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原理2-5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结社型民间宗教
一、大乘教 二、弥勒教 三、明教 四、白莲教 五、无为教 六、龙华教 七、三一教 八、黄天教
“结社”指的是以村落或自然社区为活动 空间所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结”字本 指以绳线等物编织打结,如《周易· 系辞传》 所谓“上古结绳而治”就是这个意思,引 申之则为“聚合”或“凝聚”。至于“社” 字本来就蕴涵着神启的信仰旨趣,因为 “社”的左边是“示”,而“示”的上边 两横表征“至高无上”,下面三垂表征日 月星。
一、自然崇拜式民间信仰
这是以日月山川等自然物为崇拜对象的信 仰形态。此等信仰形态基本上是从远古时 期的原始宗教延续下来的。上古时期,先 民们由于生活空间相对狭小、认识能力有 限,对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大地山川、 动物植物的一些功能感到神奇,从而导致 景仰心理与崇拜行为。
从总体上看,在自然崇拜式民间信仰中, 还有其他大量的崇拜对象存在,甚至连昆 虫、谷物等也曾经是老百姓推崇景仰的对 象。由于先民们追本溯源心理的作用,自 然崇拜在一定历史时期发展为图腾信仰。 所以,目前尚存在的各种动物、植物崇拜 也往往保留了图腾的意义,这是值得深究 的文化现象。
七、三一教
又名三教、夏教,福建莆田人林兆恩创立 于明嘉靖、万历年间,盛行于明末清初。 林兆恩,字懋勋,号龙江,道号子谷子、 心隐子、常明先生、混虚氏、无始氏等, 门徒尊称其为三教先生、林三教、三一教 主、夏午尼氏道统中一三教度师大宗师。
八、黄天教
它于明末诞生于直隶万全卫一带,因以黄 天为理想归宿,故名。黄天教,又名黄天 道或皇天道,其名始见于明代嘉靖末年出 现的《普明如来无为了义宝卷》。从其渊 源上看,这与东汉末张角的太平道信仰有 一定的关系。张角“太平道”信仰的是 “中黄太一之神”,其起义口号有“黄天 当立”一句。这个“黄天”既是太平盛世 的象征,又是人体和谐健康的标志
您好!
第二编 中国的主要宗教
第五章 中国民间宗教信仰
目录
第一节 结社型民间宗教 一、大乘教 二、弥勒教 三、明教 四、白莲教 五、无为教 六、龙华教 七、三一教 八、黄天教 第二节 松散型民间信仰 一、自然崇拜式民间信仰 二、祖先崇拜式民间信仰 三、行业崇拜式民间信仰 四、英灵与乡贤崇拜式民间信仰 第三节 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一、结社型民间宗教的特点与地位 二、松散型民间信仰的特点与地位
第二节 松散型民间信仰
一、自然崇拜式民间信仰 二、祖先崇拜式民间信仰 三、行业崇拜式民间信仰 四、英灵与乡贤崇拜式民间信仰
在我国,还存在着相当普遍的松散型民间 信仰。“松散型”是与“结社型”相对而 言的。从广义上看,结社型民间宗教也可 以看作民间信仰的一种特殊类型。所以, 本节的“松散型”乃是特指结社型民间宗 教之外的那些民间信仰形态。
行业崇拜的社会历史条件依然存在,崇拜 的行为照旧还会发生。我们调查了一些私 营企业的老板,他们坦率言及自己有礼敬 行业神明的心理与行为。这就给我们一个 启迪,行业神崇拜在今天不仅客观存在着, 而且还在发挥一定作用。
四、英灵与乡贤崇拜式民间信仰
中国是一个崇尚英雄与圣贤的古老国家。 “英雄”指的是识见、才能或作为非凡的 人。如《文选· 汉班叔皮(彪)<王命论>》 所说:“英雄陈力,群策毕举,此高祖之 大略所以成帝业也。”既然英雄如此非凡, 他们受到尊敬与崇尚,这就是自然的事了。
三、明教
该教脱胎于摩尼教,因以“明父”为最高 的崇拜对象,故名。公元3世纪中叶的古 波斯,一个称作摩尼的人以“明父”为最 高神灵,创立了新型宗教,人们便称其教 为“摩尼教”。该教宣扬“二宗三际”说, 所谓“二宗”,即是指光明与黑暗,亦即 善与恶;“三际”是将宇宙历史分为初际、 中际和后际,分别代表光明与黑暗二宗在 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态势。
六、龙华教
