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溶液知识点及习题
溶液知识点总结和习题(人教版)
第一节溶液的形成知识点一:溶液的定义1、一种或者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注意:⑴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⑵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即温度和压强不变时,溶剂不蒸发),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
溶液可以永久存在。
⑶溶液形成过程是物理变化,当把水蒸发完,溶质会析出。
⑷透明: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溶液透明。
注:①溶液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溶液中有Fe2+呈浅绿色,有Cu2+呈蓝色,有Fe3+呈黄色,有MnO4-呈紫红色。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注意:⑴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不能称为溶质的一部分。
⑵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气体、固体溶于液体时,气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⑶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几种。
⑷当两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生成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是水。
3、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溶剂。
注意:⑴不指明溶剂是哪种物质的话,认为水是溶剂⑵如果是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认为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但当液体和水互溶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另一种液体作为溶质。
⑶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有时做溶质,有时做溶剂。
如碘酒中,酒精是溶剂,而在酒精的水溶液中,酒精又作溶质了。
6、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有:⑴加热(或升温);⑵搅拌(或振荡);⑶将固体研成粉末。
知识点二:乳浊液和悬浊液1、⑴定义: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注意:⑴乳浊液形成过程是物理变化,静置后分层。
⑵常见的乳浊液:牛奶、豆浆等。
⑵乳化现象: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
注意:⑴乳化现象是化学变化。
⑵常见的用洗涤剂除油污都属于乳化现象。
用汽油除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是物理变化。
2、悬浊液: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注意:⑴悬浊液形成过程是物理变化⑵常见的悬浊液:米粥等1、每一种物质溶解过程都包含吸热和放热两个过程。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知识点和习题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一.溶液的组成定量表示方法1.用质量分数来表示。
(属于质量浓度)(1)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2)a%=m(溶质)/m(溶液)×100%(3)单位:2.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2)公式:注意:V是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水的体积.nB为溶质的物质的量。
(属于体积浓度)二.关于物质的量溶液的配制例:配制0.2mol/L的氯化钠溶液100mL1.所需仪器天平或量筒(滴定管)、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
容量瓶的使用要注意以下事项:注意:①.容量瓶为细颈磨口梨形平底瓶,带有与磨口吻合的玻璃塞或塑料塞②.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体积和温度(一般为20℃)③.体积有1000mL、500mL、250mL、100mL、50mL等多种,配制溶液时应与之相匹配④.容量瓶不可以用来长期存放溶液,不能加热,更不能用来做反应容器。
2.步骤(1)计算:(2)称量或量取:固体用托盘天平(易潮解物质如何称量?),液体用量筒(或滴定管/移液管)移取。
(3)溶解或稀释(4)移液: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
(5)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振荡摇匀。
(6)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7)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注意:因洗涤是将剩余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所以(4)和(5)可合并为一步,称为“转移”。
3.重点注意事项:(1)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2)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3)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填能或不能)(4)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后才能移液;(5)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填能或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
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
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6)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填能或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必须练习:用98%的浓硫酸(=1.84g/cm3)配制250mL10mol/L的稀硫酸。
溶液的浓度知识点附答案
溶液的浓度知识点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溶液的浓度选择题1.20℃时,在各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10克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充分溶解后,结果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B.20℃时,乙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乙D.升高温度,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来源】浙江省金华市、丽水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将40 ℃时甲的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溶液质量不变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40 ℃时,分别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 ℃,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化学(带解析)3.右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恰好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b >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来源】[首发]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5月)化学试题4.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取等质量℃的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b="c"B.恢复至 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 a>b=cC.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D.若继续降温至 t1℃,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来源】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北京卷)化学(带解析)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B.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20℃时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恰好达到饱和,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来源】2019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三岔河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卷(4月份)6.有w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要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可以采用的方法是A.蒸发掉溶剂的1/2 B.加入3w/20克的硝酸钾C.蒸发掉w/2克溶剂D.加入3w/14克的硝酸钾【来源】宁夏银川九中英才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7.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C.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D.若100g水中溶解了10g氯化钠固体,则此时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来源】【区级联考】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9届中考化学一模试卷8.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基本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
