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概述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重点)PDF
一、名词解释1、化学分析: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2、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3、标准曲线:被测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与仪器响应信号的关系曲线。
4、线性范围:标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被测物质浓度(或含量)的范围。
5、灵敏度:物质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变化的程度。
6、检出限:某一方法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上可以检出被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质量,称为这种方法对该物质的检出限。
7、统计权重:g=2J+1表示支能级的简并度,叫做统计权重。
8、禁戒跃迁:不符合光谱选择定则的跃迁叫禁戒跃迁。
9、光谱支项:把J值不同的光谱项称为光谱支项。
10、共振线:在所有原子谱线中,凡是由各个激发态回到基态所发射的谱线。
11、灵敏线:灵敏线是指有一定强度, 能标记某元素存在的特征谱线。
12、最后线:最后线是指当样品中某元素的含量逐渐减少时,最后仍能观察到的几条谱线。
13、分析线:对每一元素,可选择一条或几条(2~3条)灵敏线或最后线来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这种谱线称为分析线。
14、热变宽:由原子在空间做相对热运动引起的谱线变宽。
15、压力变宽:由于同种辐射原子间或辐射原子与其它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和电子等)间的相互碰撞而产生的谱线变宽。
16、光谱通带:单色器出射光束波长区间的宽度。
17、特征浓度:能产生1%吸收(即吸光度值为0.0044)信号时所对应的被测元素的浓度。
18、特征质量: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元素的质量。
19、共振原子荧光: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与发射的荧光波长相同时,产生共振荧光。
20、非共振原子荧光: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辐射与发射的荧光波长不相同时,产生非共振荧光。
21、振动弛豫:在同一电子能级中,激发态分子以热的形式将多余的能量传递给周围的分子,以-1210s极快速度,降至同一电子态的最低振动能级上,这一过程称为振动弛豫。
22、内转化:当两个电子能级非常靠近以至其振动能级有重叠时,常发生电子由高能级以无辐射跃迁方式转移至低能级。
考研仪器分析总结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仪器分析在化学、生物、材料、环境等多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考研过程中,仪器分析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下是我对考研仪器分析的学习总结。
一、学习内容概述仪器分析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法等。
这些分析方法各有特点,应用范围广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各个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操作技术、数据处理方法等。
1. 光学分析法:主要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原子吸收光谱等。
这些方法主要基于物质的分子或原子对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特性进行分析。
2. 电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伏安法、极谱法、循环伏安法等。
这些方法基于电化学反应,通过测量电极电位、电流等电化学参数来分析物质。
3. 色谱分析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等。
这些方法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差异,通过色谱柱分离、检测来分析物质。
4. 质谱法:基于物质的分子或原子质量差异,通过质谱仪进行分离、检测。
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等优点。
二、学习方法与技巧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多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总结经验。
2. 熟练掌握基本原理:对于各种仪器分析方法,要深入理解其基本原理,这样才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3. 熟悉仪器操作: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方法,包括仪器启动、参数设置、数据处理等。
4. 做好笔记:在学习过程中,做好笔记,便于复习。
对于重点、难点内容,要反复复习,加深理解。
5. 参加讨论与交流:与同学、老师进行讨论与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共同提高。
三、学习心得体会1. 仪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2. 掌握基本原理是关键,只有深入理解原理,才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3. 注重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考研和今后的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仪器分析知识点总结pdf
仪器分析知识点总结pdf一、概述仪器分析是一门研究各种仪器和方法在化学和生物分析中的应用的学科。
它包括仪器的原理、结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等内容。
仪器分析是化学和生物分析的基础,是现代化学和生物技术的重要支撑和工具。
本文将从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常见仪器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1.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仪器分析是利用现代仪器设备对物质的成分、结构、性质和含量等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各种仪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对目标物质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分析结果。
2. 仪器分析的分类根据分析原理和方法的不同,仪器分析可分为物理分析仪器、化学分析仪器和生物分析仪器三大类。
物理分析仪器包括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等;化学分析仪器包括滴定仪、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生物分析仪器包括酶标仪、PCR仪等。
三、常见仪器的应用1. 光谱仪光谱仪是仪器分析中常用的一种仪器,主要用于对物质的吸收、发射、散射光谱特性进行分析。
光谱仪可以分为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等。
其应用范围涉及分子结构分析、化合物鉴定、药物含量测定、环境监测等领域。
2. 色谱仪色谱仪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合物的仪器,常用于样品的分离和检测。
色谱仪主要分为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超临界流体色谱仪等。
其应用范围包括化学品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方面。
3. 质谱仪质谱仪是一种对样品中分子进行碎裂和检测的仪器,常用于物质的质量、结构分析。
质谱仪主要包括飞行时间质谱仪、四级杆质谱仪、离子阱质谱仪等。
其应用范围主要涉及化合物鉴定、蛋白质序列分析、环境监测等。
4. 滴定仪滴定仪是一种常用于酸碱中和、沉淀析出、氧化还原等反应的仪器,可用于测定物质的含量和浓度。
其应用范围包括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5. 离子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是一种用于分离和检测离子化合物的仪器,主要用于水样中离子含量的测定。
化学考研仪器分析期末总结