在南传的过程中,无为教又派生了一个新的支 派——龙华教,又称“一字教”、“老官斋教”, 尊奉罗清为初祖、殷继南为二祖、姚文宇为三祖。 其中,二祖殷继南是龙华教的实际创始人,三祖 姚文宇继而发扬光大,使龙华教成为无为教在江 南势力最大的支派。殷继南(又作应继南),法 号普能,生于嘉靖六年(1527年),17岁时, 以罗祖转世、无极圣祖化身自居,接掌教中大权, 成为浙江处州一带的无为教领袖,并将无为教改 名为龙华教。
中国结社型民间宗教之所以创造了众多的 宝卷是因为各种比较成熟的教派都有自己 的思想家、活动家及领袖人物。明代中叶 无为教创立人罗清是中国结社型民间宗教 发展史上具有继往开来作用的一位宗教思 想家,他大胆发挥,驰骋想象,以大刀阔 斧的气势,提出了自己对宇宙、万物、人 生的看法,试图解决生与死、善与恶、有 与无、天堂与地狱等一系列人生命题。
从发展的立场看,任何一种事物的特点、 地位都不能一概而论,民间宗教信仰也不 例外。因为民间宗教信仰也不是一成不变 的,而是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并且在发展 过程中具有相当复杂情况。因此,中国民 间宗教信仰的特点、地位也必须将之置于 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加以认识。
一、结社型民间宗教的特点与地位
从根本上说,结社型民间宗教也是一种世 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和 评价。它不仅说明了人类的起源以及人与 神之间的关系,而且力图解决生与死、善 与恶、灵魂与肉体等一系列问题,并由此 产生了各种宗教教义和修炼方法。结社型 民间宗教的各个教派都有一套自成体系的 宗教理论。
中国结社型民间宗教有自己的经卷——宝 卷,作为其阐明宗教理论的载体。宝卷原 是元末明初佛教僧侣向世人宣扬因果轮回, 弘扬佛法的一种通俗经文或带有浓厚宗教 色彩的世俗故事的蓝本,后被结社型民间 宗教借用来宣扬自己的教义思想。
言及结社型民间宗教,我们是无法回避 “正统”与“异端”这样的用语的,因为 两者的特点与地位的认识是在比较状态下 获得的。从历史的情形看,结社型民间宗 教与正统宗教虽然有差别,但这种差别更 多地体现在政治作用上。与正统宗教相反, 结社型民间宗教向来不为封建统治者所承 认,甚至被视为邪教、匪类而屡遭取缔, 故只能在下层民众中潜行默运,艰难地存 在和发展着。
从存在基础看,松散型民间信仰与社会民 生休戚相关。中国老百姓是讲究实际效用 的,所以民间信仰在深层次上也就蕴涵着 社会生活的诸多内容。他们崇尚的神灵往 往是能够替老百姓排忧解难的精神象征。 例如土地公,他虽然是诸神中最低级的小 神,居住在人们为他搭盖的小庙里,但他 在老百姓的心里却是一个为民众办实事的 典范。
从渊源上看,松散型民间信仰是好巫尚鬼 习俗文化的继续。中国的巫文化具有很长 的历史。夏商周三代以前,可谓巫术盛行。 三代以来,巫术与鬼神观念更加紧密结合, 形成了鬼神巫术相融的神秘文化。这种神 秘文化可谓杂而多端,既有愚昧落后的成 分,也有社会生活的经验积累。尤其值得 注意的是,上古的鬼神巫术文化包含着经 验医疗的内容。
我们在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区,也可以发现 类似于汉民族居住区的祖先崇拜形态。例 如畲族居民,也有很隆重的祭祖仪式。浙 江遂昌周应枚《畲民诗》有言“九族推尊 缘祭祖”。徐珂《清稗类钞》载:“温处 畲客,极重祭祖。”刘锡蕃《岭表纪蛮》: “畲民之祖先盘瓠,家置画像,祀奉甚虔, 每届三年,举族为一大祭。”这从一个方 面反映了祖先崇拜乃是汉民族与少数民族 共有的一种民间信仰形态。
民间信仰的表现形态是很多的。除了以上 主要类型外,尚有开基祖崇拜、良吏清官 崇拜、农民起义将领崇拜、佛、道俗神崇 拜等等。此类信仰形态的存在,表明了民 间文化的斑斓驳杂。如果我们不能从中国 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就会造成认识的偏 差。
第三节 民间宗教信仰的特点与历史地 位
一、结社型民间宗教的特点与地位 二、松散型民间信仰的特点与地位
二、松散型民间信仰的特点与地位
长期以来松散型民间信仰可以说是普通老 百姓情感寄托的一种特殊“聚落”。通过 民间信仰形态的归类,这有助于我们认识 其社会文化价值。但是,进行分类,这仅 仅是研究工作的开始。为了比较正确认识 其社会地位,我们有必要对其特点略做概 括。