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基本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第9单元溶液1.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知识点的认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其注意事项有以下六条:1.计算时,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由于溶剂一般是水,且密度为1g/cm3,所以溶剂的体积和质量在数值是相等的.2.称量,称量包括称取溶质的质量和量取溶剂的体积;首先,用托盘天平(配用药匙)称量所需的溶质,倒入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配用胶头滴管)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质加速溶解.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5.标签上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放入试剂柜时,要注意标签向外.【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通过设置实验情景,让学生根据所学计算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选用适当的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或者是对某一配制过程和操作图示进行探究分析,并找出其中的错误、误差等等.并且,常以实验操作考试的形式来考查.当然,笔答题中也少不了他的身影,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主要是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的前三步、仪器的选用、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等等;另外,有时还会考查到将配好的溶液装入什么容器,所贴的标签上都包含什么信息等等.【解题方法点拨】要想操作或者解答好这类题目,就必须熟记配制的步骤、所用仪器、有关的误差分析和上面所列的六条注意事项等等.对于图文并茂的题目来说,既要阅读并理解好文意,又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图示信息;然后,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推断,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2.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如图所示: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或者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是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里析出晶体的原理,通过蒸发或者降温的方法将其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因此,结晶方法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蒸发结晶是指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的混合物.而降温结晶是指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再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即一种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是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体混合物.此时,需要注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有如下三条: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等.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等.3.极少数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晶体和结晶现象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它与'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结晶方法及其选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结晶的方法、原理等,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联系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3.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知识点的认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就是指填写常用仪器的名称,根据仪器用途和实验选用常用仪器,以供实验所用.相对来说,这是比较简单的.例如,称量物质时,选用托盘天平(附助器材有药匙或镊子);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选用量筒(附助器材是胶头滴管);等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探究后,填写所用的仪器名称,或根据仪器用途和实验选用合适的仪器,以供实验所用.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的能力,以及书写仪器名称、判断对错或根据仪器用途和实验选用仪器的能力.【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示等,细心地进行填写、选用或判断对错等.特别注意的是:在填写仪器名称时,书写要规范、工整,切不可使用错别字、不规范的字,等等.4.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知识点的认识】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由此可见,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和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两部分组成.但是,溶液不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应该说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因为其中的溶剂虽然是一种,而溶质可以是多种的.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判定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判定'、'常见的溶剂'、'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判定,以及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的区分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以及常见的溶剂,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溶液的判定主要看其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对于溶液组成(即溶质、溶剂)的判定可以参考下面的口诀:'气固溶液液为剂,液液相溶多为剂.水多水少总为剂,不指溶剂水为剂'.其含义为:'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5.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知识点的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是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质量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类推之得:溶质质量是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差,而溶剂质量是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之差.但是,溶液的体积等于溶液的质量除以溶液的密度,却不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对于溶液的判断,主要看其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对于溶液组成(即溶质、溶剂)的判断,可以参考下面的口诀:'气固溶液液为剂,液液相溶多为剂.水多水少总为剂,不指溶剂水为剂'.其含义为:'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的溶剂'、'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判定,以及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的区分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方法,以及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的溶剂,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另外,对于溶质、溶剂的判断来说,还可以根据溶液的名称来判定其中的溶质、溶剂.如果表达溶液的名称里含有两种物质的名称时,前者就是溶质,后者则为溶剂;如果表达溶液的名称里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名称(即某某溶液)时,某某就是溶质,溶剂默认为是水(因为大多数溶液里溶剂一般都是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溶质是不同的,所以为了区分开溶液,就把用溶质的名称来称呼溶液了).6.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知识点的认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如图所示:具体地说,乳化现象就是当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时,其中一种在表面活性剂(即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如洗涤剂、洗发精等)的作用下,以极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乳浊液的现象.其中的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就叫乳化作用.【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乳化现象或乳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区分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乳化现象或乳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它与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的区分方法和技巧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乳化现象或乳化作用,以及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经乳化作用形成的乳浊液,虽然稳定,且不再分层,但不是溶液.7.