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案范文

合集下载

中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

中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

中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初中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描绘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理解春天的各种景色及特点,把握作者情感。

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画面美,体会本文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领会作者细心观察、生动描写的抒情方式,学习抓住事物,用鲜明、准确、生动的语言和多种修辞手法写景状物。

教学难点:提高朗读领悟能力,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音乐美、语言美、图画美、情感美。

教具准备:学生预习生字词,查找作者背景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聆听春天多媒体课件展示冬春对比动态画面,以《蓝色多瑙河》作为背景音乐。

提问:听完有什么感受?让学生了解经典名曲中所表达的,人们在饱受了寒冷的严冬之后,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期盼和喜悦。

同学们能大声说出关于“春”的名句吗?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些都是古人对春天的描写的赞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天的赞美的散文。

(二)师生诵读,感知春天聆听录音,感受春色之美。

解决字词,交流背景。

(1)在预习基础上排除生字词,学生竞读。

再次感受文章语言美和情感美。

(2)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朱自清的资料,师生相互补充。

强调基本常识。

点拨:补充朱自清其他代表作及写作风格。

理清思路,总观春天。

带着以下问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点拨:文章围绕“春”字,分别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合作探究,剖析春天(小组讨论)提问:盼春、绘春、赞春重点描绘了春天哪些美丽的景色?点拨:春草、春花、春雨、春风、迎春五幅美丽的画图。

生齐读春草图,思考:(1)说说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可不可以替换?为什么?(2)作者从哪些角度,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3)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情感(4)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点拨:分析出“偷偷”、“钻”写出了小草在春的催发下,不声不响地生长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中学送教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中学送教语文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背影》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背影》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掌握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敬爱之情,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把握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诗歌中父亲的形象。

2. 将诗歌的情感融入自己的写作中。

教学准备:1. 诗歌《背影》的文本。

2. 课件或黑板。

3. 相关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及其生平事迹。

2. 提问:同学们对亲情有什么样的理解?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

二、新课导入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背影》。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情感。

三、分析诗歌1. 学生分小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和修辞手法。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深入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父亲的形象,如背影、背影下的泪水等。

2.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父亲的理解和感受。

五、情感表达1. 学生以《背影》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2.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并进行点评。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

2. 结合本节课所学,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背影》这首诗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和珍惜亲情。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三语文教案范文(三篇)

高三语文教案范文(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三语⽂教案范⽂(三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三语⽂教案范⽂ 《中国建筑的特征》: 【教学设想】 1、学情分析 本⽂的教学对象是⾼三的学⽣,已经学过《宇宙的边疆》等⾃然科学⼩论⽂。

因此,学⽣对这种科学⼩论⽂已经有⼀定的了解,知道其论述的严谨性,和语⾔的简介性。

但对于⽂中提出的诸如“⽂法”、“可译性”等新概念,对其的准确理解还需要引导。

2、教学⽬标 《课程标准》中关于必修5册实⽤类⽂本的有关叙述是:从整体上把握⽂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

⽽实⽤类⽂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对⽂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

知识教育⽬标: ①理清⽂章思路,明确中国国建筑的特征。

②根据分层,归纳概括“⽂法”“可译性”等重点词句的含义。

能⼒培养⽬标: ①学习本⽂科普⽂章的语⾔特⾊,并指导学⽣在说明⽂或议论⽂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②通过对课⽂的⼀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学⽣探究问题的能⼒。

情感培养⽬标:通过学习,提⾼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

激发学⽣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根据⾃然科学⼩论⽂的特点和学⽣的学习状况,将本⽂的重难点制定如下: 教学重点:把握⽂章整体结构,理清思路,掌握中国建筑的九⼤特征以及中国建筑的“⽂法”。

