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规范
人防地下室设计规范

空调新风量
>30 >25 >20 >15
注:过渡季采用全新风时,人员新风量不宜小30m3/(P·h)
7、防空地下室战时清洁通风的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宜按表5.1.7采用。
战时清洁通风室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温度计表5.1.7
工程或房间类别
夏季
冬季
温度(℃)
相对湿度(%)
温度 (℃)
相对湿度 (%)
中心医院、急救 医院、救护站
<28
<26 <28 <28
<75
<70 <80 50-70
冬季 温度 (℃)
>16
>16 >16 >20
相对湿度(%)
>30 >30 >30 >30
注:1.冬季温度适用于集中采暖地区。 2.车库冬季温度不应低于5℃。 9、防空地下室平时排风房间的换气次数,宜按表5.1.9采用。 平时排风各类房间换气次数(次/时)表5.1.9
13.有消声要求的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应采用必要的减振和消声措施。送风、回风和排风系 统均应采取消声措施。
[一般规定的补充说明]
1 3该两条突出强调了防空地下室的通风设计应做到平、战兼顾。为此提出,对于专供平时 使用而开设的各种孔口,应保证战时防护的各项要求与平战功能转换问题。平战功能转换主 要指:凡属平时专用的孔口,临战时要有可靠的封堵措施;对战时需要而在平时没有安装的 设备,不仅在设计中要明确提出在修建时要一次做好各种埋管、预留孔外,而且要做到能在 临战时的限定时间内,及时将设备安装就位并能正常运转,达到战时的功能要求。
6考虑到目前国家对一般地下建筑的通风尚无统一标准,而防空地下室的通风条件是保证平 时使用时内部环境质量的重要条件。因此,向设计人员提供了几类平时使用条件下的新风量 标准,设计中可根据工程的实际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
关于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的分析

关于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的分析作者:李雅杰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4期摘要:人防地下室是维护社会稳定,预防社会突发事件的重要工程。
人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对地下室的功能和作用的发挥起着关键的作用。
防空地下室是和地面建筑修建在一体的,在战时用于人民防空的建筑下空间,利用其在战争爆发时对核武器、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各项防护能力,最大限度的保护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
关键字: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分析引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共识,为人防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近年来,防空地下室的数量、面积增长迅速,特别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繁华的商业地段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热点和焦点。
以平战结合为主的防空地下室成为人防工程体量的主要增长点,但由于设计人员对人防设计规范的理解不透彻和不重视,造成工程设计存在许多问题。
1.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和控制方法地下室工程的结构设计需综合考虑防火、使用功能、人防要求,设备用房及管道、排水通风等专业的配合。
拿到一个地下室首先看看平面布置,确定地下室的例如地下室的长度超过设计规定时,需确定是否设置变形缝。
通常不设变形缝,因为设置变形缝会使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变得复杂。
通常我们的做法是主楼与单层地下室之间设置沉降后浇带,在单层地下室之间每30~40米设置一道伸缩后浇带。
后浇带宜设在与高层建筑相邻裙房的第一跨内。
当需要满足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降低高层建筑沉降量、减少高层建筑与裙房间的沉降差而增大高层建筑基础面积时,后浇带可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并且要满足并且要满足地基基础规范的8.4.20.2条的几项条件。
后浇带宜曲折通过。
1.1地下室底板对于单层地下室一般采用平板式筏型基础,板厚450~500mm,柱下设置下柱墩来满足柱对筏板的冲切,主楼部分的地下室筏板厚度以满足筏板冲切要求来控制,一般取50mm左右一层。
底板计算采用JCCAD计算,。
建筑工程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

建筑工程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摘要:以《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所提出的要求为准则,浅谈人防地下室结构的设计特点、原则以及具体内容。
关键词:等效静载法;围护结构;人防荷载0前言人民防空地下室(以下简称人防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提供人员、车辆、物资等掩蔽的主要场所,在平时由于地下室的特殊性,也是作为防灾、减灾指挥所及避难所。
人防地下室和普通地下室有着很多相同点,这使很多人认为普通地下室就是人防地下室。
人民防空地下室在战时可对人员、车辆、物资等起到掩护的作用,是重要的人防工程。
1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特点(1)人防地下室结构可靠度比一般建筑结构要低。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规定一般混凝土结构构件延性破坏时可靠指标β= 3.2,失效概率为pf = 0.069% ,脆性破坏可靠指标β= 3.7,失效概率为pf = 0.011%;《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人防地下室结构构件延性破坏时可靠指标β= 1.55,失效概率为pf = 6.1% ,脆性破坏可靠指标β= 2.4,失效概率为pf = 0.8%。
(2)常规武器爆炸动荷载和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人防地下室结构动力分析可采用等效静荷载法,在等效静荷载和静荷载确定后按静力计算方法进行结构内力分析。
(3)由于核爆炸荷载和常规武器爆炸荷载均只按一次作用考虑,因此结构构件可考虑进入塑性工作状态,按弹塑性工作阶段计算结构内力,以便节约建筑材料,充分发挥结构的潜力。
(4)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时材料设计强度可以提高。
材料设计强度的提高在设计中是通过考虑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来完成的,如钢材 = 1.15~1.5,混凝土= 1.5。
(5)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依其性能和使用要求,要进行两种极限状态的验算,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包括强度、稳定和疲劳验算)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包括变形、裂缝出现和裂缝宽度等的验算)。
人防地下室口部结构设计有哪些注意点

人防地下室口部结构设计有哪些注意点人防地下室可以作为灾难和紧急情况下人们躲避的重要场所。
但是,在人防地下室的设计过程中,口部结构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其安全性和使用效果。
