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二物理透镜练习题和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秋•伍家岗区期末)如图四种玻璃透镜中( )A.只有a是凸透镜B.只有b是凸透镜C.只有a和b是凹透镜D.只有d是凹透镜【答案】D。

【解答】解:由图可知,a、b、c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d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故D正确。

故选:D。

2.(2021秋•江津区期末)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答案】C。

【解答】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幻灯片是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3.(2021秋•兴山县期末)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B。

【解答】解:(1)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①正确,②错误;(2)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B。

4.(2021秋•西峰区期末)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C.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两倍焦距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答案】B。

(完整版)初中物理透镜试题答案及解析

(完整版)初中物理透镜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不能正确理解透镜的作用例1.如图1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甲透镜/乙透镜)是凹透镜,可用于(近视/远视)眼的矫正.错解:甲透镜近视解析:很多同学看到光线经过甲透镜折射后没有相交成一点,而是逐渐远离,认为甲是凹透镜,而认为乙是凸透镜,这是错误的。

我们将入射光线AB、AE沿直线延长,即图2甲中的BC和EF,把它们与经凸透镜射出的光线BD、EG比较,显然折射光线是相互“靠近”了,这就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表现。

相反,如果我们把甲换成凹透镜,则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情况应该如图2乙所示。

乙正解:乙透镜近视反思:透镜对光是会聚还是发散,不是看折射光线是否相交,而是体现在它们使入射光线变得相互“靠近”了还是“远离”了。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会聚作用”并不等于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都会聚于一点。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发散作用”并不等于通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都不能会聚于一点。

二、混淆实像和虚像的概念例2.关于虚像和实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到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实像则相反C.平面镜成的一定是虚像,凸透镜一定成实像D.由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是虚像,由于光的折射成的像一定是实像错解:选B(或C、D)解析:虚像和实像的区别有两点:①成像的原理不同。

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实际光线会聚到一点,所成的像叫做实像;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经光学元件反射或折射后,光线不能相交,反向延长交于一点,人眼误以为光从这点发出的,所成的像叫做虚像。

②承接的方法不同。

虚像只能用人眼看到,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既可以用光屏承接,也可以用人眼直接观看。

正解:A反思:虚像和实像只有成像原理及承接方法的不同。

解:A、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只是进入人眼的光是发散的,并不是没有光进入人眼,若真的是没有光进入人眼,将什么也看不到,故A错误;B、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集而成的,但不一定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如小孔成像;我们从岸上看水中的东西,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C、实像是由实际光线汇集而成的,所以实像能呈在光屏上,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汇聚而成的,所以虚像不能呈在光屏上,故C正确;D、因为凸透镜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故D错误.故选C.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出错例3.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透镜》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透镜》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有一透镜.MN为透镜的主光轴,O是透镜光心,a(双箭头)和b(单箭头)是射向透镜的两条光线.已知光线a通过透镜后与MN交于P点,光线b 通过透镜后与MN交于Q点.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B.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大于焦距C. 透镜是凸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D. 透镜是凹透镜,距离OP小于焦距2.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 B.C. D.3.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下面的光学元件中可以实现的有()①平面镜;②凸透镜;③凹透镜A. ①②③B. ①②C. ①③D. ②③4.小敏有两个直径都为d的透镜,为辨别两透镜的种类,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下方,在纸上分别得到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1<d<d2)。

则根据这两个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形成甲光斑的可能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B. 形成甲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形成乙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C. 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凸透镜D. 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凸透镜5.学习了透镜的相关知识后,为了把一束从左侧射入的较宽的平行光变为较窄的平行光,小王同学找来了三只薄透镜,其中凸透镜L1的焦距是5cm,凸透镜L2的焦距是3cm,凹透镜L3的焦距是2cm。

