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 第十一讲 光刻胶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研究和产业化项目

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研究和产业化项目

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研究和产业化项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半导体产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而在这个过程中,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化项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化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半导体光刻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 光刻胶的基本概念及作用光刻胶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在硅片上形成微细的图形结构。

光刻胶的主要作用是在曝光过程中与紫外线发生化学反应,使硅片表面的图形结构得以固化。

光刻胶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产量。

1.2 光刻胶的主要类型及特点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光刻胶有三种类型:紫外线固化型(UVCurable)、湿法化学固化型(WEC)和干法化学固化型(GPC)。

这三种类型的光刻胶各有优缺点,但总体来说,紫外线固化型的光刻胶具有固化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半导体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半导体关键材料的发展趋势2.1 硅片表面处理技术的发展硅片表面处理技术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提高光刻胶的附着力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硅片表面处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原子层沉积(ALD)、物理气相沉积(PVD)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硅片表面的形貌和化学性质得到了有效控制,从而提高了光刻胶的性能。

2.2 新型光刻胶的研发与应用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光刻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研究人员正在积极开展新型光刻胶的研发工作。

这些新型光刻胶在固化速度、分辨率、抗污染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望在未来的半导体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产业化项目的挑战与对策3.1 技术研发方面的挑战与对策在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产业化项目中,技术研发是一个重要环节。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升级的压力,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以确保在关键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光刻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光刻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光刻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光刻胶在现代半导体制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通过对于光的敏感性和可塑性,被用于制作微细图案,完成照相与沉积等工序。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将对光刻胶项目进行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竞争优势、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等方面。

一、市场需求分析:光刻胶是半导体制造中必需的材料之一,其市场需求与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目前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高集成电路的需求不断增长。

光刻胶作为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必备材料之一,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同时,在其他领域如平面显示、光学器件等也有较大的应用空间。

二、竞争优势分析:在光刻胶项目中,竞争优势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首先,我们的项目团队具备丰富的研发经验和技术实力,能够不断创新和提升光刻胶的质量和性能。

其次,我们具备完善的供应链和生产管理体系,能够确保产品的稳定供应和高效运营。

此外,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我们的项目还具备成本优势,使得产品价格更具竞争力。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光刻胶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主要包括材料研发和生产工艺两个方面。

材料研发方面,我们的项目团队具备丰富的材料科学背景和研发经验,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生产工艺方面,我们将引入先进的设备和生产线,结合自身的生产管理经验,能够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光刻胶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是项目投资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首先,项目投资主要包括研发费用、设备采购和生产线建设等方面。

通过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的分析,我们预计项目投资将能够获得良好的投资回报率。

其次,由于光刻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项目的盈利能力也较高。

通过市场营销和供应链管理的优化,我们预计能够实现可观的利润。

综上所述,光刻胶项目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基于市场需求和竞争优势的分析,光刻胶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同时,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的分析也支撑了项目的可行性。

为了确保项目的成功,我们将推进研发工作、加强供应链管理,并与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光刻机中多层光刻技术的研究进展

光刻机中多层光刻技术的研究进展

光刻机中多层光刻技术的研究进展多层光刻技术在光刻机中的研究进展在微电子制造中,光刻技术是一项关键的工艺,它用于制作半导体器件中的微细结构。

光刻技术通过光学系统将光刻胶图案转移到硅片上,并在后续的工艺中形成微细结构。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制备更小、更复杂的结构,传统的单层光刻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

多层光刻技术应运而生,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

本文将介绍多层光刻技术的原理、应用及研究进展。

多层光刻技术的原理是将多个光刻图案依次叠加在同一个硅片上。

这些图案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深度。

通过适当选择光刻胶的特性以及曝光和显影条件,可以精确地控制每一层的图案。

在每一层的曝光过程中,将上一层已经形成的图案作为参考,保证下一层的对齐和定位。

最终,通过多次曝光和显影过程,多层的结构可以逐步形成。

多层光刻技术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制备微电子器件中的多层结构。

例如,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中的电容结构可以通过多层光刻技术实现。

其次,多层光刻技术在光子学领域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例如,在光学通信器件中,多层光刻技术可以用于制备光波导、耦合器和光调制器等微细结构。

此外,多层光刻技术还可以用于生物芯片、纳米结构和MEMS等领域。

多层光刻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提高对齐精度是多层光刻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由于每一层的图案都需要准确地与上一层对齐,对齐精度的提高对于实现精细结构很关键。

研究者通过改进曝光系统的设计和控制算法,开发了更加精确的对齐方法。

其次,提高曝光和显影的均匀性也是多层光刻技术研究的热点。

由于多次曝光和显影的过程,曝光剂和显影剂的均匀分布对图案的重叠和对齐至关重要。

研究者通过改进材料配方和加工条件,实现了更加均匀的曝光和显影过程。

此外,改进光刻胶的特性以适应多层光刻技术的需求也是一个研究热点。

光刻胶是多层光刻技术中的关键材料,研究者通过调整光刻胶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实现了更好的图案传递和对齐性能。

I-Line光刻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I-Line光刻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成 , 酚醛树脂 的微 观结 构 、 光剂 的载体 化合 物有些 发展 变化 . 但 感
2 从 gl e iie树脂 的发展变化 -n 到 -n , i l
从 显影 时溶解 抑制 机理来 看 , 脂 结 构 和组 成 的不 同造 成 了对 光刻 胶1 甲酚异 构 体 的结 构及 甲叉 键 的位 置 ;2 树 脂 的 分子 量 及 分 子 () ()
第3卷 O
第 2期
影 像 科 学 与 光 化 学
n g n ce c n o o h mit a i g S in ea d Ph t c e s
Vo . O No 2 13 .
M a ., 2 2 r 01
21 02年 3月
IL n 光 刻 胶 材 料 的 研 究 进 展 - ie
正 型光 刻胶根 据所 用曝 光波长 的不 同 , 又可 分 为 gl e 4 6n - n ( 3 m)正 胶 、 l e 3 5n 正 i ii ( 6 m) -n 胶 . 者虽然都 是 用线型 酚醛树 脂 做成膜 树脂 , 氮 萘醌 型酯 化 物作 感 光剂 , 在 酚醛 树 两 重 但 脂 及感 光剂在 微观 结构 上均有 变化 , 因此 两者 性 能 , 尤其 是分 辨 率不 一样 , 用 场合 也 不 应 同. — n gl e正胶 , 用 0 5 m 以上 集成 电路 的制作 , iie正胶 , 用 0 3 一O 5 m 集 i 适 . 而 -n l 适 . 0 .
收 稿 日期 : 0 10 —4 2 1—71 ;修 回 日期 :2 1 —10 . 0 11—4
作者简介 : 郑金红 (9 7) 女, 16 一 , 教授级 高工 , 主要从 事光刻胶 的研 究及产 品开发 , — i j@ kmp rcr, Ema :zh e u.o 电 l n

光刻胶成膜树脂的研究进展

光刻胶成膜树脂的研究进展

光刻胶成膜树脂的研究进展光刻胶是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的基础工艺材料,主体成膜树脂是光刻胶的重要组分之一,不同的成膜树脂对光刻胶的性能有不同影响。

主要综述了光刻胶的分类,影响光刻胶成膜树脂性能的因素,成膜树脂的发展,及光刻胶的主要技术参数。

标签:光刻胶;单体;成膜树脂;光敏度;化学放大光刻胶;有效含碳量光刻胶(photoresisit)又称光致抗蚀剂[1] ,是一种感光性高分子材料,对光和射线的灵敏度高,经紫外光、电子束、准分子激光束、离子束、X射线等的照射或辐射后,能发生光化学反应,使曝光前后胶膜溶解性质发生变化,由此可分为正性光刻胶和负性光刻胶。

光刻胶主要应用在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分立器件的细微图加工上,近年来也逐步应用于光电子领域平板显示(FPD)的制作。

将其涂布在印刷线路板(PCB)[2]、半导体基片、绝缘体或其他基材的表面,经曝光、显影、蚀刻、扩散、离子注入等工艺加工后,得到所需要的微细图形[3]。

随着电子器件不断向高集成化和高速化方向发展,作为微电子技术领域关键性基础材料,光刻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光刻胶一般是由主体成膜树脂、光敏剂、阻溶剂、溶剂、添加剂等组成,其中主体成膜树脂是光刻胶的重要组分之一,不同的成膜树脂对光刻胶的性能有不同影响和作用。

