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知
中国古典园林及鉴赏讲解
中国古典园林及鉴赏我国是世界上园林艺术起源较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的历史和中华大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孕育出风格独特的园林体系,其中包含丰富的古典美学思想,以其独特的空间艺术语言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平和协调、淡泊宁静的精神,在世界园林艺术中享有盛名,我国园林被公认为“风景式”园林的渊源,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具有很高的观赏和游览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一中国古典园林认知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中国古典园林概念“园林”一词最早见于441—513年梁朝沈约所著《宋书》中的《雉子游原泽篇》:“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
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
园林,在中国古籍中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庭园、山池、别业等。
但其都有共同的特征,即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在造园风格上,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为美学原则,追求“虽为人作,宛如天开”,刻意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讲究自然美、含蓄美。
布局呈现生态型自由式,追求自由灵活;西方园林以几何、建筑为美学原则,园林要素按一定的几何规则设计组织,保持中轴对称布局,讲究人工美、图案美,强调理性和秩序。
2、在园林与建筑的关系上,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园林为主体,建筑为园林服务;而西方园林是以建筑统领园林。
3、在植物配置上,中国古典园林采用多种方式,以自然形孤植、散植为主;西方园林以整形对植、列植为主,花卉讲究图案。
4、在园林艺术构造上,中国古典园林借助叠石、书法、绘画、文学等手段;西方园林借助雕塑、工艺美等。
5、在文化渊源上,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影响较大,追求天人合一;西方园林受科学理念影响较大。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一)生成期生成期是中国古典园林从萌芽产生而逐渐成长的时期,经历了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的漫长岁月,相当于殷、周、秦、汉四个朝代。
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简单看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_中国古典园林的简单看法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最终和最高目的的审美旨趣。
下面由为你整理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爱好者依以区别西方古典园林并且引以为豪的主要特征。
何谓意境,也很难一个确切的定义,只要对中国诗词书画有些领悟的人,大多心里会有幅“意境”的图谱。
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及与伊斯兰园林一比较,其特征就异常的明显。
同样深受中国园林影响的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也区别明显,最典型的是日本园林的精致及其让人难以抗拒的禅意。
??第一次看日本园林就被其深深的吸引。
不能不佩服日本人能通过实物来表达其禅意的功夫,曾经对着一幅幅的图片凝视良久。
每次对学生讲起日本园林,我几乎无一例外的先赞扬日本园林如何如何的好,我如何如何的喜欢,接下来就是说如何的痛恨日本人,狭隘也罢,我始终无法忘记对日本人的仇恨。
??中国古典园林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艺术形式:文学、绘画、书法,因而它能充分的反映传统文化的精髓。
好长一段时间,我被她的意境所迷惑吸引。
现在,我所看到的中国古典园林,看到的是苦闷,看到的是几千年来整体中国知识分子深层的自慰。
也就是把知识分子深层的生存状态通过移情的形式通过古典园林表达出来,因为古典园林的主人大多是诗词书画都造诣很深的文人。
其中以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还包括乾隆六下江南把江南的美景移栽到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等皇家园林中的许多景点。
汉唐时期那大气蓬勃的皇家园林,只能从一些典籍中窥见其踪影。
??所以如果还有人对古典园林念念不忘并以此为豪时,我感到的却是悲伤。
缺乏勇气是中国文人的一个通病,长期的沉湎于文字,使人变得软弱无骨,无意识,并且愿意被其操纵,不能不说是其一根深蒂固的劣根性。
北方园林设计介绍北方园林的一大设计特点是崇山性,具体表现在园林的堆山上,园山雄伟,以高、壮为美。
中国古典园林认识与思考
中国古典园林认识与思考姓名:陈奕汝班级:设施101班学号:2010010462成绩:中国古典园林认识与思考我们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的古典园林,它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有以下几个特点:1、框架式结构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3.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3.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中国古典园林分类:按园林基址划分:1. 人工山水园中国造园发展到完全自觉创造阶段而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
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内居多。
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之为“城市山林”。
2. 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兴造天然山水园的关键在于选择基址,如果选址恰当,则能以少量的花费而获得远胜于人工山水园的天然风景之真趣。
按建园者身份划分:1、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有哪些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有哪些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中国古典园林具有力求神似、诗情画意、建筑美与自然美结合的特色。