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识点的认识】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它们区别就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其特点除具有溶液的基本特性(即均一性、稳定性)外,还具有针对性(即它们只有针对某种溶质来说,才有意义;否则,就说不准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了);例如,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是针对硝酸钾来说,它是饱和溶液,而针对氯化钠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质来说,它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是不能再溶解的;但是,加入氯化钠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质是能够继续溶解的.【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特点'、'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区分方法和技巧,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说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都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并且,要针对某种溶质来说才可;否则,谈论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没有意义的.8.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知识点的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如图所示:但是,还需要注意的以下4点:1.当采用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改变温度的方法,来实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时,是针对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固体(如硝酸钾、氯化铵等)来说的.如果针对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固体(如氢氧化钙等)来说,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升、降温度正好相反(即将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升温改为降温,降温改为升温),才能实现相应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2.当需要增加溶剂的量,来实现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按照需要的量来加,切不可过多(为了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3.当需要蒸发溶剂的量,来实现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注意只是蒸发掉多余的溶剂,并且要求是恒温蒸发之.4当需要加入溶质的量,来实现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变时,一定要注意加入的溶质应该和原来的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保持一致,切不可加入其它的和原来的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不一样的溶质.【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还经常在填空题的里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相互转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变方法和技巧,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但是,一定要时刻关注'知识点的认识'中所强调的4点注意事项,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特别是,经常会考查特殊溶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9.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所谓溶液的浓和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溶液的性质.要想弄清浓溶液和稀溶液跟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首先要明确它们各自含义或概念等.其中,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多的则浓,少的则稀;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否再溶解某种溶质,能溶的为其不饱和溶液,不能溶的为其饱和溶液.例如,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所得溶液既是饱和溶液,又是较浓溶液;若将30g硝酸钾在此温度下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但仍为较浓溶液.再如,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0.00024gBaSO4,此时所得溶液显然很稀,但它却是饱和溶液;若取0.0002gBaSO4在此温度下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既是不饱和溶液,也是稀溶液.另外,对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来说,其高温时的不饱和溶液有可能比其低温时的饱和溶液的浓度要高;而对特殊溶质氢氧化钙等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固体物质来说,其低温的不饱和溶液有可能比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的浓度要高.由此可见,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当然,若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溶解在同一种溶剂中,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浓度要高.【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溶液性质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还经常常在填空题的里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液的浓和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辨析、判断和相互关系,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爱心提示:如果能根据具体的实例(如'知识点的认识'中所举的)来理解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特别是,经常会考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那么就会事半功倍了.10.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知识点的认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一般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克(符号为g).在未注明溶剂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 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n的数值是12C.甲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50g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答案:C解析:A、蒸发前烧杯中的溶液没有固体剩余,故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错误;B、第一次蒸发10g水后有晶体析出,故得到的溶液是饱和溶液,再次蒸发10g水后共有6g甲,即10g水中能溶解5g甲,那么第三次蒸发10g水也能析出5g甲,故三次共析出甲11g,即n=11,错误;C、20℃时10g水中能溶解5g甲达到饱和状态,那么100g水中能溶解50g甲,故20℃时甲的溶解度是50g,正确;D、该过程中温度不变,故不能判断该物质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错误。
故选C。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为溶液中的各种粒子保持静止不动B.—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则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任何物质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D.—定质量的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答案:C解析:A、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溶液中的各种粒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A错误;B、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是不能溶解该溶质,但可以溶解别的物质,故B错误;C、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C正确;D、一定质量的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水的质量增加,而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所示的图像与选项所描述的变化关系一致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关系B.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C .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KNO 3溶液中加入KNO 3固体D .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答案:A解析: A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 2O 通电2H 2↑+O 2↑,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符合题意;B 、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水的质量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但是溶液中本身含有水,水的质量不是从零开始增加,不符合题意;C 、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KNO 3溶液中加入KNO 3固体,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D 、分别向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加入过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盐酸,粉末状的反应速率快,但是最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不符合题意。
