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煤结构与储层物性

合集下载

(完整版)焦作煤田煤储层物性特征及控气因素毕业设计

(完整版)焦作煤田煤储层物性特征及控气因素毕业设计

摘要煤层气是一种主要以吸附方式赋存于煤层中的清洁能源,我国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层气资源量也相当可观。

研究煤储层的物性特征及含气性,可以为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作用,同时也可以减少瓦斯事故的发生。

本文利用搜集的资料和实验测试结果,研究了焦作煤田主力煤层二1煤层的储层结构、渗透性、吸附性等物性特征及分布规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煤层含气性的变化规律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探讨。

研究认为:焦作煤田二1煤层微孔含量最高,其次是过渡孔,而大中孔含量要低得多,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较强的扩散能力。

但渗流或层流能力很弱,煤层渗透率较低,且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减小,但地质构造对煤层渗透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并且研究区内煤层压裂处理渗透性可明显改善;煤层顶、底板岩性为煤层气体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而有效埋深、断裂构造对本区煤层含气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随着有效埋深的增加,含气量先是急剧增大,到了一定阶段后,增大趋势变缓,之间具有对数正相关关系;向斜轴部煤层气含量高于两翼,而背斜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区域大断裂带附近以及多组断裂的交会部位,煤层含气量往往较低。

关键词:焦作煤田;煤层气;储层物性;含气性;控制因素AbstractCoal bed methane mainly is a kind of clean energy which exists in coal seam in adsorption manner. Coal resources are very abundant in our country, the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are also considerable. Researching on coal reservoi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as-bearing,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reduce the gas accidents.Based on measures on coal samples and the data , the property of fracture and pore structure , permeability and adsorption of the Ⅱ1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in the Jiaozuo coalfield we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gas-bearing change law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gas-bearing properties were discussed us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es. The study shows , micropores are the major pore , transitional pores are the second and macropores are far less in the Ⅱ1 coal , thus for the kind of coal ,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is very high the diffusibility is a little strong , but the capacity of seepage and laminar flow is very weak.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s low and decreases with the burial depth of the coalbed , and the permeability also is influenced by the geo-structure and can be improved under hydraulic fracturing. The roof and floor of the Ⅱ1 coalbed provide favorable gas-preservation conditions , and the effective burial depth and faults structure are also the major factors causing gas-bearing change in the Ⅱ1 coal . The effective burial depth and gas-content is in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 gas content in the axial part of the syncline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wings , and the relation is t he very opposite in t he anticlines. The gas content is of ten low near the regional faults or in the inter section part of t he regional faults.Key words: Jiaozuo coalfield; Coalbed methane (CBM);Coal reservoir properties ; Gas-bearing properties ; Influence factors.目录摘要................................................................................................................................ Abstract .............................................................................................................................1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研究内容和方法 ..................................................................................................1.3技术路线...............................................................................................................2 地质概况......................................................................................................................2.1 地理位置与交通图 .............................................................................................2.2 地层与含煤地层 .................................................................................................2.2.1 地层............................................................................................................2.2.2 含煤地层....................................................................................................2.3 构造和岩浆活动 .................................................................................................2.3.1 区域构造....................................................................................................2.3.2 岩浆活动....................................................................................................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含水岩组划分及其水文地质特征 ...........................................................2.4.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 ...................................................................3 煤层赋存及分布特征 ...................................................................................................3.1 煤层厚度及其变化规律 .....................................................................................3.1.1 煤层厚度统计特征 ...................................................................................3.1.2 煤层厚度展布特征 ...................................................................................3.2 主要煤层顶底板的岩性特征 .............................................................................3.2.1 顶、底板岩性分布特征 ...........................................................................3.2.2 顶、底板的物理力学性质 .......................................................................4 煤储层特征及含气性 .................................................................................................4.1 煤岩及煤质..........................................................................................................4.1.1 煤的岩石学特征 .......................................................................................4.1.2煤质特征.....................................................................................................4.2储层特征...............................................................................................................4.2.1裂隙性.........................................................................................................4.2.2孔隙性.........................................................................................................4.3煤的吸附性与含气性特征 ..................................................................................4.3.1吸附性.........................................................................................................4.3.2含气性.........................................................................................................4.3.3煤层含气饱和度 ........................................................................................4.4 渗透性..................................................................................................................4.4.1渗透率测试结果分析 ................................................................................4.4.2渗透率的实验室测定结果分析 ................................................................5 煤层气富集的地质控制因素 .....................................................................................5.1 断裂构造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 .........................................................................5.2 煤变质作用对含气量的影响 .............................................................................5.3 煤层顶底板岩性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 .............................................................5.4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 .................................................................致谢................................................................................................................................参考文献............................................................................................................................1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煤层气是一种主要以吸附方式赋存于煤层中的清洁能源,我国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层气资源量也相当可观[1]。

煤的若干物理性质与煤层气储层裂隙认识实习资源环境学院PPT学习教案

煤的若干物理性质与煤层气储层裂隙认识实习资源环境学院PPT学习教案
冷却至室温,称量。按下式计算挥发分产率:
Vad
m1 m
M ad
式 中 m——试 料 的 质 量 ,g;
m1——样 品 加 热 后 减 少 的质量 ,g
第22页/共66页
五、注意事项 1 当打开炉门,推入坩埚架时,炉温可能下降,但是在3min内必 须使炉温达到90010℃,否则试验作废。 2 从加热至称量都不能揭开坩埚盖,以防焦渣被氧化,造成测定
第4页/共66页
四、实习作业
提交手标本素描和描述实习 报告。
第5页/共66页
煤的灰分测定
课程:煤地质学 学时:2学时 主讲:易伟欣
资源环境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第6页/共66页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灰分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2 掌握本法测定灰分的条件。
第7页/共66页
二、实验原理 煤的灰分是煤中所有可燃物完全燃烧以及矿物质(除水分以
第11页/共66页
按下式计算灰分:
A
m 1
ad
m
式中
m——试料的质量,g m1——灼烧后残渣质量,g。
第12页/共66页
五、灰分测定的允许误差
灰分测定的允许误差如表1所示。 表1 灰分测定的允许误差(%)
灰分(%) 同一实验室 不同实验室
<15
0.2
0.3
15~30
0.3
0.5
>30
0.5
第28页/共66页
2 基本原理
试样和艾士卡试剂均匀混合后在高温下进行半熔 反应,使各种形态的硫都转化成可溶于水的硫酸 盐。煤样在空气中燃烧时,可燃硫首先转化为SO2, 继而在有空气存在下,和艾士卡试剂作用形成可 溶于水的硫酸盐:
煤 + 空气 =CO2 + H2O + SO2 + SO3 + N2 2 SO2 + O2 + 2Na2CO3 =2Na2SO4 + 2CO2 SO3 + Na2CO3 =Na2SO4 + CO2

§2 煤层气储层特征(一)

§2 煤层气储层特征(一)
生成作用停止-吸附性消失-煤层气残留/逸散
2
§2.1 煤的化学组成、岩石学特征
二、煤的化学组成与煤岩煤质特征
根据目前对煤的分子结构的认识,主要包括:煤的基本 结构单元(芳香核、侧链和官能团、杂原子分布和桥键)
§2.1 煤的化学组成、岩石学特征
二、煤的化学组成与煤岩煤质特征
煤质特征:—— 通过工业分析指标来表征 煤的工业分析又叫煤的技术分析或实用分析。它包括
第一次煤化作用阶跃: 水分显著减少 边基侧链脱落生成油气 煤中微孔增多,比表面积增大 吸附性增强 孔隙空间被快速充填
煤层气生成-吸附性增强-煤层气储集
第二次煤化作用阶跃: 热裂解气生成 湿润热、内在水分、环缩合度等极小 孔隙率、总孔容、微孔孔容、孔比表面
积等继续增大 生气作用和吸附性进一步增强 含气量增高主要依赖于有限新生孔容空间
水分、灰分和挥发分产率以及固定碳四个项目,用作评价 煤质的基本依据。
§2.1 煤的化学组成、岩石学特征
二、煤的化学组成与煤岩煤质特征
煤岩特征:
煤是一种有机岩,利用研究岩石的方法来研究煤的 学科称为煤岩学。换言之,煤岩即煤的有机岩石性 质和特征。
§2.1 煤的化学组成、岩石学特征
二、煤的化学组成与煤岩煤质特征
3
§2.2 煤层特征描述及煤体结构分类
一、煤层特征描述
煤层的发育特征:含煤地层、含煤 系数、煤层及煤层组、煤层稳 定性、煤层结构、煤层分叉与 尖灭、夹矸等。
煤层的几何特征:煤层厚度、煤层 底板标高、煤层埋深等
§2.2 煤层特征描述及煤体结构分类
二、煤体结构分类
煤体结构
原生结构煤 构造煤
碎裂煤 碎粒煤 糜棱煤
宏观煤岩特征:
按宏观煤岩成分的组合及其反映出来的平均光泽强度, 可划分为四种宏观煤岩类型,即:

