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论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四川省德阳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一)名著阅读1.填空《三体1》中,三体文明建立了一个科技产品来对地球进行技术锁死,这个发送到地球上的东西叫______________,在《三体1》最终,为了获得三体世界的资料,切割“审判日号”行动代号是______________。

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的结局体现了作家的道德信念——“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智子 (2). 古筝安排 (3). 善恶必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经典作品有关内容的识记实力。

解答这类题目关键在于平常的积累,最好的方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

解答本题时考生不仅要对名著的主要情节、重点人物有所了解,还要对与主要情节、重要人物有关的细微环节内容保持必要的关注,做题时都要细致审题,细致作答。

《三体》大致情节如下:叶文洁的父亲被害,母亲背叛,以及后续发生的一些列事务,让叶文杰对生活失去了信念,甚至是对人类失去了信念。

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三体,并向三体世界发送了地球的坐标,对人类失去希望的她,明显是想通过外星人来“挽救”这个世界。

但是由于两地距离很远,须要500年的时间,三体舰队才能抵达地球。

在这期间,三体担忧人类的科技超过了自己,无法完成统治,像地球放射了两颗“智子”并制作了一款嬉戏,并通过嬉戏来选出“人类小帮手”,帮助自己消退一切危害自己统治的人和事。

这里对“智子”有必要说明一下,可以把这个东西想象成为一种微观粒子,1.无处不在,并有着“监控”的作用,它可以让三体人无时无刻的监视地球上的一切。

2.它还可以干扰科学的开展,让人类除了现有的科学理论之外,无法提升。

3.还有一个附加作用,它虽然无法对人类造成干脆损害,但是却可以通过与光粒子的作用,让人类在视觉上产生一些“幻觉”。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25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25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250)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观群怨”说是孔子关于文艺的社会作用的著名论述,对后世文论的发展影响巨大。

2.庄子关于“言”“意”关系的论述,集中于“道不可言”“言不尽意”“得意忘言”三点。

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被鲁迅先生称为“文学的自觉时代”。

4.刘勰将“通变”范畴明确运用到讨论文学继承与革新的关系问题上,代表着《文心雕龙》在文论史上最为突出的贡献。

5.在《与李生论诗书》中,司空图提出“韵外之致”说,揭示了“韵味”说的审美内涵“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6.严羽强调学诗辨体,将大历以前的诗歌定格为“第一义”之诗,而学习中晚唐以及宋代诗歌则是为旁门所惑。

7.“师法自然”是叶燮诗歌创作方法论的核心,强调创作必需掌握依乎“自然”的“理、事、情”。

8.金圣叹的文学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和《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

9。

在戏曲创作和演出上,李渔主张通俗化,“浅处见才”说构成了其戏曲理论崇尚通俗的思想核心。

10.“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部分,集中体现于《人间词话》中。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1.简述布瓦洛的诗学原则。

答:(1)理性至上;(2)摹仿自然;(3)效法古典。

(每点5分)12.简述新批评派文学构成论关于文学层面的认识。

答:(1)声音层面;(4分)(2)意义层面;(4分)(3)意象和隐喻层面;(4分)(4)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3分)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论述庄子“言不尽意”说对后世中国文论的影响。

答:(1)庄子思想与老子思想合为道家思想,其与儒家思想互补,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化思想史。

庄子思想对消化佛学理论起到过关键作用,曾经构成了魏晋玄学的主旋律并极大限度地影响了整个传统的中国文学艺术。

仅就“言不尽意”观来说,庄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

广东省清远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清远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值得指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价值原则,与西方文化的理解和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迥然不同。19世纪英国闻名的首相帕麦斯顿有一句国际关系界耳熟能详的名言,即“没有恒久的挚友,只有恒久的利益”。这句名言成为英国外交的基本准则,也是西方国家处理国际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及外交实践与西方国家具有明显的区分。中国的国际问题探讨者应当首先具备必要的战略自信、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敢于为当今动荡、纷扰的国际事务供应一系列深具中国才智的解题思路,乃至系统性的思维框架。在当今我们努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在对外交往中自觉地把“义”与“利”的理念统一起来,自觉地把中国国家利益的要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相协调,亦是“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价值原则在当今全球化时代的敏捷运用。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愿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的实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阅读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说明的含意放在被说明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说明是否与全文保持一样。
550
7641
游客夜游体验活动图
(数据中国旅游探讨院夜间旅游专项调研)
材料三:
为更好地满意群众的生活需求,改善“白天看景,晚上睡觉”的旅游短板,多地明确要丰富夜间旅游、文化产品。天津、济南、西安等城市从自身历史、风貌、人文特色等因素动身,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在夜间策划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戏曲、影视、读书会等文艺活动;北京、西安、成都等多地激励电影院、博物馆、书店、艺术馆等文化设施以及景区延长夜间开放时间;石家庄还放宽对文化消遣场所经营服务项目审批条件的限制,激励夜间文娱活动的绽开。