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分享一下关于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欢迎阅读!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看法中国古典园林,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
在中国古代各建筑类型中它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她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古典园林怎样在继承、发扬中国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当代的设计要求,还值得现代人去探讨。
一、中国古典园林简述:要探询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首先我认为要从对中国古典园林有个初步的了解着手。
中国的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造园艺术更是源远流长。
历来主要是受到统治阶级的思想以及政治宗教,绘画、诗、词等艺术的影响。
历史上出现过的一批有地位的人物,或物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都曾促进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逐渐建立起了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铺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出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诗、词、绘画的思想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造园艺术,崇尚自然总体布局、规划、组合都要合乎自然,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尽力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
善于处理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
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
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价值。
园林美学中的造园原理、规划布局、建筑艺术、植物景观以及水景设计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韵味和气质。
古典园林的美学追求以自然为基调,以清雅、谦逊的姿态展示出东方文化的精髓。
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布局方式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启示作用,引发人们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思考。
古典园林美学的永恒魅力体现在其深深的文化底蕴和内涵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韵味,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美学韵味、文化传承、地位与价值、造园原理、规划布局、建筑艺术、植物景观、水景设计、永恒魅力、现代园林设计、文化价值。
1. 引言1.1 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中国古代文明。
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沉淀。
古代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不仅是皇帝们休憩游玩的场所,更是展示皇家气派和文化品位的象征。
而私家园林如拙政园、留园等,则更多地表现了文人雅士对自然的独特诠释和审美追求。
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不仅体现在其建筑风格和景观布局中,更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
园林中的假山、亭台、池塘等元素都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符号和象征意义,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追求。
古典园林的文化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后人能够深刻领略中国园林的独特魅力和精髓所在。
1.2 古典园林的地位与价值古典园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价值。
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古典园林不仅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和体现。
通过古典园林的建筑、景观和设计,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感、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浅谈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摘要:中国传统园林“和谐自然”的设计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的自然哲学观,中国传统园林的起源、发展至成熟处处体现了对自然的追求,其“和谐自然”的造园设计思想使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中确立了今天的地位,并对当今环境艺术设计产生巨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国园林是以自然写意山水园林的风格著称于世的。
研究传统古典园林,必须从自然美和园林意境入手。
关键字:中国古典园林;和谐自然;园林意境一、引言园林,大体可分自然规划式园林和整齐规划式园林。
自然规划式园林以表现大自然天然的山水景色为宗旨,布局自由,假山假水,在方寸之间仿造千里自然美景,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哲学观,中国传统园林为其代表,“是具中国风的,真、善、美三位一体的自然的王国”。
二、师法自然,崇尚自然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文化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影响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迫求是显而易见的。
对自然美的认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深化,山水诗、山水画、文人园林也都出现于这个时代。
中国古代文化的主流—儒学,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濡家哲学的思想体系,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天人合一”。
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传统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
