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呐喊》名著导读及试题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呐喊》名著导读及试题精选
●创作主题
《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它是作者第一部小说集,起于《狂人日记》,迄于《社戏》。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等十四篇小说。

《呐喊》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

首篇《狂人日记》以彻底的不妥协的批判精神,从整体上“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借“狂人”之口,对“吃人的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产生了惊世骇俗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孔乙己》《白光》,则是对封建等级制度“吃人”的具体描绘。

《呐喊》特别注重反映农民的痛苦生活,《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迅速破产的真实图画,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强烈对比,揭示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社会现实对于广大农民从身体到心灵的严重摧残。

《阿Q正传》是鲁迅的杰作,它塑造了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阿Q,活画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国民性;阿Q的悲剧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必然结果,鲁迅揭出这一病苦,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社戏》描写了一群机智勇敢、天真纯朴的农村少年,是鲁迅童年时代一段最美好生活的回忆。

《呐喊》通过艺术形象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充分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

《风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张勋复辟丑剧的唯一文艺作品,《药》塑造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夏瑜英勇不屈的形象,暗示出他与民众的隔膜是革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品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而当时的鲁迅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正如这篇自序所言,是人的“病态”的灵魂(国民的劣根性)。

●《<呐喊>自序》
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反映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

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

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交代了写作目的:(1)唤醒庸人(民众)。

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唤醒“铁屋子”中“熟睡的人们”,使国人得救。

(2)激励猛士。

“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呐喊》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类:压迫者
这类人物有《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赵太爷,《风波》里的赵七爷等。

有趣的是,这些人大多姓“赵”,因此分辨起来非常容易。

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说话牛,一般老百姓见到了都觉得气短。

《阿Q正传》里的赵太爷说话凶狠,“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风波》里的赵七爷无知且蛮横,“皇恩大赦?——大赦是慢慢地总要大赦罢。

”“但是你家七斤的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

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总之这些人都非常了得,他们既有话语权力,又拥有相当大的财力,所以,在村里、镇里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他们是封建统治秩序和伦理纲常的顽固的维护者和捍卫者,是典型的封建卫道士,是腐朽败坏的旧道德熏染下的伪君子、道学家。

如果有诸如以下犯上的事情出现,他们不是暴跳如雷、痛心疾首就
是唉声叹气。

鲁迅对这类人物的鄙视和憎恶是显而易见的。

他们的“权威”和他们代表的旧时代、旧文化,一直是鲁迅不遗余力鞭挞的对象。

第二类:革命者
《药》里的夏瑜最为典型。

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他家境贫寒,因此贪婪的牢头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明确的认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目标;他意志坚定,在狱中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命”,不怕牺牲,英勇无畏,毫不动摇。

最后,他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表现出革命者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夏瑜的革命斗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鲁迅先生热情赞扬了他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但同时也描写了他的斗争的悲剧性。

他的革命主张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他的革命行动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甚至连他的牺牲也没有赢得群众的同情。

他讲的革命道理,人们听了“感到气愤”;他挨牢头打,人们幸灾乐祸;他说阿义“可怜”,人们说他“疯了”;他被封建刽子手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甚至他母亲对他的英勇献身也不以为荣,反而感到“羞愧”。

更可悲的是,他为革命所抛洒的热血,竟成了华老栓给儿子治病的“药”。

总之,夏瑜的死并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什么积极反响,只给自己的母亲带来了悲哀和羞愧,给愚昧的群众带来了一剂假药,让健壮的看客观赏了一次“杀人的壮举”,给无聊的茶客增添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给贪婪的刽子手提供了一次诈骗的机会。

所以,夏瑜的死是寂寞的,悲凉的。

但是夏瑜的牺牲,也并非毫无影响,第二年清明时节坟头出现的花环,正是对这位“寂寞奔驰的猛士”的慰藉,说明革命者仍在怀念他,革命火种还没有、也不会被扑灭,它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

夏瑜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出场,作者是用侧面描写,通过刽子手和茶客们的谈话刻画他的形象的。

第三类:帮闲
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

《药》里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明天》里的“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等,都是闲人。

帮闲既可以是帮凶,也可以是庸众,反正他们是没有什么大的主见的,永远都是应声虫,随大流,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