小王分别设计了图示的四种光路,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 B.C. D.6.某同学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用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的现象,如图所示,移动光屏使光斑最小、最亮,此时光斑离凸透镜10cm.据此,我们可以确定此透镜的焦距为()A. 5cmB. 10cmC. 15cmD. 20cm7.如图将平面镜放在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的位置,凸透镜和平面镜相距为d,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射向透镜,经平面镜反射后会聚于两镜的中点A,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A. dB. 0.5dC. 1.5dD. 2d8.如图是口径和材料都相同的两个透镜,关于它们的焦点和折射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的焦距大,甲对光的折射能力强B. 甲的焦距大,乙对光的折射能力强C. 乙的焦距大,甲对光的折射能力强D. 乙的焦距大,乙对光的折射能力强9.如图所示,一块矩形玻璃砖切割成图中形状的左右两部分,彼些拉开一段距离,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从左面射入后,则从另一部分的右面射出的光线()A. 可能是平行光线B. 一定是发散光线C. 一定是会聚光线D. 可能是会聚光线,也可能是发散光线10.图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比凹透镜的光线更亮B. 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比凹透镜的光线更暗C.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与光线的亮度无关D.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与光线的亮度有关答案:C2.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在焦点内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当物体在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C3.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在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D4.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在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A5.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在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C.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D.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D6.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物体在焦点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B7.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 当物体在焦点外时,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答案:C8. 凸透镜成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会聚作用B. 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有会聚作用C. 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发散作用D. 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没有会聚作用答案:B2.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发散作用B.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有发散作用C. 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有会聚作用D. 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没有发散作用答案:B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 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D. 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D二、填空题1.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等于______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答案:二倍焦距2. 凹透镜成像时,无论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如何变化,所成的像总是______的。

答案:虚像三、简答题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

答案:当物体距离透镜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当物体距离透镜在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当物体距离透镜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 请说明凹透镜成像的特点。

答案:凹透镜成像时,所成的像总是正立、缩小的虚像,且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侧。

四、计算题1.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为15cm,求成像的性质及像距。

答案:由于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焦距但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距可以通过透镜公式1/f = 1/u + 1/v计算得出,其中f为焦距,u为物距,v为像距。

代入数据得1/10 = 1/15 + 1/v,解得v = 30cm。

2. 已知凹透镜的焦距为-5cm,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为20cm,求成像的性质及像距。

物理八上透镜试题及答案

物理八上透镜试题及答案

物理八上透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那么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会聚B. 发散C. 既不发散也不汇聚D. 以上都不对答案:B2.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B. 影子C. 看水里的鱼D. 看水中的筷子弯曲答案:B3. 以下关于凸透镜成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D.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D4.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是:A.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B. 物距越大,像距越小C. 物距和像距总是相等D. 物距和像距没有固定关系答案:A5. 以下关于光的反射的描述,正确的是:A.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B. 反射角大于入射角C. 反射角小于入射角D. 反射角与入射角无关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它决定了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

答案:透镜到焦点的距离2. 凹透镜的焦距是______,它决定了透镜对光线的发散能力。

答案:透镜到虚焦点的距离3.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时,通过透镜的光线将______。

答案:平行于主光轴4. 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都位于______。

答案:同一平面内5. 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

答案:小于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特点。

答案: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位于焦点与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 为什么我们看水中的物体时,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要高?答案: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由于空气的折射率比水的折射率小,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我们看到的物体的像比实际位置要高。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透镜按照其形状可以分为几种类型?A. 一种B. 两种C. 三种D. 四种答案:B2. 凸透镜对光线有怎样的折射作用?A. 发散作用B. 汇聚作用C. 既不发散也不汇聚D. 反射作用答案:B3. 以下哪个是凹透镜的特点?A. 中心厚,边缘薄B. 中心薄,边缘厚C. 使光线汇聚D. 使光线平行答案:B4. 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距离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像的性质是什么?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B5. 凹透镜成像时,像的性质是什么?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正立、缩小的虚像C. 倒立、缩小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B二、填空题6. 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内时,会形成一个________的虚像。

答案:正立、放大7. 透镜的焦距是指从透镜的________到焦点的距离。

答案:光心8. 凸透镜成像时,如果物距等于焦距,将不能形成________。

答案:像9.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发散10. 望远镜的构造中,靠近眼睛的透镜是__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是________。

答案:目镜;物镜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对应的像的性质。

答案: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之内时,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四、计算题12.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20厘米,求像的性质。