因此,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人防地下室口部结构设计的注意点。
一、基本要求人防地下室口部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首先是能够满足防空和防汛、抗震等特殊情况下人们的必要生命安全需求。
其次,这种结构还必须要经济、实用、美观、稳定、可靠、安全等方面的综合性标准要求。
二、地下水位的影响由于人防地下室建造的地下水位的高低,口部结构的设计应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场合,要设计排水系统,并采用防水措施,以防水浸入地下室;在地下水位较低的场合,要增加路面剖面高度,以便使地下室口部结构在设计上满足人们的要求。
三、结构形式人防地下室口部结构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为平头设计,即一个几乎与地面平行的开口。
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施工过程简单,成本低,但在排水和通风过程中存在不足。
另外一种则是拱形设计,这种结构可以提供更好的通风过程和更好的耐震性。
四、框架结构在人防地下室口部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的使用也十分常见。
由于其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和时效性能比较稳定,框架结构的使用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若干问题,如横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要求,框架维护的难易程度,以及在应急情况下的便于排除故障和修复的能力。
五、防火设计在人防地下室口部结构设计中,我们也要注意防火的问题。
为了保证在万一火灾发生时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设计师要给予结构防火设计,及合理的排风系统。
因此,需要考虑结构的耐火性,口部内部配备喷淋管道,以及离心式防火卷帘门等。
六、尽可能提高的建筑的隔震性人防地下室口部结构设计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建筑的隔震性,这是和平常建筑的要求非常相似的。
设计师在设计结构的时候,需要力求降低桥体振幅、加强构件的总体刚度、并确保这些构件能够抵抗自然灾害对其产生的影响。
关于人防地下室变形缝的结构设计

关于人防地下室变形缝的结构设计
人防地下室是用于防空防灾的一种建筑物,其变形缝的结构设计对于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人防地下室变形缝的结构设计要点。
首先,人防地下室变形缝的长度应根据地下室的面积、结构形式和地质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变形缝的长度不宜超过地下室的宽度的1/8,以保证地下室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能够正常变形。
其次,变形缝的宽度也是需要合理设计的。
一般来说,变形缝的宽度应为地下室的墙体、楼板和地板的变形缝的总宽度之和的2倍,以确保变形缝有足够的空间来吸收地下室的变形。
另外,变形缝的位置也需要仔细考虑。
一般情况下,变形缝应位于不同功能区域的交界处,如地下室的墙体、楼板和地板的交界处,以便于各个部分的相对运动。
在变形缝的结构设计中,还需要考虑缝隙的密封问题。
为防止水、空气等的渗透和漏出,变形缝应设置防水密封材料,并且密封材料应足够柔韧,能够承受地下室的变形而不发生破裂和漏水。
此外,为了进一步增强变形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采用加强钢筋的措施。
在变形缝处添加钢筋,能够有效地增强地下室的抗震能力,并且能够在地震发生时吸收能量,减少地下室的变形和破坏。
最后,变形缝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施工的便利性。
为了方便施工人员对变形缝进行施工和检查,应确保变形缝的位置不受其他构件的干扰,并且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综上所述,人防地下室变形缝的结构设计涉及到长度、宽度、位置、密封、加强等多个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地下室的功能和要求,并且要符合相关的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
只有合理设计和施工的变形缝才能确保地下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

防早期核辐射的钢筋混凝土顶板厚度(mm)
类别
顶板
6级
5级
战时医疗救护站 ⁄
460
专业队队员掩蔽部 ⁄
460
二等人员掩蔽部 250
360
注 : a. 当 顶 板 上 有 复 土 时 , 可 以 折 算 成 混 凝 土 厚 度 (÷1.4);
b. 顶板上方的找平层及刚性面层可以计入厚度; c. 顶板上方有夹层或普通地下室时,夹层及普通地 下室的顶板厚度可以计入。
2.2 内力计算与截面设计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① 人防板或无梁楼盖的计算弯矩可以折减,按规范 条;
② 人防梁板可以考虑内力重分布(即进行弯矩调幅),建 议在25%以内;
③ 人防无梁楼盖的正负弯矩调幅按附录C; ④ 进行抗剪计算及受压验算时,混凝土的材料强度提高系
数要降低,即1.5×0.8=1.2。 ⑤ 为保证受弯构件不出现脆性破坏,必须满足规范的构造
④ 门框墙:按表查取 注意一:门框墙比同一面临空墙的荷载取高,原因是: 临空墙[β]=2,门框墙[β]=1; 注意二:门框墙的范围:一般限于人防门所在的一个跨 间或暗柱暗梁范围内。
⑤ 人防单元间的隔墙:按表,查取 ⑥ 平时设备房间与人防区之间的隔墙:当前可以参照第③
条取,但可以作为建议向规范编写组提出。
3.6 作为主要出入口的室内出入口(仅用于6级,新增条文): 该处的荷载与结构比较复杂; 要加强至二层的楼面,形成内嵌的防倒塌棚架; 各部位荷载按第确定。 荷载点包括: ① 首层楼梯间的墙体上; ② 或首层楼梯间的框架柱梁上; ③ 首层至二层楼面的梯段板、平台板上;
④ 地下室至首层的梯段板、平台板上; ⑤ 首层出口门洞上方的挑檐上。 3.7 各部位封堵构件上的等效静载(新增条文): 各部位封堵构件上的荷载种类较多,设计中一般直接选用 通用的封堵构件,不再单独设计。 3.8 室外主要出入口上开敞式防塌棚架的等效静载:按表 查取。下一步要出通用图,直接选用,不再单独设计。但 现在起要在出入口封口圈梁上预埋件。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发布时间:2023-01-13T01:48:10.615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18期作者:丘忠海[导读] 人防地下室的全称叫做人民防空地下室,防空地下室本意是结合地面建筑物修建的、用于战时人民防空的地下室丘忠海珠海市建筑设计院广东省珠海市 519000摘要:人防地下室的全称叫做人民防空地下室,防空地下室本意是结合地面建筑物修建的、用于战时人民防空的地下室,因此相对于普通的地下室,人防地下室具有较强的防护功能,同时还配置了核武器、常规武器、生化武器等各项防护能力。
一般民用建筑中所涉及的防空地下室等级为5级到6级。
防空地下室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也有其作用和价值,本文围绕着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展开论述,希望为有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要点引文: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度不断加快的当前,城市地面建筑缩小了发展空间,人们开始逐渐看重地下建筑,地下建筑一定会涉及到地下室结构的设计,地下室结构的安全性会和整个建筑的安全性有息息相关的影响。
人防地下室结构相对于普通的地下室结构设计而言具有更加特殊的要求,有关工作者需要结合人防地下室的结构特点对结构设计的相关要求提出意见和看法。
一、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特点在人防地下室结构的设计中需要分阶段进行要点掌握,在设计阶段做好选型工作,要考虑到工程的实用性[1]。