构造煤结构与煤层气赋存研究进展-中科院-侯泉林-经典综述论文

构造煤结构与煤层气赋存研究进展-中科院-侯泉林-经典综述论文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2年 第42卷 第10期: 1487 ~ 1495 英文引用格式: Hou Q L, Li H J, Fan J J, et al. Structure and coalbed methane occurrence in tectonically deformed coals. Sci China Earth Sci, 2012, 55: 1755–1763,doi: 10.1007/s11430-012-4493-1《中国科学》杂志社SCIENCE CHINA PRESS评 述构造煤结构与煤层气赋存研究进展侯泉林①*, 李会军①, 范俊佳②, 琚宜文①, 汪天凯①, 李小诗①, 武昱东③①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0049; ②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3; ③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 * E-mail: quhou@收稿日期: 2011-10-30; 接收日期: 2012-03-2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1030422, 40972131, 40940014)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9CB219601)资助摘要 构造煤的结构是煤矿瓦斯突出防治和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构造煤的结构成因分类, 构造煤显微结构、孔隙结构和化学结构及其与超量煤层气的赋存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和总结, 表明构造变形对煤的显微结构、超显微结构乃至化学大分子结构都有深刻的影响, 应力缩聚和应力降解作用是煤变形变质作用(即动力变质作用)的主要方式. 在不同的变形机制条件下, 构造煤的孔隙系统和结构成分演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在不同变形机制下构造煤的可能演化路径, 而且认为构造煤尤其是糜棱煤的瓦斯易突性, 不仅受地质构造的控制, 还可能跟韧性变形条件下的应力降解作用有关. 最后指出, 从煤的变形机制角度出发探讨变形作用对煤的结构及成分的制约机理, 以及探索超量煤层气生成条件和赋存状态是构造煤研究的重要方向.关键词 构造煤 变形机制煤层气(CH 4)赋存 研究进展所谓构造煤, 是指在构造应力作用下, 原生结构煤的结构甚至化学成分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类煤, 是构造作用的产物. 我国的含煤盆地多数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 使煤的结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 普遍发育构造煤[1~4], 为构造煤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条件. 近年来, 由于新技术手段和现代理论的引 入, 构造煤结构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5~7].构造煤孔隙结构的研究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 再到超微观的历程, 煤体孔隙结构和瓦斯吸附状态的认识得到不断深化[8~10], 同时, 变形变质作用(煤动力变质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1~15]. 研究表明, 不同变形机制条件下构造煤的孔隙系统及化学结构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演化特征, 而且韧性变形对煤体物理化学结构的影响要更为明显[13~17]. 煤与瓦斯突出常常发生在构造煤尤其是糜棱煤发育区, 突出瓦斯量往往是突出煤最大瓦斯吸附量的几倍乃至上百倍. 这些超量瓦斯与糜棱煤以及不同变形机制作用下的应力降解作用是否存在必然联系? 还有待深入探讨. 本文基于国内外几十年来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 以不同变形机制构造煤结构演化特征为主线, 系统总结和论述了构造煤结构及其与煤层气赋存研究的发展历程, 探讨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开展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技术路线.侯泉林等: 构造煤结构与煤层气赋存研究进展14881 构造煤的结构分类早期对构造煤的研究主要围绕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而进行, 对于构造煤的命名各异, 主要有碎裂变质煤、变形煤、构造变形煤、构造破坏煤与突出煤 等[18~20], 都肯定了后期构造作用对煤的改造, 但对构造煤的分类方案和标准尚未统一. 上世纪70年代以前, 构造煤的分类主要依据煤体的破坏程度, 最具代表性的是前苏联矿业研究所1958年5类分法: 1) 非破坏煤; 2) 破坏煤; 3) 强烈破坏煤; 4) 粉碎煤; 5) 全粉煤(土状煤). 我国原煤炭部1988年颁发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中的分类也是以此为基础, 仅在每一类型特征方面做些补充. 随后, 逐渐引入了糜棱煤的概念, 以代表韧性变形的构造煤[21,22], 进而借鉴构造岩的分类方法对构造煤进行初步分类研究, 并根据构造煤的不同变形机制, 将构造煤分为脆性变形系列和韧性变形系列, 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结构-成因分类方案[7,19,22~26]. 只是对是否应该划分脆-韧性过渡系列构造煤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片状煤的变形性质归属认识也不尽相同[19,26]. 总体看来, 构造煤的分类体现了以构造岩概念为基础的结构-成因分类, 体现了不同变形机制对煤体结构影响的差异性, 基本达到了与构造岩研究的同步水平. 但由于对构造煤不同变形机理的研究尚欠深入, 对过渡类型煤及片状煤变形性质的认识难以统一. 因此, 从构造应力对煤体结构的演化过程和成因机理两个方面, 考虑不同变形机制条件下构造煤结构各个阶段的演化特点, 确立比较明确的分类原则, 建立既便于实际运用, 又能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方案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工作.2 构造煤的显微结构与孔隙结构构造应力对煤的物理作用主要表现为碎裂作用和对煤体显微结构、孔隙系统的改造. 有关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上世纪60~70年代, 电子显微镜就被用来观察突出煤和非突出煤的显微结构差异[27,28], 随着染色法的引入和扫描电镜技术的应用, 发现构造煤具有细褶皱、粉粒状、团粒状结构和显著气孔特征, 并得到孔隙面积和总比表面积等一些相对量值概念[29~32].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 构造煤显微结构的成因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于构造煤形成的“牛角状”、“马鞍状”小褶曲, 陈善庆[18]认为是不同期次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变的结果. 侯泉林等[22]和李康等[21]描述了碎裂煤与糜棱煤的结构差异, 提出碎裂煤主要源于碎裂作用, 糜棱煤应该是低应变速率或较高温压条件下发生固态塑性流变的结果. 琚宜文等[33,34]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煤光片观察, 判断构造煤是煤层流变(包括韧性流变、脆性流变及韧脆性流变)的产物. 裂隙作为瓦斯突出的重要影响因素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 俄罗斯学者最早把裂隙统计应用于煤结构研究, 并形成了较成熟的显微镜下裂隙统计方法[35].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仪器的应用, 发现构造煤中除了含有大孔和微孔之外还存在大量微米级裂隙和孔隙[21,36~38]. Li 等[39,40]采用压汞等方法对我国平顶山构造煤孔隙结构进行研究, 发现与相同地点原生结构煤相比, 构造煤的孔隙度要高3~8倍, 孔比表面积要高2~10倍, 其中脆性变形煤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及较宽的裂隙, 而韧性变形煤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和较窄的裂隙. 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等技术的引入促使构造煤纳米级孔隙的发现, 并被认为是瓦斯的主要吸附空间, 从脆性变形煤至韧性变形煤, 累计孔容、总比表面积及液氮吸附量随着变形的增强迅速增加[14,16,41~43]. 琚宜文等[7,10]在构造煤吸附解吸实验中发现, 弱变形煤瓦斯吸附量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加, 符合兰氏方程(Langmuir equation), 然而强烈韧性变形构造煤的等温吸附曲线呈现不同类型, 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等温解吸现象, 不符合兰氏方程, 其原因尚不清楚. 李小诗[14]探讨了不同变形机制的变形作用对煤大分子结构-纳米级孔隙结构的影响, 认为大分子结构的改变是导致纳米级孔隙结构变化的原因, 并建立了构造煤大分子-纳米级孔隙结构的耦合模型.构造应力促进煤的裂隙及孔隙的发展, 随着变形强度的增加, 构造煤裂隙及微孔隙就越发育, 甚至影响到纳米级的孔隙结构. 在不同变形机制作用下,构造煤显微裂隙及孔隙系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图1). 有关构造变形对煤的微孔隙、超微孔隙的影响还处于观察描述以及机理探索阶段, 不同变形机制对纳米级孔隙的控制机理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韧性变形煤发育大量的纳米级孔隙与其易突性是否存在必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2年 第42卷 第10期1489图1 不同类型构造煤显微结构(a) 脆性变形煤, 主要表现为煤体的破裂, 孔隙主要为大孔和中孔; (b) 韧性变形煤, 主要表现为煤体的揉皱,超显微孔隙大量发育然关联? 如此等等问题, 还有待探索.3 构造煤的化学结构煤在构造变形过程中的化学结构变化, 即煤的动力变质作用一直是煤地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般认为, 煤中的有机质主要是由缩聚的芳香环、脂环、杂环和各种官能团支链所组成. 随着煤的变质程度增高, 芳环族相对增多、增大, 脂环和官能团支链相应减少, 到无烟煤时则主要由缩聚的芳环所组成, 达超无烟煤时, 则呈现类石墨结构[44,45].早在19世纪20年代, White [46]就曾用动力因素来解释美国东部煤的变质问题, 认为阿巴拉契亚煤田和乌拉尔煤田的无烟煤都是由强烈褶皱作用促成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 一些“典型”的动力变质实例相继被否定, 认为压力会抑制化学煤化作用, 延缓有机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仅对压实、脱水等物理煤化作用有贡献[5,47]. 随着化学测试手段在构造煤研究中展开, 构造应力对煤化学结构及其组分的演化特点得到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表1).关于煤动力变质作用的实验研究, 前人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出三种相互矛盾的结果: 压力对煤化作用无影响[65]; 压力促进煤化作用[66]; 压力抑制煤化作用[47,67]. 曹代勇等[5]指出其原因在于混淆了不同性质“压力”作用, 认为地质条件下的压力因素应包括地层压力和构造应力两大类, 具有各向同性的地层压力增加化学反应的稳定性, 而定向构造应力可促进有机分子化学成分变化和结构变化; 提出应力降解和应力缩聚是构造应力影响煤化作用的两种基本方式. 该认识得到了其他实验结果的支持[11,68~71]. 张玉贵等[62,72]结合力化学理论提出力化学降解和力化学缩聚作用, 认为水平挤压应力是煤力化学作用的重要力源: 一方面聚合形成更大的高芳构化的大分子结构, 另一方面形成低分子化合物和气态烃.不同的变形机制条件下构造煤化学演化的差异性也随着研究成果的积累突显出来, 林红等[13]和李小诗等[14,41]对构造煤的谱学分析表明, 不同变形机制和不同变形程度的构造煤结构演化呈现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图2). 侯泉林和琚宜文研究小组[14,15,52,53,60]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的变形机制和变形强度会造成构造煤的芳香结构、脂族结构及含氧官能团等结构和成分产生不同的演化特征, 认为不同变形机制下的动力变质作用能量转化机理存在差异, 脆性变形主要是通过破裂带机械摩擦转化为热能而引起煤化学结构的变化, 而韧性变形主要是通过应变能的积累而引起煤化学结构的破坏. 