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研究
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研究【摘要】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初中地理课程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地理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了探讨。
从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评价与反思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成绩和学习动力。
文章也展望了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是有潜力的,有望成为未来地理教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程、探究性教学、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地理探究性教学理论、实践案例、评价与反思、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总结、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地理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学科之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不高,缺乏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理解。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点的灌输,缺乏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导致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比较普遍。
为了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地理探究性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探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地理探究性教学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开展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探索适合初中地理教学的新路径,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的全面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意义和可能的影响,为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希望通过本研究提出实际可操作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当前初中地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找出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供依据。
初中地理课堂探究性学习
初中地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课堂探究性学习摘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地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学生素养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因此,研究初中地理课堂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初中地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和特点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的过程。
1.主体性: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实践性: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问题性: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合作性: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5.发展性: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三、初中地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案例等,创设富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制定合理的探究计划,明确探究目标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制定合理的探究计划,确保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三)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同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探究效果。
(四)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共享与互补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探究成果,形成互动、共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
传统的地理教学通常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通过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首先,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实地调研和参与讨论,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城市化过程时,学生可以组织实地考察,观察城市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深入了解城市化的原因和影响。
其次,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地理学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现象,学生需要通过分析和解释来理解这些现象。
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信息,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学习气候变化时,学生可以通过收集气象数据、研究科学报告和参与模拟实验,探究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此外,探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地理学涉及到多个层面的现象和问题,学生需要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共同解决问题。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分组进行研究和讨论,共同收集数据、分析信息和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口迁移时,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调查和讨论,共同研究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然而,探究性学习在地理教学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科学素养。
本文将探讨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第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通过问题解决和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等地理思维方式。
在学习地理气候影响因素时,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利用实地考察、地图解读、模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地理现象和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地理资源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的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提高学生对地理资源的认识和兴趣。
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中互动讨论和合作完成任务。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地理问题、制作地理展板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研究地球板块运动时,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完成地质构造图的制作,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研究
【 6 】 姚天勇. 在 物 理 教 学 中追 求 显 化 的 科 学 方 法 教 育 I J 】 . 教学参考,
学 思 维 方 法 。 然 而 教 材 中有 必 要 在 解 析 中将 所 用 到 的 科 学
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 0 0 3 .
方 法 明 确 地 指 出 来 。从 而使 学 生 体 会 到 在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时
如何 选 择 合 适 的 科 学 方 法 .使 其 明 朗化 。教 师 也 可 依 据 教 材从 方 法 论 的 角 度 对 学 生 的 研 究 过 程 进 行 指 导 。鼓 励 学 生 采 用 不 同方 法 ,提 出不 同见 解 ,创 造 性 地 解 决 问 题 , 在 变 化 了 的 条 件 下 也 能 独 立 解 决 面 临 的新 问 题 .达 到 科 学 方 法 教 育 的 最 终 目的 ,这 也 体 现 叶 圣 陶 先 生 所 倡 导 的 “ 教 是 为
在 提 高 学 生 地 理 技 能 的基 础 上 培 养 学 生 的 环 保 意 识 .树 立
应 通 过 多 种 方 法 确 定 研 究 课 题 ,以 此 来 实 施 有 效 的 研 究 性
学 习 。 以下 是 常 用 的几 种 方 法 :
1 . 精 心设 计教 材课 题 。虽 然地 理 教材 中 的很多 概念 、 原 理 、规 律 都 是 人 类 所 已知 的 ,但 是 对 于 知 识 层 面 有 限 的 学 生 来 说 却 是 未 知 的 .教 师 可 以 将 这 一 类 课 题 设 计 成 让 学 生 自主发 现 与 创 造 的 过 程 。例 如 ,在 教 学 人 教 版 初 中 地 理
关 键 词 :初 中地 理 ;探 究 性 学 习 ;研 究 ;方 法 中图 分 类 号 :G 6 3 3 . 5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0 5 6 8 ( 2 0 1 4 ) O 3 一 O 0 9 1 — 0 2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引言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和教学特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参与为特点的教学模式。
它将学习者置于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验、讨论、发现、总结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探究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学生参与度高。
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参与者和探究者。