答案:根据题目条件,物体距离透镜20厘米,大于2倍焦距(2*10厘米=20厘米),因此会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应该对透镜的基本概念、成像原理以及透镜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兴趣和能力。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5.1透镜(同步练习)(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同步基础练习)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折光本领就越强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焦距越小,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小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且都是实焦点D.经过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解:A、凸透镜的焦距越小,说明焦点和凸透镜越近,说明凸透镜对光线会聚能力越强,故A正确;B、凹透镜的焦距越小,其对光的发散作用就越大,故B错误;C、凸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是虚焦点,故C错误;D、凸透镜、凹透镜光心的特点是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光无论沿什么方向射向凹透镜的光心后,其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故D错误。

故选:A。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中央薄,边缘厚B.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C.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答案】D【解析】解:A、凸透镜的中央厚,边缘薄,故A错误;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故B错误;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C错误;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故D正确。

故选:D。

3.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B.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C.凹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答案】A【解析】解:A.焦距越长,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越弱,故A正确;B.凸透镜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也对其它方向射来的光线同样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C.凹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而不是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故C 错误;D.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才会聚于焦点,故D错误。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有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如图所示,手机镜头成缩小的像,其成像特点与下列仪器相同的是()A.幻灯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潜望镜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C.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D.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可以通过凸透镜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摄影师给小明照完全身像后,又要接着给他照半身像,为了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应( )A.把照相机适当向小明移动,并把镜头向前伸B.把照相机适当向小明移动,并把镜头向后缩C.把照相机适当远离小明,并把镜头向前伸D.把照相机适当远离小明,并把镜头向后缩4、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

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正立、缩小的像。

由此可以判断,此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A.凸透镜B.凹透镜C.三棱镜D.玻璃砖5、(09山东临沂).如图所示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6、小丽佩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D.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7、如图4所示,凸透镜L与平面镜M竖直平行放置,两者相距0.3m,且凸透镜的主光轴跟平面镜垂直。

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先后经凸透镜折射和平面镜反射后,在平面镜前的观察者看来,光束好象是从平面镜后距离0.2m的P点发散开来的。

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为()A.0.1mB.0.2mC.0.3mD.0.5m8、如图所示现象或事例中,应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A.立竿见影B.水中倒影C.播放电影D.毕业合影9、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胶片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实像B.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字发生漫反射C.隐形飞机是人眼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飞机D.日环食是日食的一种,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放大的像B.平面镜成缩小的像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11、用普通照相机拍照时,要按被照物体距相机镜头的远近进行"调焦",使用起来不太便捷.有一种"傻瓜"相机,只要把想拍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论远处还是近处的物体,在照片上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变得十分快捷.这种"傻瓜"相机不用"调焦"的奥秘是()A.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B.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C.采用了长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D.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同12、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l0×C.目镜5×;物镜40×D.目镜l0×;物镜40×13、光的世界变化莫测,奥妙无穷。

专题5.1透镜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专题5.1透镜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透镜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利用光的折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它是由透明物质(如玻璃、塑料、水晶等)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按其厚薄的形状分为两类,____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凸透镜(如图甲所示);____ ____________的透镜叫凹透镜(如图乙所示)。

2.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_________,简称光轴(如下图所示)。

3.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如上图所示)4.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称为凸(凹)透镜的(虚)焦点(F)。

透镜的两侧各有一个_________。

5.焦距:焦点到透镜光(中)心的距离称为焦距(f)。

透镜两侧焦距________。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________,可见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由于光路的________,若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将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因此凸透镜可以产生________。