首先人防地下室的主要目的是为人员提供遮蔽的场所,因此需要考虑到可容纳的人数,同时还要考虑到机动承载人数,其次相对于民用建筑结构而言,人防地下室在设计主体结构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战时年代的爆炸动荷载,如果战争爆发需要有效的掩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南斯拉夫战争爆发的时候有一个惨痛的教训,那时南斯拉夫不具备人防地下室条件,因此在战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由此可见人防地下室的设置能够应对战时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其他类型的常规武器,这也是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的要素。
在结构设计的初期阶段和准备阶段需要对武器类型和军事发展动向进行了解。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

浅谈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摘要:根据已做工程总结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的要点和笔者认为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荷载组合;平战转换;孔口防护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工程简介:杭政储出(2010)38号地块工程项目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有12栋18~34层的剪力墙结构住宅楼,局部住宅楼带有1~2层的商业或停车库裙房。
场地内设置有地下室共1层,结构类型为钢筋砼框架结构,其中防空地下室位于地下一层内,为附建式平、战结合使用地下室,设有4个防护单元,人防防护等级为核6级常6级,甲类防空地下室,地下室为全埋式,战时功能为二等人员掩蔽所,平时功能为车库。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以下讲几点笔者在人防设计方面的一些体会。
2.人防结构设计的特点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含两方面:一是主体结构设计,包括顶板、外侧墙、底板等其它构件的结构设计;二是孔口防护设计。
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与一般的结构设计有何区别呢? 1)、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可降低,一般建筑结构pf≈10,而人防结构pf≈6% 。
2)、考虑结构的动力响应。
3)、结构构件可考虑进入塑性工作状态。
4)、材料设计强度可以提高,例如钢材强度可提高1.15~1.5倍,对砼强度可提高1.5倍,这是在设计中考虑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来完成的。
5)重视构造要求,人防设计的许多构造要求是与一般的建筑设计不同的,要求更为严格。
根据以上所述的结构设计的特点,我们可以确定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1)、平战结合,取控制条件,在民用建筑的人防地下室的结构设计中,一般只涉及5级或6级人防设计,结构的顶板基本上都由战时控制,而侧墙和底板则因地下室的结构型式的不同而由实际情况确定。
2)、只进行强度的验算,由于在核爆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变形极限已用允许延性比的控制,且在确定各种构件允许延性比时,已考虑了对变形的限制,因而在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中,不必再单独对结构构件的变形与裂缝开展进行验算。
人防地下室设计规范

人防地下室设计规范
人防地下室设计规范主要是为了确保地下室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人防地下室设计规范:
1. 地下室设计要符合建筑工程设计规范和防空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2. 地下室的结构要能够承受可能的爆炸冲击和地震力,具备一定的抗震和防爆性能。
3. 地下室的出入口要明确,便于人员疏散和救援。
出入口通道应尽量分散布置,以减少人员拥堵和风险。
4. 地下室的通风系统和排烟系统要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和火灾安全。
通风系统应能快速排出浓烟和有害气体,保持地下室内的通风和舒适。
5. 地下室的灭火系统要齐全,并与消防系统和疏散通道配合使用。
灭火系统应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手动灭火设备和自动报警系统等。
6. 地下室内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以确保人员的疏散和应急情况下的安全。
7. 地下室内的建筑材料要符合防火等级和无毒、无害的要求,以降低火灾和有害物质排放的风险。
8. 地下室内应设置适当的避难设施,如医疗室、食品储备室、洗手间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医疗保障。
9. 地下室通道、楼梯和门的宽度和高度要符合人员疏散的要求,且不能有倾斜、凸起或坑洼的地面。
10. 地下室内的电气设备和线路要符合相关标准和安全要求,
避免电气故障引发火灾或其他安全隐患。
总之,人防地下室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设计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地下室的结构安全、通风良好、灭火设施完备,并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和应急设备。
人防地下室结构的设计心得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62 –一、人防地下室抗浮设计随着今年以来《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 476-2019的实行,国家明确了地下室结构抗浮的一些规定。
首先,地下室抗浮工程设计等级划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不同的等级对应的抗浮稳定安全系数不同,甲级要求最严格,工程设计开始应先准确确定设计等级。
其次,计算抗浮稳定性时,应按相应的设计等级按规范表6.3.7确定结构上部填筑体、永久堆积物的折减系数;当计算抗浮构件及构件内力及配筋时,明确了水浮力的基本组合分项系数为1.35。
新规范对预制混凝土抗拔桩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规定不应小于C60,而以往采用的普通混凝土预制桩根据新规范已经不再适用,应改为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60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比较常用的如预应力混凝土抗拔空心方桩内扣式机械连接、预应力混凝土内扣式内螺纹抗拔管桩、预应力混凝土抗拔实心方桩等等,实际工程应根据当地供应情况及价格综合比较后采用。
二、人防地下室的设计指导思想1、人防地下室结构各个部位的抗力应相互协调。
如临空墙,门框墙和防护密闭门以及口部结构的抗力应与人防地库的主体结构的抗力等级相同,以避免某个防护构件出现局部破坏,从而影响整个防护单元的防护密闭性能,以及危到人防地下室里人员和重要物资的安全。
2、人防地下室的结构选型要考虑多种因素,首先应选用传力简单直接,受力合理明确,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延性和防护密闭性的结构。
如人防地下室的墙柱承重构件应该结合利用上部结构的墙柱合理布置等。
三、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1、有人防荷载参与组合时,混凝土、钢材的设计强度可以提高。