道家思想对园林风格的影响不容忽视。
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以自然为宗,强调天为。
他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其精神表现为崇尚自然、逍遥虚静、天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浪漫飘逸[1]。
在传统中国园林设计中,山、水、花木和建筑是几个明显而重要的要素。
石头的功能和它所表达的意境被视为其生命的象征,无论是放置在厅堂之前、窗下、水边,它的作用是在自然与人工因素之间构成空间上的联系。
作为一种垂直方向的构成元素,它引导向上的视野,并丰富了园林中的光影变化效果;作为屏障它又起到了分隔空间的作用.作为独立的物体,它是一座抽象的雕塑,展示形式、肌理的变化,以吸引人们的目光.作为品格的象征,它表现了君子的坚忍与气节。
对中国园林的认识1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种载体,它不仅客观而又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历代王朝不同的历史背景、社会经济的兴衰和工程技术的水平,而且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自然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演变,蕴含了儒、释、道等哲学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诗、画等传统艺术的影响;它凝聚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与智慧。
而且与西方园林艺术相比,它突出地抒发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1990年,中国的风景名胜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自1994年起,中国承德的避暑山庄、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环秀山庄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这进一步说明中国传统园林具有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唯一性。
它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风流千载。
中国古代神话中把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和黄帝所居的“悬圃”都描绘成景色优美的花园。
青山碧水,这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
据古文字记载,中国奴隶制的后期殷周出现了方圆数十里的皇家园林--囿,这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雏形。
秦汉时期,则产生了气势更加宏伟、占地面积达数百里、通过在自然山水环境中布置大量离宫别馆而形成的山水宫苑。
魏晋时期,儒、释、道的思想,导致园林化的寺庙一一寺庙园林的产生,而此时朴素的山水诗、山水画带动了文人士大夫园林的发展。
唐宋时代,山水诗、山水画的水平处于巅峰状态,因此写意山水园就应运而生。
到了明清时代,写意山水园的发展达到高潮,造园艺术更加趋于成熟、完美。
这时,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士大夫,都在园林中追求着更真实的生命体验,寄托进了更多的审美情怀与社会理念。
这就使中国园林带有了强烈的象征特色。
这种象征特色首先表现在园林和园中景点的命名上。
中国园林的名称并不直接与园主的名称相关,而更多地是与园主的人格理想相关。
北京颐和园的前身叫清漪园。
1886年重修后,西太后取意“颐养冲和”改用现名。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古典园林涵盖了古典建筑艺术、花木种植、叠山理水及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与艺术美高度统一。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欢迎阅读!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一、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师法自然,在造园艺术上包含两层内容。
一是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
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要符合自然界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
二是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形象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
如假山峰峦是由许多小的石料拼叠合成,叠砌时要仿天然岩石的纹脉,尽量减少人工拼叠的痕迹。
水池常作自然曲折、高下起伏状。
花木布置应是疏密相间,形态天然。
乔灌木也错杂相间,追求天然野趣。
二、分隔空间,融于自然中国古代园林用种种办法来分隔空间,其中主要是用建筑来围蔽和分隔空间。
分隔空间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的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
为此,必须处理好形与神、景与情、意与境、虚与实、动与静、因与借、真与假、有限与无限、有法与无法等种种关系。
如此,则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融合和扩展开来。
比如漏窗的运用,使空间流通、视觉流畅,因而隔而不绝,在空间上起互相渗透的作用。
在漏窗内看,玲珑剔透的花饰、丰富多彩的图案,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和美学价值;透过漏窗,竹树迷离摇曳,亭台楼阁时隐时现,远空蓝天白云飞游,造成幽深宽广的空间境界和意趣。
三、园林建筑,顺应自然中国古代园林中,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
人工的山,石纹、石洞、石阶、石峰等都显示自然的美色。
人工的水,岸边曲折自如,水中波纹层层递进,也都显示自然的风光。
所有建筑,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使园林体现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并收到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小中见大等观赏效果。
四、树木花卉,表现自然与西方系统园林不同,中国古代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讲究表现自然。
谈谈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
谈谈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然而,目前风景园林界对待中国古典园林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其一是古典园林休矣论;其二是古典园林复兴论。
