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变异和进化历年高考题

合集下载

2024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专题历年真题全面解读

2024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专题历年真题全面解读

2024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专题历年真题全面解读生物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生物科目中的热点考点。

了解历年真题的解析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对于高考生物的备考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2024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专题历年真题进行全面解读,帮助考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选择题解析选择题是高考生物试卷中的常见题型,考察考生对遗传与进化基础知识的掌握。

以下是几道常见的选择题及其解析:1. 题目:某种昆虫雌性常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行为如下:交叉。

染色单体得到一份所带等位基因,另一份所带等位基因来自于族群中的某个其它个体。

根据该行为,可归纳出各染色体复制方式的基本原理是:A. 回归B. 倒换C. 消失丧失D. 交换解析:根据题干中描述的昆虫雌性常染色体的行为,可知该行为属于交叉互换现象,因此选项D“交换”为正确答案。

2. 题目:某种昆虫中,有一对基因Aa控制翅膀形态,A为正常翅膀,a为畸形翅膀。

若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则该基因是:(表格省略)A. 基因自显性B. 基因隐性C. 等位基因D. 累加效应解析:根据表格可知,杂交实验产生了以正常翅膀(A)为主的后代,而畸形翅膀(a)得到了抑制。

因此,可以判断A为显性基因,a 为隐性基因,故选项B“基因隐性”为正确答案。

二、简答题解析简答题在高考生物考试中占有一定比重,要求考生能够对遗传与进化相关知识点进行简洁明了的回答。

以下是几道常见的简答题及其解析:1. 题目:简述DNA复制的过程。

解析:DNA复制是指DNA分子通过特定的酶和辅助蛋白,在细胞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复制的过程。

其基本过程包括解旋、连接、重构等步骤。

首先,DNA双链经过酶的作用解开,形成两条单链。

然后,在酶的作用下,新的互补链与原来的单链结合,形成两个完整的DNA分子。

最后,通过酶的作用,使新生的DNA链与原来的DNA链重新连接,形成完整的双螺旋结构。

这样,就完成了DNA复制的过程。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高考真题篇(附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高考真题篇(附答案)

第六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专题十四生物的变异与育种高考真题篇1.(2022北京,5,2分)蜜蜂的雌蜂(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是单倍体,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

由此不能..得出()A.雄蜂体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B.雄蜂精子中染色体数目是其体细胞的一半C.蜂王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与果蝇不同答案B2.(2022广东,11,2分)为研究人原癌基因Myc和Ras的功能,科学家构建了三组转基因小鼠(Myc、Ras及Myc+Ras,基因均大量表达),发现这些小鼠随时间进程体内会出现肿瘤(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正常增殖B.三组小鼠的肿瘤细胞均没有无限增殖的能力C.两种基因在人体细胞内编码功能异常的蛋白质D.两种基因大量表达对小鼠细胞癌变有累积效应答案D3.(2022湖南,9,2分)大鼠控制黑眼/红眼的基因和控制黑毛/白化的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某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眼黑毛∶黑眼白化∶红眼黑毛∶红眼白化=1∶1∶1∶1。

该个体最可能发生了下列哪种染色体结构变异()答案C4.(2022河北,5,2分)《尔雅》《四民月令》和《齐民要术》中记载,麻为雌雄异株,黑、白种子萌发分别长成雌、雄植株,其茎秆经剥皮、加工后生产的纤维可用于制作织物。

雄麻纤维产量远高于雌麻,故“凡种麻,用白麻子”。

依据上述信息推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从雄麻植株上取部分组织,体外培养产生大量幼苗用于生产B.对雄麻喷洒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增加纤维产量C.因为雌麻纤维产量低,所以在生产中无需播种黑色种子D.与雌雄同花植物相比,麻更便于杂交选育新品种答案C5.(2022山东,6,2分)野生型拟南芥的叶片是光滑形边缘,研究影响其叶片形状的基因时,发现了6个不同的隐性突变,每个隐性突变只涉及1个基因。

这些突变都能使拟南芥的叶片表现为锯齿状边缘。

利用上述突变培育成6个不同纯合突变体①~⑥,每个突变体只有1种隐性突变。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全集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全集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全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细胞分裂的特点?A. 遗传物质的复制B. 有丝分裂C. 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前期不同期数目不同2. 以下哪个是遗传的基本单位?A. 染色体B. 基因C. 细胞D. 有丝分裂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什么?A. 孟德尔遗传法则B. 子代整体基因组变化C. 随机性D. 变异性4. DNA分子的结构中含有哪几种碱基?A. A、T、C、GB. A、T、C、PC. A、T、G、PD. A、Z、C、G5. 经常参与细胞分裂的是细胞的哪种器官?A. 核膜B. 核C. 线粒体D. 核仁6. 现代细胞分裂学最早确定的是细胞分裂的某个过程是怎样进行的?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D. 有丝分裂前期不同期数目不同7. 遗传信息的用途不包括什么?A. 遗传学研究B. 判定亲子关系C. 确定物种进化的程度D. 增强人类智力8. 哪个法则是在染色体动态过程中排斥、受精并育苗后都能得到保持的?A. 孟德尔第一法则B. 孟德尔第二法则C. 孟德尔第三法则D. 孟德尔第四法则9. 染色体是由DNA和什么组成的?A. 细胞质B. 蛋白质C. 核酸D. 水分10. 细胞分裂的功能是什么?A. 维持生物体的稳定性B. 增加DNA链长度C. 更新遗传信息D. 生成新的基因二、填空题1. 母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都是(1)细胞,(2)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3)细胞相同,染色体的形态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4)和(5)等变化。