教学难点: ⼀,对建筑术语如“所”“⽃拱”“举架”的理解。

⼆、对作者提出的新概念“⽂法”“词汇”以及“可译性”的理解。

【教学⽅法】 (⼀)教学⽅式: 学习说明⽂,主要让学⽣了解⽂章所讲述的内容,学习说明⽂简洁明了的语⾔,并把学到的技巧运⽤于平时的写作中。

还要激发学⽣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主探究能⼒。

中学语文教案电子版(通用8篇)

中学语文教案电子版(通用8篇)

中学语文教案电子版(通用8篇)中学语文教案电子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女孩勤劳、诚实、淳朴的美德,并受到感染。

3、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儿神态、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并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女孩勤劳、诚实、淳朴的美德,并受到感染。

2、画出文中描写小女孩儿神态、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并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人物性格特点上的作用。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想一想*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字词吆喝狗吠鲫鱼拨浪鼓千丝万缕青山绿水(1)读轻声,注意区分“拨”“拔”这组形近字。

(2)能再说出含有“千”和“万”的词语吗?(3)青山绿水这是什么样的画面,想想怎么读?这样的描写环境的词语还能说出来吗3、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三、读课文,分段读课文,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小女孩为“我”送鱼的经过?试着给课文分段。

四、读课文,初步了解小女孩的品行1、让我们走进姐弟俩,读课文,想想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我们要想深入了解一个人,要抓住人物的什么?就用这个方法我们进一步了解小女孩。

五、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第二段1、默读画出描写小女孩外貌、言行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

六、全班交流1、当小女孩发现钱给错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同桌分角色读出小女孩的心情。

2、从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孩子?让我们再来感受小女孩的诚实。

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3、出示小黑板(句子):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腰间的一个布包打开它,又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1)读这句话与书中有什么不同吗?(2)你觉得的哪句话好,为什么?出示: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撩起橘红色衣襟,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又(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1)括号中的这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什么?(2)小女孩的家境不富裕,而且很在乎钱,如果换别人看到多给了钱也许会怎么做?(3)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带着你对她的赞叹再读这句话。

中学语文教案

中学语文教案

中学语文教案中学语文教案篇1一、导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一次是化学、一次是物理,但她并没有因此而停止科学研究。

有一次一位记者惊讶发现,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一块价值极高的奖牌尽然在她的一个小孩手中当作玩具玩耍,记者不仅问其缘由,她却不以为然的答道:“我是要让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其实就跟玩具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是——居里夫人(玛丽居里)。

二、听写8、9课字词1鞭策2报酬3奢望4蹂躏5懊恼6泯灭7猝然长逝8问心无愧9获益匪浅10多愁善感三、自学课文(一)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坚韧不拔树立信心问心无愧尽己所能执着勤奋集中目标探讨真理献身科学生活简单保持安宁不图财富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沉醉科学(二)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板书: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献身科学、沉醉科学环境需求:生活简单、保持安宁、追求自由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尽己所能、执着勤奋、问心无愧(三)学生提问。

1、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

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2、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3、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子一样。

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4、“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完成的决心: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对真理的渴求: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科学魅力的吸引:这种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崇高的使命感:科学事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

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5篇

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5篇

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5篇,希望大家喜欢!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篇1一、课文的类型:精读课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初步学会欣赏叙事散文。

2、方法与过程:合作探究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深切的父爱,净化自身,净化灵魂。

4、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心存爱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三、教学重点:1、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的描写作用。

2、感受深切的父爱,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文中父爱的体会及主旨的体现五、课前的准备:1、制作课件;2、准备电脑、投影仪六、教学课时的安排:共3课时(其中机动1课时)七、教学步骤:第1课时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入题:课件投影1同学们!我想你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唱一歌唱母爱的歌,你们说是哪一首歌呀(《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是最伟大的,可你们知道吗,父爱也是最了不起的。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父爱如山”,到底这句话是对还是不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二)起近作者学点文学知识:(课件投影2)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名篇有《绿》、《春》、《荷塘月色》。

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只是写实,……”学习时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目标呢(三)明确学习目标:投影3: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父子深情。

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中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

中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

中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中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10个生字,认读6个字。