1 光刻胶的分类1.1 按照光刻胶响应紫外光的特性分类负性光刻胶(Negative Photoresist):最早是由1935年伊斯曼柯达的Louis Minsk合成出来(聚乙烯醇肉桂酸酯)[4],对基材有良好的粘附能力、抗酸抗碱、感光速度快,但它在曝光区域发生交联,溶解能力减弱,难溶于显影液且显影时容易变形和溶胀,从而限制了它的分辨率,只能用于2 μm集成电路的加工。

正性光刻胶(Positive Photoresisit):20世纪70年代沿用,具有高分辨率、抗干法蚀刻性强、耐热性好、去胶方便、台阶覆盖度好、对比度好的特点,但粘附性和机械强度较差且成本较高。

krf、arf光刻胶光栓效应

krf、arf光刻胶光栓效应

krf、arf光刻胶光栓效应一、引言在半导体制造工艺中,光刻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艺。

而在光刻技术中,光刻胶的光栓效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象。

本文将主要讨论krf、arf光刻胶光栓效应的相关知识和研究进展。

二、光刻胶的基本原理光刻胶是一种将图案投射到硅片上的关键材料。

其基本原理为,在光刻机中,通过紫外光源照射光刻胶,使得光刻胶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形成需要的图案。

而光栓效应则是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光的反射和衍射效应,导致光刻胶在一定厚度处形成透光的光栓,影响光刻胶的薄膜厚度,从而影响了图案的质量和精度。

三、krf、arf光刻胶光栓效应的研究现状1. krf、arf光刻胶的定义krf光刻胶指的是使用波长为248纳米的紫外光进行曝光的光刻胶,而arf光刻胶则指的是使用波长为193纳米的紫外光进行曝光的光刻胶。

这两种光刻胶在光栓效应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

2. krf、arf光刻胶光栓效应的差异研究表明,krf光刻胶的光栓效应相对较小,而arf光刻胶的光栓效应则相对较大。

这是由于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在光刻胶中的穿透深度不同所导致的。

而这一差异的存在也为制程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挑战。

3. krf、arf光刻胶光栓效应的影响光栓效应的存在对图案的分辨率、线宽偏差等都有着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微纳米加工中更加明显。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充分了解krf、arf光刻胶光栓效应及其对制程的影响,以便于找到解决方案和优化工艺。

四、未来研究方向1. 深入研究krf、arf光刻胶光栓效应的机理对于krf、arf光刻胶光栓效应的机理,科研人员仍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深入研究。

只有对其机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其带来的问题。

2. 寻找更好的光刻胶材料目前,为了减小光栓效应的影响,科研人员也在努力寻找更好的光刻胶材料,以减小或者消除光栓效应的影响,提高光刻的精度。

3. 工艺优化除了研究光刻胶材料之外,科研人员还需要对工艺进行持续优化,以降低光栓效应的影响,提高制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刻胶性能改良与应用研究

光刻胶性能改良与应用研究

光刻胶性能改良与应用研究光刻技术是集光学、化学、物理和机械等多个学科于一体的高科技制造技术。

其中的光刻胶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光刻胶作为光刻技术的关键材料,能够在微细区域内精确传递光信息并转化成图案,是半导体工业制程中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半导体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光刻胶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硅光刻胶作为一种典型的光刻胶,其性能如分辨率、敏感度、对消显比(CDU)、图案保真度、蚀刻选择比(SER)等等,都与光刻工艺的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在光刻技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满足工业制程的需求,人们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光刻胶的性能,开发出新型光刻胶,探索新的改良方法,如双键酮(diketone),巯基化(thiolation)、免曝曝光(Direct-write techniques)等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介绍光刻胶的性能改良和应用研究。

一、分辨率的提高分辨率是光刻胶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衡量光刻胶对于细微结构的传递能力,是评价光刻工艺的关键之一。

现有的分辨率可以达到10纳米以下,但是在不断发展的工业制程中,要求更高的分辨率是必然的趋势。

分辨率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提高光源的质量和强度,加强曝光过程中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对光刻胶的配方、溶液处理、清洁和环境控制等方面进行改良,以减小光刻胶在曝光过程中的偏差,提升分辨率。

例如,通过巯基化改性,可得到高分辨率的硅光刻胶。

对于无法通过化学改性获得高分辨率的光刻胶,可引入表面处理、控制溶液 pH 值等方法来提升分辨率。

二、敏感度的提高敏感度是光刻胶材料在曝光过程中的响应能力,它决定了光刻胶材料的曝光时间,即在光源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光刻胶材料的曝光时间越短,则敏感度越高。

在工业制程中,提高敏感度可以极大地减小光刻胶曝光的时间,加快生产效率。

通过化学改性,如引入光致酸性、巯基化等,可显著提高光刻胶材料的敏感度。

另外,还可以选用更合适的曝光波长,例如使用波长为193nm的ArF激光,比使用光波长为248nm的KrF激光,能显著提高硅光刻胶的敏感度。

光刻机中的光刻胶去除技术研究与优化

光刻机中的光刻胶去除技术研究与优化

光刻机中的光刻胶去除技术研究与优化光刻技术是微电子制造中的重要工艺之一,而光刻胶的去除则是光刻工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旨在研究光刻机中的光刻胶去除技术,并对其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光刻胶去除的效率和质量。

一、光刻胶去除技术综述光刻胶去除技术是在光刻工艺中,将曝光后的光刻胶从晶圆表面去除的过程。

通常,光刻胶去除技术主要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通过机械地将光刻胶从晶圆表面刮除或剥离,常见的物理方法包括刮片法、撕离法和离子束法等。

刮片法采用刮刀将光刻胶刮除,撕离法则利用粘性较强的胶带撕离光刻胶。

离子束法则利用高能离子束将光刻胶表面的分子击碎并去除。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通过溶解或化学反应去除光刻胶。

常见的化学方法包括湿法和干法两种。

湿法是指用溶剂或酸碱溶液来将光刻胶溶解或软化,从而实现去除。

干法则是利用等离子体或氧化氮等气体使光刻胶发生氧化或脱附等化学反应,进而去除光刻胶。

二、光刻胶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刻胶去除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进步和创新。

下面将从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个方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光刻胶去除技术的研究进展。

1. 物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刮片法是最常见的物理方法之一,其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缺点是容易引起机械划伤。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基于涡轮气流的超声波刮片法,利用高速旋转涡轮产生强大的气流和超声波,以减小对晶圆表面的机械刮伤。

撕离法中的传统胶带撕离法效率较低,研究者们通过改变胶带的材质和特性,如利用热塑性聚合物制备的胶带,提高了撕离的效率和质量。

离子束法中,高能离子对晶圆表面的破坏较大,为此研究者提出了低能离子束去除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调节离子束能量,减小对晶圆表面的破坏,实现高效去除光刻胶。

2. 化学方法的研究进展湿法中的酸碱溶液常用于去除光刻胶。

为了提高溶解效率,研究者们开始尝试利用超临界流体(如超临界CO2)作为溶剂,其具有较高的溶解能力和较低的粘性,能够更好地渗透和溶解光刻胶。

光刻胶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光刻胶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光刻胶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光刻胶是一种在半导体工艺中常用的材料,用于制作微电子器件中的图案。

它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精度,是制作高集成度电子器件的关键材料之一、本报告旨在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探索光刻胶的可行性。

二、光刻胶的原理光刻胶是一种聚合物材料,通过光敏反应实现图案的制作。

基本原理是在胶片的表面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光刻胶发生化学反应,改变其物理特性,然后通过显影和固化等步骤完成。

三、实验步骤1.准备光刻胶和衬底:选择合适的光刻胶和衬底材料,并进行表面清洁处理。

2.涂覆光刻胶:将光刻胶倾倒在衬底上,并通过旋涂机将其均匀涂敷。

3.预烘烤:将涂敷后的光刻胶放入烘箱中进行预烘烤,以去除溶剂和提高胶膜的附着力。

4.掩模对准:将对应的掩模放置在光刻胶上,并通过显微镜进行对准。

5.曝光:将掩模和光刻胶置于曝光机中,通过紫外线照射使光刻胶发生化学反应。

6.显影:将曝光后的样品放入显影液中,将未曝光部分去除,形成所需的图案。

7.后处理:根据需要进行后处理,包括清洗和固化等步骤。

四、可行性分析1.光刻胶的分辨率:光刻胶的分辨率是评判其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经实验测定,所使用的光刻胶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能够实现微米级的图案制作。