(必考题)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总结(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B.食盐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C.一定温度下,搅拌可以增加食盐的溶解的质量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解析:CA、与乳化作用相比,溶解能使物质混合得更均匀,此选项正确;B、食盐的饱和溶液由于溶解度变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食盐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小,此选项正确;C、一定温度下,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速率,不能增加食盐的溶解的质量,此选项错误;D、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所以饱和溶液恒温蒸发部分水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此选项正确。
故选C。
2.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硬水易产生水垢B.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在“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里的色素和异味C.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蒸馏是净水程度较高的操作D.乳化是使植物油溶解在水中D解析:D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煮沸后形成沉淀,易产生水垢,说法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在“活性炭吸附池”中除去水里的色素和异味,说法正确;C、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蒸馏是净水程度较高的操作,因为蒸馏可除去水中可燃性、不溶性物质,说法正确;D、乳化是指将大分子团油滴分解成小分子团油滴,发生乳化作用,油并不能溶解在水中,说法错误。
故选:D。
3.下表是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B.20℃时取等质量的KNO3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KNO3>NaClC.60℃时取KNO3和NaCl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0℃,析出晶体KNO3>NaClD.20℃取20gNaCl充分溶于50g水中,将所得溶液升温至80℃,溶液变为不饱和B解析:BA、比较溶解度的大小需要确定其温度,不符合题意;B、20℃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氯化钠,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配成饱和溶液,硝酸钾需要水的质量大,符合题意;C、判断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需要确定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符合题意;D、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8.4g,20g NaCl充分溶于50g水中,固体并未完全溶解,溶液为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专项试题附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专项试题一、单选题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花生油B.面粉C.泥土D.食盐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蔗糖溶液的下层比上层甜B.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C.温度不变,则某物质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变D.溶质溶解时均无明显的温度变化3.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KNO3溶液中加入10g KNO3固体,充分搅拌后,尚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加入10g水后,固体全部溶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溶液一定是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B.加水前可能是室温下的饱和溶液C.加水后可能是室温下的饱和溶液D.加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原溶液的大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洗涤剂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6.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B.乙醇C.蔗糖D.高锰酸钾7.某同学“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的实验示意图如下,其中正确的操作是()A.取用NaCl B.称取2.5gNaClC.量取50mL水D.溶解NaCl8.下图是KC1、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B.t1℃时KNO3的溶解度是70C.在t1℃时,100gKNO3饱和溶液和100gKCl饱和溶液,KCl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大于KNO3饱和溶液中的溶剂质量D.在t2℃时,欲使KNO3、KCl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到t℃时,析出晶体的质量KCl一定小于KNO39.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九年级化学溶液典型题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溶液归纳整理:1.溶液是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这是判断溶液的依据。
以固体小颗粒分散于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称为悬浊液,以小液滴分散于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称为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溶液.溶液的颜色不一定是无色的。
3.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是指被溶剂溶解的那部分物质。
它可以是固、液、气三态,也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最常见的溶剂是水。
4.溶质溶于水的过程中常伴有热量的变化,NH4NO3溶于水吸热,NaOH、浓H2SO4、CaO 溶于水放热。
固体物质溶于水后,通常使水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
有些物质溶于水后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因而使得它们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5.有一类物质,它能促使原本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物质在一起形成较为稳定的混合物,这类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乳化作用.6.溶质的质量分数亦即通常所说的溶液的浓稀程度,可见溶液的浓稀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含量.已知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或溶液体积,且已知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中的任两个量可求出另一个量。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但溶液的体积一般不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溶液体积一般不可以相加减.溶液质量=溶液密度×溶液体积溶质质量溶质质量分数ω=×100%溶液质量稀释时,稀溶液质量=浓溶液质量+水的质量,溶液加水稀释或蒸发浓缩(无晶体析出)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7.溶液的配制:当溶质为固体时,溶液的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当溶质为液体时或将浓溶液稀释为一定质量分数的稀溶液时,配制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如需将不纯物质溶于水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首先要将不纯物提纯。
活用所学:1.名称中有水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硬水 B。
油水 C。
泥水 D。
蒸馏水2.将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料酒B.食醋C.花生 D。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考点与知识点归纳整理(附专项练习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溶液”考点与知识点归纳整理(附专项练习及解析)一、思维导图二、主干知识总结1.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应该注意: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①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②对溶质与溶剂均相同的溶液来说,在相同状况(同温、同压)下,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即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
3.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溶解度是用来表示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溶解性的大小。
溶质的质量分数用来表示溶液组成。
4. (实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配制(1)实验回顾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10mL、100mL)、食盐。
实验步骤:①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氯化钠质量及水的质量。
②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倒入烧杯中,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cm3,用量筒量取相应体积的水。
③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氯化钠溶解。