化学考研仪器分析期末总结一、引言化学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化学样品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于常见的化学仪器和分析方法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实验中运用和操作了不少仪器,加深了对化学仪器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的掌握。
以下是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总结和回顾。
二、仪器的分类本课程主要学习了常见的化学仪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光电类仪器: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等。
这类仪器主要利用样品对于电磁辐射的吸收或发射特性进行分析。
2. 电化学类仪器:包括电导仪、电化学分析仪器等。
利用样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3. 质谱类仪器:包括质谱仪等。
利用质谱仪的技术原理进行分析。
4. 色谱类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
利用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和分析。
5. 元素分析仪器: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发射光谱仪等。
利用样品中元素的特定吸收或发射光谱进行分析。
三、常见分析方法本学期学习了多种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等。
1. 定性分析方法:通过观察样品的颜色变化、溶解度变化、析出物形成等现象来鉴定样品中的成分。
常用的方法有重力滤液法、滤过法、沉淀法等。
2. 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样品的浓度、质量等进行测定来确定其含量。
根据测定原理的不同,常见的方法有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等。
3. 仪器分析方法:利用仪器分析方法可以进行更为准确和精确的分析。
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有光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
四、实验操作在本学期的实验中,我熟练使用了多种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电化学分析仪器、色谱仪等,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和实验。
这些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对于仪器的了解,提高操作的实践能力。
1. 分光光度计实验:通过实验中对标准溶液的测定和分析,学习了分光光度计的操作和原理,并掌握了如何进行吸光度和浓度的关系计算。
2. 电化学实验:通过对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的测定,了解了电导仪的使用和测量方法,并对电解质溶液的电导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化学仪器分析
化学仪器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是一门重要的化学技术和实验手段,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等领域。
它通过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和检测,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化学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常见仪器设备以及应用案例。
一、基本原理化学仪器分析依赖于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通过仪器设备对变化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获得目标物质的相关信息。
常见的基本原理包括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
1. 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对电磁波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来分析物质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常见的光谱分析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
通过测量样品与特定波长或频率的电磁波的相互作用,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化学键类型、功能团以及含量等信息。
2.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利用物质在电极上发生的电化学反应来分析物质的特性。
包括电导法、极谱法、电位滴定法、电解析吸附法等。
通过测量电流、电压、电荷量等电化学参数,可以确定物质的浓度、氧化还原性质等。
3. 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在流动相中分布系数不同而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等。
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流动相中的迁移速率差异,可以分离和鉴定复杂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
4. 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在电离后经过质谱仪的质量分析来确定其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包括质谱质量分析、质谱谱图解析等。
通过测量离子的质量-电荷比,可以推断出物质的化学式、分子量以及结构等信息。
二、常见仪器设备化学仪器分析涉及众多仪器设备,根据不同分析原理和应用领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分析操作。
1. 光谱仪光谱仪是用于测量光谱的仪器设备,包括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等。
它们通过采集样品对特定波长或频率光线的吸收、发射或散射情况,获得物质的光谱图谱,进而对样品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
仪器分析(完整版)
绪论一、什么是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有哪些特点?(简答,必考题)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作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它的显著特征是以仪器作为分析测量的主要手段。
1、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
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g、L级,甚至更低。
适合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分的测定。
2、选择性好。
很多的仪器分析方法可以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定时,相互间不产生干扰。
3、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4、相对误差较大。
化学分析一般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
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
5、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二、仪器分析的分类光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其他仪器分析方法。
三、仪器分析法的概念仪器分析法是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探求这些性质在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分析信号与物质的内在关系,进而对待测物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及动态分析的一类测定方法。