2.凹透镜的发散作用一束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发散射出,这些发散光线的___________交于凹透镜另一侧的焦点,可见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由于光路的可逆性,从凹透镜的一侧射向另一侧焦点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三、通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有三条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很特别,如图甲、乙所示:1.平行于凸(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会聚于(虚)焦点;2.通过凸(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3.通过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凸(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主光轴焦点相等焦点可逆性平行光反向延长线一、透镜【例题1】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B.凸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C.凸透镜有焦点,凹透镜没有焦点D.薄透镜就是凹透镜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凸透镜、凹透镜都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A正确;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错误;两种透镜都有焦点,C错误;薄透镜包括凸透镜和凹透镜,D错误。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各小题题号的前面1.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阳光,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F和 F’的温度相比()A.F点的温度较高B.F’点的温度较高C.两点的温度一样高D.无法判断2.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B.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D.光经过折射后总成实像,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总成虚像3.烛焰通过凸透镜后恰好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透过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才能成像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A.放大的B.缩小的C.等大的D.无法判断6.电影放映机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机器,若放映的电影胶片距镜头28厘米时,银幕上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则镜头的焦距大约是()A.10 厘米B.20厘米C.30厘米D.56厘米7.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分别离凸透镜20厘米、14厘米、6厘米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象、放大的实象和放大的虚象,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A.10cm>f>6cmB.10cm>f>7cmC.14cm>f>10cmD.20cm>f>14cm8.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B.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C.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D.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9.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A.会聚作用B.发散作用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无法判断10.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C.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D.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物体视角变大二、填空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初二物理透镜练习题和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练习题和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练习题与答案A卷一、选择题1、由于下雨,一透明塑料薄膜得顶棚积满了水,形状如图所示,下面关于它得讨论正确得有( )A.这些水构成一个凸透镜,它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透镜必须就是固体,水不可能成为凸透镜、C.水得下表面虽然近似于球面,但上表面却就是平得,所以它不可能起凸透镜得作用。

C。

只要就是透明物质,就有可能构成透镜。

2、下列各镜中,不能改变光束会聚或发散性质就是( )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镜 C.平面镜3、如图所示,四幅图均表示光线通过凸透镜前后得传播方向,其中正确得就是( )A。

B、C。

C.4、一凸透镜得焦点为F,一凹透镜得焦点为F′,让这两个透镜得一侧都正对着太阳,则在两透镜得另一侧得焦点上,F与F′得温度相比( )A、F点得温度较高B.F′点得温度较高C。

两点温度一样高C.无法判断5、关于凸透镜对光线得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A.平行射向凸透镜得一束光,经折射一定交于凸透镜得焦点。

B.经过凸透镜会聚得光线一定交于一点、C.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得光线发生会聚作用、C.过凸透镜光心得光线,一定不改变传播得方向、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cm处得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在凸透镜前25cm处时,在透镜得另一侧可以得到( )A.倒立缩小得实像B.倒立放大得实像C.正立缩小得实像 C.正立放大得实像7、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得地方,在离物体45cm得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得清晰得像,则( )A。

凸透镜得焦距就是90cm,像就是放大得。

B.凸透镜得焦距就是18cm,像就是放大得。

C。

凸透镜得焦距就是10cm,像就是放大得。

C、凸透镜得焦距就是10cm,像就是缩小得。

8、某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得实像,像与凸透镜距离为20cm,则此凸透镜得焦距为( )A.f〈10cm B.10cm〈f〈20cmC.f〉20cm C、无法判断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得实验中,如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得像,量得光屏到透镜得距离为24cm,则凸透镜得焦距可能为( )A.20cm B.15cmC。

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1 透镜 同步练习题 含详细答案

人教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1 透镜 同步练习题  含详细答案

5.1 透镜一.选择题(共32小题)1.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A.凹透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2.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有实焦点B.凹透镜有实焦点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实焦点D.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到焦点3.现有以下关于凸透镜的说法()①所有的凸透镜都只有右侧一个焦点;②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③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④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随时变化的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③④正确D.只有④正确4.下列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焦点B.凸透镜使能够会聚的光线提前会聚C.任何一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都将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能使发散的光线减小发散5.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事实上水能灭火,也能生火。

某塑料大棚因为雨后没有及时清除棚顶凹处的积水而发生了火灾,这是因为()A.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棚顶凹处的积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6.关于凸透镜对光的作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通过凸透镜后会变成平行光B.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C.对任何光都有会聚作用D.对不平行的光有发散作用7.如图所示,将透镜置于太阳光下,在另一侧的纸上会形成光斑,说明()A.该光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该光斑一定在透镜的焦点上C.此类透镜可以制作门上的猫眼D.此类透镜可用来做放大镜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会聚于S1点,则该光学元件一定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9.把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使平行光发散的是()A.A或C B.E C.B D.D10.图中所示的光路中正确的是()A.B.C.D.11.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12.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则关于两透镜的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凸透镜,乙是凹透镜B.甲是凹透镜,乙是凸透镜C.甲、乙都是凸透镜D.甲、乙都是凹透镜13.用三块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在保持各凸透镜跟烛焰距离相等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透镜甲成放大、倒立、实像;透镜乙成缩小、倒立、实像;透镜丙成放大、正立、虚像。