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揭阳市产业园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摘编自《微信“挚友圈”渐成“商业圈”网购还有多少痛点待解》,《光明日报》2024.04.22)
材料三:
针对网购行业的种种乱象,2024年1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确了电子商务经营者的义务,同时还强化了经营者的举证责任,这无疑为消费者维权供应了有力的法律依据,也再次表明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无论是线上网店还是线下门店,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不能突破合规的基本框架。
A项,“将无法形成剧场效应”理解不当,原文第六自然段中是说“将剧场效应进一步扩散”。而选项曲解为“无法形成剧场效应”,故曲解原文。
故选A。
(二)好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一些电商平台会利用满减、红包、实惠券等活动,通过“先涨价再促销”的方式,以假折扣误导消费者。某些网店经营者为吸引消费者,不惜在商品标题或宣扬页面中夸大甚至虚构部分产品功效或性能。很多商家以次充好,混搭销售劣质商品。还有很多商家把钱花在“刷单”上,很多消费者简洁被虚增的部分好评或销量蒙蔽。网购不仅要看商品评价和成交量,还要留意销量突增或突减现象。不少网店经营者断章取义,利用声明、规则、通知等形式“秒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且常常利用合同约定,运用技术手段强行搭售,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购买。一些“网络专供款”不仅质量参差不齐,售后待遇也大相径庭,售后维权的成本较高、周期较长,这种既费时又费钱的等待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煎熬。部分不良商家针对消费者的爱好爱好、消费习惯、消费层次等特征,定向供应商品或者服务的搜寻结果,简洁导致订同样的酒店、买同样的服务,苹果手机用户比安卓手机用户贵;同样的打车起点和终点,不同用户价格也不一样。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开篇列举了央视推出的“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系列快闪节目,接着对快闪的特点进行了诠释,然后引出了作者的观点。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卷含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

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

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

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诗有三境。

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

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共情。

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

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身入境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透彻了解之后,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怒,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对于“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

他还探讨了意景的关系提出“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始好”。

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刻见解。

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论。

中唐以后。

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

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

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写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

这就是所谓“境”。

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了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发挥,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

可是,由于意境概念历经了千余年的沿革变化,更由于南宋以后意境与境界概念的混用,其内容更为丰富复杂。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留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说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日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消遣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遇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当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详细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看法。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浙江省嘉兴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嘉兴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过了一分钟,玛丝洛娃从边门走出来。
“可以在这里谈话。”副典狱长说完就走开了。
聂赫留朵夫走到靠墙的长凳旁边。
玛丝洛娃困惑地瞧了瞧副典狱长,然后仿佛感到惊异,耸耸肩膀,跟着聂赫留朵夫走到长凳那儿,理了理裙子,在他旁边坐下,
“我知道要您饶恕我很困难,”聂赫留朵夫开口说,但又停住,觉得喉咙哽住了,“过去的事既已无法挽回,那么现在我愿尽最大的努力去做。您说说……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材料相关信息,理解辨析材料相关内容要点的实力。
C.“内外兼修”说法错误。材料二中王应麟所说的“修辞立其诚,修其内则为诚,修其外则为巧言”,强调以诚为本,应当“修其内”。假如“修其外”,则成为“巧言”。而且下文有“可见,古人写作是以‘诚’为本”的推论。
故选C。
【3题详解】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文本内容解决问题的实力。
解答本题,首先点明自己的观点,即二者是否冲突。然后再结合材料相关内容分析自己持有该观点的理由即可。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语言没有修饰,就不能流传很远。指我们说话写文章应当讲究些艺术,让它更生动活泼,作用更大。但是运用艺术手法表达出来的是思想主见。也就是运用确定的艺术手法的目的是表达思想主见,使思想主见得以生动活泼的流传下来,并不是没有思想主见,只讲究修辞。正如文本所说“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需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这里“必需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就是“自己的思想主见”,在此基础上讲究修辞,使更生动活泼,“自己的思想主见”才会流传。正入材料二所谓“古人所谓的修辞更多的是达意传情的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修理文教’不能包含‘修辞’的全部含义了,不仅须要‘能说’,更须要‘会’。”这句话强调的是用好的语言(修辞)表达思想主见。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文论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50)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孔子的文艺观是他的( )思想在文艺方面的鲜明体现。

