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写下来,并解答.【答案】264下;129下;小红比小刚每分钟多跳多少下?57下.【解析】(1)小刚每分钟跳72下,小立每分钟比小刚多跳16下,也就是比72多16,即72+16=88下,那么3分钟能跳3个88下,即88×3;(2)小刚每分钟跳72下,小红每分钟跳的下数比小刚的2倍少15下,也就是72的2倍,再减去15下;(3)根据题意,可以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小红比小刚每分钟多跳多少下,用小红每分钟跳的减去小刚每分钟跳的即可.解:(1)(72+16)×3=88×3=264(下).答:小立3分钟跳264下.(2)72×2﹣15=144﹣15=129(下).答:小红每分钟跳129下.(3)小红比小刚每分钟多跳多少下?129﹣72=57(下).答:小红比小刚每分钟多跳57下.【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分析好题意,弄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再列式解答.4. 42+8×4 先算,再算,得数是.【答案】乘法,加法,74.【解析】42+8×4有乘法和加法,再算乘法,再算加法,由此求解.解:42+8×4=42+32=74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得数是74.故答案为:乘法,加法,74.【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5.三年(1)班有男生23名,女生25名,平均分成4组,每组人.【答案】12人【解析】三年(1)班有男生23人,女生25人,根据加法的意义,男女生共有23+25人,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人数除以分的组数即得可分多少组.列式为:(23+25)÷4.解:(23+25)÷4=48÷4=12(人);答:每组12人.【点评】首先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总人数是完成本题的关键.6.脱式计算367+36﹣145(142﹣52)×61000﹣(482+204)(176+64)÷4.【答案】258;540;314;60【解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乘法;(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减法;(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解:(1)367+36﹣145=403﹣145=258(2)(142﹣52)×6=90×6=540(3)1000﹣(482+204)=1000﹣686=314(4)(176+64)÷4=240÷4=60【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7.聪聪:我每天锻炼身体,游3个来回.洋洋:这个游泳池长25米.聪聪每天游多少米?【答案】150米【解析】游泳池长25米,聪聪每天坚持游3个来回,即共游3×2个单程,根据乘法的意义,他每天能游25×(3×2)千米,依此即可求解.解:25×(3×2)=25×6=150(千米)答:聪聪每天游150米.【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每个来回为2个单程.8.聪聪的妈妈想买两件不同的商品,你来帮她选一选(圈一圈),这两件商品付500元钱够吗?【答案】不够【解析】先任意圈出两件不同的商品,再求出买这两件商品的钱数,最后与500元比较大小即可求解.解:圈出前两种商品;172+338=510(元)510>500.所以500元钱不够.答:这两件商品付500元钱不够.【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9.金鑫园小区建筑工地需要一批水泥,用载重6吨的汽车运需要24车.如果改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多少车?【答案】18车.【解析】已知金鑫园小区建筑工地需要一批水泥,用载重6吨的汽车运需要24车,根据总重量=每辆车的载重×车数可求出这批水泥的总重量,再除以8,就是改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的车数,据此解答.解:24×6÷8=144÷8=18(车)答:如果改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18车.【点评】本题的重点是求出水泥的总重量,进而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方法求出如果改用载重8吨的汽车运需要的车数.10.商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两种方法解决)【答案】84千克【解析】第一种方法是上午卖出和下午卖出的重量,再用总重量﹣这一天卖出的重量=还剩的重量;第二种方法是用总重量﹣上午卖出重量﹣下午卖出的重量=还剩的重量即可.解:第一种方法:410﹣(152+174)=410﹣326=84(千克);第二种方法:410﹣152﹣174=258﹣174=84(千克).答:还剩84千克.【点评】考查学生对减法意义的理解与运用.11.小红到商场购物,一台学习机188元,一台护眼灯132元,一个书包48元.小红要购买这三种商品,她需要准备多少钱?收银员应收多少钱?【答案】准备370元钱,收银员应收368元钱.【解析】要求需要准备的钱数,把三种商品的价格相加进行计算,只需要估算即可;把三种的价格相加,即可求出需要的总钱数,也就是收银员应收多少钱.解:188+132+48≈190+130+50=370(元);188+132+48=320+48=368(元).答:她需要准备370元钱,收银员应收368元钱.【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加法的意义,以及加法的计算方法和估算的方法.12.一个汉堡包15元,买3个汉堡包,付了100元,应找回()元.A.5 B.55 C.82【答案】B【解析】首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一个汉堡包的价格乘以3,求出3个汉堡包的价格;然后用100减去3个汉堡包的价格,求出应找回多少元即可.解:100﹣15×3=100﹣45=55(元)答:应找回55元.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减法的意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13.滑雪场上午来了256人,中午有142人离开,又有150到来.这时滑雪场有多少人?【答案】264人【解析】用上午来的人数减去中午离开的人数就是上午还剩下的人数,再加上下午来的人数就是这时的人数.解:256﹣142+150=114+150=264(人)答:这时滑雪场有264人.【点评】解题关键是找出数量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14.国庆假期小强一家要从天津到石家庄旅游.如图是沈阳到石家庄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1)你知道从天津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吗?(2)列车从沈阳站开出,已行驶了900千米,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答案】397千米;【解析】(1)用沈阳﹣石家庄的距离减去沈阳﹣天津的距离,求出从天津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即可;(2)根据沈阳﹣北京的距离是822千米,沈阳﹣石家庄的距离是1101千米,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即可.解:(1)1101﹣704=397(千米)答:从天津到石家庄有397千米.(2)用△在图上标出列车的位置如图:.【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注意根据图示,弄清楚题中的等量关系.15.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年级数学四则运算试题
三年级数学四则运算试题1.(3分)计算278﹣96÷16×4时,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答案】除,乘,减【解析】【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析:根据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进行解答.解答:计算278﹣96÷16×4时,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点评:考查了整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2.(3分)粮店上午运进大米120袋,下午运进的比上午的2倍还多40袋.这一天共运进大米多少袋?【答案】400袋【解析】【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分析:先用上午运进的大米的数量乘2,再加上40袋就是下午运进大米的数量,然后再把上午和下午的数量加在一起即可;解答:解:120×2+40,=240+40,=280(袋);120+280=400(袋);答:这一天共运进大米400袋.点评:解决本题要分清楚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然后再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3.