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新课标全国一卷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材料一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材料二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一些传统职业的消失,给劳动者带来就业压力。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往往缺乏透明度,可能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

以下是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文章,请阅读并回答问题。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分)1.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工智能技术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

B. 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C. 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一些传统职业的消失,给劳动者带来就业压力。

D. 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具有高度的透明度,不会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2. 下列关于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可能导致一些传统职业的消失,给劳动者带来就业压力。

B. 人工智能的决策过程往往缺乏透明度,可能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C.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无需担心任何问题。

D.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可能引发伦理道德问题。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2分)3. 文章开头提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4. 文章中提到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些挑战的看法。

(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真题(纯答案版)

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真题(纯答案版)

参考答案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C2.D3.A4.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吃不起藜麦了;①《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①《卫报》和《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

5.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6.B7.C8.①写出干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感悟到我们有可以干很多事的潜能,人生要能承受生活之重;②由有些农活可能干不了,体悟到我们的局限,我们并非全能;③写出了生活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需要一直传承和延续;④感悟生活的美好和大地的仁慈,感悟到对生活的热爱。

9.甲组答案示例: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

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

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乙组答案示例: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

2023年新高考全国一卷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年新高考全国一卷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2024全国高考真题 新课标Ⅰ卷 纯Word版 语文+答案

2024全国高考真题  新课标Ⅰ卷  纯Word版  语文+答案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Ⅰ卷)语文(适用省份:山东、河北、湖北、福建、湖南、广东、江苏,浙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放牛记徐则臣我现在想不起我何时开始了放牛娃的生涯,又在哪一天彻底结束了这种生活。

我很小就羡慕那些吆喝牛马的孩子,觉得他们是豪放粗犷的英雄。

而我只是个温顺的可怜虫,总是衣裤整齐,指甲干净,不剃光头,站在他们身边像个走亲戚的陌生人。

我想和他们一样,只穿一条小裤衩,光着上身和脚,晒成黑铁蛋,坐在光溜溜的水牛背上挥舞自制的长鞭,雄赳赳气昂昂向野地里进发。

能够大喊大叫,可以随地撒尿,无视课堂和作业,遇到仇人要打的架一个都不落下,轻易就能滚出来一身泥。

我想当个野孩子,所以,很早我就怂恿父亲买一头牛。

我家的确需要一头牛。

父亲是医生,农忙时经常搭不上手;祖父祖母年纪大了,体力活儿也帮不上忙;我和姐姐都小,还要念书;十亩田都要母亲一个人对付,运粮食时都没个帮手。

父亲决定买牛,哪怕只用来拉车。

买牛的那天我记得,你能想象我的激动。

在下午,我和父亲去两里外的邻村牵牛,已经提前谈好了价。

在邻村的中心路边,我头一次见到锯木厂,在一间大屋里,电锯冲开木料的声音在午后的热空气里格外尖利,几乎能看见那声音在闪耀着银光。

我停下来看阴影里的锯木厂,横七竖八堆满了木料,新鲜的木头味道和锯末一起飞溅出来。

那头小母牛还小,吃奶的时候还要哼哼唧唧地叫,长得憨厚天真,我很喜欢。

主人是个中年男人,说:回去调教半年,就能干活。

他给小牛结了一个简单的辔头,缰绳递给我们,我们就把牛牵出了门。

小牛屁颠屁颠地跟着我们走,出了村才感觉不对,开始茫然地叫,表情如同迷途的小孩。

一路仄着身子走,拧巴着被牵到我家。

这一路走得我兴奋又纠结,想牵不敢,摸它一下,摸完了赶紧撒,怕它踢。

当然后来我知道。

再没有比水牛更温驯的动物了。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殷切(yīn qiè)鞭挞(biān tà)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B. 沉着(chén zhù)蹉跎(cuō tuó)遒劲(qiú jìng)C. 毛遂自荐(máo suí zì jiàn)气壮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雅人雅事(yǎ rén yǎ shì)D. 淋漓尽致(lín lí jìn zhì)遐想(xiá xiǎng)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人工智能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

B. 这位作家的小说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挖掘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C.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D. 她那双明亮的眼睛,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

变换后:他非常有责任心。

B. 原句:这本书我已经读过了。

变换后:我已经把这本书读过了。

C. 原句:她穿着一件红色衣服。

变换后: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衣服。

D. 原句:这个问题我已经解决了。

变换后:我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了。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的诗词,如《诗经》《楚辞》等,都是优秀的文学遗产。