前者将古典园林看作是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死物,否认发扬传统的积极意义;后者从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出发,强调继承古典园林,却往往追随其表现形式。
笔者认为,无论东方或西方的、传统或现代的园林形式,采取全盘否定或照搬形式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无助于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健康发展。
尽管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日益成为风景园林师一展身手的国际舞台,然而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国际地位还十分低下,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和作品。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近现代风景园林始终在追随西方近现代的形式与风格,既缺乏理解西方现代风景园林内涵的社会文化背景,又未能将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与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但亦步亦趋。
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缺乏可以直接继承的传统,另一方面对国际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与发展趋势缺乏深刻认识。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反应出文人气息的园林艺术。
园林水平高低,反映了园主之文化水平,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者大多为文人雅士,一般在文学、绘画上都有极高的造诣。
在园林建造手法上和诗词书画上一脉相承,它接受了传统艺术的普遍规律,中国古典园林的“以景写情”,正是中国绘画“以形写神”的画理。
造园中所创设的各种物象的场景与创作者及游览者思想感情的交融,二者产生的共鸣,这种意境是创作者和欣赏者感情的倾注和升华,是所要达到的“景外之景、物外之象”的一种最高境界。
其创设和表达大体上有两种方法:其一是象征手法进行表达,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分别用墨石、湖石、黄石和雪石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这种借比拟而产生的联想,借助文学语言手法创造出的画面和意境,产生强烈的美感作用,从而提高园林艺术的感染力;另一种是靠楹联题咏对园林意境进行表达,在园林中,大量运用匾额、碑刻、对联、题咏等手法进行造景,对丰富园林景观起到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基础上,辅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
浅谈对园林的理解
浅谈对园林的理解“园林”这是一个热门而有古老的话题,它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自古就有的。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
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在历史上,游憩境域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用过不同的名称。
中国殷周时期和西亚的亚述,以畜养禽兽供狩猎和游赏的境域称为囿和猎苑。
中国秦汉时期供帝王游憩的境域称为苑或宫苑;属官署或私人的称为园、园池、宅园、别业等。
“园林”一词,见于西晋以后诗文中,如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白日照园林”句;北魏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评述司农张伦的住宅时说:“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
”唐宋以后,“园林”一词的应用更加广泛,常用以泛指以上各种游憩境域。
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的文学、绘画有密切的关系。
园林意境这个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东晋到唐宋年间。
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出现了山水诗、山水画和山水游记。
园林创作也发生了转折,从以建筑为主体转向以艺术为主体。
园林是一种立体空间综合艺术品,是通过人工构筑手段加以组合的具有树木、山水、建筑结构和多种功能的空间艺术实体。
或者说是利用环境而构筑的一种表现自然的典型的人工山水境域。
根据这一定义,园林的结构主要由树木、山水和建筑三项要素所构成。
而且三个要素呈有机的组合状态,构成完整的缺一不可的空间艺术境界。
比如只有树木,没有人工改造的山水和建筑,则无异于植物园、林场;只有建筑,没有树木及山水,又无异于一般工厂、学校、医院及民居等。
三种要素巧妙地熔于一炉,才构成园林这一综合艺术实体。
顾名思义,先要有“林”,不仅有林,而且要有花圃、花坛、草坪、草地等。
总之包括树木花草在内的绿地布局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中国古典园林之我见
在学习完了《中外园林史》这门课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而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在我看来,如果说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并且由于各自文化传统的不同有各具不同艺术风格的话。
那么概括地讲有两种园林风格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
这两种园林风格是:在西方,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的几何形园林;在东方,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再现自然山水式园林。
前者的特点是:整齐一律,均匀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求几何图案的组织,甚至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强得方方整整,强调人工美。
后者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形式,同时,它又是一种精神内涵的体现。
更深入的展示了古典园林亭、水、山、石、花、木中的内涵,追求的是一种“意境的美”。
这种内涵我们很难去摸索,只能去感受和领悟,因为它深深的蕴涵在了民族文化的这片土地中。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一种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
老师从概述、传统构景艺术形式、对世界的影响和历史的发展阶段来深刻的描述了它的美。