2. 首次发现核与质官(细胞内的独立细胞器官)之间的染色体运动的是(6) 。

3. 遗传物质是指生物的染色体上存在的(7) ,它是规定生物遗传基础的一个分子。

4. 适当选用下表中的字母填空:% | A | T | G | C------------- |A | | | |T | | | |G | | | |C | | | |A上连接的是(8) ,T上连接的是(9) ,G上连接的是(10) ,C上连接的是(11) 。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全解2024年版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全解2024年版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全解2024年版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也是高考生物科目中的重要内容。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遗传与进化的知识,本文将对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进行全面解析。

一、选择题1. 遗传物质DNA的主要功能是()A. 储存遗传信息B. 控制细胞代谢C. 维持细胞结构D. 调节细胞分裂解析:选择A。

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储存了生物的遗传信息。

2. 研究表明,同一个家族中的成员所患的某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该病的发病概率有关。

根据这一特点,该病有可能是由位于()的基因突变引起的。

A. 染色体座B. 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C. 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D.细胞器DNA解析:选择C。

隐性遗传病通常由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引起。

3. 某个物种的数量由于环境变化而减少,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这是()的一个例子。

A. 适应性辐射B. 同域分化C. 遗传漂变D. 迁移解析:选择C。

数量减少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属于遗传漂变的范畴。

二、解答题1. 请试述自然选择的原理。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之一,其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个体之间存在遗传变异,这种变异会影响个体的适应性。

- 环境资源有限,个体之间会进行竞争。

- 适应环境的个体会更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 适应性强的个体会将其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而适应性较差的个体不容易繁殖后代。

- 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应性较高的特征会在种群中逐渐积累,而适应性较差的特征则逐渐减少。

2. 解释DNA复制的过程。

DNA复制是生物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DNA双链解旋:DNA双链分离,并用水解酶打开双链结构,形成复制起始点。

- DNA链合成: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合成新链,利用单链模板合成新的互补链。

- DNA连续复制:在模板链上进行连续复制,DNA聚合酶能持续合成新链。

- DNA不连续复制:在另一个模板链上进行不连续复制,形成片段,即Okazaki片段。

遗传变异和进化历年高考题

遗传变异和进化历年高考题

《遗传.变异和进化》历年高考题1999年广东1.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比例为20%,由该段DNA转录出来的RNA,其胞嘧啶的比例是A.10%B.20%C.40%D.无法确定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中有A.ABR和aBRB.ABr和abRC.aBR和AbRD.ABR和abR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

”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B.BbccC.bbCcD.bbcc4.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

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5.八倍体小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数是A.8B.4C.21D.16.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l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

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I和II),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1)由实验结果可以推测第一代(I)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另一条链是。

(2)将第一代(I)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到的细菌的DNA用同样的方法分离。

请参照上图,将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在右图中标出。

6. (1)15N母链14N新链(2)1999年上海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A.5和3B.6和4C.8和6D.9和42.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现有一株番茄结的果是黄色的,这是因为该株番茄A.发生基因突变B.发生染色体畸变C.发生基因重组D.生长环境发生变化3.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A.aB.1/aC.1D.1-1/a4.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性患儿①23A+X ②22A+X ③21A+Y ④22A+Y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5.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它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6.母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4,公驴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2。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综合测试9 遗传、变异与进化

高中生物高考热点专题综合测试9 遗传、变异与进化

高中生物专题综合测试(九)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5分)1.(2012·江苏苏北四市联考)下面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质粒构建过程中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B.图中愈伤组织分化产生的再生植株基因型一般都相同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中含有相关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D.转基因抗虫棉有性生殖的后代不能稳定保持抗虫性状解析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是标记基因,不含有相关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答案 C2.(2012·浙江宁波八校联考)下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细菌D细胞内,产生“工程菌”的示意图。

所用的载体为质粒A。

若已知细菌D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质粒A导入细菌后,其上的基因能得到表达。

能表明目的基因已与载体结合,并被导入受体细胞的结果是( )A.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繁殖的细菌B.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和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C.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D.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的细菌解析由题图可知,人生长激素基因插入质粒后将四环素抗性基因破坏,该基因不再表达。

因此,含有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但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繁殖。

答案 C3.(2012·浙江温州二模)下表为常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及其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由此推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注:Y=C或T,R=A或G)A.限制酶切割后不一定形成黏性末端B.限制酶的切割位点一定在识别序列的内部C.不同限制酶切割后一定形成不同的黏性末端D.一种限制酶一定只能识别一种核苷酸序列解析HindⅡ能识别不同的核苷酸序列,切割后不一定形成黏性末端;Sau3AⅠ的切割位点在识别序列的外部;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可能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如Bam HⅠ与Sau3AⅠ切割的末端。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全解2024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全解2024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全解2024遗传与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也是高考生物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掌握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熟练解答历年真题,对于提高考试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部分的历年真题。