正是这样的一些帮闲,构成了“压迫者”的随从众多的表象。

鲁迅对于帮闲的厌恶由来已久。

这些帮闲作为一个群体目标非常不明显,不容易打击。

他们对革命者自然是具有伤害性的,但是同时,革命者对于这些帮闲还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

第四类: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民众
《药》里的华老栓,《明天》里的单四嫂,他们的命运非常凄苦,但他们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怎样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们构成了社会中最大的底层,就像河底里的淤泥,无声无息。

这类人物就是为读者熟知的,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一类人物。

写到这些人时,鲁迅的笔墨就变得沉重起来。

第五类:旧知识分子
《孔乙己》里的孔乙己,《白光》里的陈士成,《端午节》里的方玄绰,这些都是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

鲁迅通常用轻快和嘲讽的语气来写这类人物,这表明这些人物所代表的一些势力,在鲁迅的心中并没有占主要的位置。

第六类:善良人
《一件小事》里的车夫,《故乡》里的闰土,《社戏》里的六一公公、双喜和阿发是这类人的代表。

在这些人物里,车夫的人物形象最高大,双喜、阿发、闰土则是一群可爱少年的形象,六一公公善良可亲。

第七类:“阿Q”们
在鲁迅的小说里,阿Q可以作为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形象而独自作为一类人物。

在其小说里,没有一个人物形象具有阿Q这样的完整性。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鲁迅略带嘲讽的语调中,阿Q身上的特性在很多人身上都有。

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他的“欺软怕硬”“自我作贱”,都具有相当大的普
遍性。

所以,虽然阿Q只有一个,但是在其他的人物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阿Q精神。

作为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中的一个最大的成果,鲁迅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把中国人的深层的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他的一个巨大贡献。

(一)《狂人日记》(反封建的战斗檄文现实与象征的有机融合)
故事情节:是《呐喊》的第一篇,也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它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个“狂人”的故事。

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

医生给他看病,让他“静养”,他便认为是让他养肥可以多吃肉。

他记得大哥曾对他讲过“易子而食”、“寝皮食肉”之事,然后想起“妹子”死时,大哥劝母亲不要哭,便认为妹子是被大哥吃了。

“狂人”越反抗“吃人”,越被认为是是“疯子”,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见序文)。

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主题思想: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同事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人物形象:狂人——“我”
“狂人”是一个矛盾的实体,既有得病时的多疑敏感和妄想,又是一个封建礼教和制度的受害者,狂人“狂”。

狂人的心态偏激,愤世嫉俗,傲岸不群。

又总是时时刻刻的提防别人伤害他。

但作为一个革命的民主主义者,狂人却一点也“不狂”。

狂人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开始觉醒,“须十分小心”,他发现了中国的历史是吃人的历史,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吃人的社会的现实。

艺术特色:日记体的形式。

写实主义(描写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和象征主义(写狂人含义双关的表述)的结合。

(1)《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以这篇小说为开端,鲁迅揭示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主题,以其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

全文由13段狂人的日记组成,实际上是精密安排的一篇心理小说,以一个“迫害狂”患者作为主人公,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的流动作为具体的内容,通过对其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普遍的“吃人”现象,借狂人的口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揭露和颠覆。

(2)作品分析: 《狂人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即“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①主题在思想上,《狂人日记》表达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

鲁迅自述,《狂人日记》
示吃人的普遍性,进而通过狂人的联想,把历史和现实具体的肉体上的吃人,上升到了仁义道德等纲常名教吃人的更深的层次第二个层次,从家庭内部着眼,来透视封建礼教所依存的基础——家族制度的罪恶。

“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征。

“大哥”并不是有意的迫害狂人,但是他所遵奉的礼教
毒害而成了吃人者。

尤其是狂人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显然不仅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处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控制之下的“中国人”,作品由此完成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

如狂人面对因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还渴望将来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这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

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具体表现为省察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灵魂的自审精神,以及关注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远远超出了一般知识分子顾影自怜式的自慰,显示了“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高度。

②艺术成就在艺术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狂人日记》之所以被称为是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除了其思想上的贡献外,还体
叙述视角,并成功地塑造了“狂人”的艺术形象首先,在结构上,采用日记体,借鉴西方横截面式
术效果,这主要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