古典园林的实质和意境实质其实的一样的,是园内和外观的统一,不论是描写山水还是乡村田园,都是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自然景物的构成规则下面我就承德避暑山庄为例来谈谈我对此的理解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帝王苑囿和皇家寺庙群。
最大的特色是它园中有山,山中有园。
避暑山庄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总体规划布局和园林建筑设计上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山水的景观特点和有利条件,吸取唐、宋、明历代造园的优秀传统和江南园林的创作经验,加以综合、提高,把园林艺术与技术水准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
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东南湖区、西北山区和东北草原的布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分析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综合运用各种元素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从而把人们凭感官可以感觉到的物质空间升华成为可以对人的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
接下来就和店铺一起来谈谈关于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欢迎阅读!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随着景观园林的专业课的陆续开课,我对景观园林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最近一些日子一直在恶补自己在景观园林方面知识的缺乏。
虽然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学科“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在美国哈佛大学由小奥姆斯特德创立,但是在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环境美化的重要性了。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在19岁时候写的诗,诗中提到的桃花源则是源自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可见,古时候人们就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意而产生了对于理想的地方——天堂的向往。
对于天堂的向往直接启发了人们创造人间天堂的意愿——造园艺术的萌生。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反映了人们的理想、情感和憧憬。
如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便是因为苏杭地区有代表着中国园林主要特色的江南私家园林。
故我们可以给园林下一个定义——园林是人们对美好的场所的现实追求。
而中国古典园林表达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审美观,更是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内涵的综合性艺术。
陈从周先生在《说园》一书中是这样界定中国古典园林的,“中国古典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则是陈从周先生引自于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于《园冶》一书,它很好地概况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追求——虽然是人工建造的,但追求的却是自然天成的!如代表着皇家园林的颐和园、公共园林的杭州西湖、私家园林的余荫山房等无不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思想!小结:1.中国古典园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场所的一种追求。
2.“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可以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浅谈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知
浅谈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摘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园林景观艺术和园林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凝聚着文明的精华,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反映着朝代的兴衰。
中国园林里写满了中国人有形与无形的心灵密码,凝聚提纯成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结晶。
在不同历史时期园林有着不同的特点,从历史不同时期的几个园林看中国园林的变化。
、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虽然他们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优美的景观艺术作品,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文条件更是千差万别。
园林的出现是社会财富积累的反映,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它必然与社会历史发展关键词: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古典园林正文: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超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性质也称为园、囿、苑、园亭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与此同时,社会历史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变革也会导致园林种类的新陈代谢,推动新型园林的诞生。
园林成熟中期指的是元、明、清初(公元1271-1736年),元代绘画方面的发展将水墨山水画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境地,给明、清两代以巨大的影响。
绘画理论的发展和变化,必然影响到以其为理论知道的造园艺术的变化。
这些变化影响到园林艺术的创作,一是除了以往的全景模拟缩移自然山水景物之外,还出现了以山水局部来象征山水整体的更为深化的写意创作手法,园中景物可以非常平凡简单,但意兴情趣却很浓厚。
二是如同绘画的题款一样,景题、匾额、对联在园林中也普遍使用,意境信息的传达的一支接借助于文字、语言而大大的正加了信息量。
园林意境的蕴藏更为深远,园林艺术比以往更密切地融合了诗文、绘画的趣味,从而赋予园林本身以更浓郁的诗情画意。
中国古典园林心得感受