1. 考题一[题目]A. 现有一个基因座A,该基因座有一个等位基因A1和A2。

B. 家系图中有三代人,其中正常视力纯合子(A1 A1 和A2 A2)的人是健康人,患者为基因座A的杂合子(A1 A2)或纯合子(A2 A2)。

C. 假设该疾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时,则可以推断这个家族的下一代患病率为50%。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

根据题干所给信息,正常视力纯合子的人是健康人,患者为基因座A的杂合子(A1 A2)或纯合子(A2 A2)。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患病孩子一般有患病父母,且患病父母的子女有50%的概率患病。

因此,可以推断该家族的下一代患病率为50%。

2. 考题二[题目]A. 某种昆虫翅膀具有两种颜色:绿色和褐色。

B. 随机抽取100只昆虫,其中70只为绿色,30只为褐色。

将这100只昆虫随机配对繁殖。

C. 下一代昆虫的翅膀颜色比例为3:1。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昆虫翅膀颜色的遗传比例。

根据题干所给信息,随机抽取100只昆虫,其中70只为绿色,30只为褐色。

这代表了基因座上有两种等位基因,绿色基因A和褐色基因a。

随机配对繁殖的过程中,根据孟德尔遗传原理,Aa和Aa的杂合子产生的下一代绿色:褐色的比例为3:1。

因此,下一代昆虫的翅膀颜色比例为3:1。

3. 考题三[题目]A. 在研究某种昆虫翅膀颜色遗传时,发现了以下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AA:红色翅膀Aa:蓝色翅膀aa:白色翅膀B. 随机抽取100只昆虫,其中红色翅膀的昆虫50只,蓝色翅膀的昆虫30只,白色翅膀的昆虫20只。

将这100只昆虫随机配对繁殖。

C. 下一代昆虫的翅膀颜色比例为3:1:1。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专题上海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专题上海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专题上海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专题 - 上海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导言:生物遗传与进化是高考生物科目中的重要章节,涉及到基因、遗传规律以及进化理论等内容。

掌握好这一专题对于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上海地区历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专题的真题及详解,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备考。

第一章:基因与遗传的基本规律1. 2008年上海高考真题问题:人体中某一种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分别为A和a,基因型AA的人患某种遗传性疾病,基因型Aa的人健康,基因型aa的人也能正常生活但可能将这种病传给下一代。

根据该情况回答以下问题:(1) 若父亲基因型为Aa,母亲基因型为aa,则他们后代健康人的比例是多少?解答:父亲的基因型是Aa,其中一半的配子将是A,另一半为a;母亲的基因型是aa,将全部配子是a。

由此可得:后代健康人的比例 = (产生AA基因型配子的概率 + 产生Aa基因型配子的概率) × 100%= (1/2) × 1 + (1/2) × 1/2= 3/4 ×100%= 75%2. 2012年上海高考真题问题:某篇文章中有一个写错的单词“INSERTION”,先取出第2位和第3位字母,然后将取出的字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结果是:“D IN B F E”。

文章原来是什么?解答: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等式:第2位字母 + 第3位字母 = "FB"第2位字母 + 第3位字母 = "DI"由此可以推出:F = D, B = I,进一步推出答案为"FIBRE"。

第二章:进化与自然选择1. 2015年上海高考真题问题:某摄像机通过无线电波传送图像信号,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进化的干扰。

经过不断地改进和适应,该摄像机的图像传输质量逐渐提高。

按照进化理论,解释为什么摄像机的图像传输质量会改善?解答:根据进化理论,生物种群中存在基因的变异,这些变异是随机发生的。

2024高考生物重点遗传与进化历年考题总结

2024高考生物重点遗传与进化历年考题总结

2024高考生物重点遗传与进化历年考题总结高考生物考试中,遗传与进化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涉及到基因的传递、突变、基因频率的变化等知识。

通过总结历年高考考题,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个考点的重点内容和解题思路,为备考提供指导。

本文将针对2024高考生物考试的遗传与进化考点,进行历年考题的总结。

1. 遗传与进化的基本概念(1)某校高考题:对于个体内部来说,遗传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提取题意:个体内部遗传的基本概念。

思路分析:个体内部的遗传主要涉及到基因的传递和表达。

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通过遗传物质DNA在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传递。

基因通过编码和操纵蛋白质的合成,决定着个体的形态和功能。

2. 遗传的规律与模式(1)某校高考题:湿鸟翅色有黑和白两种。

黑翅鸟配对后代全黑,白翅鸟配对后代全白,黑白翅鸟配对后代黑翅鸟和白翅鸟的比例为1:1,试说明白翅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

提取题意:湿鸟翅色的遗传。

思路分析:通过观察黑翅鸟、白翅鸟、黑白翅鸟的配对后代,可以得出结论:黑翅鸟和黑翅鸟配对后代全黑,白翅鸟和白翅鸟配对后代全白,黑白翅鸟配对后代黑翅鸟和白翅鸟的比例为1:1。

根据这些观察结果可以判断,白翅是显性性状,黑翅是隐性性状。

3. 进化与自然选择(1)某校高考题:人口过剩、资源有限、要使适应环境的种群的繁衍受到限制。

某种部分有较好亲子关系的动物通过繁殖的方法将较多的后代留存在后代中,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种现象为()。

