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_西游记_中女妖形象的审美意义_周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评论

《西游记》中的女妖都有“原型”出处,但都是经过加工、改造,与“原型”有很大的不同,比如白骨精的影子见于多种典籍,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就有枯骨幻化成妓女的故事,《集异记》里也载有书生金友章之妻乃枯骨所变之事,这是较早出处;又比如狐狸的影子在多种典籍中出现,《山海经・南山经》记载:“清丘之山有售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人不蛊”;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中记载“九尾白狐造于禹”,这就是金角大王之母“九尾狐狸”,牛魔王爱妾“玉面狐狸”的较早出处;因而《西游记》中的女妖们并不是无中生有的。

一、男权文化下的女妖形象

女性,自古都被男性披上“蔑视”的外衣,所谓“自古红颜多祸水”。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杨义在《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申述为“女人是人类罪过的根源”的观点。同样国外女子也处于被歧视的地位,直到今天,信仰穆斯林教的妇女仍要用面纱遮脸……中国,特别是在明朝,妇女受歧视的现象更加严重,男权统治思想根深蒂固:女性为男性所奴役,受到男性的歪曲和歧视。“程朱理学”在明初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崇,被定为明王朝的统治思想[1]。在该理学的专制下,男权主义者对妇女的迫害也越加严重。“贞洁烈妇”是当时男性给女性的最高荣誉,极力推崇“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贞洁观。《西游记》中女妖形象是作者从男权文化背景下的男性视觉塑造出的,结合时代背景特点,她们就是明代妇女被歪曲的真实写照。吴承恩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或多或少受到男权思想的影响。《西游记》里透露出的女性观是作者的女性观,实际上这也是明朝普遍男性对女性的观点。

(一)女妖的外貌。《西游记》中的男女妖怪在外貌上有着天壤之别,男妖精们生得面目狰狞,极其丑陋。第二十八回黄袍妖怪的模样“青靛脸,白獠牙,一张大口呵呵。两边乱蓬蓬的鬃毛,却都是些胭脂染色;三四紫巍巍的髭髯,恍疑是那

荔枝排芽。鹦嘴般的鼻儿拱拱,曙星的眼

儿巴巴,两个拳头,和尚钵盂模样,一双

蓝脚,悬崖……而妖精们几乎个个是闭月

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吴承恩笔下塑

造出貌美如花的女妖们主要是为了衬托唐

僧取经的虔诚意志和坚定信念,从这里笔

者知道吴承恩对女妖刻画得越入木三分,

越表现出女性得不到男性的尊重。吴承恩

在第二十七回中描述:那女子生得:冰肌

藏玉骨,衫领露酥胸。柳眉积翠黛,杏眼

闪银星。月样容仪俏,天然性格清。体似

燕藏柳,声如莺啭林。这是白骨精幻化成“月

貌花容的女儿”时的媚态,是唐僧的第一

次美色考验。这里也可以看出女性是为刻

画男性形象服务的,女妖们受到的歧视和

歪曲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吴承恩通过女

妖的美貌来考验唐僧的取经意志,女妖越

美也就意味着他们更加受到男性的歧视。

(二)女妖的形象。《西游记》中

女性形象很少被刻画出女子与身具有的可

贵品质,如温柔体贴、宽容大方、善良得

体等等,女性处于被辱骂,喝斥、玩弄、

歧视的地位,她们都是邪恶的象征,特别

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把女妖刻画为具有

残酷、恶毒、下流、卑贱、荒淫、狡猾等

恶劣品质的女性;另一方面是通过男性对

女妖的态度——痛恨之至,随意喝斥和谩

骂女妖,可见男性对女性是多么鄙视。第

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

坏身”中出现的对蝎子精的粗言粗语:“孽

畜、泼贱”,特别是猪八戒骂道:“滥淫

贱货!你倒困陷我师父。返敢硬嘴!我师

父是你哄将来做老公的,快快送出饶你!

敢再说半个‘不’字,老猪一顿钯,连山

也筑倒你的!”即使蝎子精已经死了,可

是猪八戒还上前,一只脚踏住那怪的胸背

道:“孽畜!今番使不得倒马毒了!”俗

话说“死者为大”,可猪八戒还不忘旧仇,

仍对女妖进行肆意践踏。

(三)女妖的“祸水论”。在中国,

传统的历史往往把一些弱不禁风的女子推

到历史的前台。中国很早就流传着“红颜

多祸水”的观点,女子总是被看作罪恶的

根源,她们都充当着悲剧的角色,朝代灭

亡的导火线都推到貌美的女性身上。传说

中助纣为虐的千古罪人苏妲己、周朝的褒

姒、春秋之夏姬、文姜、西施、桃花夫人、

唐朝的杨贵妃、明末清初的陈圆圆等。她

们的共同点都是貌美如花但又背个祸国怏

民的黑锅,因而形成了“祸水论” [2]。《西

游记》中也有类似的例子,如第二十七回“尸

魔三戏唐三藏,僧恨逐美猴王”中白骨精

三次戏弄唐三藏,只使了点小伎俩,便让

唐僧师徒四人出现了分歧。吴承恩塑造白

骨精主要是为了证明女妖的狡诈和富有心

机,以此贬低和歪曲女性形象,因而吴承

恩认为白骨精是一股祸水。从这里我们不

难看出男权社会下的男权文化,男性受到

保护,而女性处于被男性控制,任其摆布

的地位。通常男性作家会把男对女色的追

求歪曲为女性勾引男性,并把可能产生的

后果全部推到女性身上,可见男子对女子

是多么的仇视。从白面狐狸的下场笔者深

深体会到女妖的不幸命运[3]。

二、女妖的社会属性

《西游记》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古典小

说中的奇葩,女妖形象的人情性特点起了

不可或缺的作用。女妖们主动追求爱情的

同时也是在追求自主婚姻,这是不同于当

时社会背景下的婚姻——“父母之命,媒

妁之言”,女妖们大胆挣开这个束缚女性

已久的无形精神枷锁[4]。妇女们在“三

从四德、三纲五常”等腐朽封建思想的束

缚下成长,基本上都顺从男性要求,即使

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她们都遵守“沉默是

金”的要求而不敢言语,但《西游记》第

九十三回“给孤园问古谈因天竺国超偶遇”

中有提及到玉兔精也就是假的天竺公主,

她采用抛绣球的方式择婿,这是种新颖的

择婿方式,相对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的婚姻模式已经比较开明。抛绣球打破了

旧时“女子不可抛头露面”的禁锢,有点

趋向现代的自由婚姻。女妖的人情人性特

点还体现在亲情上,特别是铁扇公主的形

象,她对丈夫的爱是包容的,难能可贵的,

论《西游记》中女妖形象的审美意义

周 乔(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绥化市 152000)

摘 要:《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为了衬托唐僧对取经事业的虔诚和坚定,吴承恩特意安排九九八十一难,共有41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有神与魔的对立构成故事的核心。41个故事里出现了众多的神、魔形象,吴承恩在神魔形象塑造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女妖形象的成功塑造更突出了这个特点。

关键词:西游记 女妖 形象分析 审美意义

2011年10月刊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