力化学理论也认为构造煤结构演化与煤的变形机制关系密切, 其中受强烈韧性剪切变形的糜棱煤, 变质过程中剪切力化学作用占绝对优势[73].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构造煤化学结构及其组分演化的研究, 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应力缩聚作用和应力降解作用的提出及一系列实验结果均证明, 煤的变形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不仅存在, 而且十分广泛和深入, 将构造煤化学结构的研究带入到新的阶段. 同时, 将应力降解作用与煤与瓦斯突出的内在关系等问题呈现在人们面前. 不同变形机制条件下煤的化学结构演化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 产侯泉林等: 构造煤结构与煤层气赋存研究进展1490表1 近年来关于构造煤有机化学实验及相关认识实验方法分析内容及主要参数结果分析及结论X射线衍射(XRD) 煤基本结构单元(BSU)的演化特征d002: 面网间距L a: 延展度L c: 堆砌度(1) 构造应力作用促使d002减小, L a及L c增大[5,24,43,48~52];(2) 构造应力作用引起的芳核变化具有阶段性演化特征[5,49,50,53];(3) 韧流动力作用引起的动力变质幅度大于碎流动力作用[24,49,53].电子顺磁共振(EPR) 煤化学结构演化特征N g:自由基浓度∆H: 线宽(1) 构造煤N g演化趋势与原生结构煤相同, 超前演化, 大应变和高应变速率利于N g增长[55];(2) 构造作用对∆H影响不大[54], 应变使∆H减小[17,55,57,58], 应变使∆H增加[56].13C核磁共振(NMR) 煤的化学成分演化特征f a H,B: 桥头碳f a: 芳碳率f al: 脂碳率(1) 各参数与原生结构煤具相似演化特征, 变形煤参数的强度和幅度较显著[53,59] ;(2) 变形促使f a, f a H,B, N增大, f al降低[52,53,59] ;(3) 韧性变形作用强于脆性变形作用[17,52,53].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 化学结构及其变化特征在煤化程度相同条件下, 构造煤脂族结构比非构造煤脱落快, 而芳香结构相对富集[5,60,61].热解生烃实验(Rock-Eval) 对比构造煤与非构造煤的生烃能力(1) 构造煤与非构造煤的热解参数具有相同的演化趋势, 但在数值上存在系统差异, 构造煤生烃潜力低于同级别的非构造煤[5,62,63] ;(2) 随变形程度增加, 构造煤与非构造煤的生烃量差值变大[5,63] ;(3) 构造应力、尤其是剪切应力作用有利于煤芳环结构上官能团、侧链断裂降解、生烃[5,62,63].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测定对比煤中常量元素分布特征在高热背景中的剪切应力对煤中元素迁移富集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64].图2 不同变形机制构造煤化学结构演化差异性表现(据文献[13]修改)A G: G峰峰面积, 反映煤大分子结构中芳香环总量的变化; A D: D峰峰面积, 反映煤大分子结构中缺陷的变化及结构单元的有序化程度生这种差异的机理和不同变形机制构造煤的演化路径还有待进一步揭示.4 瓦斯突出与超量煤层气研究表明, 瓦斯突出与构造煤的发育存在着必然联系, 煤结构的破坏程度是衡量突出危险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强烈的破碎带尤其是糜棱煤发育区常常是瓦斯突出的易发区[11,74~76]. 例如,2004年的河南省大平煤矿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74], 贵州青龙井田22#煤层2005年7月至2006年4月期间发生过5次煤与瓦斯突出[75], 均位于断层带上(图3, 4). 大平井田位于新密矿区北东向展布的挤压构造带, 突出点处于大平井田东南端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复合的部位. 受构造控制, 构造煤成层发育, 粉化、流变现象显著, 煤体变形强烈, 多为Ⅳ和Ⅴ类构造煤[74,77]. 青龙井田的突出则与该区十分发育的顺煤层滑动构造有关, 尤其是滑动断层的转折处煤层发生强烈变形, 使之成为发生突出的危险地带[78].煤与瓦斯突出的瓦斯突出量往往比突出煤体的煤层气实际含量高的多, 可达几倍到上百倍, 如2004年大平煤矿煤与瓦斯突出, 突出煤(岩)量1894吨, 突出瓦斯量约25×104m3, 平均吨煤突出瓦斯量达132 m3/t, 如此例子举不胜举. 而我国中、高级煤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2012年 第42卷 第10期1491图3 大平煤矿瓦斯突出位置剖面图(据文献[74]修改) 图4 青龙井田瓦斯突出位置剖面示意图(据文献[75]修改) 和无烟煤的实测煤层瓦斯含量为10~30 cm 3/g(即m 3/t), 最高有36cm 3/g [6], 明显低于瓦斯突出量. 此外, 煤层气开采后验证的实际资源量也往往高于勘探得到的资源量[79], 仅用围岩气显然无法全面解释. 这些超量煤层气的来源和赋存状态一直困扰着煤地质学家, 该问题的解决, 无疑对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探讨煤层气资源评价原理和发展开采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发现, 相比原生结构煤, 易突出的构造煤会产生更多的氯仿萃取物, 同时生烃能力较低, 因此被认为, 在构造煤形成过程中曾经生成过大量的甲 烷[11,62,80]. 力化学成烃模拟实验结果显示, 机械能是有机质成烃演化的重要能量来源[81]. 近年来展开的煤岩高温高压变形实验过程中普遍存在产气现 象[15,68,70,82,83], 也非常值得关注. 尤其是在周建勋等所做的变形实验中, 28个试件中有17个在实验过程中产气, 部分试件产气强烈, 甚至发生“突出”[83], 同样的现象在姜波等[70]的实验中也有发生; 李会军[15]展开的次高温高压变形实验依然有气体产出, 而且排除了高温热解的可能性. 那么, 这些样品产气的原因何在, 在应力作用下煤分子结构的降解过程是怎样的, 是否与超量煤层气的生成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遗憾的是, 在以往的变形实验过程中, 由于对试件产气现象重视不够, 造成实验过程中相关信息记录缺失, 给进一步的分析造成困难, 以下仅就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理论上, 高温必然促进煤的降解作用而产生气体, 然而, 在静水压力条件下的煤粉高温高压实验中, 样品的产气量与温度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84]. 因此, 尽管变形实验中产气样品均具有较高的温度压力比值, 我们仍认为, 样品在变形实验过程中产气可能与变形作用有关. 李会军[15]最近的研究结果对此提供了佐证. 高温使得分子基团活性增强, 有利于发生韧性变形, 因此实验中常常用提高温度以补偿时间的方法模拟低应变速率的变形[85]; 同时低的围压不会造成试件强度的明显增强, 有利于韧性变形. 据文献报道, 在同系列样品中, 温压比值越高, 越容易产气, 产气量也越多甚至发生突出[86,87]. 这一现象与糜棱煤容易发生瓦斯突出相吻合, 其中是否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仍需进一步的工作证实.超量煤层气的赋存状态是科学家们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过煤中瓦斯以固溶态的形式存在的可能性(转引自文献[88]). 乌克兰学者Alexeev 等[89,90]通过氢谱核磁共振(1H NMR)和X 射线衍射技术研究, 提出煤层气在煤中的赋存形式除了游离态、吸附态还可能存在第三种状态, 即固溶态(solid solution). 固溶态瓦斯以晶体形式赋存于煤中, 采用常规的手段难以探测, Radovic 等[91]通过吸附解吸实验和氙气核磁共振方法测试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近年来通过煤对CH 4和CO 2等气体的等温吸附研究发现, 随吸附压力的增加, 等温吸附曲线并不像传统吸附模型所描述的单调增长, 而是呈现单峰或双峰的分布形式, 符合气体超临界吸附特征[92]. 有关甲烷超临界吸附的研究也相继展开, Yang 等[93]研究中发现, 煤体中存在大量超显微的单壁纳米尖端(single-wallled nanohorns), 经过HNO 3处理后能够显著增强超临界甲烷的储集能力. Ohba等[94]通过X 射线小角散射研究发现, 煤基质楔状微孔隙中存在团粒状结构的超临界甲烷. 也有学者提侯泉林等: 构造煤结构与煤层气赋存研究进展1492出超量煤层气的赋存状态可能类似于天然气水合物, 以笼型晶体化合物的形态储集, 并对其在煤层中存在的可能性进行探讨[95,96]. 然而, 目前为止, 超量煤层气的赋存状态(相态)究竟如何, 尚未得到证实, 还只是一些推测.5 不同变形机制构造煤的可能演化路径及与超量煤层气的关系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 脆、韧性变形煤无论在显微、超显微结构、孔隙系统还是化学结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演化差异, 韧性变形构造煤的应力缩聚和应力降解作用更为明显. 煤与瓦斯突出问题也与糜棱煤存在一定的联系. 因此, 我们有必要对煤的变形机制问题进行探讨.侯泉林和琚宜文研究小组[4,7,8,13~15,33,41,42,52,60]近年来从变形机制角度出发, 对不同类型构造煤的变形变质作用机理和演化路径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 据此可以推断构造煤的可能演化路径.(1) 脆性变形作用: 构造应力对煤的作用以转化为摩擦热能为主, 即定向应力作用下的热演化.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 热能逐渐积累, 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动能增加, 导致芳环侧链上的官能团依据键能大小相继热解脱落; 另一方面芳环生长加大, 缩聚作用增强, 表现为与煤热演化相同的路径和超前演化的特征. 其他一些作者的研究结果也为该认识提供了佐证[49,54,57].(2) 韧性变形作用: 构造应力对煤的作用除了部分转化为热能之外, 更主要的是转化为应变能, 促使煤大分子结构单元变形、破坏, 引起芳环内部的位错、蠕变等. 相对脆性变形煤, 韧性变形显著扩展了煤的纳米级孔隙结构, 随着应变能的积累, 芳核发生变形、旋转定向、拼叠增大等. 同时, 随着应变能增加, 芳环会因位错而形成似亚晶格颗粒, 即氢化合物激发态, 可能相当于Alexeev 等[89,90]所称的固溶态. 当其维持平衡条件被打破时则产生大量非吸附态煤层气, 即超量煤层气, 甚至发生煤与瓦斯突出.超量煤层气的生成机理和赋存状态依然还处于探索阶段. 瓦斯在煤中是否存在固溶态或其它形式? 假如存在固溶态, 又是怎样生成和转化的? 跟前文所述变形实验中样品产气存在怎样的关联? 煤的变形实验, 尤其是强烈韧性变形实验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点. 因此, 通过不同变形机制的煤变形实验对比分析, 利用先进的分析手段, 结合量子化学等现代化学理论或许是探索超量煤层气的一个可行途径.6 进一步工作展望分析不同类型构造煤的发育特征和演化路径需要将详细的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 运用高分辨率透射电镜等现代方法研究各种类型构造煤大分子-纳米级孔隙结构在不同变形机制下的演化特征; 运用各种谱学分析方法, 研究不同变形系列构造煤, 尤其是韧性系列构造煤的化学结构及其化学成分演化特征和可能机理, 超量煤层气的产生过程和赋存相态, 以及突出机理; 加强实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运用量子化学和有机化学理论, 结合煤的高温高压变形和产气实验, 探索变形作用对煤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变化的制约机理. 最终, 以期破解构造煤结构的演化路径、煤与瓦斯突出机理以及超量煤层气的产生和赋存相态等科学之谜.致谢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对本文的完善有很大的帮助, 在此表示诚挚感谢.参考文献1 杨起, 吴冲龙. 中国煤变质作用. 地球科学: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1996, 21: 311–3192 刘池洋, 赵重远. 活动性强、深部作用活跃: 中国沉积盆地的两个重要特点.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21: 1–6, 23 3 曹代勇, 王佟, 琚宜文, 等. 中国煤田构造研究现状与展望. 中国煤炭地质, 2008, 20: 1–64 Wu Y D, Ju Y W, Hou Q L, et al. Comparison of coalbed gas generation between Huaibei-Huainan coalfields and Qinshui coal basin basedon the tectono-thermal modeling. Sci China Earth Sci, 2011, 54: 1069–10775 曹代勇, 李小明, 张守仁. 构造应力对煤化作用的影响—应力降解机制与应力缩聚机制. 中国科学 D 辑: 地球科学, 2006, 36:59–68。