A.仁学B.礼学C.诗学,D.义学2.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

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

A.“灵籁” B.“物籁” C.“神籁” D.“天籁” 3.《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

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 )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习B.质C.识D.力4.《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A. 诗评B.诗体C.诗法D.诗辨5.“境界”一词,早在汉代郑玄为《诗经·大雅·江汉》作笺注时已经用到,在那里是指( )。

A.地域的范围B.教义的造诣修炼层次C.诗歌的内涵D.诗人的精神情怀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B.《屈子之文学精神》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7.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A.科学性B.理性C.感性D.目的性8.关于艺术批评,克罗齐的看法在总体上是( )的。

A.文化主义B.实证主义C.殖民主义D.女性主义9.“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邢台市第八中学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

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

一画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化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显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文字、文化的演化有特别清楚的传承谱系。

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性。

汉字虽以象形造字起先,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构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对称方块字。

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特性与审美情趣。

真、草、隶、篆、行,五体变更,气韵生动。

书法家的一笔一划,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特性因素在里边。

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

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丢失了应有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当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

从20世纪20年头起先,就有人主见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

新中国成立后,始终提倡文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

人们的动身点是好的,但事实证明,这两项改革的效果并不志向。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中华民族才智的结晶,有着显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特性。

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期末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期末统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期末统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先秦”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所贯穿的一个总思潮、总倾向,便是理性主义,正是它的承先启后,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就思想、文艺领域说,这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了它的对立和补充。

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一条基本线索。

汉文化思想来由应追溯到先秦孔学。

孔子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

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

所谓“实践理性”,是说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

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

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它以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

孔子答宰我“三年之丧”,把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朗。

三年丧制把传统礼制归结和建立在亲子之爱这种普遍而又日常的心理基础和原则之上。

把礼仪制度予以实践理性的心理学的解释,从而也就把原来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规范,改变而为主动性的内在欲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变而为服务和服从于人。

孔子不是把人的情感、观念、仪式(宗教三要素)引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相反,而是把这三者引导和消溶在以亲子血缘为基础的世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之中,使情感不导向异化了的神学大厦和偶像符号,而将其抒发和满足在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

这也正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与“礼”一样,“乐”也被重新作了一系列实践理性的规定和解释,使它从原始巫术歌舞中解放出来。

在这里,艺术已不是外在的仪节形式,而是(一)它必须诉之于感官愉快并具有普遍性;(二)与伦理性的社会感情相联系,从而与现实政治有关。

这种由孔子开始的对礼乐的理性主义新解释,到荀子学派手里,便达到了最高峰。

期末冲刺卷01-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

期末冲刺卷01-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中册)

期末冲刺卷一(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文学与“世界”构成怎样的关系,文学为什么而作,为什么人书写,关涉文学本质论。

(2)中国古代文论有从“世界”角度来理解文学本质的传统,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感物说”,认为文学源于创作主体对生活的感受,这一观点影响深远。

苏轼基本上遵循传统诗学中心物交感、主客合一的理论观点,认为诗文是创作主体在感受外在世界的基础上内在精神境界的艺术呈现。

他在《南行前集叙》中云:“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

”正是山川风物、贤人胜迹等自然与社会事物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在《辨杜子美杜鹃诗》中提出作诗应是“类有所感,托物以发”;在《题渊明〈饮酒〉诗后》中阐述了“境与意会”的妙处。

(3)无论因物触兴、有感而发,还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都是创作主体通过诗文折射宇宙、自然之生命精神的基本途径与手段。

苏轼强调文学创作是主体情感体验和内在情结的自然流露,但在根本上也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感发,这样才能达到主客互融、天人合一。

(4)眼下,有些创作者忽视中国的现实土壤和传统文脉,简单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

在此背景下,苏轼的观念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中辨清文学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基于对文学与“世界”关系的清晰准确的认知,苏轼提出了“有为而作”的命题,可谓言之有据、内涵深刻。

他在《题柳子厚诗》中认为“诗须要有为而作”。

《答虔倅俞括》云:“今观所示议论,自东汉以下十篇,皆欲酌古以驭今,有意于济世之实用。

”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评赞王定国的诗“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