不言而喻,民间信仰的信众也有一定组织。 这种组织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以宗 族为纽带而形成的信仰团体。无论是祖先 崇拜还是英灵崇拜,其信众往往是通过宗 祠的联络而组织起来;二是以村社为基本 的联络空间,由单一村落向多个村落发散。
三、行业崇拜式民间信仰
在民间社会中,行业崇拜曾经是影响很大并且相 当普遍的信仰形态。所谓“行业崇拜”包含着两 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各行业中有许多行家因为有 功于社会民众从而被奉为神明,享有香火,受到 崇拜;二是从事不同行业的人们基于安全、行业 运作成功的需要,将一些具有特殊影响力的神或 人作为崇拜对象,从而形成了行业信仰。前者标 志着由人到神的过程转化;后者不仅意味着人向 神的转化,而且表征着神的兼职行为或者说神职 功能的扩展。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说明了中 国社会行业信仰的存在。
四、白莲教
该教于南宋初由茅子元创立,因创立的地 点是白莲忏堂,故名。原为佛教的一个宗 派,随着佛教净土信仰的世俗化以及弥勒 教、明教影响的加深,于元代末叶演变为 民间秘密宗教。
五、无为教
该教由山东莱州府即墨县(今山东省即墨市)人 罗清所创。罗清,又名罗因、罗梦鸿,后世门人 称之为罗祖,故其教亦称罗教、罗祖教、罗道教。 罗清的宗教思想集中体现在由其口授,其弟子福 恩、福报整理而成的“五部六册宝卷”(即《苦 功悟道卷》1册、《叹世无为卷》1册、《破邪显 正钥匙卷》2册、《正言除疑无修正自在宝卷》 一册、《巍巍不动泰山深根结果宝卷》1册)中。 五部六册宝卷以佛经的形式出现,用通俗易懂的 语言,阐扬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结社型民间宗教的双重特殊作用决定了它 的社会地位的复杂性。首先,从历史角度 看,结社型民间宗教为下层社会提供了精 神避难所式的思想空间,所以能够为普通 劳苦大众所接受和欢迎,在下层社会具有 重要地位;但是,在封建统治者的心目中, 结社型民间宗教往往是犯上作乱的具有社 会破坏性的力量。
其次,从发展的角度看,结社型民间宗教 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具有适应现实的某 种自我调剂功能。最近20多年来,无论是 在中国大陆还是在港台,结社型民间宗教 的传人注意对传统教义做出许多新的解释; 与此同时,他们还注意吸收时代文化的新 内容,展示新的面貌。
二、祖先崇拜式民间信仰
这是民间信仰中一种最为普遍的形态。从历史上 看,祖先崇拜乃是宗教的一个重要源头。汉代文 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宗者,“尊祖 庙也,从宀示”。有清段玉裁举《诗经· 大雅· 公 尸》的“来燕来宗”为例,说明“尊”与“宗” 之意同,故尊之即宗之。尊宗莫上于祖庙,这个 “祖庙”也就是示源崇祖的标志,因为“宀”字 表示东西南北交错的屋宇,而“示”意味着 “神”,所以“从宀示”即表征特殊的屋宇供奉 着神明,这个“神明”不是别的,正是赐予与传 递生命的祖先。
一、大乘教
该教由法庆于北魏宣武帝统治年间 (500~515年)创立。冀州僧人法庆打 着弥勒佛将下生救世的旗号,借助大乘佛 法以行其教,故名。魏宣武帝延昌四年 (515年),法庆以弥勒佛自居,发动大 乘教徒举行暴动。信众“风行景从,地方 大户,举族响应”。
二、弥勒教
该教由佛教徒傅翕(傅大士)于梁武帝大 通年间创立,因以弥勒下生救世为基本教 义,故名。傅翕能够在梁武帝时期创立新 兴教派,这与佛教弥勒信仰的广泛流行具 有密切关系。早在东汉时期,僧人安世高 的中译本《大乘方等要慧经》面世时,弥 勒信仰即传入中土。其后,大量的有关弥 勒信仰的经典相继译出并且在社会上流行。
源自文库
松散型民间信仰也随着时代的前进而更新, 自上一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南沿海民间信 仰比较普通的地方往往建立了以宫庙为主 体的管委会。这种组织方式成为凝聚信众 的核心、社会慈善工作的桥梁,甚至成为 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特殊管道。
本章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