(3分)把100÷25=4,6+4=10,12×10=120这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答案】12×(6+100÷25)【解析】【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析:根据题意,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把加法算式中的4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再把乘法算式的10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即可.解答:解:把100÷25=4,6+4=10,12×10=120这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12×(6+100÷25)=12×(6+4)=12×10=120.点评:本题关键是先弄清运算顺序,再用算式表示出来即可.4.(3分)添括号把130+12×6÷3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求和,再求积,最后求商,改变后的算式是.【答案】(130+12)×6÷3【解析】【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析:130+12×6÷3是按照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的顺序计算,要变成先求和,再求积,最后求商的顺序,是把加法提前,所以给加法加上小括号即可.解答:解:把130+12×6÷3的运算顺序改变为先求和,再求积,最后求商,那么算式是:(130+12)×6÷3.点评:本题关键是理清楚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变化的,再根据小括号的作用进行求解.5.(3分)按照运算顺序添加括号.(1)60+120﹣25×4 最后一步算加法;(2)534﹣7×23+24 最后一步算乘法;(3)632﹣8×21+54 最后一步算减法;(4)43×40÷5+12 先除法再加法最后算乘法.【答案】(1)60+(120﹣25)×4,或者60+(120﹣25×4);(2)(534﹣7)×(23+24);(3)632﹣8×(21+54),或者632﹣(8×21+54);(4)43×(40÷5+12).【解析】【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析:(1)60+120﹣25×4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减法,要变成最后一步算加法,就要给减法加上小括号,或者把减法和乘法括在一起;(2)534﹣7×23+24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要变成最后一步算乘法,就给减法和加法分别加上小括号;(3)632﹣8×21+54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要变成最后一步算减法,就要给加法加上小括号,或者把加法和乘法括在一起;(4)43×40÷5+12是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要变成先除法再加法最后算乘法,是把除法和加法提前了,只要把除法和加法括在一起即可.解答:解:(1)60+120﹣25×4最后一步算加法是:60+(120﹣25)×4,或者60+(120﹣25×4);(2)534﹣7×23+24最后一步算乘法是:(534﹣7)×(23+24);(3)632﹣8×21+54最后一步算减法是:632﹣8×(21+54),或者632﹣(8×21+54);(4)43×40÷5+12变成先除法再加法最后算乘法是:43×(40÷5+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关键是理清运算顺序是怎么变化的.6.(3分)25×12﹣40+60=300﹣100=200..(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考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析:25×12﹣40+60按照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最后算加法的运算顺序计算,计算出结果,再判断.解答:解:25×12﹣40+60=300﹣40+60=260+60=320;320≠200;点评:本题关键是弄清楚运算的顺序,注意不要错用运算定律.7.李老师要买5个排球和8个足球.估计一下李老师大约要带多少钱.他实际用了多少钱?【答案】李老师大约要带1020元,他实际用了1022元【解析】【考点】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数的估算.分析:根据数的估算,可把62估算成60,把89估算成90,然后再利用单价×数量=总价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62×5+8×89≈60×5+8×90=300+720=1020(元);62×5+8×89=310+712=1022(元)答:李老师大约要带1020元,他实际用了1022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单价×数量=总价的灵活应用以及估算的应用.8.(17分)(2014秋•黔东南州校级期末)用竖式计算,前两道题要验算.509﹣368 436+275 83÷9207×6 720×4 89×9【答案】141 711 9…2 1242 2880 801【解析】根据四则运算的笔算法则,列竖式计算即可解答问题.解:509﹣368=141436+275=71183÷9=9 (2)207×6=1242720×4=288089×9=801.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属于基础题,细心计算即可解答.9.比423多17的数是,比940少21的数是.【答案】440;919【解析】(1)根据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根据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可.解:423+17=440940﹣21=919答:比423多17的数是440,比940少21的数是919.故答案为:440;919.点评:此题考查了整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的运用.10. 6乘28的积再除以4得多少?【答案】得42【解析】先算6乘28的积,所得的积再除以4.解答:解:6×28÷4=168÷4=42.答:得42.点评:根据题意,先弄清运算顺序,然后再列式进行解答.。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经典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四则运算经典习题(含答案)1、某小学开运动会,男同学有220人参加,女同学有130人参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讲解: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运动会,就是把男同学和女同学的人数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
解答:220+130=350(人)答:一共有350人参加运动会。
练习:育才小学有男学生836人,女学生798人。
育才小学一共有多少学生?列式:2、一共有350名同学参加运动会,其中男同学有220人,女同学有多少人?讲解:已知参加运动会的总人数和男同学的人数,要求女同学有多少人,就是从总人数里去掉男同学的人数,用减法计算。
解答:350-220=130(人)答:女同学有130人。
练习:育才小学一共有学生1634人,其中男学生有836人,女学生有多少人?列式:3、不计算,根据240+450=69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690-240= 690-450=讲解: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出两个减法算式,都是用和减去一个加数得到另一个加数。
解答:690-240=450 690-450=240练习:根据第一个算式,直接写得数。
3405+680=40854085-3405=() 4085-680=()4:为了庆祝国庆节,四(1)班的同学们做了四个拉花装饰教室,做一个拉花需要10分钟,做这些拉花一共需要多少分钟?讲解:这道题用加法计算,列示为:10+10+10+10=40(分),也可以用乘法计算,10×4=40(分)解答:10×4=40(分)答:做这些花一共需要40分钟。
练习:汽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8小时。
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5:为了庆祝国庆节,四(1)班的同学们用40分钟做了4个拉花装饰教室,平均做一个拉花需要多少分钟?讲解:球平均做一个拉花需要多少分钟,用除法计算,列式为40÷4=10(分)解答:40÷4=10(分)答:均做一个拉花需要10分钟。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作业和测验:布置相关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四则运算的掌握情况。 口头反馈:与学生进行口头交流,了解他们对四则运算的困惑和建议。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数学学习情况。
课堂观察:观 察学生的表现, 了解学习情况
作业批改:检 查学生的作业 完成情况,了
解掌握程度
口头反馈:与 学生进行一对 一的交流,了 解他们的学习
感受和困惑
测试与评估: 通过测试和评 估,了解学生 的学习成果和 需要改进的地
方
乘法与除法的关系:乘法是除法的逆运算,即乘法可以转化为除法。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如3x4=12,可以转化为12÷3=4,帮助学生理解乘法与除法的 关系。
练习巩固: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乘法与除法关系的理解。
总结回顾:在课程结束时,回顾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强调其重要性,并布置相关练习题以巩固 所学知识。