中国古典园林心得感受第一篇:中国古典园林心得感受上完《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与审美》有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不能说对中国古典园林有了多大的造诣,只能说自己还是学有所获的。
记得在刚开始,老师就教导我们从艺术欣赏、结构构造等方面加以解剖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屋顶的形式、特点及其在园林应用中发挥的作用。
我了解到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主要以木结构为主,其中屋顶上屋面流畅的曲线,反宇向上的翼角都是源于这种结构的灵活运用,其造型丰富多样、形态瑰丽多姿,但无论哪一种形态的屋顶都具有一种曲线美的造型,以及具备很强的排水功能,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既能做到外形美观之余还能具备超强的实用性!因为外形美观的屋顶会受到地域、时期、气候、人文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而人们因地制宜地建造屋顶,从而发展成了适合当地自然与文化条件的园林建筑屋顶形式。
我记忆中,记得最牢固的是硬山顶和悬山顶,因为我的家乡农村的瓦房子用的就是这种结构的屋顶,这两种屋顶的结构非常相似,都是两坡出水的五脊二坡式,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更重要的是它们都属人字形屋顶的一种,形式简单朴素,丰富多变,给人一种视觉上深动灵活,感觉这个建筑整体都是轻灵飞动的。
它们不仅仅外貌”轻盈”,建筑用料也是十分节省的,虽然节省用料,但是却一点都不会让人感到单调!在这里,我也是十分钦佩古代人民做到既能朴素但又不失平庸的赏梅水平呀!这不正正无形中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做人可以追求平凡但绝不能是平庸之辈。
我还记得,在一次课上,老师曾讲到过中国古典园林中叠山所使用的石头,一般是使用这三种,太湖石,黄石还有宣石。
在苏州园林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太湖石。
我还记得,在讲授这一堂课时,我隔壁的同学异常兴奋,原来他是宣城人,宣石就是产自他的家乡。
我因“宣石”还多了解了许多宣城文化呢!介绍到苏州园林的时候,老师重点讲述了私家园林——狮子林。
起初我还不知道,狮子林的情况,就误以为“狮子林”里面是有许多狮子出没的地方。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
浅论中国古典园林,现今多文化园林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兼有“悠久古文化背景,天然的自然景观,浓重的地域风情,丰富而深刻的艺术表现力”。
将这样的资源开发成为品牌无疑会对旅游者及旅游经营者都带来美好的感觉和实际的收益。
中国的园林能满足人们“获知,休闲,体验”诸种要求。
古典园林占主流,在构造新园林的过程中也应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这才能体现出“中国园林”。
关键词:旅游文化“民俗园林”多元化民族传统特征旅游是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被需求的统一,即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中国的旅游业资源丰富,其中园林便是一个杰出的代表。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地位(一)世界两大园林体系之一①,分为西方几何式园林和东方自然园林,东方自然园林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园。
(二)最早“造园”。
中国在公元前138年,就已经建造方园三百里的“上林苑”了,而西方将此作为一个行业和学种,是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中国造园要比欧洲早1400余年。
(三)中国是最早用“大自然”为原型进行园林创作的国家,自商,周始,就已遵从自然而造园了。
(四)中国的仿苏州网师园“殿春”设计的中国古典园林“明轩”,1980年落成于纽约受到大众褒扬。
1983年“芳草园”中国园林获第16届国际园艺展的“园林建筑中央联合会大金质章”;1984年,中国“燕秀园”在科物浦国际园艺节上获“大金奖”等奖项,中国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首。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征②(一)追求自然中国园林提出“虽由人作,明天开”,“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的目标和标准,顺从自然风貌及特点,建成自然山水园。
(二)讲究意境中国园林讲究创意,寄情意于山水开拓成独特意境,况且,中国园林多为文人出大夫所构,这些人自身就有较深的文化素养对园林的构造都产生不小的影响。
(三)多明志养性,少社会功利中国古典园林多为个人明主养性,极少为了社会功利,除了承德避暑山庄等皇室园林,所要表现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功利性质外,大多数园林都是没有社会功利性。
关于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感想
关于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感想传承与发展几乎是我们看待任何一件艺术作品的基本出发点,而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经典的中国园林在当代也一直面临这两个基本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平时点滴学习心得的总结,从传承和发展两个方面谈谈对园林艺术的一些浅显的认识。
首先谈传承的问题,任何艺术的发展都必须先认识它的历史,只有先谦逊认真地承前才能更好地启后。
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园林设计的本质并不是对历史的传承,而是用最简单、最经济、最合适和最有效的办法处理好人与具体地块的关系,处理好功能、空间、比例、尺度、色彩、材料、节点、细部等等非常具体而朴实的环节。
简单的说,作品要好用、好看和经济。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于商周末期的“囿”,是供帝王和奴隶主狩猎之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囿”的生产经营目的逐渐消退,从三代的模拟自然山水,历经秦汉的以“崇尚自然”为主题的人工造景和观赏游览为主的苑囿,逐步过渡到唐宋文人的写意山水园林并成为古典园林的顶峰。
因此,中国古典园林大多是私人领域或者说是文人士大夫所涉及的领域,并非普通百姓的公共空间,更勿论城市的“名片”、“客厅”云云了。
如今,各地提出的兴建“园林山水城市”的之类城市建设目标,园林的拥有者和使用者变成了普通市民,园林也开始有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作用。
但值得提出的是,园林建设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也不可能解决生存问题和社会问题,它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因此不能过分夸大园林的作用。
我们可以做的是通过设计园林表达一种生活方式,设计师亦不是仅仅设计作品本身,而要着力于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引导一种进步的生活方向。