2、体会有问号的句子的语气,并读一读。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懂得做事要全面调查。

教学重点:1、会有问号的句子的语气,并读一读。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3、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难点: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书写10个生字,含一个多音字。

2、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问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生字的书写:貌丑凶范教学难点:生字的记忆和书写。

教学过程:一、讲故事,激趣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生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课题就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你能给它加上一个合适的标点吗?现在我们再来读读,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猫头鹰为什么不能当劳动模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

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一定要把字音读准。

(1)自己读。

(2)画出生字。

(3)标出自然段。

回到课文。

2、我请同学们来读,谁愿意读?你自己选一个自然段读。

提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听一听他们谁的字音读得准,想一想这个故事主要说的谁?3、解词:师:刚才读书的时候,老师发现一个词语特别难理解,都把我给难住了,你么愿意帮帮我吗?课件:耻笑中的“笑”在课文中指什么?下面那个意思更准确?(1)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

(2)怕人家看不起。

(3)大笑。

4、刚才我们读课文时,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还记得是什么问题?(课文主要写了谁?)(1)学生答课件出示凤凰、乌鸦、麻雀、猫头鹰图(2)这里还有几个词语,读一读。

课件:推荐劳动模范调查(3)能不能用上这七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猫头鹰能当劳动模范吗5、你们有自己的看法吗?(学生自由畅谈)6、老师给大家几种选择,请你们举手选出你们的看法。

初中语文教案范文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范文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范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了解法国沦为德国殖民地的历史背景,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法国沦为德国殖民地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最后一课”的含义。

2. 学生齐读课文题目《最后一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关系。

2. 学生通过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四、分析人物形象(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主人公小弗朗士、老师韩麦尔先生等。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五、体会作者情感(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失去祖国的痛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爱国情怀。

六、总结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最后一课”的含义,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2. 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法国沦为德国殖民地的历史背景,理解了“最后一课”的含义。

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在体会作者情感的环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培养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中小学语文名师教案优秀范文5篇

中小学语文名师教案优秀范文5篇

中小学语文名师教案优秀范文5篇中学校语文名师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1.正确书写9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说清:鞋子为什么跑到树上的缘由及要点。

领悟“依偎”这一词语的意思。

3.能够恰当地想象后来发生的事情。

过程与方法:引导同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受到爱惜动物的教育。

教学设计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老师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二、自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

2.检查读文状况。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同学把握住以下内容要点:①我发觉雏鸟藏进鞋子,看到树上的鸟在叫,明白它是从树上掉下来的。

②我发觉雏鸟望着树上的鸟妈妈叫,就托起它爬上树。

③我发觉鸟窝很高,爬不上去只好放弃。

④我发觉雏鸟把我的鞋子当成了它的家,就把雏鸟装进鞋子,并把鞋子放到树杈上。

⑤我发觉鸟妈妈不敢靠近鞋子,就走到远处观看。

⑥我看到鸟妈妈和雏鸟依偎在一起,才放心了。

三、细读课文,沟通评议。

1.自学思索:①一只鞋子为什么会跑到树杈上呢?请读一读棵文,说说自己的看法。

②“我”在睡梦中惊醒,发觉鞋窝里有一只雏鸟,“我”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后来“我”又发觉了什么?做了什么?2.在理解课文时,要抓住一些词语进行探究。

如:“依偎”一词写出了鸟妈妈和雏鸟安详幸福的挨在一起的样子,在谈论课文内容时,就要引导同学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引导他们想象“依偎”是怎样一种情景。

3.提出问题,组织同学争论沟通:“我”发觉雏鸟的境况而自觉自愿地救助它,并没有写想些什么,这反映了“我”儿时的天真、朴实以及爱惜鸟类的习性。

4.关于“以后会发生的事情”,建议给同学以下提示:①“我”回到家,爸爸妈妈会怎样看待这件事?②小伴侣们知道这件事情后,会有什么谈论?③别人看到树杈上有一个鞋子,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四、联系生活实际,叙述身边的故事。