复习旧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出新课主题 情境创设:通过实际情境或趣味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引导发现: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新知识的规律和特点,促进知识迁移 归纳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定义四则运算:加、减、乘、 除四种基本运算的总称
添加文档副标题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Leabharlann 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和计 算方法
理解加、减、乘、除的意 义和关系
能正确进行四则运算,提 高计算能力
培养初步的数学逻辑思维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说课稿(1)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规则,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对四则运算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本章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练习题,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在编写说课稿时,需要对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四则运算的规则和顺序不够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辅导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和顺序,能够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规则和顺序,以及如何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四则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规则和顺序。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四则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四则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详细讲解四则运算的规则和顺序,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四则运算的方法。
3.练习:让学生进行四则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引导学生将四则运算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四则运算的理解和运用。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4.4算“24点”(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4.4算“24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4点”游戏的规则,并能熟练运用四则运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24点”游戏的规则2. 四则运算3. 游戏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24点”游戏的规则,熟练运用四则运算。
2. 教学难点:游戏策略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24点”游戏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学习“24点”游戏的规则a. 讲解游戏规则:使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最后的结果等于24。
b. 演示游戏过程:教师出示一组数字,现场演示如何运用四则运算得到24。
c. 学生尝试:让学生尝试解决一组数字,体验游戏的乐趣。
3. 学习四则运算a. 复习四则运算的定义和性质。
b. 通过实例讲解四则运算的优先级和运算顺序。
4. 游戏策略a. 观察力: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特点,寻找可能的运算组合。
b. 分析力:指导学生分析不同运算组合的优缺点,选择最佳方案。
c. 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找出所有可能的运算组合。
d. 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运算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 合作交流a. 分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24点”游戏比赛。
b. 交流心得:游戏结束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游戏心得和策略。
6. 课堂小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24点”游戏的规则和四则运算的应用。
b. 强调观察力、分析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游戏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数学乐园》第32页的“24点”游戏题目。
2. 思考:如何运用四则运算得到其他数字(如25、30等)?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4.4算“24点”2. 板书内容:a. “24点”游戏规则b. 四则运算c. 游戏策略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24点”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教案(4)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教案(4)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四则运算》是学生在学习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混合运算的顺序、运算定律的应用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正确进行混合运算,并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可能会出现运算顺序混乱、运算定律应用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正确进行四则运算;学生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混合运算的顺序2.运算定律的应用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理解运算定律的应用。
2.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运算定律的应用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运算定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学具:练习本、铅笔3.教学素材:生活情境图片、练习题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混合运算。
如:“小明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2元,他还买了3个香蕉,每个香蕉1元,请问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进行计算。
如:2×2+3×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发现运算顺序,并总结运算定律。
如: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混合运算的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素材料资料-第一章四则运算 (无答案)人教版