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性活动,参与程度更高,更加主动和积极。
2. 学习目的明确。
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探究问题,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自主性学习。
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地理涉及地球、环境、资源等内容,是一个涉及广泛、内容复杂的学科。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地理知识,探究式教学成为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
下面将从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应用效果等方面,对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探讨。
1. 教学设计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学习评价的方式等。
(1)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师应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地理教学内容,注重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探究。
(2)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学活动设计是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实验观察、小组合作、实地考察、多媒体呈现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3)学习评价的方式。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习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
2. 实施步骤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出问题。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1. 引言1.1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将探讨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效果,并分析教师在实践中的角色转变和学生主体性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passively 接受知识,缺乏亲身实践和思辨的机会。
而探究式教学则能够打破这种局面,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索和发现地理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
教师也需要适时给予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总结经验。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从passively 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探究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并对未来地理教学的发展趋势产生积极的启示。
2. 正文2.1 理论基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进行主动探究和构建知识的过程。
其核心理念是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资源、探索解决方案,并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完善。
探究式教学的特点包括强调学生参与性、注重学生自主性、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团队合作等。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开展实验探究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
首先,探究性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只是灌输知识,以教师为中心,而探究性学习则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从而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研究地理气候要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并比较不同温度下同一物体的变化情况,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气候要素的概念,从而对地理感兴趣。
其次,探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科强调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正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通过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和研究不同的解决方案,学会分析和整合信息,培养学生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研究地理环境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各自的观点和策略,并通过课堂辩论或实地调研,最终找到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此外,探究性学习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地理学科是一门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学科,在学习地理的同时,学生也会涉及到其他学科中的知识。
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探究地理灾害的成因时,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地质学、气象学等相关知识,并运用生物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理解和分析灾害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最后,探究性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往往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这种能力在地理学科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探究地理问题时,学生可以分为小组进行调研和讨论,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方面,通过相互协作和交流,最终得出全面的结论。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讨1.引言地理是一门极具实践和探究性的学科,其教学过程最好能够符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合作、实践和发现的教学模式,即教师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旨在为地理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2.探究式教学的教学理念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学生主体性: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参与性,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 合作性: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倡导学生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互协作,以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
(3) 实践性:探究式教学追求将所学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应用,达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
(4) 发现性:探究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和发现性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初中地理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使学生能够具备对地理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可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图解读、气象观测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现象,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
在学习地形地貌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地形地貌的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他们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
(2) 强化地理实践能力(3)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初中地理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并自觉维护和改善地球环境。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研究、发现和探究。
本文探究了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问题情境、课堂探究活动、实践探究和自主研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地理教学;课堂探究活动;实践探究;问题情境引言:初中地理教学是让学生深入了解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过程。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灌输。
然而,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探究性学习逐渐成了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学校教育中,并且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探究、研究和发现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下是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提供问题情境提供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一种应用方法,它是通过向学生提供问题形式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可以提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来发现、学习和理解地理知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提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北极和南极的气温如此之低?”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可以自主进行问题探究。
首先,学生可以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包括地理教材、图书、网络等。