依据课文内容,启发同学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叙述发生在身边的趣事。

初中语文教案万能模板

初中语文教案万能模板

初中语文教案万能模板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韵律。

2.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感悟诗歌的意境。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韵律。

2.欣赏诗歌,感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1.运用诗歌的韵律进行朗诵。

2.理解诗歌的深层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一首优美的诗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唤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二、呈现
教师逐步呈现诗歌的基本特征和韵律,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形式和内涵,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三、示范
教师进行诗歌朗诵示范,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和韵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诗歌朗诵练习,互相欣赏和评价,提高朗诵表达能力。

五、总结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诗歌的美感和意境,鼓励学生多欣赏诗歌,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作业布置】
为鼓励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创作,布置课外阅读和写诗作业。

【板书设计】
诗歌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韵律
诗歌的意境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高中语文《劝学》优秀教案设计范例参考精选

高中语文《劝学》优秀教案设计范例参考精选

中学语文《劝学》优秀教案设计范例参考精选教案是老师进行教学的重要道具,对教学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把控教学节奏。

有了教案,老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优秀的教案设计对老师的帮助是特别大的,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优秀的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

中学语文《劝学》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驾驭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学问2、实力目标:以诵读培育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实力3、德育目标:相识"学不行以已'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想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育学生的阅读实力。

既如此,什么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志向境界呢?它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词典、会意而后懂。

有时进行点翻译练习或语法分析不过是达到读懂的一种协助性手段。

教授《劝学》,我拟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

当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应当知道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实力很有帮助。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诵读课文(感性认知)、探究课文(理性认知)、背诵课文(实力升华)。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树立为进展学生实力、智力而教学的观念,坚持诵读教学。

教学难点是: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学问教学。

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学问的学习。

2、教学方法本文接受诵读教法、探讨沟通法。

诵读要多次进行,起先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显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终,经过分析、思索,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娴熟地背诵全文。

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从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分的。

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范文格式5篇).doc

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范文格式5篇).doc

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范文格式5篇)中学八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朗读并背诵课文。

2.分析、理解、赏析*的意境,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赏析*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展评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写景状物的文言文,今天我们再次跟随陶弘景的脚步,去领略一番祖国的山川之美。

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题,应该如何断句?(屏显:答谢中书书,不加标点)生自由回答,并说明理由。

师补充解题:答,答复;谢中书,姓氏加官职是一种敬称;书,书信,一种文体。

这是陶弘景写给谢中书的一封回信。

那么这封信里写了什么呢?请大家齐读课文。

二、美文初读生齐读课文。

(提示重点字音:颓,与)*出现了较多古今异义词,请找出来。

(生交流后自由回答,师补充:歇,颓,鳞,四时,与)同学们对文中字词已经了解了,再读课文希望读出点味道来,在节奏和韵律上下点功夫。

生再读课文。

三、美景再现同学们都读得很流畅了,为我们理解*打下了好基础。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川的美丽,自古以来都为人津津乐道。

陶弘景笔下的山川到底有多美,请同学们用美景再现的方式,将它翻译出来。

给同学们五分钟时间讨论,五分钟后,我们进行眼明手快小游戏,屏幕上随机出现一句原文,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看谁翻译得又快又准确!(生讨论,五分钟后抢答翻译)同学们都很了不起,把几百年前的山川之美用自己的语言还原了,下面我们再读课文,试着把作者观赏这美景的心情也还原出来。

(生再读课文。

)四、美感寻味最后一句,陶弘景表达了极致的赞叹之情,他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请大家填空回答“山川之美,美在_________”,在横线上填上文中的景物。

提示:可从景物、描写方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方面赏析。

(屏显:山川之美,美在_________;小组讨论)山水相映,五彩斑斓,生意盎然,实是欲界之仙都啊!难怪陶弘景对此带有满满的赞叹,现在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我们找寻到的山川之美。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15篇)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15篇)