四年级下 四则运算【本讲内容】 四则运算 一.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二.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 字母表示:a ÷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 +0=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字母表示:a -0=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 -a=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字母表示:a ×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 字母表示:0÷a (a ≠0)= 0 三.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 +b =b +a加法结合律:(a +b)+c =a +(b +c) 乘法交换律:a ×b =b ×a乘法结合律:(a ×b)×c =a ×(b ×c)乘法分配律:(a +b)×c =a ×c +b ×c 或a ×(b +c)=a ×b +a ×c 拓展:(a -b)×c =a ×c -b ×c 或a ×(b -c)=a ×b -a ×c 【课前加油站】97—12×4+45 (97—12)×4+45 94+4×52—15 94+4×(52—15)82+75+18 75+18+8294—4×22+6 94+4×22+12 0×25= 0÷25=0+25= 100+100×0=8×103×125 25×55×4 103×8×125 55×25×4加减法运用【典例例题1】一根铁丝长350米,第一次用去126米,第二次用去207米,这根铁丝还剩下多少米,正确列式为( ) A.350-126+207B .126+207C .350-(126+207)【巩固1】丁丁家与铛铛家都在北京路上,丁丁家距学校2000米,铛铛家距学校3000米,他们两家相距( ) A .1000米 B .5000米 C .都不对D .可能是1000米,也可能是5000米【巩固2】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3,得到的差( ) A .增加3 B .减少3 C .不变【巩固3】被减数减少2.5,要使差减少1,减数应( ) A .增加1.5 B .增加2 C .减少1.5 D .减少2如果46+3□的结果是七十多,□里可以填的数有( )个. A .2 B .3 C .4 D .5【作业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百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样,( ) A .左对齐 B .右对齐C .相同数位对齐【作业2】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 ) A .111B .999C .899D .888在0~9这10个数字里,和是10的数字有( )对.A.5 B.4 C.6 D.无数【作业3】536+85()935-189.A.等于B.大于C.无法比较D.小于两个三位数相加,和是()A.三位数或四位数B.三位数C.四位数【典例解析2】131-63+37=131-(63+37). _________.(判断对错)【巩固1】三位数加三位数,它们的和一定也是三位数. ________.(判断对错)【巩固2】在进位加法中,不管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 _______,都要向 ________进 ________.【巩固3】最大的八位数与最小六位数差 ________.用三个1和二个0组成的最大的五位数比最小的五位数多 _________.【作业1】比最小的六位数少10的数是 ________,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三位数的积是 ________.【作业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________(判断对错)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 _________.(判断对错)【作业3】笔算加、减法时,_______ 要对齐.哪一位上相加满十,要向________位进.哪一位上不够减,要从上一______位退 ______再减.用0、1、2组成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他们的差是 ________.【典例解析3】跳高的可能有多少人?(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跳绳的可能有多少人?(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23人63人72人98人【巩固1】水果店运进318千克荔枝,上午卖出276千克,下午又进货288千克,问现在有多少千克荔枝?【巩固2】三年级有203人,四年级比三年级少36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作业1】案例分析:“9加几”的数学片段师:怎么计算这三个数一共是多少?(见图)生1:9+4+1=13+1=14生2:9+1+4=10+4=14生3:4+1+9=4+10=14生4:1+4+9=5+9=14师:同学们想出了很多计算方法,真了不起!不过在这些算法中,你认为哪一种计算方法能使我们算得更快一些呢?生:我认为先算9加1等于10,再算10+4等于14简单些.师:你真聪明,会用9+1等于10,再用10加4等于14来计算.如果题目改成9+5你会算吗?(教师的目的是让学生实例计算方法的迁移)稍停片刻生1:我会算,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加4等于14.生2:我的算法和他不一样,我把9分成4和5,5加5等于10,10加4等于14.根据以上片断,从学生学习方式角度进行分析.乘除法运用【典例解析4】把除数45错写成54,结果得到的商是30,正确的结果应该是()A.36 B.25 C.63 D.39【巩固1】根据□÷()=△,下列算式不正确的是()A.□÷△=()B.△×()=□C.△÷()=□【巩固2】在算式:()÷()=()…6中,除数和商相等,被除数最小是()A.49 B.7 C.55【巩固3】因为被除数÷除数=商,所以被除数-除数×商=()A.0 B.1 C.2【作业1】两个数相加的和一定小于这两个数相乘的积. _______.(判断对错)【作业2】0+6、0÷6、0×6的结果都是0. _______.(判断对错)混合计算【典例解析5】口算36+54= 300÷6= 26×3= 500×3= 1500÷5=444÷4= 274-74= 125×8= 360+80= 0÷91=120+6÷6= 6×5-9= 10-0÷5= 100×8+0= 1米-2分米=420÷7×0= 80+40×2= 8×5-25÷5= 60×(18-9)= 6元2角×3=【巩固1】用竖式计算,第①②题验算.①549+867= ②517-348= ③52÷6= ④356×6=【巩固2】(1)4650比517多多少?(2)8的4倍是多少?(3)被减数是1580,减数是753,差是多少?【巩固3】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号要验算.726+389=708-389=*736×8=350×6=*632÷6=【作业1】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25+35 16÷12= 80-34= 6×13=811÷89= 58-12= 23×34= 35+12=67÷3= 16+56×15= 78×4×87= 98×0=【作业2】72-18= 540÷9= 23-18= 69÷3=2000÷5= 63÷7= 12×4= 480÷4=48+35= 180÷3= 18×4= 82÷2=32-15= 630÷9= 18+36= 100÷5=【作业3】26+26 ______26×2720÷9 ______20×577÷7 ______70÷735×2 ______100-28560÷7 ______560÷848÷4 ______84÷4.【典例解析6】完成下表.因数89 2 47因数23 31 8积402 368被除数404 728 680除数 4 7 4 5 4 商206 170【巩固1】【巩固2】横线里最大能填几._____×5<44 ______×7<50 4× _____<35______×7<50 ______×9<78 6× _____<29.【作业1】在横线里最大能填几.28+ ______<434× ______<3742- _____>33______+43<88.求□中的数□+267=3841800÷□=72□×23=1058.【作业2】312×108=33696,把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是:_______,________ .【作业3】在下面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_____×48=288782÷ _____=23_____÷5=7 (4)25×46×40=25× _____×46.【作业4】按要求,估一估,算一算.150-※=15 15+◎=150150÷△=15 15×○=150□-15=150☆÷15=150(1)选出求除数的题抄在方框中,写出计算过程并验算.(2)估一估,选出计算结果最大的题,在题下画“”.加减乘除【典例解析7】(1)4650比517多多少?(2)8的4倍是多少?(3)被减数是1580,减数是753,差是多少?【巩固1】50减去25的差乘20加上13,和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50-25×20+13 B.(50-25)×20+13C.(50-25)×(20+13)44个25相加的和除以25的11倍,商是多少?列式应是()A.25×44÷25×11 B.(44+25)÷(25×11)C.(44×25)÷(25×11)【巩固2】把75-60=15 15×2=30 150÷30=5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A.(75-60)×2÷30 B.150÷(75-60)×2C.150÷[(75-60)×2]【作业1】下面算式,结果不相等的是()A.1800÷2÷8=1800÷(2×8)B.36×(15+5)=36×15+36×5C.18×6÷18×6=(18×6)÷(18×6)D.78×3+56÷4=(78×3)+(56÷4)【作业2】计算(3500-125×25)÷25时,应先算()A.除法B.括号里的减法C.括号里的乘法在“350÷50+20○350÷(50+20)”中,○里应填什么符号?()A.>B.= C.<【典例解析8】计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 _____,从 ______位起加、减.调换加数的位置, ______不变,可以验算加法.减数与差相加,结果等于 ______,可验算 _____法.【巩固1】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平均数是60,减数是差的3倍,减数是 _______.【巩固2】一个数是9,先加上42,再减去26,又加上42,再减去26,…如此计算下去,则经过 ______次运算得到323.