④贮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2)例题解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如图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A.称量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时,其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2)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______g,水______g.(3)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C.调节平衡螺母(4)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和______,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解析】:(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5%=5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5g=95g.(3)用托盘天平称量5g固体药品NaCl时,步骤是:调节天平平衡,在右盘上加砝码和拨动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直至天平平衡;称量过程中他发现指针偏左了,说明NaCl的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NaCl.(4)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故答案为:(1)BACD;(2)5;95;(3)B;(4)胶头滴管;搅拌,加速固体溶解.5. 关于溶液稀释或增浓的计算(1)思路: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1w1=m2w2。
初中溶液知识点及习题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一、溶液和乳浊液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如溶液中各部分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里别离出来3、溶液的组成①从宏观上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②从微观上看,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溶剂分子之间。
③溶液、溶剂和溶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4、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①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②假设固、气体与液体混合,一般习惯将液体看作为溶剂,固、气体看作溶质③假设是由两种液体混合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
④两种液体混合且有水时,无论水多少,水一般作为溶剂5. 影响因素溶解的因素有: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搅拌6.乳浊液定义: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如牛奶和豆浆。
基本特征: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两种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
溶解时放热的物质:氧化钙〔CaO〕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H2SO4〕溶解时吸热的物质:硝酸铵〔NH4NO3〕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注意:①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假设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
②饱和溶液是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的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是否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一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在增大则说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3、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同一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九年级初中化学-溶液-第九单元知识点总结含课后练习以及答案标示
九年级溶液课堂教学:(一)知识要点:知识点1:溶液的基本概念(1)由一种或者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例如:蔗糖溶液、生理盐水等;(2)配置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贴标签知识点2:常见的溶剂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做溶剂(如:汽油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知识点3:溶液相关概念①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液体,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称为溶剂,量少的一种称为溶质(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通常把水看作溶剂);②:由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例如:植物油和水混合震荡后形成的乳浊状液体)知识点4: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现象分类:①吸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②放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和分子或者水和离子的过程要放出热量;注意:有得溶液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和过程放出的热量,所以总体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所以吸热和放热这两个过程在同一溶质溶解时是可以同时发生的。
知识点5(重点):溶解度概念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溶剂里加入某种物质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溶剂里加入某种物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更多的溶质的叫做不饱和溶液;③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例如:20℃时,100g水里最多能够溶解36g的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我们说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④溶解度曲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知识点6: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注意:㈠上式必须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里”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意义;㈡Ca(OH)₂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降低温度,溶解度升高。
如图:①大部分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如甲所示;②Ca(OH)₂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曲线如乙所示;知识点7:气体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压强在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的体积(例如:氮气压强为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最多能够溶解0.024体系的氮气,则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是0.024g )知识点8(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区分溶液浓/稀的方法:①通过看颜色深浅(比较粗略、准确度不高);②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精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小结:【配套练习】例1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A.可以软化水B.具有乳化的功能C.可以沉降杂质D.溶于水时放热例2 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A.浓硫酸B.硝酸铵C.火碱D.蔗糖例3 下列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的是()..显变化A.浓硫酸B. 氢氧化钠固体C. 氧化钙固体D.硝酸钾晶体例4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在一定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D.某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例5 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取100g水配制成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至30℃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A. 130gB.140gC.160gD.180g例6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A.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B.配置5%的医用葡萄糖溶液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和溶解C. 将2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到5%,需要加水200gD. 在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和蒸发溶液中的水分这两种方法,都能把8%的KNO3溶液变成15%的KNO3溶液例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g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例8 向l00g10%NaOH溶液中加入12.5gNaOH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12. 5%B.20% C.22.5%D.25%例9 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溶解度/gKNO3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时,将40g NaCl固体加入l00g水中,可得到l40gNaCl溶液B .KNO 3和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都很大C .将30℃的KNO 3饱和溶液升温至60℃,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 .20℃时,Na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例10右图为A 、B 、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与习题(含答案)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1.实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结论:〔1〕但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并且该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2〕但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并且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我们称为中性溶液。