2.显影的清晰度:显影是光刻胶制作中的重要步骤之一,其清晰度直接影响到图案的准确性和精度。

经实验测定,显影过程清晰度高,并且能够清除掉未曝光的部分,保持图案的清晰度。

3.胶膜的附着力:胶膜的附着力对于光刻胶在制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行性很重要。

经实验测试,所使用的光刻胶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在显影和固化过程中能够保持其稳定性。

4.成本和效益:光刻胶制作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益是评价其可行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经综合考虑,光刻胶制作具有相对低的成本,并且能够实现高度精细的图案制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五、结论通过实验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光刻胶在制作微电子器件的图案方面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2.光刻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能够实现细微的图案制作。

I-Line光刻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I-Line光刻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I-Line光刻胶材料的研究进展郑金红【摘要】酚醛树脂-重氮萘醌正型光刻胶由于其优异的光刻性能,在g-line(436nm)、i-line(365 nm)光刻中被广泛使用.g-line光刻胶胶、i-line光刻胶,两者虽然都是用线型酚醛树脂做成膜树脂,重氮萘醌型酯化物作感光剂,但当曝光波长从g-line发展到i-line时,为适应对应的曝光波长以及对高分辨率的追求,酚醛树脂及感光剂的微观结构均有变化.在i-line光刻胶中,酚醛树脂的邻-邻′相连程度高,感光剂酯化度高,重氮萘醌基团间的间距远.溶解促进剂是i-line光刻胶的一个重要组分,本文对其也进行了介绍.%Novolak-diazonaphthoquinone photoresist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g-line,,I-line lithography for its high performance. Although g-line and I-line photoresists are both consisted of novolak resin and diazonaphthoquinone photoactive compounds,in order to fit I-line exposure wavelength and seeking for higher resolution,novolak resin and photoactive compounds(PAC) both have difference in structure from g-line to I-line. In I-line resist,the o-o'bonding content of resin is higher,the esterfication of PAC is higher,the proximity of DNQ groups is distant. Dissolution promoter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line resists,some phenolic additives were very useful to control the dissolution behavior.【期刊名称】《影像科学与光化学》【年(卷),期】2012(030)002【总页数】10页(P81-90)【关键词】i-line;光刻胶;酚醛树脂;感光剂;溶解促进剂【作者】郑金红【作者单位】北京科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北京1013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酚醛树脂-重氮萘醌正型光刻胶是由线性酚醛树脂、重氮萘醌型感光剂、添加剂以及溶剂构成.曝光时,重氮萘醌基团转变成烯酮,与水接触时,进一步转变成茚羧酸,从而使曝光区在用稀碱水显影时被除去,显影后得到的图形与掩膜版一样,故酚醛树脂-重氮萘醌光刻胶属于正型光刻胶.此类正胶用稀碱水显影时不存在胶膜溶胀问题,因此分辨率较高,且抗干法蚀刻性较强,故能满足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作.紫外正型光刻胶根据所用曝光波长的不同,又可分为g-line(436nm)正胶、i-line(365nm)正胶.两者虽然都是用线型酚醛树脂做成膜树脂,重氮萘醌型酯化物作感光剂,但在酚醛树脂及感光剂在微观结构上均有变化,因此两者性能,尤其是分辨率不一样,应用场合也不同.g-line正胶,适用0.5μm以上集成电路的制作,而i-line正胶,适用0.30—0.5μm集成电路的制作.紫外正胶还用于液晶平面显示器等较大面积的电子产品制作.i-line光刻技术80年代中期进入开发,90年代初进入成熟,90年代中期进入昌盛并取代了g-line光刻胶的统治地位.i-line光刻胶最初分辨率只能达到0.5μm,随着i-line光刻机的性能改进,i-line正胶亦能制作线宽为0.35μm的集成电路.i-line光刻技术目前仍是最广泛应用的光刻技术,i-line 光刻胶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占据相当数量的市场份额.我国光刻胶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最初阶段与国际水平相差无几,几乎和日本同时起步,但由于种种原因,差距愈来愈大.国外用于193nm浸没式光刻的光刻胶早已产业化,EUV(极紫外)光刻胶也日渐成熟,而我国IC(集成电路)用i-line光刻胶全部需要进口.因此,在国内进行i-line光刻胶的研究,进而实现产业化生产是当务之急.与g-line光刻胶相比,i-line光刻胶仍然是由酚醛树脂、感光剂、添加剂和溶剂等组成,但酚醛树脂的微观结构、感光剂的载体化合物有些发展变化.从显影时溶解抑制机理来看,树脂结构和组成的不同造成了对光刻胶性能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1)甲酚异构体的结构及甲叉键的位置;(2)树脂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这些因素影响着显影过程的溶解促进和溶解抑制,从而影响分辨率.正型光刻胶中的成膜树脂一般为间甲酚、对甲酚与甲醛的缩合物.甲酚异构体具有不同的活性点,间甲酚具有3个活性点(图1),当间甲酚与其他酚反应时,甲叉键的位置有3种:邻-邻′相连、邻-对相连、邻′-对相连.对甲酚只有两个活性点(图2),甲叉键的位置只有邻-邻′相连.在间/对甲酚体系中,随着对甲酚含量的增加,邻-邻′相连程度增加,聚合物的规整性和刚性增加,在显影液中扩散速度慢,胶膜的溶解速率下降,感光度下降,但感光剂与高邻-邻′相连的树脂间由于氢键作用强,而展示高的溶解抑制性,使曝光区与非曝光区的溶解速率反差增大,胶的分辨率提高.因此,从g-line发展到i-line,为追求更高的分辨率,树脂的邻-邻′相连程度不断提高.获得高邻-邻′相连树脂的传统方法是在间甲酚/对甲酚体系中提高对甲酚的投料比.由于间甲酚的反应活性比对甲酚高,在间-对甲酚反应体系中,间甲酚的反应速度大约是对甲酚的9倍,间甲酚先被消耗完,残余的对甲酚要通过高温蒸馏除去,高温蒸馏时,酚醛树脂会发生重排,分子量分布变宽.而且传统的一步法是两相反应,缩聚过程中会引起甲醛的损失,因此传统的一步法制备出的酚醛树脂,分子量大小及分子量分布重复性差,批与批之间质量不稳定.这些树脂还要经过分级,变成Tandem型树脂(树脂的中间分子量所占比例下降),才能得到性能优异的i -line光刻胶[1].分级的产率只有40%—50%,造成树脂的大量浪费,并产生大量的废液.用双官能团单体BHMPC(2,6-双羟甲基-对-甲酚)替代部分对甲酚,可合成出高邻-邻′相连的树脂,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低,无对甲酚富集的齐聚物,树脂重复性好,无需分级可直接使用.与传统树脂相比,这种BHMPC树脂具有更好的光刻性能[2].BHMPC树脂是采用两步缩合法来制备的(图3).第一步:对甲酚预缩合,制备BHMPC单体;第二步:BHMPC单体与间甲酚缩合,得BHMPC树脂.或者间-对甲酚先合成低分子量齐聚物,齐聚物再与BHMPC单体聚合[3,4].如果在聚合体系中引入特定的端基,如2,4-二甲酚、2,6-二甲酚、2,5-二甲酚、3,4-二甲酚等,来控制树脂的分子量和溶解性质,制备出的树脂既具有高邻-邻′相连度的主体结构,而端基又提供了良好的溶解性和感光速度,由此而制备出的i-line正胶分辨率达0.25 μm[5,6].在聚合体系中引入二甲酚端基,还可提高树脂的耐热性.感光剂的作用是促进曝光区的溶解,抑制非曝光区的溶解.重氮萘醌型感光剂的溶解抑制不仅是因为感光剂的疏水性,还有感光剂与树脂的多种作用,如重氮萘醌基团的氢键作用、磺酰酯的氢键作用、静电作用、碱催化偶合反应等有关.感光剂的骨架结构及酯化度会影响这些作用.与g-line胶相比,i-line胶对感光剂有以下新要求:(1)光漂白后在365nm残余吸收小,透过性高.这要求感光剂的骨架在365nm 吸收小,透过性高.(2)酯化度高,重氮萘醌基团的数目多.(3)重氮萘醌基团间的距离大,重氮萘醌基团相互之间尽可能远.(4)感光剂的疏水性大.传统的二苯甲酮型骨架在g-line是完全透过的,但在i-line有较强的非光漂白性吸收,感光剂的光敏性降低,图形侧壁角减小,分辨率下降,甚至产生footing (底脚)缺陷.通过减少体系离域化程度,可使在i-line的吸收最小化,比如用长链烷基替换一个苯基(见图4),由骨架引起的非漂白吸收大部分被除去了[7].许多非二苯甲酮型化合物在i-line是完全透过的(见图5).除了考虑感光剂的吸收特性,还要考虑感光剂中重氮萘醌基团间的邻近度.酚醛树脂需要一个空间与重氮萘醌基团形成一个协同球(图6),当重氮萘醌基团靠得太近,协同球相互重叠交叉,重氮萘醌基团与树脂的接触面积减小,单位重氮萘醌基团的抑制效率下降.而远距离的重氮萘醌基团,协同球在空间上不相连,单位重氮萘醌基团有更大的溶解抑制效率.图5中螺旋二茚衍生出的感光剂,重氮萘醌单元密集,溶解抑制效率低,光刻性能受到限制.双酚A、对甲酚三聚体、重氮萘醌基团与基团间距离远,溶解抑制效率高.感光剂的酯化度越高,对树脂的溶解抑制性越强,胶的分辨率高,所以从g-line 发展到i-line,感光剂的酯化度呈升高趋势.但感光剂的酯化度升高时,其光敏性下降,溶解性变差.事实上,全酯化的感光剂由于难于溶解而无法实用.单个—OH由于空间位阻而未被酯化的感光剂与全酯化感光剂相比,溶解抑制作用没有下降,仍具有高的溶解反差,高分辨力,但光敏性、溶解性更好.这个—OH 由于周围有空间位阻导致不同位置上的OH可选择性酯化.但当未被酯化的—OH 超过一个时,感光剂的溶解抑制作用迅速下降.通过感光剂的骨架结构设计及优化反应条件可以实现选择性酯化,制备出单个—OH未被酯化的的感光剂[9-13].同样的酯化度,疏水性增加(例如在骨架上引入烷基),感光剂的溶解抑制作用增强.骨架的高透过性、高疏水性,重氮萘醌基团与基团之间布局遥远,单个位阻—OH未被酯化,沿着这一设计准则,研究者们开发了许多高性能的非二苯甲酮系感光剂,图7为一些高性能感光剂的骨架化合物[14-21].传统的高分辨率i-line光刻胶是由高分子量分级树脂与小分子量溶解速率促进剂混合而成[22,23].树脂分级后,由于低分子量组分被除去,树脂的光敏性下降;光刻胶与基板的粘附性变差,蚀刻时易发生钻蚀、剥离现象,导致抗蚀性下降.在胶中加入具有2—7个酚型羟基官能团并且分子量<1000的芳香族多羟基化合物,不但可提高胶的粘附性,还提高胶的光敏性[24-28].溶解促进剂必须符合曝光区溶解速率的增加大于非曝光区溶解速率的增加的要求.酚羟基的极性大小决定了它提供H的能力,如感光剂会优先与供H能力最强的酚类化合物形成氢键,因此非曝光区的溶解速率降低;而曝光区,由于感光剂的分解,无氢键作用,低分子量酚类化合物会增加曝光区的溶解速率,从而提高曝光区与非曝光区的溶解速率反差,达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一些溶解促进剂的结构如下所示[29-35]:i-line光刻胶还可根据需要加入其他添加剂,如加入表面活性剂来提高胶的流平性,防止条痕的产生,提高膜厚均匀性;加入粘附促进剂,提高光刻胶与基板的粘附性;加入紫外线吸收剂,防止因光的反射而形成驻波.化学增幅型光刻胶具有感光速度快、分辨率高的特点.如果化学增幅型光刻胶能用于i-line光刻,那么i-line光刻胶的性能将得到提高.但传统的产酸剂在紫外区吸收低,造成感光灵敏度低,限制了化学增幅型i-line光刻胶的发展.随着一些在i-line具有高灵敏度、高产酸效率的产酸剂的开发,化学增幅型i-line光刻胶已成为可能[36].线性酚醛树脂,三嗪类产酸剂、胺类交联剂组成的化学增幅型负型i-line光刻胶,不仅具有感光速度快、分辨率高的特点,而且能经受苛刻的离子注入工艺,已广泛地应用于LED(发光二极管)制造中.线性酚醛树脂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噻吩类产酸剂、双乙烯醚类交联剂组成化学增幅型正型光刻胶,采用高温前烘工艺,使酚醛树脂或聚羟基苯乙烯树脂与双乙烯醚类交联剂在前烘时发生交联.在PEB (曝光后烘烤)期间,在曝光区,酸催化已交联的树脂分解,得高灵敏度(<30mJ/cm2)、高分辨率正图(分辨率可达0.25 μm),且具有高耐热性(>140℃)[37].理论上讲,用于248nm、193nm及EUV光刻中的化学增幅型光刻胶中的聚合物,如果匹配在i-line具有高产酸效率的产酸剂,均有可能用于i -line光刻,如t-BOC protected tetra-C-methyl calix[4](特-丁氧基羰基保护的-C-甲基杯芳烃[4])与产酸剂diphenyliodonium 9,10-dimethoxy anthracene-2-sulfonate(二苯基碘鎓9,10-二甲氧基蒽-2-磺酸酯)组成的光刻胶在i-line曝光,灵敏度高达13mJ/cm2,图形反差高达12.6[38].然而这些为248nm、193nm及EUV光刻设计的聚合物,制备费用比酚醛树脂昂贵得多,这也是化学增幅型正胶没有成为i-line光刻胶主流的原因.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提高、加工线宽的缩小,对光刻胶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根据瑞利原则,缩短曝光波长可以提高光刻分辨率,因此光刻技术经历了从g -line、i-line光刻,到深紫外248nm、193nm光刻以及即将量产化的EUV光刻,相对应于各曝光波长的光刻胶也应运而生.