【巩固3】商不为零的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商反而扩大10倍. ______.(判断对错)2张20元,3张5元和7张1角面额的钱币.一共是 _______.【作业1】李明同学做一道算术题,本来应是某数除以7,然后加72,由于他粗心,除法做成乘法,加法做成减法,可是答案还是对的,你知道某数是什么数吗?【作业2】小马虎做加法,把个位上的6看成9,把十位上的8看成3,算出的结果是214,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说课稿(6)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但对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能运用所学的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运算顺序的判断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实物模型等,辅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四则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四则运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教师巡回指导。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难问题。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强调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适量练习,教师及时批改,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6.拓展提高:教师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总结反馈: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四则运算的计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可以采用流程图、等形式,帮助学生直观地掌握知识点。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优秀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复习引入: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出示例4:96÷ 12+4× 2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 12+4× 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96÷(12+4)× 2=96÷ 16× 2=6× 2=123、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 2]=96÷ [16×2]=96÷ 32=34、阅读“你知道吗”5、总结: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2、选择题:(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B、(47+33)÷(36-16)C、(36-16)÷(47+33)(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B、(20+13)×(750-25)C、750-25×20+13四、课堂总结:〖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含括号的四则运算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根据测量的有关内容,自行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学会步测、目测等测量方法,了解光侧、影测、绳测等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
【教案总结】-小学数学三年级第14课时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课本第76页。
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计算、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
3.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4分钟左右)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总结:(1)同一级符号从左往右依次计算;(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率 a(b+c)=ab+ac2.明确课题。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自学例14。
(15分钟左右)1.明确例1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1)看图,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
而到山坡上放羊就不必这般受累,我只要把羊慢悠悠赶到山坡上,沿途可欣赏潺潺的流水,可欣赏“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的景色。
到了小山坡上,我可以躺在草地上一边看羊儿吃草撒欢,一边看白云悠悠。
若再带上几个小伙伴就更好了,那这一天绝对是快乐和喧闹的一天。
带灯轻触开关https:///product-selection/tactile/ 。
英语的单词是很重要的一项,英语想要拿到高分,就一定需要在英语单词上多下功夫,学好单词也是英语逆袭的必要条件,想要掌握好英语单词的话,最好不要大面积占用时间来背英语单词,可以将英语单词的学习时间分为一些零散的闲暇时间伙伴们都喜欢跟着我一起放羊,一则是因为能跟我一起玩老鹰捉小鸡;二则是因为我知道哪棵树上有鸟窝,哪个鸟窝里可以抓到小鸟,哪里可摘到好吃的野果,哪里可以挖到屎壳郎。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教案)
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因此我会认真对待每一次教学。
下面是我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一单元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所准备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27页至第29页,涉及到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
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PPT、黑板、粉笔、练习题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来引入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
2. 讲解概念:我会用PPT展示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并用黑板和粉笔进行详细的讲解。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进行计算,以检验他们是否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和粉笔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23 + 4 (5 2)(2)36 / (8 + 3)(3)17 2 4答案:(1)23 + 4 (5 2) = 23 + 4 3 = 23 + 12 = 35(2)36 / (8 + 3) = 36 / 11 = 3.2727(3)17 2 4 = 17 8 = 9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会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看是否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数学四下《四则运算》ppt课件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 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 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67+56-72
178-69+27
150÷25×4
2×390÷15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 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 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9÷6= 64÷8×5=
24+33-11= 49-24+5=
56÷7×9= 43-8+20=
有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 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呢?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加、
减法和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 再算加、减法。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 多少钱?