虽然当代的园林的意义和作用与古典园林相比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毋庸置疑的是先人的设计方法和里面蕴含的思想都是值得借鉴和传承的,“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我们要继承的是五千年中华民族的生存艺术:先民的选址造城理念;大禹、李冰父子通过水系梳理来治理洪水的科学方法;各民族的开垦艺术,造田,灌田,种植艺术等等。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
在中国古代各建筑类型中它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
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
若与世界上的其他园林体系相比较,它所具有的个性是鲜明的。
而它的各个类型之间,又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
这些个性和共性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蕴涵。
或者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主要特点,或者说,四个主要的风格特征。
其具体主要体现在:筑山、理水、植物、建筑、书画等;而在艺术特色上主要体现在造园艺术,师法自然、分隔空间,融于自然、园林建筑,顺应自然、树木花卉,表现自然等。
一、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秦汉的上林苑,用太液池所挖土堆成岛,象征东海神山,开创了人为造山的先例。
东汉梁冀模仿伊洛二峡,在园中累土构石为山,从而开拓了从对神仙世界向往,转向对自然山水的模仿,标志着造园艺术以现实生活作为创作起点。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雅士们,采用概括、提炼手法,所造山的真实尺度大大缩小,力求体现自然山峦的形态和神韵。
这种写意式的叠山,比自然主义模仿大大前进一步。
唐宋以后,由于山水诗、山水画的发展,玩赏艺术的发展,对叠山艺术更为讲究。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爱石成癖的宋徽宗,他所筑的良岳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巧、以石为主的假山。
明代造山艺术,更为成熟和普及。
明人计成在《园冶》的“掇山”一节中,列举了园山、厅山、楼山、阁山、书房山、池山、内室山、峭壁山、山石池、金鱼缸、峰、峦、岩、洞、涧、曲水、瀑布等17种形式,总结了明代的造山技术。
清代造山技术更为发展和普及。
清代造园家,创造了穹形洞壑的叠砌方法,用大小石钩带砌成拱形,顶壁一气,酷似天然峭壑,叠山倒垂的钟乳石,比明代以条石封合收顶的叠法合理得多、高明得多。
浅谈中国园林
浅谈中国园林经过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史一个学期的学习,对中国古建筑艺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以前就对中国古代宫殿、民居、寺庙建筑有很大的兴趣,只是不能对其有一深刻的统一的认识,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开始基本上理解了影响中国古代建筑的几大因素即礼制文化、宗教文化、天人合一顺应自然。
其中我认为最能综合体现中国古建筑文化内涵的便是中国古代园林。
中国园林,它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
历代谈中国园林总离不了中国诗文和中国山水画,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园林归根到底脱不开诗文一事,而富有诗情画意,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
中国园林早在周朝周文王时就有了建宫筑苑的历史记载。
当时的“灵囿”就是早期的园林著作。
嗣后源源不断的在各历史朝代中流传并有了很大的发展。
独具魅力的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就开始出现了讲究诗情画意的文人园林。
到明代中叶,古典园林艺术已经成熟,形成了以江南园林为代表的淡雅、明秀的格调。
中国独特的园林环境,既不像民间建筑那样体现人类生活的基本哲理,也不像官方建筑那样是权力与礼制的象征,它反映了士大夫、名流雅士忧谗畏讥、归隐田园的忧心忡忡和回归自然、耽乐山水的闲情逸致。
同时,中国的传统是文人造园,中国的园林可以说是与山水画和田园诗相生相长并同步发展的。
所有这些,构成了我国古代文人园林艺术的审美格调。
无论造园的选址、布置,还是挖池、叠山均要求符合画论,因此,中国的园林艺术也就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
文人园林融入中国诗画艺术的清和淡泊之美,那飘逸高远、冲漠淡和的山水写意使人如饮醇醪。
以和为美,以善为柔,这是中国文人园林艺术的一个根本特征.实际上中国古典园林的诞生是具有其历史背景的,她和中国的山水画、中国的诗词及中国的传统艺术等同出一辄。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佛、道、儒为主的传统文化引导下产生的。
简而言之就是信神的文化,也就是神的文化。
这种传统文化引导人们信神、崇神、敬神、行善。
相信轮回相信善恶有报,更相信世上的一切都是由高层次的佛、道、神掌管和安排。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
在中国汉族建筑中,古典园林是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建筑。
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它深浸着汉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独树一帜;朴素自然目录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 (4)1.1 中国古典园林 (4)1.1.1 商周时期 (4)1.1.2 秦汉时期 (4)1.1.3 魏晋南北朝时期 (4)1.1.4 隋朝时期 (5)1.1.5 宋朝元朝时期 (5)1.1.6 明清时期 (5)2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6)2.1 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分 (6)2.1.1 人工山水园 (6)2.1.2 天然山水园 (6)2.2 按占有者身份、隶属关系分 (6)2.2.1 皇家园林 (6)2.2.2 私家园林 (7)2.2.3 寺观园林 (7)2.3 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7)2.3.1 北方类型 (7)2.3.2 江南类型 (7)2.3.3 岭南类型 (7)3 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8)3.1 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8)3.2 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8)3.3 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8)3.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8)3.5 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8)3.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8)4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方法 (9)4.1 抑景 (9)4.2 添景 (9)4.3 夹景 (9)4.4 对景 (9)4.5 框景 (9)4.6 漏景 (9)4.7 借景 (10)5 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 (10)5.1 园林造景,源于自然 (10)5.2 空间组合,结合自然 (10)5.3 园林建筑,顺于自然 (10)5.4 景观植物,表现自然 (11)总结 (11)参考资料 (11)1 中国古典园林起源及发展1.1 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或称中国传统园林或古代园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认识