A.适应B.自然选择C.变异D.进化提取题意:动物根据亲子关系进行繁殖,以适应环境变化的现象。

思路分析:根据题目中所描述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动物通过选择繁殖的方式,将较多的后代留存下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种现象正是自然选择的表现,因此答案为B.自然选择。

4. 遗传与进化的应用(1)某校高考题:南方某种花卉,花型、花色多样,传统的育种方法很难得到满意的结果,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北方某种花卉中特定基因的颜色转移到南方花卉中,得到了新的优良品种。

2024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单元历年真题全解析

2024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单元历年真题全解析

2024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单元历年真题全解析在这份全面的解析中,我们将回顾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单元的历年真题,并对这些题目进行详细分析和解答。

通过对这些题目的深入解析,我们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遗传与进化的知识点,并为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1. 遗传与进化概述题题目:描述遗传和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并分析它们在生物世界中的重要性。

解析:遗传和进化是生物学的两个重要概念,遗传是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过程,而进化则是物种在漫长的时间里适应环境而发生的变化。

遗传和进化密切相关,遗传是进化的基础,而进化则是遗传变异的结果。

在生物世界中,遗传和进化对物种的适应性、变异性和多样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遗传变异使得物种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而进化则是物种不断适应并改变的过程,从而保证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2. 遗传与进化实例分析题题目:以人类眼睛颜色的遗传为例,解释基因型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影响眼睛颜色遗传的因素。

解析:人类眼睛颜色的遗传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基因是MC1R基因。

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所拥有的基因种类和基因组合方式,而表型则是指由基因型所决定的个体的外部特征。

人类眼睛颜色的基因型由黑色素生成的基因和蓝色素生成的基因决定。

黑色素生成的基因会使眼睛呈现出深色,蓝色素生成的基因则会使眼睛呈现出浅色。

因此,基因型决定了眼睛颜色的表型。

影响眼睛颜色遗传的因素包括遗传基因以及外界环境等。

遗传基因是最重要的因素,不同基因的组合会导致不同的眼睛颜色。

外界环境也可能对眼睛颜色产生一定影响,例如日晒会使黑色素的沉着增加,导致眼睛颜色变深。

而且,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也可能对眼睛颜色的遗传产生影响。

3. 遗传与进化的实践题题目:选择一个具体的物种,解释该物种在遗传和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并分析这些变化对物种适应环境的影响。

解析:我们以鸟类为例。

在遗传和进化过程中,鸟类经历了多种变化。

首先是体型和结构上的变化,例如鸟类的体型逐渐演化出适合飞行的特征,翅膀逐渐演化为更加适合高空飞行的结构。

高考生物历年真题遗传与进化专项2024

高考生物历年真题遗传与进化专项2024

高考生物历年真题遗传与进化专项2024遗传与进化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生物考试中的一大重点。

了解历年真题对于复习备考非常有帮助。

以下是2024年高考生物历年真题遗传与进化专项。

第一部分:选择题1.下列关于遗传规律的陈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遗传规律是基因的随机分离和随机组合定律。

B.孟德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是自交。

C.孟德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是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基因呈等位基因关系。

D.孟德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是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基因数量相同。

2.遗传物质DNA的主要特点是:A.由蛋白质组成。

B.存在于细胞质内。

C.可以自我复制。

D.只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3.表皮细胞和肌肉细胞具有相同的基因组,为什么形态和功能截然不同?A.表皮细胞和肌肉细胞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B.表皮细胞和肌肉细胞表达的基因不同。

C.表皮细胞和肌肉细胞所含的基因不同。

D.表皮细胞和肌肉细胞环境不同。

4.某物种的性别由XY染色体决定,若一位女性患有该物种的染色体异常导致她的性别为XY,则该女性患有的疾病可能是:A.先天性心脏病。

B.唐氏综合征。

C.红绿色盲。

D.Down综合征。

5.下列哪个现象不属于进化的驱动力之一?A.自然选择。

B.突变。

C.基因漂变。

D.克隆繁殖。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6.自然选择是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请根据自己对自然选择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A.自然选择的原因是什么?B.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什么?C.请结合具体的例子,说明自然选择是如何发生的。

7.基因突变是进化的重要来源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A.什么是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哪些?C.请举例说明基因突变对进化的影响。

8.生物进化的证据很多,其中化石记录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请解释化石记录如何支持生物进化理论。

9.染色体遗传是遗传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请解释染色体遗传的原理和规律。

10.遗传病是人类健康面临的重要问题,请根据你对遗传病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A.什么是遗传病?B.遗传病的传播方式有哪些?C.如何预防和治疗遗传病?以上是2024年高考生物历年真题遗传与进化专项。

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考题透视

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考题透视

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考题透视在2024年的高考生物考试中,遗传与进化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历年来,考题涵盖了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的调控机制以及进化的理论和证据等方面。

下面将透视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考题的历年题目,深入了解其内容要求和解题技巧。

一、遗传的基本原理1. 从基因到表型的传导是遗传的基本过程,请简要描述此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2. 什么是常染色体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请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

3. 根据遗传规律,给出下列基因型并预测表型:AA、Aa、aa、AABB、AABb、AaBb。

二、遗传的调控机制1. 请以人的血型遗传为例,说明基因表达和控制的机制。

2. 什么是基因突变?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 请解释以下遗传现象:等位基因互补、基因座位点定位。