B. 他说:“我最近写了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想请您帮忙修改一下。

”C.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仿佛在说:“你能帮我实现这个梦想吗?”D. 我很喜欢看科幻电影,比如《星际穿越》《流浪地球》等。

2024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一卷

2024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一卷

1、下列关于汉字演变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字形结构相对简单。

B. 小篆是秦朝统一后的官方文字,由李斯等人整理,字形更加规范统一。

C. 隶书起源于秦朝,盛行于汉魏,字形由圆转逐渐变为方折,书写更加简便。

D. 楷书形成于东汉末年,字形方正,笔画平直,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答案:D)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是能否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 学校开展的“书香校园”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水平。

D.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加强了道路安全监管。

(答案:B)3、下列关于古代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

B. “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C.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D. “唐宋八大家”包括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其中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诗人。

(答案:D,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散文家)4、下列成语中,与“邯郸学步”结构相同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掩耳盗铃C. 刻舟求剑D. 东施效颦(答案:D,两者均为动宾结构)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吃饭了吗?”妈妈问,“我给你热一热。

”B. 他喜欢读的书有:《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C. “真是太美了”!她感叹道,眼里闪烁着光芒。

D. 这个周末,我们去哪里玩呢?是爬山,还是游泳?(答案:A)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唐代“边塞诗派”以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为主,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李白等。

B. 宋代“江西诗派”以黄庭坚为宗祖,讲究文字的推敲和形式的工整,追求新奇别致。

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详细答案分析版)

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详细答案分析版)

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1卷(解析版)(一)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借贷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对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钢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纸币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新高考一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章(此处应为一篇现代文,由于篇幅限制,不具体展开)1. 文章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哪些品质?参考答案:在文章中,“他”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坚韧不拔、积极乐观和勇于创新的品质。

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展现“他”的性格特点?参考答案:作者通过“他”在逆境中不放弃、不断尝试新方法和在失败后能迅速调整心态等细节描写来展现其性格特点。

3.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文章的主题是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持与勇气。

通过“他”的故事,作者传达了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应保持积极态度,勇敢面对,不断尝试,直至克服困难的中心思想。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4-8题。

古诗文(此处应为一篇古诗文,由于篇幅限制,不具体展开)4. 这首诗/文的作者是谁?请简述其创作背景。

参考答案:这首诗/文的作者是[作者姓名],创作于[具体时间],背景是[创作背景简述]。

5. 请分析这首诗/文的主旨。

参考答案:这首诗/文的主旨是[主旨分析],通过对[具体内容]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情感/思想]。

6. 请指出这首诗/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简析其效果。

参考答案:这首诗/文运用了[修辞手法],如[具体例子],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效果分析]。

7. 这首诗/文中有哪些意象?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这首诗/文中的意象包括[意象列举],如[诗句引用],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意象分析],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8. 这首诗/文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这首诗/文在艺术表现上的特点包括[特点列举],如[具体分析],使得整首诗/文在情感表达和艺术效果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9.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被迫取消。

2024年新高考I卷语文高考试卷(原卷+答案)

2024年新高考I卷语文高考试卷(原卷+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I卷)(适用地区: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苏、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河南)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

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

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的意见。

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

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去掌握的。

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要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

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

新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答案

新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选择题)1. 答案:C。

解析:文章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观点,旨在探讨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影响。

选项C正确概括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2. 答案:B。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作者认为科技的发展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问题。

选项B正确描述了作者的态度。

3. 答案:D。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科技的发展,而不是一味地抵制。

选项D正确总结了文章的观点。

(二)现代文阅读(简答题)1. 答案:①科技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②科技进步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③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科技的发展。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科技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科技的发展。

二、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阅读(选择题)1. 答案:A。

解析:根据《登鹳雀楼》的内容,诗人表达了登高远望的豪情壮志。

2. 答案:C。

解析:根据《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内容,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 答案:D。

解析:根据《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内容,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二)古诗文阅读(简答题)1. 答案:①诗人登高远望,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②诗人描绘了草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解析:根据《登鹳雀楼》和《赋得古原草送别》的内容,诗人分别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作文题目:以“时光荏苒,珍惜当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答案:时光荏苒,珍惜当下时光如梭,岁月如歌。

转眼间,我们已走过青春的年华,步入人生的轨道。

回首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展望未来,那些未知的挑战又让我们心生畏惧。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该如何珍惜当下,把握人生的每一次机遇呢?首先,珍惜当下意味着珍惜身边的人。