中学语文优秀教案(15篇)中学语文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设计说明1、教材分析:《我了解的老舍先生》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老舍文化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介绍了老舍先生的一桩桩生活小事,使我们走进了他的生活,从而了解了老舍先生的情趣及为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富有生活情趣、自然、文雅的人民艺术家。

2、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过老舍先生坚强善良的《我的母亲》,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济南的冬天》富有社会洞察力的《祥子买车》,以及富有情趣的《养花》合《母鸡》之后,非常好奇老舍先生到底在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此刻再来学习本课就会激发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老舍先生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让学生与老舍先生的距离拉近了。

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中写了老舍先生的那些事,从中体会老舍先生的性情及为人。

2、以课文为依托,结合本单元课文以及课外资料,进行口语交际,在交流中加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提高综合语文素质3、积累语感,提高语言文字的概括、理解总结、表达能力,以及阅读长篇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课前充分预习,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更加喜爱这位“人民艺术家”,激起阅读老舍先生文章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中写了老舍先生的那些事,从中体会老舍先生的性情及为人。

二、教学准备:1、查找有关老舍的资料,阅读更多老舍的文章2、布置好预习作业:A、理清文章脉络,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B、搜集名人对老舍的评价以及相关故事资料三、教学步骤一、回忆引入师:同学们,本单元为我们只介绍了一位作家,他的名字就是——老舍。

大家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老舍先生的哪几篇文章?生:《我的母亲》、《济南的冬天》、《祥子买车》、《养花》和《母鸡》。

师:我相信这些文章肯定给你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谁愿意谈一谈哪篇文章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说说理由。

中学语文教案精选5篇

中学语文教案精选5篇

中学语文教案精选5篇中学语文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熟练认写"瀑布""迸溅"等十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通过朗读,把握紫藤萝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3、学习紫藤萝和作者身上乐观、顽强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紫藤萝蓬勃、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问答法;情境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学生导入:同学们,看一下这几张紫藤萝的瀑布,你们从中看到些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呢?你说看到了淡紫色的紫藤萝很茂盛,一簇紧挨着一簇,你说这一串一串的紫藤萝就像垂下来的幕布一样。

嗯,同学们描述得很准确,也很有想象力,是啊,这一串串紫藤萝就像流动的瀑布一样,所以作家宗璞才把它称作是"紫藤萝瀑布",同学们想不想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她笔下的紫藤萝又是什么样子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全文,圈点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与同桌分工合作,解决,稍后全班进行分享交流。

明确:"挑逗"一词中的"挑"读tiǎo,意为"逗引""招惹",读tiǎo的还有"挑衅""挑眉""高挑"。

仙露琼浆:又称玉露琼浆、琼浆玉液,意为用美玉制成的浆液,中国古代神话中认为饮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浆汁。

另外注意"浆"的字形和读音,读jiāng,注意与"桨"(jiǎng)的区分。

2、读完全文,用自己的话来说一下,你喜不喜欢作者笔下的紫藤萝,它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师生问答/自由发言)明确:茂盛、淡紫色、淡淡的芳香。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1、请同学自由分享自己喜欢的描写紫藤萝的句子(2-3句为代表),谈感受,教师适时进行引导、总结。

2024年《猫》教案初中语文范文

2024年《猫》教案初中语文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猫》教案初中语文范文学科:初中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猫》。

(2)理解课文《猫》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对猫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课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物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猫》的朗读与背诵。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对猫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难点:1. 课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2. 课文写作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提高学习效果。

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享学习成果。

4. 写作实践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有关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猫的特点。

(2)简介课文作者老舍及作品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

(2)学生自读后,进行默写,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对猫的描述和情感表达。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写作特色。

4. 合作探讨(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 写作实践(1)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关于动物的作文。

初中语文教案万能模板教案模板中学语文(5篇)

初中语文教案万能模板教案模板中学语文(5篇)