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

一方面,从文本叙述的表层来看,狂人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作家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准确入微地写出了狂人的精神病态:思维逻辑混乱,心理变态等,甚至可以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检查。

另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和汉语的多义性,一语双关地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巧妙地在狂人的周围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这就使读者所感受到的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成了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觉
小说的灵魂,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
是白话,叙述者是白话文的第一人称“我”,“序言”部分采用的却是文言,叙述者是文言文的第一人称“余”,这样在文本中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形成了两重叙述和两重视角。

文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白话部分所反映出的寓意是对立的,白话部分表现的虽然是“狂人”的非正常的世界,却具有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是不正常中的正常;文言小序部分写狂人病好之后,已“赴某地候补去了”,成为了候补官员,表现的虽然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常人”的世界,实际上却是正常中的不正常,表明反封建的战士已经向黑暗现实屈服,成了封建统治者的一员。

了丰富复杂、蕴藉深厚的狂人的艺术形象。

狂人是一个具有暗示性寄寓意义的形象,他身上同时存在着理性、非理性,启蒙、非启蒙的精神特征,他是被庸人社会宣布为疯子的觉醒者、受迫害者、见证者,和受到长久精神压抑的战士的形象,是在近现代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典型,象征的是近现代社会(晚清至民初)所有的壮志未酬的先觉善斗之士和反封建的先驱。

《狂人日记》的整个情节发展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思想基础上的——知识者的觉醒程度和他在中国当时社会上的孤立程度是成正比例发展的,越觉醒就越孤立。

“狂人”越是深刻地感到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越是极力反抗这种礼教,周围的人越是把他看作是一个不值得理解和同情的“疯子”。

“狂人”的命运深刻地体现了当时觉醒知识者的悲哀。

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

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

所以,它一经发表,就在思想界和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新潮》杂志著文称誉“疯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走向光明去”。

(二)《药》(华老栓夫妇的所作所为与其说是对儿子的“爱”,不如说是对华氏祖宗的“孝)故事情节:《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

作品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

一个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而慷慨牺牲,他的鲜血却被民众当作治病的灵药,这种强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作者赞扬夏瑜的革命精神和气节,痛惜民众的落后和无知。

主题思想:《药》表现了现代史上重大而发人深思的主题。

作品描述华老栓用被统治者杀害的革命者夏瑜的鲜血蘸成“人血馒头”为儿子治病的故事。

一个革命者为民众的解放而慷慨牺牲,他的鲜血却被民众当作治病的灵药,这种强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旧民主革命与民众的严重隔膜,揭露了长期的封建统治给人民造成的麻木和愚昧。

作者赞扬夏瑜的革命精神和气节,痛惜民众的落后和无知。

写夏瑜被杀时群众“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提住了,向上提着”的微观场面,把旧民主革命群众的那种麻木愚昧的精神状况,写的逼真至极。

人物形象:
夏瑜: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

他家境贫寒,以致使贪婪的牢头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明确的认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我们大家”的天下是他的斗争纲领;他意志坚定,在狱中坚持宣传革命道理,甚至劝牢头造反;在对敌斗争中“不要命”,不怕打,英勇无畏,毫不动摇。

最后,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表现出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华老栓:爱子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浸泡的,可见他愚昧、落后;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

华老栓拮据的生活,低贱的地位,久病的独子,渺茫的前途,确实令人同情。

为封建统治者长期奴役的产物,他不敢同命运抗争,逆来顺受,确实令人气愤,所以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

华小栓:在鲁迅笔下,华小栓不仅是痨病患者,他也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众多患上思想病症的民众,精神是如此愚昧、落后、无知与无助,人血馒头并不能改变他的命运。

康大叔:他是封建统治者的屠刀,凶残、贪婪;杀害夏瑜的刽子手,有时把夏瑜的鲜血当作包治“痨病”的药卖给华老栓的骗子。

此外,茶馆里的茶客及华老栓一家也通过他的口知道了夏瑜的事迹。

封建思想的长期毒害,使他变得麻木愚昧,他对处决了革命者夏瑜视若等闲,甚至还感到有些自豪。

小说还刻画了贪婪的红眼睛阿义,尽量设法从夏瑜身上榨取油水,夏瑜向他宣传革命,反被痛打,最后还把夏瑜的衣服剥下来占为己有,还有贪财害命的告密者夏三爷,谋害亲侄儿以换取二十五两银子。