“有为而作”就是强调诗文要具有道德评价与教化的功能,从而有益于国家、社会与民众。

(6)在当下,文学的本质要求是要对社会、时代和人民“有为”。

新时代的文学需秉持“有为而作”的理念,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来观照世界,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时代中汲取营养,反映人民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与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文论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论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论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1.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 )”的丰富和完善。

A.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C.诗可以群 D.诗可以怨2.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

其西晋陆机的“()”就是例证。

A.文已尽而意有余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C.意不称物,文不逮意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B.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4.《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 )喻诗。

A.禅 B.儒C.释 D.道5.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 )、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 B.诗意的C.意象的 D.直觉的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核心和主宰C.从属和边缘 D.支配和协领7.从求美与求真、求善、求利具有根本性区别的认识出发,提出审美活动是超功利、非认、无目的而合主观目的性、且具有像知识判断一样的普遍有效性的理论的是( )。

A.康德 B.黑格尔C.泰纳 D.克罗齐8.著名的“三一律”戏剧创作法则是在( )中提出来的。

A.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B.布瓦洛的《诗的艺术》C.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D.黑格尔的《美学》9.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

重庆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重庆市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留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艺术的发展与人类整个发展进程紧密相关,这方面,科技也是如此。

科技和艺术的发展也始终如影随形,比如,达·芬奇的绘画里就涉及解剖学,他用一种美术的概念让人们对解剖学获得认知;照相机的出现导致了印象派的出现,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雷诺阿,他的很多创作都参考了照片。

这也导致西方的绘画在某一段时期内,始终跟科技的东西有一种反向思维,艺术家们希望绘画艺术离照片尽可能远一些,画家在创作时更多的是从照片里找到他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但形成的绘画作品还是希望找寻艺术本体的价值。

AI的出现无疑会给人类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须要对其进行重新认知。

艺术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特别明显的影响,甚至会是颠覆性的。

事实上,每一次新科技的出现,都会颠覆人类原来的认知方式。

将来AI在艺术创作方面会不会超越人类?精神的东西能不能和人本身分别开?艺术创作和精神究竟是什么关系?在我看来,艺术创作和精神是不能分别的,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目前我们了解到的AI的创作事实上都是把不同艺术家的风格进行数据输入和分析,最终呈现出一件新的“艺术作品”。

这件新的“艺术作品”其实共享的还是人类艺术家的阅历和学问。

AI的“创作”阅历和学问的更新,也必需经由人类对它们的数据更新来完成。

AI时代的艺术创作有没有边界?我觉得艺术跟别的领域一样,它的边界也是处于不断地被提出和不断地被打破的过程中。

所以,今日我们关于“AI时代的艺术边界”的探讨其实是一个无限的探讨,艺术与科技的相互影响还会接着发展,我们的认知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提升。

四川省成都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A. 中小学教化在推动青少年学生“冰雪运动”方面,主要体现在讲授有关冰雪运动学问。
B. 中小学教化是发展冰雪运动的关键,所以须组织学生参与冰雪运动夏令营及训练竞赛。
C. 相比2024/2024,2024/2024冬季中小学冰雪运动体育课开设率提升超70%,增长较快。
D. 学校冰雪运动教化与家庭成员带孩子参与冰雪运动的不足都将影响我国冰雪运动发展。
B.书写是实现汉字社会功能的唯一途径,所以人们对汉字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更高的要求,进而形成了“书法”。
C.书法艺术必需以有意义的文辞为表现内容,文学作为思想对客观世界的提炼和升华,是书法艺术表现的鲜活土壤。
D.在书法艺术表现中,不管是内在的需求还是外在的形式,都渗透了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浓缩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化理解。
6. 你对促进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有哪些建议?请依据以上四则材料,简要作答。
【答案】4. A5. B
6. ①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和落实冰雪运动保障措施。
②加大宣扬引导,深挖冰雪旅游消费潜力。
③保持和建设好冰雪旅游地,扩大冰雪旅游优质产品供应。
④通过学校和家庭,引导青少年参与冰雪运动。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实力。
C.书法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既有服务于客观生活的实际用途,又充分整合了各方面的文化因素。
D.很多大作家同时也是书法家,写得好字的作家会在行文的内在气韵上面赛过那些写字不如他的作家。
【答案】1. B2. A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实力。
B.“书写是实现汉字社会功能的唯一途径”错误。原文“但其社会功能主要还是通过书写来实现的”。
D.本文最终建议现代作家要能观赏书法,使本文不局限于对过去之事得出结论,也将眼光射向现实和将来,增加了现实性和针对性。