100-3× 24
=100-72 =28(元)
答:应找回28元。
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
2× 9÷ 3 2+9-3 (√)
174+205-35= 2×804÷612=
729÷9-26×3= 30×25÷5×14=
一艘汽艇每分钟行驶640米,是帆船速度 的4倍,帆船15分钟能行驶多少米?
640÷4×15 =160×15 =2400(米)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 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 购门票需要花多少钱?
24+24+24÷ 2
怎样列成一个算式呢?
270÷ 30-180÷ 30
(270-180)÷ 30
270÷ 30 - 180÷ 30 =9-6 =3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 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70-180)÷ 30 = 90÷ 30 =3
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 号里面的。
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四下数学知识点归纳
四下数学知识点归纳一、四则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规则。
例如:计算 25 + 75÷5 时,先算除法 75÷5 = 15,再算加法 25 +15 = 40。
二、观察物体(二)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比如,观察一个长方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可能各不相同。
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 = a +(b + c) 。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 = b×a 。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 = a×(b×c) 。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 + b)×c = a×c + b×c 。
例如:计算 25×(4 + 8),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得到 25×4 +25×8 = 100 + 200 = 300 。
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 份、100 份、1000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 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这里详细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比如让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规则,理解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等)
二、教学重难点
(这里列举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重点是掌握四则运算的顺序,难点是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约200字)
(描述如何引入新课,如通过复习旧知识,提出新的问题等方式)
2. 新课讲解(约400字)
(详细描述如何讲解新课,如通过举例,做练习等方式)
3. 学生实践(约400字)
(描述学生如何进行实践活动,如分组讨论,做作业等)
4. 知识总结(约300字)
(描述如何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如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等)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约200字)
(描述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如课堂测试,作业批改等)
五、教学反思(约200字)
(描述教师对本次教学的反思,如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
以上只是一个基本的大纲,您可以在每个部分中加入更多的细节,以达到1500字的要求。
同时,为了使教案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建议您在编写时参考相关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教案(1)
新人教版数学四下第一章《四则运算》教案(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章《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这一章节的内容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理解不深,容易在实际运算中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熟练地进行四则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四则运算的实际意义,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四则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运算,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棒、计数器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四则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四则运算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四则运算的规律,让学生初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热点难点一网打尽单元复习讲义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01: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知识点02: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其中的一个加数叫做减数,求得的另一个加数叫做差。
3.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4.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5.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知识点03: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各部分间的名称: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3.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知识点04: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因数叫做除数,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做商。
3.没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4.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商=(被除数-余数)÷除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5.余数一定比除数小6.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利用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来验算乘、除法算式。
知识点05:有关0的运算1.0在运算中的特点(1)在加法中,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2)在减法中,一个数减去0,仍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3)在乘法中,一个数和0相乘得0;(4)在除法中,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2. 0不能作除数注意:0作除数无意义。