根据混凝土、钢材在不同的加载速度作用下的材料强度试验表明:加载速度不同,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拉极限强度,钢筋的屈服强度也不同。
加载速度越快,材料强度越高。
由于人防荷载均为瞬间荷载,在这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钢材的材料强度比静载高。
结构设计时要考虑这一动力特性,充分挖掘材料的性能,使结构设计更加经济合理。
住宅楼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

住宅楼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人防地下室是现代住宅楼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旨在提供人们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难场所,并具备一定的防护能力。
人防地下室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其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满足人们在非常态情况下的基本生活需求。
下面我们将从地下室的选址、结构布局、防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人防地下室的选址是设计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它应该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且不受地下水渗透的区域,以减少地下室的受潮和液体渗入的风险。
此外,选址应远离地震带、河流、高压线等危险源,以降低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的风险。
选址还要考虑到人防地下室在住宅楼中的位置,最好能与所有户型都方便连接,以便住户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进入地下室。
其次,人防地下室的结构布局是关键。
地下室的结构布局应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为基础,包括适当的居住空间、卫生设施和必要的设备。
通常来说,地下室需要设置睡眠区、储藏区、卫生间、厨房等功能区域,并考虑到人们的基本需求,如通风、采光和空气质量。
此外,地下室的布局还需要考虑到人员疏散和逃生的通道,并设置相应的标志和照明设备。
为了确保人防地下室的结构稳定和安全可靠,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首先,地下室的结构应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以应对地震时可能的振动和变形。
其次,地下室的墙壁和屋顶应采用耐火材料,以提高其防火等级。
此外,地下室的防水和防潮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以防止地下室内部受到地下水渗透和液体侵入。
此外,应为人防地下室配备必要的设备和设施。
例如,应该设置有足够的供氧系统,以保证地下室内部的通风和空气质量。
同时,还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应急灯和应急电源,以保证在断电情况下地下室内的照明和电力供应。
此外,还可以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设备,以增强人防地下室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住宅楼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地下室的选址、结构布局和防护措施等方面。
只有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保证地下室的结构稳定和安全可靠,才能够真正发挥人防地下室的功能,为人们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有效的避难场所。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样本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样本一、前言。
人民防空地下室是为了在战争或紧急情况下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建设的重要设施。
地下室的设计规范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设计规范样本对于地下室的建设和使用至关重要。
二、地下室设计规范样本的主要内容。
1. 地下室位置选择。
地下室的位置选择应考虑到周边环境和地形地势,尽量选择在平坦、开阔的地段,避免选择在易受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
同时,地下室的位置应尽量靠近人口密集区,方便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前往避难。
2. 地下室结构设计。
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规范,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确保地下室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承受外部压力和冲击。
地下室的建筑结构应具备一定的防水、防潮和防爆能力,以确保地下室内部环境的安全。
3. 通风系统设计。
地下室的通风系统设计应考虑到人员密集的情况下,确保地下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通风系统应具备自动开启和关闭功能,以应对紧急情况下的通风需求。
4. 照明系统设计。
地下室的照明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用途,确保地下室内部有足够的光线照明。
同时,照明系统应具备应急供电功能,以确保在停电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5. 应急设施设置。
地下室内应设置紧急出口、应急照明、消防设备等应急设施,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6. 安全设施设置。
地下室内应设置安全门、安全窗、安全通道等设施,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防止外部威胁的侵入。
7. 管理和维护规范。
地下室的管理和维护规范应明确规定地下室的使用规定、维护责任、定期检查等内容,以确保地下室能够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三、地下室设计规范样本的意义。
地下室设计规范样本的制定对于地下室建设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地下室设计规范样本能够为地下室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确保地下室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其次,地下室设计规范样本能够为地下室的管理和维护提供规范,确保地下室能够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人防地下室结构平时设计技术要点

根据《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本人防地下室为核6级,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一、底板(作用方向向上):作用在底板的人防等效静载值 25KN/M2级,且与作用在底板上的水压力组合计算。
计算要点:人防底板计算不用考虑裂缝宽度,满足强度即可,一般情况下均为平时荷载下裂缝控制,桩基础不用验算地基承载力,只验算桩身的强度(一般情况下均满足)。