三、进化的理论与证据1. 辩证论述进化论和创建论的差异。

并列举进化的基本推动力。

2. 给出地球生命进化的时间顺序,简述每个阶段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3. 描述适应性辐射和同域放散的进化现象,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四、综合题1. 猫科动物属于食肉目,具有尖利的牙齿和爪子。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猫科动物的这一适应特征与其遗传和进化的关系。

2. DNA指纹技术是现代刑侦科学中常用的方法,请介绍DNA指纹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通过对历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考题的透视,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考点的知识点涵盖面广,难度适中。

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掌握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调控机制以及进化的理论和证据,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同时,多进行试题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在2024年的生物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内容为2024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考题透视的文章,字数约为387字)。

2007-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汇编(遗传变异进化部份)

2007-2018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汇编(遗传变异进化部份)

高考题汇编4:变异育种进化一、(07山东理综)7.DNA 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 )变成了尿嘧啶,该DNA 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 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 、A-T 、G-C 、C-G ,推测“P”可能是A .胸腺嘧啶B .腺嘌呤C .胸腺嘧啶或腺嘌呤D .胞嘧啶 答案:D(07江苏生物)14.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B .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C .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D .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答案:A(07山东理综)26.(17分)普通小麦中有高杆抗病(TTRR ) 和矮杆易感病(ttrr )两个品种,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1)A 组由F 1获得F 2的方法是 ,F 2矮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 。

(2)Ⅰ、Ⅱ、Ⅲ三类矮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 类。

(3)A 、B 、C 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组,原因是 。

(4)通过矮杆抗病Ⅱ获得矮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 。

获得的矮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 。

(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

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杂交 2/3 (2)Ⅲ (3)C 基因突变发生的频率极低且不定向性(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100% (5)将矮秆小麦与高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杆,子二代高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

2024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大盘点

2024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大盘点

2024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历年题目大盘点一、选择题1. 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哪项表示遗传物质中的一对等位基因?A. DNAB. RNAC. mRNAD. tRNA2. 哪项描述了自然选择的过程?A. 个体之间的遗传信息传递B. 环境对个体适应性的影响C.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基因组的影响D. 基因突变对进化的贡献3. 下列哪项是性连锁遗传疾病?A. 白化病B. 血友病C. 长寿基因缺陷症D. 先天性心脏病4. 在某种植物群体中,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红色为显性基因R的表型,白色为隐性基因r的表型。

试推算该群体红色花占60%,白色花占40%的表型比例,红色花和白色花有哪种基因型的搭配?A. RR和rrB. RR和RrC. Rr和RrD. rr和rr5. 在某种鸟类中,扇尾的表型由一个基因控制。

假设该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A代表扇尾,a代表非扇尾。

若已知该群体的AA型占60%,Aa型占30%,则a型占该群体的百分比为:A. 70%B. 30%C. 10%D. 40%二、填空题1. 基因突变是遗传信息的________,是基因的来源。

2. 当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同一个染色体上时,称为____________。

3. 在人类的性染色体中,雌性具有____对性染色体组,雄性具有____对性染色体组。

4. 在DNA复制过程中,DNA链的合成是以________为模板进行的。

5. 单个基因可以决定一个或多个性状,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 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有哪些?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2. 什么是DNA复制?请解释DNA复制的过程。

3. 请说明几种基因突变类型,并举例说明它们在遗传变异中的作用。

4. 什么是自然选择?请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5. 试解释正反义突变的概念,并指出它们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四、论述题请结合历年高考题目的特点,讨论遗传与进化在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并且分析遗传和进化对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遗传和进化研究对社会的意义。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山东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点评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山东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点评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山东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点评一、选择题1. 题目:在自然选择中,具备较高生存竞争力的个体会更容易传递其有利的基因给下一代。

这一观念源自于()A. 赫尔曼特的杂交强度理论B. 达尔文的演化论C. 一卵双胞胎研究D. 卡尔·林奈的分类法答案:B点评:选项A是错误的,赫尔曼特的杂交强度理论主要与物种间杂交强度相关。