随着曝光波长变化,光刻胶的组成与结构也不断地变化,以使光刻胶的综合性能满足对应集成工艺制程的要求.我国的光刻胶也必然从g-line、i-line光刻胶朝着深紫外248nm、193nm光刻胶以及EUV光刻胶的方向发展.【相关文献】[1] Hanabata M,Oi F,Furuta A.Novolak design for high-resolution positive photoresists(IV):tandem-type novolak resin for high-performance positivephotoresists[J].Proc.SPIE,1991,1466:132-140.[2] Jeffries A,Brzozowy D,Greene N,Kokubo T,Tan S.Novel novolac resins produced from 2,6-bishydroxymethyl-p-cresol,p-cresol,and m-cresol:a method to more evenly distribute p-cresol units throughout a novolac resin [J].Proc.SPIE,1993,1925:235-245.[3] Baehr G,Westerwelle U,Gruetzner G.Tailoring of novolac resins for photoresist applications using a two-step synthesis procedure[J].Proc.SPIE,1997,3049:628-638.[4]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正型光致抗蚀剂组合物以及抗蚀剂图形的形成方法[P].中国专利,200410005582.9,2004-02-18.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resist pattern[P].China patent,200410005582.9,2004-02-18.[5] Xu C B,Zampini A,Sandford H F,Lachowski J,Carmody J.Sub-0.25-μm i-line photoresist:the role of advanced resin technology[J].Proc.SPIE,1999,3678:739-750.[6] Zampini A,Monaghan M J,Xu C B,Cardin W J.Effect of end group on novolak resin properties[J].Proc.SPIE,1998,3333:1241-1250.[7] Brunsvold W R,Eib N K,Lyons C F,Miura S S,Plat M V,Dammel R R.Novel DNQ PACs for high-resolu-tion i-line lithography[J].Proc.SPIE,1992,1672:273-285.[8] Uenishi K,Kawabe Y,Kokubo T,Slater S G,Blakeney A J.Structural effects of DNQ-PAC backbone on resist lithographic properties[J].Proc.SPIE,1991,1466:102-116.[9] Jeffries A T,Brzozowy D J,Naiini A A,Gallagher P M.Novel combination of photoactive species:photoresists formed from selectively esterified novolacs and polyfunctional photoactive compounds[J].Proc.SPIE,1997,3049:746-756.[10] Hanawa R,Uetani Y,Hanabata M.Design of PACs for high-performance photoresists(I):role of di-esterified PACs having hindered-OH groups [J].Proc.SPIE,1992,1672:231-241.[11] Uenishi K,SakaguchiS,Kawabe Y,Kokubo T,Toukhy M A,Jeffries A T,Slater A G,Hurditch R J.Selectively DNQ-esterified PAC for high-performance positive photoresists[J].Proc.SPIE,1992,1672:262-272.[12] Hanawa R,Uetani Y,Hanabata M.Design of PACs for high-performance photoresists(II):effect of number and orientation of DNQs and-OH of PACs on lithographic performances[J].Proc.SPIE,1993,1925:227-234.[13] Pandya A,Trefonas P,Zampini A,Turci P.Highly regioselective PACs for i-line resist design:synthetic reaction model,dissolution kinetics and lithographic response[J].Proc.SPIE,1994,2195:559-575.[14] 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ing and synthesizing polyphenol compound[P].US patent,6492085,2001-12-10.[15]三星电子株式会社.光刻胶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用其形成图纹的方法[P].中国专利,00118160.2,2000-03-30.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Photoresist composition,method of preparation thereof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resist pattern[P].China patent,00118160.2,2000-03-30.[16] Fuji Photo Film Co.Ltd.Micropattern-forming material having a low molecular weight novolak resin,aquinone diazide sulfonyl ester and a solvent[P].US patent,5380618,1995-01-10.[17] 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working photosensitive resin composition containing 1,2-naphthoquinone diazide esterification product of triphenylmethane compound[P].US patent,5401605,1995-03-28.[18] 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ing and synthesizing polyphenol compound[P].US patent,6106994,2000-08-22.[19] 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contact hole[P].US patent,6177226,2001-01-23.[20] 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P].US patent,6312863,2001-11-06.[21] 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resist pattern[P].US patent,6406827,2002-06-18.[22] Rahman M D,Lu P H,Cook M M,Kim W K,Khanna D N.Novolak resin for ultrafast high-resolution positive i-lin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s[J].Proc.SPIE,1998,3333:1189-1200.[23] Yu J J,Meister C C,Vizvary G,Xu C B,Fallon P.Sub-0.30-μm i-line photoresist:formulation strategy and lith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J].Proc.SPIE,1998,3333:1365-1380.[24] Uetani Y,Tomioka J,Moriuma H,Miya Y.Contrast enhancement by alkali-decomposable additives in quinonediazide-type positive resists[J].Proc.SPIE,1998,3333:1280-1287.[25] Wanat S F,Rahman M D,Dixit S S,Lu P H,McKenzie D S,Cook M M.Novel novolak block copolymers for advanced i-line resists[J].Proc.SPIE,1998,3333:1092-1102.[26] Cook M M,Rahman M D,Lu P H.Effects of structural differences in speed enhancers(dissolution promoters)on 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J].Proc.SPIE,1998,3333:1180-1188.[27] Miyamoto H,Nakamura T,Inomata K,Ota T,Tsuji A.Study for the design ofhigh-resolution novolak-DNQ photoresist:the effects of low-molecular-weight phenolic compounds on resist systems[J].Proc.SPIE,1995,2438:223-234.[28] Shih H I,Reiser A.Dissolution promotion in novolac-diazoquinone resists [J].Proc.SPIE,1997,3049:340-344.[29]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正型光致抗蚀剂组合物以及抗蚀剂图形的形成方法[P].中国专利,03154301.4,2003-08-14.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resist pattern[P].China patent,03154301.4,2003-08-14.[30] 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working naphthoquinone photoresist containing a cyclohexyl-substituted triphenylmethane compound[P].US patent,5501936,1996-03-26.[31] Miyamoto H,Nakamura T,Inomata K,Ota T,Tsuji A.Study for the design of high-resolution novolak-DNQ photoresist:the effects of low-molecular-weight phenolic compounds on resist systems[J].Proc.SPIE,1995,2438:223-234.[32] Kawabe Y,Tan S,Nishiyama F,Sakaguchi S,Kokubo T,Blakeney A J,Ferreira L.Effect of low-molecularweight dissolution-promoting compounds in DNQ-novolac positive resist[J].Proc.SPIE,1996,2724:420-437.[33]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正型光致抗蚀剂组合物[P].中国专利,200410071372.X,2004-07-23.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P].China patent,200410071372.X,2004-07-23.[34] 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P].US patent,5702861,1997-12-30.[35] 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forming resist pattern using same[P].US patent,6379859,2002-04-30.[36] Asakura T,Yamato H,Matsumoto A,Ohwa M.Novel photoacid generators for chemically amplified resists with g-line,i-line and DUV exposure[J].Proc.SPIE,2001,4345:484-493.[37]东京应化工业株式会社.正型光致抗蚀剂组合物[P].中国专利,200510064839.2,2005-07-23.Tokyo Ohka Kogyo Co.Ltd.Positive photoresist composition [P].China patent,200510064839.2,2005-07-23.[38] Kwon Y G,Kim J K,Fujigaya T,Shibasaki Y,Ueda M.A positive-working alkaline developable photoresist based on partially tert-Boc-protected calix[4]resorcinarene and a photoacid generator[J].J.Mater.Chem.,2002,12:53-57.。

