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樱花》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七年级上册【设计思路】根据初一学生活泼、好动、参与性强等心理特征,在教学中笔者采用听、唱、观、议、创、评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兴趣为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探究意识,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情,掌握日本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材分析】

《樱花》是一首日本民歌,描写了日本人民爱花、赏花的情景。歌曲为一段体,只有14小节。在日本民间的“都节调式”(3、4、6、7、1)上构成,句尾“-47,4-3”的奇特落音和偶尔出现的增四度大跳音程是其特有的风格。四四拍级进式的旋律朴实无华,生动、细腻,常使人想起脚踏木屐款款而行,陶醉于花海中的日本人民。

【教学目标】

1、听赏歌曲《樱花》,感受日本人民在暮春三月相携相伴赏花的美好心境,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尊重和喜爱。

2、记住日本传统“都节调式”的音阶构成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分析、歌曲的风格特点。

3、引导学生用柔和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发声、咬字方法准确演唱歌曲《樱花》。

【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樱花》,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能够在节奏、速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基础上分析并掌握“都节调式”的音阶构成特点。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歌曲《樱花》及日本民歌、舞蹈的录像、图片,并制作成多媒

体课件,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

2、教师用钢琴或电子琴伴奏。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

播放樱花绽放、日本人民相携相伴赏花的图片集锦。

设计思路:用图片展示出樱花的绚烂美丽,让学生了解赏樱花在日本是一

种全国性的习俗。

二、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三、听辨导入

播放三首音乐片段,学生找出哪首是外国歌曲,导入课题。

(《茉莉花》《沂蒙山小调》《樱花》)

设计思路:三首音乐片段的对比。学生很容易找出日本民歌。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歌曲的兴趣。

四、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樱花》视频,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速度。(愉快的,明

朗的情绪;稍慢的速度)

2、再次欣赏歌曲,学生轻拍双手并试着听辨歌曲拍号及力度。(拍,力度变化不

明显)

3、教师弹琴范唱歌曲,学生轻声哼唱歌曲。

设计思路:通过三遍听赏,学生对歌曲由陌生到熟悉。对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拍号等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面学唱、分析歌曲做了很好的铺垫。

4、出示曲谱,找出乐谱中相应的音乐记号标记。

(调式调号仁C,稍慢、明朗地,日本民歌等。)

5、学生随教师演唱曲谱。

6、找出歌曲的旋律特点。

(只有3 4 6 7 1 五个音符)

7、讲解都节调式:一种包含两个半音的五声调式。这个调式各音依音高顺序排列为:3 4 6 7 1 3(后面的1 3是高音),其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词谱对应以一字对一音为多;以稍慢速度、一种拍子贯穿始终。

8、再唱曲谱,教师用琴或手势引导学生唱准长音处的两个音符( 4 和7),反复唱熟。

9、课件呈现《沂蒙山小调》曲谱,观察并演唱曲谱,对比不同调式带来的不同音乐风格。

五声调式是中国民族调式,音乐风格是典型的中国风,对比之后则更容易分辨都节调式的音乐风格。

设计思路:观察乐谱的相关标记让学生验证了之前听赏音乐时的感受;随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找出其旋律特点,了解都节调式,并通过琴或手势来帮助学生固定音高,唱好音准;最后用学生熟悉的《沂蒙山小调》找出中国的五声音阶并对比都节调式,中日音乐风格的不同之处尽览无余。

10、加进歌词,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咬字方法,完整演唱歌曲。

1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日本人为什么这么喜爱樱花?除了樱花是报春花之外,日本人之所以喜爱她是因为樱花虽然花期短暂但却开得热烈而绚丽,在她凋落时也表现出一种宁静与素洁。“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樱花的品性与日本民族所提倡的精神是有很大相似之处的,也可以说是日本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写照,这正是日本人喜爱樱花的根本原因。

12、教师可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情绪演唱歌曲,对比之后引导学生用恰当的速度、力度,自然、优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设计思路:唱准旋律的同时,引领学生领会樱花的精神内涵,体会日本人民脚踏木屐,流连于樱花丛中漫步细品的美好意境,然后用适合的情绪、速度等表现歌曲。

五、创作

1、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并请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投影显示):

根据都节调式音阶,为旋律填空并唱一唱

3 6 6()丨1 3 6()丨1 3 3 1 丨

3()6()丨3 1()6丨1()6()丨3 6()0丨丨2、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给予学生鼓励与自信。

设计思路:巩固都节调式,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并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通过师生评价等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兴趣,增加其自信心。

六、拓展

欣赏日本的歌舞伎表演《钓妻》,了解相关异域文化。

1、歌舞伎简介

歌舞伎是400 年前诞生于日本的古典表演艺术,与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歌剧是同一时期,在世界上享誉甚高。2005年(平成17 年),歌舞伎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是融特殊的导演方法、划时代的演技、精彩的舞台艺术和舞台美术为一体,音乐、舞蹈、表演等各种要素相结合的综合艺术,有日本国宝之称。

2、作品简介

在日本,人们一般将在绘有根深叶茂的松柏布景的舞台上所表演的歌舞伎称之为松羽目物,是一种取材于能乐、狂言的舞蹈剧。《钓妻》中登场人物的服装、大道具、小道具、导演都来自能乐、狂言,但是又超越了能乐狂言的晦涩难懂,力求轻松易懂、简洁欢快。

《钓妻》故事梗概:住在某地的大名(日本古代诸侯)一直愁于没有妻子,苦苦思索之后,决定带上家仆太郎去西宫神社参拜(以求天赐妻子)。途中大名在梦中得到神谕“要成为你的妻子的人,在西门的石阶处,你把她带回家去吧”。大名急忙赶到西门一看,看到的不是妻子,而是一根带钩的鱼竿。大名当即醒悟一定是神谕,用这根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