选项C是错误的,一卵双胞胎研究主要探讨基因与环境之间的联系。

选项D是错误的,卡尔·林奈的分类法与自然选择无直接关系。

2. 题目:某种植物的花朵有白色和红色两种,红色为显性基因A,白色为隐性基因a。

随机选择了20朵花,其中14朵为红色,6朵为白色。

根据这些观察结果,估算该种植物下一代红色花朵的频率最接近。

()A. 0.5B. 0.6C. 0.7D. 0.8答案:C点评:红色花朵为显性基因,因此有红色花朵的个体可能是AA或Aa基因型。

已观察到14朵红色花朵,它们可能来自AA和Aa的个体,总共有20个基因位点。

根据遗传学的法则,将红色花朵的频率表示为p,则2p+q=1,其中q为白色花朵的频率。

根据观察结果,红色花朵的频率为14/20=0.7,代入公式得到2*0.7+q=1,解得q=0.3,因此红色花朵的频率最接近0.7。

......二、解答题1. 题目:请说明DNA复制过程中的半保留复制机制的意义。

答案:DNA复制过程中的半保留复制机制的意义在于保证了基因信息的准确传递以及进化的可塑性。

首先,半保留复制机制确保了基因信息的准确传递。

在DNA复制过程中,DNA的双链被解开,形成两条互补的单链。

每条单链作为模板,通过互补配对规则,合成新的互补链。

由于互补配对的准确性,复制过程中的每一个碱基都能够与正确的互补碱基匹配,从而保证了复制后的两条新链与原有链的准确一致性。

其次,半保留复制机制提供了进化的可塑性。

DNA复制过程中,由于DNA聚合酶的滑动复制方式,每个新合成链的一部分是由单模板合成,另一部分是由另一模板合成,这样产生了一些错误复制的新链。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江苏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江苏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江苏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在高考生物科目中,遗传与进化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了解过去几年江苏地区的真题及其详细解析对于考生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以下是对江苏地区历年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真题及答案的详细解析。

1. 2015年江苏高考生物真题题目:以下是关于克隆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体细胞核移植实现动植物的再生繁殖。

B. 克隆技术只能用于生物的再生,无法应用于其他领域。

C. 克隆技术是指通过卵细胞核移植实现动植物的再生繁殖。

D. 克隆技术是指通过基因工程实现动植物的基因修饰。

答案:A解析:克隆技术指的是通过体细胞核移植,将一个个体的细胞核移植到另一个无核的细胞或卵细胞内,再利用生物的再生能力实现动植物的再生繁殖。

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2. 2016年江苏高考生物真题题目:小麦属植物的基因组DNA有42条染色体。

某个小麦属植物(2n=42)与一个具有52条染色体的植物(2n=52)杂交后,得到某杂交种群,经倍性变异后,形成的新物种(2n=95),请回答:新物种中的染色体是如何产生的?答案:非分离体产生解析:在某个小麦属植物与一个具有52条染色体的植物杂交后,得到的某杂交种群中,染色体并未按照规定的染色体数目进行分离,而是产生了非分离体,即某个个体中染色体数目增多。

通过倍性变异后,形成了一个新的物种,染色体数为95。

3. 2017年江苏高考生物真题题目: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改变。

B. 基因重组是指体细胞产生两个互补的DNA链。

C. 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互换位置。

D. 基因重组是指RNA通过转录过程的改变而产生的。

答案:C解析: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互换位置,也被称为染色体交叉互换。

基因重组是遗传学中重要的一种遗传现象,它可以增加基因的多样性。

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4. 2018年江苏高考生物真题题目:在遗传中,基因型指的是:A. 某个基因具有的表现型。

遗传变异和进化高考真题

遗传变异和进化高考真题

遗传变异进化专题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2.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 1自交,播种所有的F 2,假定所有的F 2植珠都能成活,在F 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

假定剩余的每株F 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 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

从理论上讲F 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B.3/8C.1/16D.3/163.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 和Aa 个体全部存活,aa 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 、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 的比例是( )A .1:1 B. 1:2 C. 2:1 D. 3:14.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A .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 .花色基因的序列C .细胞的含量D .细胞的含量5.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 、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B .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C .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D .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 .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 .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7.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 ④T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 的X 光衍射实验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8.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贵州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2023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贵州地区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2023

玉山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考试历史试卷总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

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2.下列关于的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叙述正确的是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代的改革确定了土地私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3.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

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一个时期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4.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已不限制在市内。

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A.《宋代东京城的辉煌》 B.《汴河两岸》C.《坊墙倒塌以后》 D.《长安城的落日》5.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封建制度的衰落C. 受西方文明的影响D.民主思想影响6.下列关于地理大发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地理大发现就是指哥伦布发现美洲 B地理大发现在科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C地理大发现意味着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D地理大发现对人类来说是一个进步7.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许多工业的发明源于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明 B.交通运输工具革新方面的突破首先出现在美国 C.蒸汽机的发明使工厂应运而生 D.机器的应用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开端8.下列关于垄断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B.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C.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侵略扩张 D.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改变9.下列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发展进程为从一国到多国B.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促进了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D.科学家和工程师起主导作用10.经过两个世纪的争夺,英国打败法国,在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这场争夺的实质是A.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胜利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C.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D.先进民族对落后民族的胜利11.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的海洋依次是A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12.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分析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分析

高考生物2024遗传与进化历年真题分析遗传与进化是高考生物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也是考生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对高考历年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一考点的重点内容和考察方式。

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高考生物2024年的遗传与进化题目,并给出一些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1. 单选题题目一:遗传的本质是()。

A.变异B.自由组合C.遗传解析:该题考察遗传的本质。

根据遗传定义,遗传是指性状在子代之间的传递和继承。

因此,正确答案是C。

2. 多选题题目二:某物种A存在两种不同颜色的个体,黑色和白色。

黑色是显性基因“B”的表型,白色是隐性基因“b”的表型。

下列关于黑色体型的个体后代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黑色体型个体一定是纯合子B.黑色体型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C.白色体型个体一定是纯合子D.白色体型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解析:该题考察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黑色体型个体是显性基因“B”的表型,而显性基因“B”可以是纯合子BB或杂合子Bb。

因此,正确答案是B和D。

3. 判断题题目三:某物种的个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遗传和进化来实现的。

()解析:该题考察个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与遗传和进化的关系。

个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主要通过适应性进化来实现,并不是通过遗传和进化来实现的。