其次,学生可以讨论并分享各自的发现和探究心得,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分享思路和探究过程,并互相学习和借鉴。
在学生自主探究之后,学生可以呈现自己的探究结果。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学生的探究结果,并向同学和教师进行汇报。
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研究
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研究【摘要】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该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引言部分从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背景和重要性入手,指出了该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方面的价值。
正文部分详细分析了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定义、特点、实施策略、评价方法和效果分析,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该教学方法的特点和优势。
结论部分总结了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的意义和未来展望,指出了该教学方法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对未来教学实践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研究背景、重要性、定义、特点、实施策略、评价方法、效果分析、意义、未来展望、启示1. 引言1.1 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研究的背景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与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背道而驰。
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研究的背景也可以看作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未来人才而展开的一种探索和实践。
通过引入探究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研究的重要性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地理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际调查、观察和数据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需要自主选择研究课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这些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具有独立探究和创新意识的能力。
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将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讨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一:模拟气象观测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气象观测的活动。
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组气象观测仪器,如温度计、气压计和风速仪等,并制定观测计划,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观测并记录数据。
学生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观测一个地点的气象数据。
在观测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天气变化、分析气象数据,并与其他小组的数据进行对比,了解不同地点的气象差异。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既能够实际操作气象观测仪器,又能够亲身体验气象观测的过程,从而提高他们对气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案例二:实地考察地貌变化另一个应用探究式学习的案例是实地考察地貌变化。
地貌是地球表面的形状和特征,对于初中生来说,很抽象难以理解。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选择一个具有典型地貌特征的地区,如河流、山脉等,并分析地貌变化的原因。
在考察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野外观察、采集样本,并用地图等工具进行地貌解译。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地貌变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从而加深对地貌的理解。
案例三:小组合作解决地理问题另一个案例是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地理问题。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出一个地理问题,并经过一定的讨论和研究,给出解决方案。
学生可以探讨一个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分析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如优化交通路线、增加公共交通工具等。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初中地理教学探究性学习方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探究性学习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对教育质量和教育方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探究性学习方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素养。
1. 探究性学习的定义及特点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核心,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活动的新型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探究性学习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虽然教育部门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另外,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3.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尝试将探究性学习方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3.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课程内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思维活力。
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季节变化?”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观察等方法,自主寻找答案。
3.2 设计探究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设计一些有趣的探究活动。
例如,在讲解“我国的行政区划”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行政区划设计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国行政区划的设置和特点。
3.3 注重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探究任务。
《在初中地理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初中地理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课题结题报告摘要: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如何把探究性学习有机地融合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呢?本文从这个方面课题研究,并谈谈研究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思索。
关键词:探究性地理课堂教学学习方式一、问题提出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要求我们教给学生有用的地理,而教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大胆探索和创新,提高教学组织能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有利于探索学习的环境条件,帮助学生主体自我建构学习的过程。
而怎样的课堂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通过探索,我们发现,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虽然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时间,却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
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善,使学生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因此,如何把探究性学习有机地融合在地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教研任务。
因此,我们在我校进行了课题为《在初中地理课堂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二、实验对象、内容和目标1、选择我校2003年入学的初一年级学生进行实验,选择1、2、3班为实验班,4、5、6班为对照班。
各实验班、对照班所用教材、学生水平基本相同,以减少其他因素对实验研究的影响。
实验采取对比分析研究法和分析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2、实验的主要内容①如何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地理课堂的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教师应怎么“教”?首先要认识教育理论对实践的先导作用,不能让教师在教育理论上成为近视眼,在理论指导实践上产生短期行为,而要把掌握教育理论看作教学上档次的行为。
②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与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
现代教育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启发式、发现式、自学式、活动式、问题解决式等教学方法,都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卓有成效的方法,探究式课堂教学要在运用这些方法上下功夫,寻找最佳结合点,取长补短,便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学习的探究性教学设计(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学习的探究性教学设计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学习的探究性教学设计在当今知识爆炸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不仅涉及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文社会。