初二物理光学透镜练习题附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透镜练习题附答案

初二物理光学透镜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物体不是发光体?A. 太阳B. 白炽灯C. 月亮D. 电视机答案:D2. 下面哪种材料是透明的?A. 铁B. 木头C. 玻璃D. 金属答案:C3. 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会发生哪种现象?A. 反射B. 折射C. 散射D. 吸收答案:B4. 以下哪种物体是凹透镜?A. 放大镜B. 摄像机镜头C. 眼镜D. 显微镜答案:A5.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是:A. 真空B. 空气C. 水D. 铁答案:A二、填空题1. 光沿着直线传播的方式称为 ______ 。

答案:直线传播2. 用透明材料制成的光学器件叫做 ______ 。

答案:光学器件3.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称为 ______ 。

答案:折射4. 透镜的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是 ______ 。

答案:凸透镜和凹透镜5. 物体离透镜更近的一侧称为 ______ 。

答案:物体一侧三、计算题1. 一束光线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中,在玻璃中的折射率为1.5。

如果入射角为30°,求光线的折射角。

答案:根据折射定律,sin(折射角)/sin(入射角) = 折射率,设折射角为x,则sin(x)/sin(30°) = 1.5,解得x = 47.7°。

2. 一个凹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求它的放大率。

答案:放大率等于焦距除以物距,即放大率 = -15 / (物距)。

四、解答题1. 简述光的反射现象。

答案: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光在反射时会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现象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

2. 解释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并说明它们分别有哪些特点。

答案:凸透镜是中间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它使平行光线聚焦于其背面的焦点,具有放大的作用。

凹透镜是中间较薄,边缘较厚的透镜,它使平行光线发散,没有实际焦点,具有缩小的作用。

凸透镜可以用于放大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中,而凹透镜可以用于成像仪、摄像机等光学仪器中。

初二物理透镜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透镜的中心点被称为什么?A. 焦点B. 光心C. 焦距D. 折射率答案:B2.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散射B. 汇聚C. 反射D. 折射答案:B3.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散射B. 汇聚C. 反射D. 发散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凸透镜成像的规律?A. 当物体在焦点之内时,成像为正立放大虚像B. 当物体在焦点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像为倒立放大实像C. 当物体在二倍焦距之外时,成像为倒立缩小实像D. 当物体在焦点之外时,成像为正立缩小实像答案:D5. 放大镜是利用了哪种透镜?A. 凸透镜B. 凹透镜C. 棱镜D. 平面镜答案:A二、填空题6.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像的性质是________。

答案:倒立缩小实像7. 透镜的焦距越短,其对光线的________能力越强。

答案:汇聚8. 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是什么类型的透镜?答案: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9.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是什么类型的透镜?答案: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10. 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中,只有当物体位于焦点之内时,才能形成________像。

答案:正立放大虚三、简答题11. 请简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

答案: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对光线的作用不同。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可以使光线汇聚于一点,形成实像或虚像;而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使光线看起来像是从一点发散出来,只能形成虚像。

12. 为什么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答案: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使用凸透镜是因为凸透镜具有放大作用。

显微镜的物镜用于放大近距离的物体,形成放大的实像;目镜则进一步放大这个实像,使观察者能够看到更清晰的细节。

望远镜的物镜用于收集远处物体的光线并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则将这个实像放大,使观察者能够看到远处的物体细节。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测试题及答案,我们复习了透镜的基本概念、成像规律以及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习题及解析(分层练习)一、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测量凸透镜焦距时,小明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然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3)再将点燃的蜡烛移到10cm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4)在图乙所示的实验基础上,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0cm处,适当移动光屏直到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所成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10.0;(2)同一高度;(3)照相机;(4)变大。