因此,该判断题的答案是错误。

4. 案例分析题题目四:某鸟类种群分为黑色和白色,黑色羽毛由显性基因B控制,白色羽毛由隐性基因b控制。

在某群体中,黑色羽毛个体和白色羽毛个体的比例为9:1。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该群体黑色羽毛个体的基因型比例是多少?(2) 如果该种群中黑色羽毛个体的数量突然减少,白色羽毛个体的数量增加,这种现象在进化中被称为什么?解析:该题是一道关于基因频率和进化的案例分析题。

根据黑色羽毛个体和白色羽毛个体的比例为9:1,可以得出黑色羽毛个体的基因型比例是1:2:1(BB:Bb:bb)。

如果黑色羽毛个体的数量减少,白色羽毛个体的数量增加,这种现象在进化中被称为选择。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重点2024历年真题精编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重点2024历年真题精编

高考生物遗传与进化重点2024历年真题精编第一题:某种模式的遗传具有以下特点:一组基因决定一个性状,互不影响。

某一性状的三种基因分别用A、B、C表示,它们分别有70%、20%和10%的频率。

1.指出自然界中平衡态为何种基因频率?2.在本例中出现何种稳定态和不稳定态的频率?3.给出各基因型的频率并说明理由。

解析:1. 自然界中平衡态为各基因频率稳定不变的状态,即各基因的频率保持恒定。

2. 在本例中,稳定态的频率是基因型AA、Aa和aa各自的频率稳定不变;不稳定态的频率是AB、AC和BC的频率不稳定。

3. 各基因型的频率计算如下:- AA基因型的频率:(A基因频率)^2 = (0.7)^2 = 0.49- Aa基因型的频率:2(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 = 2(0.7)(0.3) = 0.42 - aa基因型的频率:(a基因频率)^2 = (0.3)^2 = 0.09第二题:有一种草原鼠,其毛色可以分为黑色、棕色和灰色三种,假设这个性状的遗传是由一个稳定遗传的单基因决定的。

1. 黑色鼠和棕色鼠交配,得到的后代中所有个体都是黑色,它们的基因型可能是什么?2. 黑色鼠和灰色鼠交配,得到的后代中黑色个体与灰色个体的比例为1:1,它们的基因型可能是什么?3. 棕色鼠和灰色鼠交配,得到的后代中黑色个体与棕色个体的比例为1:1,它们的基因型可能是什么?解析:1. 黑色鼠和棕色鼠交配,后代都是黑色,说明黑色鼠是纯合子(AA),棕色鼠是单纯合子(Bb)。

假定黑色为显性遗传情况,则黑色鼠基因型为AA,棕色鼠基因型为Aa。

2. 黑色鼠和灰色鼠交配,得到的后代中黑色和灰色个体比例为1:1,说明黑色鼠为单纯合子(Aa),灰色鼠也为单纯合子(Aa)。

3. 棕色鼠和灰色鼠交配,得到的后代中黑色和棕色个体比例为1:1,说明棕色鼠是纯合子(bb),灰色鼠是单纯合子(Ab)。

第三题: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方式决定了基因的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DNA中的碱基有A、G、C、T四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变异和进化》历年高考题1999年广东1.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所占比例为20%,由该段DNA转录出来的RNA,其胞嘧啶的比例是A.10%B.20%C.40%D.无法确定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中有A.ABR和aBRB.ABr和abRC.aBR和AbRD.ABR和abR3.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

”个体X”的基因型为A.BbCcB.BbccC.bbCcD.bbcc4.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

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是患者。

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5.八倍体小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组数是A.8B.4C.21D.16.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l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

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连续繁殖两代(I和II),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1)由实验结果可以推测第一代(I)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另一条链是。

(2)将第一代(I)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到的细菌的DNA用同样的方法分离。

请参照上图,将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在右图中标出。

6. (1)15N母链14N新链(2)1999年上海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数目依次是A.5和3B.6和4C.8和6D.9和42.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现有一株番茄结的果是黄色的,这是因为该株番茄A.发生基因突变B.发生染色体畸变C.发生基因重组D.生长环境发生变化3.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A.aB.1/aC.1D.1-1/a4.在下列人类生殖细胞中,哪两种生殖细胞的结合会产生先天愚型的男性患儿①23A+X ②22A+X ③21A+Y ④22A+Y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5.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它基因型的玉米植株,但其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6.母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4,公驴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2。

则母马与公驴杂交后代骡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A.61B.62C.63D.647.对于中心法则,经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生物中还存在着逆转录现象,它是指遗传信息的传递从A.蛋白质→RNAB.RNA→DNAC.DNA→RNAD.DNA→DNA8.(多选)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花后,经过适当处理,则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C.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可形成无籽西瓜D.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9.右图为某个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致病基因为A或a,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病的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

(2)I-2和II-3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3)Ⅱ-2的基因型可能是。

(4)Ⅲ-2的基因型可能是。

(5)Ⅲ-2若与一携带致病基因的女子结婚,生育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9.(1)常隐(2)100%(3)Aa(4)AA或Aa(5)1/1210.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

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

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

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下图。

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

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G1G2。

(2)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的比例是。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条带②。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