探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探究性教学设计,提高初中地理学习的效果。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2.提升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结合初中地理教材,选择适合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内容,如气候类型、地形地貌、人口分布等。
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设置疑问、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探究主题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气候类型时,可以展示不同气候类型的典型景观图片,让学生猜测所属气候类型。
2. 探究环节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探究主题,给出探究任务。
例如,让学生调查我国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
2.资料搜集: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与探究主题相关的资料。
3.数据分析:让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规律。
例如,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4.成果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展示探究成果,其他同学可在此期间进行提问、讨论。
3.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梳理出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并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评价。
例如,在气候类型探究活动中,教师可总结出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强调重点知识。
4. 拓展环节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设计一道关于我国气候类型分布的填空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等。
2.学生成果:评价学生探究成果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创新性。
初中地理课堂探究性学习(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课堂探究性学习第一篇范文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各学科教学中。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学科,在初中阶段开展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图从理论依据、实施策略、评价方式三个方面对初中地理课堂探究性学习进行探讨。
一、理论依据1.地理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
探究性学习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互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的这一观点。
3.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实施策略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地图、图片、案例等,创设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讨论等多种方式,主动获取地理知识。
3.注重小组合作: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4.教师指导与支持:教师要在探究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探究效果。
5.多元评价: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要关注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也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态度、方法、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三、评价方式1.过程性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如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2.终结性评价:教师要对学生探究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地理知识掌握、探究方法运用、创新能力等方面。
3.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同时,同伴之间也要进行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而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基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的学习方式,正逐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得到应用与实践。
本文将探讨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并探讨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首先,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相比于传统的教师讲解式教学,探究性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地貌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实地进行观察和考察,让学生亲自体验地貌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他们对地貌的理解和记忆。
其次,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地考察、实验和调查,从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数据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气候变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和分析数据,探究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地理学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和知识,需要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和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实验和调查,通过合作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在学习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城市规划的设计,通过合作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之,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地理思维能力。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性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注重学生主体的参与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个性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使人类群体的智力资源有效的转化为个体智力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健康的社会情感、判断思维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这些品质都是终身学习社会所必须的,因而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将成为一种必然。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作为现代教育理念集中体现的探究性学习,除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形式存在外,还必将作为一种必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渗透于各学科之中,对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无疑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能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初中地理学科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的学科多、领域宽,门类复杂,是非常适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门学科。
在教学中适合进行探究的问题很多,如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众多的人口》一节中“新中国前后人口增长情况及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等就非常适合开展探究性学习。
当然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性学习活动,还要考虑很多因素,其中要学习的地理内容就是其中的一个决定的因素。
有些内容,由于个各种原因,用探究学习效率很低,所以地理教学要注重挖掘适合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来学习的知识内容,如学习者亲身参与探究或实践才能逐渐被体验或内化的知识。
新课标的一个很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减少了知识点,给教师和学生留出了更多的空间。
在地理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具体说来,探究学习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获得结论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袁洁 (北京市金顶街第二中学)一、问题的提出1.问题提出的背景:近些年来,探究性学习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并受到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探究性学习能更好地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能力全面、灵活、持久,使他们终身受益,比传统的学习有更好的效果。
在以前,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来自教师的抱怨和不满:“这些知识我明明反复强调过,都快八百遍了,学生还是不会做,简直笨死了!”我们还能听到来自学生的苦恼和烦躁:“那些知识太枯燥乏味了,让人一点兴趣都没有,上学真痛苦!”老师有抱怨,学生有苦恼,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呢?我认为原因有二:一、教师的教学没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如果有兴趣,则不用督促,学生能自觉地学习;二、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进来,甚至不用谈“积极”二字,最起码的,连“参与”都没有,他们只是机械地、被动地在课堂上。
之所以没有任何效果,是学生缺乏“兴趣”和“积极”,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有生灌硬塞的嫌疑。