【详解】(1)由图甲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当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f=60.0cm-50.0cm=10.0cm(2)蜡烛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3)凸透镜焦距为10.0cm,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物距u=50.0cm-10.0cm=40.0cm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0cm处,物距u=50.0cm-30.0cm=20.0cm此时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成的像将变大。

2.用F为焦点,探究焦距为f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在实验中;(1)发光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光屏未画出,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在图中(填数字序号)区域,像的箭头方向是竖直向的,像的大小比发光物体要;(2)将光屏放在凸透镜右侧,发光物体放在A处,发现无论怎样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都无法得到发光物体的像。

初二物理 透镜-练习题1+答案

初二物理  透镜-练习题1+答案

(一)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把_____的位置固定,蜡烛与光屏放在凸透镜的_____,调整_____、_____、_____的高度,使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上。

2.凸透镜成虚像时一定是( )A .倒立的像B .正立的像C .缩小的像D .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两侧3.一束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凸透镜的镜面上,在镜后6cm 远处的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

4.凸透镜成实像时,放大与缩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_____处;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是物体在_____处。

6.一个物体放在焦距为8 cm 的凸透镜前,移动物体与光屏,在屏上得到同样大小的清晰实像时,光屏与物体之间的距离为( )A .8 cmB .16cmC .24cmD .32cm透镜及其应用7.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8.电影放映机的光学原理与投影仪的光学原理相同。

在农村的一次放映中,当银幕上出现清晰图像时,发现银幕太小,有一部分图像在银幕以外,则放映员的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将放映机远离银幕,同时使胶片移近镜头B.将放映机远离银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C.将放映机靠近银幕,同时使胶片移近镜头D.将放映机靠近银幕,同时使胶片远离镜头9.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则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像B.正立放大的像C.倒立缩小的像D.不能成像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用一张不透明的纸把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掉,对光屏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也只剩下一半B.根本得不到清晰的像C.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D.仍能成像,只是像上有暗斑13.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离透镜24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如果蜡烛在距凸透镜1Scm处,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可能成缩小的实像②可能成等大的像③可能成放大的实像④上述说法都正确A.①② B.①③ C.④ D.②③(二)一、填充题1.凸镜、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中,能会聚太阳光的是______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n
g s
1
初二物理透镜练习题和答案
A 卷
一、选择题
1、由于下雨,一透明塑料薄膜的顶棚积满了水,形状如图所示,下面关于它的讨论正确的有( )
A .这些水构成一个凸透镜,它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B .透镜必须是固体,水不可能成为凸透镜。

C .水的下表面虽然近似于球面,但上表面却是平的,所以它不可能起凸透镜的作用。

C .只要是透明物质,就有可能构成透镜。

2、下列各镜中,不能改变光束会聚或发散性质是( )
A .凸透镜
B .凹透镜
C .凸镜 C .平面镜
3、如图所示,四幅图均表示光线通过凸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C .
4、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 ,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
太阳,则在两透镜的另一侧的焦点上,F 与
F′的温度相比( )
A .F 点的温度较高
B .F′点的温度较高
C .两点温度一样高C .无法判断
5、关于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行射向凸透镜的一束光,经折射一定交于凸透镜的焦点。

B .经过凸透镜会聚的光线一定交于一点。

C .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生会聚作用。

C .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一定不改变传播的方向。

6、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cm 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在凸透镜前25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实像
7、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30cm 的地方,在离物体45cm 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则( )
A .凸透镜的焦距是90cm ,像是放大的。

B .凸透镜的焦距是18cm ,像是放大的。

C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像是放大的。

C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像是缩小的。

8、某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凸透镜距离为20cm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f<10cm
B .10cm<f<20cm
C .f>20cm C .无法判断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量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24cm ,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20cm
B .15cm
C .12cm C .10cm
10、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当物体放在距焦点5cm 处,一定能得到( )
A .正立放大的虚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实像或正立放大虚像
提示:
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根据凸透镜的性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6、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7、由题可知,物距为30cm,像距为15cm
8、f<20cm<2f 所以10cm<f<20cm
9、24cm>2f 即 f<12cm
第1题 正确答案为 AD
第2题 正确答案为 D
第3题 正确答案为 C
第4题 正确答案为 A
第5题 正确答案为 D
第6题 正确答案为 A
第7题 正确答案为 D
第8题 正确答案为 B
第9题 正确答案为 D
第10题 正确答案为 D
B卷
二、填空题
1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移动凸透镜的位置,直到地上的亮斑最小最亮,这亮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________,亮斑所在的位置就是该凸透镜的
_________。