构造煤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构造煤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态 和厚 度发 生变 化 , 且 使煤 层 结 构 遭 到 破 坏 形成 而 构 造煤 ; ⑥郭 德 勇等 根 据对 平 顶 山矿 区 3个 主要 煤 组 中的构 造煤 研究 , 合 矿 区 含煤 地 层 组 合 特 征 结
及 岩石 力学 性质 分析 和构 造演 化史及 矿 区构造 发 育 规 律 , 出地质构 造 多期性 造成 构造 煤发 育多期 性 , 提 顺 煤层 滑动 构造 造 成 构造 煤 呈 层 状 分 布 , 造 煤 选 构 层 分 布 受 断 层 选 层 发 育 控 制 的 观 点 。 ⑦ 琚 宜 文
1 构 造 煤 概 念
不 同学 者 根 据 自己 的专业 和 研 究 内容 , 出 了 提
在受 构造 应力 作用 下 产 生 变 形 的煤 的术 语 , 主要 有 变形 煤 、 构造 变形煤 、 造煤 、 坏煤 与突 出煤 等 。 构 破 多 年来 , 国许 多 煤 田地 质 学 者对 构 造煤 进 行 我
4 构 造 煤储 层 物 性
煤) 与全粉 煤 ( 状煤 ) ② 河 南 理 工 大 学 瓦 斯 地 质 土 ;
研究 所 ( 9 3年 ) 于对 瓦 斯 地 质 与 瓦 斯 突 出 等 特 18 基 征 的研究 , 据煤 体 的宏 观和微 观结 构 特征 , 根 把煤 体 结构 划分 为 4种 类 型 , 即原 生 结 构 煤 、 裂 煤 、 粒 碎 碎
原始 的结 构 、 造 而 形 成 的 破 碎 煤 ; 宜 文 等 经 构 琚
过研 究指 出 , 造煤 是 在 一 期 或 多 期 构造 应 力 作 用 构
毕 业 于 中国 矿 业 大 学 , 从 事 煤 田地 质 工作 。 现

46 ・
2 1 年 第 9期 01

《构造煤结构及储层物性》

《构造煤结构及储层物性》
[3 2 】尚玉 珂 .黑 龙江 省 鸡 西 城 子河 组 被 子 植 物 化石 层 的孢 粉 研 究 『I Jl 微 体 古 生 物 学 报. 1 9 ,4( ) l l l 4 , 9 7 1 2 :6 — 7 .
【1 3 】张一 勇.巾 围 白 垩 纪 被 子 植 物 花 粉 的 宏 演 化 ….古 生 物 学 报 .
学 报 .9 6, ( ) 7 — 8 . 18 34: 336 3
[8 余 静 贤 . 国北 方 早 白垩 世 被 子植 物 花 粉 的 研 究[ I地 层 占生 物 2】 中 GH
论 文 集 ,9 0: 1 — 2 . 19 2 2 2 0
[7 3 ]Dol C ea e u n isem oln o h t n i C atl yeJ A. rt o sA gop r p l f e A l t o s c e t a c a p a n t e o t n r s nf a c [ . un l f h r odab rtm li a d i v l i ay i ic n e ] o ra o ean l roeu n s u o g i JJ t
Re o r e l,96 2 21 . s u c s Bu l 1 3: 7, 5
【6 2 】高 瑞 琪 .松 辽 盆 地 白 垩 纪 被 子 花 粉 的 演 化 I】 生 物 学 报 . .古 J
1 8 2 ( 21 —2 4. 9 2, l 2): 7 2
[6 Be nrG J E r nisem pl ndf rniini teAba 3 】 rne . al a g pr ol ieet t n h li y o e f ao n
【ot 鑫甫 , 之 琛 , 3] 宋 张大 华 . 蒙 古 二 连 盆 地 早 白 世 巴彦 花 群 被 子 内