二、顶板人防顶板:1)负一层人防顶板等效均布荷载取70kN/M2_,负二层人防顶板等效静荷载取值50kN/M2_,,不与平时活载组合,与平时恒载组合;三、计算要点:1、在人防等效静载与平时静载同时作用下,材料动力强度设计值可取静载作用下材料强度设计值乘以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混凝土为1.5,HPB235钢筋按1.5,HRB335钢筋按1.35,HRB400按1.2,具体为:混凝土: C35 静力轴心抗压设计值:16.7 KN/M2;动力轴心抗压设计值:25.05KN/M2;钢筋:HPB235 静力抗拉强度设计值:210 KN/M2;动力抗拉强度设计值:315 KN/M2;HRB335 静力抗拉强度设计值:300 KN/M2;动力抗拉强度设计值:405 KN/M2;HRB400。
静力抗拉强度设计值:360 KN/M2;动力抗拉强度设计值:432 KN/M2。
进行梁柱抗剪及抗压计算时,混凝土动力设计值乘以0.80折减系数如果采用PKPM/YJK计算,程序已自动考虑,不用再认为输入以上调整系数。
2、在人防等效静载与平时静载同时作用下,不考虑结构裂缝验算,但设计时应进行平时荷载作用裂缝验算3、人防荷载下只验算桩身强度,不验算地基承载力。
4、防空地下室一个防护单元内顶板、底板、外墙不得设置变形缝。
5、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30,混凝土自防水抗渗等级不低于P6。
6、顶底板结构层厚度不低于200mm;配筋为双层双向,配筋率不低于0.25%,应设置拉结筋,梅花布置,间距不大于500×500。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要求规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要求规范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在人民防空地下室(以下简称防空地下室)设计中正确贯彻“长期坚持、平战结合、全面规划、重点建设”的建设方针,使设计符合战时及平时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4级、4B级、5级和6级的各类防空地下室设计。
1.0.3 防空地下室设计应符合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在平面布置、结构选型、通风防潮、采光照明和给水排水等方面,应采取使其充分发挥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相应措施。
1.0.4 防空地下室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平时peacetime和平时期的简称。
国家或地区既无战争又无明显战争威协的时期。
2.1. 2 战时wartime战争时期的简称。
国家或地区自开始转入战争状态直至战争结束的时期。
2.1.3 临战时imminenceofwar临战时期的简称。
国家或地区自明确进入战前准备状态直至战争开始之前的时期。
2.1.4 冲击波shockwave空气冲击波的简称。
核爆炸在空气中形成的具有空气参数强间断面的纵波。
2.1.5 冲击波超压positivepressureofshockwave冲击波压缩区内超过周围大气压的压力值。
2.1.6 地面超压surfacepositivepressure防空地下室室外地面的冲击波超压峰值。
2.1.7 土中压缩波compressivewaveinsoil核爆炸作用下,在土中传播并使其受到压缩的波。
2.1.8 核爆动荷载dynamicloadofnuclearblast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土中压缩波对防空地下室结构形成的动荷载。
2.1.9 主体mainpart防空地下室中,能满足战时防护及其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
如有防毒要求的防空地下室中的最后一道密闭门以内部分。
2.1.10 清洁区(密闭区)airtightspace防空地下室中能满足防毒要求的区域。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来源:发布时间:2004-5-23 16:47: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5年5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5]13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89]3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
原《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J38-79)于1995年10月1日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五年一月十三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合[1989]3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负责主编,具体由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会同有关设计、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对国家标准《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J38-79)进行修订而成,经建设部1995年1月13日以建标[1995]13号文批准,并会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进行了深入地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防空地下室工程设计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的先进规范和经验,同时针对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试验验证工作,并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按照现行《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对有关战时防护要求和平战结合方面的各条款进行了修改;根据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的规定,结构设计采用了以概率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根据国家有关早期核辐射防护设计方面的规定,修改了早期核辐射防护部分的有关条款;按照《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GBJ83-85)的要求,修改了符号、计量单位和基本术语。
人防工程附建式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探讨

人防工程附建式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探讨人防工程是指在战争或紧急情况下为人员提供安全避难的建筑物和设施,以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而附建式防空地下室是人防工程的一种形式,常见于住宅小区、学校和办公楼等地方。
附建式防空地下室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其抵御外界压力和保证内部人员安全的关键。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下室的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地下室的结构造成巨大的挑战。
因此,在设计中应采用适当的抗震设计方法,如采用加固结构、设置抗震墙体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和建筑技术来提高地下室的抗震性能。
其次,地下室的结构要能够承受外部压力。
在战争或紧急情况下,地下室往往需要承受来自爆炸、坍塌等各种外部冲击力。