亲情、友情、爱情,这些美好的情感如同人生的调味品,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们身边的人会慢慢离去。

因此,我们要学会珍惜,用心去关爱他们,让彼此的时光更加美好。

2024年高考新课标1卷语文

2024年高考新课标1卷语文

高考新课标1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以及乐曲与你之间的故事,如《童年》让你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②不管你什么年龄,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念。

③这些故事包括乐曲本身的故事,如《月光曲》与贝多芬、《二泉映月》与阿炳。

④感人的乐曲留给人的记忆是长久的。

⑤想一想,哪一首最让你怀念,哪一支曲子最让你浮想联翩,由此你联想起怎样的故事。

A.②④①⑤③ B.②④⑤①③C.④②⑤③① D.④②①③⑤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最新研究指出,南极冰层因气候变化而加速_______,将使南极皇帝企鹅数目锐减。

②她的目光从我身旁扫过,一直移到窗子,________着窗外,好像在想着什么。

③由于全球化的现实,如今新的对华大战略既不能以________为基础,也不能突然丢弃长期以来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的做法。

A.融解凝视遏制 B.溶解窥视遏制C.溶解凝视遏止 D.融解窥视遏止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美满发射成功,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B.作家只有深深地扎根于生活的泥土里,才能写出反映时代的优秀作品。

C.由于汉字电脑录入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人们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

D.能否彻底治理酒后驾车的乱象,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A.我校将于9月1日如期开学,相关事宜欢迎家长来函垂问。

B.拙作已经寄出,心中惶恐不安,望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感谢您的家父雪中送炭,明日我将从百忙中专程到府上致谢。

D.令郎不愧生在丹青世家,他的奔马图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二、古诗文阅读(一)古代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补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陋室铭》中,刘禹锡将自己的“陋室”与“,”相比,表现了他高尚的情操。

(word完整版)新课标全国I卷高考语文试题及,文档

(word完整版)新课标全国I卷高考语文试题及,文档

2021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语文〔新课标1〕本卷须知:1.答卷前,考生务必然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天气正义是环境正义在天气变化领域的详细睁开和表达。

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天气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查,天气正义便应运而生。

天气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若是在天气容量有限的前提下,怎样界定各方的权益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天气正义涉及不相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正享有天气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相同地区之间公正享有天气容量的问题,所以存在天气变化的国际公正和国内公正问题,公正原那么应以满足人的根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方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兴隆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第一满足睁开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根本睁开需求,同时截止在满足根本需求之上的豪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天气正义涉及今世人与后辈之间公正享有天气容量的问题,所以存在代际权益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益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表达为今世人怎样拘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天气系统,以将相同质量的天气系统交给后辈;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今世人为自己及后辈设定义务,就代际公正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防范“生态赤字〞。

由于,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天气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共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2023全国乙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版)

2023全国乙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版)

2023全国乙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精校版)绝密启用前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3题答案】【答案】1. B 2. D 3. 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4~6题答案】【答案】4. A 5. B6. ①一种行为是任凭宇宙和地球自然衰亡而什么也不做;②另一种行为是反思我们和地球、万物的关系,思考我们能为后代留下些什么,从而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7~9题答案】【答案】7. A 8. ①内容上,“人”“牛”和“犁”的组合,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农耕田园图画。

②形式上,句式整齐,具有音韵和谐统一的节奏感。

③手法上,“人”“牛”和“犁”的形象相互映衬,彼此相依,浑然一体;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完整和谐的农耕世界,反映出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景和情相谐相生,融为一体。

9. ①牛和犁没有回答德贵的提问,显示出其内心的孤独;②德贵不怕失败,坚持耕种,显示出他的执着和坚定,也体现出农民对土地的坚守与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10~13题答案】【答案】10. BFG 11. A 12. D13. (1)他如果返回祖国,必会声讨对他无礼的人,那曹就是第一个了。

(2)就在壶里盛上黄金,用饭把它装满,用璧盖上,晚上派人送给晋公子。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15题答案】【答案】14. D 15. ①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

2024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

2024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1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节选自《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系列伟大实践和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开头点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突出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

B. 文章中提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同时也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C. 文章最后一段点明了我国现代化道路的特点,即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等。

D.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6分)(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

(6分)【乙】(节选自《大江大河》)老渡口是老火车站,以前的人都说,不夜城就数老渡口,老渡口一醒,整个不夜城就活了。

渡口上有一座石桥,石桥下有一条河,河上有一艘渡船。

老渡口靠的就是这艘渡船。

渡船的名字叫“不夜城”。

“不夜城”的船主叫刘老根,是个年近六十的老头。

刘老根年轻时是个船工,后来因为身体原因就不再出工了,就做了“不夜城”的船主。

刘老根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刘强在城里做建筑工人,二儿子刘明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卖部,三儿子刘亮则在家务农。