四、仪器分析法的主要性能指标精密度,准确度,灵敏度,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检出限(浓度—相对检出限;质量—绝对检出限)五、选择分析方法的几种考虑仪器分析方法众多,对一个所要进行分析的对象,选择何种分析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您所分析的物质是元素?化合物?有机物?化合物结构剖析?2.您对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要求如何?3.您的样品量是多少?4.您样品中待测物浓度大小范围是多少?5.可能对待测物产生干扰的组份是什么?6.样品基体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如何?7.您有多少样品,要测定多少目标物?光谱分析法导论一、什么是光谱分析法以测量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引起原子、分子内部量子化能级之间的跃迁产生的发射、吸收、散射等波长与强度的变化关系为基础的光学分析法,称为光谱分析法——通过各种光谱分析仪器来完成分析测定——光谱分析仪器基本组成部分:信号发生系统,色散系统,检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等。
仪器分析简答考研题库
仪器分析简答考研题库仪器分析简答考研题库仪器分析作为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做一些简答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仪器分析简答题,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1. 什么是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是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一门科学技术。
它是化学分析的重要分支,通过仪器设备的运用,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灵敏度和速度。
2. 仪器分析的分类有哪些?仪器分析可以分为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多个方向。
电化学分析是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如电位滴定、电位法测定等;光谱分析是利用物质与电磁辐射相互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如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等;色谱分析是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的原理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如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质谱分析是利用物质的质量谱图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如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等。
3. 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物质与仪器设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测量和分析物质所产生的信号或响应,来判断物质的性质、组成和浓度等。
不同的仪器设备有不同的原理,如电化学分析是通过测量电流、电势等电学信号来判断物质的性质;光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对电磁辐射的吸收、发射或散射等光学信号来判断物质的性质;色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的程度来判断物质的性质;质谱分析是通过测量物质的质量谱图来判断物质的性质。
4. 仪器分析中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哪些?仪器分析中常用的仪器设备有电化学分析仪器、光谱分析仪器、色谱分析仪器、质谱分析仪器等。
电化学分析仪器包括电位滴定仪、电位法测定仪等;光谱分析仪器包括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色谱分析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质谱分析仪器包括质谱仪、飞行时间质谱仪等。
这些仪器设备在仪器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第三章-仪器分析(UV)
1
第一节
概述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可见光谱
区辐射能的吸收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
包括比色分析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分子价电子能级跃迁。 波长范围:10-800 nm.
(1) 远紫外光区: 10-200nm
(2) 近紫外光区: 200-400nm (3) 可见光区:400-800nm
结束结束结束25一基本部件二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原理26紫外可见分光光27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显示光源在整个紫外光区或可见光谱区可以发射连续光谱具有足够的辐射强度较好的稳定性较长的使用寿命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第三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第四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金属离子的影响,将引起配位体 吸收波长和强度的变化。变化与成键 性质有关,若共价键和配位键结合, 则变化非常明显。
23
3.电荷转移吸收光谱
电荷转移跃迁:辐射下,分子中原定域在金属
M轨道上的电荷转移到配位体L的轨道,或按相反
方向转移,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称为荷移光谱。
Mn+—Lbh M(n-1) +—L(b-1) h [Fe2+SCN]2+ [Fe3+SCN-]2+ 电子接受体
34
2. 定量分析
依据:朗伯-比耳定律—分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 的基本定律,它指出:当一束单色光穿过透明介质 时,光强度的降低同入射光的强度、吸收介质的厚 度以及光路中吸光微粒的数目成正比。
吸光度: A= e b c 透光度:-lgT = e b c
35
仪器分析总结(DOC)
1仪器分析概述1。
1分析化学1.1.1定义分析化学是指发展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获得有关物质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组成和性质信息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1。
1。
2任务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测定物质的有关组分的含量、确定物质的结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和存在形态(价态、配位态、结晶态)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等,属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研究的范畴。
①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定性分析②测量试样中各组份的相对含量--定量分析③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形态、能态--结构分析、形态分析、能态分析④表征组成、含量、结构、形态、能态的动力学特征——动态分析1.1.3 分类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对象、测定原理、操作方法和具体要求的不同,分析方法可分为许多种类。
①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②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③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④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⑤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1。
1.4 特点分析化学是一门信息的科学,现代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①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②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及解决复杂体系的分离问题;③扩展物质的时间空间多维信息;④对微型化及微环境的表征与测定;⑤对物质形态、状态分析及表征;⑥对生物活性及生物大分子物质的表征与测定;⑦对物质非破坏性检测及遥测;⑧分析自动化及智能化。