煤储层及其基本物理性质

煤储层及其基本物理性质

第二章煤储层及其基本物理性质煤储层是指在地层条件下储集煤层气的煤层。

煤储层具有双重孔隙介质、渗透性较低、孔隙比表面积较大、吸附能力极强、储气能力大等特点。

第一节主要内容:煤储层是由固态、气态、液态三相物质所构成。

固态物质:是煤基质液态物质:一般是煤层中的水(有时也含有液态烃类物质)气态物质:即煤层气一、煤储层固态物质组成:1、宏观煤岩组成煤是一种有机岩类,包括三种成因类型:①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的腐植煤②主要有低等生物形成的腐泥煤③介于前两者之间的腐植腐泥煤(自然界中以腐植煤为主,也是煤层气赋集的主要煤储层类型)2、显微煤岩组成显微煤岩组成包括显微组分和矿物质。

显微组分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识别的煤的基本有机成分,其鉴别标志包括:颜色,突起,反射力,光学各向异性,结构,形态等。

矿物质是煤及煤储层中含有数量不等的无机成分,主要为黏土类和硫化类矿物,其次为碳酸盐类、氧化硅类矿物以颗粒状。

团块状散布于煤中,常见显微条带状产出的黏土矿物。

3、煤的大分子结构煤中有机质大分子结构基本结构单元(BSU)的骨架结构由缩合芳香体系组成,其基本化学结构为芳香环。

煤中有机质大分子结构基本结构单元的缩聚过程主要起源于三种反应机制:芳构化作用、环缩合作用和拼叠作用。

芳构化作用是指:非芳香化合物经由脱氢生成芳香化合物的作用,可通过碳数不低于六个的链烃的闭环、五圆或六圆脂环和杂环的脱氢等方式实现,是煤中有机质生气的主要机理。

环缩合作用通过单个芳香环间联结、稠环芳香分子间或分子内联结、自由基分子间重新结合等方式得以实现,是中~高级无烟煤阶段芳香体系缩聚的主要机理。

拼叠作用是指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相互联结而使煤中有机质化学结构短程有序化范围(有序畴)增大的作用,与自由基反应密切相关,是高级无烟煤阶段基本结构单元增大和秩理化程度增高的主要机理。

二、煤储层液态物质组成煤储层中液态物质包括裂隙、大孔隙中的自由水(油)及煤基质中的束缚水。

在煤化学中,将煤中水划分为三类,即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化合水。

构造煤

构造煤
四、构造煤物理性质和地球物理响应
二、煤体变形和构造煤分布
☆煤体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发生脆性破坏、韧性变 形和介于两者之间的脆-韧性变形。煤体特性,如煤岩组 成、煤化程度不同,煤体赋存瓦斯、水等流体性质、煤体 所处环境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不同,煤体变形是一个复杂 的问题。而煤体变形、煤层流变,影响煤层的分布,控制 着构造煤的分布。
二、煤体变形和构造煤分布
图2-1 平顶山矿区东部戊9-10煤层顺层剪切带
二、煤体变形和构造煤分布
在焦作煤田山西组的二1煤层中发育有两条顺层剪切带 ,它们分别沿煤层的顶部和底部发生,形成煤层顶部利底 部两个构造煤带。这一组顺煤剪切带在整个焦作煤田的几 百千方公里范围内都相当稳定(如图2—2所示)。 在山西沁水煤田东北部的阳泉矿区,一个重要的煤层剪 切带发育于山西组3号煤层的顶部,厚为40cm,有意义的是 这一厚度很小的剪切带竟然在煤田几百平方公里范田内广 为存在。 在河南境内,一个规模巨大的顺煤层剪切带发育在沿 嵩山-观音堂展布的山西组二1煤层中。涉及的煤田有陕渑 、新安、宜洛、偃龙、荣巩、登封、禹县、新密,影响面 积上万平方公里。剪切带被破坏了约6m厚的整个二1煤层及 其顶、底板,形成所谓豫西地区著名的三软煤层(顶板软 ,煤层软,底板软)。
切层断层使构造煤呈现带状分布,构造煤厚度的增加和分 布的范围,与断层性质、断层落差有关,如图2—6所示。切 层小型正断层仅在断面和断层下降盘一侧形成薄层构造煤, 延伸不远即行消失。在图2-7中,断层产状240°∠50°, H=0.2m断面平直、闭合,仅在断层面上有1cm厚的粉煤,这 是由两盘相对剪切滑移所形成的。
图2-9 平顶山八矿丁5-6机巷断层素描
二、煤体变形和构造煤分布
上述所见煤层小断层均系扭性正断面,断面平直紧闭 ,构造煤仅发育于断面及下降盘侧,而上升盘构造煤不 发育。构造煤与正断层的这种空间关系与平顶山十二矿 己15-17煤层所见相同。 有些切层断层与顺煤层剪切带有时具有成因联系,切 层断层消失在滑动构造带之中,平顶山戊 9-10 顺煤断层 的主断面位于顶板下60~80cm处,平行煤层层面稳定地 沿层延伸,仅在局部地段略有起伏斜切层理,形成所谓 构造不整合现象。 主断面为10~20cm厚的土状结构糜棱煤,致密均一, 成块,略带褐色,除少数弧形镜面外无其它伴生小构造 。主断面上界平直清晰,为一镜面,镜面有平直细、浅 的倾向擦痕,向下逐渐过渡为镜面结构糜棱煤。

瓦斯重点

瓦斯重点

广义:井下除正常空气的大气成份以外,涌向采矿空间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总称。

狭义: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以甲烷为主要成份的混合气体总称。

煤层瓦斯是腐植型有机物(植物)在成煤过程中生成的 生物化学阶段 煤化变质阶段 煤层瓦斯赋存状态① 游离瓦斯②吸附瓦斯③ 水合物状态瓦斯煤层瓦斯垂向分带规律形成原因:当煤层直达地表或直接为透气性较好的第四系冲积层覆盖时,由于煤层中瓦斯向上运移和地面空气向煤层中渗透,使煤层内的瓦斯呈现出垂直分带特征。

四带: CO2- N2带、N2带、N2—CH4带、CH4带。

现场实际过程中,将前三带总称为瓦斯风化带。

瓦斯赋存的垂直分带性划分的意义?掌握本煤田煤层瓦斯垂直分带的特征,是搞好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和日常瓦斯管理工作的基础。

规律:① 瓦斯风化带内涌出量与深度之间无规律性。

② 瓦斯风化带内,无突出危险性。

③ 在CH4带内, 瓦斯风化带下部边界的确定在瓦斯风化带开采煤层时,煤层的相对瓦斯涌出量达到2-3m3/t煤层内的瓦斯组分中甲烷组分含量达到80%(体积比)煤层内的瓦斯压力为0.1~0.15MPa煤的瓦斯含量达到2~3 m3/t (烟煤)和5~7 m3/t (无烟煤)影响瓦斯风化带的深度的因素:含煤地层排放瓦斯时间越长,瓦斯风化带越深;地质错动程度越高,煤层排放瓦斯的不均匀性和排放深度就越大;剥蚀过程使含煤地层无瓦斯风化的范围减小或局部消失;煤层之上的覆盖层阻碍瓦斯风化带的进一步扩大;煤的孔隙率与煤的破坏程度的关系☆未受构造应力破坏的煤微孔达 80% ~ 90%,大孔很少,无外生裂隙。

煤层瓦斯含量大,但瓦斯涌出量不大,涌出速度慢,涌出时间长。

☆破坏型煤各种孔均存在,随着煤的破坏程度增大而增加。

游离瓦斯含量高,易涌出,衰减快,可能发生突出。

☆构造煤在地应力作用下,煤破碎成〈0.1mm 的煤粒,再被压成煤砖状。

各类孔均存在,瓦斯含量高,卸压后,f ,瓦斯涌出量 ,易突出。

煤储层的力学性质及其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煤储层的力学性质及其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第一节主要力学参数煤层及顶底板围岩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

此外,煤岩的物理性质如硬度、密度、天然裂隙及煤岩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水理性质、热理性质等对储层改造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抗压强度煤岩样在单向受压条件下整体破坏时的压力为单轴抗压强度(P c),它是岩石力学试验中最基本的指标之一,测试方法简便易行,计算也方便,所得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反映地层破裂强度,而且这个指标与抗拉强度等参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一般岩石的抗拉强度为抗压强度的3%~30%,从而可以借此进行估算。