为了确保地下室能够安全避难,需要进行荷载计算和结构分析,确定合适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同时,还需要选择适当的结构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和钢材等,以提高地下室的承载能力。
此外,地下室的结构还需考虑防水和防湿的问题。
由于地下室处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位置,易受到地下水的浸泡和渗透。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需要采用防水措施,如设置防水层和防水涂料,以防止地下室受到潮湿和漏水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注意通风和排水的设计,以确保地下室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最后,地下室的结构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人防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公共设施,其结构设计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标准。
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建筑法规和人防工程设计规范,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尺寸,并进行相应的验算和检测,确保其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附建式防空地下室的结构设计是人防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抗震能力、承载能力、防水防湿等因素,同时符合相关的建筑标准和规范。
只有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地下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人员提供有效的避难场所。
【人防设计】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几个要点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几个要点人防即人民防空,是国防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重点。
人民防空工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本文就结合平日设计经验对附建式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容易犯错或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展开分析和探讨。
1、防空地下室的封闭性防空地下室是一个具有战时出入口的独立密闭空间,故设计时须首先保证这一点。
通常在设计时会有以下部位会被遗漏而封闭不严实:汽车坡道、上部设备管井、人防墙等。
汽车坡道经常设计作为人防区域顶板,坡道面与地下室顶板之间需用混凝土侧墙封牢并满足人防要求;上部设备管井及排水管等不能穿越人防顶板进入防空地下室;人防墙(人防区域无密闭性要求的内墙除外)施工不应采用带PVC套管对拉螺栓支模,而应按人防图集采用设置密闭肋的对拉螺栓。
以上常见的几个地方需在设计时注意检查或明确说明。
2、后浇带的设置目前,对于面积较大或长度超长的地下室,一般为方便使用,不再设永久性的变形缝(上部地面建筑可设),而采取设置后浇带、加强带等措施减小混凝土收缩的不利影响。
防毒通道、滤毒室等部位对防毒密闭性要求非常严格,地下室后浇带应避免经过这些口部房间。
另外,后浇带应尽量避开防护密闭门以及临战封堵门框墙等受力重要部位。
3、防空地下室出入口楼梯设计常见有将防空地下室出入口楼梯均按防塌设计的情况,实际上,仅需将人防主要出入口楼梯按防塌设计即可。
根据《人防规范》4.5.9条,防空地下室战时非主要出入口,除临空墙外,其他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墙、楼梯踏步和休息平台等均不考虑核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
《人防规范》4.7.10条也有类似的规定。
非战时主要出入口一般仅用于平时和临战准备使用,战时室外染毒时不允许人员出入,故非主要出入口楼梯战时遭遇爆炸袭击允许破坏。
实际设计时,一般通过寻找“防毒通道”的位置而辨别需要做防塌设计的楼梯。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浅析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浅析---李雪峰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逐步提升,国家对人民防空的投入也逐步提高。
并结合普通住宅小区的汽车库和自行车库,按比例综合考虑人防人员隐蔽和物资库的布置。
笔者结合最近几年涉及到的几次人防结构设计,尝试对普通车库和人防车库结构设计进行一些比较和总结。
一、普通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特点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主体结构设计(含顶板、底板、侧墙等)和孔口的防护设计(含出入口的防护和消波)这些内容的结构设计有如下特点:1、核武器、常规武器爆动荷载属于偶然荷载,具有荷载量值大,作用时间短且不断衰减的特点,因此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可以降低(一般结构的pf=10%,而人防结构为6%)。
2、考虑结构的动力响应。
3、可以按照弹塑性设计(考虑塑性能承受更大的动力荷载,有较大的经济意义)。
4、材料设计强度可以提高(试验表明,快速加载情况下,材料的力学性能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例如钢材提高1.15~1.5倍,砼强度提高1.5倍)。
5、重点注意构造要求,构造措施更为严格。
6、应同时满足平时和战时荷载效应组合要求。
二、人防地下室荷载取值人防荷载取值,根据人放地下室抗力级别(当地人防部门根据国家制定的《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以批文的形式确定)采用规范查表或公式计算确定。
1、顶板战时参与组合的荷载有人防等效静载(根据抗力级别结合覆土,柱网的实际情况确定),自重,覆土。
平时活载不同时参与组合。
2、外墙战时参与组合的荷载有人防等效静载(根据抗力级别结合地下室深度,地下水位的实际情况确定)。
3、底板战时参与组合的荷载有人防等效静载(根据抗力级别结合地下室深度,地下水位的实际情况确定)。
并注意区分对有无桩基两种情况等效静载取值的不同。
4、内承重墙、柱组合相对简单,按照规范取用即可。
三、构造要求人防规范对构造做了很详细的规定,结构设计时需根据不同部位,仔细研究规范条文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如顶板,临空墙的最小防护厚度,钢筋的配筋率,拉筋的规格,门框墙尺寸等等。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原则、内容及注意事项

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原则、内容及注意事项文章一:人防地下室的设计原则、内容及注意事项1.设计原则1.1 安全性原则人防地下室的设计首要原则是确保居民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
设计应满足各种灾害情况下的防护要求,如地震、火灾、化学泄漏等。
1.2 结构稳定性原则人防地下室的结构要具备强大的抗震能力,能够承受外部压力和震动,确保地下室不会坍塌或者变形。
结构设计应符合相关建造规范和技术标准。
1.3 通风与排烟原则在人防地下室的设计中,通风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它能够提供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和烟雾。