初中语文教案万能模板教案模板中学语文(5篇)初中语文教案万能模板教案模板中学语文篇一通过学习《爱莲说》,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会其内在的气质,最终知晓其象征意义,协作课文,朗读及相应的文字资料,可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莲”。

学问目标:能背诵课文,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

力量目标:使学生明白托物言志写作手法的特点:抓住特征状物,最终言志。

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对美妙抱负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

学习者特征分析:这个学段的学生一般14至16岁,欠缺社会阅历和历史学问,因此对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写作目的尚难理解,结合现实实行品词评句,畅谈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甄别美丑,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思想上受到教育,力量上得到进展。

通过朗读他们能很快发觉短文的独特之处,进而得到阅读的快感谢发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导入生展现关于荷的诗句二、简介生先谈,然后看大屏幕三、词句闯关1.解释加点的字得意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亭亭净植不行亵玩焉陶后鲜有闻爱莲说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菊之爱,陶后鲜有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3.读出下面句子正确的停顿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四、美点探寻(一)、倾听课文,享受文章美1、听读课文。

(教师背诵课文,配乐。

学生闭目倾听。

感受荷之风韵)2、小组合作,疏通词句(二)、读通课文,感受语言美。

1、教师介绍“说”这种文体。

2、读文,感受语言形式的美。

(三)、读懂课文,领悟品行美【小组争论完成】1、用了三个比方来形容三种花,分别是什么?(菊——隐逸者;牡丹——富贵者:莲——君子)2、菊像隐居者一般,隐士的人格特征是什么?(独善其身,不问世事,接近莲的特质“出淤泥而不染”,也就是洁身自爱)3、“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唐朝以来,牡丹被称为富贵花,是财宝、名贵的象征,就如人间帝王一样,被称为花中之王。

那么牡丹代表一种什么追求呢?(追求名利富贵)4、是怎样称呼莲的?(花之君子者也)君子和隐士是不一样的,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的特质是有道德抱负、兼善天下的。

洋思中学初一语文教案(精选5篇)

洋思中学初一语文教案(精选5篇)

洋思中学初一语文教案(精选5篇)洋思中学初一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写景状物,表达真情实感。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紫藤萝瀑布》原文和作文格子纸打印、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周老师和大家一起研讨的写作内容,是站在你们语文老师的肩膀之上进行的,关于景物描写,我们从七年级就进行过专项训练(展示投影1)【投影展示】写作训练一: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七上第四单元)写作训练二:观察和描写事物的特点(七下第三单元)写作训练三:运用联想,丰富写作内容(八下第一单元)【那么如何运用多种方法来写景状物,让一枝一叶自然地融入自己的真情呢?(展示投影2)我们先来(展示投影3)【请常棋媛同学朗读自己写的这一段文字。

】(展示投影4)【投影展示】那天,我骑着自行车,扛着相机,想拍几张美景作为素材留下来。

于是,我来到了公园。

风吹柳絮,枝叶摇曳,这儿真是一个令人心情舒畅的地方。

看那片枝头,小鸟们成群结队的,热闹极了,似乎在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森林演唱会呢!东台实验初中常棋媛(师)【听完后,同学们看看她笔下的公园之景有什么特点?(有生机)选了哪些景物来描写突出公园是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呢?(柳絮、枝叶和小鸟)(投影红色字体柳和小鸟)【是的,在她的笔下,风吹柳絮,柳枝摇曳,小鸟欢闹,有活泼泼的生命扑入视野,充满活力。

这就是我喜欢这段文字的原因。

你也像我一样喜欢这段文字的请举手。

可是,我再用研究的眼光看,发现有点不够味了。

风吹柳絮的季节,应该不是“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早春,而是“烟花三月”,柳絮的色彩,被风吹起的状态,柳枝的形态,柳叶的质地甚至小鸟的如何欢闹的,都令人遐想。

(师)【小结过渡:是的,我们写景状物就是要做到把身体的全部感官都调动起来,不仅能看到,听到,还要触到,嗅到,想到,这样,笔尖流淌出来的文字就会灵动得很,讨人喜欢得很。