煤储层为地下一定深度的三维地质体,单轴抗压强度不能反映煤储层的原位抗压强度。

因此,对应于不同埋深(围压)条件下的三轴压力实验得到的抗压强度才能接近煤储层原位的抗压强度值。

二、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在力学上反映材料的坚固性。

从单向加压的应力—应变曲线上得出的是杨氏模量,由三轴压力实验得到的模量本书称之为弹性模量。

三轴切线弹性模量的公式为:E=σ1(σ1+σ3)−σ2(7-1)(σ1+σ3)ε1−(σ2+σ3)ε2式中E——弹性模量;σ1、σ2、σ3——三轴压力,σ1表示垂向压力,实验中指轴压;σ2、σ3表示水平压力,实验中指围压,在假三轴力学实验中,σ2=σ3;ε1——垂向应变,实验指轴向应变;ε2——横向应变,实验指平均径向应变(两个水平方向应变的平均值)。

煤岩弹性模量(E)对煤层裂缝发育影响甚大,由力学分析可知,裂缝的宽度基本上与弹性模量成反比关系,由此成为计算裂缝尺寸的直接参数之一,如果煤层与上、下围岩之间存在足够的弹性模量差,就能成为控制水力裂缝不向上、下围岩扩展的重要自然条件。

煤的弹性模量位于n×103MPa数量级,一般比围岩低一个数量级。

三、泊松比岩石在受轴向压缩时(单轴或三轴实验),在弹性变形阶段,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就是泊松比(υ)υ=σ2ε1−σ1ε2(7-2)(σ1+σ3)ε1−(σ2+σ3)ε2式中υ——泊松比;其他同前。

煤储层及其基本物理性质

煤储层及其基本物理性质

第二章煤储层及其基本物理性质煤储层是指在地层条件下储集煤层气的煤层。

煤储层具有双重孔隙介质、渗透性较低、孔隙比表面积较大、吸附能力极强、储气能力大等特点。

第一节主要内容:煤储层是由固态、气态、液态三相物质所构成。

固态物质:是煤基质液态物质:一般是煤层中的水(有时也含有液态烃类物质)气态物质:即煤层气一、煤储层固态物质组成:1、宏观煤岩组成煤是一种有机岩类,包括三种成因类型:①主要来源于高等植物的腐植煤②主要有低等生物形成的腐泥煤③介于前两者之间的腐植腐泥煤(自然界中以腐植煤为主,也是煤层气赋集的主要煤储层类型)2、显微煤岩组成显微煤岩组成包括显微组分和矿物质。

显微组分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识别的煤的基本有机成分,其鉴别标志包括:颜色,突起,反射力,光学各向异性,结构,形态等。

矿物质是煤及煤储层中含有数量不等的无机成分,主要为黏土类和硫化类矿物,其次为碳酸盐类、氧化硅类矿物以颗粒状。

团块状散布于煤中,常见显微条带状产出的黏土矿物。

3、煤的大分子结构煤中有机质大分子结构基本结构单元(BSU)的骨架结构由缩合芳香体系组成,其基本化学结构为芳香环。

煤中有机质大分子结构基本结构单元的缩聚过程主要起源于三种反应机制:芳构化作用、环缩合作用和拼叠作用。

芳构化作用是指:非芳香化合物经由脱氢生成芳香化合物的作用,可通过碳数不低于六个的链烃的闭环、五圆或六圆脂环和杂环的脱氢等方式实现,是煤中有机质生气的主要机理。

环缩合作用通过单个芳香环间联结、稠环芳香分子间或分子内联结、自由基分子间重新结合等方式得以实现,是中~高级无烟煤阶段芳香体系缩聚的主要机理。

拼叠作用是指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相互联结而使煤中有机质化学结构短程有序化范围(有序畴)增大的作用,与自由基反应密切相关,是高级无烟煤阶段基本结构单元增大和秩理化程度增高的主要机理。

二、煤储层液态物质组成煤储层中液态物质包括裂隙、大孔隙中的自由水(油)及煤基质中的束缚水。

在煤化学中,将煤中水划分为三类,即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化合水。

构造对煤层气的影响作用研究

构造对煤层气的影响作用研究

构造对煤层气的影响作用研究[摘要]:煤层气的聚集成藏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其中构造作用是影响煤层气成藏的最为重要和直接的因素。

构造演化中,聚煤盆地回返抬升的时间早晚和长短及抬升的强度直接控制着煤层气藏的富集程度;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种不同控气构造背景类型影响了储煤层岩性组合与特征,从而决定了含气量的大小;不同性质构造及其组合、应力~应变环境对煤储层具有改造作用,造成煤层气的储存与散失、含气量的升高与降低。

[关键词]:煤层气构造应力场构造演化构造背景中图分类号:o174.4 文献标识码:o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 0595-01目前,国内许多学者已经对煤层气富集的影响因素做了多方面的研究,大多认为构造作用是影响煤层气成藏的最为重要和直接的因素,不仅控制着含煤盆地及含煤地层的形成和演化,而且控制着煤层气生成、聚集、产出过程的每一环节。

本文就构造演化、构造背景以及构造应力场对煤层气的影响进行研究,进而阐明了地质构造对煤层气的重要影响作用。

(一)构造演化对煤层气的影响我国大陆晚古生代煤层的埋藏史与大地构造发展阶段的沉降期和回返期相对应,而且除变质程度较低的含煤盆地外,绝大多数盆地都经历了回返抬升演化阶段。

其间,聚煤盆地回返抬升的时间早晚和长短及抬升的强度直接控制着煤层气藏的富集程度。

聚煤盆地回返抬升的时间早晚和长短对现今煤层气的富集至关重要,抬升回返时间晚而短,煤层气散失的时间就短,对煤层气藏的保存有利。

例如,华北东部和西部地区煤层气富集程度因抬升回返时间不同而有着明显的差异。

印支期开始,西部地区基本连续沉降状态直至晚自垩世燕山运动盆地才开始抬升回返;而太行山以东地区大多从三叠纪末就开始抬升,遭受剥蚀,直至第四才下降。

因此,东部地区鄂尔多斯、沁水等盆地煤层气较为富集,成为煤层气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另一方面,聚煤盆地回返抬升的程度直接控制着煤层气藏的富集程度。

燕山期回返抬升之后,在没有构造事件的特殊地质因素发生的情况下,煤层停止生气,因此煤层气藏能否形成决定于煤层气的保存条件。

煤层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煤层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煤层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3
煤层的物理 力学性能
——王子璇
3.1 物理性质 煤层的物理性质是指由煤层 所固有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 征所决定的密度、容重、比 重、孔隙率、渗透性等基本 属性。 3.2 力学性质 煤层力学性能包括压入硬度、 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 抗剪强度、弹性模量等,一 般可以通过室内试验来测定 煤层物理力学性质,进而将 煤层的整体特征表现出来。 由于煤岩层的不连续性、各 向异性、非均质性,可以通 过单轴压缩试验、劈裂试验、 角模压剪实验和静压入硬度 试验等试验来测定。
煤层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2
煤层的内部 结构特征
——易小雍
2.1 煤体结构分类 煤体结构按煤的孔容和孔比 表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糜棱 煤,碎粒煤,碎裂煤,原生 结构煤。 孔容:单位质量煤体中所含 孔裂隙的体积。 孔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煤体 中所含有的孔裂隙内表面积。
煤层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单轴压缩试验机
试件产生张拉破坏
煤层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3)劈裂试验(巴西实验法) 抗拉强度即材料在拉伸荷载作用下达到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 拉应力。实验时多采用劈裂法,即沿着圆柱体试件的直径方向施加 集中荷载使之沿受力方向的直径裂开。
劈裂试验机
试件裂开情况
煤层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煤层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3.3 相关实验 1)静压入硬度试验 压入硬度是通过一定形状的压头,给试样施加压缩负荷,以压 入深度或压槽面积来表示的试样硬度。
静压入硬度实验装置示意图
煤层的内部结构特征及对其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2)单轴压缩试验 单轴抗压强度简称抗压强度(compressive strength),是指在单 向受压条件下,岩石试件破坏时的极限压应力值。