光刻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光刻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光刻胶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光刻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微电子制造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在半导体芯片的制造过程中起到光刻图案的作用。

目前,光刻胶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不仅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还应用于光学元件、MEMS等领域。

光刻胶的合成方法目前,合成光刻胶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单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和溶胶凝胶法。

单体聚合法是通过将单体与溶剂混合,在加入引发剂后进行聚合反应。

溶液聚合法是将单体与溶剂混合,在溶液体系中直接进行反应。

溶胶凝胶法则是通过溶胶凝胶反应使单体凝胶化,再进行热解得到光刻胶。

光刻胶的性能光刻胶的性能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辨率:分辨率是指光刻胶在接受光刻图案时的最小线宽。

光刻胶的分辨率越高,制造的芯片就越精细。

2. 显影性能:显影性能是指光刻胶在显影液中的表现。

优秀的显影性能不仅能够保证光刻胶稳定性,还能提高显影速度和精度。

3. 粘附性能:粘附性能是指光刻胶与半导体表面的结合程度。

优秀的粘附性能能够保证光刻胶在制造过程中不脱落或移位。

4. 耐辐照性:耐辐照性是指光刻胶在接受紫外光照射后的抗疲劳能力。

良好的耐辐照性能能够保证光刻胶在制造过程中不发生失效。

光刻胶的优化研究针对光刻胶性能的不同需求,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优化研究。

1. 提高分辨率:通过添加高分辨率光刻胶制作荧光探头和光学元件。

2. 提高显影性能:通过添加化学改性剂和改变显影条件以提高光刻胶的显影倍率。

3. 提高耐辐照性:通过添加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可以提高光刻胶的耐辐照性能。

4. 提高粘附性能:通过表面处理,可以使光刻胶更好地附着于半导体表面,从而提高粘附性能。

总的来说,光刻胶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化学结构、分子量、溶剂选择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相信光刻胶的质量和性能会不断得到提高,为微电子制造和其他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贡献。

光刻胶的研究与应用

光刻胶的研究与应用

光刻胶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引言光刻是一种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而光刻胶则是在该技术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物质。

光刻胶被应用于电子芯片制造、LCD屏幕、光学元件制造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探讨光刻胶的研究与应用。

第二章:光刻胶的性质光刻胶具有可调控的粘度、光感度和溶解度。

不同的光刻胶可以用于制作不同精度和深度的光刻芯片、LCD屏幕和光学元件。

在光刻过程中,光刻胶被涂布在硅片或玻璃基板上,然后用光掩模进行曝光。

光刻胶受到光照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区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溶解,从而形成光掩模所需要的图案。

第三章:光刻胶的制备方法目前,光刻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单相光刻胶和双相光刻胶。

单相光刻胶是一种致密的聚合物网络,在光刻过程中被化学反应断裂,其分子链具有直线和枝形结构。

单相光刻胶主要采用丙烯酸盐类单体制备,在其中掺杂不同比例的光敏剂、溶剂和防腐剂。

但是,由于单相光刻胶不具备多孔材料的性质,因此无法满足制作微米级光刻芯片的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双相光刻胶应运而生。