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三年级数学下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125-25×6 (135+75)÷(14×5) 120-60÷5×51024÷16×3 (135+415)÷5+16 1200-20×18720-720÷15 (360-144)÷24×3 240+480÷30×2225-10×(6+13) (120×2+120)÷9 164-13×5+85330÷(65-50) 128-6×8÷16 64×(12+65÷13)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315×40-364)÷7 12520÷8×(121÷11) (2010-906)×(65+15) (20+120÷24)×8 106×9-76×9 117÷13+36×153774÷37×(65+35) 540-(148+47)÷1 (308—308÷28)×11 (10+120÷24)×5 (238+7560÷90)÷14 21×(230-192÷4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 (315×40-364)÷7 735×(700-400÷25) 1520-(1070+28×2)9405-2940÷28×21 920-1680÷40÷7 690+47×52-398148+3328÷64-75 360×24÷32+730 2100-94+48×5451+(2304-2042)×23 4215+(4361-716)÷81 (247+18)×27÷2536-720÷(360÷18) 400+612÷12×4 118+153÷17×9480-(32+32÷4)(374-265+238)×6 (72+108÷36)×64 (400-75×2)÷125 21×(230-192÷4)118+306÷17+265560-(48+48÷4)540÷45×(65+35)325÷13×(266-250)300-225÷5+145 521-21×12+88 1156÷17+5040÷42 610-714÷21×15 338+2108÷34-292 (82-936÷78)×15 1305-(760+240÷40)(4076-114×15)÷91 (56+64)÷(4×2)75×260+460÷23 125×8÷25×8 (37-555÷15)×540+160÷40 288-144÷18+35 (58+37)÷(64-9×5)95÷(64-45)478-145÷5×6+46 122-36×4÷12+3585+14×(14+208÷26)21+(327-23)÷19 539-513÷(378÷14)74-3094÷17÷13 19+(253-22)÷21 50+129×28-42(23+23)×24-597 (110-10)÷10-10 54-24+14×14304-275÷(275÷25) (70+10)÷(18-10) 120÷12×18-5444+15×16-32 (10-100÷10)×11 (53-588÷21)×36(60+10)÷(17-10) 17+(233-43)÷10 110÷10×10-97424-437÷19×16 22+(374-10)÷26 (245-11)÷18-1122-(10+100÷10) (252-14)÷17-10 35-13+10×15(346-10)÷16-12 215-198÷(121÷11) (45-651÷21)×3319+192÷12-10 572÷22×23-158 19+56-1224÷34(714-12)÷27-19 14+(21-19)×14 18-(13+15)÷262736÷(43-20)×23 (227+11)÷(31-14) 36+19×14-23828÷23×12-48 18-15+10×18 (31-154÷11)×12(1369-37)÷37-32 160÷(22-12)×22 357÷21×13-213985-728÷26×35 (438-39)÷21-12 (20+18)×11-23950+160÷40 (58+370)÷(64-45)120-144÷18+35 347+45×2-4160÷52 (58+37)÷(64-9×5)95÷(64-45)(989+2119)÷37×12 (36+42)×(87—29)(641+267+769)÷13 (559+197)÷27×19(229+22×37)÷7 (378+522)÷(191—166)75÷〔138÷(100-54)〕85×(95-1440÷24)240×78÷(154-115)〔75-(12+18)〕÷152160÷〔(83-79)×18〕 280+840÷24×5325÷13×(266-250) 85×(95-1440÷24)58870÷(105+20×2) 1437×27+27×56336×(913-276÷23) [192-(54+38)]×67540÷﹙30×15÷50﹚ 6×58-﹙174+89﹚﹙75+49﹚÷﹙75-44﹚25×﹙22+576÷32﹚84÷[﹙8+6﹚×2] 42×[169-﹙78+35﹚]72÷[960÷﹙245-165﹚] 540÷[﹙3+6﹚×2]180÷[36÷﹙12+6﹚] 75×12+280÷3548×﹙32-17﹚÷30 ﹙564-18×24﹚÷12490÷[210÷﹙750÷25﹚] 576÷﹙33+15﹚﹙736÷16+27﹚×18 902-17×45﹙87+16﹚×﹙85-69﹚ 680+21×15-360[175-﹙49+26﹚] ×23 972÷18+35×19120÷24-20÷4 900÷﹙120-20×3﹚﹙29+544÷34﹚×102 26×﹙304-286﹚÷39756÷[4×﹙56-35﹚] 36+300÷12848-800÷16×12 ﹙132+68﹚×﹙97-57﹚972÷﹙720-21×33﹚ 450÷[﹙15+10﹚×3] ﹙45+38-16﹚×24 500-﹙240+38×6﹚[64-﹙87-42﹚] ×15 ﹙7100-137-263﹚÷100 250+240÷8×5 840÷40+40×40960-720÷8×9 2400÷[1200÷﹙600÷15﹚] 520+22×﹙15+45﹚ 160+740÷20-37900÷[2×﹙320-290﹚] [492-﹙238+192﹚] ×26 972-﹙270+31×9﹚600-﹙165+35×3﹚[196+﹙84-12﹚] ×5 7100-137-263+300 675-600÷15×12 720÷[﹙187+18﹚÷41]14×[﹙845-245﹚÷12] [668-﹙132+245﹚] ÷97 12×[﹙76+57﹚÷19] 840÷﹙320÷80﹚﹙28+32﹚×﹙90-40﹚ 480÷[4×﹙50-40﹚]72÷36+29×3 320-50×4÷25 12×﹙34+46﹚÷32﹙53+47﹚×﹙86-24﹚720+34×18-340﹙120-54﹚×﹙42+98﹚ [203-﹙25+75﹚] ×16380÷[240÷﹙36÷3﹚] 768÷[8×﹙76-68﹚]130×[﹙600-235﹚÷73 ] 115-15+20×3115-﹙15+20﹚×3 ﹙440-280﹚×﹙300-260﹚ 14×[﹙860-260﹚÷15] 32×18-540÷45﹙900-16×35﹚÷34 840÷[15×﹙32-28﹚]909-[36×﹙350÷14﹚] ﹙300+180÷5﹚×12600÷﹙30-10﹚+5 490÷[210÷﹙360÷12﹚]72÷[2×﹙105-87﹚] 240÷15×﹙351-347﹚480÷﹙60+10×2﹚640÷[140÷﹙630÷9﹚][368-﹙132+129﹚] ×34 75÷〔138÷(100-54)〕85×(95-1440÷24) 80400-(4300+870÷15)240×78÷(154-115) 1437×27+27×563〔75-(12+18)〕÷15 2160÷〔(83-79)×18〕280+840÷24×5 325÷13×(266-250)85×(95-1440÷24) 58870÷(105+20×2)1437×27+27×563 36×(913-276÷23)[192-(54+38)]×67 540÷﹙30×15÷50﹚6×58-﹙174+89﹚﹙75+49﹚÷﹙75-44﹚25×﹙22+576÷32﹚84÷[﹙8+6﹚×2]42×[169-﹙78+35﹚] 72÷[960÷﹙245-165﹚]540÷[﹙3+6﹚×2] 180÷[36÷﹙12+6﹚]75×12+280÷35 48×﹙32-17﹚÷30﹙564-18×24﹚÷12 490÷[210÷﹙750÷25﹚]576÷﹙33+15﹚﹙736÷16+27﹚×18902-17×45 ﹙87+16﹚×﹙85-69﹚680+21×15-360 [175-﹙49+26﹚] ×23972÷18+35×19 120÷24-20÷4900÷﹙120-20×3﹚﹙29+544÷34﹚×10226×﹙304-286﹚÷39 756÷[4×﹙56-35﹚]36+300÷12 848-800÷16×12﹙132+68﹚×﹙97-57﹚ 972÷﹙720-21×33﹚450÷[﹙15+10﹚×3] ﹙45+38-16﹚×24500-﹙240+38×6﹚ [64-﹙87-42﹚] ×15﹙7100-137-263﹚÷100 250+240÷8×5840÷40+40×40 960-720÷8×92400÷[1200÷﹙600÷15﹚] 520+22×﹙15+45﹚160+740÷20-37 900÷[2×﹙320-290﹚] [492-﹙238+192﹚] ×26 972-﹙270+31×9﹚600-﹙165+35×3﹚ [196+﹙84-12﹚] ×57100-137-263+300 675-600÷15×12720÷[﹙187+18﹚÷41] 14×[﹙845-245﹚÷12][668-﹙132+245﹚] ÷97 12×[﹙76+57﹚÷19]840÷﹙320÷80﹚﹙28+32﹚×﹙90-40﹚480÷[4×﹙50-40﹚] 72÷36+29×3320-50×4÷25 12×﹙34+46﹚÷32﹙53+47﹚×﹙86-24﹚ 720+34×18-340﹙120-54﹚×﹙42+98﹚ [203-﹙25+75﹚] ×16380÷[240÷﹙36÷3﹚] 768÷[8×﹙76-68﹚]130×[﹙600-235﹚÷73 115-15+20×3115-﹙15+20﹚×3 ﹙440-280﹚×﹙300-260﹚14×[﹙860-260﹚÷15] 32×18-540÷45﹙900-16×35﹚÷34 840÷[15×﹙32-28﹚] 909-[36×﹙350÷14﹚] ﹙300+180÷5﹚×12600÷﹙30-10﹚+5 490÷[210÷﹙360÷12﹚] 72÷[2×﹙105-87﹚] 240÷15×﹙351-347﹚ 480÷﹙60+10×2﹚640÷[140÷﹙630÷9﹚] [368-﹙132+129﹚] ×3二、列式计算:(1)650减去34乘15的积,差是多少?(2)50加上50的2倍,所得的和除450,商是多少?(3)347与34的和,除以75与72的差,商是多少?