瓦斯地质学ppt 第五章 煤体结构与构造煤

瓦斯地质学ppt  第五章 煤体结构与构造煤

一、煤体结构和分类
2.原生结构煤的结构
木质结构 木质结构是植物茎部原生的木质结构在煤中的 反映。这种结构的煤在外观上清楚地保存了植物木质组织 的痕迹,有时还可见到保存完整的已经煤化的树干和树桩。 木质结构在褐煤中比较常见。 粒状结构 煤的表面较粗糙,肉眼可清楚地见到颗粒状。这 种结构多由煤中散布着的大量稳定组分或矿物质组成,为 某些暗煤或暗淡型煤所特有。 纤维状结构 丝炭就是典型的纤维状结构。 叶片状结构 煤的断面上具纤细的页理及被其分成的极薄的 薄片,使其外观呈现纸片状、叶片状。这种结构主要是由 于煤中顺层分布有大量的角质体和木栓体所致。
构造煤具有突出危险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本 章 内 容
一、煤体结构和分类 二、煤体变形和构造煤分布 三、煤的变质作用 四、构造煤结构演化和力化学作用
五、突出煤层煤体结构研究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煤体结构和分类
基本概念
煤 煤体结构 瓦斯突出煤体
原生结构煤
构造煤
一、煤体结构和分类
煤体结构:
指煤层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经受各种地质作用后表现的 结构特征。 煤体结构历经变形和变质作用过程后,使得煤体分为原生
贫 煤
贫 煤 无 烟 煤
无 烟 煤
弱还原煤
显微硬度与煤化程度的关系
一、煤体结构和分类
1.原生结构煤的物理性质 脆度和韧度 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以肥煤、焦 煤和瘦煤脆度为最大;无烟煤脆度最小;长焰 煤和气煤的脆度较小,并具有一定的韧性。
断口 断口的表面形状可反映出煤物质组成的不 同特点,因此断口可以作为煤岩鉴定的辅助标志。 煤中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参差状断口等。
焦 煤
瘦 煤 贫 煤 无烟煤

第四章煤层瓦斯赋存与煤储层物性特征

第四章煤层瓦斯赋存与煤储层物性特征

23
二、煤的吸附特征 (一)吸附类型 煤是一种多孔的固体介质,具有很大的内表 面积,因而具有吸附气体的能力。所谓吸附,是 指气体以凝聚态或类液态被多孔介质所容纳的一 种过程。吸附过程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 种类型。物理吸附是由范德华力和静电力引起的, 气体和固体之间的结合较微弱;物理吸附是快速、 可逆的。化学吸附是由共价键引起的,气体和固 体之间的结合力很强;化学吸附是缓慢、不可逆 的。大量研究表明,煤对气体的吸附以物理吸附 为主体。
• Ⅱ型干酪根:氢含量较高,但较Ⅰ型干酪根略低, 为高度饱和的多环碳骨架,含中等长度直链烷烃 和环烷烃较多,也含多环芳烃及杂原子官能团, 来源于海相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生油潜能中等, 每吨生油岩可生油约1.2kg。 • Ⅲ型干酪根(称为腐殖型):具低氢高氧含量, 以含多环芳烃及含氧官能团为主,饱和烃很少, 来源于陆地高等植物,对生油不利,每吨生油岩 可生油约0.6kg,但可成为有利的生气来源
22
煤中游离瓦斯的含量不大。据前苏联科学院 A.T.艾鲁尼等人的资料,埋深在300~1200 m范 围内的中变质煤,其游离瓦斯仅占总含气量的 5%~12%。煤体内瓦斯的赋存状态不仅有吸附态和 游离态,还包含有瓦斯的液态和固溶体状态。但 是,由于吸附态和游离态瓦斯所占的比例在85% 以上,正常情况下,整体所表现出的特征仍是吸 附和游离状态瓦斯的赋存特征。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煤层瓦斯赋存与煤储层物性特征
煤层瓦斯地球化学特征 煤层瓦斯赋存与瓦斯吸附解吸特征 煤层瓦斯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煤层瓦斯垂向分带 煤储层压力特征 煤层孔隙与裂隙特征 煤储层渗透性特征 煤储层瓦斯流动规律
1
第一节
(一)烃类气体