《文论专题》2021 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论专题》2021 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

《文论专题》2021 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文论专题》2021-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文论专题》2021-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后,共20分后。

恳请将恰当答案的序号填上在题中括号内)1.“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审美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情感特征。

a.模仿b.表现c.审美d.认知2.为特别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秉钧的独有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道至“三籁”之声。

其中除了“地籁”、“人籁”除了()。

a.“天籁”b“物籁”c“神籁”d.“灵籁”3.《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

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a.质b.习c.识d.力4.5.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

下面()属于主体论范畴。

a.“妙造自然”说道b.“理、事、情”说道c.“师法自然”说道d.“才、胆、辨、力”说道6.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他提出的开场要提示全剧,“大收煞”即全剧终场要有()。

a.“团圆之趣”b.“悲剧之情”c.“同情之举”d.“机趣神韵”7.金圣叹明确提出小说情节的犯下中求避问题。

小说情节的“犯下”与“躲避”,就是小说创作中常必须碰到的技巧问题之一,所谓“躲避”,就是指()。

a.避免情节、人物的重复与雷同b.有意地写出相近、相同c.要写出噱头、笑料d.指故事线索隐秘、曲折8.韦勒克、沃伦指出文学作品存有四个层面:即为()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寓意和寓意系统形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含解析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卷含解析

宁县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高三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理代文阅该(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久经磨难,如今100多年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宏大飞跃,今日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目标,是时候重新相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其中重要的文化精神是儒释道合一,这三家共同特点是顺应自然。

天地万物都是自然而然形威,天地人三才中,人类因为有辨别实力具有特别性,所谓“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

人有实力也应当全面相识自己,通过相识自己在万物中的地位规范自己。

中华文化根本特点是自觉和自律。

自觉就是相识到人类跟万物不同,成己成物;自律就是要求人类管理好自己,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

我们把这种自觉和自律总结为人本精神。

这种人本精神早在西周就已经确立,而西方到了近代オ破除中世纪神本主义,有了理性才智的发生和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很多西方政治家、哲学家都在反思西方文化的片面性,提出要建立新的人文精神,而且几乎一样认为,要到东方、到中国去找。

上世纪末,肯·威尔伯对西方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思维模式做了全面反思,认为西方二元思维造成人类的灾难苦痛。

“愈来愈多的科学家起先同意物理学家卡普拉的看法:‘现代物理的两个基本论点,反映出东方人的世界观’。

”这两个基本论点就是钱学森先生常常提到的系统论和整体论。

当代著名化学家,197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普里戈金在其著作《从混沌到有序》中译本序言中写道:“中国的思想对于那些想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个启迪的源源泉。

”进入现代社会,西方重举新新人本主义大旗,为的是将人从财宝牢笼中解脱出来,成为遵循人道、关爱人类、懂得自觉自律的人。

伴随科技高速发展,人们更简洁被“物”蒙蔽,现代化带来的一些问题如生态破坏、沉湎于虚拟世界等等,都在剥夺人们对华蜜的感觉。

江苏省南京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2024_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A. 同谋害太宗者数百千/人事宁复/引居左右近侍/心术豁然/不有疑阻
B. 同谋害太宗者数百千人/事宁/复引居左右近侍/心术豁然/不有疑阻
C. 同谋害太宗者数百千人事宁复/引居左右/近侍心术豁然/不有疑阻
D. 同谋害太宗者数百千人/事宁/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居左右/近侍心术豁然/不有疑阻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留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列各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培根说:“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似乎是__________________,细致推敲,就会发觉未必周延。
C项,“不懈拼搏”与“为球迷们呈现出更加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语意上连接紧密,因此“多次荣获世界冠军”应放到句子最终。
D项,“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宾语残缺,应在最终加上“规定”;“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宾语残缺,应在最终加上“应用”。
故选A。
4.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
A. 鼠年将至,诚心祝福篮球队的同学们机智如米老鼠,英勇似小牛犊!
到了铁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洁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枫夹在里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在叹赏不绝,忽听一声渔唱,低头看去,谁知那明湖业已澄净的同镜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里。这湖的南岸,上去便是街市,却有一层芦苇,密密遮住。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一片白花映着带水气的斜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南省部分名校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云南省部分名校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云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考生留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人物画,作为戏与画结合的代表,因受到戏曲文化滋养而呈现崭新面貌,既深得大众宠爱,亦拓展了艺术表现领城、创作观念及审美趣味,成为一种独特、独立的艺术题材,推动了中国人物画的创建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美术史上,对唱舞场景的描绘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中的舞蹈纹彩陶盆,生动呈现了原始先民手拉手起舞的场景。