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持续正常运行。
2.内容2.1 入口和出口设计人防地下室的入口和出口应合理设置,并且容易找到。
标识应清晰可见,应提供应急照明设备,以确保在黑暗环境中也能找到出口。
2.2 疏散通道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宽敞舒适,并配备应急照明。
通道的走向和布局应使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到地下室。
2.3 应急设备和物资储备人防地下室应备有必要的应急设备和物资,如急救箱、灭火器、应急食品和饮水等。
这些设备和物资应放置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2.4 环境控制人防地下室应具备良好的环境控制能力,包括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的控制。
应提供适当的通风系统、空调和净化设备,以保持宜人的室内环境。
3.注意事项3.1 防水防潮人防地下室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以防止水浸入地下室。
防潮措施的合理设计和施工是确保地下室干燥的关键。
3.2 防火安全人防地下室应具备良好的防火能力。
防火材料和防火设施的选择与配置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3.3 监控与报警系统为了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应配置合适的监控和报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3.4 定期维护和检查人防地下室的设施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附件:1. 人防地下室平面图2. 人防地下室剖面图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造规范:指定了建造物设计、施工和使用的要求和标准,以确保建造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经验总结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规范广东建材2009年第11期建筑设计与装饰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经验卓毅刚摘(广州市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要:本文较系统的结合规范介绍了人防地下事结构设计特点和设计原则,对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主要构件进行了设计分析,并对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经验;经济性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在全国各大中等城市拔地而起,地下停车库、地下商场等地下建筑物的大量兴建,人防工程建设逐步走向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道路。
特别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繁华的商业地段成为地下空间开发的热点和焦点,其地下空间的利用离不了以防灾救灾为目的的人防工程。
本文就人防工程中最常见的低抗力等级人防地下室(核5,常5级以下)为例子,进行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1材料人防地下室在有人防荷载参与结构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乘以材料强度综合调整系数Yd。
详见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以下简称《人防规范》)4.2条。
1.1混凝土人防地下室选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为C30C35。
笔者不建议选用C40以上的混凝土,原因有二:(1)C40--一C55混凝土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3,而C25~C35混凝土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25。
由于人防地下室考虑防辐射及密闭防毒作用,墙体及顶板较厚,所以对于低抗力等级的人防地下室,结构设计计算中会出现较多构造钢筋就能满足受力要求的情况。
故在抗力等级及平时荷载不大的情况下,采用强度等级低于C40的混凝土,可降低工程的含钢量,其经济性是显而易见的。
(2)人防地下室的墙体及顶底板一般较厚,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登记越高,其水化热越大,就越容易开裂,增加混凝土养护难度。
1.2钢筋人防地下室可采用除了经过冷加工处理之类延性差的钢筋作为人防荷载参与计算过程中的受力钢筋(认防规渤4.2.2)。
此外,在核爆动荷载作用下,结构构件变形极限已采用允许延性比的控制。
且在确定各种构件允许延性比时,已考虑了对变形的限制,因而在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中,可不考虑结构裂缝开展(《人防规__范》4.1-6)。
故对于一些顶板覆土较厚,平时顶板荷载较大,而人防抗力等级较低的人防地下室(即配筋由平时裂缝控制的情况下),在普通钢筋能满足人防荷载按塑性极限分析法计算的要求配筋前提下,可通过增加有粘结力的预应力钢筋来对项板裂缝进行控制。
从而减少因平时荷载作用下的裂缝控制要求所需的多余普通钢筋。
2结构设计选型及计算要点人防地下室在人防荷载参与结构设计计算时,可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分析法(弹塑性构件)计算,可不考虑风荷载及地震荷载作用,对结构变形、裂缝开展以及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变形可不进行验算,但需要验算基础承载力强度。
所以在人防地下室设计过程中,需要就平时和战时两种不同工况下分别计算,取其中最大配筋值。
2.1顶板顶板荷载的取值有两种工况:①项板静荷载+活荷载;②顶板静荷载+爆炸等效静荷载。
第一种工况作用下,顶板及顶板梁应按平时要求计算(整体建模,考虑风和地震荷载作用,验算最大裂缝等)。
第二种工况作用下,顶板及顶板梁主要受竖向荷载控制,因此计算仅取一层计算内力,且按塑性极限分析法计算,跨中弯矩调整系数:l-20支座弯矩调整系数:0.80,不作活载不利布置计算,不验算裂缝。
最终结果应比较两种工况作用下,取计算结果的最大值。
人防地下室顶板厚度取值应注意最小防护厚度(从防规范》3.2.2),并应采用防水混凝土(《人防规范》3.8.3)。
对于多层人防地下室,当上下相邻两楼层被划分为两个防护单元时,其相邻防护单元之间的楼板为防护密闭楼板,最小厚度可取200mm。
另外应注意人防地下室顶(底)板和墙体均需按《人防规范》4.11.1l条设置拉结筋。
人防地下室顶板一般采用梁板式和无梁楼盖两种结构形式。
无梁楼盖整体抗震性能教差,当人防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或柱网区格内长短跨之一65—建筑设计与装饰比大于1.5,以及顶板标高变化较多时,均不宜选用无梁楼盖结构形式。
梁板式结构抗震性能较好,属于人防地下室应用最多的结构形式。
无梁楼盖相对梁板结构来说,也有一定优势:①造价和梁板结构相差不多,但施工起来比梁板结构方便,工期也短些。
特别是对于人防地下室,因为人防地下室荷载取值较大,梁面钢筋比较多和密,经常造成施工时因梁面钢筋过密而难以浇筑混凝土及放震动棒。
既增加了施工难度,又容易因混凝土形成蜂窝造成安全隐患。
②对于同一位置修建的地下室,决定其造价的关键因素有两个:层高和埋深。
例如顶板覆土1.5m,柱跨8mX8m的核6、常6级人防地下室,如果顶板选用梁板结构的话,其梁截面需要0.5m×1.1m左右;而选用无梁楼盖的话,顶板厚仅需要0.5m即可。
两种结构形式的顶板造价是差不多的,但选用无梁楼盖的地下室埋深和层高都比选用梁板结构的减少了0.6m。
这就意味着基坑可以少开挖0.6m,外墙计算高度减少0.6m,底板水压力减少了6kN/m2。