而探究性学习最突出的地方有两条:其一,旨在让每个学生都成功,加强“个别化教学”;其二,意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探究可以用于以下内容的教学:(1)物理,生活,地球空间科学的学科内容;(2)科学事业的性质(例如关于科学探究的性质);(3)进行科学探究所要求的能力。
但是,以探究为本的教学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
虽然探究很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师都应该追求一种单一的方法来教科学。
”2.现实意义⑴、给学生发挥的空间,学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既然是自己的选择,学生兴趣就比较高。
有兴趣,成功的可能性就提高了。
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的认识就有很大差异。
在中小学阶段,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很扎实,那是老师严抓狠盯的结果,不背下来不能走。
在各项竟赛、活动中,中国学生丰富的知识都清楚地显露出来。
可是一到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方面,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相比就望尘莫及了,你看,美国学生从小学起就出入大图书馆查阅各种资料,写出上万字的论文,论文题目大得让人瞠目结舌,到了中学,他们可以研究课题性的项目,而我们的大学生也常常自愧不如。
两个国家的教育方式不同,但我觉得在有的方面很值得我们深深思考,是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不要让我们的不合理教育方式把学生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而窒息,不是我们的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是我们传统的教育思维把学生这些最宝贵的东西扼杀了。
有人做过这样的测验,测验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画一个圆,让不同年龄的学生回答,画的是什么?小学生答:是太阳、笑脸、水滴、眼睛……中学生答:是零,句号,大学生答:不就是一个圆吗?因此,从小学、中学开始,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学生的想象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尽早地开始探究式的学习也就不是超出学生的能力而是势在必行了。
⑵、给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的机会。
我们的学生很多年后,越学越像书呆子。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传统的学习很像纸上谈兵,知识学了不少,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学了地形,等高线,知道如何在地图上判断山脊、山谷、鞍部,可要到了真正的山上,哪儿是哪儿则全乱了套。
又比如:学生看见田野里一片金黄的麦子,说了一句:“都黄了,还有什么用!”我不禁想说:我们的学习,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对生活没有任何帮助,那还有什么用!在这个问题上,探究式学习有其它方式所没有的优势,因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实践,比如实验、调查、观察等等,让学生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学到的内容能够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果的,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探究式学习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兴趣都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对地理这样的实践性强,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更容易找到切入点。
3.概念的界定(1)关于探究性学习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
在1909年前,大多数教育者认为科学教育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直接教学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知识、概念和原理。
1909年杜威在美国科学进步联合会的发言中第一次对这种方法提出批评。
他说,科学教学过于强调信息的积累,而对科学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和态度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
从1950年到1960年,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了。
教育家施瓦布指出“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学习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的过程中去更好呢?”这句话对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为实现这些改变,施瓦布建议科学教师首先要到实验室去,引导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而不是在教室里照本宣科地教授科学。
这就是说,在向学生介绍正规的科学概念和原理之前应该先让他们到实验室里做实验。
用实验的证据来解释和深化教材中的内容。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
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
”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重历史、重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较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育人方式提出了挑战,法国基础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阶段。
1990年由现任总理若斯潘领导的教育改革主要在制度层面,1994年开始转向重视中小学学校教育质量和课程改革。
由上可见,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是一种国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是信息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2)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探究:即对未知领域的尝试性探索,俗话说“摸着石头过河”。
人们的探究行为可以概括成以下图式:(+成功)(—失误)由图可见,探究行为的心理指向十分明确——直指目标。
但是人们对每步探究活动的结果却不能预知,所以,行为轨迹是曲折的。
由此可以概括探究行为特征:发现问题,尝试错误,体验成功,逼近目标。
建构理论重视问题解决,教学的出发点是“问题”,归宿则是“问题解决”。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在探究过程中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
二、研究内容1.研究的主要内容“探究式”教学法是指教学中教师以问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学生以解决问题为方向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以问题的探索进行以师生共同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以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自始至终以问题牵引学生参与活动,思考并力图解决问题。
2.研究的重点难点教师以问题为线索组织教学,学生以解决问题为方向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师生以问题的探索进行以师生共同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如何合理地设计问题,以问题贯穿始终,牵引学生研究、学习。
3.研究假设通过探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实践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收获,让学生学到终身受益的知识和培养实践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建构学生课堂自主学习的教学框架,从教学过程来看:包括设置情景、引出问题、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归纳总结、反馈测试。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情景的设置,将教学的内容转化为研究的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
然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如信息的搜集、重组。
教师在其中起到指导检查的作用。
在信息搜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间的交流、提高,相互补充,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教师从中组织协调、引导学生围绕教学核心(主题)谈论,在归纳总结阶段,较好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学生围绕教学核心谈论,在归纳总结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反馈练习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完善。
四、科研基础负责人王改荣老师是区骨干教师,有很强的教科研能力,多次在北京市、区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先后组织国家级、北京市、石景山区的课题研究工作,有很强的组织能力。
有时间带领我校教师完成该课题的研究。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以我校的骨干教师为主,他们都参加过其他课题的研究工作,有很好的计算机基础和教强的教科研研究能力。
学校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设备,及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为专业指导,在设备、资料上能给与保证。
学校在设备、资料上能给予保证。
五、本课题实施的步骤设计1.2002年9月——2003年1月设计研究方案对研究的内容、意义、手段、预期目标等进行设计,搜集资料,对课题的背景、现状有充分的认识,便于下一步的研究。
2.2003年1月——2003年7月研究实施阶段选定内容,通过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在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从中得到收获和发展能力。
总结,反思,再实施作课,再总结。
3.2003年7月——2003年9月研究成果阶段总结,写研究报告,撰写论文。
六、预期成果参考资料:《探究性学习》陆璟中国教育网《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实践》苗瑞强《中国教育报》2002.7. 19《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祝智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任长松《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第1、2期《探究式学习:含义、特征及核心要素》罗星凯《教育研究》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