这些人都是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帮凶,代表了凶暴、残酷的统治阶层,鲁迅通过他们血腥镇压及杀害革命者夏瑜,揭露了封建统治阶层的残暴和贪婪。

(1)《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

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
动和牺牲。

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

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

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

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

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
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

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

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2)次要人物刽子手——康大叔(爪牙,凶残、蛮横、贪婪);茶客——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精神麻木、愚昧落后);上坟——华大妈、夏瑜母亲夏四奶奶(麻木不仁);告密者——夏三爷(卑鄙自私);牢头——红眼睛阿义(凶残、贪婪、顽固)。

(三)《阿Q正传》(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精神胜利”的悲剧)
故事情节:《阿Q正传》是《呐喊》中的名篇。

阿Q,姓名籍贯不详,以做短工度日。

阿Q自尊又自卑,对受居民尊敬的赵太爷和钱太爷独不崇奉,不是想自己“先前阔”,就是想“儿子会阔多了”,他总能在精神上获胜。

被王胡揍了一顿,又被“假洋鬼子”打了一棍,想着“儿子打老子”便忘却了,调戏守小尼姑更觉晦气全消。

但这却勾起了他的欲望,尽管严守“男女之大防”,但又压不住自然的本能,就对吴妈叫着“我和你困觉”,被秀才的大竹杠打了一顿,随即生计又成问题,于是打定进城。

回来曾获得村里人一时的敬畏,但人们探听底细后又对他“敬而远之”。

得知革命党进村,本是“深恶痛绝”,但一看举人和村里人都怕他们,便有些神往,然而阿Q要求革命而不可得,直到作为抢劫嫌疑犯而被捕,被当做替死鬼被杀,还在死前表演了他最后的精神胜利法,大唱“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城里依然如故,掌权的还是原班人马,举人还在追求陈年老租,依然看客如云,只是审问的跪改为站,处决的砍头改为枪毙。

主题思想:小说深刻地表现了封建文化窒息下形成的中国国民的劣根性,阿Q则是这种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

阿Q的悲剧指出了那个社会只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觉醒过来,为建立新的生活而奋斗,二是继续进行自我欺骗直到最后的灭亡。

人物形象:
阿Q这个形象令人既同情又痛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阿Q既丧失了做人的人格、尊严,如不能姓赵,否则便挨打。

又是一无所有的,只能借住在土谷祠中,靠给人打零工为生。

他在失败、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不敢承认自己失败,而是用虚假的胜利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自我麻醉,阿Q尽管“合乎圣经贤传,严守男女之大防”,但有时也欺负更弱者,明里、暗里地耍流氓,调戏妇女。

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他觉得“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因此“深恶而痛绝之”。

当决定“投降”革命党之后,酒后土谷祠做梦的描写则集中表现了他对革命的无知,尤其是他喊出的“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的“革命”口号,更使其狭隘自私、愚昧落后的特点暴露得一览无余。

他的“精神胜利法”是整个国民的劣根性的集大成。

他麻木,愚昧,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自欺欺人。

而到最后,阿Q竟被枉杀,以被错杀而结束了他短暂而不幸的一生。

赵太爷:凶恶的狼性和卑屈的奴性合为一体,狡猾善变而又顽固守旧,贪婪、吝啬。

这类人物有《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赵太爷,《风波》里的赵七爷等。

有趣的是,这些人大多姓“赵”,因此分辨起来非常容易。

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说话牛,一般老百姓见到了都觉得气短。

《阿Q
正传》里的赵太爷说话凶狠,“你敢胡说!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你姓赵么?”“你怎么会姓赵!——你哪里配姓赵!”。

他们是封建统治社会顽固的维护者和捍卫者,是典型的封建卫道士。

假洋鬼子:假洋鬼子是地主阶级家庭出身的资产阶级投机分子的形象。

一个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地主阶级封建思想的混血儿式的革命党人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