透过这些简洁粗朴却生动率真的画面,我们感受到了中华美学精神的“胎动”。

此后,以造型艺术语言表现歌舞、说唱、戏曲演出的美术作品不断涌现。

比如,记录乐舞百戏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绘有歌舞伎乐的敦煌壁画,明代陈洪绶等人创作的戏曲插图等,均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戏曲人物画发展。

清代以来,戏曲人物画更.加贴近百姓生活。

如色调明艳活泼、地域风格多样的戏曲年画,在民间广为流传,以美术的形式增加了戏曲的教化作用和审美功能。

进入20世纪,林风眠、关良、叶浅予等美术名家,分别将西方造型艺术、中国民间美术与传统文人画相结合,探究现代戏曲人物画发展路径。

围绕《霸王别姬》等经典剧目,林风眠从西方表现主义绘画中吸取养分,将其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精神相融,赐予传统戏曲人物形象新活力,探究出一条中西融合的现代艺术道路;关良则创新传统水墨语言,以简练朴拙的笔墨和线条,彰显戏曲人物意趣,为戏曲人物画发展做出独特贡献。

当代,戏曲人物画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相关专题展览不断举办,各种风格、样式的戏曲人物画作品层出不穷。

一批画家在继承先辈阅历的同时,不断创新艺术语言,创作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戏曲人物画。

他们或扎根民间艺术和日常生活,从中吸取灵感;或融入漫画趣味,在夸张与变形中表达对艺术和生活的独到见解。

文论专题精选题库.docx

文论专题精选题库.docx

文论专题1.“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怎样认识刘勰的文学发展观?答:“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文学不可能在一种封闭的状态下发展,政治的盛衰、社会的治乱等外界生活场必然会影响到作家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这是文学发展的客观动因。

除了政治,刘勰还认为,时风与社会心理的变化往往也影响文学风格的变化。

例如建安文学,由于当时特定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心理,所以其呈现的面貌很鲜明:此外,学术文化思想对文学的发展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根据刘勰之所述,大抵可归纳出三点:(1)文学随时代、社会诸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其规律表现为“质文代变” ,即文学内部两种质素――质朴与文华――的相互消长;(2)从上古到宋齐,“质文代变” 的具体表现是,或质胜于文(黄唐虞夏、曹魏后期、东晋),或文胜于质(楚、西汉、西晋、宋齐),或质文相兼(商周、东汉、曹魏前期),总的趋势是由质朴向文华发展;(3)指出楚汉之后,文华胜过质朴,有悖于雅正之道,对此不良倾向必须予以矫正。

刘勰的这些看法均以历史史实为依据,大体还是可信的;至于具体描述则稍有粗疏之嫌,甚至带有历史循环论的色彩。

好在刘勰的思考并未就此停下,在《通变》篇中,他还进一步从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化中找原因,并就如何纠正“从质及讹,弥近弥澹”的不良文风,提出了他自己独到的见解。

2、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讨论司空图的“韵味”说。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辋川闲居》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汛》 )答: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

就是说,诗歌的形象要具体、生动、不浮泛,仿佛是读者可以触摸得到的,亦即“近而不浮”;再者,在具体、生动、可感的形象中还要有丰富的蕴藉,所抒发的情感含而不露,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能让读者愈读愈有发现,愈读愈有味道,亦即“远而不尽”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论专题》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括号内)
1.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梁启超的“熏浸刺提”说等是“兴观群怨”中“( )”的丰富和完善。

A.诗可以兴 B.诗可以观
C.诗可以群 D.诗可以怨
2.庄子的“言不尽意”说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巨大。

其西晋陆机的“()”就是例证。

A.文已尽而意有余
B.思表纤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
C.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3.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间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B.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4.《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 )喻诗。

A.禅 B.儒
C.释 D.道
5.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 )、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A.想象的 B.诗意的
C.意象的 D.直觉的
6.“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核心和主宰
C.从属和边缘 D.支配和协领
7.从求美与求真、求善、求利具有根本性区别的认识出发,提出审美活动是超功利、非认、无目的而合主观目的性、且具有像知识判断一样的普遍有效性的理论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