1。
2 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得到一个重要分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1。
2。
1分类仪器分析分为电化学分析、光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热分析法和放射化学分析法,详见下表.1.2.2特点①灵敏度高:大多数仪器分析法适用于微量、痕量分析.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某些元素的绝对灵敏度可达10—14g,电子光谱甚至可达10-18g;②取样量少:化学分析法需用10-1~10—4g,而仪器分析试样常在10—2~10—8g;③在低浓度下的分析准确度较高:含量在10-5 %~10—9 %范围内的杂质测定,相对误差仅为1%~10%;④快速测定:如发射光谱分析法在1min内可同时测定水中48个元素;⑤可进行无损分析:有时可在不破坏试样的情况下进行测定,适于考古、文物等特殊领域的分析,有的方法还能进行表面或微区分析;⑥能进行多信息或特殊功能的分析:有时可同时作定性、定量分析,有时可同时测定材料的组分比和原子的价态。
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
仪器分析知识点复习汇总仪器分析是化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利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样品分析和检测的方法和技术。
下面是仪器分析的一些知识点复习汇总:1.基本概念:仪器分析是利用仪器设备对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的方法。
仪器分析可以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2.仪器分类:仪器主要分为电化学仪器、光谱仪器、质谱仪器、色谱仪器、微量元素分析仪器等几个大类。
3.电化学仪器:电化学仪器包括电解池、电渗析仪、电导仪、计时电位计等,主要用于电化学分析和电化学过程研究。
4.光谱仪器:光谱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光谱仪、红外光谱仪等,主要用于分析和检测样品的光谱特性。
5.质谱仪器:质谱仪器包括质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用于分析样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6.色谱仪器:色谱仪器包括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等,主要用于分离和定性分析样品中的化合物。
7.微量元素分析仪器:微量元素分析仪器包括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主要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8.仪器分析的步骤:仪器分析通常包括样品的制备、测量条件的选择与优化、光谱或电位的测量、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
9.仪器分析中的常见问题:仪器分析中常见的问题包括仪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准确度和重现性等。
灵敏度指的是仪器检测样品中目标物质的能力,选择性指的是仪器只检测样品中的目标物质而不受其他物质的干扰,准确度指的是仪器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重现性指的是多次测量同一样品的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10.仪器分析的应用:仪器分析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质量安全检测、医药检验等领域。
在环境监测中,仪器分析可以检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无机污染物等。
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仪器分析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
在医药检验中,仪器分析可以分析药物的纯度、含量等。
以上是仪器分析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复习汇总。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
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测定,是化学的基础。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从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到环境科学和农业科学等各个领域。
在分析化学中,仪器分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仪器分析是一项精确的科学技术,它为研究者提供了准确、精确的定量分析技术,从而促进研究者在有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
在仪器分析中,研究者可以使用不同的仪器来测定样本中的各种物质,以此来确定其组成和性质。
在仪器分析中,常用的仪器包括原子吸收光谱仪、热重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
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
种用于测定元素的仪器,它可以测定样品中的痕量元素含量。
热重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仪器,可以测定样品的各种物性,包括熔点、熔点沉降、收缩率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是一种常用的仪器,用来
测定指示剂的浓度以及测定有机物质的吸收率。
质谱仪是用来测定物质的实际分子质量的仪器,它可以用来分析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而电感耦合等分子分析技术则可以用来测定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以及物
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为研究者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还可以用于生产制造过程中物质成分的在线检测,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另外,仪器分析也可以用于食品检测,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为食物安全提供保
障。
分析化学的仪器分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可以在研究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因此,仪器分析在分析化学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
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
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是一个专门研究涉及化学分析原理、方法和仪器设备的学科领域。
它主要应用于研究分析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以及分析化学在环境、工业、药物、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下面将从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仪器分析的原理和应用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化合物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检测、测定其中的各种成分。
分析化学可以通过定性分析来判断物质的成分和结构,通过定量分析来确定物质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分析化学的主要方法包括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分析等。
光谱分析是一种基于物质所吸收、发射、散射或透过的光的特性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分析法、核磁共振分析法等。
例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以用来测定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和酸碱性等,红外光谱分析法可以用来确定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基团。