刘老根一家虽然不富裕,但生活也算安宁。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通过描写老渡口、石桥、河、渡船等景物,展现了老渡口的生活场景。

2024高考新课标一卷语文试卷

2024高考新课标一卷语文试卷

2024高考新课标一卷语文试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40分)一、拼音天地(10分)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5分)chūn tiān: __________yuǎn fāng: __________xiǎo xī: __________huā duǒ: __________shān pō: __________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5分)教室(jiāo shì / jiào shì)玩耍(wán shuǎ / wán suǎ)长大(zhǎng dà / cháng dà)睡觉(shuì jiào / shuì jué)河水(hé shuǐ / hé shuì)二、字词乐园(15分)写出下列汉字的部首。

(5分)树:______跑:______语:______笑:______蓝:______给下列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5分)行(xíng / háng)走:______(另一读音组词)教室(jiào / jiāo)室:______(另一读音组词)背(bēi / bèi)书包:______(另一读音组词)查字典填空。

(5分)“楼”字共____画,部首是____,除去部首还有____画,组词:____。

“跳”字的音序是____,音节是____,是____结构的字。

三、句子小能手(15分)照样子,写句子。

(5分)例:小鸟在天空中飞翔。

_在天空中。

例:小明是班长。

是。

修改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5分)今天,我读了一篇很有趣的报纸。

小明背着书包和文具去上学。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5分)因为今天下雨,所以我没去公园。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0分)短文一(1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全国一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1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的担保形式,由质库、解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于动产担保,它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于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契约交付债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在典期内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出典人也不必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存在着通货紧缩现象,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遍,几乎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从实际效果看,它解决了军需、加强了流通,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构成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对货币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诸如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茶引、盐引要求相关人员先用粮草或现钱的付出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凭此类纸质信用工具异地兑取现钱或政府专卖货物。

这些信用工具的使用,除了可发挥信用功能外,也使得政府和商人在买卖货物领域能够共同获利,既有利于商人从政府专卖的物品中分得一份利益,又有利于政府实现增加收入、补给军需等目标。

早期的交子、关子、会子要求相关人员先交纳现钱作为取得的条件,然后再根据需要持交子、关子、会子到指定的地区兑取现钱。

这类信用工具携带方便且具有汇票性质,可以保障大宗交易、跨地区交易货款的顺利结算。

它们的使用,弥补了货币的不足,节省了货币流通需求量。

此后这种交子、关子、会子逐步发展为纸币。

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摘编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代的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信用形式的产生是宋代金融的一个新特点。

B.宋代的政府借贷基本上是赈济性借贷,主要目的是帮助百姓度过困境,因此与私人借贷相比,政府借贷的利率要低得多。

C.在宋代,债务人可以用不动产的契约或动产作为担保,向债权人借贷。

在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D.赊买赊卖的信用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宋代通货紧缩带来的资金不足的问题,缓解了生产、流通、消费领域中的诸多矛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宋代的信用工具不断创新,出现了茶引、盐引、交子、关子和会子等信用工具。

B.各类新型纸质信用工具最初是由宋代政府发行的,期发行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等多方面的问题。

C.茶引、盐引等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一些商人取得茶、盐等货物的专卖凭证,从政府专营的物品中分得一部分利益。

D.宋代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高度发达,这为交子、关子和会子等新型信用工具的产生提供了技术条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质库,解库是进行押物、放款、放息的机构。

唐宋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质库、解库也随之兴盛。

B.在宋代,出典人交房产押给典权人后,可以获得一笔典价,且不必支付利息。

在典期内,典权人不但享有房屋的使用权,同时还拥有出租权。

C.虽然早期的交子具有汇票性质,可以克服金属货币不便携带的缺点,保障商品交易中贷款的顺利结算,但是它还没有发展成为纸币。

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翛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慧国,崇、观法慧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

金兵分四翼嗓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

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

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给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

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刚以死继之。

”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遂从太子出。

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

”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

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蔡翛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更变,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B.孙傅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后,从效用角度高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祟、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

C.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

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密谋藏匿太子,杀二宦者将首级送至金营,欺骗金人说,这就是误伤太子之人。

D.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前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2)王维《使至塞上》中“,”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

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