双相光刻胶包含两种不同的相,即连续相和离散相。

其中,连续相是聚合物网络,具有高的强度和稳定性;离散相是孔隙结构,由粒径较小的颗粒组成。

离散相是孔壁材料,具有控制孔径等重要性质。

双相光刻胶在制作可调控孔径的微型结构时具有优势。

第四章:光刻胶的应用光刻胶广泛应用于电子芯片制造、LCD屏幕、光学元件制造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不同领域光刻胶的应用。

1.电子芯片制造在电子芯片制造中,光刻胶被用于制作光掩模。

光掩模是电子芯片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用于实现电路的局部化。

光刻胶在该过程中担任着很重要的角色。

光刻胶的厚度、稠度和光敏性要求都很高。

除此之外,多层光刻胶的叠加也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器件的制造。

2.LCD屏幕在制造LCD屏幕时,光刻胶被用于制作通道和基板之间的微米级间隙。

这些间隙在液晶器件中起到关键作用。

光刻胶还可以用于制作LCD屏幕中的颜色滤光器和极性透镜。

先进光刻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先进光刻胶材料的研究进展
许 箭, 力, 军, 睿, 陈 田凯 胡 李沙瑜, 王双青, 杨国强
( 北京分子科学 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 学院 化学研究所 光化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 9 ) 0 10

要 : 文 简述 了光 刻技 术及 光 刻胶 的发 展 过 程 , 对 应 用 于 1 3纳米 光 刻 本 并 9
和 下一代 E UV 光 刻的 光刻胶 材料 的研 究进展 进行 了综述 , 别 对 文献 中 E 特 UV 光 刻胶 材料 的研 发进行 了较 为详 细的介 绍 , 以期 对 我 国先 进 光刻 胶 的研 发 工 作 南 欧帮 助 . 关 键 词: 光刻胶 ;1 3n 光刻 ; UV 光刻 ; 学放 大光 刻胶 ;分子玻 璃 9 m E 化

光刻胶薄膜
l光 曝



蔫 \负

图 1 光 刻 的 基 本原 理
Ge ea rn i l fl h g a h n r lp icpeo i o r p y t
表 1 光刻技术及其光刻胶 的发展
De eo me to i grp e h oo y a d p o o e it v lp n flt ho a hytc n lg n h t r sss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专项 :2 1Z 0 7 1 0 0 1 X 20 )
作者简介 : 国强 (9 3) 男 , 究员 , 士生导 师 , 杨 16 一 , 研 博 主要 从事 有机 光功 能材 料研发 及机 理研究 , 通讯 联 系人
E malg y n @ i a . c c . - i q a g c s a . n : c
文章编号 :1 7—4 5 2 1 ) 60 1 —3 6 40 7 (0 10 —4 71 中图分类号 :0 4 TN3 5 6; 0 文献标识码 : A

化学增幅型光刻胶材料研究进展

化学增幅型光刻胶材料研究进展

化学增幅型光刻胶材料研究进展摘要: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持续改进, UV全光谱技术已经被替换为更加精细的短波曝光,这使得光刻胶的分辨率大大提高,因此,为了满足更加精确、更加细致的要求,化学增强型光刻胶便随之诞生。

“化学增幅”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光刻胶的量子转换效率,并且具备更高的灵活性,从而可以应用于深紫外光谱和UV光谱等领域。

而用高性能树脂作光刻胶的成膜材料,则会对其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本文深入探讨了化学增强型光刻胶材料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做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光刻胶;化学增幅;研究进展前言:芯片产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

中兴事件,日韩的贸易大战,让半导体芯片工业成为国内支柱工业的重要地位。

芯片采用光刻、掺杂、刻蚀、封装、测试等工艺,按照摩尔原理和瑞利(R=k1λ/NA),芯片的集成化程度不断提升,光刻胶的解析度也在不断提升,相应的曝光波长也在不断缩短。

光刻技术由436纳米光刻、 I线(365纳米)光刻、深紫外线(DUV)光刻发展到光刻,相应的光刻胶也在不断地改变。

光刻胶的各种组成部分的交互作用,可以显著改变光刻胶的质量,包括光学敏感度、清晰度、色彩鲜明程度、黏稠度、耐高温、抗腐蚀能力等。

1.化学增幅型光刻胶在1982年,由 Ito、 Willson和Fré chet等人提出了化学增益(CA)的概念。

化学增强型光阻材料主要包括成膜树脂、光致产酸剂、溶解抑制剂、碱性添加剂、溶剂等。

尽管20世纪80年代才提出 CA的概念,但它的作用机制早在60-70年代就已被用于负性光致抗蚀剂,但是由于负胶溶胀的存在,这种抗蚀剂的解析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IBM开发出对-叔丁氧羰基氧苯乙烯基(PBOCST)光刻胶,并利用苯甲醚进行显影,从而启动了化学增强光刻胶(CAR)技术在 IC 领域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经过技术人员的不断研究,新的高分子结构与反应机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研究

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研究

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研究引言:光刻技术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光刻胶。

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是其能否高效实现图形化转移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本文将以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研究为主题,探讨其原理、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应用。

一、光刻胶紫外光敏性的原理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是指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刻过程中,胶层发生的化学反应。

光刻胶通常由多种化学物质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光敏剂。

光敏剂能够吸收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并在光照射下引发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光刻胶的溶解度或化学性质。

这种化学反应是光刻胶实现图形化转移的基础。

二、影响光刻胶紫外光敏性的因素1. 光敏剂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光敏剂对紫外光的吸收能力和敏感度不同。

选择合适的光敏剂可以提高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

一般来说,紫外光敏性能高的光刻胶需要具备高吸收系数和较长的化学激活时间。

2. 光敏剂浓度光敏剂浓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

适当提高光敏剂浓度,可以增加光刻胶对紫外光的吸收量,从而增强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

然而,过高的光敏剂浓度可能会导致反应速率过快,使得图形化转移不精确。

3. 紫外光照射参数紫外光的照射强度、时间和波长也会影响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

过高的照射强度和时间可能会导致光刻胶的过度曝光,而过低的照射强度和时间则无法实现光刻胶的充分曝光。

不同波长的紫外光对光刻胶的敏感度也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照射波长。

三、光刻胶紫外光敏性的应用1. 半导体制造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被广泛应用于芯片的制作和芯片间的电路互联。

通过控制紫外光的照射和光刻胶的处理,可以实现复杂的芯片图案转移和薄膜半导体工艺。

2. 显微加工技术在显微加工技术中,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被用于制作微型结构和纳米加工。

通过合理设计光刻胶的配方以及控制照射参数,可以制备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微型光刻胶图案。

3. 光传感技术光刻胶的紫外光敏性还被应用于光传感技术中。

光刻胶用底部抗反射涂层研究进展

光刻胶用底部抗反射涂层研究进展

光刻胶用底部抗反射涂层研究进展王宽;刘敬成;刘仁;穆启道;郑祥飞;纪昌炜;刘晓亚【摘要】随着微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光刻技术向着更高分辨率的方向迈进,运用底部抗反射涂层有效消除光刻技术中的驻波效应、凹缺效应,提高关键尺寸均一性和图案分辨率,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光刻胶和光刻技术,底部抗反射涂层的分类、基本原理、刻蚀工艺以及其发展状况.重点对底部抗反射涂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尤其是碱溶型底部抗反射涂层在光刻胶中的应用研究,最后对底部抗反射涂层的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影像科学与光化学》【年(卷),期】2016(034)002【总页数】13页(P123-135)【关键词】光刻胶;光刻技术;底部抗反射涂层【作者】王宽;刘敬成;刘仁;穆启道;郑祥飞;纪昌炜;刘晓亚【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苏州瑞红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124;苏州瑞红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124;苏州瑞红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124;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正文语种】中文近10年,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信息化、网络化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景象,微电子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集成电路的集成程度。

依据摩尔定律[1],每隔3年,集成电路的集成度约增加4倍,其最小特征尺寸则相应缩小30%。

微电子工业如此惊人的发展速度,所依赖的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就是光刻胶(Photoresist)和光刻技术(Photolithography)。

光刻胶又称光致抗蚀剂,是一种利用光化学反应进行精细图形转移的感光性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平板显示器等光电子领域微细图案的加工[2,3]。

光刻技术是指利用光刻胶材料在光照作用下经过曝光、显影、刻蚀等工艺将掩膜版(Mask)上的图案转移到基体上的微细图案加工技术,其具体的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

光刻机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和进展

光刻机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和进展

光刻机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和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半导体制造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工业之一。