因此不难看出顶板选用无梁楼盖的人防地下室在经济上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所以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人防地下室顶板结构选型应优先选用无梁楼盖结构形式。
2.2墙体人防墙体(包括外墙、临空墙、单元隔墙、密闭隔墙,密闭隔墙不考虑受力计算)主要承受水平向的爆炸荷载作用,计算模型为单向板,下端固端,上端视顶板刚度来定固端或简支。
为简化设计,我们一般把顶板厚度≥墙体厚度的条件视为上端为固端进行设计计算,反之为简支。
门框墙属于开孔口的临空墙,其计算模型为把孔口四周视为悬臂梁,分别计算。
当悬臂粱悬挑长度超过所在孔口边长1/2时,应在孔口边设置立柱或横梁。
因人防墙体一般都是作为单独构件拿出来计算的,所以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特别注意与周边构件的弯矩协调,加强节点构造钢筋,以免因设计控制标准不一致而导致结构的局部先行破坏,失去整个防护建筑的作用。
2.3柱子、底板和基础一般情况下,这些构件是由平时工况控制配筋:①柱子的承载力在人防等效静荷载作用下会跟着材料强度提高而提高1.5倍左右(柱子主要靠混凝土承压);在战时工况下不需要考虑活荷载,而平时工况下,上部建筑每层叠加起来的活荷载甚至比人防等效静荷载更大(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4,人防等效静荷载分项系数为1.O)。
②独立基础底板处于非饱和土时,要先按平时要求进行设计。
再在人防等效静荷载作用,材料强度提高的条件下,进行构件承载力强度验算。
同时要注意满足一66一__广东建材2009年第11期《人防规范》4.1l节的构造规定。
3施工方面人防地下室对防护性及密闭性要求很高,施工中要求一次浇筑,不能事后凿洞。
施工中不能破坏人防地下室防护密闭性,在对人防钢筋混凝土墙安装模板时,应采用中间加止水片的一次性螺栓安装加固,严禁采用PVC套管穿越墙体、重复使用螺杆的施工做法。
人防地下室的钢筋应联成一个整体,因设止水钢板、穿墙套管及埋设防爆波地漏而割断的钢筋,应点焊在这些构件上。
人防地下室因防护密闭性需求,一般不设各种形式的缝(认防规范》4.11.4),主要通过设置施工后浇带和混凝土添加剂的形式来替代变形缝及沉降缝。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应根据基础和上部结构布置的具体情况确定。
后浇带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处,一般在梁、板跨度内的三分之一处,结构弯矩和剪力均较小。
平面布置时要注意后浇带的布置宜平行于梁,以免梁截断太多,且应避开人防口部墙体及人防门洞,以免墙体上施工冷缝太多及人防门洞预埋角钢截断,可视具体情况沿平面曲折通过。
后浇带宽度一般为0.8~1.0m,间距一般为30"-"50m。
在高层建筑与裙房之间设置后浇带时,后浇带宜处于裙房一侧。
在封闭施工后浇带之前,应将后浇带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做好钢筋的除锈工作,并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涂刷界面剂,后浇带混凝土应比两侧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大一级,并且采用掺加了微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
施工后浇带的封闭时间。
一般来讲,对于收缩后浇带,不宜少于两个月,通常认为这时候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已经完成60%以上;对于沉降后浇带,应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封顶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即要求高层建筑先施工、先沉降,以释放一部分高层与裙房之间的差异沉降:或者根据沉降观测,当高层建筑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时,若高层建筑的沉降量较小,预估高层与裙房之间产生的差异沉降量处在控制范围之内时,亦可以提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
4结束语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程中,结合城市建设积极推进人防工程建设进程,坚持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建设方针,大力提高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实现高技术局部战争对现代人防的要求。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为地面创造开敞空间,符合现代城市建设紧凑化及人文关怀的新理念。
同时发展地下工程技广东建材2009年第11期建筑设计与装饰小高层住宅结构概念设计的探讨李学才摘(合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要: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时,做好概念设计,根据房屋的建造地点,平立面体形,层数多少,在满足安全性、耐久性与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结构体系,本文探讨了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的概念设计。
关键词: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概念设计引言: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过程中的概念设计,是指设计人员在结构选型、布置、分析计算、截面设计到细部处理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对所遇到的问题按照建筑结构的一般规律,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确定合理的分析处理方法,以获得经济、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
对于同一座建筑,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结构布置方案;确定了结构布置的建筑物,即使在同种荷载情况下,也存在着不同的分析方法;分析过程中设计参数、材料、荷载的取值并不是惟一的;建筑物细部的处理不尽相同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设计人员自己作出判断。
而判断只能在结构设计一般规律的指导下,根据工程经验进行。
因此,概念设计存在于结构设计师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所要处理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
本文就小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概念设计要点进行探讨。
度的建筑,则应简单、规则、减小偏心。
平面布置均匀、规则,一方面可以使建筑物分布质量产生的地震惯性力能够以较短和直接的途径传递,并使质量分布与结构刚度分布协调,以限制质量与刚度之间的偏心;另一方面,有利于防止薄弱的子结构过早地出现破坏、坍塌现象,使地震作用能够在各个子结构之间重新分布,发挥整个结构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
1.3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1)水平地震的作用是双向的,结构布置应使结构能够抵抗任意方向的地震作用。
一般情况下,应使结构沿平面两个主轴方向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震能力。
(2)结构刚度的选择既要减少地震作用的效应,也要注意控制结构变形的增大。
(3)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抗扭刚度和抵抗扭转振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