电化学分析是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它包括电位法、电导法和电量法等。
电位法是基于测定物质的电势差来进行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有电位滴定法、电位分析等。
电导法是基于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来进行分析的方法,电量法是通过测量电化学反应中电流的大小来测定物质的含量。
质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物质的质荷比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质谱仪通过将样品中的物质离子化和分离,并在质谱仪中进行检测和分析。
质谱分析可以用来鉴定物质的结构和组成,检测物质中的有机成分和无机元素。
仪器分析是指利用各种仪器设备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仪器设备有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气相色谱仪主要用于分离和检测气态样品中的有机物,液相色谱仪主要用于分离和检测液态样品中的有机物,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用于测定物质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分析化学与仪器分析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在环境分析中,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可以用来检测和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水体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
在食品分析中,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可以用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等。
仪器分析概述---应用化学专业
• 3.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容易实现自动化。 4. 相对误差较大。化学分析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 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几。而仪器分析相对 误差较大,一般为5%,不适于常量和高含量成分分析。
• 5. 需要价格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举例:二恶英
剧毒
DIOXINs
致癌
致畸形
人体暴露到二恶英中的允许值为: 0.000000000001 g/kg day (110-12 g/kg day)
Cln
Cln
O
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
此外,尚有类似物等,据统计共有210种
毒物,所谓二恶英是指这210种毒物。但是目 前限于条件,只检测其中17种毒性最高的二
与分析仪器发明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 1901 • 1907 • 1922 • 1923 • 1930 • 1944 • 1948 • 1952 • 1952 • 1959 • 1981 • 1981 • 1991
Rontgen et al 首次发现X射线存在
Michelson et al 首次制造精密光谱仪器
• 化学量测— 获取指定体系中有关物质的质、量、和结 构等各种信息;
• 表征——是精确地描述其成分、含量、价态、状态、 结构和分布等特征。
分析化学研究的内容
化学分析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重量法 容量法(酸碱、络合、氧 化-还原、沉淀等滴定法)
光谱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分离法
化 学 分 析
学术期刊
中文期刊: • 1. 分析化学 • 2.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3.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4. 理化检验 外文期刊: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与分析方法
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分析与分析方法化学领域中的仪器分析与分析方法是实验室研究中的关键部分。
化学分析需要准确度高的方法,并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篇文章将讨论一些最常用的化学分析仪器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验室中的重要性。
一、核磁共振(NMR)技术核磁共振技术是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分析工具之一。
通过检测样本中的原子核吸收电磁辐射的能量,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这种技术在溶液和固体样品中都可用,并且可以用于生物和无机分子的分析。
在实验室中,核磁共振技术通常用于化学合成过程的分析,例如用于测量反应物和产物的比例、鉴定化合物等。
它还可以用于研究一系列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跨膜蛋白结构的确定。
二、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将样品分离,并将其分子以原子或分子的形式检测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鉴定、定量和分析样品中的单个分子或多个分子。
质谱技术也可用于了解溶液或气体样品中的各种相互作用。
质谱技术在许多化学研究领域中都能派上用场。
例如,在生物化学中,质谱技术可以用于鉴定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在分析化学中,质谱技术可以用于定量分析,例如血液中各种代谢产物的浓度;在有机化学领域中,质谱技术则可以用于鉴定具体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三、液相色谱(HPLC)液相色谱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分析化学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在HPLC中,将待测化合物与移动相混合,使它们在高压下通过一个涂有固定相的柱子。
物质以不同的速率运动,由此实现了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HPLC技术可用于测定化合物纯度和测量样品中成分的含量。
在制药行业中,HPLC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纯化和测量药品的含量,特别是氨基酸、核苷酸和多肽等复杂分子的分析。
四、红外光谱(IR)技术红外光谱技术是从样品中检测其吸收的红外光波长,以确定物质分子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存在方式的分析方法。
它在研究分子结构和成分方面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在化学研究中,红外光谱技术通常用于测定农药和其他环境污染物的存在和分布,以及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的表征和分析。
仪器分析考研辅导
仪器分析考研辅导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
因此,对于化学考研的同学来说,仪器分析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仪器分析考研的基本知识点、考研题型分析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和讲解,对于正在准备仪器分析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仪器分析考研的基本知识点1.光谱分析:包括原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分析和质谱分析。
2.色谱分析: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3.电化学分析:包括电位测量法和电导率测量法。
4.热分析:包括差热分析和热重分析。
5.其他常用仪器:如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
在考研仪器分析中,通常会围绕这些基本知识点出题,因此,在考研前,我们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仪器分析考研的题型分析1.填空题:考查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选择题:考查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综合分析题:考查对不同仪器的理解和比较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4.计算题:考查对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计算能力。