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光刻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光刻机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应用和进展,以及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

光刻机是半导体工业中一种具有高精度的光投影设备。

它通过光源和透镜系统,将待制造的芯片图案转移到光刻胶上,再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处理将图案转移到半导体材料上,从而完成芯片的制造。

光刻机在半导体制造的每个阶段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光刻机在半导体制造的最初阶段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芯片设计的早期,光刻机用于将设计图案转移到光刻胶上。

这一步骤决定了芯片的最终形状和结构,因此对光刻机的高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

现代光刻机能够实现纳米级的精度,使得芯片制造商能够生产出更小、更高效的芯片。

其次,光刻机在光刻胶转移到半导体材料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光刻机使用短波紫外线光源将光刻胶暴露在光线下,使得光刻胶发生化学反应并固化。

通过控制光刻胶的曝光时间和曝光强度,光刻机可以实现复杂的图案转移,从而实现芯片制造的精确度要求。

除了在半导体制造的基础阶段发挥关键作用外,光刻机还在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摩尔定律的逐渐到达物理极限,半导体工业需要不断寻求新的技术突破来实现更小、更高性能的芯片。

而光刻技术则成为了重要的突破点之一。

现代光刻机使用的是短波紫外线光源,能够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小的制造尺寸。

然而,随着芯片尺寸越来越小,传统的紫外线光刻技术已经遇到了极限。

因此,半导体工业转向了新的光刻技术,如极紫外光刻(EUV)技术。

极紫外光刻技术利用更短波长的光源,能够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小的芯片制造尺寸。

然而,EUV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很多技术挑战,比如光源功率的提高、光刻胶的研发等。

目前,半导体制造商和光刻机制造商正在合作寻求解决方案,以推动EUV技术在半导体制造中的广泛应用。

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研究和产业化项目

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研究和产业化项目

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研究和产业化项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半导体行业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这个过程中,光刻胶和关键材料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半导体制程的技术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的研究和产业化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一、半导体光刻胶的研究与应用1.1 光刻胶的基本原理与分类光刻胶是半导体制程中的关键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在硅片上形成微细结构的图案。

光刻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化学反应在硅片表面固化,形成特定图案。

根据固化方式的不同,光刻胶可以分为接触式光刻胶、离子束光刻胶和激光光刻胶等。

1.2 光刻胶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刻胶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例如,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光刻胶的配方和工艺,实现了对图案分辨率的精确控制;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光刻胶,具有优异的抗辐射性能和稳定性能。

这些成果为半导体制程技术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半导体关键材料的研究方向与进展2.1 硅片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硅片表面处理技术是半导体制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到制程的质量和效率。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硅片表面处理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例如,通过引入新型的表面修饰剂和改性剂,实现了对硅片表面形貌的精确调控;还开发出了一种高效的硅片表面清洗工艺,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2.2 薄膜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薄膜材料是半导体制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器件性能和降低功耗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研究人员在薄膜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通过改进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工艺,实现了对薄膜厚度和组分分布的精确控制;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薄膜沉积技术,具有优异的生长速率和晶体质量。

这些成果为半导体器件性能的提升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半导体光刻胶及关键材料的产业化前景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半导体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这个过程中,光刻胶和关键材料的研究成果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半导体彩色光刻胶

半导体彩色光刻胶

半导体彩色光刻胶半导体产业作为现代电子技术的核心,其每一个微小环节都关乎着最终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彩色光刻胶,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探讨半导体彩色光刻胶的技术原理、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

一、彩色光刻胶的基本概念彩色光刻胶,又称为彩色光致抗蚀剂,是一种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用于图形转移的光学材料。

它通过在特定波长的光照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在硅片上形成所需的微细图形。

彩色光刻胶之所以被称为“彩色”,是因为它通常含有多种不同颜色的感光剂,以实现更复杂的图形制作。

二、彩色光刻胶的技术原理彩色光刻胶的技术原理主要基于光化学反应。

在光刻过程中,彩色光刻胶首先被均匀地涂覆在硅片上,然后通过曝光设备将特定波长的光线透过掩模版照射到光刻胶上。

光刻胶中的感光剂在受到光照后会发生化学变化,通常是从可溶性变为不可溶性或从不可溶性变为可溶性。

随后,通过显影过程,未发生化学变化的区域被去除,从而在硅片上留下所需的图形。

三、彩色光刻胶的应用领域彩色光刻胶在半导体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存储器等高性能芯片的生产过程中。

由于彩色光刻胶可以实现更精细的图形制作,因此在提高芯片性能、降低能耗和增加集成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彩色光刻胶还被应用于光电器件、传感器等领域。

四、彩色光刻胶的发展趋势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彩色光刻胶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彩色光刻胶将朝着更高的分辨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好的环境友好性方向发展。

同时,随着新型材料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彩色光刻胶的性能和可靠性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尽管彩色光刻胶在半导体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随着芯片集成度的不断提高,对光刻胶的分辨率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同时降低光刻胶的环境影响也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挑战将被逐一克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胶厚和胶厚的均匀性是建立好的光刻工 艺的关键参数 • 厚度与涂胶量并没有很大的关系 • 旋转之后滴在圆片上的胶只能保留1%以 下,其余的在旋转时飞离圆片 • 为了避免胶的再淀积,旋转器的吸盘周 围都有防溅装置 • 胶的厚度主要由胶的黏度和转速决定, 较高的黏稠度和较低的转速产生较厚的 光刻胶
• 旋转涂胶之后,圆片必须经历一次软烘,或称
光刻胶的涂敷和显影
• 对于正性胶,为了获得平坦而均匀的光刻胶涂层并且使 光刻胶与圆片之间有良好的黏附性,通常在涂胶之前必 须对圆片进行预处理 • 预处理的第一步常常是一次脱水烘烤,在真空或干燥氮 气的气氛中,以 150 ~ 200℃烘烤。该步的目的是除去圆 片表面吸附的水分,在此温度下,圆片表面大概保留下 一个单分子层的水 • 紧 接 在 烘 烤 之 后 的 通 常 是 六 甲 基 二 硅 亚 胺 (HMDS : hexamethyldisilazane)的涂布,这是一种增黏剂 • HMDS可用蒸气法涂布,就是将圆片悬挂在一个高蒸气压 HMDS液体容器之上,使蒸气涂布在圆片的表面 • 也可通过在圆片上滴一定量的液态HMDS,并旋转圆片使 液体铺开,以形成一个非常薄的均匀涂层的方法,直接 把液态HMDS涂敷在圆片的表面
• 最常用的方法是旋转涂胶 • 用真空吸盘将圆片固定,吸盘是一个平的、与真空管 线相连的空心金属盘。吸盘表面有许多小儿当圆片放 在其上面时,真空的吸力使圆片与吸盘紧密接触 • 接着一个事先确定好的胶量被滴在圆片表面,吸盘上 施加的转矩使其按一个受控的速率迅速上升至最大旋 转速度,通常为2000~6000 r/min • 胶刚被滴到圆片上,溶剂就开始从胶中挥发,所以要 想获得好的均匀性,圆片旋转的加速阶段是至关重要 的 • 圆片以最大旋转速度旋转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之后以受 控的方式减速至停止 • 这种涂胶方法的一个变种称为动态滴胶,即在圆片以 低速度旋转的同时将一部分或全部光刻胶滴到圆片上, 这种方法使胶在圆片高速旋转之前已在整个圆片上铺 开
第十一讲
光刻胶的研究进展
内容
• • • • • 光刻胶:正胶与反胶 光刻胶的涂敷和显影 非光学光刻技术 深亚微米光刻的新光刻胶工艺技术 直写电子束光刻系统
• 光刻胶在曝光之后,被浸入显影溶液中。 在显影过程中,正性光刻胶曝过光的区域 溶解得要快得多。理想情况下,未曝光的 区域保持不变。负性光刻胶正好相反,在 显影剂中未曝光的区域将溶解,而曝光的 区域被保留。正胶的分辨率往往是最好的, 因此在IC制造中的应用更为普及
• 芳香族环烃和长链聚合物 • 芳香族环烃由六个排列成平面六角结构 的碳原子组成 • 苯,每一个碳原子都与一个氢原子相连 • 碳原子通过与两个与其紧相邻的碳原子 之间的共价键获得两个电子,与氢结合 获得一个电子,每个碳原子的最后一个 未配对电子参与一个非局域化的键,该 键的形状为围绕着苯分子的一个环。正 是这个高游离的非局域化π电子决定了芳 香烃的特殊性质
• 化学放大的使用在中紫外胶应用中可被看成是 增加生产的因素,但是化学放大的使用在正在 研究的深紫外胶中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光子的高能量使得基体的吸收几乎不可避免, 因此目前正在研究中的所有用于深紫外(248nm 或更短波长)的胶都使用某种化学放大剂作为感 光化合物 • 典型的DUV胶由具有一些感光性的基体、PAG、 保护剂以及改良剂如溶剂组成 • 对于深紫外曝光,这些材料中没有一种能够确 定下来
• PMMA的另一个主要限制是灵敏度低,PMMA的典型曝光剂量大 于200mJ/cm2,而要求的灵敏度通常是5-10 mJ/cm2
• 为了生产出更实用的胶,各种PAG被加入PMMA类化合物。在某些 情况下,这些添加剂可增加抗刻蚀能力。第二个增加灵敏度的方 法是将圆片在高温下曝光。这种方法的另一优点是对比度增加 • 尽管灵敏度可得到改善,但是PMMA基光刻胶的不良抗刻蚀能力 和短储存时间促进了深紫外基体替代材料的发展。
• IC制造中用的光刻胶通常有三种成分,树脂或 基体材料、感光化合物(PAC:photoactive compound)、以及可控制光刻胶机械性能(例 如集体黏滞性)并使其保持液体状态的溶剂。 • 在正性光刻胶中,PAC在曝光前作为一种抑制 剂,降低光刻胶在显影溶液中的溶解速度。在 正性光刻胶暴露于光线时有化学反应发生,使 抑制剂变成了感光剂,从而增加了胶的溶解速 率。
• 所有的电子束系统都要求电子源具有高强度(亮 度),高均匀性,束斑小,稳定性好,寿命长 • 在阴极加热时,电子可从电子枪的阴极逸出(热 电子发射),加上一个大电场(场助发射),两者 结合(热场助发射),或者用光照(光发射) • 普通的电子源是热电子,原因是它的高亮度。 选择的灯丝材料必须使来自阴极的蒸发最小, 从而使寿命最长。电子枪主要的指标是发射电 子电流的密度