摘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园林景观艺术和园林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凝聚着文明的精华,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反映着朝代的兴衰。
中国园林里写满了中国人有形与无形的心灵密码,凝聚提纯成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结晶。
在不同历史时期园林有着不同的特点,从历史不同时期的几个园林看中国园林的变化。
、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虽然他们的性质完全不一样,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优美的景观艺术作品,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文条件更是千差万别。
园林的出现是社会财富积累的反映,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它必然与社会历史发展
关键词: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古典园林
正文: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超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
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性质也称为园、囿、苑、园亭的一定阶段相联系;与此同时,社会历史的变迁、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变革也会导致园林种类的新陈代谢,推动新型园林的诞生。
园林成熟中期指的是元、明、清初(公元1271-1736年),元代绘画方面的发展将水墨山水画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境地,给明、清两代以巨大的影响。
绘画理论的发展和变化,必然影响到以其为理论知道的造园艺术的变化。
这些变化影响到园林艺术的创作,一是除了以往的全景模拟缩移自然山水景物之外,还出现了以山水局部来象征山水整体的更为深化的写意创作手法,园中景物可以非常平凡简单,但意兴情趣却很浓厚。
二是如同绘画的题款一样,景题、匾额、对联在园林中也普遍使用,意境信息的传达的一支接借助于文字、语言而大大的正加了信息量。
园林意境的蕴藏更为深远,园林艺术比以往更密切地融合了诗文、绘画的趣味,从而赋予园林本身以更浓郁的诗情画意。
在这一时期的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其他园林。
皇家园林规模宏大,突出皇家气派,具有更多的宫廷色彩,也吸收了江南园林的养分。
元代皇家园林均在皇城范围之内,主要的一处在金达大宁宫的基址上拓展的大内御苑,占去皇城北部和西部的大部分地段,十分开阔空旷。
明代皇家园林建设的重点在大内御苑,共有六处:位于紫荆城内延中路、中轴线北段的御花园,位于紫荆城内延西路的慈宁宫花园、位于皇城北部中轴线上的万岁上、位于皇城西部的西苑、位于西苑之西的兔园和位
于皇城东南部的东苑。
清初的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和气派,称之明代表现的更为明显。
私家、皇家、寺观三大园林类型都已经完全具备中国风景式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一是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是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是诗画的情趣,四是意境的蕴涵。
这四个特点到了成熟前期已经全面地在造园艺术上体现出来了,作为一种园林风格,它的四个特点正是中国风景是园林的四个主要特点在某方面的外延。
园林的创作方法也逐渐转向写意化,受到美学观念的影响,对写意园林的兴起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精湛的叠石技艺,造园普遍使用叠石假山,也为写意山水园的发展创设了更有利的技术条件。
皇家园林虽然大力的汲取民间的造园技艺,但却更突出皇家气派,这种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以后绝对军权的集权政治的日益发展。
这个时期的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促成了士流园林的全面“文人化”。
文人园林作为一种风格几乎涵盖私家的造园活动,导致私家园林在第二阶段上达到了它所取得的艺术成就的高峰,江南园林便是这个高峰的代表,例如苏州园林,扬州园林。
由于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工商业繁荣,市民文化勃兴,市民园林亦随之而兴盛起来。
寺观园林更多的发挥其城市公共园林的职能,对于全国范围内的风景名胜区尤其是山岳风景名胜区的再度大开发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明末清初,在经济文化发达、民间造园活动频繁的江南地区涌现了一大批接触的造园家,有的出身以文人阶层,有的出身于
叠山工匠,有的甚至成为专业的造园家,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人的价值观念改变的结果,同时也是江南民间造园艺术成就达到高峰境地的另一个标志,造园家的涌现,使他们的地位有所提高,也有助于园林创作的个人风格的逐渐成长。
宋代,随着佛教禅宗传入日本,中国的造园艺术继唐代以后再度影响日本,促成了盛极一时的禅宗园林,明末清初,明代遗臣和江南的文人学者东渡,日本幕府时期盛行的回游式庭园通过这些人也受到江南私家园林的一定程度的影响。
园林的艺术学与园林生活美、园林自然美、园林声音美有着和谐的统一。
它能将沙漠变绿洲,能将荒原变茂林,是所有美的集合。
通过研究学习,让我深刻了解体会了其中艰辛的过程。
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研究。
这次的研究不但让我增长了知识,更让我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尤其是建筑与文学的联系。
园林的发展对现代艺术,以及环境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姓名:时琰
班级:建装123班
学号:1200080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