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冲突之中的精神挣扎_读毛姆的小说_人生的枷锁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矛盾冲突之中的精神挣扎
———读毛姆的小说《人生的枷锁》
马小强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甘肃兰州730050)
摘
要:在揭示社会矛盾与个人矛盾时,《人生的枷锁》表明了当时悲惨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危机,
反映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受到的遏制和打击,指出了以人为本观念的社会制约和个人影响。
关键词:《人生的枷锁》;社会矛盾;个人矛盾;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I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71-1351(2006)01-0045-04
《人生的枷锁》是毛姆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用一幅幅逼真的画面叙述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展现了真实的人情世态,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具体的社会现实。这部小说通过社会矛盾与个人矛盾的揭示来反映悲惨的社会现实和人们的精神危机。从中可以看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遇到的种种影响或遏制。它从反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和价值,对我们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方针政策有借鉴意义。
一、社会生活中的矛盾
就矛盾而言,毛姆曾经说过:“自私和厚道、唯心论与淫荡、虚荣、羞怯、无私、勇敢、怠惰、敏感、固执和缺乏自信,一个人可以具备所有这些东西并形成矛盾的统一。”[1]《人生的枷锁》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指出了社会现实里的种种弊端。菲利普接触过不同的社会成员,尤其是他的女友米尔德丽德———伦敦一家点心店的女招待员。当菲利普爱着米尔德丽德时,她竟然同米勒私奔过一次,这使菲利普一筹莫展。米尔德丽德是一个爱金钱、讲虚荣且头脑平庸的女孩子。正如中国的俗语“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那样,她把嫁人当成终身的衣食之计,结果被人玩弄、抛弃,最后沦落为街头的卖笑女子。有时,菲利普对米尔德丽德的所作所为难以理解。从她的言行来看,她对别人甚至对自己的孩子(她与米勒的孩子,后来被她处死)都表现出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在与菲利普的交往中,她漠视菲利普的真情实意,还将性病
故意传染给他人。她以这种方式来报复社会对她的不公正。她的言谈举止表明了她对社会矛盾的消极态度。从社会道德的角度来讲,米尔德丽德是无情无意、作恶多端的人。但她的行为也可以看做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那样的社会环境里她确实是万般无奈,被迫行恶的。
在同米尔德丽德的恋爱中,菲利普历尽千辛万苦并体验到了社会的复杂和人情的冷暖。表面上菲利普摆脱了情欲的纠缠,避开了重负,似乎进入了心旷神怡的境界。其实在他身上生动地反映了一种
社会矛盾。他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年轻一代的典型代表,他的理想和希望难以变成现实,社会总是这样那样地支配着他的生活和命运。
这种社会矛盾还体现在小说的其他人物身上。当菲利普跟他的伯父威廉一起生活时,家庭的每个成员都生活在矛盾之中。除菲利普和他伯父、伯母之间的矛盾外,他伯父与伯母二人之间也是矛盾重重。为了防止矛盾尖锐化,他伯母不断迎合丈夫的各种怪念头,忍气吞声地生活着。同样,迪克罗先生对社会矛盾同样采取一种无奈的态度。他是日内瓦公民,靠给穷学生授课来苟延残喘且贫病交加。他年轻时为社会、为自由浴血疆场,晚年时对社会、对人类不寄任何希望,静等从死亡之中得到解脱。就范妮・普赖斯来说,她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也无可奈何、一筹莫展。她一心一意要把自己献身给绘画艺术,可是她没有那种天赋。当一位严师直言不讳地劝说之后,她仍不改初衷。在巴黎,多年饥寒交迫的生活使她落到了山穷水尽、炊断粮绝的地步,最后她含恨轻身,悬梁自尽。可以说普
收稿日期:2005-08-25
作者简介:马小强(1965-),男,甘肃静宁人,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2006年1月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Jan.,2006第26卷第1期
JournalofTianshuiNormalUniversity
Vol.26No.1
赖斯同她所在的社会格格不入,她成了社会矛盾的牺牲品。这一无情的事实使菲利普对自己的才能做了反思和掂量,当意识到自己缺乏“艺术家的气质”时,便毅然放弃了绘画而返回伦敦学习医学。另一个人物克朗肖是一个落魄文人,悲叹生不逢时,自诩能看穿尘世。他靠翻译庸俗小说和炮制无聊诗文为生,还常常借酒消愁,最后病死在贫民窟里,结束了贫困、潦倒的一生。克朗肖的举止似乎是自在无忧且异常洒脱的,可实际上,面对社会现实他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悲观的人生态度。