DNA的自我复制能使生物的保持相对稳定。

10.(1)A.B.D(2)0∶1∶1(3)31P;31P和32P(4)半保留复制遗传特性2000年广东1.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不连锁)的水稻自交,自交后代中两对基因都是纯合的个体占总数的A.2/16B.4/16C.6/16D.8/162.已知一段双链DNA中碱基的对数和腺瞟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中4种碱基的比例和(A+C)∶(T+G)的值A.能B.否C.只能知道(A+C)∶(T+G)的值D.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比例3.某种蝇的翅的表现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如果翅异常的雌蝇与翅正常的雄蝇杂交,后代中25%为雄蝇翅异常.25%为雌蝇翅异常.25%雄蝇翅正常.25%雌蝇翅正常,那么,翅异常不可能由A.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C.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D.性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4.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

某人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D.儿子和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患者5.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自然选择6.人类的正常血红蛋白(HbA)β链第63位氨基酸是组氨酸,其密码子为CAU或CAC。

当β链第63位组氨酸被酪氨酸(UAU或UAC)替代后,出现异常血红蛋白(HbM),导致一种贫血症;β链第63位组氨酸被精氨酸(CGU或CGC)所替代而产生的异常血红蛋白(HbZ)将引起另一种贫血症。

(1)写出正常血红蛋白基因中,决定β链第63位组氨酸密码子的碱基对组成。

(2)在决定β链第63位组氨酸密码子的DNA三个碱基对中,任意一个碱基对发生变化都将产生异常的血红蛋白吗?为什么?6.(1)(2)不一定。

原因是当或中的第三对碱基发生A//T→G//C或G//C→A//T变化后,产生的密码子为CAC或CAU,仍然是组氨酸的密码子,因而不影响产生正常的血红蛋白。

7.果蝇野生型和5种突变型的性状表现.控制性状的基因符号和基因所在染色体物编号如下2.6种果蝇均为纯合体并可作为杂交实验的亲本请回答∶(1)若进行验证基本分离规律的实验,观察和记载后代中运动器官的性状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基本型应是____________。

(2)若进行验证自由组合规律的实验,观察体色和体型的遗传表现,选作杂交亲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应是_________。

选择上述杂交亲本理论根据是_______表现为自由组合。

(3)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得到基因型为VvX w y(长翅白眼♂)的果蝇,选作母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应是_________,选作父本的类型及其基因和表现型应是_______。

7.(1)VV×vv或DD×dd(2)③bbHH×⑥BBhh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3)VVX w X w (长翅白眼雌),vvX W Y(残翅红眼雄)8.目前有关国家正在联合实施一项“人类基因组计划”。

这项计划的目标是绘制四张图,每张图均涉及人类一个染色体组的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具体情况如下∶两张图的染色体上都标明人类全部的大约10万个基因的位置(其中一张图用遗传单位表示基因间的距离,另一张图用核苷酸数目表示基因间的距离);一张图显示染色体上全部DNA约30亿个碱基对的排列顺序;还有一张是基因转录图。

参加这项计划的有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的科学家,他们在2000年5月完成计划的90%,2003年将该计划全部完成。

参加这项计划的英国科学家不久前宣布,已在人类第22号染色体上定位679个基因,其中55%是新发现的,这些基因主要与人类的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和多种恶性肿瘤等有关。

此外还发现第22号染色体上约有160个基因与鼠的基因具有相似的碱基顺序。

参加这项计划的中国科学家宣布,在完成基本计划之后,将重点转向研究中国人的基因,特别是与疾病有关的基因;同时还将应用人类基因组大规模测定碱基顺序的技术,测定出猪.牛等哺乳动物基因组的全部碱基顺序。

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基因计划”需要测定人类的24条染色体的基因和碱基顺序。

试指出是哪24条染色体?为什么不是测定23条染色体?(2)在上述24条染色体中,估计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不超过全部DNA碱基对的10%。

试问平均每个基因最多含多少个碱基对?(3)你认为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有哪些意义?8.(1)22条常染色体和X.Y两条性染色体,因为X.Y两条性染色体之间具有不同的基因和碱基顺序(2)3000(3)①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②有利于研究生物进化;③有利于培育优良的动植物品种;④有利于研究基因表达的控制机制。

(答对3条得满分)2000年上海1.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两种碗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A.1/4B.1/8C.1/16D.02.由120个碱基组成的DNA分子片段,可因其碱基对组成和序列的不同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其种类数最多可达A.4120B.1204C.460D.6043.某男子的父亲患血友病,而他本人血凝时间正常。

他与一个没有血友病家庭史的正常女子结婚,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A.1/2B.1/4C.0D.1/164.(多选)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在下列血亲关系中属于旁系血亲的是A.亲兄弟.亲姐妹B.祖父.祖母C.表兄弟.表姐妹D.外祖父.外祖母5.(多选)下列有关D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生物个体各种体细胞核中DNA,具有相同的碱基组成B.双链DNA分子的碱基含量是A+G=C+T或A+C=G+TC.细胞缺水和营养不足将影响DNA的碱基组成D.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6.(多选)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多数雌雄异体动物有性染色体B.性染色体只存于性腺细胞中C.哺乳动物体细胞中有性染色体D.昆虫的性染色体类型都XY型种疾病中可判断属于隐性遗传病的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