〔4〕如紫色石蕊试液及无色酚酞等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注意:我们有时候还用蓝色或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1〕酸性物质:山楂、柠檬、柑橘、西红柿、过氧乙酸等〔2〕碱性物质:茶叶碱、烟碱等。
3.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注意: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同样,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4.补充知识:酸、碱、盐的概念〔1〕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NO3、H2SO4、H2CO3等。
HCl==H++Cl-;H2SO4==2H++SO42-;〔2〕碱: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OH、Ca(OH)2等。
NaOH==Na++OH-;Ca(OH)2==Ca2++2OH-;〔3〕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NaCl、NH4NO3等。
NaCl==Na++Cl-;NH4NO3==NH4++NO3-;二、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酸碱度:用来表示溶液的酸性或碱性的强弱程度。
2.pH试纸用来定量的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值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酸性增强中性碱性增强溶液的pH值与酸碱性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3.pH试纸的使用方法;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即为该溶液的pH。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知识点复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提高科学核心价值观,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氧气具有可燃性B.洗涤剂清洗油污——洗涤剂有乳化功能C.氢能源未广泛应用——氢气制取成本高、贮存困难D.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A解析:A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故说法不正确。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清洗油污,故说法正确。
C、氢气未被广泛应用,是因为氢气制取成本相对较高,储存和运输较为困难,故说法正确。
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故说法正确。
故选:A。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D.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质的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微粒的运动速率B解析:BA.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如改变温度、添加或减少溶剂、添加或减少溶质均可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搅拌和升温能加快分子的运动速率,可以加速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C=AC.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C两溶液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B中含有少量A,要提纯B,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D解析:D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5g100%20%100g25g⨯=+,故选项错误;B、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故选项错误;C、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将t1℃时A、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C析出固体,C是饱和溶液,A是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D、B中含有少量A,要提纯B,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选项正确;故选:D。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九章-溶液知识点总结及习题(含答案)第九章溶液一、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1.悬浊液是指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其特点是不稳定,易分层,例如黄河水、豆奶和石灰浆等。
2.乳浊液是指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混合物。
其特点是不稳定,易分层,例如色拉油滴入水中经振荡后形成的水油混合物。
3.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其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和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
稳定性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都不会分层。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其中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而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的质量加上溶剂的质量,而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质的体积加上溶剂的体积。
溶液的命名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例如碘酒为碘的酒精溶液。
4.判断溶质和溶剂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为溶质;液体溶于液体时,若有水,则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若无水,则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如果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的能溶解的物质。
举例来说,碘晶体与酒精、硫酸钡与水、煤油与水、氢氧化铁与水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碘晶体与酒精。
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将一定质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将5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溶解特性来判断其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例如,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
9.在温度为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一、溶液和乳浊液1、定义: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
如溶液中各部分密度、颜色等完全一样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里分离出来3、溶液的组成①从宏观上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②从微观上看,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均一地分散到溶剂分子之间。
③溶液、溶剂和溶质之间的量的关系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4、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①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
②若固、气体与液体混合,一般习惯将液体看作为溶剂,固、气体看作溶质③若是由两种液体混合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看作溶质。
④两种液体混合且有水时,无论水多少,水一般作为溶剂5. 影响因素溶解的因素有: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搅拌6.乳浊液定义:由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
如牛奶和豆浆。
基本特征: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两种液体会出现分层现象。
7.溶解时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解时放热的物质:氧化钙(CaO)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H2SO4)溶解时吸热的物质:硝酸铵(NH4NO3)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
注意:①首先要明确“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