在准备考研仪器分析时,我们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题目逐一分析,找到解题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我们还需要进行模拟练习,加深对各种类型题目的理解和掌握。
仪器分析考研的学习方法1.整理笔记: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知识点整理成笔记,便于回顾和复习。
2.看视频教程:在学习仪器分析中,我们可以通过看视频教程来了解基本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3.做模拟练习:在考研前,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模拟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4.参加考研辅导: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可以参加专业的考研辅导班,通过老师的指导和教学,更好地掌握考研所需的知识和技巧。
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基本知识点进行深入掌握,熟悉各种题型的解法,切实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如整理笔记、看视频教程、模拟练习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和考试成绩。
仪器分析考研知识点总结
仪器分析考研知识点总结一、仪器测定方法1、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是利用电场作用在玻璃毛细管中的电解质溶液中运动的物质的一种分离手段。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对有机酸、萃取物及对生物分子如核酸和蛋白质进行分离和测定。
2、偏振光测定法偏振光测定法是通过测量偏振光通过样品前后的光强,来确定样品的浓度、纯度和光学活性物质等。
它主要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的测定,尤其是对手性分子和光学活性物质的测定。
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利用在火焰中产生的原子吸收线,通过测量其光强度来确定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含量。
该方法适用于测定金属元素、痕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4、 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通过测定物质对入射X射线的散射模式来获得物质的结晶结构信息。
该方法适用于无机化合物、金属材料和晶体物质的结构分析。
二、分析仪器与测试仪器的基本原理及应用1、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是一种利用气相色谱分离物质的仪器。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注入柱管中,然后通过载气的传递使混合物在柱管中分离,最后通过检测器对各组分进行检测和测定。
气相色谱仪主要适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析,如食品、环境、化工等领域的分离和检测。
2、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是利用液相色谱在柱管中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的仪器。
其原理是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物质的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对各组分进行检测和测定。
液相色谱仪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和检测,包括食品、环境、医药等领域。
3、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是一种用于测定痕量金属元素的仪器。
其原理是通过物质对入射的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来确定样品中特定金属元素的含量。
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适用于环境、食品、医药等领域对微量金属元素的分析。
4、质谱仪质谱仪是一种用于对物质进行分子结构分析的仪器。
其原理是将样品经过离子化之后,根据不同离子的质量-荷比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样品的分子结构信息。
质谱仪主要适用于有机化合物、药品、生物分子等物质的结构分析。
考研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概述
考研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概述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仪器分析概述1物理分析:根据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的关系,不经化学反应直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Eg:光谱分析法2 物理化学分析:根据被测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电化学分析1)分类:电导分析、电位分析、电解分析、伏安法2)电位分析和电解分析是利用被测物质在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反应,检测所产生的电位或电量变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属于物理化学分析方法3)电导分析法:是测量溶液的导电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的,并未发生电化学反应。
属于物理分析方法(2)光学分析:分为非光谱法和光谱法两大类1)非光谱法(一般光学分析法):检测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光学性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Eg:折射法、旋光法、元二色散法及浊度法2)光谱法:利用物质的光谱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1)按物质能级跃迁的方向: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荧光分光光度法2)按能级跃迁类型:电子光谱、振动光谱、转动光谱按发射或吸收辐射线的波长顺序:γ射线、X射线、紫外、可见、红外光谱法、微波法、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4)按被测物质对辐射吸收的检测方法的差别:吸收光谱、共振波谱法(在明背景下检测吸收暗线或是在暗背景下检测共振明线)5)按被测物质粒子的类型: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核磁共振波谱(3)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按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1)按流动相的分子聚集状态: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按分离原理:吸附、分配、空间排斥、离子交换、亲合色谱法、手性色谱法)按操作形式:柱色谱法、平板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逆流分配法4)液相色谱法按固定相的性能、流动相输送压力及是否具有在线监测装置等分为:经典、高效液相色谱法(4)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法:利用物质的质谱(相对强度-质核比)进行成分与结构分析的方法。
分析化学之仪器分析第三部分.1
可见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分析有两种,一种
是利用物质本身对紫外线及 可见光的吸收进行测定,另 一种是生成有色化合物即 “显色”以后测定。
分析条件的选择
光度分析注意:显色反应完全,易控 制;浓度测定相对误差小。 一、溶剂的选择 溶剂的截止波长应小于物质的测定 波长。 二、显色反应及反应条件的选择 常用的显色反应:配位反应、偶联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1.显色反应及要求
(1)显色反应:待测组 分转变成有颜色(能吸 收)的化合物。
2)显色反应的要求:
①选择性好
.