在圣路加医院门诊部学习时,菲利普看到了社会人在公众场合不同个性的社会表现:“不过,总的印象既非悲剧也非喜剧。这种印象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真是五花八门,色彩斑斓;充斥着眼泪和笑声、幸福和悲哀。一切是那么冗长乏味,既饶有兴趣而又平淡无奇。情况正如你见到的那样:它是那么的喧嚣、热烈,又那么的严肃;它是那么的可悲、可笑,又那么的微不足道;它既简单又复杂;有欢乐,但又包含着绝望;还有母亲对子女的母爱;男人对女人的情爱;欲望拖曳着沉重的步伐穿过房间,惩罚着罪人和无辜者以及一筹莫展的妻子们和可怜的孩子们,男男女女都酗酒,但不可避免地要付出那笔惨重的代价;一个个房间都回荡着死神的叹息声;新生命在那里得到了诊断,却使得一些可怜的姑娘心里充满恐惧和害羞。这儿既不好又不坏,有的只是赤裸裸的事实。这就是生活。”[2](P421-422)这一描写主要反映出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面对社会矛盾,小说人物采取不同的态度。作为一个穷苦家庭的成员,阿特尔涅太太以下的言论值得认真思量:“喔,别在我面前夸你那些社会主义者了,我可没这份耐心。”阿特尔涅嚷道:“我的生活信条是:别管我!我可不喜欢别人来打扰。我虽身处逆境,但不会灰心丧气。人各为己,迟者遭殃啊!”[2](P564)这一观点可以看做是她对社会矛盾的态度和个人自私意识的表现,其实这是她万般无奈的选择。她的话语代表着这个社会里普通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即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贫穷的根源,更没有认清他们所在社会的本质。
再看贫穷阶层的社会生活。在伦敦附近的一个渔村里,有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医生告诫他要休息,但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忍心放下手中的工作,要是失去了难得的工作,就意味着要被活活地饿死。在菲利普行医时,他发现每个穷人的人生大事不是生死离别而是失业,因为感情的哀伤可以用眼泪减轻。更令人深思的是社会竟然不能给一个勤劳的工作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是多么可悲啊!菲利普还看到老百姓过着穷苦潦倒的生活。在他们的生活中,婴儿来到人世首先遇到的是父亲的满腹牢骚和母亲的悲观绝望,因为现有的家庭成员已经面临着食不果腹的现状,所以父母巴不得孩子是死胎或尽可能快地离开人世。
总的来说,菲利普等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是由历史时代决定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急剧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这时的资本迅速集中到金融与工业垄断资产阶级手里,中下阶层在贫困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大英帝国在国外更是疯狂地争夺市场,拼命劫掠殖民地的资源。1899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南非布尔人(theBoers,荷兰移民的子孙)悍然发动了长达两年的侵略战争。如小说中的次要人物海沃德就是这一战争的牺牲品,虽然他刚到南非就死于伤寒病。在菲利普看来,海沃德参加这场战争的原因不是出于爱国,而是他受到难以名状的内心不安的驱使。海沃德认为爱国主义是一种偏见,他赞赏的是世界的大同。海沃德把英国看成是野蛮人互相残杀的流放地,因为众多同胞伤害了他爱国的情感。菲利普认为:“要是让海沃德脸带微笑地袖手旁观野蛮人互相残杀,似乎显得更合理些。这一切似乎都表明,人们不过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傀儡而已,是它在驱使人们做出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有时,人们还凭借理智来为其行为辩护,要是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干脆悍然不顾理智,一味地蛮干。”[2](P513)在这里,毛姆用海沃德和菲利普的人生态度阐述了他自己对爱国主义、对祖国和战争的看法。毛姆似乎对他的祖国及爱国主义漠不关心,而且他没有认识到这场战争暴露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好战本性。
1899年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又在酝酿一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世界大战,资本主义社会经历着严重而尖锐的政治和经济危机。随着固有的宗教、道德、文化的逐渐解体,人们的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维多利亚王朝时期的那种虚假的乐观气氛已经荡然无存,西方文明将人类引入了精神绝境。《人生的枷锁》中的每个人物就生活在上述的社会和历史背景中,在生活中他们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只能受社会现实的摆布。另外,每个人物不是社会矛盾的决定因素,这是为什么许多小说的人物很少能把握住自己命运的一个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