8 煤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

8 煤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

Q 1.943d 1.921R 4.574 0.119t 1.219
Q 0.193d 1.050R 3.068 2.630t 2.610
Q 0.389d 0.305r 2.788rr 0.244
30000
地震波形分类预测煤层裂隙
如果兰色类型的波形与煤层气富集有关,那么可以圈定 其范围,作为煤层气勘探的选区依据,其他颜色也如此
顶板砂岩
顶板泥岩
13-1煤层
11-2煤层
8煤层
顶板岩性解释Inline 252
第二节 测井响应解释煤层气含量
一、理论基础
煤层含气量随镜质组、惰质组含量及煤厚的增加而增加, 随煤体结构破碎程度的加大而增大,随变质程度和埋深的加深而 增加。煤岩组成直接影响到煤层(视)电阻率的高低,煤层体积
第八章 煤储层的地球物理特征
第一节 煤层气测井方法 第二节 测井响应解释煤层气含量 第三节 测井响应评价煤体结构 第四节 煤储层渗透率预测
第一节 煤层气测井方法
一、测井属性
表 8-1 测井方法 ·纯煤的电阻率一般较高 电阻率测井 ·煤中粘土(灰成分*)常常引起电阻率读数低,因为与粘土经常伴生的结合水增加了导 电性 ·纯煤的自然伽玛值很低 自然伽玛测井 ·粘土矿物的存在引起较高的读数,因为粘土矿物吸附天然放射性元素 ·其它灰成分,如细砂,通常对煤的自然伽玛读数无影响 ·由于煤基质密度低,所以密度测井显示低密度值(高的视孔隙度) 密度测井(伽玛 伽玛测井) ·灰成分,如细粒石英,能引起密度值增高 ·与密度测井相关联的光电效应(Pe)曲线,在纯煤中为 0.17%-0.20%,灰成分会使其 极度增高(灰成分矿物的光电效应至少是煤的 10 倍) 煤在各种测井方法中的响应(Scholes,1993) 煤层的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可知,构造煤的变形有强有弱,弱变形只是煤体原生结构、构造在构造应力作用 下产 生大量张裂 隙或剪裂隙, 造成煤体切割破坏 而形成 的碎裂煤,当然化学成分和结构也可
发生较小 变化; 强变形 是在较高构造应 力或长期温压作用下煤体强烈 韧性剪切或流变,
可 以改变其化学成分和结构变化,而形成 的糜棱煤等。
Te n rtn W rhp B / M ha h6 Ieao l k o o CMC i i m nia o s n M n t Cn
构造煤结构与储层物性
据宜 侯泉林, 文, 姜 波,王桂梁, 方爱民 ( 国 中 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 9 00 4 中国 矿业大学, 徐州 210 208 中 国科学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 研究所, 北京 10 9 00 ) 2 摘 要:构造煤研究涉及到基础地 质理 论、 煤层气资源、 煤矿安全和环 境地学 等重 要领 域。本文以两淮 地区区 域地质与煤储层 地质为研究 背景, 讨了 探 构造谋形 成的 低、中、 高三 种变 质变形环 提出了 境, 一套既适 合于煤 层气开 发又 适合于煤与瓦 斯突出 防治的 结 构一成因 分类方 案,该方 案分 为三个变 形序列 十类 构造煤: 脆性变 形序列包 括碎裂煤、 碎斑煤、 碎粒煤和碎粉煤,片 状煤和薄片 煤; 韧性变 序列 形 为揉坡煤、 煤和韧性结 糜棱 构煤; 脆韧性过 渡型为 鳞片 煤;并分 别叙述了 不同 类型构造 煤的宏观 和微观变 形特征。 运用X射线衍射、 分辩透 高 射电 顺磁共振、 镜、 核磁共振以 傅立 及 叶红外光 谱等 现代技 术方法系 统研究了 不同 类型构 造煤的大 分子化学 结构特征; 用压汞法、 吸附 利 液氮 法和 扫描电 镜研究了 构造谋的孔隙 构特征; 结 采用平衡水条件下等 温吸附 解吸实 / 验与大 直径 构 造煤原 位样品室内 渗透率实 验研究了不同 类型构造煤的吸附一 性与渗透性特征。 解吸 首先建立了 构造煤微孔隙 结构自 类系 然分 统;在 C 4 元气 H 或多 体吸附 解吸过 一 程中, 发 现变 形较强的 构造煤 C 4 H 等温吸附曲 线不 符合五种吸附曲线 类型, 且 C 4 元气 并 H 或多 体吸附一 解吸具有不 可逆性。在此 塞础上,深 入探讨了 构造煤 结构演化及其与储层物性
入地探讨构造作用对微孔的影响,王涛等 (94 19)用液氮吸附法测试 了江西新华煤矿原
生结 构煤与构造 煤的孔隙 分布, 认为 构造作用己经影响到 1 m的微 0 n 孔, 但尚 无影响到 小于 1 m的超微孔, 且其研究过于简单。因 0 n 而 此, 构造煤纳米尺度 微结 构孔隙是一个
值得 研究的问 Gn . 7; g 5 g92Gr l ai20)同时, 题(aea, 2Ge a i,8; aa Yl , , t l9 r n n 1 1 g d t n g 01 i d n d 构
20 第六 06 届国际 煤层气研讨会
示, 碳结 以 构为主的煤具 有较强的吸附性, 变形 构造 增强, 其吸附 性增强(aea, ; Co l20 t 00 . J ea, a u l2 5,据宜文等, 05。已 t 0 . 0 20) 有不少研究者利用压汞法 对比 测试了 不同 矿区、 不同 煤级的 原生 结构煤 与 构造煤的微米级孔隙 特征( 佑安等,90 张井等,96 姚 王 18; 19; 多 喜等, 96 。 1 ) 这些实 9 验证明,构 造煤 主要增加了中 孔和过渡孔的 孔容, 但不影响微 孔的 孔容。也就 是说, 层的构 煤 造变形没有影响到小于 l m的 o n 微观 尺度上。 为了 更深
温 吸附一 解吸实验与大直径构造煤原位样品室 内渗透率实验 研究 了不 同类型构造 煤的吸
附 解吸性和 一 渗透性特征(a ea, ; t 05; 文等,2 5。 ( n t 04Jea, a 据宜 J g l20 u l20 i . . 0 ) 结果表明 0 : 首先建立构造煤微米 级和纳米级孔隙结构自 然分类系统 研究 ;以孔隙直 2, n . 径 0 00m 0 50n 00m和 1 n 0 m为界, 0 将构 造煤微米级孔径结 构划分为超大 - 0 m 、 ( 孔( 2 00 大孔 5 0)
构、破坏物 理键 力的重要 因素 。 虽然应力和热力作用都可导致煤 结构中基本结构单元堆
砌度 (c、延展 (a、芳 L) 度 L) 碳率 ()以 由基 f 及自 浓度 (g 增加, a N)的 但应力条件 下
形成的LL值明 J} 显小于热力条件下形成的LL值; aI 而且随着 / 构造变形的增强,由 脆性 变形片 状煤的 微弱定向 及有序度差向 韧性 变形的局部定向、 烈定向以 体秩理化 强 致整 扩 展(b l, ; t 05 。 O ei 1 2J ea, a 引起煤大分 r 9 u l20 ) n 9 , . 子结构参数的 变化原因 主要是 挤压或剪切 应力的作 用。 性变形和韧性变形皆 脆 能影响 到煤体内 部的大 分子结构, 生动力变质 而发
治重点解决 的难题 。 关键 词:构造煤 大分子结构 孔 隙结构 储层物性 煤层气勘探开发
引言 构造 煤与煤层气勘探开发、 煤矿瓦 斯突出以 及大气污染等皆 有密 切的 关系 (vn Ea s a Bon17 Ya, ; , ; 01 姜 n r , ; n18 Co1 9L 20; 波等,01据宜 d w 93 u 95 a 9 i 9 , 20 ; 文等, 0; 文, 2 2 据宜 0 20; e a, 4 J e a 20a。 03 J t 20; t 05) 研究表明,构 u l 0 u l . . , 造变形影响到煤的大分子结 构 ( ii a 1 2 Co a, 0 J, 3, Ns o , ; e l 2 ; 20 在某种程度上 hk 9 9 a t 0 u 0 ) . 0 也能 提高 煤级 (eh t Ti ml c lr97Fwea Gy , ; ea 2 0J ea 20 ) 通过构造剪切作用, l, 8; l n ae 19 Co l 0 ; l 0 c。 e1 o r d r 9 a t 0 u . 9 . , t 5 可促进或加速石墨化的进行 ( is l1 3Bs ea, ) 构造变形 Wl ea, ; t t 1 5。 k t 9 ui l 9 . 9 n . 9 不同 程度 的改 变着煤的 物理结构和化学结 从而改变 构, 着煤的吸附 孔渗性。己 究成 性和 有研 果显
作用 , 提高煤的变质程度 ; 不过, 韧性变形煤对 大分子结构的影响程度超过脆性变形煤, 其芳构化和 环缩合程度 明显提高 。 当然,不同应 力应变环境对不 同类型构造煤结构的影
响是不一 样的。 随着脆性变形的 增强, 碎裂煤、 斑煤至 从 碎 碎粒煤、 碎粉煤的 碎裂煤 类 以 及从片 状煤到 薄片 煤的 片状煤类, 煤的大 分子结构也在发生 变化。 随着构 造应力的 增 强, 尺寸 (a c 不断增加, 微晶 L和L) 而芳香 层单层之间间 d2 距 0 则不断减小, 层 N 0 微晶 和每一层所含苯 环数 n 之增加, LL比 随 而 jc 值则相对减小, 脂族间 d 不断 距 T 也 减小。 构造应力对不同 类型 韧性构造煤的 影响程 度不一: 揉皱煤大 分子结构变化 较小、 煤 糜棱 大分子结构变化 较大、 非均质结构煤中 大分子结 构变化也较 构造煤大分 大。 子结构的改 变主 要有如下三 种形 一是煤核内 式: 芳香环层片间的 滑移位错; 二是煤核间的 剪切滑移; 三是煤核内分子结构中 键能的 破坏与重新结合。煤大分子结构中这几种变形作用的叠 加, 成为煤体构造剪切的基 本过程, 也是煤 强烈变形的实质。 5 构造 煤储层物性 及其与 结构 的藕合 关系 利用压汞 液氮 法、 吸附 法和扫描电 镜研究了 构造煤的孔 隙特征; 用平 采 衡条件下 等
作用机理 。然而,构造煤是煤中构造 变形和 围岩岩 石力学性质等共同作用 的结果,由此
进一步 论述了 煤层断 层滑构造、 层、 煤层流变 和谋层韧性剪切带的变 征及形成机制。 形特 研究 认为 一定 : 脆性变 形程度的片 状煤、 碎斑谋与碎裂煤以及 较弱韧 性变 形的揉皱 煤并 经 后期脆性变 形叠 加形成的构 造煤等 储层具有较好的煤层气 勘探开 发潜势, 变形程 而 度 较强的 脆韧性与 韧性构造谋如蜂片煤、 糜棱煤 等储层恰恰是瓦 斯抽采和煤与瓦 斯突出 防
造煤 制煤吸附能 力的 一 个重要因 素。 而且,构 造煤微孔隙的渗 透性与煤层气的赋存和开发 有极为 密切的关系。 构 造煤在变形过程中, 应力作用的性质、 由于 方式、强 度以 及变形环境的不同, 煤 的物理 性质、 化学结构和 化学成分都会呈 现出 有规律性的演化, 物性也随 储层 之发生重 大改变 Jea, a 据宜文 ( t 20 ; u l 05 . 等, 05 此, 20) 。因 深入进行构造作用、应变 环境、 构造 煤物理 化学结构 演化、 层物性及其作 储 用机理的 综合研究, 将会对复杂构 造区 煤层气资
源的寻找和评价、矿井煤与瓦斯突 出防治和 瓦斯抽放 以及环境问题提供理 论基础 , 是 也 煤层气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 的工作。
2 构造煤 的形成环 境及及其概 念的理解 本 矿区的 文以 两淮 构造煤及煤储层 地质为研究背景, 探讨了 构造煤储层 形成的 三种 变质变 形环境( ea, a据宜文 J t 20 ; u l 05 . 等, 0 ) 2 5,即以 0 深成变质作用为基础的 低煤级变
Te n r t a osoo C M M i ha h 6 I n i l hp B / M i " t anWr ' o e k n C n Cn 煤和一组裂隙发 育的 片状煤和薄片煤; 韧性变 形序列包括揉 皱煤、 糜棱煤和非 均质结构
煤, 脆韧过渡型则为鳞片煤。并分别叙述了不 同类型构造煤的宏观和微观变形特征。与
前人分类相比 脆性变 , 形序列增加了 片状煤和 薄片 煤, 为 因 这类煤在结构与物 性特征上 与碎裂煤等明显不同: 韧性变形系 列煤中增加了非 均质结构 煤, 认为揉皱煤是 并 挤压或 剪切作用下形 成的, 糜棱煤是 而 在强烈韧性剪 切作用下形成的, 均质结构煤则在 非 蠕变 过程中 形成的; 此外, 增加了 脆韧过渡型, 并将鳞片煤, 归为该 类型。 4 构造 煤结构演 化与形成机 理 运用X射线衍射、 高分辨透射电 顺磁共振、 镜、 核磁共 振以及 傅立叶红外 光谱 等技 术方法系统研究了 不同 类型构造煤的大分子结 主要为 构〔 化学结构) 《u l20a 特征 Jea, ; t 04 . J ea 20b 踞宜文等, 05 研究认为: u l 05; t . , 20) 。 温度是引起煤 大分子 结构演化、 煤级升高 的主导 因素(a ea 18;秦勇,1 4 S c t 92 th l . , 9) 9 ,而定向 应力的 用也 作 是改变煤的大 分子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