②饱和溶液是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的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温度下,是否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一般来说,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在增大则说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3、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同一溶质: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不同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4、转化一般规律:饱和→不饱和:加溶剂、升温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水、降低温度特殊规律(熟石灰):饱和→不饱和:加溶剂、降温不饱和→饱和:加溶质、蒸发水、升高温度三、溶解度(符号S)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注意:溶解度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是同时存在的,只有四个关键词都体现出来了,溶解度的概念和应用才有意义。
2、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①内部因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②外部因素:温度(与其他量无关)4、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KNO3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缓”如NaCl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Ca(OH)25、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某气体在压强为101.3kPa和一定温度,溶解在1体积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温度: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压强: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
四、溶液浓稀的表示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注意:①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②溶质、溶剂、溶液量均以质量为单位表示,单位要统一③溶质质量是指全部溶解在溶剂中的质量,不包括未溶解的或结晶析出的物质的质量④某温度下,溶剂或溶液中加的溶质超过饱和状态时,所得溶液的最大浓度可以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求,溶质的质量分数=(S/S+100)*100%=【已溶解的量/(溶剂质量+已溶解的溶质质量)】*100%1.在一定温度时,某溶质的溶解度为S克,则该温度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大于S%B 等于S%C 小于S%D 无法判断2.在20℃时,向100克饱和食盐水(食盐的质量分数是26.5%)中加入5克食盐,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溶液中食盐的质量分数为()A 24.5%B 26.5%C 28.5%D 无法计算3.把30克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克,取出稀释后溶液20克,此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为()A 5%B 6%C 3%D 2%4.把400克质量分数为20%食盐水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A 100克B 200克C 400克D 800克5.20℃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g。
在该温度下,50g水中放入20gNaCl,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aCl 的质量分数为()A 28.6%B 26.5%C 40%D 30%6.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溶液mg,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A am/b gB m(a-b)/b gC a/mb gD (a-b)/m g7. t℃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
然后,把温度降至t℃。
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的溶剂分别为10g、20g、30g,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分别为ag、bg、cg,则a、b、c,三者的关系是()A c=2b-aB c=a+bC c=a+2bD c=2a+b8.有xg20%A溶液,若要将浓度降到10%,应采取的措施是()A 加入一倍的溶剂B 加入的溶剂C 加入2xg5%A溶液D 加入xg20%A溶液9.20℃NaCl的溶解度是36g,在该温度下,将20gNaCl溶于100g水中配成溶液甲,取20g甲溶液,加入6gNaCl晶体,得到乙溶液,则甲、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正确的一组是()A 甲—16.7% 乙—35.9%B 甲—20% 乙—35.9%C 甲—20% 乙—26.5%D 甲—16.7% 乙—26.5%10.在2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浓度为10%,如再加入5gA或蒸发掉32.26g水,都可成为饱和溶液,则20℃时,A的溶解度为()A 13.4gB 15.5gC 16.7gD 无法计算11.在100g溶液中加入20%的溶液100g后浓度为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A 2%B 4%C 8%D 10%12.现有40℃时KNO3的饱和溶液82.0g,当温度下降至10℃时,溶液质量为60.5g,此时需加水102.4g 才能把析出的晶体全部溶解,则40℃时KNO3的溶解度是A 32gB 64gC 40.5gD 21.5g13.将6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100克,冷却到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质量不变B 溶剂质量发生变化C 溶液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D 有晶体析出,溶剂质量不变14.某温度下,100 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氯化钠和6.5 g 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 30%B ×100%C 26.5%D ×100%15.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时,甲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B.℃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的溶解度C.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结晶法提纯乙D.当温度由℃降到℃时,一定是乙溶液中析出的晶体多16.25℃时向100g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中加入5g KCl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17.将20克全部溶解在100克水中形成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剂为20克 B.的溶解度为20克C.溶液为120克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18.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某溶液,用到的仪器可能有①托盘大平②烧杯③玻璃棒④试管⑤药匙⑥胶头滴管⑦量筒。
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⑦ D.②③⑥⑦19.有100克10%的硝酸钠溶液,若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A.蒸发掉溶剂的一半 B.加入10克硝酸钠C.蒸发掉50克水 D.加入100克10%的硝酸钠溶液20.把200克20%的食盐水稀释成10%的溶液需要加水()A.50克 B.100克 C.150克 D.200克21.将2.5克溶质溶于47.5克水中,要使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①蒸发掉25克水②蒸发掉23.75克水③再加入2.5克溶质④再加入50克质量分数为15%的该溶液,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22.把20%的硝酸钠溶液50克,加水稀释至200克,则稀释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12% B.6% C.20% D.5%23.10℃时的溶解度为80克,该温度下,将45克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80% B.44.4% C.90% D.47.4%24.现有20℃时的饱和溶液200克,欲改变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采取的措施为()A.将溶液升温至50℃ B.将该溶液降温至10℃C.温度不变,加入10克晶体 D.温度不变,蒸发掉10克水25.某一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在下列操作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A.降温,使其达到饱和B.温度不变,加入10克水C.温度不变,蒸发溶剂,使其达到饱和D.温度不变,加入食盐晶体使其达到饱和二、填空题1.某温度下,在100g水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无水硫酸铜,或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晶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则所加两种物质的质量关系为________。
2.注射用链霉素试验针的药液配制方法如下:①把1.0g链霉素溶于水制成4.0mL溶液a。
②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③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④取0.2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做是。
试求:(1)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2)最终得到的试验针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
(3)1.0g链霉素可配制________mL试验针药液。
3.100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中,含溶质________g。
要配制100g这种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密度为)________mL(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