(5)82与15的差,乘32与18的和,积是多少?(6)1650除以5的商,加上16与8的积,和是多少?(7)25与16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8)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9) 347与34的和,除以75与72的差,商是多少?(10)948除以321与309的差,商是多少?(11)347与34的和,除以75与72的差,商是多少?(12)280被16与54的和除,所得的商比80少多少?(13)27乘以4的积,加上54乘以5的积,和是多少?(14)72与28的和,乘以它们的差,积是多少?(15)45减去15的差,除以32与29的差,商是多少?(16)30加上96减去12与5的积所得的差,和是多少?(17)82与15的差,乘32与18的和,积是多少?(18)1650除以5的商,加上16与8的积,和是多少?(19)25与16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20)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21)26加54除以9,所得的和再乘4,积是多少?(22)48加上60的和,与25减去13的差相乘,积是多少(23)300除以25与2的积,再加上 34,和是多少?(24)96与80的差,除它们的和,商是多少?(25)一个数的7倍是182,这个数是多少?(26)甲数是462,乙数是甲数的18倍,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27)比28的15倍还多26的数是多少?(28)416比一个数的15倍还多26,这个数是多少?(29)1582比23的14倍多多少?(30)甲数是2256,是乙数的12倍,求甲、乙两数的和。
四下数学四则运算教案
四下1.2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导学练案执教人:刘红丽时间:【学习内容】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1.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2.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法则。
【学习过程】一、情境导入1、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引导观察主题图。
2、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自主学习1、出示例 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三、合作学习1、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根据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 =12 ,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
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 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 总结运算顺序。
提问: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自己列式并计算。
)四、课堂检测1、书本第7页的做一做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240÷8+35 25×7-65225-15×5 48+77÷73、李伯伯家养了42只鸡,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李伯伯家一共养了鸡、鸭多少只?五、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板书设计四则运算(二)24+24+24÷2 24×2+24÷2=24+24+12 =48+12=48+12 =60(元)=6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四则运算(新课标四下)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二)教材简析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
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
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具体安排如下: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解决问题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梳理有机结合起来。
本单元在整理混合运算顺序时,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
目的是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从而系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
本单元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教学整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中的问题是需要两三步计算解决的问题。
教材创设了热闹的滑雪场情境,由此生出一系列的情境串,引出相应的4个例题。
每个例题都呈现了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思路,以及整理混合运算的画面,以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组织学生提问并对简单地问题直接解答。
(2)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通过补充条件,继续提问。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等等。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提示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
1.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分配解答。
引导学生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2.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教师巡视并对学生的叙述进行指导。
3.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互相补充,注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
=27+85
=113(人)
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
=3296
=2987
=1974(人)
=1974(人)
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
(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情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
第二种方法,因为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
就可以直接用3天的987人数去乘算出来的2倍。
等等。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强调:可用线段图帮助理解。
教师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叙述,方法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主要掌握运算顺序。
4.巩固练习
根据老师提供的情景编题。
A加减混合。
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
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
(2)P5/做一做1、2
三、小结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报选择性地板书。
(尤其是关于运算顺序的)
运算顺序为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进行回忆概括。
四、作业
P8/14
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一)
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
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
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72-44+85
(1)98736
(2)63987
=27+85
=3296
=2987
=113(人)
=1974(人)
=1974(人)
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
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