②
灵敏度高 . ③有色络合物的离解常数要小. ④有色络合物的组成要恒定,化学 性质要稳定. ⑤如果显色剂有颜色,则要求有色 化合物与显色剂之间的颜色差别要 大,以减小试剂空白. ⑥现色反应的条件要易于控制.
二、分光光度计类型:
1.单波长分光光度计:
单光束、双光束 2.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二、分光光度计的保养和维护
(一)分光光度实验室室 温宜保持在15~28度;湿 度控制在45%~65%,不 能超过70%防尘、防震和 电磁干扰;防腐蚀。
仪器保养和维护方法:
1)在不使用时不要开灯源 2)单色器是仪器的核心部分,装在密 封盒内,一般不宜拆开 3)吸收池在使用后立即洗净,为防止 其光学窗面被擦伤,必须用擦镜纸或 柔软的棉织物擦去水分 4)光电器件应避免强光照射或 受潮积 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1)灵敏度较高:灵敏度可达10-5~10-
7g/ml (2)选择性较好:多组分共存溶液中, 无需化学分离即可测定 (3)准确度高:仪器设备较好,相对误 差可减小到1%~2% (4)用途广泛:既可定性分析,又可定 量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仪器分析概述
1物理分析:根据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的关系,不经化学反应直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Eg:光谱分析法
2 物理化学分析:根据被测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某种物理性质与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Eg:电位分析法、比色法
3仪器分析:由于进行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时,大都需要精密仪器,故这类分析方法又称为~
仪器分析的特点:灵敏、快速、微量、准确
仪器分析法包括:光学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色谱分析、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
电化学分析
1)分类:电导分析、电位分析、电解分析、伏安法
2)电位分析和电解分析是利用被测物质在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反应,检测所产生的电位或电量变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属于物理化学分析方法
3)电导分析法:是测量溶液的导电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的,并未发生电化学反应。
属于物理分析方法
(2)光学分析:分为非光谱法和光谱法两大类
1)非光谱法(一般光学分析法):检测被测物质的某种物理光学性质,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Eg:折射法、旋光法、元二色散法及浊度法
2)光谱法:利用物质的光谱特征,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方法称为~
1)按物质能级跃迁的方向:吸收光谱法、发射光谱法
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核磁共振波谱法
发射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荧光分光光度法
2)按能级跃迁类型:电子光谱、振动光谱、转动光谱
)按发射或吸收辐射线的波长顺序:γ射线、X射线、紫外、可见、红外光谱法、微波法、电子自旋共振波谱
法、核磁共振波谱法
4)按被测物质对辐射吸收的检测方法的差别:吸收光谱、共振波谱法
(在明背景下检测吸收暗线或是在暗背景下检测共振明线)
5)按被测物质粒子的类型: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核磁共振波谱
(3)色谱分析
色谱分析法:按物质在固定相与流动相间分配系数的差别而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
1)按流动相的分子聚集状态: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
)按分离原理:吸附、分配、空间排斥、离子交换、亲合色谱法、手性色谱法
)按操作形式:柱色谱法、平板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逆流分配法
4)液相色谱法按固定相的性能、流动相输送压力及是否具有在线监测装置等分为:经典、高效液相色谱法(4)质谱分析
质谱分析法:利用物质的质谱(相对强度-质核比)进行成分与结构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