】【因此,这节课我们要再向前走一步,虽说我们有意识地运用景物描写了,但写好景物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有点难。

中学语文课教案模板5篇

中学语文课教案模板5篇

中学语文课教案模板5篇中学语文课教案模板5篇学习语文我们必须灵活运用,语文的学习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学语文课教案模板,希望大家喜欢!中学语文课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的:学习本文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教学设想:本课时教案设计力求探索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启学生的思维。

本堂课带给大家两个观念,一是方法点拨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二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

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开启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一、创设课堂教学环境:由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激趣导入。

荔枝是这样鲜美,很遗憾,今天我们不能品尝,可我们可以通过白居易为我们留下的《荔枝图序》来感受这人间美味。

二、出示板书:三、荔枝外壳有瘤状突起,果肉色白多汁,味甜美。

(摘自《学生辞海》)四、板书课题:《荔枝图序》白居易看见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研究:(1)序;(2)白居易;(3)教师讲述:顾况与白居易的故事。

(4)老师为什么知道得这么多呢?其实并不是老师记忆力强,老师只不过善于查资料。

资料的利用身边的资料:课本、字典、课外书等;向同学借资料;查图书馆资料;五、指导读课文: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的要求是:读通、读懂、读好。

六、学生读课文,抽学生点评。

教师指导读课文的要求:咬准字音。

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1)结合课文下注释读,不懂的字问同学,还不懂的划下来师生共同讨论。

(2)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3)师生共同讨论: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赶快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

(4)大家都读懂了课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荔枝?(5)学生点评。

八、讨论为什么他给大家介绍得这样清楚呢?为什么他介绍得这样形象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按顺序;讲方法.九、设疑:大家反复读读,动动脑筋,有问题吗?十、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你给大家介绍一种你喜爱的水果吧。

初中课文备课教案范文

初中课文备课教案范文

初中课文备课教案范文一、教材分析《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作者对父亲的一次送行经历的回忆,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牺牲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教育意义,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经典篇目。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能够领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亲情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增强家庭观念。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 分析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技巧。

3. 体会亲情的伟大,培养感恩情怀。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2. 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感受到亲情的伟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关于亲情的课文,如《蜡烛》、《台阶》等,从而引出本课《背影》的主题——亲情。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做好标记,待会儿与同学交流讨论。

3. 合作探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分析课文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时的动作、神态等,并分析这些细节描写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到父亲的关爱和牺牲精神。

5. 情感体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到亲情的伟大,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6. 小结作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并谈谈自己的收获。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或说明文,要求字数在500字以上。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中学语文教案范例1题目:《阿长与山海经》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和欲扬先抑的写法。

3.感悟“爱”这种博大的精神。

学习步骤:一、自主预读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huāng( )急②粗拙( )③烦suǒ( )④惧惮()⑤震sǒng()⑥诘()问⑦jí()贯⑧pī()雳2、为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莫(名)其妙()a 名字b 说出c 名誉d 有名的(2)(念)念不忘()a 惦记,常常地想b 念头c 读d “廿”的大写(3)(疏)懒()a 分散b 不亲密c 粗心d 不熟悉(4) 烦琐之(至)()a 极b 以至c 到d 至于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煮饭老妈子从此就骇破了胆,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

面如土色:②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震悚:二、阅读全文,然后小组间竞赛,讲一个“阿长的故事”,要有(明确的题目)三,认识阿长:用文中的话为阿长填写一份简历。

姓名:性别:职业:身形特征:年龄:爱好与特长:四,走近阿长,走近鲁迅 :请同学们找出鲁迅对阿长情感态度变化的关键词?五,理解阿长。

读全文,根据提示,试做下面练习1、长妈妈(干什么?或怎么样?):2、她的(特点):3、让我讨厌,不耐烦(或者让我产生敬意):六.讨论:从文中作者对阿长的描写,可以体会的出小鲁迅对她其实是非常尊重的,为什么前面却写到长妈妈很多不文雅的举止和不好的习惯?七、重点研读课文19—29段,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部分,探究文章主旨。