• 曝光之后,圆片必须经过显影 • 正性胶都用碱性显影剂,如KOH水溶液
• 在显影过程中,羧酸与显影剂反应,生成胺和 金属盐。在此过程中,KOH被消耗。如果要维 持连续的工艺过程,必须注意补充显影剂
• 在简单的浸没式显影中通过定期重灌显影剂来 补充
• 为了维持一个更加稳定的显影过程,在容器的 两次灌装之间,显影的时间常常是不断增加的
• 聚合物的分子很大,它是由许多小的重复单元连接而 成的,这些小的重复单元称为单体 • 一种聚合物可以包含的单体数少至五个,多至几千个。 典型的聚合物有塑料、橡胶以及树脂 • 由于碳易于与其自身结合,所以许多聚合物都是碳基 的。最简单的聚合物是聚乙烯 • 聚合物分子很坚固,并且有更高的密度 • 聚合物还可以发生交联,即与自己或与其他的聚合物 化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强度
• • • • 前烘 作用是去除胶中的大部分溶剂并使胶的曝光特 性固定 胶在显影剂中溶解的速率将极大地依赖于最终 光刻胶中的溶剂浓度 通常,软烘时间越短或温度越低会使得胶在显 影剂中的溶解速率增加且感光度更高,但是其 代价是对比度低 高温软烘能使PAC的光化学反应开始,导致胶 的未曝光区在显影剂中溶解 典型的软烘温度是90~100oC,时间范围从用 热板的30秒到用烘箱的30分钟。软烘之后留下 的溶剂浓度一般约为初始浓度的5%。
• 交联降低了这些分子在常用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相 反,如果聚合物分裂成一些短的链,其分子就更容易 溶解
• 简单的光刻胶
• 长链聚合物的曝光主要导致断链作用,聚合物 在显影剂中就更容易溶解,那么聚合物的行为 就像一个正色调的光刻胶 • 如果聚合物的曝光主要是产生交联,则曝过光 的光刻胶在显影剂中的溶解会变慢,那么聚合 物的行为与负色调的光刻胶一样 • 这种简单的光刻胶的问题之一,在于很难保证 以上断链和交联只有一种过程发生 • 改变聚合物的主要成分来增加其溶解的可能性, 或添加易反应的侧链来促进交联作用
• X射线和电子束光刻 • 波长是如此之短,以至于衍射不再对光刻分辨 率起决定作用 • 使用很短波长,因而很高能量的能源所带来的 关键问题是光刻掩模 • 现在还不知道是否有一种材料,它将允许绝大 部分能量通过一个厚的机械性能稳定的平板, 这是制造掩模版所需求的 • 无掩模版电子束直写 • 用于接近式X射线和用于投影式电子束光刻的 薄膜型掩模版 • 以及用于投影式X射线光刻反射掩模版
• 理想情况下,抑制剂应完全阻止光刻胶的任何 溶解,而增强剂则产生一个无限大的溶解速率
• 光刻胶使用性能指标:灵敏度和分辨率 • 灵敏度是指发生上述化学变化所需的光 能量(通常用mJ/cm2来度量) • 光刻胶的灵敏度越高,曝光过程越快, 因此对一个给定的曝光强度,所需的曝 光时间将缩短 • 分辨率是指能在光刻胶上再现的最小特 征尺寸 • 分辨率对曝光设备和光刻胶自身的工艺 有很强的依赖性
• PMMA有两个主要缺点。首先是胶的抗等离子体刻蚀能力非常低, 实际上比大多数被刻蚀的膜还要低。因此除非是采用非常厚的 PMMA层来保护一个非常薄的膜,否则在刻蚀时,膜还未刻蚀掉 之前胶已没有了
• 厚胶是很不实际的 • PMMA的分解改变了等离子体刻蚀的化学性质,常常导致聚合物 淀积在圆基团嫁接到单体的侧链 上。侧基如正莰醇基丙烯酸脂或Adamantyl丙烯酸脂的使 用可以改善胶的抗刻蚀能力使其接近酚醛树脂,但却使 灵敏度和分辨率降低 • 丙烯酸还有一个特有的缺点,就是显影过程中黏附不好
非光学光刻技术
• 光学光刻得以进一步扩展,是通过各种步进式光刻设备的 应用 • 它们具有高数值孔径的镜头,特别是使用紫外(UV)光源 • 使用了相移掩模或其他光学邻近校正技术。这项技术至少 可扩展到0.10m,如果能开发出适合157nm光源的光学材 料的话,或许能到0.05m • 光学光刻在这些几何尺寸上的发展是非常昂贵的。一套通 常在生产中供2000至3000圆片使用的光刻版,如果全部 层次需要完全光学邻近校正的话,价格可能超过两百万美 元 • 光学光刻因受价格影响不能进一步发展,或者特征尺寸缩 小到0.05m或者更小,就必须开发新的光刻技术 • 这些方法概括起来称作非光学光刻或者说下一代光刻(NGL)
• 沿胶深度的曝光很不均匀,因此小特征图形的侧墙为斜坡 状 • DQN不能用于0.25以下的特征尺寸,必须找到新的基体 材料和新的感光材料用于193nm曝光
• 当DQN胶用于短波长时,往往会有化学放大作用 • 化学放大胶(CAR:chemicalamplifiedresist)系统中,一 种附加的感光化合物被加入基体材料和感光剂中 • 曝光时化学放大添加剂起到大大地增加原始光化学过 程的作用。该过程的关键是一个单独的光事件能促使 许多后来的断键事件发生 • 典型的例子是光酸发生剂(PAG:photoacid generator)的 使用。一旦吸收一个光子,PAG的化学性质变得活泼而 溶解基体材料 • 这种胶系统已用于早期的1兆位DRAM、以及16兆位 DRAM小批量生产线中 • 不利倾向是留在胶中的金属玷污物
先进的光刻胶和光刻胶工艺
• • • • 有希望应用于未来深亚微米光刻的新光刻胶工艺技术 用于深紫外的应用 应用的主要困难之一是缺乏好的深紫外光刻胶 酚醛树脂化合物在波长低于250nm时开始很强地吸收,因 此勉强可以接受它们用于KrF(248nm)曝光,但是不能用于 更为理想的ArF(193nm)曝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