12、当凸透镜焦距为20cm时,要在光屏上成一
缩小的像,蜡烛可在距凸透镜___________移动,
要使像变大些但仍是缩小的,蜡烛应(填“远
离”或“靠拢”)凸透镜,同时光屏离凸透镜
应___________(填“近”或“远”)些。

13、如图所示,把蜡烛放在a、b、c、d各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则:(其中F为焦点,P为二倍焦距处)
(1)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2)在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3)当屏上出现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4)当屏上观察不到像时,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

(5)当蜡烛放在___________点上,凸透镜不可能成像。

(6)若把蜡烛入在C点上,能成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把屏和蜡烛的位置颠倒一下,则成
___________的、倒立的实像。

答案:
11、焦距;焦点
12、40cm之外;靠拢;远
13、⑴ c;⑵ a;⑶ b;⑷ d;⑸ F;⑹放大;缩小
三、综合题
14、给你一些透镜,你怎样鉴别它们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写出三种方法。

2
3
答案:
(1)观察法: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聚焦法:把透镜正对太阳,上下移动透镜的位置,能在地面上找到会聚点的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

(3)成像法:将透镜靠近书本等物体,能看到放大正立的虚像,起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

15、如图所示,光射到某光具上,要使出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请在图中画出三种不同的光学元件。

解答:
如下图所示
中考解析
一、中考要求
透镜及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历年中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知识点有透镜的种类及光学性质、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和规律。

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题。

二、中考新题例说
1、(上海)在下图中,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15厘米刻度处时,为了在光屏的中心找到像,应调整光屏的____________,并将光屏向____________方向移动(选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
)。

答案:高度 靠近透镜
2、(陕西省)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 、b 、c 、d
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

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使烛焰位于a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 .使烛焰位于c 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 .使烛焰位于a 点时,成缩小的实像
D .使烛焰位于d 点时,成放大的实像答案:D
3、(黄冈市)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
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显影答案:D
课外拓展
1、我国历史上的冰透镜
早在我国西汉(前206~公元25年)《淮南万毕术》中就有关于冰透镜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
艾承其影,则火生.”其后,晋朝张华的《博物志》中也有类似记载。

冰遇阳光会熔化,冰透镜对着太阳却能聚光使艾绒着火,令人怀疑。

清代科学家郑复光(1780一?)根据
《淮南万毕术》的记载,亲自动手做过一些实验,证实冰透镜的确可以取火。

他在“镜Array镜冷痴”中写道,将一只底部微凹的锡壶,内装沸水,用壶在冰面上旋转;可制成光滑
的冰透镜,利用它聚集日光,可使纸点燃。

2、水透镜聚光取火
如图所示,用粗铁丝弯成圆圈;圆圈上蒙一层透明的塑料薄膜.在薄膜上面倒入适
量的水,薄膜受到水的压力作用下坠,形成了水透镜.将水透镜支在一定的高度,让阳
光穿过透镜,在地面上聚焦,便可以将放在地面的纸片点燃。

实验中的这种水透镜也经常会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

如在人迹罕至的热带丛林,常常发生神秘的
大火,使大片森林付之一炬,许多鸟兽葬身火海。

起初人们并不知道森林起火的原因,经过长期的调查与研
究,终于后来发现了起火的原因.原来,每天清晨,林木的树叶上常挂着露珠,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太阳虽
然刚刚升起却已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阳光照在露珠上,而每颗露珠又恰似凸透镜使阳光会聚于焦点.假若
恰好有枯草或干树叶位于这个焦点上。

它们很快就会被点燃起来.特别是小鸟爱用干草或枯枝在树枝上搭巢,
森林大火常从鸟巢烧起。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