1.复述买书的起因、经过、结果。

2、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4、“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为什么这么说?6、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7、出描写阿长的句子,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8、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2题目:《三峡》教学目标:1.欣赏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深入作品的意境,感受其画面美。

2.抓住精彩的写景段落,仔细揣摩画龙点睛的词语,把握作品景物的特点。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分析:1.把握文章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情调;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文意,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选择关键词语,增设词语提纲,理清背诵思路,指导学生背诵。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有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

我国北魏时期著名大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去吧。

二、作者及作品简介三、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音韵美四、学生自己朗诵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布局,把握写景重点以及景物特征。

1.明确:第一段重点写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突出群山连绵的特点。

“重岩叠嶂,隐天避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是说一层层的悬崖,一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说明江面狭窄,两岸雄峰相连,峭壁对峙,只看见一线天。

突出峰峦重叠,雄峻险拔的山势。

2.二、三、四段写水,描绘不同季节山峡的不同景象。

第二段写夏季三峡情景。

“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是说夏天水涨,江水淹了山陵,上行和下航的船只都被阻绝,不能通航,突出大水猛涨。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此句是说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才会有航船,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点。

(教师板书:夏季夏水襄陵乘奔御风奔放美)第三段:写三峡春冬之景。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是说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丽风光。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说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山静、飞泉、柏怪、水奇,构成一幅挺拔超脱的画面。

“清荣峻貌,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用极为精练的四个字状写四种景物,总结全文。

(教师板书:春冬素湍绿潭悬泉瀑布清荣峻茂清幽美)??学生齐读第三段,想象三峡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写三峡的秋景。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是说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充满凄清肃杀的气氛。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说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肃瑟气氛。

(教师板书: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凄婉美)3.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借渔者的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哀转久绝的猿声来侧面衬托三峡的凄凉与悲哀。

)五、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三峡》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涵咏品味文章的语言;拓展阅读,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进行比较阅读的能力。

【教学步骤】一、检查背诵、检查翻译二、根据课文内容,想象三峡的景色,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本文对三峡的描写比较客观,作者的感情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来,但是字里行间仍然可以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情感。

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具体景物,说说隐含作者哪些情感?(明确: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欣赏赞叹的感情。

他惊叹自然的神奇,盛赞三峡夏日之时的奔放美,春冬之时的清幽美,秋日之时的凄婉美。

作者听到凄凉的猿啼,悲凉的渔歌,仿佛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品味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学生见资料)学生齐读这三个句子,感受其语言美的特质。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避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正面写山“连”的特点,,粗笔勾勒,轮廓分明。

“隐天避日”,山隐于天空,遮住太阳,侧面烘托山“高”。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写出了山高岭连特点。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既有俯察近物,又有仰观远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属俯视江中所见,动静相杂,色彩各异,相映成趣。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属仰观远景,以“绝”状山,以“怪”写柏,绘形写貌,形神兼备。

“怪柏”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之间注入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3.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山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即从正面摩声,又从侧面引用,以渔歌的凄凉来写猿鸣,手法多变,摇曳多姿。

)四、拓展阅读:阅读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请说出它和本文内容上的联系。

(明确:诗和课文都描写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为游记散文。

文章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歌的第三句相对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33题目:《生物入侵者》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附:板书设计生物入侵者是什么生物入侵者怎么样怎么办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导入新课】解1、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2、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师板书课题)3、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2、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3、摆出现象:——(段)4、《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 段)5、揭示态度:——(段)6、采取措施:——(段)写法探究1、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2、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3、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c. 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小结1、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2、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

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

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

(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4题目:《望岳》【学习目标】1、围绕“望”,表现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青年杜甫的豪情。

【教学过程】一、导语柳宗元带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凄寒幽静,吴功正带我们欣赏了阿里山的静谧神奇,马信德带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瑰丽奇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